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众人的问话,这刚清醒过来的可怜副总兵,很干脆的头一歪,又是晕了过去……

    就当这八千明军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正北方大约五里外,孙双喜上校正亲自带着第一步兵团本部以及炮兵等辅助部队迅速南下,而在距离第一步兵团本部大约三里外,由第一步兵团的一个预备营,一个辎重营所组成的部队正在从西北方向快速南下。

    同时在明军的东南方向,第一骑兵营也是正在迅速赶往战场!

    而这些部队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五千人左右,远远没有明军的侦骑所报告的今近万真贼那么多!

    但是即便是只有五千人,但是却依旧是事实上从三个方向同时包围了这八千明军!

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开进入湖广的大门() 
    深陷大唐陆军三面包围之中的宜章八千明军,从他们发现大唐陆军第一步兵团以及相关部队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

    虽然说三面包围他们的大唐陆军总兵力也就只有五千人左右,但是得知道,这五千人里,其核心的第一步兵团可是所有大唐陆军之中当之无愧的王牌部队,即便是配合第一步兵团作战的其他部队,也都是嫡属于第一步兵师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同样是顶尖的。

    他们有第一骑兵营,整个大唐陆军里,唯一一个满编制的骑兵营,拥有完整的四个骑兵队,一共四百多名骑兵,普遍配属从明军缴获而来或者是从民间征召而来的蒙古马。

    两个野战炮兵队,一个辎重营,这些都是第一步兵师里的成建制部队,同时这些部队也基本是大唐陆军所建立的最早一批部队之一,其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黄竹山时代。

    他们装备在大唐陆军里最为精良,建军时间最早,而得益于大唐陆军和明军的历次交战当中,所承受的伤亡比例都比较小,而以往的多次战役,伤亡的主体还是守备军,正规军的伤亡实际上是非常小的,较小的伤亡,这也就代表着大唐陆军能够持续让将士们得到持续成长的时间,因为只要不伤亡,他们就会持续训练,并吸收历次作战的宝贵经验。

    其中少数将士甚至在安建二年,也就是黄竹山时代就开始从军了,而大部分都是在宣平元年,也就是大唐王朝走出大山,攻占兴泉府的这一年里从军的。

    如此也就是说,第一步兵师除了第三步兵团之外,其他大部分将士的从军时间已经是至少都有一年以上,甚至相当多一部分的将士都已经从军两年以上了。

    经过两年的训练以及频繁的战斗,让这些将士们的综合素质已经冠绝全军!

    面对这样的对手,宜章八千明军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孙双喜麾下的这五千人,别说是在包围战役里,就算是正面对抗,也足以抵抗三四倍甚至更多的明军卫所兵,如果是防守作战的话,明军即便是拥有武备乃至更多的兵力,也是难以撼动他们的防御阵线。

    所以接下来的战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外!

    中午时分,在返回宜章的通道被堵死后,宜章八千明军开始转道向东北方向逃窜,试图杀出一条血路,前往郴州求得一条生路,然后第一骑兵营却是果断的对明军展开了拦截,尽管地形不够平坦,无法让第一骑兵营的将士们发起骑兵的冲锋,但是第一骑兵营的将士们却是选择了下马步战,这四百多的骑兵也就瞬间变成了四百火枪兵!

    遭到伪唐贼军的骑兵下马步战拦截后,而且还是用火枪拦截后,那些明军还以为是遭到了伪唐贼军的主力步队拦截呢,所以根本就没有心思进行强攻,而是选择了撤退!

    大约一个小时后,第一步兵团的一个步兵营迅速跟上,并从正北方向进入战场!

    于此同时,西北方向的另外一千多唐军也是抵达,并缠住了该股明军!

    半个小时后,第一步兵团的最后两千多主力部队抵达,双方在距离宜章二十多里外的地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但是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容易抵消的,所以只打了半个小时不到,明军就已经死伤惨重,最后绝望之中的明军开始分裂,有部分明军开始分散突围,而有些明军则是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

    打不过就投降,这已经是这两年来明军和唐军交战里,众多明军的共同选择了,因为他们知道,投降了唐军后,大不了就是去当苦力,性命却是可以保住的。

    从这也就可以看的出来,最近两年唐军坚持的优待战俘的政策对于分化明军的效果还是不小的。

    如果唐军每一次都大肆杀害战俘的话,那么在知道投降也无法活命的情况下,他们的拼死抵抗意志将会大福大增加。

    等到了下午三点钟,这一场谋划依旧的伏击战终于是落下了帷幕,即便是追击的骑兵部队都是返回了!

    有着第一骑兵营这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在,那些想要逃走的明军根本就无法逃走,那些想要逃亡的明军最后不是死在骑兵的马刀之下,就是屈服于骑兵的马蹄之下,选择了投降。

    此战,只有数百明军趁乱逃走,剩下的明军不是死伤就是当了俘虏!

