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让人操不完的心啊,至于分田,做工这得多少田亩,多少活计啊。小的我当然是有点不信。

    “老吴,放心,本官言出必行,日后自知。”赵烈即刻坚定吴群的信心。虽说他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具体的安置日期,不过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计划而且即刻就会施行。当下最重要的是将吴群忽悠住,难民营的当家人都不信,难民能信吗?只有吴群安定下来,难民营才能安定。

    “大人所言我怎敢不信。”吴群倒是向来信服赵烈,看看石岛今昔的变化,只有小赵大人可以做到。“大人既然笃定,小人一定将辽民安定下来。”

    赵烈下午赶到造船厂,只见全船厂数千工匠正忙着给二十二艘盖伦船整修,为此,厂长尤利亚诺命令放下了所有新建的帆船,集中人手到整修的工作中,务必按大人要求十天之内整修完毕,再用五天时间将库存的新式大炮全部安装好。

    只见庞大的船厂到处是忙碌的工匠,他们不断进出各个船只,靠岸的直接进入,不靠岸的用小艇运送人员,物料。

    最先整修的是在战斗中受损的战舰,还有就是后来缴获的战舰改进其火炮甲板,将其打通规整,这都是麻烦的活计,虽说每个活计不大,不过各有状况,都得各自处理,极为的琐碎。

    赵烈在尤利亚诺的陪同下,来到码头,看看新建好的盖伦船,这是船厂第一艘盖伦战舰,也是为了给船厂新到的工匠,学徒练手的。

    这艘战舰按照赵烈所说长宽比为五比一,长二十九米,宽六米挂零,相应的取消了艏楼与甲板分开突兀出来的老式西班牙盖伦船型,而是艏楼与甲板融合在一起的船型,船型低矮多了,这样一是提高航速,二是降低中炮几率,三是减少飓风时侧面风阻,防止船只倾覆。站在这艘帆船的傍边,当年英伦看到的英式盖伦船型重现,这种设计,一是战舰较为修长,提高船速,二是降低船高,减少侧向的风阻,防止倾覆。

    “大人,这船只有二百吨出头,不过,试航时船速提高两节有余,侧风点验,比西班牙盖伦重心低的多,不易倾覆。确实是好船。”尤利亚诺得意的介绍着。

    当赵烈提出时,尤利亚诺比较犹豫,一项新的调整都是不易的,何况两项涉及到船型的调整,只是,介于飞剪船的成功,以及赵烈所说的练手,不行再改嘛,于是尤利亚诺被赵烈成功的忽悠同意了,反正是任性的大人坚持的嘛。不过,这艘盖伦船试航的效果真是没得说啊,让尤利亚诺惊叹不已,早就听闻世上有天才,今日看这个明人军将就是此类天才。

    “大人,后一批次的船也已下海,当然,还得月余才能最终完工,都是四百吨新的船型。”尤利亚诺滔滔不绝的介绍船厂的进展,看得出他对于船厂进度是极为满意的,“新一批的八艘五百吨的战船已经铺下龙骨,还有一艘近四百吨的飞剪船在建。此外,已有六艘的飞剪船建成,人员已经上舰操练了。”

    此时,一百五十名的新水手来到船边,见到赵烈在此,在葡萄牙水手长达尔马的带领下向赵烈施军礼,赵烈郑重回礼,由于盖伦船全部出海,这艘新船就成了新招募的两千名水手的训练船,人停船不停。

    水手们排队依次登上盖伦船,赵烈满意的点点头,无论如何,船厂超额完成了他定下的任务。

    赵烈下午寅时中到难民营的学堂接亚历山德拉回府,一路上亚历山德拉尽显疲乏,蓝色的眼睛也暗淡了不少,紫色的衣裙上还沾有淡淡的污渍,在马车里,赵烈心痛的紧搂着她。

    由于老妈带着赵锋、赵娥回威海照料赵海明的起居,所以家里比较的冷清,亚历山德拉一回府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借此方松一下,赵烈此时将牛肉切片,用胡椒、芝麻、盐、黄酒腌制起牛肉,又从老妈留在家里的番柿枝上取下几个小小的番柿剁碎。

