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得官署内,赵烈即刻吩咐属下吏员将帐薄拿来,递给两位,“两位大人请看,这就是何家的一千亩耕田,这原来是威海卫的军田,只不过在二十年前被董家侵占,当时何家朝中有人任职,威海卫和都司竟然没敢夺回,默认了。”

    赵烈看着正在低头看着的两位,笑道,“最有意思的是十年前,何家竟然在登州府将这千亩地划归了民田,还正是造册了,这里面定有猫腻,如今登州府的田亩地契和我都司的账册记录各表,但是显然我都司的田亩造册百年余年的造册,历年都能查出来,而登州府的地契就是这十年的事。

    陈应元看到都司和威海卫的账簿上确实登记造册,而且历年都有记载,甚至有历年领取的军户的名单,直到十余年前嘎然而止。

    陈应元急忙命人回巡抚衙门取来何家送来的地契,同登莱都司的造册一比较,正是这一千亩地,不会差的。

    “即使这地有出入,也要经巡抚衙门裁断,如何能直接派兵抢掠,打伤何家府上家丁。”陈应元皱眉道。

    “如拖宕下去再拖个十年,我麾下军兵等不起啊。两位大人晓得我麾下有多少军兵没有田亩,衣食无着,作为他的上官,某心急如焚啊。”赵烈痛心疾首状。

    “再有不得已,万事都有朝廷的章程在,须由登莱道、巡抚衙门决断,怎可私自动用刀兵。”陈应元厉声道。

    “陈大人勿急,这千亩地还是在那里,他不会飞,不会跑,大人还可秉公裁断,只是节气等不起,春耕就要开始,不能让田亩空荡下去吧。”赵烈还是不急。

    “巧言令色,再没有裁定之前,你如何敢私自收回,这是越权犯上。”张国元怒道。

    “哈哈,何家当年抢去这千亩地时还打伤了数名军户,抚道台哪里去了,到了本将这里就都成了罪名。”赵烈勃然大怒。“那些军户贱民丢了自家的土地就是应当应分的,仕绅大户夺占他人田亩也是合乎国法不成。”

    张国元立时惊诧,他还从没被被人如此斥责过。

    “我大明万民耕种田亩供养官吏、士绅,北虏建奴来攻,他们还得让子弟披甲豁出性命出战,种种艰辛不须多言,自家的田亩却是朝不保夕,怪不得我大明军对上建奴一战及溃,他们拼死血战保卫什么,保卫他们的田亩被人抢夺吗,保卫他们被人随意打杀吗。”

    赵烈怒斥道。

    “你、你、你。”张国元好悬一口气没上来,他真是说不过赵烈。

    双方不欢而散。

    几日后,何家忽然失火,何家一子在从登州返回途中被打伤,何家的骡马被人下毒。

    何家家主急忙到登州取消了提告。

    但是成山卫董家还是提告不止,甚至扬言就是告到京师也要继续提告,要回千亩田地。

    一些侵占了军田的士绅也是看着他们定行止。

    几日后,董家家主出外归家途中被马贼所杀,家丁护卫近十人一同被杀,血案震惊登莱。

    立时,所有的士绅都是急忙的交还军田,董家的下场太骇人了,大家猜测就是赵烈派人所为,但是没有任何人证物证,但是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谁想象这两家这么悲惨尽可一试。

    登莱军田民田的纠纷风消云散,好像从来没有大声鼓噪过,但是赵烈凶狠的名声却是传扬开来。(未完待续。)

