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要不要把这小子除掉,太墨迹了。”吴匡身边,一员副将打扮的将领皱了皱眉,很是厌烦的看了秦放一眼,开口了。
“不,留着他。挺好的。”看了眼秦放,吴匡若有所思。
秦放呼出一口浊气,还好吴匡没听那个该死的副将的,不然还真危险。
看了看高耸的内院城墙,秦放开始祈祷了起来。何苗啊何苗,你可要坚持住啊。曹操啊、袁绍啊,你们给点力,赶紧带着人马过来吧!
第21章 便向纵容()
曹操和袁绍这二位在秦放无比的期待中,还真没闲着。
二人在袁府门前推断出秦放很有可能直接去劝说吴匡了,不带兵马,孑然一身的便准备去救援。
但这终归是一句玩笑话,毕竟,这两位,谁都不傻。
没走出多远,两人相视一笑,改变了方向。他们没有去何苗的府邸,而是奔向了河南尹王允的府邸。
王允府门前前,依旧是那个小厮,依旧是同样的招数,依旧是笑脸相迎。
“曹大人,袁大人,实在不巧,我家老爷不在,二位若是有急事,可以去衙门一看,也许会在那”
小厮客客气气,但这一次跟上一次的结果不同,曹操没有回身离开,而是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小子,这次我们不找你家大人”
小厮懵了,袁绍也有些懵了,来这里,王允的府邸,不找王允找谁?
“曹大人,你这是”小厮陪着笑,却不知该说什么。
“我要找丁原丁建阳,他亲口说来王大人府邸等王大人来了,王大人不归,他不会离开。”随手一推小厮。“带路吧!”
“二位大人,这我家老爷”小厮一脸为难,险些说漏嘴。
但这一半的话,已经足够了。
“带我们进去,否则明天我就上奏天子,说你家王大人怠慢朝廷命官!”见小厮已经慌乱,曹操大声呵斥了起来。
“这,这”小厮咬了咬牙,猛地一跺脚。“两位大人,里边请!”
王府偏房,王允正在与丁原商议,吴匡的事情该如何处置。
“建阳兄,这事不好办啊,虽说何苗要为何进的死负责,但那何进,虽说对你我有恩,但做事实在有欠考虑,不然,大汉也不会成这个样子。”王允捋着胡须,言语缓慢,虽然很是克制,但依旧表达出了对何进的不满。
“子师兄,何进的功过暂且不提,今天,咱们就说说吴匡的事。现在吴匡已经打到了何苗的家门口,这事,我们管,还是不管!”丁原拉回正题,看向王允。
“吴匡这事看起来小,但背后的事可大了去了,稍有不慎,你我都会被卷入其中。”王允沉思良久,说了这么句模棱两可的话。
“曹孟德带着一少年去拜访过我,那少年很有见地,说如果我们不管,吴匡诛杀何苗之后,董卓会吞并吴匡,壮大自己,掌控朝野,号令天下。”丁原没有挑明自己认识秦放,而是便向夸大的说出了秦放的预言。
“那小子叫秦放,跟着曹孟德也来过我这,但我并没见他们,让下人打发了。”王允同样隐瞒了认识秦放这件事。
“若真如那少年所说,这事可是事关大汉安危啊!”丁原这一次说到了重点。
咚咚咚
王允正要开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让王允有些不满。
“什么事?”
他曾下令,不见任何人,不理任何事,不许任何人打扰。这个时候有人敲门,他虽不满,但也清楚,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了,否则,下人绝不敢来这。
“老爷,典军校尉、司隶校尉两位大人拜见!”
门外传来了下人的声音,这让王允眉头轻皱。曹操和袁绍来了,直接打发掉就是了,至于来这报一次吗?
显然,这事不简单,一定另有玄机。难道说,下人没有拦住
深吸一口气,想想这是还真有可能,曹操和袁绍年少时就是两个大混子,这种事,他们是能做出来的。
“有请两位大人!”沉思之后,王允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吱呀!
房门被推开,袁绍率先走了进来。
“我就说,王大人知道我来,必然不能闭门不见,这下人愣是说你不在,忽悠我。”袁绍摇了摇头,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本初,不要与下人一般见识,待会我好好说说他们!”王允陪了个笑脸。袁绍这个四世三公之后,他可不敢太过于得罪。
“王大人,丁大人!”曹操进门拱手行礼,对于被拒之门外这件事,只字未提。
“两位来找老朽,不知所谓何事?”王允看了看袁绍,又看了看曹操,来了个明知故问。
“王大人,你”袁绍有些恼火,心道,王允你装什么糊涂的,为了什么事你能不知道。
但袁绍这火还没发出来,曹操便开口了。“我与本初兄前来,是为了吴匡攻打何苗的事情。”
袁绍话被打断,轻哼了一声,将后边的话压了下去。
“这件事我也是刚刚知晓,正在与丁大人商议。”王允打起了太极,装起了糊涂,就是不说正事。
“既然两位已经知晓了。”曹操先给出了一个总结,这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才道。“我有一计,不知二位想听否?”
