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夜晚原来官仓中的一个单间中,昏暗的油灯下赵烈久久未能入眠。一闭上眼就是数百个躺在外面冰天雪地中的破虏军军兵身影,此番回军忠烈祠将会壮大一倍有余了吧。

    只不过这种壮大赵烈是绝不愿意看到的,这些人都是在他的麾下同建奴激战而亡的。

    还是那句话这些人没有他的接济有可能早已死去了,有可能到现下还活的好好的,这笔糊涂账可能只有贼老天才能掰扯明白,直到子时末赵烈才昏沉沉的睡过去。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是个风雪天,小雪不大,北风怒号,寒冷刺骨,此番建奴军营没有太早开饭,因为皇太极已经不打算继续攻打涿州这个硬骨头了,建奴兵丁是在辰时开始起身活动开来。

    涿州城的明军还是警惕的关注着建奴的动静,毕竟建奴两万余大军不是吃素的,虽说胜了一场,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辰时末,五名建奴骑兵打着白旗来到城下,其中一个汉军喊话望明军能让金军收拢城下的尸首,没法子,这里还有四五个牛录额真身份的军将挺尸。

    北城的韩建二话不说,命火铳手开火,昨日自己麾下军兵死伤泰半,韩建心疼的只睡了一个时辰,此时眼睛里都是红丝。

    什么,收拢尸首,还是留下来作伴吧,砰砰的火铳轰鸣声中两名建奴骑兵跌下马来,一名建奴骑兵的战马被打死,剩余的三人两名骑马飞逃,一名徒步挣命逃窜。

    几人狼狈逃回大营俱实禀报,莽古尔泰大怒就待统兵复攻涿州,皇太极将其压服下来,开玩笑,再攻涿州,再被火药包炸一回嘛,真是取死之道。

    “汗王,奴才宁完我向大王请旨前往涿州劝降明军守将。”汉臣宁完我请命道。

    “你这个尼堪不是得了失心疯,涿州守将同我大金有血海深仇,还去劝降这等仇寇。”莽古尔泰瞪着血红的眼睛怒视宁完我,心道,你他娘的疯了。

    “三大贝勒,昔日三国庞德追随马超时险将曹操斩于马下,后降曹为曹魏战死沙场,名将者择主而侍,我大金如今蒸蒸日上,国主圣明,正是当今明主,如何不能劝服与他。”

    宁完我全当是狂风乱耳,莽古尔泰与皇太极的矛盾他是心知肚明,他可是被皇太极简拔于微末,为谁效力不言而喻。

    莽古尔泰一时无言,野猪皮在世时最喜三国演义,三国策,每每观看、揣摩,深知其中三味,因此三国中典故他的子侄也是人人熟识,还真是这么回事,怎么反驳,再说引经据典也不是粗识大字的莽古尔泰擅长的。

    “宁完我,你可有把握。”皇太极微微心动。

    “秉汗王,奴才全无把握,”莽古尔泰就待暴走,尼玛,没把握,这是什么话,宁完我接着言道,

    “此人此军乃是我大金前所未有之劲敌,即使不能劝降与他,奴才也能同其面谈,也好细细探查他是怎样的一个明将,如今我大金对于这个明将和其麾下明军一无所知,此乃兵家大忌。”

    这句话打动了皇太极,皇太极是深以为然,如果早就对这个明将知晓一二,女真军兵绝不会盲人瞎马般撞上去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送命上门的汉奸

    当赵烈听闻皇太极派出了使者前来,心中微动,心里有了个念想,想来皇太极不会派出女真高层前来,最有可能的是派出投靠的降将和降臣前来,也好,看看是历史上哪位大汉奸前来,真是好胆啊。

