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老娘将他侍候穿上吉服后,让他给赵大人上柱香祈求保佑,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虔诚的跪拜。

    而老娘还得忙碌张梅,毕竟今日也是女儿出嫁的日子。

    张环娶蓝慧,蓝三娶张梅,都是在这一天,张环是因为要护航运送难民前往北华的舰队留在石岛的,而蓝三则是特意告假回来的。

    两人常年在外,在石岛的日子屈指可数,因此婚事一拖再拖,直到两家都有些不可忍受了这才告假完婚,可是着实不易。

    “梅儿,到了蓝家,虽说你同蓝三的爹娘分开住,蓝三爹娘那里有老大一家伺候,但是,你也得乖巧些,要晓得手脚爽利,不多言不多语再稍稍顺从些婆婆公公的心意,这可是你嫁过去的生活好不好的紧要处。”

    临要出门了,张婶还是说个不停,深恐女儿过去大意失去了公婆的宠爱。

    “娘。孩儿晓得了。”张梅带着哭音应承着。

    “唉。你嫁过去可就是蓝家的人了。娘也舍不得,但这就是女人的命,早晚过的坎。”张婶也是哽咽了。

    张环眼角湿润了,他看看在他一旁也听到了老娘话语,但是还是有些懵懵懂懂的弟弟张安,唉,也长大了,每年回来一次两次的。眼看着弟弟已经成了大小伙子了。

    “娘,好了,蓝三不敢欺负她,如果蓝三不护着她,你看我怎么收拾他。”张环笑道。

    “哦,那是不是你不护着蓝慧,蓝三也找你的麻烦。”张梅的声音脆生生的从内室传来。

    立时让张环张口结舌,他发现他方才该他自家挖了一个大坑,这话怎么回答都不是啊,要不是妹妹不满。要么是老妈不满,要么是蓝慧不满。至于蓝三满不满意需要顾及吗。

    “好啊,蓝慧,哥哥为了维护你才教训蓝三,你倒是先护上了,还没嫁过去就分清里外了。”无奈的张环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反击一下了。

    “好了,和你妹妹有什么好掰扯的。”张婶从里面出来瞪了张环一眼。

    张环嘻嘻一笑,此时他不是几百人的头,而是张家的长子,如今的表情要是让他麾下的军兵看到肯定是大吃一惊。

    要晓得张环因为自己的年纪轻,为了怕被属下轻视,他特意蓄了胡须,平时也严肃些。

    “邻居们都来了,都在外面候着呢,大哥的军兵也来了一些。”张安报告着外面的情况,他今天也是里外忙着。

    张家一家之主张父没有告假,还在海上哪里飘着,因此张婶一人也忙过来,所以张安就成了好帮手。

    如今的邻居都是昔日渔村的邻居,很多家都是破虏军的家眷,他们的孩子这些年成家的不少,张婶也都是上门帮忙上礼,因此张家喜事来的邻居也是很多。

    “敬礼。”外面传来军兵的敬礼声。

    “敬礼。”一个男人大声道。

    “张头来了。”一听声音,他就晓得石岛舰队的头张鼓声来了,他急忙走出房门。

    “敬礼。”他向院中的张鼓声敬个军礼。

    “免了,这一身还是不用敬礼了。”张鼓声看着一身深红色吉服的张环笑道。

    张环讪讪的放下了手臂,“多谢张大人前来观礼。”

    “你运气好,本将这几天在石岛,那就必得看看。”张鼓声大笑道。

    其他很多邻里眼热的看着,虽说家里很多是水师兵丁,但是如张环般已是大战舰船长的还没有,家里军兵婚事,这般高阶军将到来的也是第一份,可见张环的地位。

    “多谢大人前来,家中简陋,如不嫌弃,还请室内叙话。”张婶此时也是来到院中,向张鼓声见礼。

    “那倒是不用了,我等在此只怕让你等受约束,本将还有公务在身,即刻就走,”张鼓声递给张婶一份承仪,张婶急忙感谢。

    “张环你来一下。”张鼓声示意张环,两人来到了角落。

    “此番护卫船队前往北华,须得极为的戒备,上两番,倭人一路跟随,看来很是不甘心,须知倭人狼子野心善于偷袭,不晓得是不是动了心思,”

    张鼓声叮嘱张环道,“此番你等三艘唐级战舰以你为主,万一遇到敌人袭扰,一定要先顾着商船,然后有机会****一家伙。”

