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啊没想到,方一起地,第一棵秧子就带出这么一长串的番薯,哎呦喂,此时,李秋生只是眉开眼笑的端详,顾不上他人了。

    李辉撇了撇嘴,心道,方才也不晓得是谁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吓了俺们几个一跳。

    不提李辉对他老子的腹诽不已,李秋生正在手脚利落的起着番薯,只见无一例外每棵秧子都是带出一串的番薯,让李秋生欣喜不已,李家婆娘同两个儿子也是边惊诧边起获,一时李家这个小小的队伍惊喜惊叫不断。

    半晌之后,李秋生呼哧带喘的和婆娘、大儿子、二儿子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只是收了三亩坡地的白番薯,自家人就累得不堪了,没想到这从地里翻出的番薯产量这般多,狂喜下兴奋的忙乎这么久,太累了实在是干不动了,只能歇歇气,李秋生早日间番薯产量不济的担心是无影无踪了。此时虽说身子疲惫,但是心里甜啊。

    李秋生喜滋滋的看着面前堆起小山般灰突突的白番薯,估摸着这三亩地的怎么也得有十五石左右,嗯,那岂不是每亩得有五石左右的产量,不行,李秋生想到心里就像是猫抓般难熬,不顾疲劳,起身拿起几个番薯和自己的铁锹好好掂量了一番。嗯,没错,自己的铁锹重量自己有数,这般看,嗯,李秋生好好估算了一下亩产得有五石,五石啊,李秋生脸色立时涨红。这是多大的产量啊。

    “他爹,他爹。”自家婆娘唤醒了李秋生。

    “他爹,你怎么了,脸上怎么这般红。”婆娘担心的问道,李家大嫂心道自家男人今日是怎么了,脸色一会红一会白的。

    “老婆子,咱家的这白番薯俺估摸亩产得有五石。”李秋生笑呵呵的说道。

    “啥。”婆娘睁大双眼看着自家男人,虽说起番薯时婆娘发现产量着实惊人,也美滋滋的想着今年是丰收了,不过,五石的产量还是让她惊呆了。

    缓过神来,婆娘起身就走。

    “老婆子,你去干什么。”李秋生问道。

    “他爹,俺去坡下找胡云他家的借个秤来,好好称称,要不,俺心里不踏实。”婆娘边走边说。

    李秋生倒是没反对,他方才也是大约摸,现下也是心痒痒的想知道到底产量有没有五石,这个念想现下是越发的控制不住了。

    不过,他让大儿子李辉陪着一起去了。

    须臾,李秋生只见李辉当先跑来几个箭步冲上了自己坡地,这小子到底是年轻啊,干了半天活计还能跑起来,李秋生笑呵呵的看着大儿子冲到近前。

    “爹,胡云家已经称了,他家亩产五石两升,俺娘让俺先回来告诉爹一声。”李秋生脑袋嗡的一声,亩产真的到五石了啊。

    李秋生等着自家婆娘来到近前,又问一声,“就是五石两升,他爹,你没看到他家婆娘乐的都看不到眼睛了。”李家婆娘撇嘴说道。

    李秋生这下更是搂不住了。和家里人忙活半个时辰称完三亩收成,共计十四石八升有余,差一点就是亩产五石了。

    虽说没有胡云亩产高,不过,胡云家不是坡地,这比不了,李家的坡地亩产近五石,李秋生一家陷入狂喜,往年这没水的坡地连半石高粱都产不出,就是有水浇灌这坡地不过是产出近一石高粱而已,今日白番薯是近五石的产量啊。全家十余亩白番薯,还有十余亩玉米,这,这得收获多少粮食啊。

    不过,下一刻,李秋生就有点犯愁了,这般多的白番薯如何保存啊,它不同麦子、糙米、高粱,李秋生一看就知道白番薯的水分大,比麦子、高粱金贵。等等,好像千户所在屯里贴了告示,玉米、红白番薯如何保存,不过,自己不识字,也没想到产量如此多,就没太在意,啧,回去找识得几个字的郭老三让他给俺念念。

