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晗和季刚肩并肩共同冲阵,他们看到前方的骑总军兵总是轻易的破阵而去,中间间杂着另类的甲胄向他们涌来,心道来了。

    已经抽出备用骑枪的战兵们催马前行,迎上了好容易突破战兵阻拦的倭人骑兵。

    吴晗所在的千总就迎上了一股较为凶狠的倭人骑兵,他们很多人身上带着马刀的刀伤继续催马冲阵。

    吴晗盯着前方一名全身赤色南蛮具足的倭人军将,他赤色的面甲上描画着一个狰狞的狼头,手里挥动着的一柄大刀。

    这好像是对方的头领,吴晗心中估摸道。

    他前方的骑兵骑枪前送直指这个赤色的武士,那个武士的身边护卫伸出一把长枪架开了骑兵的长枪,但是这个护卫也被骑兵一旁的破虏军军兵一枪刺于马下。

    那个赤色武士则是大吼着挥刀疾劈,骑兵急忙用铁盾格挡,小铁盾被这般大刀一劈两半,连着骑兵的左手也是掉落下去,破虏军骑兵大声惨叫着跌落马下。

    而他后面的吴晗显露出来,此时的吴晗顾不得战马的前胸将这个运气不济的破虏军骑兵撞飞,他双臂前送,骑枪闪击那个赤色的武士。

    那个武士大刀收回一半,急忙用刀格挡,就在这时一把旗枪从侧面掷来,直驱武士的肋下,原来是季刚飞掷出手中的骑枪。

    武士手忙脚乱的格挡,他的大刀磕开了季刚的骑枪,但是吴晗的长枪已经到了他的胸腹,他急忙侧身闪避,可惜晚了一点,长枪刺穿了他的右胸。

    他大声咳嗽着喷着血沫同吴晗相交而过。

    吴晗则是顺势抽出了马刀,因为下一个倭人已经狰狞的扑来。

    当的一声,吴晗用铁盾挡开了对手长枪一击,他利用高度侧身一刀砍断了对手的持枪的臂膀,对手脸上抽搐着嚎叫着从马上滚落。

    吴晗继续前行,他同季刚以及其他护卫们相互配合终于杀透了重围。

    冲出敌阵的破虏军重新整队,结果发现他们的对手已经开始逃离了。

    原因很简单,只剩下四百来人的幕府骑备只剩下一个全乎的骑大将,而双方方才交战如今是两军中间的地方,一个身穿赤色具足的尸首仰面朝上的躺在那里,他的身上一根枪杆笔直的向着天空。

    幕府骑备侍大将广田胜已经在方才激战中被吴晗一枪重创,接着后面的一个破虏军狠狠的给了他一刀,如果不是有南蛮战甲上的护颈,差点将他的头颅砍下,饶是如此,他的脖颈也是断了一半,当时就魂去来兮了。

    此时他的尸首在那里是那么显眼,毕竟赤色的盔甲太明显了,这里搏杀的敌我双方只有这么一具。

    倭人骑兵冲出开始整队,发现侍大将广田胜大人竟然不在,登时手足无措。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广田胜大人在哪里,他们一起看过去,明晃晃的一抹赤色横卧在那里,不是节制幕府骑备多年的侍大将广田胜大人是谁。

    两千幕府骑备冲阵两回,只剩下数百人,而他们的统兵大将也阵亡当场,登时很多幕府骑备乱作一团,此时他们只想离这个到处是人马尸首以及黑红色的鲜血四溅的战场远一些,至于治罪什么的都不用多想,只是主将殒命,他们的处罚就不能轻了。

