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乞丐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撒什么尿!有事赶紧说!”

“微臣说了,皇上您可别生气?”

“那最好还是别说!”

“可微臣真的想说!”

“那就赶紧说!”

……

韩旭整理了下思绪,咬牙道:“皇上剥了韩令坤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改由石守信将军领任,这点微臣举双手赞成;皇上罢了慕容延昭将军的殿前都点检之职,这点……”说到这,见赵匡胤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脸色阴晴不定,韩旭不禁心下忐忑不已。

但说出去的话,再回头已无可能,只能硬着头皮接道:“至于这点,微臣依然很是赞同。”

此时,果然见赵匡胤面色一缓,眼中闪过一丝安慰的笑意。

韩令坤不是自己人,必然会被夺位,一朝天子一朝层,这点韩旭当然不会反对。都点检是赵匡胤当皇帝前的职位,不再任命他人也情有可原。

随后韩旭抛出了此行的最终目的,道:“皇上,微臣不理解的是,为何此次会有多为节度使入京面圣?”“你……”赵匡胤看着韩旭,面色阴晴不定。

第292章君臣奏对(下)

话出了口,韩旭就已经后悔了。

在赵匡胤的面前问出这样的话,这分明就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啊!

赵匡胤那严厉的目光就像一把利剑直插韩旭的胸口。当年的都点检已是如今的大宋皇帝,一年之间,在他的身上九五至尊的威严愈发显现。

额头上一滴冷汗不仅顺着脸颊滴了下来,而韩旭却毫无知觉,神经高度紧张,耳边甚至能听到自己极为紊乱的心跳。

然而,赵匡胤此时内心的震惊程度,比起韩旭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节度使归京,虽未像罢免韩令坤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那样发出邸报通告天下,但也并未故意做的隐隐密密。是以在他看来,韩旭能知道这样的消息也并不奇怪。若是韩旭故意装作不知情的话,那他反倒奇怪了。

不过,让赵匡胤震惊的不是韩旭知道这样的消息,而是韩旭仅仅从这样的消息中,就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若是范质,魏仁甫这样“老奸巨猾”的朝廷元老猜到,他不会绝得奇怪,但现在可是一个年仅十九岁,当官仅仅一年多的年轻人说出了这样的话。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在韩旭开口说话之时,常欢就悄悄的退了出去,此时的文德殿就只有赵匡胤和韩旭,君臣两人。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刚刚暗自揣摩圣意的话,朕就能罢了你官!”赵匡胤声色俱厉道。

事到如今,韩旭只能啦蛤蟆垫桌脚—死撑到底了!于是,抬起头和赵匡胤对视起来。

“呵呵,好,好,好。”赵匡胤怒极反笑,道:“朕知道你不在乎当官,甚至给你个宰相你也不在乎,你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富家翁。可你别忘了,朕是这天下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侯。得罪了朕,你以为你就能安安静静的做你的富家翁?”

“那我就躲到南唐去……”韩旭微微一愣,小声嘀咕道。

“啪。”

赵匡胤怒气勃发,拍着桌子吼道:“别在那嘀嘀咕咕,有种大声说出来。朕今个就把话搁在这里,你那也别想躲,你躲到哪朕的大军就杀到哪!你躲南唐,朕就灭了南唐;你躲南汉,朕就灭了南汉;就算你躲到契丹辽国去,朕必定轻率大军灭了契丹……”

赵匡胤的话不仅没有打击到韩旭,反而激起了这**丝的牛脾气,呵呵笑道:“微臣恭祝皇上一统天下,那样的话微臣也算是咱大宋的功臣了!”

如此不阴不阳的话,在赵匡胤听来显得那么的讽刺。气得他是吹胡子瞪眼,一张红脸更是气得发紫。

“啪……”

赵匡胤抓起桌上的茶杯就朝韩旭砸去,却被韩旭歪头避过。

“你还敢躲?”赵匡胤大怒,抓起满桌子的奏折向韩旭再次砸去,骂道:“老子让你躲……”实在被韩旭气的不轻,一向注重礼仪的他,就连出口都爆了出来。

好一阵发泄后,赵匡胤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回到龙椅上。平复了内心的怒气,缓缓开口道:“你想说朕是: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说着,见韩旭一副难道不是如此的样子,刚刚平复的怒气又再次冒了出来,骂道:“那朕要不要先把你这只走狗先烹了再说?恩,韩大人?”

