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00余名被鞑子当成奴隶的汉民和朝鲜人集中起来,赶在北面镇守宽甸的鞑子军到来之前,放火烧掉永甸镇方圆五里内的所有房子、磨坊和马棚,随后押解1,700余名汉民和朝鲜人,驱赶背负粮食的400余匹马和16头耕牛撤回河口大营。
奇袭宽甸的突击营600余将士打得最为轻松,驻守宽甸的鞑子主将占布泰接到河口和永甸镇遇袭的急报后大吃一惊,愤怒之下不但带走了麾下战力最强的1,200甲兵,还紧急召集镇中2,500青壮一同南下驰援,哪里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在提前潜行到位的东江军突击营将士的注视之下。
五月初十黄昏时分,占布泰率领3,700余甲兵和鞑子青壮策马南下近半个多小时,胆大心细的突击营长赵翼鹏与斥候队长崔敬宗商议过后。提前下达了突袭命令。
600余名尽数装备燧发枪和唐刀的精锐将士,分成了11个小队,迅速扑向兵力空虚的阵中军营、粮草仓库、镇南养马场和其他各个目标,对镇中军民展开无差别杀戮。纵火烧毁粮仓、军营、民居和视线内的所有建筑。
其中四个小队冲入刚刚收回马匹关上栅栏的养马场,对无法带走的两千多匹骏马和十余户牧马人展开无情射杀。
各路人马一直杀到深夜九点才退入深山快速回撤,于五月十二日傍晚尽数返回鸭绿江东岸的老渡口驻地。
彻底摧毁辽东重镇宽甸的600余将士无一损伤,每人腰间都挂着两到三个鞑子留守官兵和鞑子青壮的头颅。
五月十三日中午,最后一批被东江军强行解救的汉民乘坐数十艘大小战船离开大东沟。于傍晚时分抵达皮岛,为期四天的辽东战役随之结束,而驻守金州卫的黄龙所部直到这时才率部北上,对兵力空虚的复州和庄河发起佯攻。
此战东江新军投入兵力18,000人,以支付报酬的方式先后动员民夫45,000人,彻底摧毁后金政权视之为战略重地的九连城、宽甸镇、河口军营和孤山镇,烧毁或捣毁25,000多亩抽穗的麦子、两座养马场和数万间房屋。强行掳掠为后金政权耕作、放牧、加工制造各种器具的辽东汉民65,000余人,缴获马匹4,200余匹、铁甲640余件、刀枪2,500余件、耕牛370余头和三万余石粮食,砍下1,700余名鞑子官兵和3,000余名鞑子青壮的脑袋。
此战发起突然,毫无征兆,令后金政权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所造成的危害远超当年毛文龙将军率领东江军对辽东的任何一次袭击,被摧毁的三大重镇至少五年之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ㄨ
更为重要的是,此战打乱了以黄台吉为首的后金政权的扩张步伐,一举改变辽东战局乃至朝鲜的政局。对整个天下局势的走向也产生深远影响。
……
……
五月十四日,东江新军各部尽数撤回皮岛和鸭绿江东岸,参战的海陆两军营级以上军官云集皮岛大本营,等候他们的不是论功行赏,而是一道令所有军官无比忐忑的命令:
用三天时间,对此次辽东战役进行总结。各部主管自行检讨此战得失!
皮岛大营的将府里,东江新军九十二名营长以上军官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痛苦反思,大营的参军们早已准备好此战各个战场的作战记录、作战地图和沙盘便于讨论总结,争辩声、怒骂声和懊悔的叹息声很快就响彻将府大院。
深夜,争论一天的数十名将校已经睡下,将府东侧的独立小院里仍然烛光明亮。
朱道临和麾下爱将吴季诚、郭中骏、姜玉龙、李玉鸣和张义轸等人继续展开总结,在奇袭宽甸行动中表现突出的突击营长赵翼鹏和斥候队长崔敬宗被特许参加此次重要会议。
吴季诚、郭中骏和张义轸等将校做完总结,朱道临不动声色地问道:“刚才几位都认为此战结束太快,认为我军既然掌握了战场优势,就应该乘胜前进,趁着敌人兵力空虚之机,迅速攻入辽东纵深地区,以取得更大战绩,匆匆结束此次战役心有不甘。”
“军中大部分将校讨论一天还没个结果,看来他们的意见和你们是一样的,我说的没错吧?”
几位心腹战将微微点头,却没有一个敢开口说是。
朱道临示意肃立一旁的亲卫给大家添茶:“我东江新军和北海舰队成立仅半年,拥有今天这个规模,创下如此显赫战绩,已经很不错了,不信你们回忆一下,这么多年来,我大明军队何时取得过一战砍下数千颗鞑子脑袋的战绩?”
