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第10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佟�

    “停!”

    看见河对岸的一道光柱朝河面照'射'过来,负责指挥作战的丁冠英中校迅速竖起了手。

    看到这个手势,所有的士兵立刻停止了划桨,有的官兵悄悄拿起了身旁的武器,紧张注视着河对面。

    不过,显然苏军对河面上的搜索并不是很仔细,那道探照灯的光柱只是在靠近西岸的河面上草草地滑过便收了回去,并没有发现河中央的渡河部队。

    于是,幸运的丁冠英中校便率领着他的手下,迅速渡过了阿姆河。

    所有战士井然有序地'摸'上了岸,丁冠英伏在河堤下,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地势。由于水流的原因,登陆地点距离目标地足足过了大约六百多米,所以部队还得逆流而上。

    队伍上路,走了大约十分钟,队伍前面忽然闪起一个红点。

    丁冠英不用想就知道,这是苏军守夜的士兵在抽香烟,于是手一挥,很快一名士兵便屈身悄悄'摸'了过去,临近时抽出身上的军刺,猛地来到敌人后面割向其喉咙,很快那个倒霉蛋就一声不吭倒在了地上,突击队无惊无险地突破了对方的第一道防线。

    不过在过第二道防线的时候,却发生意外。

    尽管出发前反复交代要注意呼吸和脚步,但是在泥泞的河滩上,不发出一点声音根本不可能,好在潺潺的流水声掩盖了一切,因此敌人一直没发现。可惜在路过一片灌木丛的时候,一名士兵不小心触动了一个苏军设置得极为隐蔽的信号弹激发装置,伴随着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被惊动了,附近高地上的苏军的机枪阵地,开始猛烈地开火。

    骤不及防的突击队员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丁冠英立刻意识到苏军似乎早有应对措施,但是现在面对四面八方'射'来的子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通过单兵通讯系统要求炮火增援。

    “报告!”

    一名通讯员放下了耳机,站起来对着坐镇二十二摩步师指挥的军长孙德胜敬了个军礼:“突击队报告,他们在阿姆河西岸遭到敌人的攻击,请求炮火援助!”

    “明白了,立刻命令炮兵,对西岸的敌人进行炮火压制,同时把炮兵的无线电频率告诉突击队,让他们自行引导。”

    顿了顿,孙德胜接着说道:“命令第二波部队开始渡河,如果遇到对方的反击,立刻撤退!”

    就在孙德胜发布一连串命令后,副军长姜涛走进了指挥部:“军长,工兵部队的临时桥梁已经按照司令的意思全面架设。但是工兵不知道,方面军司令部指定的桥头堡在哪里?”说到这里,姜涛看了一下孙德胜:“军长,是不是再派出一支部队过河去援助丁冠英他们?现在他们很困难啊!”

    “第二波渡河部队已经行动了!”

    孙德胜神'色'凝重:“但是我命令他们,若是遇到攻击,立即折返回来。丁冠英他们已经暴'露'了目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恣意妄为,那么增援的部队只能成为对方的活靶子,因此,一切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

    说到这里,孙德胜站起来,来到掩体一壁悬挂的地图前,手指在上面指了指:“你看这里距离我们争夺的渡口下游四公里处,水流十分平缓,虽然江面比这儿要宽三百米左右,但现在敌人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我们重点攻击的卡拉萨尔城一线,所以我认为司令部把部队投入到那里是最恰当的选择!尤其是司令把强渡的重任交给我们军,我们就更要多动脑子,绝不做无谓的牺牲!老姜,你觉得抽调部队中水'性'出'色'的战士来一次武装洇渡如何?”说完,孙德胜回过头,看向姜涛。

    “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准备!”姜涛点点头,转身离去。

    “命令正在架桥的工兵,立刻把浮桥连接起来,然后运往下游第二洇渡点上方一公里处,同时把我们军的坦克和装甲部队一并派往第二洇渡点。空军和炮兵部队将于明天早上七点一刻,对第二渡点的苏军阵地纵深进行火力压制,到时候我们的作战重心将转移到那里!”

    一边仔细看着地图,孙德胜一边头也不回地对旁边的参谋长王启华少将下达命令。

    话音刚落,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传来,这是炮兵部队为对岸的突击队进行火力支援。

    一发发大口径炮弹如同一个个硕大的火球,带着呼啸声扑向了对岸的阵地,顺着炮弹在天空中的轨迹看去,对面的苏军阵地腾起一个个火红'色'的蘑菇云,蔚为壮观!

