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领议政和左议政右议政是朝鲜政坛的三巨头,辅佐朝鲜王处理政事,一般不是从李倧亲信不能担任。

    他金尚宪因为亲明一事同李倧并不和睦,因此他已经放弃了这辈子成为领议政的念想。

    但是这个明人赵烈却是说朝鲜王必须要升任他为左议政,也就是政务的二把手,日后升任领议政,这,这让他位极人臣的念想重现了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章 亲明派掌权

    金尚宪压一压心中激动的心情,用有些迟滞的头脑想了想,觉得有些条件还是得说说。

    “赵大人,第一条件,想来我王能够应允,只是第二个条件,唉,不瞒赵大人,鬼畜般的胡虏将朝鲜祸害惨了,如今北方被掳走几十万人,百万人沦为难民,这些都要钱粮找补。”

    金尚宪说到此处流出几滴老泪,也算是真情流露吧,朝鲜如今的局面确实惨了点,

    “恐怕大王真是拿不出这些银钱,就是分期偿付也是有难处啊。”

    “这不是问题,银钱短缺,可以用年轻女子找补。”赵烈说的轻描淡写。

    金尚宪立时惊诧,他瞪大眼睛看着赵烈,他不能不惊诧,他没经历过这事啊,他和赵烈都是各自国中大臣大员,说出拿女子顶账,没搞错吧,或者他年老听力出了问题。

    “不满金大人说,本将治下男多女少,很是让本将头疼,因此朝鲜国如能用女子当作****费用不无不可。”

    赵烈倒也点明了,不给钱给人也行啊。

    哦,金尚宪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别说,这倒是一个法子,只是这个事做得说不得,如果泄露出去恐怕引起朝野大哗。

    “这第三点,我王恐怕也不能应允,我等亲明一派在朝中力单势孤,我王怕是不能允许。”

    金尚宪很是明白李倧的心思,对亲明派李倧是极为疏离的。

    “这由不得你家大王,从此时始,不是亲明一派不能成为议政,否则就是面临大明的雷霆之怒。”赵烈霸气的一摆手。

    如果李倧想蛇鼠两端,赵烈不介意让他落得同德川家光一样的下场,汉阳就是如同江户城一样的结局,对于破虏军来讲,这个真是不难办到。

    “告诉你家大王,兵进江户,迫使德川家光降服的就是我登莱军,哼哼,想来朝鲜国的军力还没有倭国德川家的军力强横吧。”

    赵烈扔出一个重磅炸弹,此番回明估计就要为无诏兴兵的事同朝廷摊牌,而赵烈也心中为建奴挖了个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局面,将他同天子的关系弄的更恶劣一些。

    将东征倭国和援助朝鲜的事情说出,让朝廷和天子更痛恨破虏军,是赵烈心中的筹划。

    “这么说倭国被明人击败是真的,那就是赵大人率军所为。”这个消息雷的金尚宪不轻。

    朝鲜和倭国自从壬辰倭乱后就断绝了一切来往,当然下面商人的走私往来另算。

    近些年虽说恢复了一定的来往,但是都是通过对马藩宗氏来作为中间人传话的,因此朝鲜得到的倭国的消息都是宗氏转诉的或是一些到倭国海贸的朝鲜商人传回来的。

    德川家光和倭国吃了明军这么大的亏,瞒是瞒不住的,但是全盘说出来让朝鲜人嗤笑当年的强者也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宗氏就来个语意不详,大略说有明人大军入侵倭国,但是被倭国大将军德川家光击退了。

    但是还是有朝鲜商人通过对马藩的倭人商人打探到了真实的消息,数万明人大军攻入倭国,兵围江户,并且数次击败了倭人援军,将倭国闹了个天翻地覆,血流成河,伤亡惨重。

    最后倭国是被迫赔款才让明人退军的,当然具体的赔款多少就是天知道了。

    在朝鲜君臣来看,数目少不了,否则凭什么让大胜的明人退军,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如果朝鲜军在倭国占据优势,没有百万两银子想让朝鲜军退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就是他们大开脑洞也想象不出千万银小判这个天文数字,无法想象这个巨大的赔偿金额,这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人丁相对稀薄,田亩较少,商业不是太繁荣的朝鲜来讲,不用说千万两银子,就是百万银子都是海量的数字。

    不过,这些说来都不是所谓正式的官方消息,种种加在一起让事情本来的面目极为的模糊,让事情更加的扑朔迷离。

    但是赵烈此番话却是证实了这个消息,这下让金尚宪颇有些头晕目眩,可是得好好消化消化。

    “呃,赵大人,不是本官信不过,只是大人麾下万人只怕不能攻伐倭国吧。”

