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干净利索地结束,众文武争相陪同朱道临前往军用小码头,登上警备司令部的帆桨巡逻快船,前往新落成的淡水港,长16米、宽3。5米的帆桨船顺流而下,扯起风帆之后速度逐渐加快。
快船行驶3公里左右,驶出淡水河口,转舵南行,绕过河口南岸与海岸之间仍在修建中的三号炮台,驶入伸出海面750米的防波堤北入口,朱道临冷漠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两个月前乱糟糟的港口已大为变样。
八座钢铁吊塔屹立在1,200米长的石基码头边沿,开阔坚实的混泥土码头一览无遗。
码头上方100多米外,十六座红砖红丸的高大库房整齐排列,中间高高竖立的三重牌楼上方,挂上了“交易市场”的大匾额。
所有建筑都方方正正,比邻相连,突出墙面的方形柱子和劵拱形大门显示出特有的坚固与厚重,与平坦宽阔的码头和高高钢铁吊塔相互辉映,构成与众不同的淡水港形象,给人一种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深刻感受。
ps:这几天巨火出差,只能抓出时间码字,所以更新时间没法固定。
谢谢还没发现大大的打赏,谢谢风鹰兽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四一三章 独一无二的淡水港()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巡逻快船进入水波宁静的四号码头水域后,再次转向,驶出位于水域中间的“t”字形防波堤中间的入口,绕过四号码头外沿2oo米的防波堤,从南面5o米宽的入口,进入了比邻的海军专用港口。ㄨ
码头边沿至纵深水域之间,二十余艘大小战舰分成两组整齐靠泊,码头正上方的三根高耸旗杆上,朱道临的帅旗和海6军的旗帜猎猎飘扬。
接到瞭望台急报的海军官兵和要塞部队,此刻早已列队等候,6,ooo余将士组成十二个整齐的方队,巍然肃立。
林立的战旗、闪闪亮的钢盔和长枪、刺刀营造出的肃杀气氛,令汪照寰、范三民等文官很是震撼了一。
见此情景,朱道临忽然想起三军仪仗队来,但这个念头刚刚浮现就被他生生压了下去,如今还不是炫耀的时候,未来数年还得保持低调,闷头财才好。
巡逻船靠岸,朱道临立刻跳上码头,郑重地整理头上的迷彩作训帽和上衣下摆,在一群海6军将领的簇拥下,大步走到十余名整齐敬礼的军官面前,举手礼,随即面向6,ooo余将士,逐一敬礼。
刹那间,声声口令高声响起,所有将士整齐礼,数千双眼睛里满是无法抑制的敬仰和骄傲。
朱道临强忍心中的激动,信步上前,与目光热切的军官们逐一握手,与每个军官都交流几句。
轮到代理要塞司令赛尔索。阿莫斯时,这位38岁的原西班牙海军要塞少尉大声建议:
“将军,请允许本人向您提出建议,本人以及要塞部队大部分官兵都认为,淡水港要塞部队的任务是保卫淡水港和北面两公里的淡水河口,是竖立在海军身后的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因此,淡水港要塞部队应该归属海军,而不是6军。”
“什么!?”朱道临听了颇为惊讶。想了想问道:“不知道马尼拉防御要塞的驻军,是海军还是6军?”
阿莫斯被晒黑的脸顿时憋得紫红:“马尼拉总督只是个夸夸其谈的政客,他和他的幕僚根本就不了解军队,也不重视军队。所以环绕马尼拉港的八座要塞非常混乱,海军、6军都有。”
“虽然那个港口从来没有遇到敌对者的攻击,可是一旦遭到攻击,立马就会出现指挥上的巨大混乱,各炮台与防御堡垒之间会因为互不统属。难以形成统一的防御力量。”
朱道临释然地点了点头:“谢谢你,阿莫斯中校!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在总司令部做出决策前,希望你能继续坚守岗位,率领要塞部队全力保护淡水港,保护身后已增加到十三万的国民。”
周围军官一阵躁动。ㄨ
到目前为止,全军只有东海舰队和下属海军6战第一师获得授衔,新组建的北海舰队和所有6军部队,一直没有授衔的消息。
淡水警备司令部和要塞部队如今隶属6军编制,临时设立的各部司令长官和营长、队长等职务。并没有相应的军衔和与之相配的待遇。
如今朱道临竟然称呼代理要塞司令阿莫斯为中校,无疑是全军授衔在即,怎么不让官兵们感到兴奋莫名?
阿莫斯没想到自己竟然获得中校的任命,激动得挺胸抬头,大声表态:“阿莫斯永远不会辜负将军的信任!”
