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盘也是如嗜血的猛兽般瞪大双眼好生看着眼前的景象,口中喃喃道,“好,好。”(未完待续。)

    ps:  感谢勇者无敌007、malyvu、hostmaster、看到天池山的宝贵月票打赏,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周末愉快

第四百五十八章 张盘归心

    赵烈好好欣赏了一会土黄色和黑色白色的混合,前方的大地简直是斑斓一片了。

    此时他从远望镜中看到大票的人马从敌营中冲出,来到离旅顺城四里地的地方停下,正是怀疑地道开端的土岗后面。

    想来是建奴各位旗主贝勒坐不住了,毕竟这忙了这许久的地道功亏一篑,对他们影响太大了。

    赵烈不禁得意,同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比地道战,真是找虐,自寻死路。

    赵烈想的一点没错,此时皇太极、济尔哈朗等人和大批护卫来到了地道口附近。

    皇太极脸色铁青的听着石庭柱的禀报,得,又是一千余名汉军旗汉军毙命,汉军旗正式成军的第一仗,就在旅顺伤亡过半,真是好兆头,虽说如今汉民大增,但是就是十五抽一,也不过能有近十万青壮,如今已经折损十分之一,对丁口珍贵的大金来说,真是噩耗。

    接着,前方的探马回报,前方接近护城河的地带土层全部翻开,全部松松垮垮的,也就是说甭想什么再次挖掘地道了,根本毫无可能。

    此刻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总算没有甲兵再次阵亡。

    皇太极此时望着连州城都不如的旅顺真是头疼无比,在这里接连吃瘪,到如今可算是束手无措。

    其他如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硕托等人也是愁容满面,毕竟已经是想尽了办法,还是无法寸进。

    尤其是年轻气盛的多铎,眼看着他所谓的立功机会都没有了,同时也多少有些历练,多尔衮昨日才说这个赵烈不简单。今天就给他上了一课,果然不知不觉中用暴烈的手段解除了这次危机。

    这个赵烈果然了得,不过越是如此,多铎战意越浓,这个尼堪是个好对手,多铎眼神一直盯着旅顺南城。

    就在此时。旅顺南城城头上火炮齐鸣,弹丸带着呼啸飞向北方,吓了一众人等一跳,毕竟汗王就在此处。

    弹丸在附近落地,打伤了几个人马,击起一片冰雪。

    “汗王还是回营为好。”岳托硕托等人急忙劝道。

    皇太极摇了摇头,他坐在马上久久无语,此番旅顺之行真是太过郁闷,损兵折将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没有拿下旅顺,而如今赵烈这个大敌主政旅顺,这会让大金在腹部抵住一把匕首,让他寝食难安。

    就在此时,从旅顺城头传来汉人的大喊声,开始只是远远传来,不太清晰,后来汉人的喊声越来越响。

    “洪太愚蠢笨是猪。赔了脸面又折兵。”

    喊声远远飘散,平原上所有的汉军和建奴甲兵都听的一清二楚。

    这些话就是刺果果的打脸。众目睽睽之下,洪太气血上涌,心里突突跳动,他突然捂着胸口伏在马上,失去了知觉,此前他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周边人乱成一团。

    当皇太极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申时末了,外面的天色已晚,只有大帐内的烛光忽闪着。

    “汗王,你可醒了。”一旁等候的济尔哈朗惊喜道。

    “咳咳咳。外面如何了。”皇太极慢慢的活动着手脚,试试自己身体的情况,同时向济尔哈朗问道。

    “汗王放心,所有的军兵都已经回归大营,当时我等隐瞒了汗王昏过去的形势,诸军都没有乱象,其他大贝勒都在隔壁的大帐内等候”济尔哈朗急忙禀报。

    “唤他们都进来吧。”皇太极命道。

    “大王此时还是好生安歇为好。”济尔哈朗安慰道。

    “本王没事,都是老毛病了,”皇太极发现自己没有大碍,手脚身体都是活动自如,但是他还是隐隐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心中极为的忐忑。

    “将他们唤过来吧,旅顺的事要好好商议。”皇太极坚持道。

    “遵命。”济尔哈朗看到皇太极如此坚持,只好从命。

    须臾,阿济格、济尔哈朗、德格类、多尔衮、多铎、岳托、硕托等人依次进入皇太极的寝帐。

    “好了,此番旅顺攻伐,我大金认输,即刻撤离旅顺。”皇太极命道。

    “汗王,此番如是这般回军,是否有失体面。”阿济格犹疑道。

    毕竟此番大金载了一个大跟头,所有的王族贝勒大臣都是面上无光。

    “此番对战就是如此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等难道还有什么攻取的办法不成。”皇太极看向众人。