曹操这么一说,王允和丁原彼此看了对方一眼,随后双双点头。
“孟德请说。”王允做了个请的手势。
“入宫面圣!”曹操说出了想了一路的计策。
“面圣?这?”王允面露迟疑。现在皇帝被董卓控制,面圣,就是去见董卓。见董卓,能阻止吴匡攻打何苗?
“孟德,你咋想的,再说说。”丁原疑虑重重,示意曹操解释一番。
袁绍这个时候,出奇的没有表态。面圣!如果这时需要让皇帝圣裁,必然要召开殿前会议,这种时候,他袁家可是很有话语权的。
他得好好想想,到底何苗留着好,还是让吴匡干掉好。
“吴匡攻打何苗,于情可悯,于法不合,我等作为大将军的近臣,按理说,是应当支持的,但这毕竟是有违法度的,所以,操觉得,还是将此时交由陛下圣裁为好。陛下说有罪,我们就集结兵马诛杀吴匡,解救何苗,陛下说无罪,我们就助兵吴匡,灭掉何苗。”
曹操给出了高大上的解释,但若是秦放在,一定会指着鼻子痛斥曹操。
这哪里是什么办法,完全是便向的纵容。这种事,顺利的话,上报,接见,讨论,没个几天别想讨论出结果。现在又有董卓拦截,这种事最后能不能讨论都是问题。
但这种明显纵容的做法,王允、丁原、袁绍三人,竟然全都同意了。
第22章 火中取栗()
洛阳,皇城,董卓略感烦躁的在大殿内踱着步子,对于吴匡讨伐何苗成功与否,他是相当的在意。
这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若是吴匡战败了,那这设计的一切,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大人,门外曹操,袁绍,王允,丁原,赵融,夏牟、淳于琼等人联名求见陛下,末将拦不住,请大人示下,要不要把他们”董卓部将,骑都尉李蒙小跑着来到董卓面前,躬身行礼。
“陛下前些天受到了惊吓,正在休息,他们若是有事,让他们明日早朝再报。”这个时候让曹操、袁绍等人见皇帝,那不是给自己找事嘛!董卓可不傻。
“大人,这些末将都说了,可是这些人一个个义愤填膺,说什么洛阳的天要变了,誓死要见陛下,末将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来劳烦大人。”李肃诉苦完毕,一咬牙。“要不,直接把他们杀了算了,反正现在陛下在大人手中,杀几个大臣,威慑一下群臣,也免得他们一个个的不老实。”
李蒙第一次提议董卓没有回复,气氛的李蒙,来了第二次提议,并且与第一次的隐晦不同,这一次,说的相当直白。
“你以为咱家不想杀光这些佞臣,但不行啊”董卓略显无奈。
他现在在洛阳只有三千兵马,虽说每隔几天就让这些兵马出城进城的转一圈,但这也就只能唬唬人,真要是真刀真枪的干,三千人还是三千人。
“徐荣,去把李肃叫来!”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董卓身边一直跟着两个保镖,一个是徐荣,另一个是华雄。
徐荣走后,董卓又看向李蒙。“你先去稳住他们,尽量拖延一下时间,咱家这边想出计策之后,立刻过去。”
这是一个难题,要是能拖住曹操、袁绍等人,李蒙也就不会来请示董卓了。
但董卓已经发话了,有困难这事也得上。李蒙行礼退下,继续面对他的苦差事去了。
“大人,曹操、袁绍、丁原、王允、淳于琼,这些人手上可都是有兵的,要是刺激过大,恐怕”李蒙退下之后,华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咱家岂能不知道。可事情在于,若是咱家这个时候退却让步了,以后再想起来,可就难了。”董卓脸色阴沉,现在事情难办了。
如果不见曹操、袁绍等人,把这些人逼急了,真要联合起来,他董卓不是对手。
但如果就这么让这些人见了皇帝,那吴匡诛杀何苗这件事,必然将以失败收场。如此一来,他扩张实力的努力便会功亏一篑。
不能收编吴匡,不能扩张实力,那就没有了控制朝堂,震慑大臣的本钱。如此一来,他的最终结局,弄好了是灰溜溜的被赶出洛阳,弄不好就是人头落地。
“大人,你找我!”
