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时刻,朱道临和他的四名亲卫捡起船板上的火枪,悍不畏死地冲到船尾齐齐开枪,接连打死打伤越追越近的十几名叛军,这才把叛军吓得退回去。”

    “朱道临眼看打不过拥有几百艘大小战船的叛军,只好命令手下官兵加快速度逃往天津港。”

    崇祯皇帝惊愕不已:“这么大的事情,刚才怎么没听他说起?”

    王承恩无奈地解释:“估计是朱道临担心引发圣上担忧吧。奴才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他,没时间细细询问个中缘由。”

    崇祯皇帝再次停下脚步,沉思片刻无奈地摇了摇头,默默无语起步慢行,直到进入周皇后的宫门,才发现偏殿里灯光明亮,贤淑的皇后竟然领着几个宫女,围着一台式样古怪的机器前不停商量。

    周皇后看到皇帝进来,连忙殷殷站起施礼问候,几个宫女匍匐地上噤若寒蝉。非常担心皇帝呵斥她们这么晚还不服侍皇后安寝。

    周皇后施礼完毕,含笑上前,向双眉紧皱的皇帝解释道:“皇上别生气,是奴家硬要她们几个一同摆弄这台缝纫机的。只是奴家太笨,从晚饭结束弄到现在,竟然还不知道怎么用。”

    “咦?区区一台机器,竟然能难道我的皇后?”

    崇祯深感意外,慢慢走到缝纫机旁细细打量,转动几下机头银光闪闪的飞轮。发现面板中间的牙床和机头中轴跟着动。

    好奇之下,崇祯开始摆弄起来,可是弄了足足十几分钟竟然不知从何下手,怎么也搞不清楚这玩意该怎么用。

    贤惠美丽的皇后弯着腰陪他一起摆弄,光洁的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王承恩暗暗叫苦,急忙上前开解道:“圣上和娘娘别担心,明天一早奴才就让几个聪明的小崽子运一台到光禄寺,叫那朱道临亲手装上,让他手把手地教会几个小崽子怎么用。”

    崇祯皇帝点点头:“刚才朕好像没吩咐朱道临明早上朝吧?”

    “好象是没有。”

    王承恩心想刚才您俩争得面红耳赤,哪里还记得上朝的事?朱道临没有口谕或者兵部的通知,想上朝也不行。

    崇祯皇帝沉思片刻:“这样,你明早派人通知老曹一声,把朱道临领进宫来,记得把一台机器抬到御书房让他装上,再找几个尚衣监的好手过去跟他学,朕下朝之后就过去,疆域图的事还得和他好好分说分说。”

    王承恩连忙说这样安排最好,看看没事便乖巧地离去,几位宫女也在周皇后的和气吩咐下默默告退。

    崇祯皇帝爱怜地握住皇后的手,一同走向里侧的卧房。

    周皇后没有让宫女在卧房服侍的习惯,亲自放下帷帐,温柔地服侍皇帝脱下长袍:

    “皇上,朱将军今天送来的贡品太奢侈了,足足500匹上等绸缎,无论织工还是花色,都比苏州进贡的好很多,其中200匹绸缎全是皇家御用的龙凤图案和云龙纹宽幅彩绸,奴家猜测,最便宜也要上百两银子一匹!”

    “另外还有5万斤雪花般的白霜糖,奴家用指尖沾上两颗品尝,甜蜜蜜的入口即化,半点异味都没有,实在太贵重了!”

    “唉!虽说朱爱卿经营有方,富可敌国,但朕心里还是甚为过意不去,从去年至今,他一次次給朕送来厚礼,前前后后加起来不下200万辆银子了,弄得朕都不好意向他发火。”崇祯皇帝叹了口气,径自走到龙榻边坐下。

    周皇后非常好奇,过去坐在皇帝身旁询问是否朱道临惹皇帝生气了?

