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原来是这样。我给你们讲讲。这张勋啊,原来是清廷皇上的奴才,当过南滇提督、黄河提督以及江南提督。清廷没了,又成袁世凯手上的大将。”
“对啊营长,你说岳司令向袁大总统用兵,这是不是造反啊?”陈秀生问道。
“陈秀生,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邓冠民警觉起来,与陈秀生没受过正规军校培训不同,邓冠民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以及军事素质都要高一个档次。
“营长,不是我的想法,是手下的士兵这样问我?可是,你知道……我只读过初小呢……”
“岳司令说过,这世界上的皇帝、总统,有好的有不好的,譬如这袁大总统,我们皖省、苏省安心做自己的事,该交给袁大总统的税也交了,可是,袁大总统还是把我们当成江南那些民党,要对我们用兵,要想抢我们的工厂、粮食、财货,你说你答不答应?”邓冠民开导道。
“不答应,我坚决不答应!在我们老家,好多人家都供有岳司令的长生牌位,说只有岳司令当了这皖省都督后,他们才开始吃饱饭,没了土地的人,也可以进城做工,而且每个月至少能拿到两个或三个大洋呢。”陈秀生说道。
“这就对了,你要教会你手下的士兵去思考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次战争,我听岳司令说过,不是皖省要打仗,是袁大总统不要我们活,所以我们必须要反击!不然,真的袁大总统的兵来了,我们只得把家里的财货拿出去,我们的生活又会回到从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谢谢营长,营长。我明白了。”陈秀生感激地说道。
“轰轰轰……”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炮声,战斗开始了!
“快,各就各位,紧密监视,随时准备开枪!”听到炮声,邓冠民丢掉手中的香烟,翻身而起。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
第195章 张勋的末日(4)()
1913年7月19日这一天,对于武卫前军统制张勋来说,十分不顺。复制网址访问
张勋的不顺,从早晨就开始了。早晨先是被守城的皖军给不明不白地搞掉了近千人,接着便是武卫前军的75毫米山炮在主炮兵阵地上,被皖军一阵炮火给洗得白白的。
不明不白,是与前两天相比。前两天武卫前军也有损失,损失也不算少,但张勋很清楚那些损失是怎么造成的,而且那些损失也值得。但是,早晨的那阵冲锋,其损失真的出乎意料,此前可是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炮击呢,虽然不一定就打掉了皖军的重型装备,但前沿阵地的士兵及机枪阵地,总在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吧,再不济半个小时的炮击也要打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皖军战力吧?可是,当炮击结束,北洋发起冲锋之后,竟然发现皖军比前两日的火力还猛,给人的感觉不是皖军挨了半小时的炮火,更像是北洋军挨了半小时炮火,因为北洋出动了两千人的攻击队伍,但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很无力啊。
这个不顺,初时张勋还没注意到。但当皖军的重机枪、火炮阴一堆阳一堆地将进攻的北洋军给敲掉之后,张勋才发现,皖军与前两日的表现大不相同,难道,皖军得到了增援?但也不像啊,17日晚上,倪嗣冲还在说与皖军第一师正大战于永城呢。
后来的不顺,让张勋有些心惊。马达,那可是120门火炮组成的炮兵阵地,是北洋第二军几乎全部的75毫米山炮,竟然在一次相当炮击中化为了一堆一堆的零件。
主力火炮被全部摧毁,张勋便萌生了离开冯国璋的想法。但这话又不能那样说,好在靳云鹏那小子知道自己的心思一样,专门提出派一支偏师南下的策略。
好吧,张勋主动承担了偏师牵制敌人的任务,去找冯大帅要剩下的山炮,北洋第二军三个师的山炮,包括军部本身也准备有山炮,其数量肯定不止摆出来的那点,何况,损失的山炮里武卫前军所占分额也不少。可是,冯大帅给是给了,却只给了4门山炮,一个山炮连。马达,冯大帅,我这是一个师不是一个团啊,一个连的山炮,你这是打发叫花子么?