“微臣不是走狗!”韩旭无语,再次小声嘀咕。

“你当然不是走狗,你他娘的就不够格!”赵匡胤指着韩旭的鼻子破口大骂。

……

一番发泄后,赵匡胤似乎恢复了理智,看着跪在地上却一副正气凛然的韩旭,长吁口气,叹道:“安史之乱后,地方权利一直把持在各地的节度使手中,最近几十年推翻前朝的无一不是节度使。就连你的《建议书》中,不也是建议朝廷军政分家,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利吗?如今你为何又反对朕这样做?”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夺得天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无非就是杀那些开国功臣。大汉的韩信,萧何……均为躲过刘家的屠刀。唐朝或许是个例外,但别忘了李世民从根本上来说算是大唐的第二任皇帝。李渊的老臣,李建成党羽,同样被杀了很多。他需要的是秦王府兵将的支持,当然不可能对这些人下手。

不过,韩旭当然知道赵匡胤此次削将带来的后果,那就是历大宋数百年王朝,从此再也无法挺立起汉人的腰杆。于是,正色道:“如今天下并未太平,大宋四周强敌林立,朝廷需要这些将军。”

赵匡胤摇了摇头,不屑道:“强敌?大宋禁军百战百胜,谁是强敌?夜夜笙歌的南唐?还是苟延残喘的后蜀?亦或内乱不断的契丹人?……朕的禁军中能独挡一方的将领多如牛毛,只要给朕两年时间,新一批的优秀将领将会为大宋开疆辟土,一统天下。”

接着,又道:“天下再也经不起乱战,这乱世该到头了!如今的大宋朝廷,如今的天下百姓,需要的修生养息。朕知道百姓的疾苦,朕登基当日就曾经暗暗发誓,朕的大宋江山将是最开明的一代,朕的百姓会以生在大宋为荣,汉人将会是这天下最高贵的民族!”

从赵匡胤的话中,韩旭突然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宋朝的百姓是自古以来最幸福的一代!

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而随后的北宋,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同样,北宋从立国之初开始,一直在进行着领土扩张,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

大唐人在精神上是最骄傲的,而大宋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却是最丰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一直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压制着。要知道宋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大宋王朝就没有对外和亲这回事,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也不会娶外邦的女子,更不会有女子外嫁他国。这可不比千年后,大街上到处可见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抱着个蛮夷老头。

想到此,韩旭说道:“皇上心胸无人能及,可皇上能保证大宋朝今后还会有如此多的名将来护卫大宋的江山吗?微臣知道皇上欲以文治国,书院遍及天下,这是为了纠正“君臣之纲”,彻底结束这乱世纷争。可皇上想过没有,一旦长久下去会怎样?如今皇上雄才大略,禁军高手如云,可多年后呢?”

赵匡胤看着韩旭沉默了,久久的沉默着!

开国的是明君,亡国的不一定全是昏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在别的地方或许合适,但若放在皇帝的更替上却是个大大的讽刺。一代不如一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忽然,赵匡胤长身而起,抬头看着门外的夜色,豪气道:“多年后就是一个太平盛世,朕要让所有的战争在朕的手里结束。”

“呃……可是……”

“无需多言。”赵匡胤挥手阻止了韩旭说下去,转而大声道:“今日之事,你罪无可恕!既然你不想做官,那朕就成全你。罢了你的淮扬节度使,以及御前侍卫统领之职,你就乖乖的做个富家翁去吧!”说罢,怒气冲冲的转身离开了文德殿!韩旭傻了眼,要撸官也不是这样吧!这岂不是一撸到底的节奏!

第293章重逢

“糊涂。”“你小子糊涂啊。”

吴师道气急败坏,拍着桌子已经整整呵斥了韩旭一个时辰。

然而,说了半天,却见韩旭依旧悠闲的翘着二郎腿,端着小泥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骂道:“早知到你急急忙忙的回京城,是为了这件事的话!老道就算拼了老命,也得阻止你这蠢材!”

“骂完了?”韩旭呵呵笑道。

啥叫哀其不幸,怒气不争?吴师道这回总算是明白了。

没好气道:“你说说你,这天底官员无数,难道都不明白皇上的心思?咋就非得你出头呢?再说了,这种事是做人臣子能说的吗?骂你糊涂都是好的,你就是个猪,而且是不知死活的猪!”

韩旭摇了摇头,放下茶壶,起身来回踱步。

半响后,转身看着吴师道,眼中精光闪闪,认真道:“就是因为,全天下的朝廷官员都敢不说,所以我才要说。”

“你当你是魏征?”吴师道没好气道。

“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汉人的脊梁,我就做一回魏征又有何不可!”韩旭呵呵一笑道。

“汉人的脊梁?”