    便思量着,李秋生精神抖擞的起身招呼家人起白番薯,不着急不行,原来估摸的收获日期怕是收不完了,没想到今年的产量如此高,时间不够用了。

    晚上,李秋生一家和胡云一家互相帮衬着把收获的白番薯用麻袋运回家,两家人都是累得筋疲力尽。

    “他爹,你还不好好歇歇,出去做什么。”婆娘正在赶忙的做饭,发现李秋生出门,忙问了一句。

    “你先做饭,我去找郭老三问点事。”李秋生出门仔细拍打一下身上尘土,松了松酸痛的腰身,往郭老三家走去。

    过了顿饭时间,李秋生高兴的走回来,

    “他娘,这番不愁了,郭老三说了赵大人已经发下文书,嗯,说什么,家里除了口粮外米麦、玉米、高粱、白番薯都收了。嗯,不愁了。”李秋生进门就嚷嚷道,他如今是激动的满面通红。

    “真的,那咱家把番薯都卖了,换点米麦。还是米麦吃的习惯,这番薯咱家不会吃。”婆娘高兴的说道。

    “你个败家娘们,赵大人已经发下文书,郭老三说文书里怎的储藏,怎的食用,都讲了,郭老三说白番薯既当饭,又当菜,什么可以炖野菜,可以弄成番薯泥,可以炒着吃,可以水焯后伴着吃。郭老三家里就拌着吃的,俺尝了一口,可是好吃,下饭。”李秋生详细说着。

    “他爹,这,是真的吗。”婆娘疑惑的问道。“你说这赵大人告示里怎么做饭做菜也讲?”

    “你个婆娘,赵大人什么不知道,不是赵大人让咱们种玉米、白番薯,咱家能有怎么多粮。俺跟你说,郭老三家人多,今天还收了四亩的玉米,他自己的估算,玉米一亩也是一石三升的产量,你说,赵大人说的有错吗,他就是没错。”李秋生看婆娘怀疑赵大人,浑身就是一激灵,转头四处一看一旁没有别人,接着就是一顿训。

    “你个婆娘,在外面可不敢说赵大人,现下谁不说咱有个好大人,屯东的霍五还要给赵大人立个牌位呢,你在外头乱讲别是让人乱棒打了。”

    李秋生婆娘吓了一跳,忙闭嘴不言。

    ps这几日家中有事,只能保证一更,抱歉之至。

    拜求推荐收藏,谢谢诸位的支持。

第一百零三章 舰出石岛

    半个月的收获季节过去了,老天开眼,没有风雨,秋收顺利结束,左千户所的军户们家家都是后起的粮垛,先前的粮仓根本是不敷使用。

    大家没有时间好好盘点,紧忙慢赶的又是忙碌起来,冬麦也该播种了,虽说只是部分田亩可以播种冬麦,那还有堆肥等杂事,今年的秋天真是忙碌啊,不过,千户所的军户们个个精神抖擞,打足精神大干,人啊,不怕累,就怕没有指望。

    李明峪此时没有了平时的悠闲,他太明白千户所此次秋收的意义,如果今秋番薯、玉米真的收获很大,赵烈的威望在千户所就是彻底建立起来了,千户所、石岛也是有了不少种子、余粮,毕竟象赵烈所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啧,小赵大人小小的年纪什么都晓得,妖孽啊。

    李明峪完全依照赵烈的吩咐,派出人手到各个村屯张贴告示,告之番薯和玉米的储存和食用的方式,当然老成持重的李明峪在此之前,向福建来人询问往年存储且确定可行。只是福建子对于有些吃法也是不知,于是李明峪特意吩咐厨下做来品尝。李明峪试吃之后,颇感满意,李明峪尤其喜好凉拌吃法,乃是佐酒小菜,对于番薯泥嘛,李先生是恭谢不敏了,总之,李明峪证实之后胸有成竹的告之全所。