“虽然数千颗脑袋中真正的鞑子战兵只有1,722颗,剩下3,206颗脑袋是鞑子青壮,但这样的战绩已经够吓人了,我敢说皇上和朝廷文武百官接到我们的捷报之后不但不信,恐怕还要非议弹劾,只有等我们把腌上石灰的鞑子脑袋送到京城,才能证明我东江新军不是谎报战功。”
“可是,哪怕把数千颗鞑子脑袋送到京城,也不见得有多大好处,赏银指望不上,能够获得几个参将和游击头衔就不错了。”
“确实如此,我军自成立以来,从未获得过朝廷的一颗粮食、一文铜钱,光复登州开拓瀛洲这么大的功绩,也没有带来多大好处。”
吴季诚的闹骚话一出,立刻引发大家的强烈共鸣。
朱道临摆了摆手:“别发牢骚了,既然有精忠报国之心,就不要纠结那么多得失,我军成立至今从不需要别人施舍,更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把心胸放宽,你们会看得更深远,别看我至今没有给麾下官兵任何奖赏,其实我对此次辽东战役非常满意!”
“此战不但成功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势,取得歼敌数千、解救数万汉族同胞的战绩,还摧毁了辽东鞑子的三大重镇,动摇了敌人的根基。”
“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战役,彻底改变我东江新军的尴尬处境,迫使朝鲜上下不得不和我们站在一起,否则他们无法承受辽东鞑子的猛烈报复,这才是此战最大的收获!现在你们明白了没有?”
几位心腹将领先后明白过来,禁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可是除了郭中骏之外,谁也不明白隐藏在此战背后更为深远的意义——此战不但改变了辽东与朝鲜之间的局势,还改变了大明和辽东之间的局势,一直被动的朱道临通过此战,成功撬动了辽东后金政权和大明朝廷的基石,终于把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里,天下局势将会因此而悄然改变!
*************
PS:谢谢还没发现大大的月票!(。)
第四四五章 筑城()
在朱道临和麾下几名心腹大将的引导下,东江新军的战役总结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头脑发热的各部将校迅速冷静下来,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都能虚心面对自身的错误和不足,拟定出整改措施。
第三天下午,与会的九十七名营级以上军官尽数将检讨报告呈交军部参军处,由参军处存档备案,并将此次辽东战役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个与会军官手里。
总结会议结束的当天傍晚,朱道临设宴款庆功,酒宴开始之前亲自宣布此次战役的嘉奖令,参战各营均获得5,000两白银的奖赏,近半营级以上军官获得晋升一级军衔的奖励,九连城战场和孤山战场的两个炮兵营被授予集体二等功,额外获得5,000两白银的奖励。
东江新军军需处因组织得力,措施得当,征召数万民夫搬空九连城数个村镇、造船厂和上游河口大营的所有物资,为即将在鸭绿江东岸义州城下游15公里处修筑城堡运回大量砖石木料,荣获集体三等功和8,000两白银的重奖。
奖赏宣布完毕,宽阔的院子里欢声雷动,一个小时不到,就有三十余名军官兴奋之下醉倒在宴席上。
朱道临“先抑后扬”和“巴掌加甜枣”的治军策略终于初见成效,被他寄予厚望的东江新军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指挥体系,展现出可喜的新面貌,逐渐形成战前群策群力参与讨论、战后不骄不躁虚心总结的良好传统。
次日中午,朱道临在吴季诚、李玉鸣、义弟张德义等将领陪同下,来到鸭绿江东岸的城堡修筑工地。
军需处招募的12,000名辽东流民昨日开始便投入两座六边形大型棱堡的修筑之中。
从对岸九连城和上游河口大营抢回来的大量石条砖木堆积如山,十余家颇具实力的朝鲜商户用牛车、马车,源源不断地运来各种物资,东江新军自有的五艘小型战船和火枪一营、二营1,200将士担负警戒。
放眼望去,战旗林立。人潮涌动,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朱道临和麾下将领游走一圈,回到远离江岸的大树底下歇息,负责筑城的东江新军军需处长孙立德抓住机会上前禀报:
“上午义州防御使郑金一将军派人过来。询问我们在此筑城是否获得朝鲜国王和兵部大臣的允许,被属下一句话打发了。”
“哦?老孙你怎么说的?”
朱道临放下喝干茶水的大碗,晓有兴致地问道。
脸膛黝黑满脸胡子的孙立德嘿嘿一笑:“属下只说两个字,滚蛋!”