朱道临拍拍阿莫斯的手臂,点点道:“我一直信任你,阿莫斯中校!传令各部解散吧,我们先去参观海军将士的营区,然后我需要你带我到要塞部队的营区看一看。”
“是!”
阿莫斯大声答,后退一步请朱道临先走。然后走向整齐列队的麾下将士,大声下达解散营的命令。
占地八十余亩的海军营区,座落于军港正后方,纵深处还有两片坐落在山谷中的家属区尚在修建。营区西面隔着一道高墙就是3,ooo户工匠和家属居住的热闹社区,营区东南面紧紧相连的两座七十多米高的山岗上下,就是规模最大的淡水要塞一号炮台和营区,淡水民众称之为南炮台。
南炮台是利用山体和钢筋混泥土修建的特大型要塞,山岗后方半山腰处。用炸药开凿的四个洞库依次排列,里面能存放十二吨火药和两万颗炮弹。
两排坚固的封闭式炮位设置在被削平的山口径的锻造火炮,以及山口径的铸造火炮,均是朱道临去年从天枢阁西南军工厂定购锻钢炮,无论射程、威力、准确度还是耐用程度,都远远过目前世界各国的要塞炮。
加装附带机械制退系统和调节机构的坚固炮车之后,这些炮普遍能达到每分钟三次射的高频率,以此为圆心的5公里扇形水域,均在炮火覆盖范围之内。
南炮台东南面2oo米外的矮山脚下,是整个防御体系中最早竣工的棱形防御堡垒,全部用大块石条和混泥土修建的坚固堡垒外墙,厚度为2。5米,高达12米,全长82米,宽4o米,驻扎此地的是淡水要塞部队火枪营52o名官兵。
这座依山势修建的两层大型棱堡,呈不规则的半朵梅花状,如同怪兽一般横卧在淡水港南面的群山与海岸之间,将淡水港和通向东面纵深区域的平坦谷地牢牢护在身后,是整个淡水要塞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棱堡修建之前,朱道临曾和教官队十几名教官根据图纸反复推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需要5o艘以上的大型战舰和6,ooo人以上的火枪兵,战舰冒死抵近,利用舰炮摧毁南炮台之后才能攻打棱堡,进攻方哪怕攻下来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最后还能剩下多少战舰多少士兵,只有上帝才知道。
参观完棱堡底层设施齐全的营房,朱道临和数十名文武来到堡垒中间四十米见方的操场上,就官兵们提出想要一座水泥地面篮球场的要求进行讨论。
谁知讨论到最后,这件事落到朱道临头上,包括南炮台后方山谷里的营区篮球场和足球场周围的下水道,所需水泥还得靠朱道临提供。(。)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
第四一四章 深层合作()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位于台北县城东郊8公里的水泥厂,刚刚进行了地基平整,设备和厂房都还没有影子。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房子都是用石灰、粘土和米浆搅拌的老办法进行修建,楼板是就近砍伐的木料,想要水泥至少要等到年底之后,钢筋干脆想都不要想,五年内除了枪炮厂和造船厂的铸造车间和零部件加工车间之外,整个瀛洲都不会有钢铁厂。
视察完两个营区和一座大型堡垒,太阳已经升上中天,朱道临刚要提议就在军营里用餐,汪照寰先一步发出邀请:
“午饭时间到了,大家一起去海员俱乐部门口新开张的望海酒楼尝个新鲜吧……你们放心,不会动用公款,我私人请客,哈哈!”