李肃很快就被徐荣找来了,并且,还多带了一个人——董旻。
“哥,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啊。”董旻开口。
“曹操、袁绍、王允、丁原纠集了一批大臣,要见皇帝。”面对自己的亲信的兄弟,董卓没有隐瞒,这些都是他相信的人。“叫你们来,就是跟咱家商量一下,这事,怎么办!”
“见皇帝这种事,是绝不对不行的。如果小皇帝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对我们可是太不利了。”李肃作为董卓的智囊,率先表态了。
“哥,李大人说得对,不能让他们见皇帝。”董旻附和。
“咱家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咱家已经让李蒙去稳住他们了,但怕就怕这些人硬闯皇宫啊。”董卓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人放心,这些人没那个胆子,不然他们就集结兵力,直接干预了,哪还会来这么一出。大人入洛阳,掌控朝政,天下皆知,他们明知道要见皇帝就得过大人这一关,但还是选择了这种办法,说白了,只是以这件事作为筹码,想与我们讨价还价罢了。”李肃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你这话让咱家安心不少。”本来紧张无比的董卓在听了李肃的分析之后,多少送了口气。
“但这事托不得,肃以为,应该尽快助吴匡灭掉何苗,生米煮成熟饭,只要大人吞并了吴匡的兵马,洛阳城内,就没有几个人敢再跟大人叫板。接下来,只要在把执金吾的官职捞到手,洛阳就是大人的了。到时候,就算大人要得这天下,又何尝不可”
“嗯!”董卓摆手,打断了李肃。“大汉气数未尽,我做霍光、伊尹足矣。”
董卓并不傻,黄巾起义那么大的阵仗,最后还不是被剿灭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他的实力叫板整个大汉,胜算不大。
“董旻啊,吴匡那边,你去帮帮忙,多带点人。”有了李肃的分析,董卓做出了决定。
“是!”董旻行礼,告退。
董旻官居奉车都尉,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他出面,也算是朝廷的一个表态了。
“走,你们跟着咱家,一起去会会这些大臣。”董旻离开之后,董卓带着华雄、徐荣、李肃离开了大殿。
宫门前,面对李蒙的百般阻挠,众大臣愤怒无比,但最终也只是骂骂咧咧,指指点点,并没有发展到李蒙害怕的拔刀相向。
“李蒙,我们要见陛下,你竟敢阻拦,居心何在!”为了能跟袁绍,跟袁家靠得更近,淳于琼叫嚣的最欢。
“各位大人都是朝廷柱石,末将哪敢阻拦,实在是没有收到陛下的旨意。我已经派人去跟陛下说了,你们在等等,再等等,陛下那边一有旨意。我马上让你们进去。”李蒙现在就是一个字——拖。能拖多久拖多久。
“李蒙,这事可是关乎大汉生死存亡的,你可想好,不然,你就是大汉的千古罪人。”夏牟指着李蒙,慷慨激昂。
“夏大人,都说了,这不是我”
李蒙还要解释,宫门内董卓带着众人走了出来,打断了李蒙。
“各位大人,你们求见的事,陛下特遣咱家来处理,什么事,说吧!”
第23章 大局已定()
董卓把事情揽下了,这一变故,出乎了众大臣意料,众人纷纷看向曹操。计策是曹操想出来的,现在成了这个局面,众人都指望着曹操能站出来。
曹操拱手一礼。“董大人,吴匡为报私仇,以下犯上,我与众大人前来,是希望陛下能下一道旨意,惩处吴匡,给天下万民起个表率作用。”
曹操说的很笼统,说吴匡为报私仇,却没有提及何进,说吴匡一下犯上,却没有提到何苗。最后道出上书皇帝,是为了惩处吴匡,给百姓一个交代。
可以说,这是看似刚正不阿的回答,实则相当圆滑。
“哈哈”董卓爽朗一笑。“曹大人一心为了大汉,这让咱家很是敬佩。”
收敛笑容,董卓沉声继续道。“陛下让咱家主管这件事,咱家已经让舍弟董旻前去调停了。这事啊,也不能全怪吴匡,吴匡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大将军死的不明不白,让人愤慨啊。”
董卓转了个圈,扯到何进身上去了。
“大将军,国之栋梁,为了诛杀十长侍这些阉官,不幸被杀,咱家每每想到,无不心如刀绞。吴匡是其部将,虽说行为有些过激,但也算忠贞,其情可悯,依咱家的看法,吴匡退兵,这事啊,就这么算了!”