    宁完我在五名汉军的护卫下,穿过尸横遍野的战场,也是为战况的惨烈咋舌,从女真人十余年来很少看到如此多的女真人横尸荒野。

    一行人来到涿州北城通济门下,破虏军军兵打开了通济门,宁完我得以进入城中,城门洞中大部被砖石堵塞,只留下了一人宽的狭窄通道。

    当宁完我走出昏暗的门洞后,他见到几名护卫簇拥着一个高瘦的年青明军将领冷眼看着他。

    “本官乃是大金国二等参将宁完我,对面这位可是登莱军主将。”宁完我拱手施礼问道。

    “呸,不过是个汉奴,神气什么。来人将此獠带与大人。”韩建撇嘴骂道,部下死伤众多让其脾气大涨,何况看到是一个如赵烈所言的汉奸。

    哦,此人不是主将,宁完我做出判断,至于此人的辱骂之词他是根本无视,投靠大金十余年,对于这般辱骂都是习以为常了,有些辽东汉人背地里将李永芳、范文程、高鸿中等人骂的更是不堪。

    五名汉军被原地看押,只有宁完我随同两名明军兵丁向城内走去,宁完我暗暗窥视四周,只见遇到的明军个个身披铁甲,兵甲齐备,孔武有力。

    最让他诧异的是。几乎每个明军都用仇恨的眼光看着他。眼中的怒火一望可知。这是以往从其他明军身上从未见过的,这得多大的仇怨啊。

    一路向南,经过两个路口,来到一片宽敞的空地,四周是几座高大的屋舍,不过年久失修,很是破败,四周有数十名的军将守卫。各个身强体壮,精明强悍,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这个猪尾巴汉人。

    一名军兵对着一个全身披着明光铠的巨汉施礼道,“秉余大人,此人就是建奴使者,属下奉命将其带到。”

    这个巨汉回了一个礼,然后看向宁完我,脸上的横肉抽动了一下,咧嘴笑了笑,不笑还好。他这一笑,宁完我感到脊背一凉。浑身一紧,象是被野兽盯上一般。

    “你个汉奸随我来。”余大宝大刺刺的用手一点宁完我,态度轻蔑,脸上写满鄙夷。

    宁完我头一遭听闻汉奸词句,不过向来机敏的宁完我立时明了这个词的意思。

    他脸色变得惨白,脸上抽动了几下,再没有方才的从容镇定,这个词太诛心了,将降奴的汉人抽打的体无完肤斯文扫地,甚至可以将如他、范文程之流传颂千古,当然是臭名。

    身在此处由不得不低头,宁完我只能随着这个军将走入一个残败的室内,只见一个粗壮的面色微黑的年轻军将端坐一个陈旧的漆案后,一双眼睛审视的看向他,一个年长一些的军将立于此人侧后。

    看看此人身上的五品大明官服,宁完我不禁踌躇,难道就是这个小小的五品武职就是登莱军主将,不能吧,统领数千兵马在大明来讲最少应当是个参将,年纪最轻也得是三十左右的年纪,而此人面色微黑,看是老到,不过细看眉眼不过是二十出头罢了。

    “来者何人?”赵烈沉声问道。

    “本官乃是大金国二等参将宁完我。敢问对面可是登莱军主将。”宁完我犹疑的问道。

    “本官乃是登莱镇靖海卫千户赵烈,如你问的是城内登莱军的主将,那么本将就是。”赵烈平静的看着这个汉奸。

    此人赵烈前世听说过,在建奴麾下的汉奸中不是太有名气,赵烈所能记住的仅此而已,心里不禁有点遗憾,怎的不是范文程或是李永芳前来,可惜了。

    “哦,这个,大人可是诓我,大明五品武职如何统领数千兵马。”宁完我不信摇头道。

    “这就不是你能知晓的了。”赵烈没兴趣与一个汉奸商议军伍事宜,“说说吧,你主子的意思。”

