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可恶的荷兰人,从没拿他们这些本地人当人看。
想到这,他心底真恨不得大明早日打过来。
到那时候,看这些荷兰人怎么横!
在大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歧·视!如果有人遭到了不公正待遇,还可以告官。
且大明人人都安居乐业,就算不能挖金子,也可以去工·厂上班。每月拿着工资,养活自己,是绰绰有余了。
这样的国度,他早就向往已久。
本来他也想偷·渡去的。只是好不容易攒够了船票,大明又突然和荷兰开战了,使得巴达维亚被封锁。
但这是一件高兴的事!
因为大明既然打过来了,那船票也省了。这个地方,也很有可能变成大明的地盘。那他去大明本土,代价也小了许多。
心里期盼的时候,脸上也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那荷兰人见马哈茂德犹犹豫豫的,不但不回话,还敢发笑。顿时觉得这低jian的土著是在嘲·笑自己!
几步走过来,一把抓住马哈茂德的衣领,骂道:“卑jian的土著!”。说着,就按着他的脑袋,径直往柜台撞去。
那华人店员见此,立马阻止道:“先生,这地方不能打架!”。
虽然这‘李记杂货行’和上面有些关系,但他也只是顾忌而已。这华人店员,还管不了他。
于是话一说完,马哈茂德的脑袋,就结结实实的撞在柜台上。
看着马哈茂德七晕八素的样子,荷兰人瞬时笑出声来。
后面的顾客看着荷兰人的所作所为,一个个敢怒不敢言。
这时哨声响起,却是戒严开始了。
一些还没买到东西的顾客,都愤怒的看着荷兰人。要不是他,也不会耽误这么久。
很多后面的顾客,也都不甘涌入进来。
荷兰人见此,立即举着枪,将众人往外赶。
马哈茂德正想拿着东西走,那荷兰人却找·茬,非要他将东西放回去。
七天的口粮全在这里,马哈茂德当然不愿放回去。
结果荷兰人直接抢夺,并对马哈茂德拳打脚踢。其它顾客上前买东西,也被荷兰人呵斥。
当一篮子的大米泼洒在地,马哈茂德也怒了。到底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一把抄起桌上的算盘,朝着荷兰人的脑壳砸去。
咔擦一声,算盘断成两截,算子落了一地。荷兰人也被砸懵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就像是蝴蝶扇动了翅膀,其它人的怒火,也瞬时被点燃。一涌而上,使劲的揍死荷·兰人。
惨叫传出,很快就被愤怒的叫骂掩埋。
这里的动静马上引起卫兵的注意!急促的哨声响起,纷纷向这里赶来。
紧接着,枪声大作,恐慌也在一瞬之间,急速蔓延。
正在密室里布置任务的张扬,一听到街上乱了,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第九十八章 轻松的攻城战()
本来他们还想闹点乱子出来,现在发现,完全没那个必要。
于是张扬立即命令在座的人,准备行动。
到场的不仅有天地会的华人,还有很多和天地会、情报司走得近的土著势力。现在为了分散荷兰人的注意力,张扬要将所有底牌揭开。
而在街道上,很多土著正在围攻落单的荷兰人。马哈茂德因为是第一个反抗荷兰士兵的人,所以无形中,成了众人的领·袖。
但凡长着金发高鼻的西方人,都会遭到无差别攻击。
一些憎恶荷兰人的华人,也都加入暴·乱的队伍。
这一切发生得毫无征兆,以致总督府都没反应过来。
当荷兰人紧急调·遣军队,镇压叛·乱时。那些土著们,已在情报司的帮助下,洗劫了荷兰人的武·器库。
很多天地会和土著势力,也在情报司的指示下,开始在城中煽·风点·火。
再加上偷·鸡·摸·狗之徒浑水摸鱼,城中立时狼烟四起。
整个巴达维亚,烽火连绵,乱像凭生。
此时的荷兰总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因为荷兰人的军队中,有很多都是当地的土著人。
所以在剿灭叛·乱时,有很大的抵抗情绪。
又经过情报司暗桩的挑·唆,结果军队刚出军营。那些土著士兵,就调转枪口,对着荷兰人开枪。
使得荷兰人不得不防·备着土著士兵,让他们上缴枪支,严加看管。
可这样的做法,却使得那些本没有反·心的土著士兵认为,荷兰人是要对他们下·手。
结果,逼得更多人反·抗!
