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云也是想到这一层,冷哼一声,又附和了一句:“小凡那个笨蛋”被男人制止了。
夏连升接口说道:“小孩子天真烂漫才惹人疼爱呢,小云,你太厉害长大可嫁不出去了哦。”
那人见夏连升如此关心小凡,心里一暖,对着夏连升说道:“这件事还是由我来给夏大人解释吧。”
男人邀请夏连升坐下来休息,顺便说起整件事情的原委。这座山叫九顶山,顾名思义,这座山就是有九个比较高的山峰连绵而成的一座群山,他们现在所在的就是九顶山最中间的一个山,九顶山山峰险峻,算是云南府境内最险峻的山了,山上林木覆盖,又有一条大江穿过,形成了一片天然的屏障。
跟夏连升说话的男人叫做蒋瑜,小云和小凡是他的孩子。“并非是有意要瞒着夏大人您,不过我们的身份特殊,实在不好叫您知道。”
夏连升非常诧异,居住在深山老林,还有人居然能研究出他马车的助力器,看来他们的确不是什么普通的山民。
蒋瑜看见夏连升诧异的眼神,笑着说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我祖父是前朝的逃犯。你被江水冲进了我们村里,如果从前面的山路上过来,就能打听到,我们是云南府有名的山匪。”
“山匪?”夏连升没有对逃犯发表意见,毕竟已经是前朝的事情,不过听蒋瑜说自己是逃犯,他就好奇了,村子里全部都是老幼,连妇孺都没几个,哪有可能是劫道儿的?
看着诧异的夏连升,蒋瑜说道:“其实我也不是真心想做山匪的,前朝早就灭亡了,当朝的皇帝都换了三个了我听说前段时间老皇帝禅位,成了太上皇了。”
夏连升点头:“你们消息挺灵通的,现在的确是新皇上位的第一年,等过了年,年就会改成庸维元年了。”
蒋瑜笑着说道:“我们也没什么长处,也就这点本事了。”然后将他们的事情细细地对着夏连升道来。,。请:
第一百三十六章()
原来蒋瑜的爷爷蒋仁的祖上是前朝权臣蒋明笙的后人,这蒋明笙有意思,他们祖上也是开国元勋,蒋家一门武将一直深受开国皇帝和第二代皇帝的尊敬,不过子孙不成器,就像现在的荣国府一样,后继无人。但是他们祖上遇到的第三代皇帝还是比较仁义的,没有将他们抄家流放,反而让他们自己渐渐衰败了。到了蒋明笙出生的时候,蒋家已经是一个普通的中等家庭了。蒋明笙从小也是听着上几辈族谱的故事长大的,虽然他们家一直没有人再有武将的能力,但是蒋明笙从小聪慧异常,读书举一反三,很快便从童生考中贡士,在殿试大放异彩。当时的皇帝正是前朝末代皇帝的父亲,听闻蒋明笙祖上也是功勋,在殿试中特意点了他做状元,从此开启了蒋明笙一生的权臣之路。
可惜蒋明笙虽然做了几年权臣,老皇帝已经年纪不小了,而且他身体从小就不好,于是在某次宫斗中,就这么去了。当时的贵妃要拉拢蒋明笙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但是蒋明笙却非要立正统皇后的儿子,皇后的和她的儿子都是正统,性子也比较光明磊落,最后当然斗不过手段颇多的贵妃。最后的结局便是皇后的儿子死于非命,而蒋明笙在新皇上台后便被抄家。蒋家三族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杀,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和女眷全部被流放大理。
蒋家的祖上是辽东的,哪里受得了南方的天气,哪怕大理春光明媚,一年四季如春,可是这一路走来,蒋家人大部分死的死残的残,只剩下一个十二三岁的蒋明成的嫡长孙和一个旁系的嫂子。这旁系嫂子的丈夫跟蒋家嫡长孙的血缘已经很淡了,不过当时他也是赞同蒋家的选择,才最后和蒋明成一同被捉到问罪的。蒋明成的嫡长孙也明白这点,所以一路走来对着女子颇为照顾,打点押送的兵勇,也就顺便遮掩了女子的身孕。
蒋明笙虽然被杀的措手不及,但是他当时已经帮皇后控制了一批士兵,当时皇后也是见势不妙想着带着儿子跑路的,不过儿子却先死掉了,皇后也就没了再活下去的念头,蒋明笙也被杀的措手不及。最后和这队隐藏的士兵在一起的蒋明笙的头幕僚逃脱追杀后,带着士兵在大理找到了蒋明笙的嫡子,就在他们快要到达大理的时候,将兵勇迷倒,带着他们剩下的人逃到了九顶山,也就成了土匪。但是当大家安顿下来的时候,蒋明成的嫡孙却突然倒下了,他们那队士兵是逃亡准备的,所以厨子军医和打铁修兵器的人都有。军医为那嫡孙诊治过之后才发现,蒋明成的嫡孙已经是外强中干,果真没多久便去了。那嫂子得知后知道是嫡孙帮她而累死的,一急之下也难产而亡,最后军医当机立断将那嫂子的孩子剖腹取出,才保了下来。后来当朝太祖揭竿起义,反对贵妃之子的酷政,那时候的皇帝已经没有精力来管他们这些逃掉的小蚂蚁了。