    而孙双喜所指挥的这五千大军,只死伤了不过区区数十人而已,当然了,实际上明军的死伤也不大,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怎么抵抗,要么是选择逃跑,要么是选择投降,要么是逃跑失败后投降,实际死伤也就千人不到。

    不过让孙双喜头痛的是,打扫完战场后,面对新抓获的足足七千人,比自己的总兵力还要多的战俘却是一时间不好处理。

    如果是以往守备军还存在的时代里,直接把他们进行简单的挑选,然后整编为守备军就行了,但是现在的守备军已经是不存在了,而且这些战俘即便是想要加入大唐陆军,也得经过挑选过后,然后和普通新兵一样经过至少一个月的新兵训练期才行。

    按照规定程序,这些战俘应当先让陆军部的官员帅选一遍,然后挑选优秀者进入新兵营、主动投诚但是不合格者加入屯垦团、死活不愿意投诚者则是送入战俘营。

    然而现在的孙双喜却是任务在身,他没有这么多时间来等待陆军部的人慢腾腾的去选,然后再押送这些俘虏们前往不同的地方。

    他还需要第一时间带部队转移呢,他之前就已经是得到了情报,说宜章的西边出现了数千明军,极有可能是从临武出现,增援宜章的部队,他想要带着部队再来一次伏击战,把临武过来的这几千明军也给干掉,然后再慢慢的收拾宜章城内的明军!

    所以,他没有时间去慢慢处理这些俘虏,一天时间都没有!

    最后他和随军来的陆军部的官员们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先采取临时措施,那就是大唐陆军只留下区区一百人的部队,而且还是辎重部队进行押送,把他们押送回后方,直到后方部队接管为止。

    反正这些战俘们都已经被缴械,而且为了防止他们出现动乱,早就已经是把他们的双手捆绑在一起,而且还是练成了一串一串,别说反叛了,就算是想要逃跑都是逃不了。

    而且明军里的那些中高级军官们都已经是被单独派出了出来,那些普通士兵如果没有串联的话,想要干什么是很困难的事。

    至于孙双喜,则是会带着主力部队第一时间行动,奔赴宜章城的西面,再来一次的伏击战,伏击战打不了就打正面拦截战,总之孙双喜是不能让这些临武明军进入宜章城。

    孙双喜支队再一次行动了,只在原地留下了区区一个队的辎重兵,看押着足足七千人被绑成一串串的明军俘虏向着南方赶回。

    在后方,将会有来自第一补充旅的新兵蛋子们接应他们,并肩负起后续的战俘处理工作。

    而孙双喜支队,则是高速绕过了小小的宜章县城,再一次出现了宜章县城西边,并就在距离宜章县城以西大约七里外的地方打了一场相当匆促的拦截作战。

    此战中,大约五千名从临武增援而来的明军面临着孙双喜支队主力五千人的打击,同样是没能坚持多久就是迅速崩溃。

    此战获胜后,孙双喜是毫不犹豫的对宜章城发动了强攻!

    炮轰、埋设炸药炸城墙,然后用重甲步兵发起强攻,这也是大唐陆军攻城的老一套了,尽管套路很老,但是城内的明军却是早已经是人心惶惶。

    城外连续爆发的这两场战事,他们可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说,他们可是眼睁睁的看着总数超过一万三千人的明军相继溃败,而如今,城内的明军只剩下不足四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征召来的青壮。

    战斗力低下,士气更是接近于无,这样的四千守军面对如狼似虎胡的孙双喜支队的猛攻,宜章城只是坚持了两天就是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面对城墙被爆破,伪唐贼军的重甲步兵登上了城头的危局,城内的明军绝望之下,和很多明军一样选择了投降来保全性命。

    十二月二十八号,明军最南端的桥头堡宜章正式宣告失守,并落入大唐陆军手中,由此,大唐陆军终于是彻底打开了大举进入湖广南部的通道,后勤部队也是不用提心吊胆的通过这一地区了,甚至现在的宜章都能够成为大唐陆军各种物资向北运输的一个重要据点。

    夺取宜章后,孙双喜支队仅仅是休整了一天时间,然后就是把宜章以及足足六千多人的俘虏移交给护送第四运输团抵达的第一补充旅的一个营新兵蛋子。

    随即孙双喜带着部队火速北上!

    郝柏年之前已经给他发了命令,让他尽快结束宜章战事,然后北上,回归第一步兵师本部作战序列!

    因为在衡州,还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等着他们!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灭族() 
    根据郝柏年的命令,孙双喜支队北上的路线并不是从郴州方向,而是会和之前的第一步兵师主力一样,绕过郴州北上。

    因为他要带领所属部队尽快回归第一步兵师作战序列,为后续的大决战所准备!