    当玛塔告之亚历山德拉出浴时,赵烈快速的用锅就这番柿汁将牛肉煎成八分熟,在两个白瓷盘中铺上生菜,将牛肉放在生菜上,亲自将两盘端到亚历山德拉住处,玛塔看到时十分惊讶,牛肉的香气四溢,

    “玛塔小姐,这是我亲自给亚历山德拉做的晚餐,希望她喜欢,这是给您的。”

    玛塔赞赏的看看赵烈,小子不错嘛,还没落下我,美滋滋的端着餐盘转身进入。

    亚历山德拉自然是甜蜜的吃下这顿爱心大餐。

    夜晚,杜立将两个粗壮的女真人引入赵烈的书房。

    “大人,这是前女真叶赫那拉贝勒布杨古的孙子加新、额图浑。”杜立介绍道。

    “拜见大人。”加新、额图浑拜倒于地。

    “起来吧。”赵烈虚扶一下。

    两人急忙站起。

    赵烈细细端详,只见两人身穿破旧的皮袍,虽说浆洗的还算干净,不过也能看出近况不佳。

    加新是个二十左右的女真汉子,不过面目黑红,抬头纹迭起,象是三十出头,而稍小一些更为粗壮的额图浑则面目黝黑,十分的憨厚。

    “加新、额图浑,你等原是叶赫的贝子,乃是女真王族之后,当年老奴背信杀了你等祖父一家,吞并了叶赫,你等从此居无定所,流亡大明,可想有遭一日夺回叶赫王位。”赵烈笑眯眯道。

    加新和额图浑是杜立从登莱军里弄来的,他们如今为登莱骑兵驯马,领着可怜的粮饷度日,加新的父亲和大哥在东江同建奴的征战中战死,他们兄弟无奈的逃到登莱挨到如今,直到杜立将他们十余人从登莱找到。

    “大人,加新无一日不想着杀回叶赫,恢复叶赫家名,”加新眼中露出刻骨的仇恨,他随同他那个不太被重视身为庶子的爹爹出外到沈阳发卖马匹皮毛侥幸躲过一劫,只不过从一个人人逢迎的贝子沦落到给明人军将驯马厮杀的马奴,当真是历尽人间冷暖,对于造成他如今凄惨境地的爱新觉罗一家是恨之入骨。

    只是,加新心思缜密,多年下来,看到**哈赤一族如今如日中天,大明在金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实在看不出还有复仇的希望,“只是大人,如今野猪皮势如破竹,大人如何能破敌。”

    “嗯,这个还是不用多说了,本将说的再多,你等也未必相信,先在我军中为我驯马整束骑兵吧,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复仇的希望,再来见本将吧。”言罢,赵烈示意杜立将他们带离。赵烈对于能找到叶赫的王族很是满意,不过这是应对将来的暗子。

    加新、额图浑带着满腹的心思走出书房。

    ps感谢寒江宏、四海聚宾朋、琴昂、海子点灯、余贾、讨钱、久在海外、无天涯、椅岭散人、入夜夜晚、碎在手心里的阳光的打赏,拜谢。

    拜求推荐收藏,谢谢诸位不离不弃。

第八十七章 提亚哥炮

    匠户营忙碌非常,原本装备七千兵员的兵甲、火铳等基本完备,为新下水的盖伦船铸造的舰炮也已完成,匠户营的匠头们刚刚松了口气,大人回来了,匠头们听到大人回来了,就预感到有的忙了,果然,大人十日前下令,准备三千兵员的兵甲、火铳、火药、雁翎刀、长枪,还有新增的舰炮订单。

