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莽警探-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也觉得。”

    此时,重案一组的众人可没心思嘲笑闫儒玉,他们都被这起案件揪了心。

第二七八章 逃生!(1)() 
昨晚的雷雨交加,不仅让炎热的天气凉下来了几度,还让护城河的河水涨了几分。

    一些沿岸的垃圾被冲进了河里,影响美观,对于这种现象,环卫部门已经很有经验,护城河的养护工老陈,早早便带着徒弟赶来工作。

    天刚蒙蒙亮,师徒三人便开了船,用网兜将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往船上捞。

    “再努把力!趁现在咱们在下风口,船不用动,垃圾自己往这边儿飘。

    等收完这波货,再吃东西,没问题吧?”老陈扯开嗓子问两个徒弟。

    两个徒弟都是老实的本地孩子,接了家里大人的班,对老陈很是尊重。

    他们一边卖力地干活,一边也扯开嗓子回应道:“不好咋说,咱们就咋干!”

    清晨的鸟叫、露水、斜洒下来的阳光都给着画面加上了静谧的情调。

    “那是什么?”一名徒弟指着江面问道。

    令一名徒弟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朝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好像底下有东西?”

    “傻小子!还愣着干嘛?捞上来瞧瞧!”

    “哎!”

    要说捞水下的东西,还是颇有几分难度的。

    水面的折射作用,使人无法凭肉眼确定那东西的具体位置,有时候你明明看着它在这儿,下网一捞,上来的却是空网。

    两名徒弟捞了几下都没能得手,竹竿末端碰到那东西,还将它捅得在水里上下浮动。

    “我来!看好了,小子们!”老陈挽了一下袖子,从一个徒弟手中接过竹竿。

    看上去,他只随便一伸手,竹竿末端向水面下方一探,一挑,那东西就被稳稳地兜了上来。

    “这是……”

    师徒三人看着被兜上来的东西,都有些发愣。

    一名徒弟喃喃道:“谁往河里扔了块肉?”

    另一名徒弟拿竹竿末端在那肉上捅了几下,“臭死了……这是啥肉啊?”

    “别管了,小子们!”老陈的脸色不太好看,“赶紧收完垃圾回去!我告诉你们,这河里可不太平,每年都能捞出来死人,这种倒霉事儿最好别叫咱们赶上。”

    我怕总有几分道理,怕什么来什么。

    如果刚刚那块肉还不足以看出人样,那么,紧接着三人打捞出来的一块儿——一块儿依稀能分辨出是人的上臂的肉——验证了老陈心中不祥的预感。

    “妈的,真晦气!靠岸!”

    老陈一边吩咐,一边拿出手机拨打了110。

    对于处理此类事件,老陈已是轻车熟路,他先是吩咐两名徒弟千万别去动那两块肉,接着又打电话回单位汇报了情况,做完这些,他就带着两名徒弟在岸边等待警方的到来。

    最先赶来的是片区警察,片警一看到尸块,赶紧把情况往派出所里报,派出所又往分局上报,等到分局派人来看了一遍,终于开始组织打捞尸块。

    打捞工作出动了30名余警力,可是护城河范围太广,纵然如此,人少还是严重不足,又聘请了专门的打捞人员,打捞效率才稍微提升了一些。

    时至半下午,共同护城河里打捞上来百余块尸块,其中有五个骨盆,可以确定死者至少有五人。

    五具尚不齐全的尸体在岸边的一块塑料薄膜上依次排开。

    从尸体的个头来看,全是孩子。

    这样的大案,很快惊动了分局领导,局长亲自过来指挥工作,发表一番诸如“我们不能漏过一丝细节”“打捞队的同志们辛苦了”“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讲话以后,局长作出了今天最重要的指示:

    “这么大的案子,我看还是上报市厅吧,重案组过来比较靠谱。”

    等吴错一行人赶到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坐在车上,闫儒玉就忍不住感叹道:“这可是个大案!五具尸体啊!现场照片儿已经发过来了!看来今天晚上不用回家了!”

    他眼睛里却放着光,特有的“闫儒玉看到案件式兴奋”。

    到了岸边,还没看到尸体的真面目,离着老远就先闻到了一股恶臭。

    好在,这一次他们只需要忍受嗅觉上的刺激,而不必瞻仰巨人观尸体的恐怖——如果巨人观的尸块不算的话。

    闫儒玉一边穿戴鞋套、手套,一边迫不及待地朝着放尸体的塑料布上瞄。

    “哎?”他有些疑惑地向前伸了伸脖子,引得其余几人也开始张望。

    “好像都没有手!”徐行二说出了困惑。

    闫儒玉点头。

    穿戴好防护衣,几人一起朝着尸体走去,果不其然,几具尸体都并不完整,有的缺一截腿,有的缺脑袋,有的躯缺一块。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手!

