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汗王不杀之恩,多谢汗王。”济尔哈朗跪地叩头,声音呜咽,他再与阿敏不睦,也是亲兄弟,绝不想看到他身死族灭。

    “至于随阿敏出征的爱尔礼、固尔玛浑去职待勘吧,其他子女则不受牵累。”皇太极最后道。

    阿敏浑身一松,自家的命运是死是活无所谓,但是子嗣得以保全。

    几名宫内侍卫上前架住阿敏,将其带往殿外。阿敏全无反抗,只是看看莽古尔泰,返身行去。

    将要出殿时,一句话传来,“老八你赢了。”

    皇太极无言的看着阿敏步出大殿。

    这位讨乌拉、灭叶赫,征伐蒙古朵颜,攻辽沈,伐朝鲜的二大贝勒至此被永远圈禁。

    第二天,愉悦的皇太极召集大朝会,商议继续让汉军旗扩大开荒耕种的事宜,其实早在春季返回辽东时。就应继续推行。只是当时耕作季节已过。各旗出兵归来后尽皆疲惫,因此此事拖宕至今。

    朝会方一开始,由代善带头,所有贝勒大臣在阶下一同跪拜皇太极,三乎吾王。

    这是头一遭如此,以往都是皇太极上座,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下座,其他贝勒大臣跪拜。此番代表着昔日四贝勒议政的消失,皇太极终于一言九鼎。大金这座战车终于只有一个御手,无人掣肘了。

    朝会上决定将掳来的十万左右的汉民编练牛录在东部、南部和北部加大开荒的力度,此事由济尔哈朗掌总,范文程辅助,限两年内功成。

    此番再也没有人掣肘了,一是三大贝勒的同盟已经崩塌,二是去年在南部的开荒已经见了成效,开出了数十万亩良田,不过是因为天灾减产。

    今年风调雨顺。这些良田已经是注定丰产了,也就是说汉民屯田功成了。此时如果还有人象当初一般对屯田阴阳怪气的讥讽那真是眼瞎耳聋了。

    朝会完毕后。皇太极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宜,那就是到试炮场试炮,前日,佟养性前来禀报,已经铸成大铳三门,请王上试炮,不过因为阿敏事宜拖延至今,今日正好趁兴前往。春季返回时,皇太极就组建了乌真超哈,就是铸炮和整训一支炮队,由佟养性掌总。

    皇太极在大批护卫簇拥下来到试炮场外时,佟养性、丁启明等一干人等跪拜迎候。

    “罢了,免礼,起来吧,佟养性,今日孤王到此,你这个奴才可是不能让孤王失望啊。”皇太极点了一下佟养性,这半年来可说在火炮铸造上他可是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撑,也该有些效用了。

    “回禀王上,奴才已经铸造三门大将军炮,经试炮威力颇大,请王上点检。”佟养性卑躬屈膝一副奴才的模样,这位从大明潜逃回女真的老将身子已经开始老迈,不过硬顶着忙碌铸炮事宜,也是为了自家子嗣谋一个前程。

    “好,孤王就看看大将军炮的威力。”皇太极摆动着养尊处优以来日趋发胖的身躯当先走去。

    三门巨炮发出黝黑的金属光泽,静静的蹲伏在炮台上,周围大票的军兵、炮手、工匠跪伏于地,迎接这位大金的主宰者。

    皇太极用手摸了摸大炮冰冷的身躯,看这卖相到是不错。

    “佟养性,试炮吧。”

    “王上有令,试炮。”佟养性扯着嗓子喊道。

    “王上,还请退后百步,以备万全。”丁启明媚笑道。

    “哦,丁游击此言何意。”皇太极对于这个入关掳获的明国降将倒也和颜悦色,他不是努尔哈赤,虽晓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在大金威压下,这些人定然为其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王上,试炮时,装填稍有差错就可能自爆,恐伤及王上,到时,臣等万死难辞其咎。”丁启明笑颜如花,将当年侍奉兵部刘侍郎的习练的功夫用了个十足十。

    佟养性厌恶的看了看这个新晋的混蛋,娘的,作战不成,投降、拍马倒是一流,我呸。“是啊,王上,还请王上移驾观看。”佟养性也是笑着劝诫,这个不能落下,这个干系到是否忠心的问题,不能大意。

    “好吧,在这个事上,孤王听你等奴才的。”皇太极从善如流,他也晓得火炮装填轰击的危险,战阵上遇到不是一回两回了。

    如今他是大金国的一国之主,千金之体,当然不能身处险境。“不过,你们也要晓得,本王不是大明那个长在深宫的君王,听闻大炮自爆,就将弗朗机炮队拆解,何其荒谬。”