环视了一圈众大臣,董卓问道。“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啊?”
董卓一席话,彻底把吴匡洗白了,本来是一个攻打朝廷大臣的乱臣贼子,现在成了冲动冒失的忠臣良将了。
并且,董卓引出了何进。何进跟吴匡有关系,跟何苗也有关系,跟在场的众位大臣有关系,跟他董卓也有关系。
吴匡是何进的部将。何苗是何进的弟弟,虽说这个弟弟是异父异母的,但终归在明面上,也是他弟弟。曹操和袁绍以前是何进的属下,灵帝驾崩,诛杀阉官,他们两个都有参与。王允、夏牟,赵融与何进私交都不错。丁原是何进调进洛阳的,虽说忙没帮上,但也升了官。董卓同样是何进秘调入京的。剩下一个淳于琼,完全就是袁绍的跟屁虫,毫无主见。
这么一来,曹操、袁绍这些大臣,就跟吴匡站到了一边。吴匡攻打何苗,是为了给何进报仇,也是为了曹操,袁绍这些大臣的恩人报仇。
一个人,现在有了不同的解释。
“董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吴匡就算再有道理,也得按朝廷法度办事啊。他私自纠结兵马,擅自攻打朝中大臣,这已经无异于谋反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夏牟恳请董大人,立刻发兵,终止这场闹剧。至于吴匡,到时候听凭董大人处置便是。”谏议大夫夏牟这个时候开口了。
夏牟慷慨激昂,但已经算是便向妥协了。将吴匡交给董卓,那跟无罪开释没有任何区别,因为,吴匡的所作所为,背后是有董卓这只手推着的。
夏牟便向妥协,这很合董卓胃口。他舔了舔大肚腩,看向了其他没有表态的大臣。“你们以为夏大人所言如何?”
不说自己的看法,直接让众人评价夏牟的说法,这也算是董卓的高明之处。
众大臣还能说什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阻止吴匡,保住何苗。至于以后吴匡会怎么样,他们也没心思去管,这么一个小人物,这事过了,也就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听凭董大人做主。”众大臣表态。
曹操略作迟疑,但最终没有在说什么。
“哈哈哈”董卓得意的笑了。“众大人跟咱家想到一块去了。咱家来的时候,就说了,已经让舍弟董旻前去调停,本来还想跟大家解释解释呢,现在看来,是咱家想的太多了。”
“董大人,令弟此去带多少兵马啊?”赵融这个时候开口了。
董卓稍稍一愣,笑问道。“赵大人为何有此一问啊?”
“吴匡势大,我担心”
赵融话还没有说完,曹操便开口打断了他。“赵大人,董大人令奉车校尉前去调停,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你就不必担心了。”
曹操郁闷,这时候问董旻带多少人去调停,不是给董卓递话呢吗!
赵融并不傻,曹操这话一出,他便明白,自己说错话了。他尴尬的笑了笑。“孟德兄所言甚至,我失言了。”
“不不不赵大人问得好,问得好啊!”董卓同样不傻,这样的机会他岂能放过。“赵大人一席话,提醒了咱家,舍弟一个奉车校尉,身边就那么几个人,若是镇不住吴匡,岂不耽误了大事。”
“咱家的失误,咱家的失误啊!”董卓连连自责,随后看向身后的徐荣。“徐荣,你马上带领五百精锐,前去辅助叔颖(董旻字叔颖),务必要稳住局势,妥善的解决这件事。”
跟随董卓日久的徐荣同样精明干练,拱手行礼,马上便退了下去。
“董大人,这”曹操有些郁闷,想要拦住徐荣。
“孟德,放心,别看他那样,可是员虎将,这件事让他前去帮忙,保管万无一失。”董卓拦住曹操。一席话,说的曹操好像担心徐荣完不成任务一般。
曹操郁闷,这个时候在争辩,已经没啥意义了。
“董大人,既然事情定了,在再这呆下去,也没啥意义了,府内还有些事,操先行告辞了。”
曹操打算马上离开,前往何苗府邸。
吴匡死活他没心思管,何苗的死活他也没心思,他担心的是秦放。
秦放可是去劝说吴匡了,现在董旻去了,徐荣也去了,可以说,吴匡这件事,已经不可能拦得住了。
要是秦放一意孤行,惹怒了这些人,他的小命可就玄了。
对于秦放,曹操是很欣赏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