    宁完我脸上一热,真他娘的憋屈,这里从上到下对于大金人都是刻骨仇恨,连带对于他这般降金的汉人冷嘲热讽,充满鄙夷,一点大明的威仪都不讲。

    “咳咳,赵大人,我家国主有言,不忍涿州百姓毁于战火,不忍看到如赵大人般能征惯战之士如袁崇焕般被大明投放乡野,宝珠蒙尘,故特命本官前来招纳贤臣,为大金国主效力,尽展一生所学,也让涿州免于战火,岂不快哉。”宁完我笑道。

    “哦,承蒙褒奖,”赵烈听闻此言不禁恍惚,没搞错吧,这是来劝降来了,赵烈站起身来,“本将被大金国主看中,如此岂不该感激涕零。”

    宁完我看着赵烈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发毛,不但赵烈脸上的表情古怪,说得话也是让人玩味,什么叫应该感激涕零,但是宁完我向来就是以敢想敢言在大金立足。

    他稳稳心神言道,“赵大人,大明自万历以来,历任天子荒诞不经,要么数十年不朝,要么埋首深宫操持贱业,置祖宗江山社稷、大明百姓于不顾,任由奸佞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如张太岳、戚继光等之名臣悍将弃之如草席,反倒是魏忠贤等奸逆执掌大权,崩坏朝野,尽丧大明人心,贤才不能得用,只能远走他乡,另投贤明,此亡国之道。”

    他偷眼看看赵烈,看他没有太激烈的反应,接着道,

    “今大明崇祯帝阅历浅显,行事操切,刚愎自用,其所行皆是欲速而不达,非明主之选,如此倒行逆施只能让大明国力日衰,大人既有大才何必步张阁老、戚爷之后尘,为大明朱氏猜疑放置。何不自投明主一展抱负。望大人明察。”

    赵烈从案后走出好好端详了面前此人。面相上看不俊不丑。身量不高不矮,气度俨然,不亢不卑。

    方才所言对大明积弊洞若观火,眼光长远,且胆略不小,身入敌营而侃侃而谈,此人才干胆略兼具,在历史上为何没有太多名气。

    赵烈怎么知道数年后。宁完我被皇太极突然降罪搁置了整整十年,直到建奴入关后才回返朝廷。

    “宁大人真乃张仪苏秦之流,当今雄辩之士,”赵烈见面后头一遭露出笑容,不过转瞬即逝,

    “如宁大人所言,在明人本国之内受了些许委屈、屈辱,就可投靠外敌,辅助夷狄残杀中国之百姓,入主中国之江山。剃发胡服,数典忘祖。这等禽兽行径就是弃暗投明,”

    赵烈狂笑一声,暴烈的一展袍袖,仿佛要甩掉世上最肮脏之物件,

    “此等人同弃宋辅助李元昊,屠杀宋民百万的张元吴昊之流无异,数百年来张元吴昊之流尽遭唾骂,可谓遗臭千年,而张太岳、戚爷虽败于朝争党争,然其功勋业绩口口相传,谁不赞一个张爷戚爷,可谓名垂千古。”

    赵烈斜睨这个汉奸接着道,

    “我与宁大人素昧平生,今日一见才晓得宁大人竟然对张元吴昊这般遗臭万年的大汉奸所为如此推崇,难道宁大人对于遗臭万年的名声竟然如此羡慕,难道说千百年后中国之百姓一想到遗臭万年的大汉奸除了张元吴昊,还会想起宁大人、范文程、李永芳等这般贤臣名将。宁大人何以教我。”

    赵烈状极惊诧,旁边的两个军将大声的嗤笑开来,状极畅快。

    宁完我立时面红耳赤,尼玛,这是送脸上门被抽,这他娘的是大明粗鄙军将吗,怎的口舌如刀,字字诛心。

    就是十余年来在辽东在女真人面前自称奴才,被汉人背地里祖宗八代的痛骂锤炼出的铜墙铁皮也是承受不住,他能说什么。

    张元吴昊的名声不敢说遗臭万年最起码可以遗臭千年,至于张太岳、戚继光确实晚景凄惨,不过在大明民间那是口口传颂称赞的人杰,同情者比比皆是。怎么反驳,再行规劝下去岂不是没皮没脸嘛。

