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大舰队主官的军衔与四总部相同,舰队司令的最低军衔为少将,副司令和参谋长的最低军衔为上校!”

    “我们的巴加斯先生已获得正式任命,担任大明帝国海军东海舰队首任司令,军衔晋升为少将。驻扎青岛港负责军港和要塞建造的诺曼西亚。德。卡利斯先生,也获得了军务部副部长的职务,军衔晋升为上校。”

    百余名将官再次发出惊呼。

    不少人在惊呼声中拿定了主意,一直没开口的巴加斯缓缓举起右手。面无表情地扫视众人,闹哄哄的教官们很快便安静下来。

    巴加斯慢慢放下手:“根据朱将军的命令,明年三月中旬,东海舰队将抽调6艘战舰和8艘远洋运输船组成外交与贸易船队,携带大明帝国皇帝和海军统帅朱道临将军的外交信函。运送大明帝国天工商贸公司的丝绸、陶瓷、茶叶和各种工艺品,前往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英国进行外交访问和贸易。”

    “如果有谁希望结束雇佣合同返回欧洲,又或者希望返回欧洲把自己的家人和心爱的姑娘接到大明帝国定居的,请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请。”

    “轰”的一声,惊呼四起。

    已经申请加入大明军队的教官激动得手舞足蹈,语无伦次。

    巴加斯和西梅诺趁着这当口,提起自己的皮箱,大步穿过乱哄哄的人群,返回各自的公寓抓紧时间洗澡刮胡子,然后换上让他们无比喜爱的新军装。赶赴宝山卫城中的海军司令部,陪同朱道临和文武官员们视察海军三大军营,为明天上午举行的隆重仪式做好充分准备。

    ######

    崇祯六年,元旦,西历1633年2月8日。

    上午九点,焕然一新的宝山卫城四面城墙上忽然多出一圈迎风飘扬的各色战旗,包括宝山卫6;200官兵和2;000名海军陆战队新兵在内的27;600余名海军将士,全部换上了威风凛凛的新军装,戴上镶嵌银色军徽的红边黑色大盖帽,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矫健的步伐,全副武装从西门和南门开进卫城。

    卫城中央广场正北方的海军总司令部一楼大厅,安静而肃穆。

    来自金陵和宝山港的两百余名企业总管、资深幕僚和家属代表,肃立于主席台左侧。百余名身穿黑色军装、腰间佩戴宝剑的海军将校,整齐列队于主席台右侧。

    没有获得大明帝国皇帝和中央朝廷任命的大明帝国海军统帅朱道临隆重登场,他身穿装饰金色穗带的黑色军装,头戴镶嵌金色军徽和的黑色军帽,腰挂古朴修长的秦王剑,在无数双热切的目光中。大步登上用八面战旗和青松装点的主席台上。

    海军司令部军令部长李长隆洪亮的“敬礼”声响起,台下排成方队的165名各国教官目视朱道临,整齐敬礼,朱道临平静地望向台下以西梅诺、巴加斯和孔迪为首的军官们,举起右手郑重回礼。

    新晋海军军务部长李长隆少将走到主席台侧前方,左手高举绣上金色盘龙的红黑战旗,右手握拳紧紧贴在胸口上,带领台下165名各国教官大胜宣誓:“我宣誓”

    “我宣誓,我自愿放弃原有国籍,加入光荣的大明帝国军队,毕生忠于大明帝国,忠于大明帝国军队统帅,遵守军令军法,履行军人义务,执行军队命令,保守军队秘密,尽职尽责,永不背叛!宣誓人……”

    百余欧洲人的口音虽然不纯正,但声音洪亮,铿锵有力,久久回荡在宽阔明亮的大厅里。

    朱道临微微点了点头,大步走下主席台,来到宣誓队伍的正前方,向165名宣誓者发表讲话:

    “从现在起,你们正式成为我大明帝国军队中的一员,成为我本人和所有大明帝国将士的战友和兄弟!现在请诸位返回各自的岗位,与全军将士一起举行仪式!”