众人哄然大笑,朱道临笑完连连摇头。
从江南新军组建开始就追随朱道临的孙立德打仗不行。但在军需后勤管理和筑城、匠作方面能力突出,皮岛的全面改建扩建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又快又好完成的。
孙立德看到朱道临摇头,担心自己的鲁莽应对引起朱道临的不快,于是立刻作出解释:“从前天中午开始,鞑子援军不断开到义州城对岸的九连城,对着我们这边大喊大骂,从旗帜看,坐镇沈阳的鞑子贝勒代善似乎也来了。”
“到昨天下午为止,聚集对岸的鞑子援军不下6,000人。要不是我军近海巡防营和海军弟兄炸烂了九连城和上游河口两大码头,烧毁了对岸的鞑子造船厂,把鞑子所有船只和大批造船木料抢了回来,说不定输红眼的6,000鞑子军已经渡江而来杀人放火了。”
“义州城的朝鲜军在这种时候竟然派人质问我们,而不是请求我军协助他们,真不知道那个义州防御使的脑子里想些什么。”
众将频频点头,对于朝鲜军队派系颇为了解的李玉鸣告诉大家:“安州防御使郑金一是朝中投降派大臣郑琚炎的儿子,和我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我军进驻到现在从来没和这人有什么联系。”
朱道临并没有怪罪任劳任怨的孙立德:“老孙。你千万别多想,我没有半点儿责怪你的意思,只是对如今的朝鲜军深感失望罢了。”
停顿片刻,朱道临对众将表明态度:“我下令在此筑成之前。已经正式向朝鲜国君派来的使臣提出收回铁山城和周边十几万亩田地的要求,不管朝鲜国君答不答应,也不管毛大帅死后争相霸占田地赚了便宜的朝鲜几大家族愿不愿意,我们都要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来……”
“铁山城和周边十几万亩田地是当年毛大帅领着我大明十几万军民修筑开垦的,几年来被朝鲜几大家族强迫种地烧砖烧瓦的几千户佃户,也都是我辽东子民。要是再不收回来,如何面对流落朝鲜的近二十万辽东子民?我东江新军如何彰显****上国的威严?”
“没错!该是我们的谁都别想拿走!”此战过后颇有点儿脱胎换骨的吴季诚声音很威严,众将校立刻一片附和。
朱道临满意地点了点头:“其次,此次战役辽东鞑子损失极为惨重,我军在各个战场屠杀的鞑子军民高达万人,烧毁的房屋杀死的牛马无法计算,鞑子引以为豪的鸭绿江西岸三大重镇夷为平地,两大养马场和十余万亩即将收获的麦子被我军烧毁,被当成牲口使用的近八万辽东子民被我军抢了回来,沿海方圆三百里几乎成了无人区,如此深仇大恨,如此惨重损失,辽东鞑子岂能干休?”
“如果我推测不错,正在蒙古纳里特河和多伦地区征讨蒙古四大反叛部落的黄台吉很快会接到消息,不出一个月,五万铁骑就会对我大明和朝鲜展开报复。”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朝鲜上下即便想避战也不行了,他们只能依靠我军,并肩携手共同御敌,把鞑子铁骑拒之于鸭绿江西岸,才能保住朝鲜安稳。”
“朝鲜国君李倧和他的大臣们要是还有点儿智慧,就会痛下决心,迅速做出联合我军共同防御的决断。”
“所以啊,大家不用担心,别说收回铁山城和十几万亩田地了,说不定上游的义州城很快也要交给我军驻防,甚至驻扎于朝鲜北方的三万朝鲜军,都要服从接受我军的训练,服从我军的指挥。”
众将在短暂的惊愕过后兴奋不已,心中再也没有半点顾虑。(。)
第四四六章 审时度势()
听了朱道临的话,负责筑城监管辽东流民的孙立德激动不已:“将军,这几天成百上千的辽东青壮请求加入我东江新军,能不能提前执行征兵计划啊?”
“是啊是啊!各部从战场上掳回来的近八万辽东子民都在岛上,其中很多青壮不愿迁居瀛洲岛,至少有上千人苦苦哀求加入我东江新军啊!”
刚刚接手东江新军参军处长职务的段玉轩也大声禀报,所有目光随即投注到了朱道临的脸上。
朱道临沉思片刻:“岛上的八万人还是要送到瀛洲去,半个月之内,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三十几艘运输船就会到来,分三批把这八万人送到瀛洲去,然后还要在朝鲜各地继续收拢流民,统统送到瀛洲去,那里地广人稀,更需要充实人口。”
“至于征兵计划,可以会提前启动,我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只要符合我军征兵标准,有多少要多少,征召之后立刻集中皮岛大营展开训练……”
“回头我从青岛基地给你们调来300教官,总部直辖的军需部和各大工厂也会在武器装备和军资粮饷等方面全力支持你们。”
众将听了惊喜不已,全都热烈地站起来向自己的统帅由衷致谢。
原本东江新军上上下下都以为能够获得征募6,000新兵的额度就不错了,没想到朱道临此次额外开恩,竟然准许是有多少要多少不设限制。
此前军中将校不止一次讨论过就地征召新兵扩大实力的问题,这事不但关系到接下来更为严峻的辽东战局,更关系到每个军官的提拔、晋升、晋衔等等切身利益,此刻意外获得朱道临如此巨大的信任和支持,怎能不让将校们倍感振奋?