众人连声喝彩,纷纷向江照寰致谢。
朱道临听了微微一笑,也不矫情,爽快地和大家一同离开军营,穿过南炮台后方平坦宽阔的三合土路面,穿过海军营区与民用码头之间的高大围墙下方守卫森严的侧门,进入宽阔平坦的四号码头。
坐落在四号码头上方百米处的大片建筑群,便是大明天下第一个专为各国海员和商人开设的海员俱乐部。
海员俱乐部的大门同样是一座高大气派的重檐式门楼。
大门右侧靠近军事区高大围墙的三层骑楼,是新成立的港口巡警局所在,大门外的柱子上已经挂上了醒目的白底黑字大牌匾,上书“大明瀛洲府淡水港巡警局”,两名身穿黑色作训服的年轻巡警,笔直地站在大门两侧,身上的披挂竟然和新军官兵一模一样,肩上各背一支上了刺刀的燧发枪。
牌楼左边的三层骑楼前方,停有不少马车,身穿各种服装的客人络绎不绝,其中还有几个发型极为怪异的日本人。
酒楼高层的阳台外侧,伸出两根长长的竹竿。竹竿前端坠下两面白底红边的旗幡,上书“望海酒楼”和一个大大的“酒”字。
眼前的景象令朱道临非常的意外,再望向前方码头,发现二号码头的泊位上多出了数十艘大小货船。虽然没有看到有什么货物卸下,但朱道临还是为商人门敏感的嗅觉感慨不已,对淡水港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海员俱乐部办公楼侧后方的安静小院里,萨懿德和随从们用过午饭,示意肃立一旁的三名年轻侍者收拾桌子。进入楼梯拐角下的盥洗室洗簌一番,小心关上瓷盆上方的黄铜水龙头时,禁不住微微感叹。
抬起头时,晃眼看到镶嵌在墙上的四方镜子,萨懿德不由得再次发出一声感叹,呆呆凝望着镜子里自己的面容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扔下毛巾,默默走出宽阔明亮的盥洗室,回到客厅,坐下喝茶。
虽然淡水港距离泉州并没有多远。但萨懿德和他的随从却是首次来到这个传说中瘴气弥漫、蛇蝎出没的方外之地,但其后的所见所闻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淡水港宏大的规模、先进的设施和新颖的布局,令萨懿德和随从们深感震撼。
石基码头坚固平坦的水泥地面、数十根硕大的铸铁桩子、比上元港那些吊塔还要高大复杂的钢铁吊塔、宽阔厚实的仓库群、意料之外的大型交易市场,码头两侧依山而建的雄伟炮台和巍然耸立的大型防御堡垒,所有的一切无不显示出令人折服的澎湃气势。
就连这座精致安谧的小院子中的自来水、盥洗室和两层小楼,也让富可敌国的萨懿德啧啧称叹,心中激荡不已。
萨懿德直到此时仍然弄不清楚,朱道临究竟是用了什么魔法,才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创造出淡水港这个奇迹来?
“老爷。朱将军到访!”哈桑兴冲冲地跨入客厅。
沉思中的萨懿德霍然站起,连声道:“好、好!快吩咐下人准备好茶水。”
萨懿德大步走出客厅,看到朱道临和冯升泰两人站在院门口,面向院子里两棵移栽来的樟树。正在低声交谈,立即哈哈一笑抱拳迎上:“刚才我还寻思将军何时到来,没想到转眼就到了,哈哈!”
朱道临和冯升泰上前见礼,在萨懿德的热情陪伴下进入客厅,朱道临略微打量了一下客厅的陈设、光滑的水磨砖地板和墙上清雅的字画。颇为意外地说道:
“院子和楼房的建造粗糙了些,但内部陈设却不错,一点儿也看不出暴发户的味道,比起我预想的还要好一些……你们不知道,之前我还担心工匠们弄成江南地主老财家里的式样呢。”
众人听得有趣,禁不住咧嘴直乐。
萨懿德笑完,故意责怪道:“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就是规矩有点儿太多了,早晨起来我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可走到南北两面和东面三个出入口,都被那里值守的官兵给挡了回来,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出港区,最后只能扫兴而归了。”
朱道临向送上香茶的哈桑说了声谢谢,端起茶杯耐心解释道:“根据军政、民政两个部门共同制定的港区管理条令,除了港口这片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外,外来人员不允许进入其他区域,这也是修建海员俱乐部和大型交易市场的原因。”
“这样吧,回头我请求汪先生给你两块长期有效的通行牌,有了通行牌,你就是走到淡水河上游去都没有任何问题。”
“竟然如此严格?”
萨懿德听了非常震惊,之前他还以为这是临时措施,等到港口后方的城镇建好之后就会开放。
朱道临并没有瞒他:“距离河口3公里的淡水河南岸,是新建的造船厂,港区后面正在修建的大片厂房,是能容纳6,000名织工和300户工匠的大型纺织厂,很快就会运来几千台大型纺织机和缝制船帆、被服的先进机器。”
“沿着造船厂往里走5公里,是建设中的军队枪炮厂和弹药厂所在地,你说我能让外人随便进去看吗?”
萨懿德愣了好一会,终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看来你真是要把瀛洲建成天下闻名的制造工坊啊!”
“正好今天将军在,请给个准话吧,能不能把纺织厂的股份让给我一些?”