    此时绝大多数的骑备开始策马逃离,他们用马鞭或是兵器捶打战马,向阵后飞快的跑远,仅剩下的骑大将和他的护卫面面相觑,难道凭着他们几人也能挡住两千余明人的骑队不成。

    无奈下,他们只好向中路的步队靠拢,好歹是没有临阵逃离。

    看到幕府骑备四散奔逃,王海州扬起手臂,大呼万胜。

    剩余完好的两千多破虏军骑兵纷纷挥舞刀枪一同大喊,万胜,万胜,破虏军万胜。

    他们的喊声传遍战场,此时中路的敌我双方才发现,左翼的骑战胜负已分,破虏军的骑队正在挥舞刀枪庆贺胜利,而幕府骑备除了留下满地的人马尸首和兵甲旗帜外,已经是空无一人。

    登时中路破虏军的气势更盛,他们大声呼喝着搏杀着,他们晓得骑队就快支援他们。

    而井伊直孝、土井利胜吃惊的发现他们的左翼完全暴露在两千余俱甲明军骑兵马前,这是致命的弱点。(未完待续。)

    ps:  感谢竹九爷、黎家大少爷、人呀天呀、十月瘦马的月票支持,感谢三环少主、不灭情火、静泓2016、燕长弓100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的打赏,感谢订阅打赏推荐朋友们

第四百八十章 无比悔恨的一脚

    中路的步阵搏杀也在继续,当两军终于相撞一起时,幕府枪足轻的劣势明显,身高臂展长枪都差了点,每方面都差了点,如果是运动场上都差了点,大不了是被暴扣、被扣圈而已。

    但是在激烈搏杀的战阵上就意味着血腥的屠杀,两军交锋的最初,过半的第一排倭人足轻倒地,但是如果以为幕府军就如此不支败退就错了。

    德川幕府或是说倭国的武士制度自有其优越的一面,武士是领主根据战功赏赐封地田亩,可以世袭罔替,但是必须要保持对领主的忠诚。

    说白了就是战死了自家的田亩自有儿孙继承,相反如果是战阵败逃回去后不但首级难保,所有的封地将由领主收回,自家的子孙都得成为浪人。

    而此番出战的两万常备中就有一千余旗本武士,他们构成了幕府军的中坚。

    而幕府的常备一月也有一个银小盼的米粮的,待遇不差,也是谋身的途径,因此作战也算卖力。

    两相结合,各阶武士节制着下面的足轻常备,战力也算相当的了得。

    初战不利,伤亡惨重,不能阻止后面幕府军的凶猛反扑,一人不行,往往是两人三人换破虏军一个伤亡,因此战况在最初的一边倒后,也是越发激烈起来,破虏军的伤亡大增,当然幕府常备的伤亡更甚。

    王铮所在的前排百队伤亡大半,王铮所在的百队大部分递补上来与倭人骑备对阵。

    王铮的一个护卫一枪直刺一个冲过来的足轻,足轻用枪杆格挡,两枪相撞错开,王铮却是一枪疾刺,嗤的一声。枪尖轻易的破开了对方的竹甲,带起一标鲜血,足轻松开三间枪踉跄倒地。

    此时一支长枪从这个足轻后面突然冲出刺向王铮,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足轻从后面显露出来,为了一击而中,他的身子使劲的前探着。颇为有些奋不顾身。

    王铮松开长枪急忙后撤,但是长枪前送的速度岂是人体移动的速度可以比拟的,眼看着枪头离着王铮越来越近,王铮急忙闪躲,但是为时已晚。

    就在枪头离着王铮腹部只有不足半尺,这个足轻突然惨嚎了一声,他的右肋被一支长枪刺中,巨大的冲力破坏了他的枪势,枪头从这里开始歪歪斜斜的垂下。

    王铮急忙后撤抽出有雁翎刀。同时浑身被汗水湿透,好险,他不禁庆幸,此时又有足轻冲前,被王铮的护卫拦住厮杀。

    相比王铮的险些,那赵广就是更险些了,他是百队里第一个抵补上去的,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先后被两枝长枪和一把太刀袭击。