    众人尽皆沉默以对,如果有好办法早就用了,何必等到这个时候,他们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心中不忿而已,多少年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这让他们一直不败的骄横和所谓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好了,我意已决,既然没有好的法子,不如以退为进,昨日我等商议的那些法子该用上了,看看能不能离间明国和赵烈,至于旅顺,”

    皇太极痛苦的揉揉头,旅顺这个地方如果还是在张盘手中倒也无所谓,毕竟张盘收成有余进取不足,不会主动攻击辽东腹地,但是赵烈入主旅顺,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了。

    “立即加固金州防御,加高加厚城池,调运三十门大将军炮防御,此外,”

    赵烈看看众人,

    “多尔衮,你留守金州,召集附近的汉民,在金州一带挖出几道壕沟来,本王好将赵烈困在旅顺这个死地。”

    众人莫名,什么壕沟,哪里挖壕沟。

    “汗王的意思是不是将金州东南最窄的地方挖出壕沟来,阻挡明军。”岳托试探道。

    皇太极点了点头,

    “我国东南凋敝,尤其是我女真人在此的较少,因此如赵烈所部肆意进入袭扰,恐一时糜烂,而东南田亩不多,人丁稀少,官道年久失修,在此驻防大军,耗费极多,恐非大金国力能支撑。”

    皇太极说的此处,咳了几声,对着这些马上出身的自家兄弟,解释起内政真是伤身伤神,这些道理汉臣一说就通,但是同他们这些粗坯你就得说透了,

    “因此,开挖壕沟,在沿途设立塔楼,监看赵烈所部的举动,是最节省银两的举措了。”

    “如此也好,如果赵烈所部想要深入辽南,必要有越过壕沟,这就会让我军塔楼得知,通晓后方,如此我军可出动骑兵尾随追击,坚城一时我军无可奈何,但是野战。。。。。”还是济尔哈朗最晓得皇太极的心思,一语中的。

    “如此将金州往东南建成一道土墙拦阻多好,中间是屯堡。”多铎不谙世事道。

    “呵呵,如果土墙得夯土,屯堡得夯土,这些最是耗费钱粮,壕沟只要挖的深些宽些就够了,这里相差数倍的钱粮。”济尔哈朗好气又好笑的解释道。

    多铎只能唯唯而退,毕竟讲上庶务,他是一窍不通。

    “这事就这样定了,赵烈除非安于旅顺,否则无论进入辽南,还是我军攻入大明,只要他想同我军交战,就得野战,到时,哼哼。”

    皇太极恨恨道,他的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与赵烈对阵,就不要攻坚,就得野战,除此没有任何办法。

    众人相顾点头,确实,只要是守城,这个赵烈当真是稳如泰山。

    赵烈如今就是大金的最大敌手,经过旅顺之战,大金上层已是没有任何异议,如今就是如何能击败赵烈的问题了。

    第二日辰时末,建奴的大营人喊马嘶,接着汉军旗开出北城,然后北城又一次腾起火焰,如同天启五年那次一样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接到禀报的赵烈和张盘即刻来到南城北城头,一同向北观敌,他们须臾就确定建奴确实是要北撤了。

    “大人,此番旅顺数千军民能够保全,多亏大人及时来援,张某拜谢。”张盘郑重一揖,他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哈哈,某就受了这一礼,”赵烈整整仪容,“实话对张大人说,如果不是赵某第一时间出兵,旅顺绝不会等到朝廷援军的到来,因为就是此刻朝廷的援军可能也未上船。”

    张盘黯然点头,朝廷如何行事,他是太清楚了,如今只好点头称是。

    “赵某平生之志就是剿灭建奴,复我辽东河山,因此旅顺此处极为紧要,是我大明在建奴东南唯一的城池,因此赵某决定派兵驻守此处,不知张大人意下如何。”赵烈笑道。

    张盘闻言一呆,这个赵烈志向高远啊,竟然是要恢复辽东河山。

    “呵呵,张大人不会同朝中有些人似的认为赵烈有何异心吧,要晓得旅顺可是没有任何钱粮,只有同建奴的厮杀血拼,如果赵某人是那等样人,何必如此行事。”赵烈定定的看向张盘。

    “绝无此事,张某没有想到赵大人志存高远,一时诧异,大人勿怪。”张盘急忙道。

    “唉,张大人,朝庭如今外有建奴窥伺,山陕河南民乱不断,赋税却是日渐减少,恐怕再没有余力顾及关外了,”赵烈一指白雪皑皑的北方,“如想收复这白山黑水,还须你我二人同心协力。”