    金尚宪怀疑道,在他看来赵烈不过近万军兵,虽说很是强悍,都是全甲精兵,但是要围困江户击败援军,就有些不够看的了,朝鲜人才是深知倭人的战力,可谓极为强悍。

    “此番援助朝鲜的不过是登莱军少半军兵,此番你等派出的使臣到了登莱就晓得了,如果朝鲜王待我军离开后,不守诺言,下番就是数万大军围城了。”

    赵烈此言倒不是恐吓,为了不让朝鲜倒向建奴,破虏军肯定是不惜让倭国的一幕在此重演,至于耗费的钱粮就让朝鲜买单完事,赵烈如今是尝到了让战败者买单的甜头,这里面好处多多,让赵烈真是欲罢不能。

    有比击败劲敌,让敌人低头服软,还得拿出巨额赔偿,并且俯首称臣更爽快的吗,没有嘛。

    赵烈甚至觉得破虏军所谓简直同后世的倭人大军有一拼,到处侵占,还得让战败国买单。

    “如此,本官回去后尽力劝说大王答应大人的条件,早日派出使臣到京师拜谒天子。”

    金尚宪一咬牙,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这个铁杆亲明派是信了,也只能信,如今亲明派的兴衰都在赵烈和破虏军一身。

    “金大人不用为难,我这里有倭国大将军德川家光亲笔的降书,以及俘获的倭人具足数百,金大人一同带回去让你家王上一观吧。”

    赵烈吩咐道。

    此番为了恐吓朝鲜人,赵烈将倭国的这些战力品都带来朝鲜,一直在海上一艘商船上等候,前些时日建奴退兵,赵烈让转运到汉阳,就是为了此时震摄朝鲜人派上用场。

    当金尚宪带着这些物件返回昌德宫后,朝鲜君臣一时无语,特别是德川家光为了显示倭国同朝鲜的诚意,曾亲笔书写了一封书信,通过对马藩宗义成转交给李倧示好,当这两封信一对比,认定金尚宪带回的降书确是德川家光亲笔时,朝鲜君臣立时惊诧万分,都收起了他们的小心思。

    他们没有想到大明登莱镇强大如斯,真的可以用一镇降服一国,相比倭国,朝鲜人再是皮厚也不能认为朝鲜的实力可以同倭国一拼,当年朝鲜没有大明的援助肯定亡国了,两者的实力相差太远。

    强横如倭国也臣服在赵烈的登莱军的铁蹄下,朝鲜人答应了这些条件都是小事了,这让朝鲜君臣诡异的取得了心里平衡,如倭国都是上降表顺服,朝鲜对登莱低头不是不可以接受了嘛。

    就在朝鲜君臣准备答应这些条款的时候,守护白马山城的义州府尹林庆业统领两千余军兵抵达汉阳。

    林庆业在白马山城据守让胡虏大军不得寸进,他算是一个坚决的抗奴派,但是此人对大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观感,始终认为大明以****上国自居,对朝鲜指手画脚过甚,对朝鲜君臣很是不敬。

    此番林庆业统兵勤王,带着对建奴不败的麾下强军南下,可谓信心爆棚。

    回到汉阳,他的麾下被破虏军拦阻只能在城外扎营,就让林庆业很是不爽,又听闻赵烈提出的种种条件,脾气很是不好,不懂得妥协的林庆业大怒,他进言用麾下精兵击败明军驱逐赵烈所部。

    朝鲜朝廷内部有人立即开始泛起了小心思,就这样拖宕了两天。

    但是朝鲜朝廷如同大明朝廷一般都是筛子,赵烈即刻就知道了林庆业在其中起的作用,这还了得。

    赵烈二话不说派出了两营的战兵,直接就是约战林庆业,也不欺辱他,就是用两个千队的战兵同其麾下决战,俱言战败,明军退返登莱。

    向来眼高于顶的林庆业信心满满的应战,在他心里你大明军能同建奴大军相比吗,他在白马山城可是让建奴大军吃了瘪。

    但是他忘了,他是依托白马山城击退建奴大军的,而不是野战败敌。

    两军方一对阵,破虏军就用行军炮击溃了林庆业军阵的阵型,只是挨打不能还手就是强如建奴也得崩溃,何况朝鲜边军,待朝鲜军大阵散乱,赵烈配属千总的两百名护卫趁乱骑马冲阵,林庆业军大溃,破虏军战兵只需在后掩杀就是了。

    就这样在李倧的面前林庆业上演了一场大溃败,连他自己都被破虏军俘获。

    接下来,接下来还有谁不服吗,最不服的都被击败俘获了,都服了吧。

    看了这场对决,朝鲜君臣彻底死心,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晓得,朝鲜军在这支明军面前全无胜机,凭着这支明军的战力,战胜倭人不是虚妄。