    他依仗傍边军兵的帮助和灵活的身手躲过了长枪的攻击。但是手拿太刀的那个武士步伐诡异,他没有完全避开。左胸的铁甲被破开,但是锋利的太刀一个最大的缺点救了他的性命。

    破开的铁甲将单薄锋利的太刀的锋刃崩断了,并且将太刀卡住,赵广趁机一脚将武士踢倒,这个武士还没有从地上爬起来,就被赵广一枪钉在了地上。

    赵广没有来得及庆幸庆贺。一把三间枪蓦地从右侧刺来,赵广松开长枪,先后急退,狼狈间甚至跌个跟斗,但是还是被铁枪追上。就在此时,当的一声响,一支长枪从侧面格挡住三间枪,另一支长枪闪电般刺入足轻的腹部,将这个足轻刺翻在地。

    赵广惊魂未定的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什队抵补上来了,替他挡枪的是胡成,而给了倭人一枪的是段明。

    赵广笑眯眯的起身刚要说两句,发现他们没人有空理他,都紧张的看着前方,因为后面大票的倭人足轻涌了上来,毕竟没有几个象他这么神经粗大的。

    赵广虽然神经粗大些,但是也不想送死不是,他急忙收起笑容,从地上拣起一支倭人的三间枪,战阵搏杀,什么刀剑都是浮云,还是长兵器为王。

    赵广同什里的兄弟并肩站在一起面对着冲上来的倭人,此番的攻击十分凶猛,这是因为堀田正盛已经来到阵后督战,发了死命一定要击破明人的战阵,用铁血搏杀吓破明人的胆子,在明军骑军攻击前抢先让明人的步队崩溃。

    幕府老中亲自坐镇,如果武士们还想在幕府的麾下继续混下去,那就没说的,玩命吧,否则下场一定极为凄惨。

    这些倭奴一玩命,破虏军面临的压力大增,双方的阵线上逾千人在拼死搏杀。

    不断有倒毙的双方甲兵和足轻,很多足轻番头带头冲阵,将倭人的疯狂劲头发挥到极致,从这点上说,他们不次于建奴的甲兵。

    方远山此时真是没有功夫看顾全什了,他正松开刺入对面一个倭人足轻****的长枪,同时快步退后,因为一把大号的太刀向他砍来。

    说是大号是因为这把大刀形制虽然同太刀相同,但是背宽,刃厚,摆明就是破甲用的,这个样式完全弥补了太刀锋利但是遇到铁甲易于折断的缺点。

    方远山总算抽出长刀,但是对方的灵活的掂了两下碎步,靠近方远山后双手持刀从头顶立劈而下。

    方远山也是双手持刀使劲的从下向上格挡,按说方远山的气力很大,但是这个上下效果完全不同。

    从上而下将腰背臂膀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的武士占了上风,嘡的一声响,方远山的刀被磕开,而巨型太刀继续下压已经快到了方远山的肩头,方远山心道完了,恐怕忠烈祠供奉去了。

    但是这个全身黑色具足的武士前胸突然标出大股血花,一杆长枪突然刺入,并且支撑住这个武士,武士感到全身的力气在迅速失去,他使劲残余的力气继续下劈,可惜太刀只是在方远山的肩头划过,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方远山双手持刀疾劈,咔的一声武士的护颈连同脖颈一同断落,大股鲜血喷出,方远山也被喷了一身。

    此时失去了长枪的童英被一把三间枪逼的向后直退,狼狈之极,紧要关头,方远山一刀砍向这个足轻握枪的手,咔嚓一声,足轻的手和枪杆一同断落。

    足轻大声的歇斯底里的倒地翻滚着,这阻挡了后面倭人足轻的前路,给了方远山和童英整理的机会,童英从地上拣起一支三间枪,而方远山丢弃了尽是缺口的雁翎刀,从地上拣起那把巨型太刀,别说这把刀长大,但是重量长度很合方远山的心意,他挥动长刀同童英并肩而立等待着倭人足轻冲近。