    “是”

    ######

    上午十点正,12名号手齐声吹响集结号,各部军官威严的口令声此起彼伏,遍布广场和四面城墙上的两万余名大明帝国海军将士抬头挺胸,面向广场中央冉冉升起的红黑战旗,齐齐敬礼。

    没有庄严的音乐,没有喜庆的炮声,但每个将士都心情澎湃,热血激荡。

    正如所有将士无比崇敬的统帅朱道临的致辞一样:“将士们,我们不但是大明帝国海军开创者,还是历史和见证者,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祖国,必将因为我们的出现而走向辉煌!”(。)

第三八三章 背叛的代价() 
隆重的建军仪式结束,全军将士列队返回各自的营区,杀猪宰羊,热烈庆祝自己的节日,方圆五公里的宝山卫很快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节日气氛中。

    位于宝山卫城中心位置的海军司令部大院里,杯盏交错。

    数百名身穿新式军装的海军将校,与长袍大袖的幕僚、总管欢聚一堂,彼此相互敬酒,笑声不断,强烈的反差令醺醺然的朱道临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庆祝宴会进行过半,一份标注5颗黑色五角星的急报瞬间把朱道临震醒。

    朱道临不动声色地拆开腊封,迅速阅读,强忍心中的愤怒与失望把急件收了起来,再次端起酒杯,向同桌的首席幕僚叶良辰和李长隆、史青阳等大将轮番敬酒,在声声喝彩中连喝七杯,然后满脸微笑地放下酒杯,告了个歉便叫上叶良辰一起返回自己的小院。

    朱道临吩咐值守亲卫谢绝来访严加戒备,把急件拿出来交给神色凝重的叶良辰,匆匆进入里侧的盥洗间洗脸刷牙,清醒头脑。

    叶良辰看完写满两页纸的急报,连声哀叹,他不用多想就知道崇祯皇帝的多疑猜忌和背信行为激怒了朱道临。

    摘掉了大盖帽的朱道临来到叶良辰面对坐下,收起桌面上端正摆放的急件,摇头苦笑道:

    “我一直认为崇祯是个坚忍不拔、勤恳实干的好皇帝,大明江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他的错……”

    “所以,我一直想方设法帮助他,送给他一批批价值万金的铜料和武器装备,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北上平叛,绞尽脑汁制定出击辽东、牵制满清军队的军事计划,东拼西凑拿出数百万两银子修建宝山港和青岛港。”

    “可是,现在……唉,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皇帝并不需要我,他只是需要我的钱财。”

    叶良辰幽幽叹了口气:“皇帝还是太年轻了,我能想象他面对满朝文臣挤兑时的窘迫与无奈,甚至能确定有人向他进谗言。让皇帝提防将军尾大不掉……”

    “这一切,致使皇帝违背了之前的承诺,没有任命将军为海防总督,也没有把金州卫、威海卫和青岛卫划入将军管辖之下,但他仍然任命将军为东江镇总兵。赐封将军麾下6名大将为游击将军,命令将军两个月内率领16;000新军将士接防皮岛和广鹿岛!”

    “由此可见,皇帝还是要重用将军的。”

    “重用?东江镇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你非常清楚,要是我撒手不管,恐怕永远都不会再有东江镇了。”

    朱道临逐渐冷静下来,心中的愤怒逐渐被痛苦和失望所取代。

    叶良辰理解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除了将军,皇帝也没人可用,若是继续拖延两个月,哪怕满清军队看不到。皮岛和广鹿岛上的数千散兵游勇也要造反。”

    “若是岛上那些走投无路的东江弃将步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后尘,说不定真要投降满清了。”

    朱道临明白叶良辰话里的意思,不由得再次叹了口气:“估计皇帝也知道我不敢违背他的谕令,所以才有恃无恐啊!”

    叶良辰笑道:“不管皇帝怎么想,怎么做,将军都会咬紧牙关忍辱负重,抢在鸭绿江解冻之前率领新军进驻皮岛和广鹿岛,彻底解决数年来留下的巨大隐患,进而达到牵制满清兵力的目的。”

    “估计皇帝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敢违背承诺。转而对将军进行压制。”

    “如果我推测不错的话,朝廷上的东林党人和某些对将军怀有敌意的大臣们,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达成默契,联起手来向年轻的皇帝施加压力……”

    “在文臣们看来。哪怕将军不用他们出一文钱,立下再大的功勋,送给皇帝皇帝再多钱财,他们也要对将军进行压制,要是将军率领麾下新军和满清军队拼个两败俱伤,他们会更高兴。在他们眼里,士大夫治天下是天经地义的,大明江山社稷就该由他们来治理。”

    朱道临一时间心神巨震,呆滞片刻喃喃而语:“士大夫治天下……儒家的千年传承根深蒂固啊!”

    叶良辰非常无奈:“日暮西山的东林党其实很好对付,难就难在东林党背后的世家门阀和大地主。”

    “大明官员九成以上出自世家门阀和大小地主家庭,东林党不过是江南世家门阀和大地主的马前卒,那些赫赫有名的东林党名士,无一不是自世家门阀和大地主家庭的子弟,哪怕江山变色在即,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最后才是皇帝和国家。”

    “要想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就必须控制朝政,抑制皇权,打压武人和勋贵,这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天下!”