    李明峪派出的十余名后来招募的小吏深入村屯,他们每天都传来好消息,秋收还有三四天结束时,李明峪就已经知道此番是空前的大丰收。以往最贫瘠的黑石村坡子地白番薯亩产也有近四石。

    李明峪对于如此高的产量也是将信将疑,为了避免被小吏哄骗,于是他带着李霖和护卫到了赤山镇边上的田亩里好好看了看白番薯的出产,当父女二人看到脏兮兮的白番薯一个接一个的起出来,慢慢堆成小山时,李明峪失神之下扯断了几根自己心爱的长髯。

    之所以让军户们种植白番薯就是因为白番薯既可以当饭也可以当菜,红番薯只能当主食,于是赵烈同李明峪商议后让军户们种植白番薯。不过,李明峪说什么也没想到千户所迎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李霖则是微笑着看着收获的农户高兴的一时间忘去了还有尊贵的大人在侧,各个高兴的又哭又笑,从未有过的幸福激动啊。

    李明峪带着李霖悄悄的回返,路上李霖看到默默无言的父亲留下几滴老泪,她明白父亲心中的念想,无言的扶着父亲走在秋日的田间,让父亲好好感受这里的欢笑,毕竟这里的一切实际上都是父亲主持的,说是父亲的治下也不过分,当然,某个黑汉也是功劳不小,嗯,应该是首功,李霖撇撇嘴心中不情不愿的想到。

    她承认是这个粗鄙黑汉让数千人欢笑,让十余万人温饱。就连自己一向佩服的父亲也是不如他。现在他又在哪里呢,他知道丰收的消息吗?李霖一时失神,不晓得他知道千户所丰收的消息后是高兴成什么模样。

    回到千户所,李明峪即刻手书一封,派人通报石岛赵猛,千户所丰收,而且是大丰收,只是具体收获合计恐怕还得等到半月之后,希望赵猛拨来银钱收购米粮云云,此信李先生是心情畅快的手舞龙蛇一气呵成。

    李虎带领着船队返回石岛,就听说了千户所丰收的消息,只是由于收获没有完全的结束,所以具体收获多少没有一个完全的统计,毕竟千户所又开始忙碌耕种事宜,不过,李虎明白番薯、玉米的丰收对于济州岛的意义,他相信大人一定会万分高兴。

    李虎也给石岛带来了济州岛顺利拿下的消息,登时,石岛诸人一片喜气,都是好消息啊,虽说当下的石岛收获的粮食大部会当作种粮,石岛还是得继续用白花花的银子购粮,但是到了明年石岛和济州的出产估摸就可以做到粮食的自给了,当然如果赵烈在此就会说还早的很,粮食在此乱世是比银钱牢靠的多的宝贝,储存粮食是近几年来必备的,乱世粮食比银钱紧要多了。

    此番,李虎的折返,造成了石岛的大忙碌,毕竟几千名的辽民需要随船到济州,还有粮食,军队的辎重、马匹,于是,赵猛、徐鸿、唐显文、李虎发现船队的运力不足,五艘盖伦商船、两艘盖伦巨舰,还有十艘海沧,但是运送三千人顶天了,这还是不到十天的短途航行,如果是远航只能装载一半的人员,毕竟几千人的水和食物也是需要占据大量空间。问题是当下其他所有的物品那是没有地方了,为了增加运力,没法子,几人找到了船厂尤利亚诺,看看新下水的帆船可不可以远航。

    尤利亚诺手里有五艘刚刚建造完毕的四百吨的盖伦战舰,后备的水手们已经乘船整训两周了,下一步是回场安装大炮,炮手上舰试航试炮,然后齐活了,只等经历过一次远航就能成军,这是在石岛建造的第一批本土盖伦战舰,开创了历史。