恰在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
巴达维亚近海,齐整的战舰排成一字型,向着巴达维亚进发。
这次大明已决定了下狠·手!
即使抵抗再激烈,付出再多的伤亡,也要拿下巴达维亚。
当前方出现城市的轮·廓时,刘卫国和张啸都不自觉的笑了。
只见城市上空,黑烟滚滚,显然出了乱·子!
看来,情报司没有令他们失望。
如果他们知道,这一切完全是土著自发挑起的,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登上码头,海岸没了荷兰人的防守。先前那些让大明吃尽苦头的炮塔,此刻也都无人看管。
所以大明不伤一人的登上码头,进入市区。
一些叛乱的土著看到是大明的军队来了,全都发自内心的欢呼。一个个自愿的给大明带路。很多人,还跟在大明后面,自发的向荷兰总督府进发。
一路上,除了些不长眼的土著,大明根本没遇到半点抵·抗。
且就是这些土著,也不用大明动手,就被土著人内部解决。
等来到总督府,里里外外的土著,已将总督府层层包围。
由于军营位于总督府的内部,所以这里的抵抗力也最为顽强。
正在指挥的马哈茂德,听到大明军队来了后。立即将这消息通知给了张扬。
如今他已自愿加入张扬的阵营,听从张扬的指挥。这使得土著的攻击更有针对性,也少了无畏的损伤。
也避免了对巴达维亚城的破坏!
张扬一听到这消息,立马找上刘卫国。
跟他说,荷兰人如今都躲在总督府里,内里大概有两千左右的正规士兵,四千左右平民。且平民中,青壮年男子的比例也不小。
要知道,这里的土著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先前凭着血·气和人多势众,才能倚着人数优势,将落单的荷兰人打得屁·滚·尿·流。
但现在,这里的枪林弹雨已让土著们明白。打仗,是会死·人的。
所以张扬便让众人围而不攻,并让情报司和天地会的人守在前线。
等着大明军队的到来。
看着高高的围墙,漆黑的栅栏铁门,以及堵在门后的沙包。
刘卫国直接拉来几尊大炮,冲着眼前的围墙大门,就是一顿猛烈炮击。
轰轰轰···
雷声般的轰鸣声骤然响起,久久未停。
总督府的铁门,第一个被轰飞。那些围墙,也全被轰塌。上面驻守的士兵,跑得慢的,全被压在墙下。
看这架势,活命是很难了。
不过他们就算活下来,也逃不脱土著的毒·手!
而大明还不好出面阻止!因为这些土著和帝汶岛不同,帮了大明的大忙,还听从大明的指挥。所以大明也不好不让他们发·泄怒气。
何况这些荷兰人欺压他们近两百年的时间,如今发·泄出来,几乎没有理智。
大明只能尽量多抓些俘虏,或者在他们死前,补上几枪。并要求那些土著,尽量不要以变·态的手法杀人。
当然,这样的约束等于无效。
因此大明不得不又下命令。
每抓住一个荷兰人,都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其中男人十二华元,女人八华元,孩子五华元。而老人,就算了。反正能来这里的荷兰人,几乎都是青壮年。那些一大把年纪的,还没出海,就被海上的风浪,给晃·死了。
果然,金钱的魅·力是无人能敌的。
很多土著不再将荷兰人杀之而后快,反而尽力抓捕活的荷兰人。
在他们眼里,这些荷兰人已成了会呼吸的华·元。
尽管总督府的抵抗力很强,但那些土著人看在钱的份上,跟着大明军人冲锋。毕竟这里的荷兰人最多,富贵险中求嘛!