    赵广此时正在奋力刺出一枪,他恨极了对面的武士,这个武士的枪练得极为灵活,方才好好给赵广上了一课,这个长枪武士声东击西的让赵广的防御漏空,时左时右,最后在赵广忙乱露出左边漏洞时,一枪刺向赵广的左胸。

    赵广左侧中门大开,来不及回挡,他不禁感叹特么的真不是好日子,接二连三的陷入死地,就在此时,一把长枪从左侧格挡开武士的长枪。

    赵广大喜下使尽气力前送们,长枪闪入武士的具足,飙起大股血花,武士痛苦的哀嚎着,他的嘴里喷出带着大股血沫的气体慢慢跪在地上。

    赵广狞笑着上前一脚踹飞了这个武士,但是这是让赵广后悔终身的一脚,事后他无数次的想到为什么他这么脚欠,非得踢出这一脚。

    当他踢出这一脚时,他就后悔了,因为他看到一支三间枪毒蛇般刺向刚刚为他抵挡长枪的胡成,胡成急忙格挡开来,但是从那个人的身后跑出一个武士一刀看向胡成握枪的左手。

    胡成的手和枪杆都是断落,胡成大声的喊着,疼的他用右手使劲将断掉的枪杆捅到武士胸前,这下气力极大,将武士的胸口撞的生疼,武士一个趔趄倒在地上,而那个足轻的长枪却是趁火打劫的刺入胡成的胸口。

    胡成浑身的鲜血,他拽住倭人的长枪慢慢倒下,眼中的光芒渐渐散去。

    赵广撕心裂肺的大喊着一枪刺入那个足轻的胸口,接着他抛去长枪,一把抱起胡成,但是胡成已经全无声息。

    要是不踢出这虽然解气但是全无必要的一脚,他完全可以挡住一个敌人,胡成就不会死,不会死,赵广此时脑袋里都是这个想法,人已经有些呆滞。

    此时那个武士不顾胸口的疼痛,撑地就带爬起砍了对面这个傻傻呆呆的明军,这可是捡便宜的大好机会,不容放弃,但是他还没有爬起来,突然两侧传来一阵轰响以及大片的和语的哗然声。

    武士此时没有来得及顾及对面傻傻呆呆的家伙,他抬眼向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杆杆红色的大旗下明军大股的骑军荡起漫天灰尘正向幕府军的侧翼冲来。

    无数看到这一幕的倭人足轻武士都是惊叫出声来,这个武士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这个骑备哪里去了啊,骑兵冲击步队的侧翼,这还有获胜的希望了吗。

    这个武士突然感到胸口巨疼,从胸口处冒出半截枪尖来,在他后面是咬牙切齿的方远山。(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一章 拖延伎俩

    左翼由骑备侍大将广田胜亲自坐镇,本来预想能比左翼坚持的久些,如果枪足轻能突破明军的防线,造成明军的大崩,即使骑队失利也算是大胜的局面。

    但是广田胜的身死造成左翼率先崩溃,这留给三位幕府老中的时间可是不多。

    当剩余的几百骑开始四散奔逃的时候,井伊直孝和土井利胜就已经知晓了,而堀田正盛还在前面闷头督战,全然不知厄运将临。

    井伊直孝和土井利胜看到左翼骑备大崩,就晓得此番合战大败了,中路的枪足轻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还没有突破明军的防线,右翼的骑备也已显出败象。

