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悲剧发生前[快穿]-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山本来就不喜欢张扬,这样的时代也容不得他的张扬,索性就这样闷声发大财好了,这些知青他没有几个喜欢的,也没必要非要拉着别人一起向上,这也是他自私了。

    “嗯,马上就是明年了,留意着些,下次定不会错过了。”项明这般说着,脸色还有些不好,却也勉强笑了笑。

    更多的知青则不知道该做何种表情,曾经在学校学习过的那些知识,有多少人还记得呢?大部分的都忘到脑后了,能够不当文盲就是他们有文化的地方了,其他的……

    “就算报了名也考不上,这几年光知道干活,那些知识都忘光了,我的书本子都不全。”

    “我还记得些,却也没把握,全国多少人呐,哪里那么容易考上。”

    “呵呵,我原先学得就不好,现在再学也学不进去了,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你们明年一起去考吧。”

    “考上了还得再读几年书,没完没了的,我还是老老实实待着吧。”

    “我是一定要考的,考上就能回城了,你们不想回去吗?以前是不能,现在能了,总要好好考一回吧。”

    “也是,那,从现在开始复习好了,先把书找齐,抽时间多看看,明年好好考,准儿能过。”

    一群知青叽叽喳喳地商讨着,多半都是男的在说,已经成家的女知青早在家带孩子了,哪里顾得上这些。她们也从来不觉得高学历有什么用,总还是要嫁人生子的。

    有的是两个知青组成的家庭,互相约定高考回城,有的是心思纠结,拿不定主意,好在今年总是赶不上了,有什么想法都要看明年了。

    但这些浮躁却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头都存了个影儿,各自存了些不能跟枕边人说的心事。

    青山没理会那些,比起那些没报上名的,他这个报名成功的还要多多努力,一门心思又看了几天书,等到考试那天,早早就过去了。

    试卷果然很简单,就考语数外三门,都是以前看过的知识点,某些简单程度真的就是小学水平,有些则要难一些,多是在数学上,但那种难度也有限,对青山来说是难得的需要想想再写的题目。

    这种情况下,考完之后他也就知道自己的分数不是满分也相差无几,上大学是绝对没问题了,还尽可以报好一些的大学。

    想想最初的时候普通的自己哪里有这样好的运气,各种综合,考下来之后的分数也就勉强不会跌到三本而已,而现在,不是一本的他都不带看的。

    莫名有些得意,笑过之后又恍然,这时候似乎还没有一二三本的分法,所以,得了,还是国立大学吧,挑那种老牌子的就好。

第34章() 
录取通知书是通过邮局寄来的,就好像老电影里那样,邮递员背着绿色的包,里面满满一包的书信,骑着自行车上山下乡,一个个核对地址找到人,交到当事人的手里。

    这样的寄信方式让青山收到信的时候莫名有一丝感动,邮递员一边把信递给他,一边笑着问:“是京都大学的信,你家在那边儿有亲戚?”

    遥远的京都作为首都,什么都是好的,一见信封上的地址,邮递员也起了些好奇,他没想到是录取通知书这样的事情,因为这年头有资格报名并且成功考过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不到百分之五的录取率,全国上下报名的五百七十万人,最终被录取的也不过是二十七万人,连个零头都没有,平均到各个城市乡镇,能够收到录取书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尤其在赵家村这样的小山村,更是罕有。

    所以,邮递员按照正常的思维想,难道是那里有亲戚?

    比起录取通知书这样的事情,这种猜测反而更靠谱一些,随着生活条件好了,天南海北的人都开始寻根通信,突然一下冒出来个在海外的亲戚都不稀奇,何况这样的距离还没出国。

    “不是亲戚。”青山这样回了一句,笑笑没有再说话。

    邮递员常跟人打交道,见这种情况知道是不想多说的意思,也就没有再追问,又去给别人送信了。

    “啊,这是什么?”正在做饭的青山娘见到递到眼前的东西,手在围裙上蹭了蹭,才接过来。

    “这是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青山已经打开看了,重点看了看报名的手续和时间,或许因为这年头上大学的都少,所以看起来程序并不复杂,也没什么流程表,一张纸简单明了。

    “这是……考上了!”青山娘有些不敢相信,又不敢拿那单薄的纸张了,生怕手上还有没擦干净的水渍,还怕蒸汽把纸熏坏了,忙往外走,到了明亮地儿,她又把那通知书拿出来反复看了又看,她认识的字不多,大部分都看不明白,但“赵青山”这个名字她还是认得的,一遍遍虚虚摩挲着那名字,嘴角咧出一个笑容来,说不尽的欢喜。

    “青山,我听说你收到了京都大学的信,是什么事儿啊?”