当然,大明军人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
凭着长枪利炮,那些荷兰人被打得丢盔弃甲,沦陷了大片阵地。
只是总督府的范围很大。
在标志性建筑,总督府别墅被攻下后。荷兰总督带着残余的荷兰士兵,仓皇的逃进别墅后面的军营。
这里的军事防御做得不错。那坚固的堡垒,深深的壕沟,极大的削弱了大明的火力。
刘卫国试着发动了好几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看着前方坚固的乌龟壳,刘卫国也不得不慎重起来。让军队将军营团团包围,将其困死在内。
反正巴达维亚已被攻下,爪哇岛最大的荷兰人据点,也就此沦陷。
同时他又在叛·乱的土著人中,招揽雇佣兵。让他们扫清周边的残余势力。
毕竟爪哇岛上有很多荷兰人的种植园,那里也有不少荷兰人武·装。
且这些雇佣军抓了活的荷兰人,不仅能算上额外的军工,还能换钱。于是不用大明激励一番,就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开扑前线,扫荡周边的荷兰人。
这么一来,爪哇岛的荷兰人,几乎遭了灭顶之灾!
第九十九章 条约()
与此同时,英国使者和大明的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在南洋的势力分割上,英国愿意接受大明的安排。但在新西兰的归属上,英国不愿意放弃管辖权。且新南威尔士州,也被英国用来交换北马鲁古群岛,不接受共治。
这个条件,和大明的预期形成强烈反差。
因为无论如何,大明都不允许英国涉足大洋洲。
所以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正是此时,巴达维亚被攻克的消息传回大明。英国使节,也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
大明负责谈判的是教育部长,兼外交司长左鹏。听到这消息,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许多。
这些天里,谈判的僵局一直让他忧心不已。特别是英国使者的态度,强硬得让他直想扇对方几·巴·掌。
他也知道,英国咬着新西兰不松口,不过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利益。而大明,也愿意在北马鲁古群岛做出一些让步。
但这是底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摊牌。
且英国非要将被马鲁古群岛和新南威尔士州混为一谈,显然胃口极大。
不过葡萄牙使者也在这时候到达大明。
和英国相比,葡萄牙就实在多了。对大明的条件全部应允,只是在细节方面,做了补充。
比如在共治的奥比拉图岛、巴占群岛,成立马鲁古自·治区。
当然,这自·治区只是一个名头,与当地的土著人无关。
相关的行·政人员,也都由大明和葡萄牙人担任。
且自·治区中,没有总·督。但会组建最高规格的议会,共有六人,有权决定自治区的所有事务。
在权利分属上,大明还是很讲究公平的。和葡萄牙几乎是对半分成。那六位最高议员,也是你三我三。
于是在1973年8月,大明和葡萄牙签订了《明葡友好条约》。
按照规定,东帝汶的管辖权,自条约宣布的那日起,移交大明。而马鲁古自治区,也即日成立。
在条约的末尾,大明和葡萄牙,还发表共同声明。一致谴责荷兰破坏南洋和平,践·踏人·权的行为。
并决定在南洋的地界上,结成攻守同盟。当一方遭到第三国的攻击,另一方有义务给予全方位支持。
条约的期限是五年!
显而易见的,这第三国指的是荷兰。
至于同盟范围只包括南洋,则是大明的意思。
毕竟葡萄牙是欧洲国家,反法同盟也在这个时间点成立。
而大明现在一心求发展,没精力顾及欧洲。且英国一直奉行大陆均衡政策,显然不希望看到大明作为一个域外国家,涉足欧洲事务。
葡萄牙虽觉得有些遗憾,但南洋的殖·民地,却有了保障。不像之前的东帝汶,时刻处于荷兰人的威·胁之下。
同时大明对南洋的战事也徐徐推进。
由于荷兰在南洋最大的据点沦陷,其它地方的荷兰势力,也失去了统筹。
像荷兰总督,在被困了半个月之后,就不得不投降了。
毕竟没水没粮,再待下去,也是饿死。
而投降大明,无疑是一件极为明智的事情。
对于那些普通的荷兰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大明的欧洲移民中,荷兰人的比例最大。
很多亲朋好友,在去了大明后,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这些实实在在的实例,让他们对大明的抵触也淡了些许。
更何况,大明对移民也不排斥。
和俘虏的身份相比,成为自由的大明人,显然是上上之选。
再加上李洛等荷兰裔特工的挑拨,使得很多人都开始反对总督的‘龟壳’政策,要求投降。
大明也趁机宣布对投降者的待遇。
第一条,生命安全会得到保障。
第二条,财产超过一定额度,就会没收。额度以下,则归属个人。如果愿意成为大明人,那没收的部分,还可以返还三分之一。
这样的条件,立即引起了荷兰内部的叛·乱。
悲催的荷兰总督,被愤怒的士兵和民众,剥·光衣服,五花大绑送出军营。