    明国的防护就像筛子,崇祯解散弗朗机炮队的消息早已传到皇太极的耳中,皇太极大喜,一是解除了威胁,他想要这些弗朗机人为其铸炮而不得,大明却是弃之不顾,二是晓得了大明这个对手虽说体量庞大,然愚蠢尤甚。坚定其入主中原之志。(未完待续。)

    ps:  感谢无天涯兄弟的月票支持,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夜半尽量写出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百八十三章 明国战略

    轰的一声巨响,第一门炮开火了,四里外扬起大股尘土,但是目标的沙袋没有被击中,稍稍过了一点,刚刚越过头顶。

    陪同在皇太极身边的佟养性登时汗流浃背,尼玛,太打脸了,这么大的沙台都打不中,要你们何用,“臣下有罪,未能一炮命中,望王上惩处。”佟养性不亏是忠心耿耿的奴才,虽是年老体弱跪拜的还是极为利落,急忙请罪。

    “行了,没那么多礼节,大炮何时有过太多准头。且看下去。”皇太极晓得这帮子奴才想来个开门红,讨个喜庆,不过这个大炮的准头不说也罢,他关心的不是准头,而是威力射程,射程还是不错,不过得看看威力。

    当第三炮击中沙台时,四周响起阵阵欢呼,总算是击中了,要不事后佟养性、丁启明饶不了这些炮手。

    佟养性和在炮前督战的丁启明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十余炮过后,有四炮击中了沙台,此时火炮停息下来,得降降温度,否则就有炸裂的风险,实际上还可再打几炮,这不是大王在此嘛,安全为上。

    皇太极在众人簇拥下兴致勃勃的来到沙台这里,只见堆积的沙包被击打的飞散四处,沙袋破碎,到处飞溅的黄沙。

    “佟养性,丁启明,这大炮重量何许。”皇太极笑问,心情极好。

    “秉王上,此炮重四千余斤可炮击五六里,威力甚大。”佟养性急忙回禀。

    “嗯,很好。威力不错。虽较弗朗机大铳稍逊。也堪堪可战。将这般火炮铸造三十门。限你等明年春季前完成,万不可耽搁。”皇太极道。

    “奴才遵旨。”两个急忙应答。

    “秉王上,只是大炮耗费精铁甚巨,此处人员、钱粮俱缺,奴才恐误了王上的大事。”佟养性偷眼看看皇太极心情极佳,于是大着胆子回禀。

    “紧缺的物件人员统合后报上来,孤王想办法就是。”心情大好的皇太极一摆手,明国窃掠入库的数十万两白银让其底气十足。

    “你就是铸炮的匠头。”皇太极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的明人工匠问道。

    “回。。回禀王上。小。。小的正是。”工匠孟春如浑身颤抖的答道。

    “嗯,休要惊慌,你领人铸炮功成,本王不吝奖赏,赏孟匠头白银百两,其他工匠每人十两银子。”皇太极笑道。

    “多谢大王赏赐。”老孟跪伏于地叩头不止。他从三岔屯被掳来以为自己就是农奴的命了,谁想到开荒没两天,就被抽调到此处铸炮,又得到女真大王的赏赐,真是人生如梦啊。

    其他的工匠也是三呼万岁。

    “其他军兵每人赏五两白银。”皇太极接着赏赐。

    拜谢欢呼声更甚。

    “此外。佟养性,孤王命你打制的明人火铳何时制成。”皇太极转头问道。这是从斥候战中缴获的破虏军的燧发火铳。皇太极等人见过后即刻晓得他的妙用,下令同火炮一起仿制。

    “王上,这个火铳中的一个弹片乃是击发出火星引燃火药的紧要,只是如今奴才遍寻我大金的精铁,也没有找到如此坚韧的物料,奴才有罪。”佟养性惶恐请罪。

    “这个不急,慢慢制造,“皇太极认为瑕不掩瑜,心情大好之下大加奖赏。“佟养性升任昂邦章京,丁启明升任三等参将。”

    “谢主隆恩。”两人欢天喜地的跪拜,猪尾巴甩的乱飞。

    大殿之上,皇太极高高上座,代善、莽古尔泰、岳托、豪格、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泽、杜度、硕托等人集聚一堂。

    皇太极威严的巡视一圈,众人恭敬的仰望,包括代善和莽古尔泰也是躬身以待。他满意的一笑。

    “今日召集我等爱新觉罗族人,是有重大军情处置。来人,传李永芳。”皇太极道。

    李永芳恭敬的弯腰碎步而入,跪伏于地,“拜见吾王陛下。”