    当人来到船厂时,尤利亚诺正站在一艘新建的战舰下欣喜的端详着,其他匠头也是围拢在一起,真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将这些庞然巨物从无到有打造出来,站到此处闻着杉木、松木、橡木的清新味道让他们几人十分的沉醉。

    “尤利亚诺先生,战舰身形硕大,船体修长,看着真是漂亮啊,真不敢相信是出至石岛船厂,我等也算是改写了远东的造船史了。”桑斯迷醉的看着眼前这艘战舰说道。

    尤利亚诺用手梳理着杂乱的黑胡子,没有言语,但是微翘的嘴角暴漏了他的骄傲,是的,就是骄傲,他此刻绝不后悔来到石岛,在此地有近万的工匠由他指挥,赵大人拨出海量银钱造船,在他的领导组织下建造了两个船型,二十余艘战舰,更大的五百吨级已经铺下龙骨,更大的战船也在思量定制。

    这都是来到石岛后办到的,尤利亚诺深深为之自豪,在澳门能办到吗,不能,澳门议事会为了造几艘战舰都争吵数年,要不是尼德兰人的入侵,恐怕还得推迟多久,只有在此地才是他成就声名的最佳地方,日后能建成一千两千吨的巨舰,他尤利亚诺定会名垂史册。

    赵猛等人的拜访,打断了尤利亚诺等人欢快。

    听到几人的来意,尤利亚诺等人尽皆摇头及其不满,这五艘战舰是最新,航速最快,火力也将是最强的战舰,尤利亚诺等匠头也是自豪之极,他相信即使在欧洲这批战舰也是千吨内最凶猛的战舰,只是刚刚建成,就被当成运送难民的商船,真是让他们不能接受,不问可知,经过几番运送辽民,这船一定是弄得肮脏污秽,即使清洁也不复新建的模样了,可惜了,毕竟是从自己手中出来的孩子。

    但是此番是大人的兄弟上门来商议,又摆出了赵烈翘首以待的消息,尤利亚诺等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船队多出来五艘四百吨的盖伦船,这下运送总算是解决了。

    难民营早已经做好准备,近三千名难民准备妥当,只等出发,不过,其他东西的准备,也是需要时间的,结果就是在石岛装载三天后,船队在李虎的带领下又是出发了。

    ps感谢小小的我2015、绘浮生、九色海、寰宇神隙、游戏玩家171819、碎在手心里的阳光、极生、毕世、余贾、徐北、无敌皇上、休音、时翀、phoebe花雾嗯良子、大荒土著、海子点灯、海外阿飞的打赏,谢谢各位的支持,虽说本书因为过于写实而成绩惨淡,但是能收获各位书友的友谊就是最大的收获,能与各位同行是夜半的荣幸。

    厚颜拜求推荐收藏,谢谢。

第一百零四章 朴永泰的犹疑

    李玄陪同济州到来的清仗队伍在大静忙碌着,大静占据了济州田亩的近半,大静之所以置县就是因为于此,在远东这个时代,田亩意味着米粮和赋税。所以大静是济州岛上仅次于济州城的地方,同时也是济州大地主的集中地方,当然这里所谓的大地主不过是万余亩田地,同大陆上的大地主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济州岛当下只有不足二十万亩田地,这也算是庞然大物了。所以大静的清仗是和济州城同时进行的,最后才轮到西浦等地。

    李玄干劲十足的陪同队伍奔走,由于此番带队前来的是白士第,所以李玄更是恭敬有加,毕竟白士第是面试他的人,李玄还是颇为感激的,也是希望靠拢过去,将来在明人里寻得臂助。

    白士第将自己带来的五个明人任命为队头,将四十名济州招募的粗通文墨的朝鲜人分为五队,分散下去按照济州账目核对各家田亩,同时核算大静可开发的荒地,为难民到来分派田亩早作准备。韩建也是派出十五个什的兵丁护卫,毕竟清仗对于有些大地主是夺其钱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小心为妙。