“被剖腹取出的就是我们祖父蒋仁。”蒋瑜说道,“我们祖父因为是在山上出生的,所以没有被刺上发配的黥字,其他的族人也陆陆续续地因病死掉了,好在那些士兵也都带着家眷,我们才组成了一个村子。不过我们祖父一直想要恢复蒋家的荣光,所以我们也一直努力学着本事。当时那队士兵也以能逃亡的斥候为主,所以我们的侦查能力很强,对于时事也很能把握住。说实在的,我这女儿小云更是青出于蓝。”蒋瑜笑着摸了摸小云的头,夏连升跟着看向挂了泪水,却倔强地扭过头去的小云,一时没说话。
夏连升觉得这蒋明成家也是真的倒霉,不过现在都改朝换代那么久了,他们就算想出仕,也不应该有什么阻碍了呀,那为什么他们仍旧在这山里当着土匪呢?夏连升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
蒋瑜听了,静静地呆了呆,最后下定决心般说道:“此事关乎性命,我希望在我告诉夏大人之前,夏大人保证看在我们救了你一命的份儿上,就算不成,也要保住我们一村老小。”
夏连升见他说的郑重,也正了脸色郑重地答应下来。
蒋瑜得了保证,这才说起了缘由,原来他们一直在为出山做努力,不过因为劫匪的传言,总不被世人接受,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机缘巧合下,十年前,蒋瑜外出求学的弟弟蒋衡无意间撞见了刚被派来镇守的年将军,本以为跟在他身边可以为家族一展抱负,所以跟着他做了幕僚,帮助他在云南站稳了脚跟,哪知年羹尧却是个心大的主,不仅设计害死了几位同僚,更是党同伐异,一人独霸了整个云南府的话语权。一时间,蒋衡开始庆幸自己没有冲动地说出自己的身份来,年羹尧一直以为他就是个普通学子,聪明一点的幕僚罢了,蒋衡也就此沉寂下来,不像以前那样事事为年羹尧打算。年羹尧却觉得蒋衡很识趣,就一直闲闲地养着他,他也就偶尔假公济私地为山里弄些福利。
夏连升听了这话,明白了蒋瑜的顾虑,在朝里明白人看来夏连升他和年羹尧都是新皇一派的,而他之前的做派也明明白白的展示了他就是来帮年羹尧看摊子的,没人知道他想跟着范宁去大理那边上任纯粹是想打破这种态度的魔咒。偏偏他又没有合适的理由,这次刺杀他都不敢怀疑,察哈尔什么时候勾搭上的年羹尧,他一点都不知道。想到这里,夏连升的脸微微地带上了阴沉之色。
小云一声冷哼将夏连升带回现实,他看了看脸色不好的小云,和笑的有些勉强的蒋瑜,沉声说道:“你们可能没有想到,我被江水从上游冲下来,可能就是年羹尧做的。”
“什么?”蒋瑜惊讶地说道,他扭头看了一眼更惊讶的小云,不由得说道:“这这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你不是被白莲教的人追杀吗?”,。请: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夏连升苦笑着说道:“虽然明面上是白莲教,白莲教杀我做什么啊?我这是自作孽。”然后他把自己暗中打听年羹尧的事情说了,“面上看得是一片祥和,我就不小心多心了,”他可不敢说自己从史书上知道年羹尧不得好死,只能含糊地说自己无意间撞见年羹尧私下的真面目,所以想逃走,不想被他发觉了,才引来追杀。
蒋瑜听了,嘴巴张的老大,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事情也太玄乎了,相信世人就算是被你派出去探亲的嬷嬷,都不会想到你出事的真正原因,幸亏你活了下来,不然岂不是要冤枉死。”
“是啊,幸亏小凡。”夏连升揶揄地看向小云,小云红着脸低下头小声说道:“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们这不是怕你是个麻烦么。”
蒋瑜对夏连升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也还在这里,就不要和小云计较了。我们一般都在这边山里训练,常年不回去,村里都是小云在操心。她有此担心很正常,最后她还不是心软救了你吗?”