    赵家村里邮递员也算是常来的,跟这些常常寄信的知青都熟悉,一说起来就说到了这封来自遥远城市的信。

    其他人或许还以为是亲戚关系,但大姐夫肯定不会那么想,他如今也是家中一份子,总比别人了解得多一些。

    心中好奇,放下锄头,提前回来了,一进门就看到这娘俩,张口就问这件事。

    青山娘正高兴着,哪里还记得“不能说”了,笑呵呵地扭头说:“在这儿,青山收到了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考上了,哈哈……”

    激动得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青山娘也就只知道笑了,大姐夫接过通知书看了看,眼神儿一闪:“青山什么时候去考的试,瞒得够紧啊!”

    “可仔细点儿,别弄坏了。”青山娘紧张地看着那页纸,害怕大姐夫把纸张弄皱了,忙接过来,又为儿子辩解道:“青山这孩子有谱,考上了这才能说,哪跟你们似的,咋咋呼呼的,搭把手就上天了。”

    “快看看哪天去报名?娘给你收拾东西。”青山娘说着又把通知书递到了青山手里,青山笑得有些无奈,早知道瞒不住,但看大姐夫的态度,怕是心里不舒服了。

    “哪里有那么快,还有一个多月呐,不着急。”青山一边跟青山娘说着,一边也跟大姐夫解释,“我也没想到这样就考过了,当时在镇上听说报名立马就去了,谁知道这么容易。”

    事实已经这般,再说什么也都不怕了,青山也多了些底气,倒也不怕那些人深究他是从来得来的高中学生证,满足了报名条件。

    这些年,他努力学习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他若说是哪次去镇上办下来的,恐怕也没几个真的闲得慌去找刺,跟项明那些人的关系不算多好,但也不曾坏过,甚至因为项明曾经借住在青山家,彼此之间要多两分情面,估计也不会去为了这个刨根问底。

    □□样样都想到了,青山唯独没想到二姐得知消息后会过来跟自己闹,言外之意是他报名也不带着二姐夫,撇下大家自己考试什么的。

    亏得是自家人,她没有往上加罪名,但她这些说辞,若被心怀嫉妒的人听到利用上,那就是青山怎么也说不明白的罪名。

    这些年,多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死了,有些流言蜚语比刀还厉害,杀人都不见血的。

    时隔多年,二姐再次得到了家里的混合双打,脸都肿了,青山的目光也格外冷,他相信二姐不是有心过来挑刺,不然的话她就直接把这件事定了性告上去了,但她这样的做法到底还是让一家人都接受不了。

    若是青山混得好了,他不介意带上其他人,都是亲人,能够共同富贵,总比总要被贫穷的拖后腿强吧。

    但,他不过是刚有点儿起来的劲儿,这边儿就这样不依不饶地“问罪”,嫌他不拉扯,他连自己都没扯出泥潭,又怎么扯别人?

    同样是陷在流沙之中,看到别人起身就往上依靠,拽得人起不来,全不去想着帮对方一把,等对方出来了再拽他,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之处了。

    “你有完没完?!”青山喊了一嗓子,“你是不是就看不得我好?二姐夫多大,我多大,你光说我怎么不拉扯他,怎么不想着他什么时候拉扯我了?今儿回来抱怨,是你的主意还是二姐夫的主意?”

    青山板着脸,面无表情,格外威严的模样让屋子里都静了一下,不等二姐回话,他又说:“如果是你的主意,我以后只当没有你这个二姐,连弟弟的一点儿好都见不得,可见咱们没亲人的缘分。如果是二姐夫的主意,你来这里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跟家里头闹,我只能说男人活到他那样,窝囊!只会躲在女人背后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己来跟我说这话。”

    见二姐满脸的不服气,动了动嘴唇似乎还要争辩两句,青山是真的懒得跟她说了,提醒了一句:“你对二姐夫这样言听计从,也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把你放在心上。”

    “瞎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见不得你好了?我不是说……”

    二姐急切地想要为自己解释几句,青山却懒得听了,直接使出大杀器,有些疲倦地跟青山娘说了一句:“娘,二姐吵得我头疼。”说着还揉了揉额角。

    这些年,青山的身体看着并不弱,青山娘想尽了办法给他找补,但或许是灵魂影响身体,又或者青山从没想过自己能当壮汉,他自来就没见胖,虽没再去医院检查什么,但爹娘都当他身体没好。

    青山开始还不适应他们那质朴的关爱,就如同那令他喝到想吐的红糖水,但后来习惯了之后发现这样也挺好的,在这种时候,他只要这样说一下,不用他再说,赵厚生就直接把二女儿赶出门去了。

    “多时候不回家看一眼,回来就跟你弟弟闹,见不得你弟弟好,你这个女儿,我真是白养了,真是个白眼狼!”