    此时赵烈的条件被一一应允,也答应将亲清派革除朝堂,当然赵烈也答应了李倧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清军入寇,须得派出援军守卫汉阳,保住朝鲜的王城和王室。

    这对赵烈来讲,毫无问题,只要不是同建奴野战,做到这点真是轻松愉快。(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一章 狼狈为奸

    郑芝龙骑着马在护卫的簇拥下来到安平码头,远远的已经看到数艘的西夷海船停靠在数里外的地方。

    上面飘扬着三种旗帜,虽说郑芝龙久经历练,在海上可谓见多识广,这种诡异的局面他还是第一次得见。

    因为这几艘海船飘扬的是弗朗机人、尼德兰人和英格兰人的旗帜。

    郑芝龙可是晓得弗朗机人和尼德兰人可是世仇,而后来的英格兰人同弗朗机人关系也是不大好,其实何止不好,他听闻几十年前英格兰人曾经大败弗朗机人的舰队,让弗朗机人损失惨重。

    就是这些人的战舰能集结一起来安平拜见他,怎么都是透漏出一丝诡异,说明有大事让他们聚集到了一处。

    至于什么事情,郑芝龙相信很快他就能知道了,否则这些人何必到安平来呢。

    “大哥,西夷人的战舰真是庞大啊,我们郑家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多的西夷战舰呢。”

    一旁陪同他的弟弟郑芝豹眼馋的看着远处硕大的风帆战舰。

    “以前那是没有那么的财力建造,如今我郑家一统福建沿海,财力不愁了,如今不是已经造了十余艘戎克船了吗,大的西夷战船日后会有的,这片海早晚都是我们郑家的。”

    郑芝龙霸气道。

    “小弟当然信得过哥哥,不过东边那个济州明人的势力不好对付啊,据说有西夷战舰数十艘,我郑家可是吃不下。”

    郑芝豹指了指东边。

    “哼,此番尼德兰人、弗朗机人、英格兰人一同前来就是同这股明人有关吧,这股明人实力再是雄厚,也抵不过我们这么些家一同讨伐吧。”

    郑芝龙冷笑一声。

    “大哥是说,这些西夷人来就是谈这个的。”郑芝豹向着西夷海船一努嘴。

    “**不离十,否则他们打了几十年怎么可能一同前来,呵呵,绝无可能。”

    郑芝龙嗤笑一声,什么能让仇敌走到一起,利益,唯有利益。

    这些年来郑芝龙和占据小琉球的尼德兰人打生打死,分分合合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利益。

    尼德兰人想独霸福建沿海,妄想打开大明海贸的大门,那郑家就得打击他们,郑家独霸海疆的局面不容打破。

    但是尼德兰人吃了苦头,看到自家实力不能力敌郑家,只好同郑家合作的时候,郑芝龙也不会反对,不会因为打生打死就断然拒绝。

    因为这关系到钱粮,谁同钱财都没仇不是,郑家也需要这些钱粮打造战船,扩充实力不是,只把希望放到弗朗机人一个篮子里不符合郑家的利益,最好是有两伙西夷人海贸,让他们相互制衡才是对郑家最有利的。

    港湾里传来阵阵的划水声,几艘小船向码头慢慢靠近,上面都是西夷人。

    几十名身材高大的西夷人先后登岸,有尼德兰人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范佩尼、英格兰人代表威德尔、马尼拉弗朗机人代表桑德斯。

    他们相续同郑芝龙见礼,码头上很是寒暄热闹了一番。

    在郑芝龙的邀请下一众人等来到安平郑府内思孝堂一聚。

    来到郑府,按照大明的规矩,上茶寒暄后,马尼拉弗朗机人的代表桑德斯先说明了来意。

    “郑参将,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是因为福摩萨的失陷,这个郑大人恐怕已经知道了吧。”

    桑德斯同郑芝龙见过面,随说就是一次而已,但是也算是熟人了,因此由他开口是最好的了。

    “这个消息我等已经听闻了,据说这股明人昔日是从马尼拉出走的,而且还会建造西夷大海船,他们占据了济州,然后势力到了虾夷地,最近更是击败了倭国。”

    郑芝龙虽说在大明的南方,但是对大明海面上的一切还是极为关切的,因此海上商路就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的后路。

    “这不可能,我们的总督派人彻查了华人区,根本没有大股的华人离开,我们的造船工匠没有缺失,也没有人离开,其中更是没有华人造船工匠,这就是个迷。”

    桑德斯耸了耸肩,一副不可思议见鬼了的表情。

    其他两人还有郑芝龙都是微笑不语,特么的不是你们还有谁,英格兰人不可能,他们在如今的远东没有地盘,如今还在苦苦寻觅。

    而尼德兰人同明人势同水火,让他们教会明人造舰,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有弗朗机人同大明关系暧昧,两方都有海贸往来,虽说是通过澳门贸易,但是如今的体例就是弗朗机人占据了同大明海贸的主动。