    清仗田亩对于大静的大小地主和自耕农来说,都是大事,毕竟大地主为了少交赋税大多使了手段多少隐匿了田亩,如果是按照济州账目来清仗,他们会损失不少田亩,以往济州也进行过清仗,不过,在送与相关官吏银钱后,都是不了了之。此番不同,明人夺取了济州,不是李朝的官吏了,就是想同明人搭上线,也是不易之事。不过,李玄这个朝鲜人较得明人信赖的传言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于是,几乎每天都有人找上门来希望同李玄结交,宴请,甚至直接递上银钱贿赂,虽说李玄当下也只是领着饷银,改善了家境而已,如果是其他小吏就收下了银钱,不过是知会些消息而已,李玄曾经从天堂到地狱的经历,却让他对于这些小钱不屑一顾,李玄是笃定要恢复家名荣光的,这些微末小利只是让他敬而远之,一概推脱。不过,今日的邀约,他不敢做主,前来求教白士第。

    大静最大的地主也是全岛最大地主的朴永泰和同为大静大地主的其亲家卢正浩派人送上名帖一同相约见面。李玄没有当时拒绝,只是对朴永泰的管家说自己考虑考虑,明日回信,李玄心中隐约觉得此事还须请白士第示下。

    “李玄,你近日所为忠勉可嘉,很好,”白士第将郭涛的语气学个十足,“你要记住,你的所为我都是很清楚的。”

    “大人,李玄是大人简拔于微末,岂敢做出违背大人之事,李玄唯大人马首是瞻。”李玄急忙躬身施礼表了忠心。

    “李玄,你且记住,当下济州是大人的济州,李朝的可怜军力夺回济州是白日做梦,我等做事以大人所言马首是瞻。”白士第正色答道。

    “遵命,大人,不过,白大人简拔卑职的恩情属下不敢或忘。”李玄表态明显,我可是您的人啊,得罩着点我啊。

    白士第笑笑,在济州当下朝鲜人为主的时候,李玄等最先靠拢的朝鲜人是十分重要的,赵烈曾对郭涛等明人言道,重用靠拢过来的朝鲜人,打击敌对的朝鲜人,必要时可以消灭敌对的朝鲜人,分化打击各个击破。所以白士第对于李玄等人还是表现的信赖有加。

    “好,李玄,我颇为看重与你,你不贪小利,进退有度,可进当年也是多经历练。日后,必有你的前程。”白士第真是很看重李玄,他发现李玄此人同其他朝鲜人不同,眼光长远,颇有干才,却又极为恭顺。

    “多谢大人夸奖。”李玄大喜,不容易啊,白大人可算是接纳自己了,自己上头有人了啊,在朝鲜上层厮混的经历让他明白,上层有人的获益无穷,看看早先李适掌权之时,自家在北方的权势,看看李适败亡后,自家的灰飞烟灭。作为济州岛上最痛恨李氏的人,李玄对于投靠明人没有任何的不安,开玩笑,这个国家已经是抛弃了李玄一族,李玄对于李朝只有无穷的恨意。此时,他是希望的是明人攻陷整个朝鲜才是最好,白士第做到一方牧使才好,能做到议政、领议政最佳。自己才能恢复家名荣耀。

    “李玄,你去看看也好,此番他们上门也好过我等上门求见,告诉他们我等无意夺取其田亩钱财,不过,隐田必须缴纳出来,只要他们安心经营,就可在济州平安无虞,不过,如是同李朝相互勾连,打着所谓迎回王师的主意,那么做好毁家灭族的准备吧。”白士第冷冷的说道。

    “李玄遵命。”李玄听到了白士第的冷意,此前李玄在北方见过大明官员士子,他不觉得同朝鲜的官员有何大的不同,同样的迂腐,虚伪,对于银钱的贪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