    “除东林党之外,朝堂上还有代表浙江和淮南各大势力的浙党,代表两湖世家门阀的楚党等等,这个党倒下了,那个党站起来,不管他们之间如何争斗,本质上都是一丘之貉,把持朝政的依然是士大夫。”

    “在这些士大夫背后,就是遍布天下的世家门阀和大地主,千百年来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绝啊!”

    深有感触的朱道临频频点头,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共产党人和开国领袖的伟大,才明白人民共和国的来之不易:“是啊!终而复始,循环不绝……我想我明白了!”

    叶良辰不由愣住了:“将军是否要做出改变?”

    朱道临此刻一片清明,心中平静如水,他望向满脸疑惑的叶良辰,说出自己的决定:

    “是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之前我计划完成辽东布局之后,抽调15;000将士平息内乱,争取少死点儿人,多救点儿人,但现在看来没必要这么做,东江镇也不用留下那么多兵力。”

    “接下来只需把原计划开赴金州卫抗击清军的6;000名将士,冠以东江军的名义调到皮岛和广鹿岛驻守即可,新组建的威海卫5;600将士与北海舰队驻扎刘公岛,顶着东江军的名义展开训练,随时策应皮岛和广鹿岛。”

    “最后把龙潭军调到瀛洲淡水港以南60公里的新竹建立营地,为节后大规模移民做准备!”(。)

第三八四章 改变() 
叶良辰对朱道临如此大规模的改变深感不安:“将军,是否召开军政会议,慎重讨论一下?”

    “完全没这个必要!只需埋头去做即可。”

    朱道临断然否决了叶良辰的提议,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告诉他:“皇帝和外界只知道我拥有15;000人的新军和12;000人的水师,并不知道我们在登州之战中俘虏了近4;000叛军士卒,也不知道我们在青岛源源不断征召的新兵已达8;000余人,更不知道龙潭新区的北山大营里还有6;000新兵日夜训练。”

    “这个时候,魏国公和隆平侯应该还在京城,他们同样不知道我们的水师已经增至28;000将士,所以,只要抓紧时间完成兵力调动和部署,就不存在任何风险。”

    “这……将军,你想放弃辽东吗?”。

    叶良辰忐忑不安地问道。

    要是就此放弃辽东,年轻的崇祯皇帝肯定会恼羞成怒,朝廷上的东林党人和虎视眈眈的文臣们就会以此为借口,大肆进行攻击。

    没了皇帝的认可,就等于没了大义和名义,必将对朱道临的宏图大业和越来越多的追随者造成致命打击。

    朱道临摇头笑笑,解释道:“我知道丈夫在担心什么,请尽管放宽心吧!”

    “接下来,我不但不会放弃辽东,还要尽快赶赴威海刘公岛,亲自率领东江军进驻皮岛和广鹿岛,把两座岛上的绝大多数东江士卒和所有家属送到青岛定居,略作整顿,便向辽东地区的清军发起突然袭击。”

    “别的暂且不说,先砍下百十颗鞑子的脑袋。送到京城向皇帝讨赏,我想要看看皇帝如何应对!”

    “这就好!”

    叶良辰大大地松了口气,竖起大拇哥道:“将军英明!如此一来,什么隐患都没有了,属下等人就能放心地替将军经营后方,不至于失去名誉与道义。成为众矢之的,导致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毁于一旦!”

    朱道临咧嘴一笑,随即有些好奇地问道:“丈夫你说,若是皇帝知道我把宝山卫水师更名为大明海军,会不会把我当成乱臣贼子啊?”

    叶良辰摇头苦笑:“这个倒不至于……大明从来就没有海军,只有守护大江大河和近海的水师,而且皇帝早已允许将军组建海上水师,扩充战船,为将来的漕运做准备。因此谁也不能责备将军,我想这天底下也没几个人知道将军的海军是怎么回事……”

    “其实,说起来福建郑家的战船和官兵人数更多,危害更大,做出的事情更加出格,要是论罪杀头的话,那郑芝龙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可这么多年来谁能拿他怎么样?何况将军还在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开拓瀛洲?”

    朱道临哈哈一笑:“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嗯。看来我要尽快开辟宝山港至日本和朝鲜的航线才行,日本的白银和铜料。朝鲜的珍贵木材、高丽参和战马,都是我们需要的货物。”

    叶良辰再次问道:“将军,你真不打算继续支持皇帝了吗?”。

    朱道临收起笑容,正色道:“既然崇祯他背叛了自己公然许下的承诺,对我百般猜忌和打压,我为何还要死皮赖脸地支持他?”

