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他的想法,可以学《大明日报》的展模式。在大明各地,6续开办分社。内容的话,可以根据各地民情,而不尽相同。但是其主要排版模式,内容方向,都大致一样。
这么一来,报社既达到了对外展的目的,又保住了明京的市场份额。就算锡兰那边展不利,大明这边,也能维持报社的基本运转。
小张听着,疑惑不解道:“那社长,为何又有迁移一说?”。因报社里,有好几个清国的士子。使得他的说话方式,也渐渐与那些清国士子趋同。
“哎!”,刘易斯闻言,叹了口气道:“你也看见了,明京这边的报社,逐年递增。行业内的角逐,又是多么激烈。去年还只有六十三家,今年就有八十七了。
在我们前面,关门停办的报社,更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就是那些资格老的,也被来的报社,给挤了下去。
如今我们虽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近几个月来,报社的售量,可是一降再降。
若再这样下去,咱们报社不用搬到锡兰,就可以申请倒闭了。”。
也是近些年,报社业展得太过红火。且宣传司对办报的要求,也不算高。使得很多巨商大贾,都想凑进来分一杯羹。
虽然这些商人,对报纸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手底下,也没有适合办报的人才。但是他们有钱,可以招揽到为他们办报的人。
所以这些年,明京的报社业,竞争十分激烈。那些商人,也使尽办法,从各大报社手下挖人。连《大明日报》这等颇具影响力的官方报纸,都被挖走了不少人。
他的《天下丑闻》报社,也走了很大一批。
现在换上的,根本达不到之前那批人的水平。使得这几个月,受众流失严重,销量也一直下滑。
且他的境遇,还算是幸运的。
像《南华早报》这等资格较老的报社,就有被其它报社,给故意栽赃陷害的嫌疑。当时官司,都打到了大明最高司法院。但是因证据不足的缘故,使得《南华早报》,还是被给予关停处理。
这样的事例,让他明白,明京这地方,不是一般的报社,能待得下去的。
便早有了迁移到别处,另谋展的想法。
听着这些,小张也理解报社的困境,就愤然道:“哼!都是那老王头。不仅自己要走,还把咱们报社的编辑,都给带走了。听说他现在,已经是《风声》报社的副社长了。”。
刘易斯再次叹了口气,感叹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风声》报社,既有周氏成衣行做幕后股东,又有高位相予。老王头心动,也是难免的。”。
“哎!社长!你就是太菩萨心肠了!”,小张颇有些气急。
刘易斯只征愣了两秒,并没解释。
其实他不是菩萨心肠,而是无可奈何。因为大明的法律规定,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那老王头要走,他拦也拦不住。所以这样说,也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手段罢了。
小张看着,颇不忍心道:“社长,你还没说,开分社和迁社的关联呢?”。虽然他比较憨厚老实,但也知道看人脸色。眼见刘易斯神情落寞,就故意转回正题。
听到这话,刘易斯也收起落寞,出声解释。
根据他的构想,在锡兰开办分社的时候,大明这边的报社,继续保持正常经营。直到锡兰那边,走上正轨。大明的报社,才能迁到当地。
用经商的术语来说,就是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刘易斯,才选择了这样稳妥的策略!
毕竟锡兰那边的市场,确实不容易开拓。当地人开启明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这样冒冒然的闯进去,很可能头破血流。
便一边稳住明京的市场,一边在锡兰展。
尽管古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总容易被人记住。
这就像印象一般!
