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分裂倭国,让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最符合赵烈的利益,因此扶持有野心的大名自立就提上了日程。

    德川家光等人听了井伊直孝的话后细细思量,确实这是最为可能的,不过这也意味着攻伐长州藩不可行了,怎么办,这可是愁死人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朝鲜出兵

    朝鲜王宫昌德宫里灯火通明,朝鲜国王李倧正在接待大明登莱总兵靖海伯赵烈的来使马涛。

    这一年朝鲜还算康泰,建奴入寇造成的残破正在收拢中,百姓基本返回了各自家中,朝鲜朝廷也尽可能的减免税收,让百姓恢复些许元气。

    看到整个朝鲜形势渐渐好转,李倧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当然也不能太过放松,北方的建奴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压在朝鲜头上,让朝鲜君臣喘过不气来,建奴可是随时能再次跨过鸭绿江的。

    时隔一年,大明总兵赵烈派人前来拜见朝鲜王李倧,当然是有要事。

    如今朝鲜已经基本晓得了大明援助朝鲜的根底,说白了,同大明朝廷根本没有关系,大明天子根本自顾不暇,援助朝鲜根本就是大明登莱总兵赵烈自行拿的主意。

    为此,即使赵烈相助朝鲜抵抗住了建奴的攻击,朝鲜因此没有投向建奴,让大明东面和东北的局势没有继续恶化,大明崇祯天子还是对这个无诏兴兵的赵烈极为的痛恨和提防,虽说不情不愿的给了一个靖海伯。

    这里面的猫腻朝鲜君臣已经是一清二楚,为此朝鲜君臣的内里的廷议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登莱总兵赵烈绝对不可得罪,甚至要大加笼络,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大大的臂助,朝鲜国能否顶住建奴的攻击就在登莱赵烈了,这已经是朝鲜君臣的共识。

    为此让亲明派上台,流放亲清派已经在进行中了。

    因此赵烈派出的使臣,朝鲜国王李倧派出了左领政金尚宪、礼曹判书洪翼汉出城十里迎接这位使臣。

    如今朝鲜的领议政还是金鎏,兵曹判书还是李圣求,但是礼曹判书洪翼汉,户曹判书尹集这都是亲明派。

    之所以派出左领政金尚宪和礼曹判书洪翼汉就是为了向赵烈的使臣表明亲近之意,也表示,嗯,我们朝鲜国可都是按照赵烈大人的意思办的,全部都是亲明派掌控实权。

    李倧作为一个国主当然拉不下脸来,赤果果的向赵烈卖好,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委婉的表达出来那就是了。

    马涛被迎进昌德宫这个朝鲜正宫,在大殿里,马涛依礼拜见了李倧,并敬献了赵烈带给朝鲜王的礼物,一套米兰打造的华丽全身甲和相应的铁盾长枪短剑。

    这个东西对赵烈毫不稀奇,澳门那里有的是这个物件,但是对没有同澳门通商的朝鲜李氏来说,这可真是一个稀罕物件。

    虽说,李倧就像一个宅男般的温柔淡静,但是毕竟是一国之主,心里还不能有一只猛虎吗,虽说被建奴和大明压的透不过气了,这支猛虎见不得光。

    不过还不许宅男国王李倧时不时的在心里歪歪一番,他也曾在梦里统领铁军南征北伐,痛击倭寇屠戮建奴,当然醒来后某个国王就是个叹息的命。

    此番看到这个全身银光闪闪的全身精铁甲,李倧真是有些爱不释手了,可以说这个礼物挠到了李倧的痒处。

    李倧心情大好让人收下这个礼物,然后同马涛叙谈一番,不过就是向大明天子问好,询问赵烈的近况。

    当然,马涛对大明天子轻描淡写的几句介绍,以及恭敬的提及自家大帅的样子,让朝鲜君臣都彻底明白大明天子和赵烈真是面和心不合。

    “本官前来是应赵烈大帅的命令,向朝鲜大王请援来的。”寒暄已毕,没营养的话说的差不多了,马涛终于说出了正题。

    “哦,赵烈总兵英明神武至极,不知道我小小的朝鲜能有何襄助之处呢。”

    听到赵烈的求助,李倧心中就咯噔一下,他对赵烈真是怕了。

    上番赵烈来此时,对朝鲜的疏远大明的金自点等人血腥的镇压,对朝鲜勒索钱粮,并且朝鲜君臣一点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让李倧这个宅男国王对赵烈有了深深的惧意。