    赵烈来到匠户营时,袁义、提亚哥等匠头早在营门等候,

    “提亚哥先生,铸炮厂可有好消息予我?”看到提亚哥红光满面的样子,赵烈忍不住问道。

    “大人,确实是好消息。”提亚哥矜持的环顾了身边几位铸炮师,几个人都是与荣有焉的样子,“大人,介于熟铁品质又有提高,我等造出了四十八磅的短管炮和长管炮,只是,”提亚哥此时又停顿了一下,赵烈这个腻歪,就像前世看电视剧正来劲时加入广告时那般腻歪。“只是,大人,铁范铸造的四十八磅炮因膛压不足开裂的占了五成。”提亚哥此时的声音小了一点。确实,其他火炮的废品率只有一成多至多不过两成,四十八磅炮的废品率足有五成。相当于铸造出一门炮却花了两门大炮的价钱,大人是否很是不满意,匠头们谁也拿不准啊。

    “好,太好了。”赵烈大喜,昂贵点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舰炮达到四十八磅炮,才是真正的重炮诞生了,英格兰历史上就把重炮概念计算为四十八磅炮,六十四磅炮,七十六磅炮,最高九十八磅炮,当然那是百年之后的事了。他也算是提前摸到了重炮的门槛,有什么不满足的,真是天大喜讯了。

    拥有这般重炮意味着赵烈舰队同尼德兰、西班牙、英格兰千吨的战舰也可一战了,他们的厚木船板抵挡四十八磅短管炮也是困难,而长管炮对于守卫港口、城堡、轰击敌方炮台、城墙都是大杀器,真真是国之利器。

    听到赵烈的赞扬,几个铸炮师傅高兴万分,如此重炮毕竟是出于他们几个中外师傅的手中,在远东是首屈一指了。

    “奖励几位匠师白银三千两,今日下发。另外此炮命名为提亚哥炮。”赵烈对于如此军工人才当然是不吝奖赏。至于命名大炮,按当时的惯例谁发明将谁的名字赐名大炮。

    登时,气氛更加热烈了。五位铸炮师每人能分得五百两银,其他的工匠分得五百两,巨款啊。而提亚哥更是激动的满面通红,这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舰炮,这是一个炮匠的最高荣耀,他百年之后声名仍将流传,在西欧这即是工匠的最大荣耀有木有啊。

    这里最是羡慕嫉妒恨的就是袁义了,老袁心中哀怨,他娘的,这帮子造炮的发了,今年都领了多少赏格了,由于老袁掌总,所以赏格得从他的手里发给五人,更是嫉妒如狂。

    “匠户营能有今日,袁头多有辛劳。赏白银三百两。”仿佛知道老袁的想法,赵烈笑眯眯的说道。

    “这如何使得,小人愧领啊。”袁义立时笑的见牙不见眼。“大人,小人也是有好消息奉上,手榴弹、火药包都已造好,不过,”袁义瞅瞅赵烈,收起笑脸。赵烈更是腻歪,都是跟谁学的,都会埋包袱了。“大人,就是这手榴弹有点太重。”

    “哦,我等现下就试炮,试弹。”众人簇拥着赵烈来到匠户营后山的试炮场地。

    当工匠们将四十八磅短管炮,长管炮推出来时,赵烈看到它们比原来的三十二磅炮粗了一圈。当然也是重了太多。

    工匠们麻利的清膛,放入药包、弹丸,用火杵压实、开炮,一声巨响,不到一里的目标外挂的五寸舷板碎裂开来,露出里面的夯土,并且深深的砸了进去,威力无匹。

    赵烈满意点头,这威力是比三十二磅炮强了太多。

    四十八磅长管炮的炮击击打包砖城墙溅起漫天的尘土,十炮下去,八炮命中,城墙包砖碎裂,弹丸深深进入夯土内墙。

    赵烈当先鼓掌,立时掌声一片,今儿个是真高兴啊。

    不过,当手榴弹被拿上来使用时,赵烈就没那么高兴了。这手榴弹硕大无比,三斤多重,外面使用长方铸铁,用手工刻出破片痕迹,后带木质握把。

    只见一个身高力大的工匠先是用火点燃引信,然后疾跑几步,用力甩出,然后俯身,手榴弹飞出十多步远,落地两息后爆炸,四周五米内的两个木人被破片击中,不过,铸铁外壳破片不多,不过赵烈交代同**混掺在一起的小铁片不少,只是扎入盔甲,没有扎透。