    赵烈招揽的意味太明显了,如果张盘再听不出来简直就是故作不知了。

    “张盘和旅顺数千军民的性命是赵大人救下的,赵大人有何吩咐尽管明言。”张盘郑重一揖。

    赵烈哈哈一笑,心道成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陆平的微服私访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石岛海湾里的海鸥海燕到处纷飞觅食,它们的叫声带来了生气,也让海湾鼓噪异常。

    陆平一身商人打扮,手里拿着折扇胡乱应个景,一看就是个附庸风雅的暴发户模样,陆平年轻时在京师厮混,附庸风雅的事情没少干,因此可说穿上这身衣物加上言谈举止,妥妥的一个商人嘴脸。

    老周等人扮作他的伴当,一行五人来到石岛的福海街上,如今这条宽阔的大街人来人往,比登州都要热闹,商贩们沿街叫卖,百姓们走东看西,店铺林立。

    从店铺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各地的商人都有,松江的、扬州的、济南的、临清的、登州的、天津卫的、甚至还有山西的,很多都是百年的老字号。

    “大人,这地方真是热闹,看样子有个数万人,赵烈来此不过八年,如今赶上登州般兴盛,也是了得。”老周吧嗒着嘴眼睛四处看着。

    “这个赵烈是个人物,上马能领军,下马能治政,可算大明中豪杰人物,只是他越是能干,对朝廷来说就越是危险。”陆平看着满眼的繁华,面露不渝,赵烈就是太能干了。

    “老李,怎么样,什么时候春耕。”一个军户打扮的中年人向另一个军户问道。

    “再有个三四天,如今地里雪化后还有些泥泞,等几天干一干下得了脚就开始耕地。”李秋生笑着看着这个姓刘的军户,老刘是临近村的,早就认识。

    “我说老李你在这站着作甚呢。”看到熟人老刘走了过来笑眯眯的问道。

    “这不等着婆娘,”李秋生向着一家成衣铺努努嘴,“说是给两个儿媳妇还有孙子扯些布料,回去做两身衣服。”

    “行啊。老李,你家两个儿子都成家了,你可是大事完毕了,以后也是轻松多了。”老刘羡慕道。

    “听说你家大儿子也成亲了,就剩下一个小儿子,也没啥愁事。”李秋生笑道。

    “唉。谁说不愁,如今聘礼涨到一百余两银子,还得给盖新房,这真是要人命啊,这不,亲事是定了,办的日子还得往后推,俺估摸得秋后吧。”提到这个,老刘换了愁容。如今日子好过了,只是孩子成亲聘礼什么的也是飞涨。

    “哈哈,老刘这是嫌礼金太重了,要不回到几年前,大人没有来石岛时候,那时你可是不用聘礼。”李秋生咔吧一下眼睛。

    “去去去,你个老李,现下有了这个好日子。过去的日子还能过,哼。如果不是赵大人来到左千户所,咱们春天都喝野菜汤啃黑面饼子呢。老李,你不如早先厚道了。”老刘没好气的一指李秋生。

    李秋生哈哈一笑,两人就是逗逗咳嗽,两人边走边聊。

    陆平等人佯作等人,就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一会儿看到两家的婆娘儿媳妇先后大包小留的返回,两家人先后分开。

    “大人,这些人虽说都是军户打扮,但是身上的衣物可是崭新的啊,赵烈麾下的军户日子过的太好了吧。”老周一脸羡慕。从北到南,他看过的军户,就是这里最滋润。

    “哼哼,收买人心。”陆平没好气道。

    一行人来到石岛东南的军营附近,大营占地极广,塔楼在林立,上面都有军兵值守,警惕的看着四周的情况。

    大营门前戒备森严,所有的人员不能靠的太近,营门由一个百总队把守,如今有三十名全甲军兵笔直的站在门前,巡视着门前过往的人员。

    陆平看着这个不舒服,到哪里他只要看到赵烈麾下鼎盛的军容,心里就极为不爽,因为这就意味着对朝廷和天子的威胁。

    一行人来到码头附近,只见民用码头上到处是福船海沧等海船停泊,不断有人从船上上下,很多人在喊着号子搬运物件,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里恍惚让陆平一行人看到了天津卫的一丝模样,都是水运码头,都是人来人往异常忙碌。