    总共五具尸体,十只手,截止目前一只手都没有!

    徐行二一边观察尸块,一边道:“骨盆大,五名死者均为男童,被肢解的尸块大小均匀,但肢解手法并不专业。

    比如这处断裂,明明可以从踝关节处将脚割下,碎尸者却选择从小腿末端的位置下手,硬生生砍断胫骨。

    几具尸体的脚部都是如此处理的,这样非专业的操作方法,要浪费很多力气。

    同时,还可以看出,几具尸体是由同两个人共同肢解的。

    肢解四肢的人一直都在使用蛮力,而肢解躯干的人在改变操作方法。

    你们看,五具尸体对躯干部分的处理如出一辙,胸部分为上下两块,腹部也是上下两块,再加上盆腔,驱赶总共分为五块,并且是按照脊椎骨来分割的。

    从这一具尸体开始……”

    徐行二指着排在中间的尸体道:“这具尸体上脊椎位置的砍剁的痕迹最多,说明一开始凶手对如何拆分脊椎毫无经验,只能凭蛮力。

    到了第二具尸体的时候,他虽然也用了几下蛮力,但是在一次砍剁中找到了敲门,别开了两截脊椎之间的连接。

    从这具尸体之后,他更多地开始使用巧劲儿。

    除此以外,在现场很难看出什么了,我先将现有的尸块带回去进行检验,尽快确定尸源吧。”

    徐行二一边说,一边招呼两名住手帮忙,把尸块往裹尸袋里装。

    “不急不急,要不咱们去分局验尸?”

第二七九章 逃生!(2)() 
被他突然这么一拦,加上河岸边湿滑,徐行二一个没踩稳,身子一歪,摔了一跤。

    他手里抬的裹尸袋也掉在了地上,拉链划开,一颗脑袋竟从尸袋里滚了出来。

    帮忙抬尸的闫儒玉赶忙放下尸袋后半部分,上前扶起徐行二,并捡起了那颗脑袋。

    捡起脑袋的时候,闫儒玉顺手拽了一下那脑袋上的头发。

    “是卷发?还有点泛黄?”

    可是闫儒玉暂时顾不上这一发现,他有些气恼地对分局局长道:“您干什么?!”

    徐行二却已白了分局局长的用意。

    无论哪个分局,若是能破获这样一桩大案,到了年终考核的时候都是可圈可点的工作成绩。

    所以这位局长才想在第一时间把重案组的几人请到自己的地盘儿,只要案件是自己这边儿破的,管他是不是重案组的支援。

    干刑警时间久了,这种事儿实属常见,徐行二直接道:“案件记录和汇报你那边做吧。”

    这就等于是把功劳全让了出去。

    “得嘞!那你们忙,随时欢迎来我们分局指导工作……”

    收拾好尸块,回到市厅,已经是华灯初上。

    解剖室里,看着五张尸床上小小的尸体,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推己及人,家里孩子惨遭如此毒手,父母长辈得有多伤心啊!就连阅尸无数的徐行二脸色也十分难看,两名法医助手握着解剖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开始吧。”徐行二深吸一口气,首先对死者的牙齿进行观察,“首先是死者年龄,从牙齿来看,死者的年龄在11到12岁,正处在换牙的时候,上**牙已经脱落,长出了恒牙。而下第三乳磨牙……活动了,但尚未脱落……”

    检查完一名死者,他又去看其余三具尸体的牙齿——还有一具尸体尚未找到头颅。

    分别确定了牙齿情况以后,徐行二给出结论:

    “五名受害者最小的只有8、9岁,最大的14、5岁,全是未成年的孩子,接下来是死因。

    人体的非正常死亡,常见的死因只有六大类:外伤、窒息、中毒、疾病、电击和高低温。这几具尸体的内脏全部遗失,我们现在只能根据尸块的情况对死因进行确认或排除。

    先对尸块切片,毒理检验,检查死者是否非正常用药。”

    “明白了!”

    两名助手在徐行二的指挥下开始准备毒理检验所需的材料。其中一名助手道:“科长,我刚刚观察了这俱相对比较完整的尸体,无玫瑰齿现象,可以判定死因不是机械性窒息吧?”