人们印象深刻了,才会在购买时,选择自己熟知的东西。他的报社,也能顺势提高影响力。
且当前这时候,锡兰是被大多数报社忽略的。无形中,就少了很多竞争压力。他的报社,也就能抢夺先机,扩展影响力。
再等日后民智大开,阅众成群。报社的售量,也自然节节攀升。在锡兰的报社界,也能站稳脚跟。
听到这些解释,小张也知道刘易斯为何问他想家了。神情瞬时不可抑制的激动起来,有些不敢置信道:“社长是想让我,负责锡兰那边的分社么?”。
看着脑袋不大灵光的小张,终于开窍了。刘易斯也心下一暖,笑着道:“这个自然!锡兰那边的民情,虽和孟加拉不一样。但和大明本土相比,又要相近许多。
而你生在孟加拉,又去过锡兰。
再去那里,也比较熟悉民情,了解那些原住民的偏好。”。话虽这样说,但事实上,他是更信任小张。
毕竟那么多人另谋高就的情况下,只有小张还坚守报社。
对此,小张是没体会到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激动劲过后,很是忐忑道:“社长!我总是笨手笨脚的。去了锡兰,会不会把报社办砸了?”。
刘易斯呵呵笑着,鼓励道:“初到锡兰,报社定然生存艰难。你即使办砸了,我也不怪你。
但是你跟我这么久了,对于办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去锡兰闯闯,也是一种历练。”。
说这话时,他心里,也是很没底气的。但是在小张面前,他还是装得很有信心。
也是明京这边,他是实在脱不开身。报社里,又没有比小张更合适的人。便只能矮个子里拔高个,选小张了。
反正锡兰那边,现阶段也确实难以展报业。就算失败了,他也有心理准备。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得换个离孟加拉远一点的地方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裁领建省(六)珍珠省()
听着这番鼓励,小张颇为感动。就再三保证,一定不负他的期望。
很多事情,点到为止。刘易斯就不再多言,接着阅览报纸。
发现第一版的内容,除了南洋海外领外,还涉及了其它行政省的区划调整。像安东省所属的东珍珠群岛北部(夏威夷群岛),就被单独划分出来,成立珍珠省。
对于这个地方,刘易斯没什么了解。但据报上所言,这东珍珠群岛北部的夏威夷群岛,乃是独悬于太平洋上的132个小岛。整个陆地面积,有1。6万平方公里。
并且大多数岛屿,都是火山岛。就地质而言,并不适合居住。
气候的话,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但非要比较,2、3月最冷,8、9月最热。降雨量是十月到次年四月最大。
目前岛上的居民,以越南裔、西班牙裔、缅甸裔(孟人)、日裔大明人居多,原居民则全部迁入安东省的其它群岛。但总人口,也只有四千多人。
这其中,九成的人口,都集中在珍珠岛(瓦胡岛)。
在大明这么多行政省中,刚成立的珍珠省,无疑垫底。
尽管岛上的气候,很适宜甘蔗、菠萝、咖啡等农作物的生长。但因人口少的缘故,目前并未大规模种植。
不过珍珠省的存在,本就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像从地图上看,北美海外领与大明本土相隔甚远。珍珠省,就成了最适合不过的连接枢纽。无论是在这里建立商业据点,还是驻扎部队,都能很好的,维护大明的利益。
当前,所有来往北美海外领与大明本土的商船,都要经过珍珠省中转。只是由于北美海外领,实在太过蛮荒。致使来往的商船,并不多见。
倒是北美大陆的西班牙人、美国人,数次向大明表示利用航线的意愿。但是考虑到大明对安东省诸多岛屿、北美海外领等领土的掌控并不牢固。所以大明,一直没有应承。
毕竟在后世,这些西方人的尿性,大明不是不知道。一个个的,打着文明扩张的旗帜,实行野·蛮的资本主义侵·略。那种偷鸡摸狗,恶意蚕食的行为,实在让人愤慨。
像太平洋航线的价值,西班牙人、美国人,肯定看出来了。若是在利用航道期间,在太平洋随意找几个重要的无人荒岛,驻扎下来。那大明,可是白白吃了暗亏。
也是太平洋上的岛屿太多了!