朱道临和冯升泰面面相觑,发现自己忘了把这个值得信任的大金主考虑进来。根据年初修订的《瀛洲府五年发展纲要》,除了军工厂和矿山之外的所有行业,都允许外来投资,萨懿德自然也不会例外。(。)
第四一五章 供不应求()
春节前正式投产的万亩盐场、最先建成的五个砖瓦厂、三大林场和渔业公司正在逐步实施股份转让。
军政委员会只保留各企业的%股份,以便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监督,其余股份都会分拆成每股5两银子,向拥有本地户籍的居民转让。
想购买工厂和林场股票却没银子的居民,可以向元宵节开业的博孚钱庄淡水分号借贷,等赚到工钱或者卖粮卖猪有钱之后再归还,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小额借贷只收取15%的年息,因此很受民众欢迎。
如今,盐场和三大林场的股票已经卖完,五个砖瓦厂直接成了五个集体农庄的产业,渔业公司的股票被内部瓜分完毕,收的4o多万两银子全部投入到桥梁、道路、医馆和学堂的建设之中。
让萨懿德虎视眈眈的淡水纺织厂已完成股份分配计划,瀛洲府军政委员会从龙潭机械厂定购2,ooo台改良型纺织机,加上地皮和厂房占有%股份,朱道临个人提供2,2oo台缝纫机器和o户熟练工匠获得2o%股份,冯升泰在家族支持下,出资6万两银子购入1o%股份,剩下4o%股份需要留给员工1o%15%,其余均可对外出售。
瀛洲的文武官员觉得金陵城北玄武湖畔已经有两个大型纺织印染厂和被服厂,以金陵为中心方圆o里内几乎家家户户拥有小型织布机或纺纱机,纱线和布匹的产量越来越大,担心产品供大于求卖不出去,不看好淡水港这个大型纺织印染厂的前景,也就没人愿意购买剩下的股份。
朱道临原打算自己买下纺织厂的剩余股份,如今萨懿德要求入伙,已经拥有大量产业的朱道临和精明的冯升泰,自然乐于将剩余股份让给这位资金雄厚拥有海外市场的大金主。
在朱道临示意下,冯升泰把淡水纺织厂的详细情况和股份构成向萨懿德通报,最后把野心勃勃的二期计划如实相告:
“除了棉布的纺织印染、被服生产和帆布生产三项主业外。一年后将会增建丝绸纺织分厂,购进天枢阁的先进纺织机器和印染技术,大量收购大明江南地区的生丝,运来进行精加工。用以生产高级丝绸、锦缎、丝绒、棉绒和毛呢面料,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年产万匹绸缎和1o万匹毛呢面料的目标。”
萨懿德频频点头,叫过哈桑商量片刻,当即向朱道临和冯升泰提出要求:“剩下的四成股份我包了!”
冯升泰歉意地解释道:“不能全给你。至少需要留下一成卖给工厂员工,这是规定,员工拥有工厂的股票,自然会把工厂当成自己的产业来爱护,我们这些大股东也能减少不少麻烦。”
萨懿德爽快地笑道:“没问题,那就三成吧,哈哈!将军,你要银子还是要金子?”
“要金子吧,如果方便的话,你帮我多弄些金子来。我拿银子或者货物跟你换,有多少要多少。”朱道临笑道。
萨懿德去年就听朱道临说博孚钱庄要铸造金币和银币,因此毫不怀疑朱道临求购大量金子的用意:
“没问题,今后我们在阿拉伯地区出售的货物,尽量用黄金结算就能获得大量黄金,莫卧儿帝国(印度)的黄金也很多,不足的是成色较为杂乱,运来还需要熔炼一次才行,我在莫卧儿帝国的生意一直做得不错,比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更受欢迎。哈哈!”
朱道临非常高兴:“下面谈谈组建我们双方的合作事宜吧,萨先生考虑好了吗?”
“不但考虑好了,而且已经着手准备。”萨懿德笑道。
朱道临不再浪费时间,率先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经过反复讨论。我的幕僚团成员和海军司令部同意了我的请求,目前在军中效力的8名欧洲各国雇佣军和三艘8oo吨远航货船退出现役,我再从年中退役的海军官兵和宝山卫军户中招募o名熟练水手,不知道能否达到萨先生的要求?”
萨懿德精神大振:“够用了!我去之后就从船队中抽调五艘三桅远洋货船,两艘即将下水的5oo吨护卫船,争取今年秋天满载货物前往天方(麦加)。但我觉得还需要加强船队的防护,能否请将军再增加三艘8oo吨级新型武装商船,水手和武器我来解决。”
“萨先生怎么知道我们的新型武装货船?”朱道临疑惑地问道。
萨懿德哈哈一笑:“昨天我入港就看到了,四艘崭新的大货船就停在我的两艘货船南面,距离不到5o米,非常漂亮!而且是最新的三桅杆快升降船帆,修长的船体和降低的艉楼非常新颖,一看就知道能够大大降低船只的摇摆,度也会因此而增加,船艏用绿色帆布覆盖的东西,我猜测是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