    徐行二道:“玫瑰齿并非机械性窒息的必然特征,眼睑结膜有瘀点性出血吗?”

    “没有!”那助手挨个观察了四个头颅上的眼睑位置,“全部没有!”

    徐行二点头,“基本可以排除机械性窒息了。”

    另一名助手道:“疾病也可以排除吧?这种残忍的肢解方法,肯定是他杀。”

    徐行二点头,“可以。”

    “那就只剩下外伤、电击、高低温三种需要我们排查的死亡方式了。”

    法医助手道:“外伤得话……不好鉴定啊,本身尸体就被肢解了,即便有伤口也坑你被破坏了,又没有内脏……如果是电击得话,现有的尸块上没发现电流斑,是不是也可以排除电击的可能了?……

    科长,我觉得有点乱啊……”

    “哪儿乱了?需不需要我帮忙?”

    闫儒玉戴着护目镜,从门口探了个脑袋进来。

    徐行二正觉得焦头烂额,被他一扰,有些没好气地对他身后的吴错喊道:“快来管管你的人!”

    “编外人员,理论上来说,不归我管,”吴错无奈耸肩,“不过,我们是来确认一条线索的。”

    说话间两人已进了解剖室。

    闫儒玉时间奔向了解剖床,挨个拿起四个头颅观察起来。

    确切地说,他观察的并不是头颅,而是头发。

    尸体被水泡胀,已经看不出本来面貌,头发却还是原先的样子,只是湿漉漉的。

    “有什么发现?”徐行二和两名助手也凑上来看。

    “卷发,四颗脑袋,有三个都有卷发特征。”

    经他一说,四人仔细一瞧,还真是如此。

    徐行二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死者的一根头发。

    “不是烫的,是自来卷。单独观察一根头发,可以看到粗细宽扁不匀,这是自来卷的特征。”

    “那就有意思了,四颗脑袋,三个卷发,转发的概率是不是也太高了点?”

    “会不会几名死者有遗传关系?比如他们是兄弟?”

    “有可能,保险起见做个DNA鉴定吧,”闫儒玉道:“不过,我更倾向于另一种可能。”

    “什么?”

    “少数民族。”

    “啊?”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卷头发大眼睛,长相有点像外国人,你们肯定在电视上见过吧?”

    “可是这个推论……”徐行二放下解剖刀,摘下手套,“这也太天马行空了吧?你有什么依据?”

    “依据就是他们的手,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五具尸体的手全不见了呢?如果凶手将全部尸块都扔进了河里,那打捞的时候没理由偏偏找不到手啊,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凶手将手丢弃在了别处,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会不会是指纹?”吴错道:“看到尸体没有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凶手怕我们拿到指纹。”

    “已经接近了,凶手或许有这方面的担心吧,那你再想想,几个孩子的指纹,值得这样防备吗?”

    “也是,指纹库里全是有案底的人员,怎么会有几个孩子……除非……你的意思是,这几个小孩……有前科?”

    “想想的确不可思议,不过你们看过这条新闻大概就会明白了。”

    闫儒玉将自己的手机递出来,手机上是已经打开的新闻页面。

    近日我市多处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盗窃事件,从监控画面来看,实施盗窃的犯罪分子均是未成年人,且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孩子。

    这些孩子是怎么来到京北市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少年犯?还是被拐卖奴役的孩子?

    新闻报道中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他们是小偷!”

第二八十章 逃生!(3)() 
“小金子刚刚调了监控录像,我看了这些未成年窃贼偷盗时的录像。无论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们的盗窃手法娴熟,是练过的。

    练过,意味着他们的手不同于常人,有两根手指格外长一些。

    砍掉他们的手,将手藏起来,的确是为了隐瞒他们的身份,却不仅仅是怕我们查指纹。”

    对上了!

    孩子……卷发……缺失的手……新闻内容……

    几件事情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闫儒玉道:“如果咱们的推论没错,距离找到尸源应该不远了。”

    “确认好了?”吴错问闫儒玉道。

    “嗯。”

    “那走吧,先吃点儿东西垫垫。”吴错冲徐行二道,“帮你们带回来点儿?”

    徐行二指了指尸块,“你觉得我们有胃口吗?”