    ps:  感谢在创、世书城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谢谢

第四百一十一章 久别重逢

    四月的北华春归大地,鲜嫩的野草和早开的野花妆点大地,冬日里黑白的大地生动起来。

    方茂港的港湾里一艘巨大的盖伦巨舰正在靠港,正是破虏军水师最庞大的泰山号,而后面以华山号为首的几十艘巨舰正等待着入港。

    滕海领着罗昌、罗娟站在码头上,滕海经过两年的历练,脸上没有了早先的稚嫩,颇为老练沉稳。

    罗昌、罗娟则是跳跃蹦跳着,他们看着一队队的破虏军兵丁正从泰山号上下来。

    “是大哥、三哥他们的千总队。”罗昌大喊道。

    只见一个旗手正在展开一面红旗,飘扬的大旗上写着,北华第一备军千总队,这些字句对两小来说一点难度没有。

    他们马上就要升入中级学堂学习了。

    两小眨巴着眼睛在人群里找寻王铮、罗东的身影。

    “在那里,那里,他们都在那里。”罗娟尖翘的声音响起,她蹦着跳着。

    滕海、罗昌看向北方,只见百步外,一队兵丁正在整队,前方几个军将正在训话。

    其中一人正是王铮,虽说看的稍稍模糊些,但是多年的兄妹,一眼就认了出来。

    一旁罗东只是露出了侧脸,但是高廋些的身材就是他没错。

    “今日在此解散,归家探亲,想来兄弟们都是盼了两年了。”王铮笑着看着麾下的军兵们。

    “回去可劲的玩,但是一个半月后,在方茂港集合。如果逾期三日。禁闭一月。如果逾期十日,按照逃兵论处,晓得吗。”罗东喊道。

    “晓得。”众人异口同声,心里都是焦急的希望快点结束吧,当真是归心似箭。

    “好了,多了不讲了,再讲下去你等该骂娘了。”王铮笑骂道。

    众人一阵哄笑。

    “解散。”王铮大喊。

    众人一阵欢呼开始向南走去。

    王铮吩咐四名护卫也回家休整,这才转身同罗东一同向南走去。

    “大哥、三哥。”清脆的喊声响起。两个少年少女向两人跑去。

    王铮罗东定睛一看正是罗昌、罗娟,只不过两年么见,罗昌已经同王铮一样高了,就是瘦削些,而罗娟也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的了。

    两人扑进王铮和罗东怀里,高兴的大喊大叫着。

    “大哥、三哥。”滕海笑着跑过来。

    “老四,哎呀,你们都长大了,我都不敢认了。”王铮感慨道。

    “大哥、三哥,这不今年第一趟难民到了。二哥正会同顾大人办理,只能是我来接你们了。”滕海解释了一下。

    “嗯。这船队来了三万的难民,够大人忙的了。”王铮回头看看铺满海湾的船队,此番为了尽快运送船队,济州将二十艘宋级也卸载了火炮当作运输舰。

    “大哥、三哥,走,回家了。”滕海接过两人的包裹,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两侧很多新建的商铺和住宅将原先较为空旷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的,街上的行人也是极多,方茂已经不是当年空旷的小海港的模样了。

    王铮、罗东好奇的东看西望,这里很多让他们涨了见识。

    来到家里,家中雇佣的于嫂早已将热水烧好,两人即刻沐浴更衣,在船上二十天,身上当然不是个味道,再有怕把一些不干净的物件带回家中。

    沐浴完毕,两人都上了困意,他们在自己的卧室好好睡了一觉。

    这一觉直睡到晚饭时才被罗昌叫醒。

    于嫂早已将饭菜备好,猪肉、鹿肉、野菜汤、白面饼子管够。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喝起来。

    饭菜就要吃完,房门相处,罗山、腾河走了进来,他们是一脸倦意。

    “大哥、三弟。”罗山激动的看着愈发结实的两个兄弟。

    “二弟回来了,我还想吃完饭去接你们去,哈哈哈,好好,正好饭菜没凉呢,赶紧吃饭。”王铮大笑道,真正的一家团圆啊。

    “这不是顾大人晓得你们回来,特意放我们假,明日连晚上都回不来,难民来了啊。”罗山笑道。

    “大哥、三哥。”腾河笑着打着招呼。

    “唉,让大哥好好看看,”王铮笑着看向腾河。

    腾河则是温和的笑着看向王铮,他不是当初还有些腼腆害羞的大男孩了,两年的历练已经让他完全成人了,自信沉稳。

    “好啊,都大了,好。”王铮看着三小,眼角湿热了。

    “对了,大哥、三弟,讲讲在济州的这两年怎么过的。”罗山看到气氛不对,急忙岔开道。

    “是啊,军营里好玩吗。”罗昌虽说个头不小了,但是还是个大男孩,贪玩是必须的。

    晚上,三小都是睡了,王铮、罗山、罗东、滕海还在聚在一起聊着。

    “对了,顾大人可是给你说了两门媳妇,说是等你们回来就成亲。”罗山爆了一个大料。

    “噗。”王铮正在喝水,都喷了出去,太突然了,他全无防备。

    罗东也是诧异的看着罗山。

    “别看着我,这是大人吩咐的,说是你们年岁大了,不成亲不行了,你等没有时间,我又不会,顾大人说他代劳了。”罗山笑道。

    “我这不还没你大吗。”罗东嘟囔道。

    “呵呵,你以为能跑了我吗。”罗山咧咧嘴,“算我,顾大人给咱们说了三门亲事,说是一起办。”