    赵厚生在大门口说了这样的重话,赵爱红的脸皮还没城墙厚,受不住,红着脸跑了,跑之前还不忘跟亲爹吼一句:“你们就知道宠着他,我倒要看看你们以后能宠出个什么来!”

    她这种带点儿诅咒性质的话让赵厚生气上加气,对二女儿的心更冷了些,自从她出嫁之后,逢年过节都不见带点儿东西回来看看爹娘的,偶尔一回来便是要这要那,大包小包地往她家拿,偏偏拿了东西也不见笑脸,好像家里欠了她的。

    这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思想,本来女儿就是赔钱货,如今时代好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父母,该给的陪嫁也没少,因为她结婚的时候年景好些,给的陪嫁甚至比她大姐还多点儿,她倒好,还觉得不够,难道非要把一家子钱财都给她才够吗?

    院子总共没有多大,屋里头的青山娘也听到了这样的话,直接骂道:“这死丫头片子!”

    青山听得也很无奈,他又不是原主,再怎么宠也不会被宠坏的,毕竟有理智嘛!但……到底是自己惹出来的,他还得好好安慰爹娘。

    “青山真是有本事,快说说都考什么了,明儿让你大姐夫也去考。”大姐回来之后绝口不提二姐的事情,一个劲儿地夸赞,说话也好听,明明和二姐是同样的意思,但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听起来就是顺耳许多。

    赵厚生听得呵呵直笑,青山娘不等青山开口就满口应了,然后就是一个劲儿地夸青山聪明。

    录取通知书就摆在那里,大姐夫也没好意思反驳这样的话,跟着虚应了几句,末了还是笑着让青山指导指导他,还特别坦白地说以前学的知识都忘了,恐怕要从头学起。

    青山知道从头学这种话有些夸张,他也没有那个从头教的心思,干脆把自己记得的考题都默了下来,连同答案一同给了大姐夫,只让他先看看,不懂了再问。

第35章() 
报到的时间很快就到了,青山娘为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先是扯了布,给青山弄了两身新衣裳,又在家里腌了不少的咸菜,听说那些上学的同学们之间还会赠送自家特产什么的,她又去跟别人换了些山上的小枣子……

    铺盖卷是重中之重,青山的印象中的大学还停留在现代那种拉着行李箱进门,然后交钱分钥匙去宿舍的流程,压根儿忘了还有被褥这一回事,见到青山娘收拾的时候还问了一句:“带这个干什么?”

    嫌弃地看着那个军绿色的铺盖卷,背着这个东西走可就像是蜗牛一样。

    青山娘当下就笑了:“娘的傻儿子啊,你不带铺盖卷,怎么睡?躺光床板吗?”

    这一句把青山问得愣了一下,想了想,总算明白大约是现在的大学并不提供被褥这类东西。

    是啊,算算现在上大学的成本,想想现代时候上大学交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什么都不收,自然什么都不准备,正常得很。

    家中并不富裕,青山也没说出到那儿再买的话来,这年头家家户户的被褥都是自己找人做的,再不然就是自己做的,哪里有商店直接卖现成的?便是有,也不是他们这样家庭能够随便负担的。

    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家的窘境,青山沉默了,这些年,他换了轻省的工作,却没有考虑过父母累不累,更没有想过怎样为他们分担,偶然得到的那点儿好吃的,除了讨好卖乖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若不是这时代的大学基本上是国家供的,他恐怕还要让家里背上沉重的负担,光是眼前这样,路费饭费,也让父母发愁了很久。

    “这十里八乡的有几个大学生,我知道的就咱们青山一个,还是京都大学,怎样都要上。”

    听到消息赶来的亲戚中,小舅做了代表发言,同时递上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票子,一大把花花绿绿的,俨然是笔巨款。

    “这是大家的意思,不多,是个心意。”小舅不容拒绝地把票子塞到了青山的手里,“好好读书,以后有个好工作,咱们脸上也有光!”