    张鼓声凶狠的做个手势。

    “大人放心,张环定会小心从事,有了机会也会给倭人来一下子。”张环急忙躬身道。

    “嗯,好了,不罗嗦了,做你的新郎官去吧。”张鼓声大笑着向张婶拱手离去。

    张环从家中出发在邻里亲戚以及几名护卫护送下前往蓝家,而蓝三也是从家中出发前往张家,毕竟蓝家人多,蓝大跟着这个船长弟弟,如今蓝三也是蓝家官职最高的了。

    两人在路上相遇,都是哈哈一笑,昔日的发小没想到也有这一天。

    张环在蓝家同蓝慧一同跪拜了岳父岳母大人并敬了茶,蓝母和蓝慧也是泪水连连。

    按照规矩,张环的迎亲队伍要在街里走上一圈才返回渔村居所,毕竟他们两家都是在渔村内。只能如此行事。

    张环走在街上。身后是四人的轿子和亲友邻里属下。他的几名护卫全副武装的随扈,旁人一看就是军将办婚事,羡慕的眼光比比皆是,谁让破虏军的饷银高地位高呢。

    张环也是极为的满足自豪,想想几年家中和自身的变化真是恍然如梦啊。

    途中又遇到蓝三的结亲队伍,两人又是哈哈一笑,尽在不言中了。

    周原抱着自家快一岁的儿子周福海走在福海街上,看到有些烤番薯。糖人,糕点,只要儿子感兴趣,周原就毫不犹豫的买下。

    后面的跟随的二贵身上手上挂了不少的物件,可见周原发卖的不少。

    周原虽说照看孩子上心,但是对街上的动静也是时常暗中留心,这一路上他看到好几伙破虏军军兵办的婚事,基本多是水师军兵的。

    看到婚事的场面就知道破虏军军兵的富足,同以往大明军乞丐兵的样子决然不同。

    这点让周原也是羡慕嫉妒恨,他当年在辽镇什么时候过过如此好的日子。

    为此他对这个赵烈钱粮从何处来更是好奇的心痒痒。

    就在此时。前方不远处,告示栏处突然爆发出欢呼声。接着这种欢呼声从远及近,周原从欢呼声中晓得,赵烈统领靖海卫军兵三战三捷剿灭十万叛军,登莱光复了。

    自从多半年前孔有德叛乱占据了登莱,在山东和登莱烧杀劫掠,让很多石岛的百姓和商人也是惶惶不安,也就是这里是声震大明的赵烈大人镇守,换个人是指挥使,石岛很多人也得出逃避祸。

    即使是赵烈这个名将镇守靖海卫,很多人也是心里打鼓,赵烈虽说勇悍,但是叛军也是太多了,有十万之众,十倍于赵大人的兵力。

    没想到一直固守靖海卫的赵大人竟然敢主动攻击叛军,并且连战连捷剿灭叛逆,当真是声震大明,如今悬在石岛上空的利刃被赵大人摧毁,怎能不让百姓商户喜出望外。

    此时很多人当街奔走相告,很多商贩从铺面里跑出来询问,接着就是另一场欢呼,如此接力下去。

    周原不同于旁人,他是军将出身,叛军他是时常关注的,孔有德叛军再三击败朝廷平叛大军,说明战力不错,虽说照比金军是没法比,但是也算是强横了。

    就是这样的军兵十万被赵烈所部数千人短短半个多月平定,说明赵烈所部的战力不比女真人的甲兵战力差,不愧是大明的猛将。

    周原心里也不禁涌起自豪之情,尼玛,我大明也有如此猛将啊,不独你建奴才有。

    就在此时,一阵阵乒乒乓乓的爆响,打断了周原的冥想,周原抬头一看,只见有些手脚麻利的商户开始点起爆竹庆贺,一时间爆竹声从各处纷纷响起。

    这也让周原怀里的孩子惊吓的哭出声音来,这也惊醒了周原,他如今是大金国的人了,家眷都在大金,多想无用啊。

    周原内心的烦躁和孤寂同整个福海街的欢腾对应,让周原极为的郁闷,他没有继续逛街的心情,匆匆和二贵返回店中。

    晚上,二贵给了周原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带回马匹很多,箱子不少,不知里面何物。

    周原看完随即将纸条烧毁,看看没有痕迹后,这才慢悠悠的泡上一壶热茶,安稳的坐在桌案后。

    他的脑子里却是想,这些战马都是从孔有德叛军手里收缴的,那么这些箱子里是什么,是银两吗,看来赵烈在登莱收获极大啊。(未完待续。)

    ps:  感谢友大行、挽袖天下、不灭情火、烟雨清江畔100的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小岛001、天涯芳草树、椅岭散人、白山仙翁、马良与美人鱼、边荒浪子、鸡腿堡大神、寰宇神隙、无敌皇上、东晰512、碎在手心里的阳光、这个夏天有点忙、黎家大少爷、无天涯、沙之愚者、入夜夜晚、剑尘残香、三环少主、宅石一枚、铁血坦克兵、没有鸟的鸟的打赏,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