    王铮看着说说笑笑的兄弟们,神情有些恍惚,一转眼都要成家立业,这是他们逃到东江流浪时根本不敢想的,日子好了。

    这么生活下去比起辽东来真是享福了,但是王铮还是不能忘了辽东的噩梦。弟弟惨死的情景不时出现在他的梦境里。那样的真实、凄惨。他每回惊醒胸中都充满了当时无法报仇只能偷生的屈辱感。

    这种感觉伴随他多年,时时撕咬着他的心,也让他的复仇的心思未曾淡忘。

    “大哥,你什么意思。”罗山的喊声惊醒了他。

    “唉,我随时可能上阵拼命,还是算了吧,明天我同顾大人好好讲讲吧。”王铮不想耽误好女子,到时半道扔下孤儿寡母如何度日。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赵大人立的抚恤章程好啊,就是阵亡了,每个军兵家里有二百两银子还有百亩良田的抚恤,这里西北很多人家都是伤亡军兵家眷,日子过的都不错。因此现在一般女子家里不是很在意这个,何况军兵还有粮饷不是。”罗山解释了一下。

    “这样啊。”王铮迟疑道。

    “哎呦,我说大哥,有什么可迟疑的,你家里就你一个人了,用顾大人话讲。传宗接代你还能指着别人不成,别到了地下无颜见父母。”罗山学着顾五岳的腔调道。

    “呃。好吧。”提到死去的父母,这让王铮动摇了,老王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啊,虽说妹妹王惠可能还活着,但是遥遥无相见的日期。

    几个异性兄弟姐妹一家团圆很久的时候,离着这里几十里的地方,几个离家已久的游子离家也是不远了。

    “方哥,就快到了。”一个村的王仲看着远远的村子的影子激动道。

    “是啊。”方远山看着夕阳映射下的静静矗立的村子,眼角湿润了,父母弟妹不知道如何了。

    他们在方茂做了长途马车一路返家,由于一天前刚下了雨,官道上较为湿滑,车速很慢,这才造成了他们的迟归。

    下了官道,他们还要走几里路,不过在归心似箭的他们看来不算什么,这不,前方就要到家了。

    “远子,你们回来了。”一个惊喜的喊声传来。

    方远山一看原来是一个村里的汤老实,他肩上扛着锄头,显然是刚刚除草回来。

    “远子,怎么就你们几个,俺家的汤圆怎么还没回来呢。”汤老实家的汤圆也在军中,虽说汤圆一点不圆,有些高廋,也是个什长,只是老爹这个名字起的有些违和,到了军中很是让人嗤笑,这样汤圆时常吐槽他爹取得什么破名字。

    汤老实看到归家的军兵中没有自家的儿子,他心中当然惊恐,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哦,这么回事,我们第一千总队,是先回来探家的,等我们回去,汤圆在的第二千总队才返家,汤叔别急啊。”方远山急忙安抚他。

    “这就行,这就行。”汤老实不亏老实,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反正只要没出事就行,晚回来几天不当紧。

    “汤叔,我家里怎么样了。”王仲先问起家里的情形。

    结果就是其他军兵也问起家里的情形,一时有点乱套。

    最后大家都得到了自家的消息,村里除了有两个老人老去外,其他没有什么大事,过去的一年收成极为不错,可说村里的田亩彻底是熟田了。

    方远山也晓得了自家的消息,弟弟方高山还在华南戍卫,三月前没见过面的弟妹给方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家里好就行,方远山方松心情向家里走去,一路上同熟悉的村民打着招呼。

    村民们则是敬畏的同这个高大精壮的破虏军军兵打着招呼,他们已经不能仅仅将方远山当作方家的大小子了。

    方远山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自家门前,他敲了敲门。

    须臾,里面有人喊,“谁敲门啊。”正是老娘的声音。

    “是我,远山啊。”方远山笑道。

    啊,方远山听到一声惊呼,接着大门被飞快的打开了,老娘含泪的面容出现在方远山的面前。

    方远山眼中带泪的一把搂住娘亲。(未完待续。)

    ps:  感谢亡灵天下yj、铁血坦克车、不灭情火、入夜夜晚、沙之愚者月票的支持,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谢谢

第四百一十二章 垂死挣扎

    “快进屋里去,还没吃饭吧。”当妈的擦了两把泪水,拽着儿子进入室内。

    进得室内,家里熟悉的物件和气息扑面而来,让方远山浑身方松下来,他此时真想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妈,现在不急,先给我烧些热水,我要洗洗,在船上走了二十天,身上早就馊了。”方远山笑道。