    “哼哼。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个个富甲天下,皇帝身边几位宠信太监几乎每一个都是百万富翁,就连两位地位超然的国丈也是身家千万的巨富,为何他们不挺身而出,为皇帝排忧解难?”

    “我决定了。从今往后,我朱道临的银子只会花在苦难深重的大明百姓身上,不会再给皇家和其他任何势力一文钱!”

    叶良辰默默点头,发出声幽幽长叹便不再提起关于崇祯和朝廷的任何事情。

    朱道临拿定主意之后,心情变得格外平静,心中的愤慨与失望一扫而空。

    崇祯皇帝的背信弃义与毫无来由的压制,终于让朱道临彻底放弃了对朱家皇朝的支持,长期以来埋藏心底的愧疚也随之而烟消云散。

    大年初二一大早,朱道临便召集幕僚班子、各部大小总管和海军高级军官举行军政会议,公布各大工厂的人事任命,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对原定发展计划进行讨论,对各阶段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农工商三年发展刚要》。

    朱道临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正式宣布三月中旬将要派遣舰队前往欧洲,展开外交和贸易的重大决定,任命商业总管冯升泰为此次出访的总负责人,要求幕僚班子、各大工厂和海军各部立即行动起来,为三个月后的舰队出访做好充分准备。

    在军队建设方面,地位超然的海军无疑受益最大。

    《大明帝国海军章程》的颁布、海军司令部的组建、军衔制度的实施和三大舰队的明确划分,彻底打破了制约海军发展的所有障碍,全军上下面貌一新,大明帝国海军由此进入目标明确、法令完善、权责分明、等级森严的高速发展期。

    入夜时分,朱道临在海军司令部二楼会议室里分别召见各部主官,下达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和军事调动命令。

    顶着宝山卫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名义的史青阳和柴呈安,正式就任海军第一陆战师上校师长和中校副师长,宝山卫城东面即将竣工的东大营,成为了第一陆战师的永久驻地。

    东海舰队司令官巴加斯少将、副司令官谭岳上校根据朱道临的命令,将于次日上午派遣两艘500吨级运输船,将幕僚团和大小主管送回上元港,装载5;000套钢盔和锁子甲等军用物资返回宝山港,于正月初八跟随舰队北上威海,将龙潭军5;600名将士、1;200匹战马和1;500名淘汰下来的叛军俘虏,直接送到瀛洲岛新竹屯垦区。

    军令部长西梅诺少将和军务部长李长隆少将坐镇宝山港海军司令部,担负指挥全局的责任,并根据海军章程,完善各级指挥系统,在全军范围内抽调一批年富力强的正式军官,充实到海军各部。(。)

    第三八四章改变:

第三八五章 形势比人强() 
大年初三上午。

    返回现代时空的朱道临,携带丰盛的礼物走进龙泉西郊的楚梅家门,和无比幸福的楚梅一起,向喜逐颜开的长辈们拜年。

    大年初五正午时分,朱道临和楚梅提着大包小包的龙泉土特产回到栖霞家中,放下东西便帮助父母张罗年饭。

    下午四点不到,梁城一家老小和陆建民夫妇先后到来,三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举杯相庆,欢度新春佳节,并在席间达成一致意见:

    三家人来一次为期六天的自驾游,前往黄山看雪景,然后在杭州和苏州各停留一天,拜访多年未见的亲朋故友之后再返回家中!

    正月十二,游玩一周身心都得到恢复的朱道临,把心满意足的父母和楚梅送回家,然后谢绝了茅山元符宫正月十五盛大法会的邀请,于次日中午乘坐飞机飞抵黔省省会。

    ……

    ……

    正月十五,子夜刚过。

    匆匆回到明末的朱道临,携带12;000支燧发枪、5;600把龙泉绣春刀、3;000吨水泥和1;500吨钢材赶赴瀛洲淡水河北岸军港,次日上午便在数十名民政官员的陪同下,视察各地春耕。

    此后三天时间里,朱道临马不停蹄地视察两个煤矿和一个硫磺矿的开采,出席淡水造船厂、南山枪炮厂和温泉纺织厂举行的开工奠基仪式,直到正月十九深夜才结束繁忙的行程,于次日凌晨时分再次回到现代时空栖霞的鹤山别墅。

    返回繁华都市的朱道临,与远在京城的宋少君通完电话,心中满是疑惑与惆怅。

    他放下手机,立即上网查询自己的瑞银账户,果然看到存款余额增加了7;700万美元,这笔刚转入账户3天的巨款,正好和他投资汤山影视基地的5亿2;000万人民币数额相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