    这个来使马涛说是求助,李倧当然不会认为什么真正的求助,这样说法就是个他李倧颜面而已,赵烈说的就是对朝鲜的要求,办不到话后果自负。

    “近来倭国风云再起,我家大帅感觉有必要再次挥师东征教训一下倭国所谓的大将军,但是留守登莱防御建奴也是重任在身,我家大人深感兵力不足。“

    李倧脸色有些发白,如今北方蛮夷窥伺,压力山大,朝鲜也是为了重整兵甲耗尽了钱粮,这个赵烈不会是狮子大开口让朝鲜出兵三五万襄助吧。

    “好叫马大人得知,去岁蛮夷入侵,我国北部边军溃散,损失惨重,如今还没有全部整补完毕,恐怕。。。”

    身为兵曹判书的李圣求急忙回道,看到李倧的模样,他怎么能不知道自家的王上如何为难,他这个兵曹判书当仁不让的出来挡枪。

    “下次,还请李大人听完我的话再谈不迟。”马涛冷冷的打断了李圣求的话,这个李圣求是个偏向金自点一派的人,马涛当然知道,怎么会给这一派的余孽什么颜面。

    李圣求唯唯而退,他真是没胆量同明人当面争吵,金自点死的多惨他可是亲眼看到的。

    其他人也是摒心静气的不敢出声。

    “我家大帅希望朝鲜王派出两千名火铳手出兵助战,这个要求不会让朝鲜大王和诸位大臣为难吧。”

    马涛笑眯眯道。

    “赵总兵只有这一个要求不成。”李倧不敢置信问道。

    “当然,我家大人也是考虑到朝鲜如今的为难,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是征伐倭国,也是为朝鲜复仇不是,朝鲜如果不派兵,恐怕说不过去吧。”

    马涛冷冷的看看李圣求,李圣求这个冤枉,他是不得不出头而已。

    “哈哈哈,”李倧心头大石落地,心情好转,真是没多大的事,何况还是向倭国寻仇,上番这位赵大人率部可是横扫倭国,派出些许军兵报复倭国,还能重振军心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本王派出三千火铳手两千步弓手襄助赵总兵,不知道可否。”

    李倧也是难得的痛快了一番。

    “呃,”李圣求脸色一变,他向马涛深施一礼,“我家大王将我军火铳手全部派出,国内必然空虚,万一北方蛮夷再次来犯,还望赵大人能即刻出兵援助才是。”

    五千军兵也不是少数了,还是火铳手和弓箭手这样的远程打击军兵,李圣求急忙为李倧弥补漏洞。

    “这个放心,呵呵,朝鲜在我家大人心目中位置极重,绝不会让建奴攻略朝鲜。”

    马涛打了包票,他深知赵烈的心思,朝鲜的水师和火铳手说什么不能让建奴得去为虎作伥,朝鲜是必保的。

    看到马涛答应,朝鲜君臣都是极为的满意,一时间宾主尽欢。

    同一时间,济州外港码头,小泉淳二郎从一艘济州级商船上步下,因为十余天的航行,他的脚步有些虚浮。

    他是道南和人,嗯,如今按照统治北华的汉人官府说法,他们是北华的少数民族和人,也是北华的一员。

    他们这些四千余人都是从道南和华南征集的倭人的青壮,大人们说什么有西方的蛮夷正在攻打济州,要同他们作战保卫北华。

    如今汉人都是已经派出了大批的兵马援助济州,也到了少数民族动员出兵的时候了。

    按照小泉淳二郎简单的头脑想来也是如此,汉人大部分都征集出兵了,你个少数民族算个啥呢。

    如今在道南和华南,和人的日子还过得去,他们的田亩还保留着,生计没有受什么影响,甚至还好多了。

    因为明人的统治比原先藩主的统治宽松多了,田赋只要十税一,同过去一半的米粮都要上缴全然不同。

    没有了藩主和各级武士的层层盘剥,和人的日子松快多了,最起码他小泉家感到如此。

    因此,和人渡过了最初的恐慌后,如今对汉人的到来竟然诡异的欢迎起来,他们忘记了不少的子弟都是同汉人战死的。

    或者说,没有忘记,他们只是认为那些子弟的牺牲能换来如今的好日子也算是值了,当然那些武士的家人除外。

    小泉淳二郎登上了码头,在番头的号令下同其他数百名和人军兵整队完毕,在明人军兵引领下向济州城东的大营进发。

    行进中,小泉淳二郎敬畏的看着六座巨大的灰黑色的庞大棱堡炮台,它们上面露出的密密麻麻的炮口指向大海。

    上面的旗杆上飘扬着破虏军虎头的标志,棱堡上不少的明人的全甲精兵在上面值守,瞭望和守护着整个的码头。

    官道上来回飞驰的石岛马也给这些和人军兵以震撼,虽说北华也有如此的战马,但是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样的高头大马飞驰还是第一次,男人嘛,谁不爱高大矫健的战马呢,这些和人都是看得两眼放光。