    “诶,烧水、做饭一起,一会就好。”老妈赶紧引火烧水。

    家里早已吃完饭,方远山也是饿了,没让老妈再忙碌,就着剩菜剩饭一顿风卷残云,扫荡一空,好歹让腹中充实起来,要不都没有气力洗澡。

    如今方家家里条件好了,也有专门的浴室,方远山将烧好的热水和冷水兑了,钻入大木桶中,他惬意的喊了嗓子,躺在木桶中松快起来,紧绷的身体开始松弛起来。

    方远山快洗完时,他听到院门响起,院里传来老爹方顺和弟弟方明山的声音,接着浴室的门一响,方明山冲了进来,

    “大哥。”方明山可是极为激动的,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大哥了,大哥可是比老是对他使坏的二哥对他好多了。

    “呦呵,三弟你这么高了。”方远山看着已经比老爹还高些的弟弟感慨道,一晃两年过去,物是人非了。

    “我都十五了,再不长高以后还能有个头了吗。”方明山脸上还是充满稚气,“大哥可是壮实多了,我记得你当初走的时候挺瘦的,如今可是结实多了。”

    “天天操练,游泳、骑马、出操,你也会健壮的。”方远山笑道。他可是一年中大部分过的都是这个日子。

    “还有骑马,就是村里那样的马吗。”方明山问道,少年人什么都新鲜。

    “不是,村里的马在济州叫矮脚马。”方远山解释了一下,这种马到哪里大多都是耕地拉货用,战阵如今是不用了。

    “那是什么马。”少年的问题那是太多了。何况眼前就有很有见识的大哥解答不是。

    “蒙古马和石岛马。”方远山耐心的解释着,“石岛马比蒙古马还大一圈。”

    “还大,”方明山瞪大眼睛惊诧道,在他看来蒙古马就很不错了,如何还能大呢,那得多大啊。

    兄弟两人将水倒掉,方明山用清水给方远山冲洗了一下,两人打打闹闹让方远山想起了几年前的日子。

    这期间方明山问个不停,济州多大。那里的朝鲜人长得什么样,海船大不大,多不多。

    方明山心思活泛起来,他对外面世界充满渴望,对在村里的生活感到憋屈和不甘。

    方远山则对弟弟的心思了然,他也是那时候过来的。

    方远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物来到大堂时,只见老父亲方顺正在和老妈叙话。

    “爹,儿子给您叩头了。”方远山给方顺跪下磕了头。

    “让爹看看。”方顺扶起离家久矣的儿子。上下打量着,手里还捏了捏大儿子结实的身子。“嗯,壮实不少,爹放心了。”

    “你们放心,我们在军营里每天三顿饭,每天有肉,天天操练。每个人都壮实了。”方远山笑道。

    他看到方顺鬓角的头发开始斑白了。心头不禁一酸。

    “嗯,这就好,你娘总是嘀咕怕你和高山在外面吃苦了,絮叨的我都烦了,咱们刚到北华的时候。赵大人万大人顾大人都没让我等短了吃食,这时候更是不能,你娘就是看不开。”方顺点点头。

    “远山,此番回来能呆多少天。”老妈希翼的问道。

    “一个半月,上头说了,让我等回家好好团聚一下。”方远山笑道。

    “太好了,老头子,你看那事。”老娘看向方顺。

    “嗯,趁远山在家,赶紧把事办了。”方顺决断道。

    “什么事。”方远山一头雾水。

    “什么事,你的婚事,糊涂蛋,不能再拖了,你弟弟的娃都有了。”方顺笑骂道。

    “这个,这个不急吧。”方远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什么不急,再不急,你妹妹都在你头里嫁出去了。”老娘嗔怪道。

    “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家里房子都是现成的,到方茂采买些物件足以了。”方顺大手一挥,一家之主的气势尽显。

    “对,人家的姑娘也拖不起了,都是老姑娘了。”老娘附和道。

    方远山只有从善如流了。

    接着在后面哄孩子的弟妹李氏也带着小侄子出来拜见,方远山体验了一把怪异的汉话,逗弄着三月大很是可爱的大侄子,方远山也是笑个不停。

    最后回家的是如今大多数在于家帮忙的小妹,自有一番热闹,两兄妹又是说个不停。

    久别的亲人见面话是怎么也说不完的,方顺家的烛火亮了大半夜,久久不息。

    北华的华北华南破虏军治下生机勃勃,熟田都已耕种完毕,如今就是除草和浇水而已。

    在华南的大部分地区,登莱的难民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艰辛的劳作,砍伐树木、清除树桩、深翻,但是他们充满能量的劳作着。

    因为华北老移民富足幸福祥和的日子激励着他们,只要一想到将要有五十亩黑黝黝肥沃的土地将要属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