    宁完我长出几口气,压下烦躁的心情,一拱手,“赵大人既然志向高远,宁某也不再多言,只希望赵大人可以允许我军收拢阵亡者尸首,让他们回返辽东故乡。”

    “哦,建奴还有如此情怀,不知你的主子想过死在辽东的百万汉民是否能魂归故乡。”赵烈嘲弄道。

    靠,宁完我气的直翻白眼,到了此地,就被这个明将骂的体无完肤,还不能为自家主子辩驳,女真人对于汉人视如猪狗,亵玩屠戮乃是家常便饭,如果是对着愚夫愚妇,还可诡辩一二,对着这个对大金洞若观火的明将还是免了吧,以免自取其辱。

    “如此,宁某这就告辞复命,就此拜别。”宁完我说什么也呆不下去了,尼玛,脸都被抽肿了,实在是无颜以对。

    “这般就回返太过可惜了,赵某决定送你宁家一场大富贵,定然让宁家从此在大金富贵百年。”赵烈言道。

    宁完我瞠目以对,尼玛,你不是痛恨我等降人吗,何出此言。

    “来人将宁大人吊死在通济门上,上面书写上千古汉奸四个大字。”赵烈命令道。

    余大宝轰然领命,上前来象抓小鸡般将宁完我毫不费力的提起来。

    “两国交锋不斩来使,赵大人,赵大人,这般行径不是君子所为。”宁完我哑着嗓子喊道,他快被余大宝卡的闭过气去。

    “宁大人,我赵某可不是那些迂腐的书虫,也可以不要所谓的脸面,何况,我如此处置与你,可是送你宁家一场天大的富贵,你现下为大金殉国,你的主子怎能不照拂你的子侄,他们将来都会对你感激涕零。”赵烈不耐的一摆手。

    方才赵烈还没有这个念头,如果来的是范文程、李永芳,没的说当即斩杀,此人嘛,犯不上,不过,方才宁完我一番雄辩,让赵烈意识到此人也是一个人才,放不得,放了,只会助长建奴实力,如此就杀了吧。

    古来征战本来就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两千年前孙子就阐明了,只不过后世国人念歪了而已,赵烈可是不在乎什么所谓的名声。

    宁完我闻言一翻白眼昏了过去,他特么的不但是送脸上门还是送命上门。(未完待续。)

    ps:  感谢黎家大少爷的月票打赏,感谢默默订阅推荐打赏的朋友们,祝好运。

第二百四十四章 撤围而去

    余大宝拖着屎尿俱下昏迷不醒的宁完我来到通济门,在城楼上早早看到的这个奇葩场景大的韩建笑着来到城下,看到衣帽歪斜昏迷不醒浑身臭气的宁完我,嘿嘿笑道,

    “好嘛,老余,看看你把这位宁大人吓的,臭气熏天,啧啧,余大宝,用大人的话讲你太暴力了。”