兴奋莫名的将校们哪里知道,朱道临之所以突然开恩,完全是此战过后的形势所逼。
野心勃勃的朱道临如今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是力保朝鲜安宁,以获得更大利益,只要将辽东鞑子拒之于鸭绿江西岸,就能通过各种贸易、经济侵蚀和政治拉拢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解决东江新军的资金需求,为今后把整个朝鲜置于自己势力之下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损失惨重的辽东鞑子绝对会发起疯狂的报复行动。
不管黄台吉如何睿智隐忍,如何高瞻远瞩。都无法承受此次辽东战役带来的惨重损失,哪怕黄台吉能够暂时忍受,不被仇恨遮住双眼,他身边数十个王子王孙也要双眼赤红,暴跳如雷地怒吼报复。
朱道临唯一无法判定的是。黄台吉接到噩耗之后,会选择从哪个方向进行报复。
由于九连城和鸭绿江上游的河口大营已被夷为平地,黄台吉治下唯一的造船厂也被烧毁,数以千计的工匠逃进北山脚下最后两座城堡之后全被炸死烧死,所有船只连同简陋的木筏和储存的造船木料,悉数被东江新军抢掠回来,沿海各驻军码头那点儿可怜的近海船只,也被北海舰队的七八艘战舰轰成了碎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台吉和辽东鞑子哪怕仇恨滔天,也无法渡过鸭绿江展开报复。唯有等待冬季鸭绿江冰冻之后才有机会。
如此一来,黄台吉和鞑子大军的报复方向只剩下两个:
一是直接率领五万主力,从蒙古多伦地区掉头南下,攻击大明宣大一线!
这个情况朱道临已经写入奏章,昨日已经交给押送4,800多颗鞑子头颅进京报捷的东江新军副将张义轸,想必崇祯皇帝看到奏章就会提前防范。
辽东鞑子的第二个报复方向只能是金州,赖在广鹿岛上的尚可喜五天前已率3,000部下和2,000余家眷迁居金州。镇守金州的黄龙所部兵力已增至9,000余人,哪怕黄台吉率领大军来犯,一时半会儿也啃不下金州坚城。
何况没了投降辽东鞑子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近万叛徒。更没有白白送到黄台吉手里的三百多艘大小战舰、两百余门大将军炮和三千余名熟练工匠,黄台吉和他麾下的鞑子大军只能用弓箭和人命去攻打金州,以黄龙的智谋和勇猛至少也能支撑几个月。
届时如果出现危险,即将驻扎广鹿岛的海军陆战第二师6,000精兵也能从容不迫地就近支援,半年之内辽东鞑子对朱道临和东江新军毫无威胁。朱道临可以借此机会迅速壮大实力,霸占更多的地盘。
……
……
从鸭绿江畔的新城返回东江新军大本营皮岛后,朱道临终于能够悄悄地呼出口粗气。
辽东战役的成功发动和结束、逼迫朝鲜上下改弦易张、强行收回丢失数年的铁山城和十几万亩土地、抓住时间差迅速修筑的防御工事、掳掠八万辽东汉民充实瀛洲等等成绩,足以令半年来殚心竭虑的朱道临深感满意,基本完成了他心中既定的战略计划。
五月十八日上午,朱道临再次召开东江新军军事会议,确定未来半年的军队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与对外联络计划,布置对辽东纵深地区展开长期渗透侦查的军事行动。
朱道临打算会议结束后,率领半年前配属东江新军的张翼鹏突击营共300亲卫乘船离开皮岛,途经刘公岛、青岛基地、长江口的宝山卫,最后返回金陵。
张翼鹏等300亲卫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和战火洗礼迅速成熟,但在军事基础理论和胸怀视野方面仍然有待提高,这300名对朱道临无比忠诚的精锐回到金陵就会进入军事学院,系统地学上一年,毕业后将晋衔一到两级,然后派往各主力部队担负重任。
就在军事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份急报匆匆送达朱道临手里:崇祯皇帝特派的钦差大臣于五日前抵达登州,不日将乘坐登州水师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