第三百九十二章 崇祯帝的直觉

    温体仁来到乾清宫时,天子脸色阴沉,而周延儒则是目无表情的侍立着,殿内的气氛大大的不对。

    方才他到户部一趟,回到文渊阁就得到了登莱朱大典又到了一份折子,周延儒已经拿着折子入宫面见皇上了。

    温体仁心中愤怒,就不能等我回来后再一同面圣,你个周延儒还有没有我这个次辅。

    此时有太监传旨,万岁召见,温体仁即刻跟着太监来到乾清宫面圣。

    此时看到天子如此表情,他心中一沉,难道登莱又出了什么事情,上番不是已经说剿灭叛匪了吗,如今的大明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温体仁急忙跪拜见礼。

    “免了,这是朱大典的折子,温阁老也来看看吧。”崇祯有些急躁的一摆手。

    “谢万岁。”温体仁起身落座,周延儒将折子递于他。

    温体仁细细看吧,心中震惊,上番朱大典报捷的文书只说简单的报捷说,在沙河大军击败叛军,登莱靖海卫指挥使赵烈趁势偷袭叛军,致使叛军大败,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毛承禄授首,其他详细点检容后报来。

    他当时记得万岁欣喜如狂,终于去了心头之患,近一年的叛乱让山东登莱糜烂一片,数番征讨尽皆大败,朝廷大失颜面,同时也让本就困窘的财政濒于破产。

    朱大典统领的三万大军简直是朝廷最后的希望,如果再次失败,下番的军兵和粮饷都不晓得从哪里出,因此不只是万岁大喜,他们这些内阁阁老也是长舒一口气,终于卸掉一个大包袱。

    当然。赏赐的银子,以及军兵的粮饷还得筹措,还是没法彻底脱身,但是无底洞总算是见底了不是。

    看罢这个折子,温体仁惊诧万分,“这是。这是真的吗。”

    “没有错,高起潜的折子也到了内廷,确是如此。”崇祯抿了抿嘴,“想不到啊,朝廷三番四次的大军围剿不得的孔贼叛逆,赵烈竟然用不足万人的部属,三战三捷就破敌数万,仅仅一天就攻取登州这个坚城,真是无敌猛将啊。”

    此时。崇祯心里越发的忌惮登莱赵家。

    “如没有朝廷大军在前方大败孔贼,吸引了叛军主力西进,赵烈绝不可能偷袭于后,侥幸而已。”温体仁犹豫一一下拱手道。

    “那怎么解释辽镇大败于赵烈之手。”本来苍白的脸上泛上一抹暗红,崇祯的语调急切起来。

    周延儒、温体仁真是没法回答,沙河能大败孔有德所部,说明辽镇骑军战力确实强悍,要晓得山东、昌平、保定、蓟门天津等处军兵都被孔有德大败。只是脆败于赵烈所部,不是偷袭。而是战阵交锋,这只能说赵烈所部战力极为的强横。

    “只是狼子野心,狼子野心,这个赵烈终于露出其面目,竟然伸手向朝廷所要官职,还是登莱总兵。这是什么,想要要挟朝廷吗。”崇祯使劲的一敲桌子。

    “万岁,此事朱大典也讲了,他当场拒绝了,赵烈不愿离开登莱。要求登莱都司都指挥使一职,同时奉上三十万两银子以解登莱危局。”周延儒偷眼看看崇祯的面色,

    “微臣思量再三,倒也,倒也不无不可。”

    周延儒一咬牙道,作为首辅他如今天天为银子着急,为了这三十万两银子,给个都指挥使能如何。

    “绝不可行,登莱是大的军镇,有数万军户,如若落入赵烈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崇祯断然拒绝。

    “只是赵烈所部占据登州镇城和水城,如之奈何。”周延儒对那些数万军户不以为然,孔贼作乱时,这数万军户哪里去了。

    当然他也只是心中腹诽,明面上是绝不会多嘴的,发发脾气容易,如今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赵烈所部还在那里卧着呢。

    “我大明之大就再没有能征惯战之军了吗,温阁老,能否从各地再抽调数万精兵会剿赵烈。”崇祯狂怒。

    温体仁闻言有喜有悲,喜得是最近随着各地局势继续糜烂,万岁爷仿佛失去了对周延儒的信心,很多事情都是问询他的意见,再也不是对周延儒言听计从的时候了。

    这让他仿佛摸到了首辅的宝座,这可是大明仕人的巅峰啊。

    悲的是很多问题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比如登莱这个如今的烂泥塘。

    “皇上,此番登莱赈济灾民、发放粮饷、赏赐军兵恐有百万两银子,臣方才到户部查询,接下来的秋赋最多也就是能给登莱拨付二十万两银子。”温体仁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点点关键。