大明当前的占有,也只是名义上的占有。很多岛屿,甚至都没涉足过。就如同后世的地图扩张,用昭告天下的方式,告诉其他国家,这块地儿,已经有人了。
所以大明宁愿荒废这条航线,也不准其他势力涉足或染指。
先前西班牙人在太平洋岛屿上,就没少有小动作。依着勘探之名,数次想另辟蹊径的找航线。但都被大明发现,并最终将其驱逐。
使得现在,大明就像捂金子一样,对这航线,保护得紧。
另外还有一些原属安东省的岛屿,分别并入到吕宋省、棉兰省、安北省、新华省、南方省、安南省。致使安东省的疆域,比先前缩水了四分之一。直接辖属的岛屿,也就限定在后世的莱恩群岛、圡阿莫土群岛、拉利克群岛、图瓦卢群岛、萨摩亚群岛等主要岛屿。
北美海外领的话,则依然采取军管制。并且旗下,也未设置任何军镇。到底当地气候酷寒,又少有人烟。所以迄今为止,定居点也屈指可数。
除了被流放的罪犯,根本就没人愿意在这里久留。
看完第一版报纸,刘易斯翻开第二版内容。
这一版面,主要解释新山镇。
和南洋海外领大部分军镇升级为省的行政区划不同,新山镇,单独成立直辖市。其地位,也和明京市、光复市等同。
尽管在行政等级上,直辖市和行政省是一样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官方对直辖市的关注,要相对多一些。像光复直辖市,虽然成立的年头,并不算早。
但因官方的‘偏爱’,其发展势头,已远超临海、南海、南方、新华四省。就是成立相对较早,又和明京隔着相对较近的北方省,也不断和光复直辖市缩小差距。
如今光复市,已有了大明粮仓的趋势。
即使在当前物资紧缺的时候,光复直辖市还一直保持着粮食丰收。并且大明的粮食供应,有三成来自于此。
再随着垦荒区的扩大,种植面积的增多。当地的粮食产量,定然更上一层楼。
明京的多家报社,就用‘风调雨顺,大明粮仓’来形容光复直辖市。
也是当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清国南方,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降雨量和温度,比清国南方还要高。从农业上看,算得上水热充足。这对水稻一类喜温、喜热的农作物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否则大明当初,也不会将光复直辖市,定位成大明的粮仓。
所以新山直辖市的成立,也代表了大明对其发展远景的肯定。
不过在刘易斯看来,这新山直辖市,定然是为之后的迁都而准备的。毕竟之前迁都传闻,那么轰轰烈烈。而且官方,也没有出面辟谣。
似乎某种程度上,默认了迁都的事实。
这让刘易斯,本能的以为,这件事是真的。
再加上新山市与行政省划开,让他更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
只是报纸上,并未提迁都一事。仅说大明会将新山市,打造成大明的经济中心。在商业上,也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像各国进入新山市的通关关税,都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
以新加坡岛为例,就是固定的免税区。任何货物,都可以在岛上畅行无阻。
当然,这是在无公害、不违反大明律法的前提下。
若是鸦片、军火一类,自然是要查封并追究相关责任的。
另外岛上对各国商人,也不需要繁复至极的进关凭证。并且居住期限之类,也是不设规定的。这就意味着,即使你没有大明国籍,也可以在新加坡岛,永久的居住下去。
不过和商货一样,不能违反大明律法。
在新山市的范围内,各种商税,也都有减免。不仅是入关,就是开厂建厂,也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现代来说,这就是一种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有些类似。
第五百五十九章 行政制度改革…人民议会()
看到这里,刘易斯也隐隐有些心动。
但考虑到新山市,向来发展超前的现状,他又安耐住了在新山市发展的打算。因为当前,新山不仅有《大明日报》之类的巨无霸形官方报纸,还有《新山日报》、《南洋晚报》等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报纸。
就竞争而言,不比明京市小多少。
这刚出狼窝,又入虎穴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做的。
便无奈的翻到第三版,上面着重介绍了夏冰部长就任的事情。虽有提到张啸司长作陪,但仅有三言两语。更多的,还是介绍了夏冰就任财政部长的意义与展望。
所以整篇文章看下来,颇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再往后看,都是一些相对冷门的实时政令。和这三个主要版面相比,新闻价值,要低上不少。
刘易斯也累了,就合上报纸,打量着窗外的一切。