至此,巴达维亚彻底沦陷。
而大明的条件,也不仅仅只针对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那些南洋殖民地的荷兰人,也在此列。
其实这些人就怕失去钱财,损失了利益,所以才想着和大明作战到底。但现在,听说能保留部分钱财,一个个的都放下了敌意。
再加上那些雇佣军的抓·捕,这些荷兰人,一个个组团跑到大明设置的招降点投·降。
因为他们要是被雇佣军抓住,虽说不用死,但那积累起的家底,肯定会被雇佣军抢光。
在这个时候,他们作为敌对国的百姓,是不受保护的。而大明为了拉拢土著干这些苦力活,也任他们抢。
只要保证不犯下天怒人怨的事情,上缴五成战利品,大明就会允许。
结果这样的政策推广下去,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荷属殖民地,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投入大明的怀抱。
英国安插在南洋的线人,也将此类情报,第一时间送给负责谈判的英国使者。
见此,英国使者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强硬的口气,也软和下来。在新西兰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为了早日拿下马来半岛,防止出现意外,英国加快谈判进度。
于是在当年十月,英国就和大明签署了《明英友好条约》。
其中马来半岛归属英国,新南威尔士州、新西兰等地,归属大明。而莫罗泰岛、哈马黑拉岛等地,则由英国单独统·治。但大明在驻军上有要求,不能超过两千人。
最后,双方也发表了一篇对荷兰人的谴·责声明。痛斥荷兰人破坏南洋和平的险·恶用心。
一下子,大明就多了两个帮手。从先前的单挑,变成了三打一。作为挨打的荷兰,真是有些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明明是他们受到攻·击,却被对方污·蔑成破坏南洋和平的罪·魁·祸·首。不但承担所有罪·责,而且还成为众口之矢的讨伐对象。
不过荷兰的感受,没人会关心。
因为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大明、英国、葡萄牙,都********的巩固新得的地盘!
在条约的背后,英国又同意向大明出售一批工业设备。像蒸汽机,就有五百台。还有一些精密仪器,挖矿设备,都是大明暂时生产不了,但又极为需要的东西。
这对大明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
第一百章 移民与宗教()
1794年一月二号,南洋的战事已到了尾声。
此战,荷兰人丢了南洋所有殖民地。整个东印度公司,也在大明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可惜荷兰没工夫报·仇雪·恨,因为荷兰本土,正面临着法国的军·事威胁。
所以一时间,荷兰竟对东印度公司的俘·虏们不管不问。就连国内的舆论,也因反法联盟的事,而被转移了焦点。
毕竟和近在眼前的法国相比,大明那点威胁,实在太过遥远了。
这让大明腾出精力,开始对当地的土著,进行有计划的移民。
毕竟大明和西方国家不同,不会只想着收税、开拓贸易、扩大商业利润。而是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尽力将其纳入大明的文化圈。从根源上,抹去种·族差异,使其对大明产生高度认同感。
有鉴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地,以爪哇族和巽他族居多。所以大明移民的对象,也主要是这两个族群。
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迁移到大明本土,二分之一的人口迁移到大明以东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剩下的四分之一,则全部打散,迁入大明控制下的南洋各岛。
就像当初对付澳洲土著一样,打破原来的统治结构,实行异地重迁。
而其它种族,当然也不例外。
像巴厘岛的土著,就迁移到帝汶岛。而帝汶岛的土著,则迁移到爪哇。爪哇的土著再迁入苏拉威西岛,苏拉威西的土著再迁入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的土著又迁入南马鲁古群岛,南马鲁古的土著又迁入新几内亚岛。
最后,新几内亚的土著,又迁入巴厘岛、松巴岛、勿里洞岛等数不清的小岛屿。
至于那些苏丹国王,听话还能给座小岛养老。否则,就只有送他们上西天了。
此时这些地区还是实行军·事管治。大明留了一个旅的军队,并招募当地土著,组建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雇佣军,维护当地治安。
他们的待遇当然比不上大明正规军,但那待遇,却比普通人好上一大截。
最基础的就是,可以自愿选择去留。
愿意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