    经过多半天的步行,刚刚经历长途航行和颠簸的和人军兵们极为的疲惫的接近了济州东部的大营,这座占地数十亩的大营如今正在喧嚣着。(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 贪婪的鲁王

    搅动倭国混乱不堪,甚至波及朝鲜的赵烈赵总兵如今也颇有些焦头烂额。

    “二弟,这数月来,罗胖子、范项问、颜君宜等人的商队接连被四周的官府或是驻军军将留难,损失不少啊,已经数次找到我诉苦了。”

    石岛官署内,赵猛颇有些愁眉苦脸的意思。

    “这是天子发威了,在军力上为难不了我赵家,今日盯上了我赵家的钱粮了,驱使山东各处的官吏和军兵为难登莱的商人,让我等的盐货无法发散出去,天子这是要穷困我赵家,让我等没有财力整备破虏军啊。”

    赵烈撇撇嘴,当初如果用这一招的话,对破虏军会有致命的影响,如今破虏军有倭国的钱袋子加上海上的收益,就是这些方面全无进项也挺得住。

    当然为了配合赵家同大明交恶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欺骗建奴放心入寇,破虏军尽歼入寇主力这一战略,破虏军无论如何都要做出激烈的反应,否则没有针尖对麦芒的激烈冲突,建奴如何能尽快放心呢,岂不是让所谓的大清的天子皇太极操碎了心。

    “这些为难登莱商人的地方哪里是最为过分的。”赵烈看向兄长。

    “这里对罗胖子和范项问下手最狠的就是衮州的参将刘能,这人是宣府军将出身,因剿匪有功升任衮州镇守参将,手下军兵就是两千来人吧。”

    赵猛想了想说道,

    “这人原先看在罗胖的孝敬上,对罗胖子在当地的分销盐货和水泥以及倭国朝鲜的特产还是大力扶持的。”

    赵猛说道这里,赵烈想起罗胖对银钱的渴望和敢于冒险,善于钻营,估摸给这个刘能的供奉不会少了。

    “不过就在月前,他突然派兵将罗胖和范项问在当地的商号封了,所有的物件都被查扣,罪名是私自海贸、走私盐货,两家能有八万两银子的货被查没,由于衮州是山东通往南京畿的要道,扩散的物件多,罗胖等人还有十来万的货款拖欠着,如果不打通衮州这个环节,那些欠款的商人恐怕会赖掉欠款。”

    赵猛想起罗胖子向他哭诉时痛心疾首的样子不禁笑了笑,

    “罗胖和范项问几经找人疏通,刘能都是不松口,还出言恐吓,说什么他们不要落到他刘能手中,否则就是定会抓捕衮州府问罪。”

    “哼哼,衮州府罗胖子没找人疏通吗。”赵烈奇道。

    “哈哈,罗胖怎么能忘记疏通衮州府,大明向来是文尊武卑,刘能怎么敢不给衮州府知府刘庆长的面子,但是刘庆长那里也是推脱出来,只是说这是刘能所为,他也不好因为这个事情得罪刘能,罗胖白白花了万两银子疏通,刘庆长的管家收了这个银钱就是不办事啊,罗胖子范项问这也是没法子了才找上门来。”

    赵猛摇摇头,罗胖子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不到知府那里走动,问题是刘庆长那里除了吞了罗胖的银子就是不接这个茬。

    “刘能敢如此做,恐怕就是他刘庆长指使的,最起码也是默许的,在天子谕令收拾我登莱赵家的时候,他怎么敢放罗胖一马,岂不是自断前程。”

    赵烈笑着摇摇头,不看清大势,罗胖就是再扔进去十万两银子也是羊入虎口。

    “那就不好办了,一个府道的文武都是针对我破虏军,这就太不好办了。”

    赵猛为难的叹口气。

    “同青州一样办理,派出军马杀将过去,敢为难我登莱赵家就要被打的头破血流的觉悟。”

    赵烈冷冷道。

    “这个不好吧,衮州府不同青州府,那里可是有个鲁王就藩的。”

    赵猛急忙提醒赵烈,这个事不能莽撞。

    “正因为有个鲁王,刘能等人才会如此猖狂,想来同大哥一样认为破虏军就会束手束脚,不敢大兵压境。”

    赵烈一指西方,

    “我却是就是庆幸那里有个鲁王,哼哼,否则事情怎么闹大,天子怎么会震怒,天子不震怒,建奴如何能相信天子同我赵家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呢。”

    赵烈就是想借着这个鲁王将事情弄得无法收拾,同朝廷和天子再无环转的余地,也让一旁等的心急的建奴放宽心。

    赵猛当然知道赵烈的想法,但是他感到局势越发诡异,这个弟弟虽说这些年攻无不胜战无不克,但那是战阵争雄,而此番能不能掌控这个大势,他也不知道,心里还是极为犹疑。

    “余大宝,派人将王海洲唤来。”赵烈向一旁侍从的余大宝道。

    余大宝闷声领命而去。

    刘能今年四十四岁,宣府世袭军将出身,因为剿灭了一个千人的大股凶悍的马匪升任参将,这个过程嘛不足外人道,只是据说当地后来马匪的祸患不绝,不知道这位刘参将剿灭的是哪里的马匪。