第一五五八章  猛龙过江

    第一五五八章猛龙过江

    强渡阿姆河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

    卡拉萨尔西岸,丁冠英中校和他的突击队正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四面而来的弹雨,把他们压迫得抬不起头来,不断有士兵被子弹或者迫击炮弹掀翻。

    看到这个情况,丁冠英知道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立刻对跟在身旁的通讯兵道:

    “告诉炮兵,让他们用重炮压制我们前面的091高地!”

    一分钟后,炮弹如同冰雹一样砸向了突击队对面的那个小小高地,瞬间便把那里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熔炉。

    又过了五分钟,炮火开始慢慢越过那个高地。

    看到这种情况,丁冠英重重地挥了挥手:“弟兄们,冲锋,拿下对面的高地!”说完,他就抱着自动步枪率先冲了上去。

    看到负责此次任务的师特种大队副大队长丁冠英冲在了前面,其他的士兵也立刻呐喊着冲了上去。

    很快官兵们便如同群狼一样冲到了敌人的阵地前,那些躲避在堑壕防炮洞里苏军士兵,刚刚来到阵地上,根本没想到中**队上来得如此之快,何况刚才那一通重炮轰炸,让那些幸存的苏军士兵脑袋晕乎乎的,所以丁冠英他们冲上去的时候,根本没有受到什么强有力的阻击。

    “哒哒”

    伴随着自动步枪的猛烈扫'射',一个刚刚站起来一脸惊骇之'色'的苏军士兵倒在了阵地上,他的手上还拿着一支子弹还未上膛的莫辛纳甘步枪。

    几乎就在一瞬间,丁冠英的战友们也跟着冲了上去,自动步枪、冲锋枪和通用机枪,开始喷'射'出死神镰刀一般无情的子弹,收割着那些残余的苏联士兵的生命。

    仅仅过了五分钟,丁冠英和他的突击队就控制这个九十一米高的山岗,成功地在苏军的防御体系中扎进了一根钉子。

    此时,河东岸,安家军的工兵们正在拼命忙碌,一块又一块的木板和一根又一根的木柱被推入河中,然后那些工兵用橡皮艇和木柱,把它们牢牢地用铁丝绑在一起,很快一座浮桥的大部分建筑就修建完毕了。

    “不知道我们军长想干什么?冒着敌人的炮火架桥?”

    看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浮桥,第二十二摩步师师长李立少将重重地摇了摇头。随后他看了看河对岸,枪声还在持续不断响起。

    “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到明天早上!”李立默默地念叨着。

    距离阿姆河不远的苏军斯蒂尔特军第三师九团的指挥部里,苏军九团内务委员叶戈诺尔少校正在那里拿着电话,对手下四个营长大发雷霆,扬言要把他们送到内务部门审查。因为丁冠英所率领的突击队夺取的091高地正是九团防区,大大地动摇了苏军在该区域的防御。所以,作为九团的内务委员,他的压力十分大。九团政委耶洛夫斯基少校和团长瓦洛佳中校凑在一起商议,看看如何才能夺回阵地,不过听到外面地动山摇的炮击,两人心里就没底。

    “报告!前线急报:刚才探照灯对河面进行照'射',发行中**队正在架设浮桥!”一个通讯兵大声汇报。

    耶洛夫斯基一脸震惊:“难倒敌人想一口气从我们团打开缺口?”

    “应该是了!”

    瓦洛佳点点头:“这里河面最窄,工兵作业最容易政委,内务委员同志,我建议立即向师部求援!现在我们防守任务很艰巨,不仅要防御河面,还要收复091高地,兵力捉襟见肘,只能请求上级指导!”

    叶戈诺尔和耶洛夫斯基商量了一下,也觉得丢失阵地责任重大,同意了团长瓦洛佳的看法,于是中**队主力于卡拉萨尔强渡的消息上报到了师部。

    苏军指挥中枢迅速作出反应,从整条战线两翼抽调了两个团的兵力,向卡拉萨尔集中,下令必须在天明前收复091高地,同时炮兵也向该区域靠拢,尽量摧毁敌人的浮桥,决不能让对方优势兵力过河。

    就在苏军上上下下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高地之际,丁冠英又组织了一个排的兵力,在东岸重炮的掩护下,对091高地的侧翼的082高地发动了一次突击,虽然苏军已经加强了那里的防御,但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一刻钟交火后,苏军损失了大约三百多人,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突击队带着丰硕的战果全身而退。

    得到丁冠英的突击队在北岸站稳了脚跟的消息,孙德胜立刻对计划进行修改,第二波出击的增援部队,立刻乘坐冲锋舟,在丁冠英部控制的091高地区域强行登陆。这支由第二十二摩步师特种大队和教导团官兵组成的五百人队伍,装备有大量迫击炮和火箭筒,同时携带有大量弹'药',他们成功实施登陆并与丁冠英部汇合后,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防守力量,苏军感觉越发难受了。