    左翼明军骑兵从侧后突袭全无防备的枪足轻是要命的。

    此时井伊直孝没有任命犹疑,即刻派人命令前方的堀田正盛撤军防守,同时下令留在后方的六千枪足轻列阵防护东西北三面,掩护堀田正盛的后路。

    虽说留在原地防御也是陷入重围,对方有大股骑军监看,幕府军也是走不脱,但是总比立时大崩好多了。

    王海州率领着两千余骑兵风驰电掣般从左翼直插幕府军侧后,滚滚蹄声就像激烈的战鼓轰击在倭人的心中。

    此时顶在最先的是一些撤下来的倭奴骑兵也就百余人以及三百余骑各个老中各个大名的骑马护卫,他们得到命令就是一个,顶住明军的冲击,给后面的步队列阵多留时间。

    两军相遇,这数百骑兵就被火铳和骑枪收拾大半,场面血腥激烈。最后的不到二百名骑兵在破虏军骑兵的冲击下即刻被淹没了。

    此时外面的第一道防线刚刚建立。几百人的步队在左翼步阵。很多弓足轻开始不顾体力的快速射箭,开始造成破虏军骑兵的伤亡。

    但是刚刚建立的防线还没有完全的站住脚跟,被破虏军骑兵冲入大砍大杀,甚至都不用刀枪加身,只是战马的冲击践踏,就将这数百足轻冲毁。

    赶到这里列阵的主要是那些在后面休憩的弓足轻,枪足轻很少,对上骑兵冲阵只有被屠杀的命。

    屠杀践踏了这些倭人足轻后。王海州发现大批的枪足轻已经布好了阵线,在他们前面百步的位置上矗立起一片长枪林,点点寒光让战马都极为的不安。

    王海州立即下令停止冲击,赵烈早已发令,骑兵就是同骑兵对决,趁乱追击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硬冲敌人步军大阵,那样即使获胜也会损失惨重。

    王海州当然遵从赵烈的命令,如今的破虏军的骑兵和战马都是最珍贵的,着实损失不起。今日的战损已经让他痛入心扉,怎么能再冲枪阵。

    此时右翼的破虏军骑兵也已击溃了幕府骑备。虎视眈眈的盯着幕府军的右翼。

    而堀田正盛也算了得,万般艰难下总算将前锋数千人撤了大半,当然也是狼狈不堪的脱离,甚至放弃了最前面搏杀的数百足轻和武士。

    他们在远离破虏军二百步的地方重新步阵,总算站稳了脚跟。

    此时幕府军已经损失过万,军心大丧,如果不是强烈的求生意愿支撑,肯定奔溃,毕竟已经折损泰半的军兵,骑备又已不在,此番合战谁都知道大败了。

    赵烈在后阵看到幕府军的举措,也是暗暗点头,如果是很多内地明军此时就是大崩的局面,军将根本约束不住,而幕府军在这三面环敌的情形下还能勉力支撑,可见中下级武士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赵烈来到这里不是赞赏倭人的武士的,他即刻传令骑队监看则可,步队也不再向前逼近,毕竟困兽犹斗给破虏军造成的伤损可能极大。

    赵烈立即命令炮兵千总派出炮手,手里有着火炮这个大杀器,幕府军就是全部缩成一个乌龟壳也是不怕,完全可以将其砸开。

    “两位大人,如今该怎么办。”从前面撤回来的堀田正盛头兜已经不见了,月带头披散着,极为的狼狈不堪。

    此时体现出他的毛躁,毕竟担任老中的时日太短,经历的大事不多,心里慌乱也是正常的。

    “现下就是固守,如论如何也要受到天黑,只要天黑,分散突出去,只要能回到江户为大将军保存住一些常备就好。”

    井伊直孝早已拿定主意,此时只有这一条路走,至于白天突围在明人的骑兵追赶下全无可能逃脱。

    土井利胜也是赞同井伊直孝的法子,如今只有这一条路好走了。

    堀田正盛痛苦的看看正在正午的阳光,这是还有两个时辰要熬,也不晓得能不能熬下去,如果明人不顾伤亡的冲击,他估摸够呛。

    仿佛看到了堀田正盛的想法,土井利胜道,“放心吧,明人不会全力攻击,否则他们自家伤亡过半,我等大军虽说不在,但是大将军还会组织大军反攻,明人就是这些人,只要明人总大将不发疯,他就不会下令强攻。”

    土井利胜的话是不错,赵烈也没有癫狂,但是倭人注定守不到天黑。

    “老中大人,老中大人。。。”一名在南方值守的足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