    果然,听闻银钱,崇祯的气势一抑,是啊,就是再有三万精兵,粮饷呢,上哪里再去寻觅几十万银子的粮饷去支应数万大军数月征战。

    崇祯颓然往后一靠,说到底还是没有钱粮,因为没有钱粮所以没法赈济灾民,没法操练精兵抵御建奴平定叛乱,可是他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宫内支应已经是早先的一半。

    而开征的辽饷、剿饷数百万两银子还是左支右拙,到哪里再去找寻银子。

    “难道只能同意赵烈这个小儿的讹诈不成。”崇祯无力道。

    此时他无比痛恨将江山糜烂的没有一丝感情的所谓父皇,真是留下来一个烂摊子给他们兄弟二人。

    “万岁倒也不用过于心急,赵烈所部都是家中财赋重金招募操练的精兵,就是数千人就得有数十万两银子打造,就是将登莱都司交于他,赵烈还能有数百万两银子打造出数万精兵不成。”

    温体仁笑道。

    “哦,如何不能。”崇祯面色好了些,他希翼的看向温体仁,他真是希望这位次铺大人给他的是好消息。

    “一副精铁甲就按五十两银子算,刀枪二两银子,马匹五十余两银子,加上一年的饷银十余两,马匹军兵的嚼谷三十两银子,一个军兵就是一百四十余两银子,五千军兵就是七八十万两银子,五万军兵七八百万两银子,”

    说道此处,温体仁微微一笑。

    “对对对,绝无可能,绝无可能。”崇祯兴奋的一击龙案。

    “臣估摸赵烈维持这些精兵已经是很吃力,最多再增加三千人,因此也成不了大患。”温体仁此番好好安慰了崇祯脆弱的小心脏。

    他的算法没有问题,但是他是不会想到破虏军的兵甲因为新的制造方式成本只有他说的一成,而马匹如今赵烈所部已经是以石岛马场繁育的战马为主了,这样成本只有他说的三成而已。

    崇祯不晓得这些,听到温体仁的话,他频频点头,嗯,这个温体仁虽说不象周延儒那般果决,但是胜在细心谨慎,也是不可多得的干才嘛。

    周延儒看着温体仁的表演,心生厌恶,但是他还是认为温体仁温吞吞的性子不是主将的料子,成为首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万岁,即使赵烈扩军一万,我等可以让其袭扰辽南各处,这也是他该当建功立业的地方嘛。”周延儒笑着拱手道。

    崇祯即刻晓得了周延儒的意思,这是让建奴和赵烈两败俱伤啊。他也不是刚刚登基的青涩少年了,几年的历练让他对这里面的弯弯绕也是洞若观火。

    “首辅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崇祯的心思此番可是好了不少。

    最起码当初的暴怒和无奈已经过去,这几年的连连受挫也让他有了些历练,晓得如今在他手上的是个什么样的江山,急不得缓不得。

    “只是如此登莱总镇这个职位很是紧要了,这可是能掌控战兵压制赵烈的位置。”周延儒道。

    崇祯点点头,确实,登莱巡抚节制赵烈的粮饷,但是不能全给,也不能不给,要不赵烈闹将起来也是大事,因此登莱总兵确实是就近节制赵烈的第一人,最起码有数千战兵坐镇登莱,这定会让赵烈不敢轻动。

    “臣下听闻原来登莱总镇张可大乃是南京畿世袭军将,又在京畿立下大功,何不。。。”周延儒看向天子。

    “嗯,国难思良将,张可大不但屡立战功,还是大明勋贵世家出身,忠心无虞,确是适合人选。”此番崇祯点了头。

    他对张可大印象当真不错,最重要的是张可大不是辽镇那些粗鄙之人,而是世代勋贵忠臣,他可是对祖大寿、赵烈之流腻歪透了。

    大事谈完,君臣三人都是松了口气,有时间对即将到来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反贼首级评论一番,对这些叛逆他们可是恨之入骨,如今叛逆一一授首,也算是一大快事,只是方才赵烈的求官搅和了天子的好心情,如今则可以抒发一下痛恨之情了。

    两人离开后,王承恩急忙让人奉上膳食,天子可是被气的半日没有进食了,这可如何了得。

    崇祯心情恢复后香甜的用膳后,在殿内还走动了一会儿,心情变得不错。

    只是他突然响起了什么,他让王承恩急传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锦衣卫必得要发挥作用,今次要明暗里的提防这个登莱赵烈。

    崇祯固执的感觉这个赵烈隐隐哪里不对,他总是放心不下,因此多用些手段也在所不惜。(未完待续。)

    ps:  拜求推荐订阅,谢谢

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惊有喜

    皇太极一年来又是胖了一圈,心宽体胖真是至理名言,明国内乱不止,如今对大金全部采取守势,甚至可以说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而年初皇太极御驾亲征讨伐西北威胁最大的林丹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