    于是,苏军决定先发制人,组织了一波凶猛的进攻,派出一个加强营从正面往091高地突击前进,但是遭到安家军的顽强抵抗。

    在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密集的弹雨下,苏军瞬间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回原来的阵地,但是苏军指挥官并不沮丧,半小时后由两个团组成的反击部队,开始了新的一轮攻势,为此苏军再次集中三个炮兵营对091高地进行猛烈轰炸。

    当第一枚炮弹落在突击队所在的阵地时,丁冠英立刻意识到苏军准备发动攻击,而且规模肯定不小,于是只是在阵地上留下少数观察哨,其余人全部撤到了苏联人挖掘的防炮洞里,同时用单兵电台呼叫自己的炮兵对敌人进行反压制,并且把对方的弹着点通过电台告诉了东岸的炮兵。

    十分钟后,阿姆河东岸再次响起猛烈的炮击声,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发炮弹一前一后落在苏军的炮兵阵地上,让苏军炮兵惊慌失措了好一阵,但过了三四分钟看到没有后续炮弹落下,以为是安家军漫无目的的炮击,于是继续对091高地进行攻击。

    又过了五分钟,一次天摇地动之后,阿姆河东岸安家军炮兵阵地上的各种火炮发'射'的炮弹,朝着预定目标飞去,爆炸的火光,瞬间映红了半边天空,随后几乎每间隔两分钟,炮弹便会再次覆盖预定目标上面,带给苏军炮兵极大的伤亡。

    显然,刚刚经受大清洗的苏军炮兵,无论是从火炮数量、质量、口径甚至炮兵自身的素质,都无法和久经战火的安家军相提并论,于是没过多久,那些原本肆虐的苏军火炮全部变成了哑巴。

    但是在前线,苏军的攻势并没有受到他们炮兵失利的影响,略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队形之后,苏军开始了他们的攻击。

    两个团近四千人的部队,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丁冠英及其突击队员们把守的阵地。在对方四面八方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多重火力打击面前,突击队经受了非常大的考验,敌人的迫击炮弹和山炮的炮弹,不停地落在091高地上。

    战斗很惨烈,随着苏军士兵慢慢'逼'近,突击队的将士有不少倒在了血泊之中,更为要命的是,由于需要持续不停的'射'击来抵抗对方猛烈的攻击,突击队携带的弹'药'已经开始紧张,大部分的机枪的弹'药'只有不到三个基数。

    黑夜中,人多势众同时单兵素质不错的苏军具有决定'性'优势,很快便把091高地围得如同铁桶阵一般,眼见着对方无法逃脱,苏军指挥官竟然用上了心理攻势,派出两个懂中文的人,通过话筒不断地向091高地喊话,希望高地上的将士能够缴械投降。

    要知道这片地区本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在这里传播很广,因此找几个会说中国话的人非常容易。

    “投降?就凭你们这些还未进化完的'毛'子兵?”

    “有本事就踩着咱们的尸体上来吧”

    “老'毛'子,扔掉枪上来乖乖给老子'舔'屁眼儿,把老子侍候高兴了,说不一定会考虑一下”

    091高地上传来阵阵哄笑声,安家军的勇士们通过七嘴八舌的打趣,明确拒绝了苏军的招降。

    苏军恼羞成怒,再次发起进攻,身经百战的安家军勇士们,用自己精准的枪法,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苏军疯狂的突击。

    这个时候,这些士兵手中的各种武全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不管是通用机枪还是狙击步枪,高地上每一个战士,全都成为了威风八面的狙击手,子弹在他们的枪膛里蹦出来后,就如同长了眼睛一样,只要哪个苏军士兵敢稍微'露'一下身子,身体上就会多出一个窟窿眼。

    无论苏军花多大的力气,投入多少部队,但是他们就是难以奈何这小小的091高地。

    不过,此次战斗也极大地消耗了突击队的实力,战斗中,坚守阵地的官兵,不同程度地挂彩,包括后来增援的第二十二摩步师特种大队分队长钟在武上尉、教导团二连长黄京中尉都被苏军的子弹'射'中身亡。

    但是,突击队员们并没有因此崩溃,他们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那里,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司令,苏军主力全部被我军牵制到了卡拉萨尔,渡河行动可以如期进行!”连续指挥作战一夜的孙德胜向方面军司令李金龙汇报。