只见鱼白色的水泥路面两旁,尽是雕梁绣柱的商行。这是从清国传入的建筑形式,很有古典韵味。但为了体现大明特色,还融入了一些现代独有的元素。像雕刻的花纹,精简中,带着一种道不明的意蕴。使人看上去,总觉得花纹是不断变换的。
至于建筑材料之类,就不再赘言。
再往前,路面就变成了更加宽阔的沥青路面。马车行驶其上,也更加平稳。
看着看着,刘易斯的眼睛也不断眨呀眨。最后终于合上,沉沉睡去。
待回到报社,他又马不停蹄的,写了一篇有关夏冰的文章。
尽管其他报社,已经抢了先。但他文章的立足点,是夏冰、张啸、刘卫国的三角关系。所以论吸引力,是毋需质疑的。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
因为大明的法律规定,不能造谣、传谣。若是被夏冰这部长级的人物告《天下丑闻》报社肆意污蔑、损害名誉,那他的报社,还真有麻烦。
但为了扩展影响力和销量,他也只得拼一拼了。
不然销量节节下滑,报社早晚得关门大吉。
于是次日刊印出来,果然销量大增。《天下丑闻》报社,也终于最大限度的露了回脸,扩展影响力。
很多报社看到《天下丑闻》报社的成功后,也纷纷效仿。使得一时间,夏冰、张啸、刘卫国三人的关系,成了坊间热烈讨论的话题。
为了博取眼球,一些报社更离谱的凭空捏造。生生让夏冰,成了一个招摇的荡·妇。
也是这时代,本就对女人苛待一些。所以即使断袖之好影响私德,民众们也更抵触夏冰‘勾引’的事实。
终于,夏冰站了出来,正式状告这些捕风捉影的报社。刘卫国和张啸,也都出面表示支持。
这下,刘易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这期间,总统府的会议室里。成为财政部长的夏冰,参加了第一次内阁会议。虽然近日她的情绪有些影响,但是面对公务,还是不能推辞。
而此次会议的重点,则是讨论大明现有的行政体制。
也是大明成立八年,就历经两次政·变。虽有人心不古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制度上的不完善。不然的话,也没那么容易被人钻空子。
因此杨崇和众位部长,就想着用什么样的方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这首要的,自然是总结错误。
从穆淳能在内阁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事实来看,主要是穆淳既暂代总统之职,法理上有一定的调兵权。又身兼内务部长,将军队的后勤,全把控在手。算是牢牢的,捏住了军队维持下去的命脉。
使得明京的一些部队,都对其忌惮甚至不得不听令。
再加上财政部长以及其它行政人员的倒戈,让他在行政层,拥有一定的认可度。最大限度的,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所以这次政变,才会牵连如此多的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但说到底,还是杨崇陡然卸职,许他代总统之权。才造成了,后来的明京政变。
所以在内阁会议上,刚赴任的内务部长袁士绅。就联合教育部长左鹏、司法部长高明,联合提出。总统在遭遇重大事故而不能理职的时,应让内阁的六位部长共同协商处理政务。
若是在某项重大决策前,出现分歧。
就采用投票的方式,让各内阁部长,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获得一半以上的票数,该项决议,就能无条件通过。
不过参与投票的部长人数,不能少于五人。否则该项投票,不能成立。
另外在内阁之外,再成立人民议会!
主要议员,以穿越者为主。若是条件合适,可以让一些获得公民的当代人,适当参与进来。
当遇到内阁票数相当,而无法做出决策的情况。就可以通过人民议会,做出决定。和内阁一样,票数达到一半以上,该项决议才能通过。
否则,该项决议就视为失败。
并且军事上,人民议会是唯一能代替总统,行驶调兵权的组织。其它部长或个人,都没有这个权利。
这样的提议,确实是非常恰当的。既保证了大明能有效做出决策,又防止了权利的滥用。特别是军队,就很难被包藏祸心的篡·权者利用了。
对此,南峰也暗暗赞同。
但是某些方面,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就是人民议会,只能在总统不能理政,又面临重大决策的情况下,才能举行召开。其它时候,必须处于休会状态。
这不仅是保证总统的职权,也是一种防御策略。
因为两次政变的事实,已证明那些一起穿越过来的现代人,心思与国家意志,并不一致。像这次穆淳发动的政变,有不少人就因利益,加入了他的阵营。
以宣传司为例!通过控制的报社,爆出司法部的贪腐秘闻。这种类似机密的事情,一般是根本不能爆出来!至于上报纸,更是不可能。
毕竟宣传司的主要责任,就是维护大明的正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