但是,冯大帅手上余下的山炮也不多了,甚至,冯大帅把张勋拉到后勤仓库里去看,看得上的都拉走啊!显然,冯大帅有些生气了。
张勋看事不可为,也只得如此,拉着4门75毫米山炮和200发炮弹开始向南突击。张勋相信,哪怕没有重武器,他的部队依然拥有强悍的战斗力。当然,张勋也没忘了单独向袁大总统要大炮给养,不过,袁大总统答应派海军给他送到长江边上。
马达,这又是一件不爽的事,送到长江边上,意指武卫前军只有打到长江边,才能得到给养啊。反正,张勋是这样理解的了,虽然这样理解有些偏差,但张勋就喜欢这样理解。至于从冯大帅的渠道得到的给养,张勋提都不愿意提。因为张勋觉得,自己兵锋南指,这是给冯大帅开辟道路让其挣军功啊,理当由冯大帅支付给养。
总之吧,这一路走来,张勋就在生闷气。所以当他听到前面又是打枪又是轰炸时,当即就带领大部队向前冲,马达,你苏省地方保安部队也想来欺负俺武卫前军,你这是找死啊!
虽然手下参谋及各协统想要劝张大帅稳重一点,情况弄清楚再行动也不迟,但根据他们的经验,前锋营与之交手的队伍虽然枪声较急,还有手榴弹炸响,但确实没有听到重机枪与火炮的响声,所以他们也同意了张勋的判断,前方是一支地方部队,有可能人数比较多。
人们爱说,人上一万,无边无际。确实,对于武卫前军来说,他的中间上万人,前后拉的距离就有一公里以上,所以当张勋催动着部队向前冲时,实际上真正跑在前面的部队只有两个营,也即两千多人。
“怎么回事,前锋营呢?”跑在最前面的部队,当他们直到远处战场上还残存的火星时,心头一下子懵了,上千人的前锋不见了,地面上只是还残存着火药爆炸后的火星。
“砰!”带队的营长朝着前方火星处开了一枪。
“嗵嗵嗵嗵……”营长开这一枪,引来了马蜂窝,顿时,前面数百米的距离上,突然吐出一串串火舌,然后,只感觉到身边的士兵身上,突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马达,中枪了?营长只感觉到自己腹部一痛,然后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自己带着向后退了两步,然后,营长就痛昏过去了。
“晃晃晃……”当武卫前军这个营长倒地死亡之后,他才看到真正令他惊奇的一幕,无数红彤彤的炮弹从前方升起,然后落向自己的后方,落在了更大的人群堆里,轰轰轰……
“敌袭——”聪明的士兵在大叫一声敌袭之后,迅速爬在地上,把头埋进低洼处,等待战斗结束。对于有经验的士兵来说,这种无数的机枪与火炮的突然袭击,不打到一定程度根本就无法结束,而战场上到处都是炮弹与子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原地卧倒,把生命交给佛祖观音神仙。
“轰轰轰——”此次作战,皖军山炮部队并不藏着掖着,而是及时地向着各坐标地区进行炮击。是的,晚上炮击,只有将前方炮击区域的地标全部标好,最前方只要有炮兵观察员,看到敌人进入哪一个坐标,报出坐标指数,山炮就可及时炮击。火炮这种夜战方式,至少要到一战后期,才会在西方出现。
“大帅,不好了,前面并不是地方部队,而是皖军主力!”张勋手下参谋一听马克沁的枪声以及这两天经常听到的那种奇怪的炮声,就知道遇到麻烦了。
“皖军主力,怎么回事?他们不是在徐州城里么,怎么跑到这荒郊野外来了?”张勋没想通。情报不是说,昨天有近两万人的皖军部队进入了徐州城,冯大帅估计今天的攻城比较难,事实上也比较难,这等于是证明徐州城里的敌人更加强大了,但是,这郊外之皖军主力……哪来的?
不怪张勋大惊小怪,两军交战,对方圆百里的敌我态势,肯定是非常清楚的,双方都有情报人员,都有侦察兵,假如有一方情报与侦察明显失误,那么距失败也就不远了。对于徐州东南向,此前的侦察不要说皖军主力,就是地方部队也没有,遇到地方部队就不说了,小规模的部队,有时神出鬼没,侦察人员未必会知道,但是主力部队是不同的,主力部队因为装备的原因,走到哪里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譬如那重机枪,就得至少两个人抬着行走,想隐藏都隐藏不住。
“报告大帅,冯大帅来电:中午时分,徐州城一主力师出城向南,目的方向不明,冯大帅盼我部注意!”就在这时,电台班收到冯大帅来电。
“马达,找死啊,别人中午就出城了,晚上才来消息!”张勋骂了一句,不过,张勋马上想到电报内容:“一个师,你确实电报是写的是一个师?”
“是的,一个师,电报很清楚,有‘一主力师’四个字。”电讯参谋肯定地说道。
“好好好,我明白了。现在,我命令,左路前路军向左越过陇海线向关包抄;中路右路随我继续向前推进;后路军注意增援!立即行动!”