    “好,将士们辛苦了,请你代表方面军司令部,向前线将士致以崇高敬礼。请他们坚持住,一旦我们在第二渡河点强渡成功,他们的压力就会随之大减!”李金龙在电话里鼓励道。

    “谢谢司令关心,我会一直照看这边,由炮兵对敌人进行压制,一定会支持到主力到来!”孙德胜对着话筒表态。

    又过了一个小时,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亮'色',距离卡拉萨尔五公里的阿姆河下游,李金龙方面军在这里投入了六个重炮团,开始向河对岸进行炮火覆盖。

    “轰轰”

    四百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整整肆虐了对岸苏军阵地半个小时,一共消耗了上万发炮弹,看得负责观察弹着点的观察哨一致认为对方在自己强大炮火的压制下根本不可能有反击的余地。

    但是,李金龙并不这么认为,通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对面的敌人不是易与之辈,苏军防守之严密,阵地构筑之巧妙,远远超过想象,必须坚决把敌人的顽抗击碎,才能让部队尽快地突过去。

    又过了一刻钟,天空中响起令人生畏的轰鸣声,这是安家军空军的b2俯冲轰炸机前来增援,上百架战机把整个天空给围得严严实实的,伴随着一阵阵尖锐的呼啸声,一架架飞机开始大角度俯冲,很快刚刚平静的西岸河岸工事再次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李金龙看了看表,转身对参谋长巫宪伟道:

    “命令部队立刻渡河,占领桥头堡!炮兵火力开始延伸,不要让对方的增援部队往这里增添一兵一卒。工兵立刻开始拼接浮桥。总之,半小时内,我要看到我们的装甲部队踏上对岸的土地!”

    李金龙指着对岸大声说。

    当最后一架b2俯冲轰炸机投完炸弹之后,根据孙德胜建议从各军中选拔出来的总数达到一千人的突击部队,开始渡河。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突击队放弃了用橡皮艇和冲锋舟渡河的战术,而是干脆进行武装洇渡。

    士兵们穿着充满气的橡皮背心,把靴子架在肩膀的两侧,同时高举着手中的武器,在步兵炮和迫击炮的掩护下,开始向河对岸游去。

    这个奇招果然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在炮火烟雾的遮盖下,上千人的队伍无声无息地便来到了阿姆河西岸,许多苏军士兵连枪栓都没来得及打开就被击倒在河岸边,而苏军的后面的防御阵地,由于受到了火炮和b2轰炸机的双重打击,大都哑火,剩下的很快便被突击队的火箭筒和手榴弹送上了天,仅仅用了十分钟时间,河岸工事就已易手。

    而乘着自己部队取得了优势,工兵部队开始架桥,他们先在两边的河岸边敲下木桩,然后把昨天连夜赶制的浮桥一段段连接起来,一直连接到了河的对岸,再用橡皮艇和冲锋舟加固那些连接点,最后再在连接点上敲下木桩,很快一座木桥就联通了阿姆河两岸。

    又过了十分钟,经过两辆坦克碾压证明安全后,方面军直属警卫军装甲旅,第七、第八、第九集团军直属装甲团的狼式和豹式坦克,开始络绎驶上浮桥,战争的天平,迅速倒向了安家军一边。

    到下午两点,苏军在李金龙方面军装甲部队的打击下,开始撤退,随后演变为大溃败。

第一五五九章  蛇已出洞

    第一五五九章蛇已出洞

    穆伊纳克是咸海南岸重要的城镇,不同于后世已经变成荒漠的那个荒芜的渔村,现在的穆伊纳克是个繁荣的捕鱼港口,每年捕鱼上千万吨,是乌兹别克斯坦地区重要的粮食物资补给基地。

    李金龙方面军在强渡阿姆河后,迅速西进合围了这个港口城市,龟缩在城镇里的苏军,拒绝了方面军提出的投降提议,杀死了从俘虏中挑选出的信使。无奈之下,李金龙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不过对于中**队的进攻,苏军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苏军在这里有一个残缺不全的步兵师,接到兵团部下达的死守命令后,他们立即针对城市建筑进行了加固,力争把穆伊纳克这个港口城市变成埋葬中**队的坟墓。

    战事进行得极不顺利,当官兵们刚刚冲进街道纵横的城镇,四面而来的交叉火力,让安家军的百战老兵也感到无所适从,从城镇南方突击进去的装甲集群,刚刚向前推进了六七十米,就有五辆狼式和豹式坦克被对方的反坦克炮击毁,如同黄蜂般的子弹,压得后面的突击部队抬不起头来。而从西面牵制的部队则更加倒霉,他们在苏军密集的机枪、迫击炮等火力压制下,甚至没有办法向前突进一步。

    “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