吴师道不太明白韩旭的直言觐见和汉人的脊梁又有何关系?韩旭也没有解释下去。

但吴师道却从中听出了不一般的味道,一种坚定不容置疑的味道;一种大义凛然,敢为天下先的决绝。他好好的从头到脚将韩旭打量了一遍,似乎第一次认识韩旭一般!

一个平日吊儿郎当的家伙竟然会有如此的想法,这实在是不合情理!可瞧着韩旭这样子,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心,而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

良久,吴师道一声长叹,喃喃道:“可魏征死后也不得安宁……”

“死后的事?死后的事谁管得着呢。”

韩旭望着窗外的夜空,想到了多年后的“澶渊之盟”,多年后的“靖康之耻”,多年后的蒙古铁骑,多年后的“崖山之战”,随即认真的说道:“既然我来了,我看到了,那我就去做了!至于结果……”说到这,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

吴师道惘然不解,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被韩旭阻止。

随即,韩旭莞尔一笑道:“老道,真不好意思,本想让你做个淮扬军掌书记,但这样看来是没希望了。当然,你老若是真的相当这个掌书记的话,小子我就跟李处耘李老哥说说,想必他这点面子还是会卖我的!”

“扯淡,老道会在乎那一身官袍?老道是担心你小子的安危!”吴师道白了眼韩旭,没好气的说道。

“算了,事已至此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我是无官一身轻!”韩旭耸了耸肩膀,摆手道:“出去喝酒吃肉,老秀才他们都等得不耐烦了!”说罢,转身朝外走去。

望着韩旭离去的背影,吴师道摇头苦笑,喃喃自语:“汉人的脊梁?”

……

久别重逢,自是一番热闹。

秦家大院内齐聚一堂。

老秀才早已派人通知了陈家茶馆。陈小娘,陈老头,就连朱夫子也全都敢了过来。

小情人相见,格外的腻歪。

整整一晚上的时间,陈小娘都娇羞的腻在韩旭身边,陪着韩旭喝酒欢闹,也让韩旭暂时的抛却了罢官的郁闷。

酒席散去,众人纷纷告辞。

在韩旭绵绵的情话下,陈小娘半推半就的留了下来。此刻,两人正在秦家大院的后花园内,一叙离别衷肠。

“旭哥儿,你再给我说说你在南唐的故事。”陈小娘腻在韩旭的怀中,小声求道。

软香在怀,韩旭的心思早已不在此,不禁笑道:“这不是早就给你写信说过了嘛!扬州骗李重进的事,攻打扬州城的事,还有南唐之行的事,我都写信和你说过啊!”

“可你没说南唐的太子妃呢,听说南唐的太子妃能歌善舞,是天下第一美人哦?”

韩旭微微一愣,一股浓浓的醋味钻入鼻孔,不禁连连摇头苦笑。搂在陈小娘腰间的咸猪手,顿时紧了紧,笑道:“能歌善舞?或许吧……是个美人也没错,可若说是天下第一美人就扯淡了!至少咱们家的小娘就不比她差。更何况,那臭婆娘又凶又狠,“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说得就是她那样的!老子差点小命丧在她手里!”

一听这话,陈小娘忽的起身,面色苍白,急忙问道:“那你没事吧?”说着,娇嫩的双手在韩旭身上查探起来。

“当然没事,若有事我哪还能完好无损的在你面前。”韩旭捉住陈小娘的双手,放在嘴上亲了亲。见陈小娘那娇羞欲滴的样子,忍不住的一把将其搂过,朝着那朱唇印了上去。

长久的相思,化作幸福的一吻。

陈小娘迎合起韩旭的热吻,吻得意乱情迷。直到一口气再也憋不住,这才一把将韩旭推开。少女的矜持和羞涩,令她没有勇气再看韩旭一眼,转身匆匆进了屋子。

跑了?韩旭舔了舔嘴唇,淡淡少女的清香,随即嘿嘿笑着朝屋内奔去。

……

轻轻推开屋门,只见陈小娘正端着烛火放到桌上,烛光下的容颜更显几分娇美朦胧。

夜深人静,大红蜡烛!

难道这是洞房花烛的节奏?韩旭心下一阵激动,几十年的处男的生涯难道就在今晚告别?

陈小娘转身将韩旭那小泥壶放到桌上,随即缓缓坐下,朝着韩旭轻轻一笑道:“旭哥儿,今晚我们秉烛夜谈可好?”

“秉烛夜谈?”“老子痛恨小泥壶,老子痛恨红蜡烛!”

韩旭心下那个憋屈啊,彷佛浴火焚身之时,突然一桶冰水重头浇下,顿时歇菜。

“咯咯咯咯……”陈小娘掩口轻笑,她哪里还不知道韩旭所想,羞涩的将韩旭拉到桌边。双手托着下巴,笑道:“你还有很多事没跟我说哦!”