    刘能花了数万两银子逃离了穷困战乱不断的宣府,转任山东衮州府镇守参将,其实他想要去临清,可惜不由人,事情半道上出了疏漏,刘大人只能到衮州来就任。

    衮州镇守参将可是个苦差事,比宣府还不如,因为这里有个鲁王就藩在衮州城。

    衮州的文武在这个位置上都是如履薄冰,无他,如何对待鲁王极为的不好拿捏。

    靖难之后,永乐帝登基,他是下克上功成的,可想而知对下面藩王朱棣得多么警惕,从此后藩王成了笼中鸟,只能在就藩的城中窝着,就是其子嗣也是如此,俗话明室养肥猪。

    当然除此之外,大明皇室对这些藩王还是极为关照的,颇为优容。

    其结果就是这些王府利用这一点及其尊贵的身份,不断的吞并四周的土地,比如那个洛阳的福王,就是有田亩百多万,成为河南最大的地主,最为讽刺的是他还不用交税。

    鲁王侵占的田亩也是不少,几十万亩是足有了的,但是人的贪欲是不会满足的,他和他的手下各个大小管家们将手还伸向各处生意比较兴旺的商铺,巧取豪夺总能收入囊中。

    至于多少是真正鲁王发话索要的,多少是各个管家狐假虎威中饱私囊的就是天晓得的事情了。

    正因为如此,就生出很多的祸端来,不断有小民商户到衮州府告状,尽言鲁王府侵占他人田产,夺取他人店铺,甚至还有的提告王府的管家强抢民女坏人清白等等。

    可说鲁王府的名声极臭,衮州百姓出门看到王府的队伍都是绕着走。

    在这么个地方既要监看王府不要同其他势力勾连,但是还不能过多的阻拦王府,衮州的文武都是受气的小媳妇,苦不堪言。

    刘能刚到此处不久,这日子过得别提多辛苦,没有太多的油水,但是责任还不小。

    抢地抢铺面你能抢的过王府吗,刘能甚至想过还能不能收回送去的数万两银子,大亏啊。

    但是不足一年,几个登州商人找上门来求罩,很简单,就是向南方发散货物,这个年头经商谁不找个靠啊,于是就求告他的门上。

    看在奉上的数千银两上面,刘能点了头,当然也提点对方别和王府的凶神恶煞般的管家管事们冲突起来。

    这个叫罗和范项问的商人还是颇为会来事,知府衙门也走动的很勤,王府也知晓了一二,总之拿银子开路,总算将衮州上下摆平了。

    接着就是水泥和熟铁以及朝鲜倭国的很多物件大批到来,很多就是在当地发卖,这里他们办了两个很大的铺面。

    这里水泥的好处真是没说的,再有这个熟铁真是好物件,比上好的闽地精铁都要坚韧,是打造器物的好东西,就是价钱贵上不少。

    另外倭国朝鲜风格的折扇服饰砚台布帛以及一些道具发卖的极为红火,吸引南京畿北部的商人们前来大批采买。

    两年的功夫这两家的铺面吞并了一旁的数个铺面大发利市。

    这时谁还看不出这些都是好生财的路子就是眼瞎了,于是有人就起了歪心思。

    当仁不让的就是鲁王府的长史李东举,他不断的向鲁王朱寿镛吹风,让老王爷也注意到了这两家的买卖,找人暗暗打探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既然一眼看中了,那就是拿下吧,在衮州鲁王府怕过谁啊。

    但是有个消息让鲁王朱寿镛有些迟疑,据说这些商人的后面是登莱赵家,这就不好办了。

    如今正是用兵之时,朝廷对赵家颇为的倚重,此时如果闹出夺取赵家铺面的事情来就不好办了。

    然后细细找人一打听,这些人果然同赵家有关系,就是这些物件没有赵家供货没有可能找到货源。

    其他人到赵家进货,俱言没有,都是交给这几个商人发卖,有意的话找这些商人。

    如此种种就先放下吧,王府也不可能事事如意啊。

    接着就是赵烈的大杀四方,俨然成了大明第一将,大明军神般的存在,而天子朝廷和赵家的关系更趋复杂,王府已经不敢动手了,深恐坏了万岁爷的大事。

    但是,鲁王朱寿镛深信事情终有变化,这是他从一个藩王角度看出来的,天子不会对赵家永远这么隐忍。(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 凶狠报复

    这个机会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