    满肚子不舒服的崇祯皇帝正想找个人述说心中愁闷,便将召见朱道临的前前后后告诉爱妻。

    周皇后做梦也没想到,在内忧外患国土不断沦丧的今天,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出自道家的年轻武将在为大明开疆拓土,把自己投入上百万两银子开发出的富裕瀛洲双手送给皇室,这是怎样一个奇人,才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啊?

    崇祯皇帝拍拍爱妻的手:“可别把你吓着了,这朱道临确实有本事,也够忠诚,就像尽心辅佐我大明江山的道教上清派一代代掌教真人,算得上赤胆忠心!”

    “只是,这家伙性子也太野了,朕都不知道该如何用他才是,唉!”

    “皇上是否想调朱将军北上领兵?”兰心蕙质的周皇后立刻猜出丈夫的心思。

    崇祯皇帝点点头:“年初他委托吴景贤送来两批铜料和上千把宝刀的时候,朕还没有太在意,后来不断接到锦衣卫和东厂密保,加上南京魏国公、隆平侯和忻城伯等人对他的夸奖和举荐,朕就留意他了,结果半年不到,他倾尽家财,为十不存二的江南陆师和水师招募上万士卒严格训练,从海外购回上万支新式遂发火枪和数百门优质铜炮装备新军,还分两次给朕送来200多门大将军炮,足以看出他心里装着朕,心里在乎大明江山的安危。”

    “更加难得的是,根据锦衣卫、东厂、魏国公、隆平侯等密报,朱道临不仅武功超凡,琴技更是超凡绝伦,如今流传天下的几首名曲都是他传出来的,他还精通火器、造船和水陆训练与作战,目前江南水师和江南新军的训练章程,都是他一手编制的,了不起啊!”

    “朕反复权衡过后,发现此人是个难得一见的领军之将,于是就有了把他调到宣大一线的想法,只是尚未考虑清楚,再就是觉得他擅长商道,经营有方,又想把他留在江南,替朕多赚些钱财,多送些紫铜枪炮已补军需,实在纠结啊!”

    周皇后心中震惊不已,刚要再问几句,身心疲惫的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地躺下了。(。)

第二九八章 人格() 
崇祯皇帝累得睡着了,回到住处的朱道临却怎么也无法入睡,他盘腿坐在卧榻上,呆呆看着卧房中央熊熊燃烧的炭火出神。∑。∑

    朱道临终于见到命运多桀的崇祯皇帝,发现年轻皇帝与史书中的记载完全两样,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带来的触动实在太大。

    他从身材不高相貌平凡的崇祯言谈中,听到了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对国家对臣民的挚爱与愧疚,从他苍白的脸庞和不时握紧的拳头中,看到了属于年轻人的朝气与倔强,从皇帝满是血丝却闪闪发亮的双眼里,看到了坚韧、执着、不甘和无助,以至让朱道临心里生出丝丝羞愧,深埋心中不可告人的崇高理想也微微摇晃起来。

    “他是个生不逢时的皇帝!看来,得让他好好活下去……”

    长时间的苦思过后,百感交集的朱道临幽幽感叹和衣躺下,拉过被子侧过身子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尽快入睡,实际上他比崇祯皇帝还要累。

    次日一早,朱道临挥退几名长相标致的丫鬟,洗漱完毕来到正堂,向满屋子致礼的下属摆摆手,示意大家一起坐到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汤锅旁,接过亲卫长郭中骏递来的热茶,轻抿了两口,颇为惊讶地注视杯中茶水:

    “这茶做得不错,入口醇和,色泽金红透亮,只是发酵时间差了点儿,回味还略带青涩,什么茶?”