“啥事?”韩旭拿起小泥壶啜上一口,认定了今晚已无希望,不禁有气无力的回道。

“呵呵……”陈小娘莞尔笑道:“比如盐帮……比如那个淮扬水军统领程淮秀……我的‘浪荡节度使’大人……”

“呃,你怎么知道的?”韩旭老脸微红,嘿嘿笑道。

“浪荡节度使的大名想必天下都知道,只不过我可是从赵芸那知道的!”说到这,陈小娘摇头一叹:“只是想不到赵芸还是咱大宋的公主!”

陈小娘说这话的语气虽说颇有醋意,但更多的却是有些无力。赵芸回到汴京后,多次去了陈家茶馆,一说起韩旭就是眉飞色舞的样子。陈小娘不是白痴,在仔细的观察之后,顿时发现了赵芸这个西贝货。再在丐帮的打听下,哪里还能不知道赵芸的身份!

韩旭捉住陈小娘的一只手,亲昵的放到自己的脸颊上,笑道:“陈姐姐永远是我的陈姐姐,而且只能是我的陈姐姐,你可别忘了我的身价全在陈姐姐的手里哦!在我们那有个习惯,男人的钱财只能给自己的妻子保管!”

说着,见陈小娘羞涩的低下了头,不禁又道:“再说了现在我也不是什么节度使了,皇上罢了我的官,我现在就是一寻常人呢!”

“有这事?”陈小娘大骇,但语气中却似乎有一丝轻松之意。

“是啊!外面还不知道,不过应该就这几天吧!”

陈小娘没有说话,良久后抬头鼓足勇气说道:“我们不如找找赵芸吧,她可是大宋的公主……”

韩旭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这是他和赵匡胤之间的事,是他的坚持,同样也是赵匡胤的坚持,任何人其他人都无法改变的坚持。……

第294章圣眷正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淮扬节度使兼御前侍卫统领韩旭,未奉诏私入京城,且纵马皇城……即刻起罢免其淮扬节度使,御前侍卫统领之职,贬为庶民,钦此……”

翌日早朝,当常欢宣读完圣旨后,赵匡胤头也不会的离开了崇元殿,留下一帮面面相觑的文武百官。

大宋立朝以来,赵匡胤向来勤勉,兢兢业业。早朝一开便是一两个时辰,就算开过晌午也是常有之事。每个官员都必须准备好提案,若是被赵匡胤抽中而不知如何回答,那么等待他的必定是一顿扑头盖脸的训斥。

然而今个早朝,实在是太反常了,赵匡胤未发一言,从头到尾就宣布了一道圣旨,随后便是退朝,连一句发话的机会都不留给下面的百官。

“守信,发什么什么事?韩旭怎么会……”王审琦来到石守信面前,小声问道。

“对啊,韩旭怎么回到汴京也没通知我们一声?”高怀德皱眉道。

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将领全都围住了石守信,殿中的这些禁军将领和韩旭多多少少都有些接触,对韩旭相当的关心。

石守信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目光在对面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脸上扫过。三位大宋宰辅面无表情,但眼中那疑惑的神色被石守信一一看在眼里。是以他相信这事应该和三位宰辅没有关系,甚至他们根本也不知情。

文武百官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的迈出了崇元殿。

……

文德殿外。

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统领静静的等候着赵匡胤的召见。

良久后,常欢走了出来,看着满院的禁军将领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小声道:“石将军,皇上今日有要事,你们还是先回去吧!”

“常公公,劳烦您再代为通传,我们有急事求见皇上!”石守信拱手道,这已是第三次求见了。

“对,常公公你告知皇上,就说皇上今日不见我们,我们就不走!”王审琦大声说道。

“对,对,皇上不见我们,我们就不走……”众人纷纷附和。

常欢无奈的摇了摇头,依旧站在原地不动。

见状,石守信心中微动,似乎明白了什么,挥手制止众人的哄闹:“兄弟们别在为难常公公了!”说着,转身朝着常欢拱了拱手,说道:“常公公,在下有一事还请公公指教?”

“岂敢,岂敢!”常欢连忙摇手道:“石将军有话但请吩咐!”

石守信抬头朝文德殿内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附耳道:“不知里面……皇上正和哪位大人议事?”

常欢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声道:“枢密院副使赵大人!”说罢,转身回文德殿内。文德殿的大门再次关起。

“赵普?”

石守信蹙着眉头,喃喃自语!赵普是赵匡胤的心腹谋臣,这事大家都知道,他在里面也很正常。但常欢临走时那高深莫测的笑容,似乎在提点着什么!

“守信,你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