    不过,这时候不是追究这个事情的时候,这都是过去式了,如今这股明人已经做大,威胁了所有欧洲人的利益,如果接续发展下去,恐怕要让所有的尼德兰人没有饭吃了,这才是在威德尔的劝说下他们联合一起的因由,就是在这股明人彻底强大前扑灭他们。

    “郑大人,如今这股明人占据了福摩萨,攻占了热兰遮城,这让他们在南方有了据点,如果是大人你居于他们的位置,用你们明人的话讲,是不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因此他们下一步兵锋指向郑大人是肯定的。”

    桑德斯点出了如今郑芝龙的窘境。

    “哈哈哈,在我们大明人来讲向来是和为贵,什么事都可以谈,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兵戎相见的。”

    郑芝龙表面看起来是风轻云淡。

    我呸,你绞杀刘香等十余股海盗时怎么不是和为贵,怎么不好好谈谈,如今和为贵,呵呵,这个明人当真狡诈。

    桑德斯心里腹诽,但是面上还是表现很是平静,

    “郑大人,如果这股明人的战船将我等逼迫回马尼拉和雅加达,郑大人也就失去了海贸的利益,到时没有了钱粮,如何扩充船队同这股明人抗衡。”

    桑德斯对郑芝龙的野心洞若观火,一语道破了郑芝龙的最大的心事。

    郑芝龙看到这股明人气势汹汹而来,当然心中极为忌惮,虽说这股明人如今只是安稳的呆在福摩萨,绝不踏入福建沿海。

    双方很多次在福摩萨附近相遇,这股明人的战船都是避让开来,很明显不想开战。

    但是,在郑芝龙看来,这股明人不过是在求稳,安于开拓大员一带,等到根基牢靠后,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他郑家。

    至于根基何时牢靠,在郑芝龙看来快了,如今这股明人在福摩萨大肆镇压土人反抗,拉拢当地明人,甚至给明人分地耕种,如今几乎所有的明人倒向了他们,已经给郑家在当地的势力沉重打击。

    “诸位得海船听闻很多嘛,据说有数十艘战船,其中还有数千料的巨舰,我郑家最大的战船不过一千料而已,恐怕对几位助力不大吧。”

    郑芝龙还是滑不留手,不将底牌拿出,绝不说参战与否,至于这些人战舰近百艘都停靠在了澳门,这个事情他是一清二楚,郑家的势力如今也是无孔不入。

    “郑大人,这股明人战舰有近百艘,也有巨舰,实力不在我等之下,没有郑大人的加入,我们的战舰不能必胜,而郑大人没有我等的舰队加入,战舰虽多,但是正面抗衡的实力还是太差,只有我等联合起来才能稳操胜券。”

    范佩尼是个急性子实在不愿意墨迹下去,一针见血的挑明了事。

    其他两人也是纷纷赞同。

    郑芝龙看着众人笑了笑,不疾不徐道,“诸位说的本将都晓得,只是本将还有大明官职,向来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当然,我麾下的战船不是不可以参战,只是我都能得到什么呢。”

    郑芝龙玩味的一一看向这三人,图穷匕见了,来点实惠的,别用这些虚的东西忽悠。

    “那还是郑大人提出要求吧。”范佩尼性子急可是不傻,将球踢还了郑芝龙。

    “那好,本将就讲讲,一个须得现在就给我派出造船工匠,教授郑家建造西夷海船,再有郑家须得是你们在大明海贸的唯一一人。”

    郑芝龙当即毫不客气的扔出了自己的条件。

    三人用果不其然的眼神对视了一下,郑家独霸海贸是个伪命题,如果郑家强大,当然能守护这个基业,但是如果郑家衰败那这个协议就是一纸空文。

    但是如果郑家掌握了造船的技艺,那么,郑家能膨胀到何种地步就说不准了。

    “我们要商议一番才能给郑大人回答。”桑德斯咬牙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郑芝龙微笑以对,这莫大事情他没想对方马上答应下来。

    晚上郑芝龙大摆筵席好好招待了几位贵客,让他们遍尝东方美食,也品鉴了东方美人。

    几日后,桑德斯等人答复是同意郑家的条件。

    这是威德尔在中间劝说的,作为一无所有的后来者,英格兰人是最为急迫的,同时他的话也打动了桑德斯和范佩尼,欧洲迅猛发展的造船业和炼铁业绝不是郑家能够匹敌的,也就是说,他断定郑家蜗居远东无论如何也不能同他们抗衡。

    于是,这三伙强盗同意了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