    “起来吧,将你所探查到的消息一一道来。”皇太极道。

    “微臣遵旨,自孙承宗接任蓟辽总督以来,与明国皇帝定下了在大凌河岸筑城坚守的战策,并与今夏开建,如今地基建完,护城河完工,预估明年夏天可以建成。”李永芳一一道来。

    众人听闻登时议论纷纷,大凌河比锦州更加东北,接近义州和广宁,也就威胁到女真绕道蒙古入关的侧后,明国君臣的用心一望可知。

    “大家伙都讲讲,如何应对此事。”皇太极笑道。

    “臣请大王与臣万余精兵出阵大凌河,臣必将大凌河城堡摧毁,去了这个后患。”杜度上前道。

    “嗯,杜度忠勇可嘉,暂且退下。”皇太极不置可否。

    豪格、硕托、多尔衮等人提出的夺取大凌河据守图谋锦州的建议也被皇太极一一否了。代善、莽古尔泰是冷眼旁观,此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低调行事了。

    “还请王上明示。”济尔哈朗知情知趣道。

    皇太极颔首,还是济尔哈朗最为晓事。

    “以往我大金攻打锦州、宁远等处都是攻城为上,然辽镇军兵乃是明国精锐,家小大多在辽东,与我大金死命相搏,我军屡攻不下,伤亡不小,因此,此番我军不以攻城为上,而是待大凌河城建成后,举兵围困大凌河,逼明国援兵东来,我军一举破之,则大凌河不战自下。”皇太极说出了自家的打算。

    一众人等好好思量,发现皇太极的筹谋甚为可行。

    “王上,臣恐大凌河城中明军与援军里应外合,我军腹背受敌。”莽古尔泰还是不能看到皇太极如此得意,上前泼了把冷水。

    “本王命人探查了大凌河城堡的大小,最多只能容纳三万左右人丁,其中兵丁不过两万,如此能出城野战军兵不足一万,诸位然否。”皇太极问道。

    众人尽皆点头,一个大的城堡不可能都是军兵,它要有百姓商户为其效劳,如果明军两万,去其老弱辅兵,能野战的不过半数,其他的守城还可,出城是送菜的。就是莽古尔泰也没有异议,这是明摆着的。

    “如此,我军一到大凌河挖掘长壕围困明军,如明军大股援军到来,我军主力迎敌,留五千精兵监看大凌河之敌足以。”皇太极道。

    众皆点头,五千精兵对上一万明军都是高看了明军战力,就是五千对上两万明军也能一鼓而下。

    “王上英明,只要明军野战不敌我军,我军在大凌河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借此战可消灭数万明军,让明国更加虚弱,王上可谓深谋远虑。”济尔哈朗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他人等尽皆拜服,皇太极哈哈大笑,他坚信自己谋略过人,以往不过是有人掣肘而已,从今而后,他才能真正让大金随着他的意愿前行。

    代善和莽古尔泰通过上番破关和此番大殿决策,也是明了他们与皇太极相差甚远,远不是皇太极的对手,日后只能回缩自保万不可轻动。

    众人离开后,皇太极独留下了李永芳,因为他还有要事商议。

    “李永芳,关于此番伤我数千族人的这股明军,你可探查清楚了。”这是皇太极极为关心的,如果说此番征战明国诸军的战力一探可知的话,这股明军就是一个谜。

    他的首领和军兵出现的如此突兀,让大金措手不及,也因此凡是与其接战的军兵尽皆败北,甚至老六也败亡其手,造成了女真最大的损失,也是此行最大的污点。

    皇太极登基以来,讨厌一切失去控制的东西,而这股明军他若是做不到知己知彼,那么他还将失去掌控,让他极为不安心,君王都有强迫症,尤其是有为的君王。

    “秉王上,这数月来奴才派出大批人手进入京畿山东一带探查,前些时日消息不断传回,”李永芳跪伏地上,象家猫一样乖巧,“此军自称破虏军,他的头领乃是明国登莱靖海卫千户赵烈。。”

    说道此处,看到皇太极极为的惊诧,李永芳急忙解释,“此人的父亲乃是大明威海水师指挥使赵海明,此人颇有勇武,也与我大金有宿仇,他的二弟就是死在我军手上,早在天启五年夏,旅顺一战中给三贝勒爷造成数百军兵损伤的就是此人麾下。”

    皇太极眯了眯眼睛,他还记得莽古尔泰被父汗鞭挞的场面,原来那时这个赵海明就与我大金有了恩怨。“接着说。”

    “此人之子赵烈当年只有十六岁却是亲临战阵杀伤我数名军兵,可谓勇武,然则,这只是大明兵部赏功所言,其中虚实还须探查。毕竟大明军将谎报军功实乃常事。”李永芳偷眼看看皇太极,只见皇太极微微点头,于是他放心的接着道,

    “此番征战之前,赵海明不知是否知晓了什么,散尽家财招募家丁猛士,蓄养了三千余家丁,其中骑兵一千有余,其目的就是护卫其子赵烈,果然,登莱出兵后,赵烈奉召从属于明国登莱总兵张可大麾下入京勤王,先后在固安、涿州与我军接战,让我军损伤不小。”