“是!”各部长官闻风而动。
看書罔小说首发本書
第196章 张勋的末日(5)()
武卫前军,分设中、前、后、左、右共五路,中路设6步营、1炮营;其他各路设4步营、1炮营,如果其炮营没在徐州城下遭到打击的话,可能还会给岳山带来一些麻烦。
但是,一来武卫前军的獠牙被拔得差不多了,二来中午出城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主力师,其总兵力无限接近两个师,如果与武卫前军比装备,那是绝对相当于两个主力师的。
最重要的,在别人看来铁路是颇为难守的地方,但对于岳山来说,只要有铁路,等于就给敌人上了一道铁甲车防御,武卫前军想跑都跑不了。
所以,当武卫前军前路左路两路军共计8个步兵营向着铁着陇海线方向冲来时,突然不但突然遭到了隐藏在铁路线上的真正的皖军主力部队的阻击,而且还迅速引来了铁甲列车,
听到铁路方向传来枪炮声,而且比此前更加密集的枪炮声,张勋一下子又懵了:马达,到底有多少皖军啊?这像一个师的部队么?
只是,张勋还不知道,他此时已经身立于危墙之下,他的指挥部,此前还称得上是安全的,但铁甲列车出现之后,他的指挥部距离列车上的4门75毫米山炮,其距离只有3。9公里。
皖军侦察兵,迅速将这一敌情报到了李定北处。
“命令列车炮兵组,立即对a41地区进行炮击,五分钟饱和炮击!”李定北第一次独立指挥大部队作战,但战场术语早就熟溜了。
五分钟炮击,叫饱和炮击!这与北洋军财大气粗的30分钟炮击完全不一样。这完全是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新式炮兵理论。而且,因为那个坐标之内有重要目标,才会引来“饱和炮击”,否则,最多能招来三发急速射或五发急速射。而更多的时候,则只会召来一发炮击。
轰轰轰……
四门炮的炮弹密集度明显不够,但是,因为是突然袭击,所以还是将张勋指挥部所在地区给炸了个猝不及防,张勋本人,在炮弹还在空中时,就被身边两名卫士给拉到了一个洼处扑倒在地。
但是,这不是炮兵的偶然或随意炮击,而是五分钟的饱和炮击,所以,躲进洼地处的张勋并不安全,虽然他本人并没有直接遭到炮弹轰炸,但是以他为圆心,走径10米之内,挨了7颗炮弹,伏在他身上的两名卫士,在炮击中途,就已经被弹片给击杀了,而张勋,则很奇特地被炮弹给震晕了过去。
“好,打得好!”正在带着警卫团骑兵连向张勋所在慢慢突击过去的岳山,在距离张勋一公里之外,很清晰地看到了张勋指挥部的覆灭,炮击结束后,那片区域,基本上没有活物了,在炮击刚开始时,有边缘地区跑得比较快的士兵等人,算是活过来了,但岳山也知道,那些人都是虾兵虾将,没任何意义。
“司令,什么打得好啊?”骑兵小伙子们虽然看到到前方一公里外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但却不知道具体内容。
“呵呵,我们列车上的山炮连,抓住了一个机会,正在炮击张勋的指挥部,从炮击效果看,即便张勋还活着,他的指挥部也运转不开了!因为他的指挥部的人员,都死得差不多了啊!”
“哎呀,那太好了,太好了!”骑兵小伙子们说道。
“立即派一个班回去,告诉参谋部李主任,敌酋张勋已经丧失指挥能力,可以对敌发起总攻了!”岳山扫视了一眼战场,命令道。
今天这个夜晚,似乎不要太亮,所以岳山能够看得很远。在没有红外设备之前,岳山这种能力,等于是作弊。张勋败得并不算冤枉。
如果换一支同时代队伍,与张勋对决,假如其兵力与岳山相当,那么,第一他们打不出此前对前锋营的近战,他们在对前锋侦察兵时就得暴露武器、兵力等,由此第二,也就没有后面对敌两个营的再次突然打击;第三他们没有迫击炮这种轻便而非常厉害的火炮,其战力要弱至少三分之一;第四敌人也做不出用火车机车装备成铁甲列车的举措;第五不会给炮兵标示坐标;第六,双方都不擅长夜战……有了这么多不同,可以设想一下,与武卫前军相遇是个什么结果?
最好的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武卫前军可能讨不了好,但围攻者也讨不了好。而在当时,除了北洋六镇,还有谁的战斗力能与武卫前军张勋这个疯子相比?