    这真是鸡肋,赵烈估算十余步距离太近,五步内的破片杀伤威力太小,建奴大多是身着铁甲,没有大的伤害,只有对余丁、包衣的棉甲还有作用,对于连棉甲都欠缺的农民军倒是大杀器了,但是自己的首要对手是建奴,至于农民军都用不上手榴弹,火炮、火铳、骑兵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当然,在守城时,在城中巷战中还是有其作用的。

    赵烈没有表示,示意试爆火药包。

    火药包重十斤,用麻绳扎紧,内藏铁片,试爆后,在十米出头的距离里威力惊人,是守城利器。当然缺点也明显,此物损耗火药极多,得提前准备。

    赵烈没有多说,决定先制作三百个手榴弹,五十个炸药包。并且发放了三百两的赏格。

    最后是铁甲的演示,郭福亲自将鱼鳞甲、棉甲、和石岛新造的板甲一同放置在人形木靶上,三个强壮的弓手使用一石弓在六十步开弓放箭,一石弓弦强大的弹力将铁箭扭曲变形着击打出去,铁箭发着啸声划着弧线击中三副披甲,三个弓手先后射了五箭,铁器铿锵作响声中全部命中目标。

    赵烈等人上前一一细看,只见明军将领常穿的鱼鳞甲上的五箭有两箭从甲叶上滑落,三箭插在甲叶中,最深的一支插入不过半寸,其他两枝只是勉强破甲入内,棉甲上五箭全部插在甲上,其中三箭贯入盈寸,板甲上的五箭也是只有三箭贯入,不过贯入较鱼鳞甲为深,三箭没有半寸距离,也比鱼鳞甲上的两枝勉强破甲的箭枝为深。看来鱼鳞甲的防箭效果最好,板甲比之稍差。

    赵烈命人将三个新的鱼鳞甲、棉甲、板甲放到木靶上,叫余大宝手持铁棍使出八分气力每个击打三棍,只见鱼鳞甲脱落了二十余叶片,棉甲则是破裂开口,露出里面木靶,板甲则是有点变形,防护力却是犹在,是这一项表现最好的披甲。

    情况明了,防护弓箭鱼鳞甲比板甲稍胜一筹,近距离搏杀,板甲比鱼鳞甲稍强,各有优劣,不过,一个熟练工匠数月才能完成一副鱼鳞甲,鱼鳞甲大部的成本就是人工的钱粮,板甲则只需数日,成本只是鱼鳞甲的二三十分之一,因此赵烈可以用板甲大规模快速武装破虏军将士,鱼鳞甲如果是将全部破虏军武装起来,赵烈恐怕早就破产了。

    于是板甲没有意外得到众人的推崇,建奴其实最杀人的是其重装步兵,其半耕半牧的性质决定了建奴的马战能力不如从小长在马上的蒙古诸部,不过,建奴统一的严苛的军法和以此为基础的强悍的步战能力是决定性的,所以,当他们面对蒙古诸部时,是以女真全族之力攻打分裂星散的蒙古人,当他们面对明军时,又以出色的机动能力和铁血的近距搏杀占据上风,因此,板甲相比鱼鳞甲更有优势,尤其是面对建奴攻击之时。