夏连升也绷不住笑了:“我就是跟她开玩笑,其实我挺喜欢小云和小凡的。我也有两个弟弟,从小就跟他俩一样可爱。”
见夏连升不恼自己了,小云也松了一口气,不好意思地笑了。
蒋瑜见事情说开,就又想起自己的打算了:“夏大人既然和年羹尧也有仇,那么我们的立场还是一致的,我们蒋家的事情,就完全拜托大人了。”
夏连升第一次这样被人委托,顿时有点头疼:“你叫我想想吧。”
蒋瑜见夏连升并没有推脱,也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
“此事关系重大,大人当然要好好考虑一下。表示我的诚意,我先带您去见两个人,你们可以商量着决定。”说完便带头走出了木屋,小云也跳下椅子,小跑着跟了上去,夏连升见状,也迈开步子跟了上去。
小木屋后面还有一片的小木屋,一个个隔得不远交织错落地在这一片林子里,蒋瑜带着夏连升一直朝着中间的一间木屋走去,走到门口才发现一个壮汉在门口站着。见蒋瑜过来,壮汉急切地说道:“大哥你可来了,要是你再不来,我就受不了想揍他一顿了,这小子嘴里不干不净的,气死我了!”
蒋瑜笑着说道:“行了郝汉,从今天起你就解脱了,把门打开吧。”
那个叫做郝汉的汉子扫了一眼夏连升,对着蒋瑜说道:“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蒋瑜笑着点了点头,催促郝汉把门打开,扭过头对着夏连升说道:“我们和屋里的两位有点误会,我就不进去了,希望你能过去开解一下两位,之后咱们再坐下来谈谈。”
夏连升好奇地走近屋里,只见两个衣着破烂地男人正在屋子中间,人手一个红苕饼,一边啃一边骂骂咧咧,见有人过来,抬头一看,顿时惊喜地叫道:“恒睿!你居然真的没死!”
夏连升被他叫的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不是范宁和张玄么!他惊喜地看着他们:“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张玄还好吗?”
于是三个人坐下来说话,范宁先是讲起了自己在崖上如何杀掉察哈尔,之后骑着马沿着山路准备下崖寻找夏连升,却不小心迷了路在山里转悠了几天,最后不小心转悠到这个山头,被他们抓了过来,一直关了一个多月。“他们也不打我也不骂我,我这不是无聊地直骂人嘛,谁知道后来张玄就进来陪我了。”
张玄无奈地说道:“我被皇上派来寻找你的下落,并不知道范宁也在这边。我先到的年将军的都督府里,听他的幕僚蒋衡讲,你是在这座山头里失踪的。说是年将军派的兵勇在这座山里发现了察哈尔的尸体和白莲教余孽的尸体,不过由于皇帝急召年将军进京,于是我就只好自己带着人来山里寻找。我从年将军那里听说,这山里有一群山匪神出鬼没的,我担心白莲教余孽和他们有什么牵扯,就先少带了几个人乔装改扮想来先探探路,谁知居然被这伙山匪抓了个正着,然后就和范宁关在一起了,刚来的时候看见范宁,我还以为他是疯子呢,后来才知道你居然跌下悬崖。当时觉得你可能活不成了,我俩也不知道他们会对我们怎么样呢,而且现在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了。”
范宁说道:“还能怎么样,连我都关了一个多月了还活蹦乱跳的,那些人应该没啥事。对了恒睿,你现在是怎么样了?”
夏连升向他们讲了自己被救的经过,和之后在村子里的生活,“我也是这两天才知道这个村子里还有山上这群小木屋这个猫腻,那个叫小云的小姑娘真真了不得。”
范宁和张玄听得哈哈大笑,张玄说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太上皇一直惦记着你,之前你失踪的消息传到京城,听说太上皇在乾清宫大发雷霆,把皇上从养心宫里特地叫到乾清宫里好一通责骂呢。皇上也是真的担心你,这才派我出来找你的。”
提起皇帝,夏连升顿时有些不想说话,张玄不知道他可清楚的很,皇帝的粘杆处肯定在驿站有人潜伏,可是他失踪的消息还是荣嬷嬷带进京的,可见皇帝对他的死活并不关心。夏连升再想起之后年羹尧的下场,心里更是凉了半截。不过转念一想,年羹尧的下场大部分是因为他自己作的,夏连升自认为自己乖乖巧巧的,应该不会引起皇帝的反感。
但是他再一次感觉到,手里没有,心里也没有底气,连皇帝惦记他的价值都没有。这可不行,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三人坐在一起叙话,过了不知道多久,蒋瑜开门走了进来,看见夏连升三人聊得正开心,笑着对夏连升说道:“夏大人,不知我的这个投名状,你可还满意?”