    而临近东方的水师码头,则全部被封锁,只能远远的看一眼,只见几个巨大的炮台沿着海岸分布,上面黑洞洞的炮口向着海面,炮台上可以隐约看到破虏军军兵的身影。

    军港的码头上停着几艘巨大的西夷战舰,还有几艘小些的战船,码头上倒是清净没有几个人。

    “这个战船真是大啊,整个天津水师也找不出一艘这么大的海船。”老周好奇的仔细端详着高大的主桅和狭长的船体,这个海船样式他从来没有见过。

    “据说这都是她那位西夷夫人带来的,这个赵烈怪不得自毁前程,这位西夷夫人带来的嫁妆真是丰厚啊,恐怕娘家富可敌国,赵烈可是走了狗运了。”陆平撇撇嘴鄙夷道。

    话是如此说,这几人还是敬畏的看着远处的海船良久才离开。

    近午时分,五人重新回到了福海街,他们是从福山街一带绕回来的,总之是满眼的繁华和人潮,几人满腹心思又满腹空空的回到了福海街。

    陆平带着几人来到一家饭庄,此处不是太大,但很是干净,活计吆喝的也极为利落。

    几人被让到大厅,此处人不少都在吃喝着,陆平打眼一看就晓得这里很多都是商贩走卒,都是些小人物,向来有些身份背景得也不会来此用饭不是。

    点了几个菜,要了几碗面,上了几壶烧酒,几人迫不及待的吃喝起来。

    他们每有注意到,在后厨有双眼睛在窥伺着他们,老姚从这几个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不对。

    虽说这几人以那个中年人为首,穿着也就是护卫的衣服,而那个中年人身穿商贾的服饰,倒也像个商人的样子,但是这几个护卫差多了。

    他们走路的姿态无所畏惧,向活计要个碗筷,拿个酒杯极不耐烦,气势颇足,全然同他们护卫的身份不同。

    要晓得护卫的身份低贱,就是卖命的而已,平日里很是低三下四的,甚至有的人家的护卫什么活计都要做,说是个护卫,不如说是打杂的。

    哪有这般大刺刺的护卫,简直就是公门中人的做派,甚至比公门中人还要嚣张,石岛的衙役可是极为客气,当然犯了事就另一说了。

    老姚除了做事就是关注着这几个人,毕竟为了自身安全老姚也得注意,谁晓得是不是石岛发现了他什么。

    但是很快老姚就排除了他们是石岛军情司的,言语举止都不象,这些人一口京师官话,难道是京师哪个月衙门的。

    虽说排除了这几人的身份,但是老姚还是不敢大意。

    突然,外面响起阵阵的鞭炮声,先是一阵,接着乒乒乓乓的很多家在放炮,响声多听不清个数。

    外面的活计急忙着跑进来,“东主,东主,破虏军在旅顺大捷,斩杀真奴千余,汉军旗近万,大捷啊。”

    伙计的声音都有点变了,老姚面上立即显出惊喜之色,“大胜了,赵大人真乃天神转世,陈涛,我与你些银钱买些鞭炮,我等也放一回,快去,快去。”

    老姚给了伙计一两银子,陈涛忙三火四的跑去。

    大厅里立时呱噪起来,毕竟离着上番剿灭孔有德大声已经是一年多的事情了,赵大人此番在旅顺阵斩如此多的建奴,是近年来少有的大胜,因此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绝大多数都是称赞赵烈乃是登莱名将,朝廷柱石的。

    已经吃饱喝足的陆平等人相互对视一下,他们结了帐,来到门外,只见满大街的欢声笑语,不时有人喊着破虏军万胜,到处是鞭炮的鸣响,就像过年那么热闹,但是比过年欢快。

    几人推开拥挤的人群向前走着,来到一块大的告示栏前方,只见四名破虏军军兵全甲肃立,告示栏板上贴着一个告示,就是宣告此番大胜的。

    斩杀建奴一千一百余级,汉军旗九千余,击败建奴对旅顺的攻击,得保旅顺无恙,保留了大明在辽东南的最后一个城池云云。

    最后是破虏军万胜。

    一旁围拢的是兴高采烈的百姓商贾,他们笑着闹着,气氛活跃。

    陆平心思复杂的看着眼前热闹场面,建奴大败,甲兵被斩首千余,汉军旗几万,这是怎样的大胜。

    作为一个明人,特别是作为大明勋贵的后代,被建奴打压二十余年,提起建奴的节节胜利,大明军的节节败退,他陆平抬不起头来,而如今赵烈一再斩杀建奴甲兵,击败建奴,此番更是护佑了大明在辽东南最后的国土,作为一个明人他也是深以为傲。

    但是这个赵烈却是个异类,全然不服从朝廷和天子的管束,陆平来此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寻找赵烈的短处,看看哪里是赵烈的弱点,为了就是有遭一日对付他。

    一边是抗奴名将,声震大明,一边却是他的朝廷恶意满满的想要铲除他,陆平一时失神,不知身在何乡,所为何事。

    在陆平等人右侧的人群中,潘远近目无表情的看着众人的欢庆,赵烈又胜了,还是少有的大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