    京城钱庄总管杨君武连忙禀报:“是徽州茶商在京城开设的老字号炮制的砖茶,听说是专门为草原和极北之地的红毛蕃人制作的,在下觉得不错,特意带来两块,请将军品尝一二。”

    朱道临立刻明白杨君武的潜在意思,对心思灵活嗅觉敏锐的杨君武颇为欣赏,但朱道临最在意的是已在京城发展到12家分号的博孚钱庄,不愿意在根基尚未稳固之前把生意铺得太开:

    “再等两年吧,最近时局不稳,变数太大。需要集中经历经营钱庄,最好不要再开设分号了,把目前12个分号的根基夯实了再考虑其他。”

    杨君武颇为忐忑地点点头:“在下操之过急了,请将军放心。在下知道怎么做了!”

    “管好你手下各分号掌柜,不要以为自己是大明第一票号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更不要以为有内廷和京城几家勋贵撑腰就天下太平……”

    “要是我估计不错,实力强大的晋商、徽商和浙商很快就要成立他们的票号,激烈的竞争即将到来。稍不留意就会被人家赶上,说不定会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与京官甚至江湖人勾结起来,对你们12家分号下黑手,所以时刻都要保持警惕之心。”朱道临不客气地提醒雄心勃勃的杨君武。

    杨君武的额头冒出了汗珠,诚惶诚恐地向朱道临弯腰检讨:“君武知错了!谢谢将军教诲,在下回去立即着集各分号掌柜,严格遵照将军的训示去做,然后把通州货栈停下来,全力以赴经营钱庄。”

    朱道临想了想:“通州货栈开业不久,要是关门歇业的话定会影响声誉。不如这样,让你两个徒弟负责,把相邻两家小商铺也一并买下来,建成四合院式的大型货栈。”

    “院墙要修得高大结实以备不测,院子里修建的货仓要用三层青砖修砌,还要注意防火,京城的琉璃瓦很便宜,全都盖上琉璃瓦吧,至少能抵御满清鞑子射出的火箭,就这几点要求。怎么建你看着办。”

    “建完之后重新开业,专门经营我们各大工坊制造的货物和紫阳观的中成药,同时大量收购马匹、铅锡、铜铁和皮货,哪怕把收购价格抬高一倍。也尽量不让铅锡和铜铁流到满清鞑子手里。”

    “我回去就把两艘500吨远洋商船改成敞开式的近海货船,连人带船交给通州商号,等生意做顺了,再到天津开办更大的商号,修建更大的仓库区。不过你要牢记,我们的主业是钱庄。不能主次不分。”

    “君武明白了!”

    浸淫商场二十几年的杨君武立刻领会朱道临的意思,当下心头大定,抢先端起炭炉上的茶壶,恭恭敬敬地给朱道临续上一杯。

    早餐刚结束,赵怀忠和曹化淳双双而至,二话不说再次把朱道临拉上马车,直接向皇宫奔去。

    再次来到养心殿中的御书房,朱道临心中颇为感慨,看到诺大个宫殿里只有曹化淳、赵怀忠和一群太监宫女,放松下来的朱道临开始慢慢游走四处参观。

    可他还没走出二十步,就被曹化淳拉回御书房里,指着打开木箱之后摆得一地都是的缝纫机,责令朱道临装起来。

    当初为了买回缝纫机,朱道临没少下功夫,曾两次抽出时间向母亲请教,在母亲指导下用家中那台20岁的“蝴蝶牌”缝纫机好好练过手,后来为了爱妻小影和徐佛几个有些事干,又在虎山正院的东苑里分两次安装20台,弄得东苑都快成服装厂了。

    因此,朱道临对缝纫机非常熟悉,听了曹化淳的要求,二话不说立即干活,十分钟不到就把一台缝纫机安装好。

    曹化淳顾不上赞叹,询问边上几个手捧笔墨的老太监记下没有?得知都记下了才舒了口气,拉住朱道临的手严肃问道:“道临,你能不能展示一下怎么用?”

    “行啊!”

    朱道临想了想:“曹公公,麻烦您老取来一丈绸布,普通点儿的就行,然后把随同这批机器一起送来的大小剪刀、针线包、配件包和铜尺皮尺拿来,我缝制一条简单的裙子做个示范。”

    边上的太监宫女不可置信地望着朱道临,曹化淳大为惊奇:“你一个大老爷们儿,也会缝制衣袍?”