夏连升顿时想起来蒋瑜说有苦衷对自己说,想起张玄的话,他似乎有些了然:“你们是山匪?”】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林如海的巡盐御史又任满一年,他简单收拾一番,年后开春便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乘船去京城述职去了。
林如海到京的时候,也是年初才开印,各个衙门都还没从过年的氛围里缓过来呢,不过他可不敢怠慢皇帝,才稍微休整一下,就去了宫里请见。
今年皇帝正好有点想法,于是宣了林如海觐见。
林如海进了乾清宫的时候,皇帝没在看折子,正在等着他。林如海一进门先行了个大礼:“臣林如海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吧。”皇上直接叫起,林如海从善如流,弯腰低头,等着皇上发话。
“林爱卿啊~”
“臣在。”
“去年的盐税收益还不错,可见认真了。”
林如海一听皇上夸啊,连忙又跪下了:“臣铭记皇上的提拔,不敢有所疏忽,只盼每日能认认真真工作,早日完成皇上交付的任务。”
“嗯。”这话皇帝听着舒心,于是问起了去年的案子。
“那白莲教贼子的事情,听说是你偶然碰见的?”
“臣不敢隐瞒,是臣派了一名小吏去照常巡查,那小吏细心,巡查中发现了端倪,并不声张,便迅速回来报信,这才能将贼子们打得措手不及。”
“朕还要感谢你救了朕的十三阿哥啊~”
“臣不敢居功,十三阿哥有皇上庇佑,才得福顺安康,臣恰逢其时,肯定是皇上的庇佑才给了臣这一次机会。”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又想了一会儿,这才问了出来:“听说十三阿哥感谢你,给你女儿送了两个教养嬷嬷?”
林如海听到这里,知道自己之前的一点点小手段起了作用,心里才有点踏实了,憋着笑,但这私下授受之名可不能担着:“臣惶恐!去年臣家里遭逢巨变,家里下人乱作一团,臣的妻子被吓得一病不起,臣的儿子和女儿没有人管,臣一时无法,就想到找个宫里的嬷嬷来帮忙教养一下儿女。于是臣写信给在京中的数位好友,最后听一位说其夫人在一次宴会上提起,正好十三阿哥福晋听到了,说起有两个要出宫的宫女无处可去,求到了她那里,于是为臣说和,臣这才将嬷嬷们请回家供奉,并没有见过十三阿哥,更何来感谢之说?请皇上明鉴!”
“唔。。。你是个好的。”
“臣谢过皇上夸赞!”
“林爱卿啊,在这巡盐御史的职位上你做了也有四五年了吧。”
“回皇上,今年刚好第五年整。”
“好好,不必紧张,咱们来唠唠家常。前段时间听说你家里的事情在扬州那边闹的挺大的。”
提起这个,林如海顿时泪流满面:“臣写过皇上的维护之恩。当初臣在扬州接到皇上的旨意,从天使那里知道了皇上对臣的一片关爱之心,顿时铭感五内,这才有了主心骨,强撑着把家里的事情给理顺了,现在家中已经太平无事了。”
“嗯,听说你家小儿受惊了,既如此,朕给他一个恩典,许他将来去国子监学习。”皇帝大方地说道。
林如海面上一喜,又变得有些发愁,最后才张口说道:“回皇上,臣的儿子也才刚满两岁,说起这读书之事还有些为时尚早。。。臣倒是有个远房的子侄,因为父母均了,臣想。。。”
“哈哈哈~林爱卿爱孩子,为之计深远呀!”
“回皇上,臣也是逼不得已,臣都这把年纪了,将来有个万一,臣的儿子还小,也就盼着子侄能有个出息,将来好帮衬臣的儿子一把,还望皇上恕罪。”林如海情深意切地表现了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角色。
偏偏这个角色最能打动皇帝,皇帝想起来自己曾经半岁起就住在他身边的太子,他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教育他学武,学习御人之道,这种慈父情结让皇帝动容。皇帝这才抬眼仔细打量着林如海已经花白了的头发,他才四十多岁,京里的老大人们保养得宜,六十岁还没他的头发白的多,思及此,皇帝觉得自己有点心软了,罢了,就再看看吧,“既然如此,这次述职完,就卸任吧。朕这两天叫吏部会派个新的人手接替你,你带他回去好好交接一下,交接完了就回来侯职吧。”
“臣遵旨!”林如海谢恩出来,才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了,皇上的威严甚重啊,这次要不是儿女想搏一把,他也就老老实实地述职就算了,可是现在他呆在江南太险了,他必须得为自己的儿女着想啊。
结果当天下午林如海就等来了吏部公文,因为交接时间短,林如海也没来的及去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