其实,在整个战斗中,岳山一直在给张勋部队的战斗力定位,最终他找到了位置,也即这个时代的北洋,并不算弱军。就有如当年在安南与高卢鸡战斗一样,东国人的部队并不弱,弱的是皇室,是朝廷,他们不敢与洋人对着干。
或许,他们也不是不敢,而是不愿。因为东国人向来会计算,很聪明。他们要计算得罪洋人与不得罪洋人的区别,当然,这个区别并不是国家民族,而是自己的区别。如果他计算的结果,是不得罪洋人比得罪洋人还更有利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得罪洋人了。
这也是岳山穿越后要用洋人来做生意的原因,挟洋自重啊,与挟洋自重的,还有一种叫“养匪自重”的。土匪剿完了,看起来天下太平,但不行啊,因为那样就没自己啥事儿了,所以,这剿匪是不能剿干净的,最好是剿到能压服住土匪为好,而如果朝廷一拿下自己,土匪又要生乱,惟有在这种情况下,官兵、朝廷、土匪才能和平共处。
这就是几千年来的东国政治:算计。算计皇帝,算计朝廷,算计敌人,算计自己,把所有人都算计在内。
东国清廷结束后,为什么会军阀混战几十年,将东国最后一点元气也消耗干净。这也是东国文化中的一种奇葩现象:大家都是几所军校的师兄师弟,或某个名人的徒子徒孙,所以即便兵败,也不会被砍头,自己最多通电下野罢了。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譬如某将军,曾经救过常凯申,后来常凯申抓住他了,也放了他一马,这就是东国文化。
譬如那个后世享有不菲声望的反戈将军,不知给国家民族多带来了多少灾难。本来段祺瑞的皖系在京师城里江山坐得好好的,百姓也可以安稳几年,可那个反戈将军反戈一击,赶跑了皖系,迎来了直系,好吧,直系也行,但问题是,直系属于泰晤士等国支持的集团,而当时实力同样巨大的奉系则是蛇国支持的集团,于是,背后的主子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便又有了直奉大战,最终直系败北,张大帅从关外来京师坐了江山。可是,反戈将军的日子继续过得非常好。
只有反复无常,没有规则与底线。
但是,岳山来了。岳山决定终止这个乱世。所以,当岳山觉得张勋这人,一天也留不得时,岳山甚至会亲自出手。好在皖军的炮兵很给力,否则真的来个老王见面也没特别的意思。
“冲啊——”
“缴枪不杀——”
远处,皖军气势如虹,发起总攻。
“司令,我们回吧?”看到皖军发起总攻,骑兵小伙子们决定把司令送回指挥部。平时,司令可是与他的贴身警卫连呆在一起的,现在的野外,炮弹横飞,流弹横飞,谁敢保证司令一点不出事啊。
“好,我们回吧!”岳山从来不为难手下的小兵。
本書源自看書網
第197章 冯国璋想撤退()
今天这个夜晚,确实不要太亮,每月农历十六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啊。复制网址访问 所以,接下来几个小时的战斗主要成了抓俘的时间,而且,似乎,不要抓太多俘虏好不好?
东**队只能打顺风仗的特点再次暴露无遗。
当皖军势如破竹般冲来,当缴枪不杀的响声响彻天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武卫前军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余下百分之五的死忠分子,虽然给皖军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正好磨励皖军在战场之上的感觉。
至晚12点,战斗结束。对,又是晚上12点。
武卫前军16500人,被打死打伤5000余人,余下11500人左右全部当了俘虏,军官死伤大半,奇特的是,在被炸昏后约两个小时,张勋竟然从俘虏营中醒来。
“司令,这些俘虏怎么办?”参谋董德兴问道。
“按武卫右军的规矩办!”岳山说道。
对于这两支武卫军,俘虏的政策与其他北洋军的政策是不同的。俘虏的其他北洋军,年轻军官或年轻士兵,岳山会将其合适的部分转化为皖军,这是皖军今后扩张的方式之一,让别人对士兵或军官进行初级训练,皖军来完成最后一个阶段的转型以及定型训练就行。
但是,武卫军系统,属于太老的军队,虽然是新军但其思想却相当陈旧,就连袁大总统对这两支部队都不太喜欢,所以几乎全部交给手下去建功立业了。譬如张勋本人,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还在前线奔跑,这支部队是不是太老了?
所以,对于武卫军系统,岳山单独设置了一个政策,那就是普通士兵及低层军队,全部送进煤矿、铁矿以及筑路队进行“无偿劳动”,根据其生前罪孽劳改三五年或七八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