    “衣袍不敢说,做裙子、**什么的还能胜任……不信?让您老见识一下?”

    朱道临解开官袍侧边的暗扣,拉开前襟露出里面红色的毛背心:“您老看看,然后用手摸摸,这叫毛背心,是用羊毛纺成的毛线编织而成,这件毛背心是我大老婆小影为我织的,我家里几个妻妾在我的教导之下,如今都会织毛衣,还能织出花样来。”

    曹化淳反复揉摸朱道临身上的毛背心,脸上全是惊叹之色:“太柔软了,太舒服了!穿在身上一定很暖和吧?”

    “那当然,自己婆娘织的,穿在身上哪有不暖和的道理。”朱道临自豪地回答。

    边上的太监宫女们忍不住嗤嗤笑开了,觉得朱道临不再让人感到敬畏,是个面冷心热和蔼可亲的人。

    朱道临推开曹化淳的手,边整理官袍边笑道:“要是您老喜欢,我回去之后让家里的婆娘为您老织两件,一件背心,一件长袖的,保准让您老满意。”

    “不不!得先给圣上编织,记住了吗?”

    曹化淳眉开眼笑地吩咐,然后命令太监宫女们把朱道临要的东西全拿来。

    ************

    ps:谢谢昨天的芬芳大大的打赏,谢谢系我一生心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二九九章 随意的魅力() 
五分钟不到,所有东西就凑齐了

    朱道临自己搬来张椅子,放到缝纫机前,开始给缝纫机装上底线包,再把一个黑色的小线筒插入机头上方的线座上,边干边向围聚观摩的七八位太监宫女详细解说。

    遇到疑问,朱道临立刻再来一次,不管对谁都语气平和,非常有耐心,令地位低下的针衣局太监和宫女们感动不已。

    等大家都明白过来之后,朱道临站起来扫视一圈,拿起精致的皮尺,走到最边上那位年逾四十紫色平庸的老宫女面前,含笑吩咐战战兢兢的老宫女别紧张,然后蹲下来为老宫女量身,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量身完毕,朱道临收起皮尺,来到放置绸布的方桌旁。

    目测片刻,再查看蓝色暗花绸布的经纬,朱道临拿起裁衣剪,麻利地裁剪起来,很快拿着大小五块绸料回到缝纫机前坐下,用其中一截小布条缝制出一条线,然后耐心地调整线包和机头线轴的松紧度,反复驱动踏板,车出一条条缝线反复检查。

    待一切准备就绪,朱道临才抬起头来,询问大家是否看明白了?

    看到近半人还不明白,朱道临再次从头进行讲解,对照实物从头干起,边干边详细说明每个部件的功能,解释上下两条线的松紧程度对缝制效果的影响,告诉大家如何调节,平时如何维护等等。敚Ф梢枷拢汉傺愿窦纯擅赓M無彈窗觀看

    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朱道临再次询问大家是否明白?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朱道临开始缝制裙子。

    由于丝绸太滑,缝制裙带的时候非常困难,朱道临又叫人拿来米汤和铁熨斗,把米浆均匀涂在长条绸布上,折叠起来再用熨斗定型,看得一旁的东厂提督曹化淳曹大太监啧啧称叹,看得针衣局的太监工匠和宫女们频频点头。

    时值正午,一条式样新颖的百褶长裙在朱道临手里诞生了。

    朱道临剪掉最后一个线头,抖开长裙检查好一会儿,才满意地把裙子送到不知所措的老宫女手里:

    “我平时太忙,没时间摆弄缝纫机,除了裙子和简单的**裤,别的我都没做过……这种裙子的剪裁式样和缝制方法,是我母亲手把手教会我的,你和我母亲年纪相差不大,送给你,别嫌弃。”