    至此,几样兵甲火器赵烈点检完毕,他是非常的满意,可说是赵烈最是满意的一次。破虏军的武器、兵甲终于研制齐全,匠户营即刻可以倾尽全力生产,破虏军兵甲齐备的那一天不远了。

    ps感谢众位读者的支持,夜半才能走到如今,夜半拜谢了。

第八十八章 归家悲喜

    钱二和章伟幸运的在远征途中没有得病,不过,在营房中停留十日是必须的,这十天对于钱二可是极为的难熬,他离家近在咫尺却没法回家看看,报个平安,心中当然焦虑。

    当十日的禁闭结束时,他们首先想去看看发热进入卫生所的王强,但是,他们被告之,还没有好,不许探视,只能失望而归。

    钱二归心似箭,决定回家探视,他向甲长请了三天假期,回去马上收拾东西,主要是衣物和银子,此次可是得到了三十两银的奖励,加上几个月的饷银,不到四十两银,这对于钱二来讲已经是巨款了。

    钱二美滋滋的收拾物品,发现章伟傻呆呆的蹲在门口望天,登时响起章伟已是孤身一人了。用他的话讲,都死球的了。辽东海州是他的原籍,也是章伟的伤心地。

    “大伟,跟我一起回家吧,我家里还有老爹、兄弟、侄女,不是太冷清,”钱二说道,他们三人一起几个月了,经历炮击、死亡、伤病,处的不错,钱二实在不落忍章伟一个人呆在这里,以前还有王强,王强有病不在,现在只有章伟孤零零一个人了。

    “不了,营里也是加餐,伙食不错,”章伟眼里闪了下光,接着又黯淡下去,还是摇头拒绝了。他不想打扰钱二一家的团聚,这个一家团圆的机会太难得了,他这个外人就别掺和了。

    “他娘的,还扭捏上啦。跟我走。”钱二没有听章伟的,拉着他请了假,带着眼含热泪的章伟回家去了。

    钱老爹终于盼回了几个月生死不知的二儿子,这个高兴啊,对于钱二带回家中的章伟那是真心欢迎,听闻了章伟的遭遇,当即认下章伟为干儿子,从此章伟这也算是在石岛有个家有亲人了啊,心中当真是悲喜交加。

    蓝三也是今天回家,于强先进的港,先回家了,蓝三和张环是最后进得港,相约一起回家。

    两个人一起出了军营,到杂货店买了点米酒、米面、糖果,这是给老爹、老妈、弟妹们准备的。一样也不可少,两人这番出征,饷银加上奖励都得到了三十五两白银,也算是衣锦还乡啦。

    他们走在街头看到街上比上番回来杂乱一些,人多了不少,找人一打听,原来又有十多万的难民到来了。难怪了。

    蓝三来到自家门前时几乎不敢认,破败的草坯房子变成了砖瓦房,门前屋外干净整洁,蓝三犹豫半晌,还是敲了敲门,

    “谁呀。”里面传出来爽利的女声。

    “收税的。拿二两银出来,放过你家。”蓝三粗着嗓门说道。

    “三哥,”里面惊喜的声音。门马上开了,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打开了房门,笑盈盈的看着蓝三。

    “小慧都是大姑娘了。”蓝三惊叹道。几个月没见,自家的妹妹都已经长大了。

    “三哥,我就知道你快回来了。于强两天前来告诉家里了,说你和张哥就快回来了。”蓝慧嘴里说着,手上不停,接过蓝三手里的东西。“咱娘出去卖肉去了,说是给你做肉吃。”也是贪吃贪玩年纪的蓝娟说道这里也是向往了一下。

    “三哥,你可回来了。”十岁的蓝四快跑着冲进蓝三的怀里,小子穿得整洁多了,以往都是大哥,二哥、三哥穿剩下的衣服给他改的,到处是补丁,现下身上衣服只有一块补丁。

    “小子,真沉了。”蓝三笑呵呵的抱着蓝四,也许他和小四年纪相近,小四最粘他,“看,这是三哥给你和你姐买的糖。”蓝三晃了晃手里的纸包。

    小四干净利落的抢了过去,和蓝娟一起吃起糖来。

    蓝三问着妹妹家里的情况,原来,上番他留在家里的十两银加上老父,大哥,二哥这多半年的收入建起了五间大瓦房,刚建完一个月。

    这日子真是好过了,蓝三想起自家去年好是三间颓败的草坯房子,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