    村长代表村子里头也出了些钱,表明了态度是支持的。为了这等光荣事情,青山家还摆了几桌席面,让全村的人都热闹了一回,知青们也跟着眼热不已。

    走出赵家村的时候,青山还在想,他以前总以为这个村子这不好那不好,贫穷、愚昧、落后,一切都是它的罪,像是一个深深的臭泥潭,让人迫不及待想要逃离,但在真的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它同样质朴、善良、真诚,愿意为了每一个离开的人留下一个念想,等待他们在外面开枝散叶,等待他们有一日落叶归根。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青山想,或许有一天,他也会回来。

    那时候,他也许依旧会嫌弃这里的贫穷,嫌弃那些会在潮湿被褥里生出的虱子,嫌弃那好像总是脱不净壳的米粒揦嗓子,嫌弃那阴暗的屋子费眼睛,嫌弃那好像总是布满尘土的院子,嫌弃那乱叫的鸡鸭和它们乱拉的屎,但他同样也会稀罕,那院中大树的绿荫,山上的红枣,还有那能够在四野肆意奔跑的自在。

    所谓乡土情,大概就是这样,讨厌它的土,却因为是乡,土也有情。

    这一次的路程长了许多,小舅请了假送青山去,赵父也不甘示弱,一把扛起了铺盖卷就跟着走。

    青山是主角,却是背得最少的,他的军绿色包内装着的是自己的几件衣裳,都是新的,青山娘找人帮忙做的,赶在他走之前做出来,还有两双鞋,千层底的布鞋,样式有些土气,却十分合脚舒服。

    小舅手上也有一个大包,里面装着青山娘准备的各种可能能用上的东西,茶杯饭缸倒也罢了,最重的却是那几罐咸菜和一大包小枣子,满含着乡情的期望。

    一路火车来到了大学门口,赵父沉默地背着那个铺盖卷,不许青山自己扛,他就像是个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对这样的大城市充满了敬畏,连这些城里人好像都比他高一等,他只能挺直脊背,严肃着脸,防备着可能的驱赶嫌恶。

    繁华的城市在大学门口的这条街上显出了一些绚烂多彩来,各种颜色的衣裳,碎花的裙子,荷叶袖子,还有喇叭口的裤子,小青年们时髦的□□镜,还有那头染烫过的发型……

    赵父眼睛不去乱瞟,脚步却慢了,小舅抬起袖子擦了擦汗,做完这样的动作又觉得不太妥当,褪了色的衣裳本来就不如那些人鲜亮,再做出这样的动作来,愈发显得不讲究,听到路边的笑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笑自己,先红了脸。

    比起赵父和小舅的局促不安,青山就落落大方多了,先是在学校门口拦了一人问路,确定法律系报名是在哪里,然后领着赵父和小舅一同过去,把通知书并户籍证明之类的东西拿出来。

    顺利报道,分配了钥匙,知道了宿舍号后,青山又领头往宿舍楼走。

    青山从没有来过这座学校,他曾经的学校并不在这个城市,也不是这样好的大学,出于某种微妙的自尊心的作用,他即便很多次来过这个城市游玩,却从来没有试图进入那并不收门票的大门。

    那个时候的他,大概就如现在的赵父和小舅一样,怎样都脱不了一身乡巴佬的气息,哪怕身上的衣服并没有什么特殊,心里头却给自己贴了标签,对这样的门槛望而却步。

    “既然不是这个学校的,就不要进去”,“有什么好看的,还不都是一样”,“学习靠自己,又不是靠着学校的招牌”,“难道从这样的大学出来就会高人一等吗?”

    大抵是这样的念头作祟,让他从没有进入这道大门,而现在,他自己考进来了,挺着胸膛走入的时候也并未感到什么骄傲自豪,因为,那些知识,就好像大学生拿着微积分去为难小学生一样,即便是自己的知识,却还是无法让人获得成就感。

    现在没有,以后,就更不可能有了。

    青山在心里深深地叹息,他所掌握的知识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在起跑线上,他已经甩开了所有人,那种时候获得的领先又或者胜利,能够有多少意思呢?

    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并没有在艺术类上继续深造,他的书画水平已经是大师级的了,倒不如在别的弱项上多多学习,与大家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争高下。

    所以,他选择了法律,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能够让他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学好了法律,完全不用担心以后的吃饭问题,律师总是个不错的很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他想要在这个变化的时代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