    “得,当我没说。”

    两人来得快,走得也快。弄清了问题,便一阵风似的出了解剖室,留下依旧毫无头绪的法医三人组。

    第二天清晨,重案一组的几人是被徐行二叫醒的。

    他们也不记得昨晚忙到几点,反正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想起什么来,又可能迷迷糊糊的在本子上记点什么。

    徐行二走进重案一组办公室时,先是闻到了一股味道。

    烟味儿、隔夜的没吃完的夜宵味儿、汗臭味儿、口臭味儿、臭脚丫子味……种种味道掺和在一起,想极了浓缩版的大学男生宿舍,比解剖室里的味到好一点儿——就好了那么一丁点儿。

    “咳咳。”

    徐行二以咳嗽唤醒众人以后,他首先注意到了明辉的头发。

    因为出油,她的头发看起来一缕一缕的,全无之前的英姿飒爽之感。

    她揉了揉眼睛,将杯子里隔夜的凉白开一饮而尽。

    “徐科长,尸检结果出来了?”

    她下意识地礼貌起身,招呼徐行二坐,想给他倒杯水,可重案一组办公室饮水机里已经没水了。

    “我就是来说一声,这次尸检……可能对案情进展帮助不大,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实在太少了。”

    “明白,”吴错想点一根烟,可是一开口说话,发现自己的嗓子是哑的,又将烟扔回了桌上,“被肢解得太碎,许多证据或者伤痕遭了破坏,尸体连内脏都没有,还泡了水,实在是有难度。”

    徐行二一边将尸检报告发到几人手里,一边道:“死亡时间在4到5天前,尸块泡过水,没法确定精确的死亡时间。死因……”

    徐行二停顿了一下,“经过第一次尸检,我们排除了疾病、中毒、窒息三种常见的死亡方式。剩下的外伤、电击和高低温……尸块太碎,外伤已经无从判断,点击得话,没有发现电流斑,就在我们排查低温冻死这种可能的时候,有了发现。”

    “低温冻死?”吴错看了一眼外面刺眼的阳光,“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冻死的?”

    “嗯……准确来说,从目前的尸检结果来看,五名死者疑似冻死的。”徐行二知道这么说更令人费解了,又解释道:“我在一些尸块上发现了少量鲜红色的尸斑,确切的说,这种鲜红色的东西不应该叫做尸斑。

    这种东西学名叫做冰霜红斑,形成原理太过学术化,我就不做解释了,你们只要知道这是冻死者的显著特征即可。

    因为冰霜红斑的出现,我推断死因正是冻死。但因为那毕竟是破坏严重的尸块,加上河里情况复杂,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红斑,所以我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冻死……冻死……”闫儒玉咂么着这两个字,“要真是冻死的,那这案子可太有意思了。”

    上午10点,协查通告下发至京北市各分局、派出所。

    这一整天,重案一组的五个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公安系统中筛查出的符合条件的盗窃案件只有百余起,其中破获答案件连零头都不到。

    这也难怪,警力不足一直都是一大难题,这种条件下只能优先重案,盗窃之类的小案子只能无限期地向后拖。

    除了电子档案,各地区派出所还送来不少纸质案宗,都是来不及录入电脑系统的盗窃案,加起来足有800余起案件。

    小白看着桌上堆成山的案宗,皱眉道:“这……大海捞针啊!凭这些真能找到尸源吗?”

    吴错道:“尸源还找不到,但能帮咱们确定一个大概方向。既然死亡时间是4到5天前,那咱们就查最近一个月的盗窃记录,先看报案地点,最近一个月都有哪里频发盗窃案。”

    金子多敲打了几下键盘,随即有了结果,“74号、95号、2号公交线上的某些公交车站,是盗窃案集中爆发的地方,还有地铁2号线广宁站、地铁1号线世贸大厦站、中心公园站。

    除了这些公共交通线路,市中心还有好几处繁华地段,他们专门偷窃防备心较小的游客。”

    明辉一边翻看纸质案宗,一边补充道:“其实,警方也做过一些调查走访,据这些地段的商家和摊贩反应,有几个小贼都在那一片混熟了,少数民族孩子,语言也不通,没法交流,暗地里有大人看管……”

    “妈的!”吴错拿拳头砸了一下桌子,“连老百姓都能看出来的问题,警察干什么去了?!调查走访管个屁用!这些拿钱不办事的狗东西!”

    他骂的自然是片区派出所和分局的少数警察,骂完一句,他也知道这不能解决问题,只好又耐下性子道:“盗窃时间上有什么规律吗?”

    “公共交通路线上的偷盗,总是选在早晚高峰时段,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