    说罢,韩建很不厚道的大笑起来。

    “大人有令。”余大宝一翻白眼喝道。

    “韩建在。”韩建急忙立正施礼。

    “啧啧,这名字怎么同汉奸同音呢。”余大宝撇撇嘴,余大宝如今也不是只知道憨笑的傻小子了,毕竟在大人身边多少有点进步。

    韩建气的直翻白眼,娘的,老爹给起的这个名字太不吉利了,同大人所讲的汉奸同音,真是晦气,不过大人有令只能忍着,再者谁让爹妈取得这个名字着实尴尬,也怨不了旁人。

    “大人命将这个汉奸吊死在通济门上,身上写四个大字,千古汉奸。”余大宝闷声言道。

    “属下遵命。”韩建施礼道,好,正在为死伤弟兄们烦恼的韩建可是大喜,娘的,好算出口恶气。

    韩建一挥手上来两个军兵,将宁完我提起拖着走向坡道,兵丁手里粗鲁不堪,不断的与砖头相撞,将晕过去的宁完我疼醒过来,大声的哀嚎,讨饶,只是无人理睬。

    “大人没说那五个汉军如何处置。”韩建咔吧着眼睛问道。

    “没说,大人恐怕不知道其随从几人。”余大宝也是呆滞的咔吧一下眼睛答道,这个大人好像真是没提。

    “哦。那好。就让他们一道去得了。也好有个照应。”韩建眼珠一转言道,都是汉奸一伙的,留下也是祸害,此番正好一个不留。

    韩建唤过一个护卫吩咐几句,护卫转身而去,须臾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传来,几个汉军被押解着向城头走去,几人不断哭号求告。破虏军兵丁只是不理,用腰刀威逼着几人登上城头。

    韩建命人去来一副白布让字迹还算凑合的一个百总写上了千古汉奸四个斗大的汉字,想了想,又让人取了一幅白布,上面写了千古小汉奸五个字。

    在两个破虏军兵丁要将宁完我吊在城门上垛口上时,宁完我拼命的挣扎,到底拧不过两名军兵,哀嚎一声被推出城外,脖子上的绳子被套在垛口上。

    宁完我没命的挣扎了一会,将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表达的极为激烈。拼命想抓住城墙,可惜啊。城墙直立于地,他也不是这个侠那个侠,根本抓不住,这般激烈的动作瞬间就让他的四肢即刻受损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没了声响,来回晃荡在城头,接着另外五个汉军被吊上城头,两幅白布也垂挂下来,白底黑字在冬日里极为刺眼。

    当斥候将明军将宁完我等六人吊死在城头,挂上千古汉奸的条幅的消息传回大帐时,皇太极即刻暴起,他是双目充血,脑袋里一跳一跳的生疼。

    他说什么也没想到劝降的使者会被吊死在城头,在辽东,包括此番入关,大金派往明军劝降的使者多了去了,要么是守军摄于女真威势投降,或是惊惧的不敢伤害使者,或是遵照两军交锋不斩来使的常例。

    总之,还没有使者被杀的事情出现,上一番出现使者被杀还是在劝降一个察哈尔部落时发生的,事后以这个部落被夷平了事。

    宁完我是他从正红旗奴才里简拔出来的,此人忠心敢言,颇有才干,是皇太极日后打算重用的汉臣,这两年在屯田上面也是颇有建树,没想到就这样象狗一般被吊死在涿州城头。

    在涿州的接连失利加上折损臂膀,让皇太极也失去冷静,此刻爱新觉罗家暴虐的血液让他只想报复。

    “来人,聚兵攻城,入城后屠尽城内尼堪。”

    这时候就不是什么三天不封刀了,而是斩尽杀绝为止,其实,皇太极为了安抚汉民的情绪,减少汉民的拼死反抗,向来不赞成屠城这一恶行,不过,各旗出征都是由旗主做主,有了父汗屠杀汉民的例子,这些军兵屠杀汉民的事情因此屡禁不止,他也是极为头疼。

    今日,皇太极已是恨极,定要用汉民的滚滚人头血祭族人。

    莽古尔泰、阿济格、阿巴泰、多尔衮、多泽面面相觑,别看莽古尔泰暴起时也喊着再次攻打涿州云云,那不过是在气头上乱嚷而已,真要让他攻此坚城,他就会想起折损在城下正蓝旗甲兵,这都是自家的根基啊。

    如果实力大损,第一个放不过他的就是皇太极,皇太极等这般机会很久了,当然会笑纳大礼,将他搁置闲放都是好的。

    如今皇太极暴起,包括他在内的其他贝勒可是没有昏头,只是六个不知死活的尼堪,不值得让女真人为之拼命。

    “汗王息怒,臣弟以为这正是涿州明将的阴谋,处死大金使者,让我大金继续攻打涿州这个坚城,从而折损我军实力,汗王,我军万不可上当啊。”阿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