    老宫女顿时双眼发红,蓄满眼眶的泪珠顺着出现皱纹的眼角无声滑下,她猛然低下头向朱道临深深鞠躬,抱着裙子转身跑了出去,把满堂太监宫女感动得热泪盈眶。

    饶是铁石心肠的曹化淳,也禁不住黯然抹泪,他默默打量回到缝纫机旁开始收拾的朱道临,清楚地看到低下头的朱道临眼珠子也红了。

    步履匆匆的崇祯皇帝回到御书房,与朱道临热烈讨论缝纫机使用与维修的满堂太监宫女连忙跪下请安。

    朱道临同样不能幸免,在年轻皇帝的含笑注视下,乖乖地跪下磕头。

    “挺热闹的嘛,朕还在半路就有人禀报说,朱爱卿不但会用精巧的机器缝制漂亮的百褶裙子,还耐心地把操纵机器的技法和维护之法传授给所有人,一次说不清楚再来一次,没有半点儿不耐烦,实在难以想象爱卿竟有这样的耐性,朕很钦佩啊!别跪着了,平身。”

    崇祯皇帝看起来心情很好,竟然难得地和朱道临开起了玩笑。

    朱道临顺势站起来,看看脸色微红、神采奕奕的崇祯皇帝,又转向一旁笑眯眯的王承恩。

    王承恩却把脸转向一旁,低声吩咐跪着的一群太监宫女都起来,把缝纫机和其他零碎全拿走。

    等在门口的御膳房总管太监很快垂头入内,几个小公公跟在他身后,端来几个朱色食盒和一张紫檀木小方桌,曹化纯和赵怀忠连忙搬来两个黄色绣花锦垫,小心摆在窗下空旷处。

    朱道临见状连忙告辞:“臣不敢打扰皇上用膳,请皇上允许臣暂且告退。”

    正在脱下衮服换上便装的崇祯皇帝瘪瘪嘴:“怎么?爱卿看不上朕的饭菜吗?”

    朱道临无奈地解释道:“雷霆雨露均是君恩,寻常大臣哪怕获得皇上赏赐一杯清水,也足以感激流涕啊!何况微臣这样的一介武夫?”

    崇祯皇帝再次笑了,紧了紧腰间玉带,抖了抖袖子,向两名内侍太监微微点头,几步走到小方桌前跪坐下来: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朱道临的喜好,你能请别人一餐吃下百两银子的山珍海味,也能在军营里和卑微的士卒肩并肩捧个大碗蹲着吃,而且经常这么干,从没叫过苦,所以啊,你要不嫌弃朕的饭菜简陋,就别再虚情假意了,陪朕一起用膳。”

    “求之不得呢!这么大的荣耀恐怕能传到孙子那一辈了。”朱道临说完毫不客气走过去,在阵阵低笑声中盘腿坐在锦垫上,接过小公公双手送上的半碗汤随口说了声谢谢,把小公公吓得愣在当场。

    又渴又饿的朱道临一口喝完半碗紫菜肉丝汤,再次把碗递给发愣的小公公:

    “麻烦你再给我添一碗汤,味道不错,要是用点虾仁和两小节骨头熬成高汤,然后放下紫菜和打散的鸡蛋用旺火,烧开之后立即端下,再撒上些葱花香菜,那会更香甜。”

    边上的王承恩和曹化淳终于忍不住了,捂住嘴巴转过身去,笑得肩膀直抽抽,对面的崇祯皇帝连连摇头,实在没想到这朱道临竟然如此放得开,半点客气也没有。

    崇祯皇帝的中餐菜式确实简单,一小碟肉丝炒蒜苗,一小碟醋溜大白菜,唯一肉多点儿的是半碗清炖羊肉。

    朱道临喝完第二碗汤开始吃饭,看到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拿起银筷子,摆上两个空小蝶,要为自己把每种菜夹一点放在小碟上,干脆把碗递过去,要求小太监直接把菜放到自己碗里,也不管有多少双眼睛在惊愕地盯着,三口两口扒完一碗米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