    皇太极犹疑的看看李永芳,难道入关之事赵海明早有所闻,按说入关动员八旗声势浩大,明国有人察觉不奇怪,但是此番入关可见明军全无防备,偏偏这个赵海明身处登莱却做出如此反应,实在是让人不解。

    “再者,奴才发现赵家同铁山之战毁伤我军甚重的济州明人似有关联。”李永芳再报一料。

    “什么。”皇太极惊诧莫名。(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复州粮商

    济州明人在铁山给了女真人一记勾拳,打的金军灰头土脸,损失惨重,这是辽沈之后女真人最惨重的损失,皇太极当然极为重视。

    他曾命李永芳和朝鲜降将在大明和朝鲜打探,结果没有得到济州明人太多的消息,只是从朝鲜方面打探到他们占据济州之后转向东方,同倭国人冲突起来,一点北上的意图都没有。

    而在大明则是全无他们的信息,明国如今自顾不暇,当然没有闲暇打探什么大海中一个岛上的情形。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既然济州明人没有意愿向北与大金冲突,那么大金也不愿意招惹这般强敌。

    今日,李永芳这番话可是惊着皇太极,他最怕就是济州明人同大明勾连起来,这对于大金的影响不可预测。

    “你且讲讲,为何如此说。”

    “奴才听闻涿州之战时,这股明军站前大唱战歌,就感到耳熟,想到早日探查济州明人时也有战歌出现,因此奴才询问了在场的汉人兵丁,只是涿州之战时在场没有汉人兵丁,只有略通汉语的蒙古人,因此两相对比后发现,他们的战歌近似,再者他们的军伍中都是火器犀利、军阵齐整,因此。。。。。。”讲到此处,李永芳低头听皇太极的示下。

    皇太极起身在地上来回踱步,思量李永芳的言语,良久他转身盯着李永芳,“李永芳,本王命你派出得力人手一定要打探出赵家父子同济州明人的关联,本王要的是尽快。”

    李永芳立时出了一身冷汗。皇太极还从未如此郑重的交代事宜。他急忙跪倒“王上放心。小的定会将最得力的人手派出去。定不负王上所托。”

    皇太极挥手让李永芳退下,这是近几日春风得意之后,第一次他感到受挫。

    三岔屯今年的收成很好,辽东今年除了在辽河浑河一带因为六七月份的雨水多了有些不大的水灾,其他地方的收获都不错。

    “二弟,今年家中总算是缓口气了,今年去了田租百亩地还能有个四十余石米粮,还有入关时带回的三十余两银子。什么时候日子也没现下好过。”方东门笑着喝了一口酒。“当然,二弟,这都你给家里带来的好处,俺这当大哥的没有你这个弟弟扶持,唉,早不晓得埋哪里了。”

    “行了,大哥,咱们都是亲兄弟,互相帮衬吧,能在辽东活下来。不相互帮衬能行。来,喝口酒。”方西门虽说被大哥奉承着很是得意。不过看到大哥又要下道,急忙打断了。

    “二弟,张氏又有为你添丁进口了,你想要个男孩还是女孩。”方东门将话题转到方西门的小妾张氏身上。

    “唉,这年月,还是得男丁啊,大哥,我跟你说,不要看弟弟我有了两个儿子,他们以后也得随军出阵,刀枪无眼啊。”方西门道。

    “唉,你哥我就没那好命,你嫂子是再无动静了。”方东门皱了皱眉道。

    “嘘,我说大哥,你小点声,这话让嫂子听到又得三天不让你进屋。”方西门对于一喝酒胆气就壮,酒气一散就被大嫂收拾的妥妥的这位亲大哥真是无可奈何。

    方东门闻听缩了缩脖子,小心的看看,发现里屋老娘们还在自顾自的谈笑,于是放下心来。

    “二弟,今年你的日子也好过不少,今年丰收,虽说大伙被拿走了近六成的收成,不过三十余亩地也能剩下个十余石的米粮,总算是饿不着肚子了,就是前明的时候也没有这般的好日子,你这田税收的也痛快的多。”方东门道。

    “是啊,今年屯田算是成了,只是田税就收上去四十余万石,咱们辽东米粮贵,这些当得了近四十万两银子,王上龙颜大悦,石庭柱大人晋升为一等副将,为乌真超哈的副将,还管这片屯田的所在。”方西门笑眯眯道。

    “二弟,石大人可是将你视为嫡系手下,石大人如此受重用,你的好日子在后面呢。”方东门闻言笑道。

    “大哥,你瞧好吧,咱们老方家的日子那是越过越红火。”方西门得意道。

    “爹,这酒好喝吗,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