    他已经是得到了军部的情报,情报中称长沙、衡州方向的明军正在汇集,并且极有持续南下,然后围攻第一步兵师的主力部队,通过这个情报,再结合郝柏年的命令,他不难猜测出,一场超级大战即将爆发。

    至于具体在那里,这就要看双方部队的最后行动结果了,但是按照目前双方的行动来看,一场大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后续的明军怎么行动,现在第一军的军部那边也是无法判断,所以郝柏年也只能是尽快的抽调部队集中,做足完全的准备以迎战。

    这也是为什么先放弃攻打郴州的缘故,现在郴州城里可是有至少上万明军呢,如果加上他们临时征召的青壮,怕是一万四五千人都是有的。

    如果大唐陆军要强攻郴州城的话,要么是付出惨重的伤亡迅速攻克,要么是浪费大量的时间慢慢磨。

    而这两者,都是郝柏年所无法接受的,要不然的话,当初他就不会搞出这么复杂的计划来,只是为了把明军从城池里吸引出来了。

    所以在郝柏年的战略规划里,郴州城是保持原样,让暂编第四团继续看着,只要城内的明军不主动冲出来,那么暂编第四团也是不去主动进攻。

    而第一步兵师的主力部队,包括孙双喜的部队,则是开始集结,当然了,集结之前郝柏年正带领部队前往袭击桂阳州方向的明军。

    等到最后,郝柏年的目标是集中两个步兵师的力量迎战衡州、长沙方向南下的明军!

    就当郝柏年在湖广率领第一军部队和明军持续作战的时候,第一补充旅也是充当起了以往捕盗营、守备旅的责任来,他们这些新兵蛋子们是一边训练,一边执行一些不重要的任务,包括驻防韶州府、宜章城,同时也是维护后方安全地区的补给线。

    至于靠近前线的危机补给线,这和和他们没有关系,如果不是有着绝对的必要,上头是不会让他们去参与战斗的。

    毕竟补充旅说的严苛一些,只是一支训练部队而已,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前线部队提供补充兵力,负责具体的作战任务,那不是他们的任务。

    之前第一步兵师和暂编第四团的一系列战事中,虽然损失比较小,但是也是受到了部分的兵员损失的,但是第一步兵师却是始终都保持了兵力上的满员编制,这些补充兵员都是从哪里来的?

    自然都是从第一补充旅里抽调过来的!

    而第一补充旅也是持续不断的从位于广东的几个新兵营里持续接受完成了基础训练的新兵,让第一补充旅也是始终保持了满员的训练编制。

    正是因为得到了来自补充旅源源不断的新兵补充,第一步兵师和暂编第四团才能够始终保持满员编制,并持续作战。

    尤其是来自补充旅的士兵,不仅仅听过了完整的新兵营基础训练,还在补充旅了接受了接近于实战的训练,其综合素质要比以往直接从新兵营里抽调新兵补充好的多。

    鉴于补充旅的良好效果,李轩都是想要设立第四个补充旅了,可惜的是,大唐王朝的财政能力已经是无力在支撑现有陆军规模的情况下,再组建一支补充旅了。

    要知道,大唐王朝的海陆两军士兵,不管是那些正规军还是补充旅,可都是完全脱产的现役职业军队,以目前大唐王朝的人口基数以及财政能力,供养目前的将近十万人的军队,几乎就已经是极限了。

    这已经不是军械产量的限制了,而是财政限制了。

    当然了,如果和之前那样不追求质量,只追求数量,大幅度降低将士们的待遇以及装备质量的话,那么倒是可以再扩军很多人,但是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完全不行,要不然之前大唐王朝也不会裁汰守备军以及捕盗营了。

    目前大唐陆军的建军核心,已经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保持一定的规模,然后尽可能的提升现有部队的战斗力!

    十万大军,如果运用的好,已经是勉强够用了,接下来,大唐陆军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装备水平!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增加枪炮的装备比例,目前一个步兵师才配属一个炮兵营,总共二十四门火炮,而且不少步兵师的炮兵营里的火炮还只是三斤散弹炮的情况是无法满足大唐陆军的炮火需求的。

    根据李轩自己的规划,未来一年内,大唐陆军现有的各步兵师直属的炮兵营,要扩充为炮兵团,每一个团的火炮数量需要扩充到五十门以上,为此,陆军那边甚至都有了详细的炮兵团规划,未来的炮兵团将会辖有三个炮兵营,一个装备七斤火炮的野战炮营,辖三个队,每个队装备六门七斤野战炮,两个装备五斤火炮的野战炮营,同样下设三个队,每队六门五斤火炮。

    这样的话,一个炮兵营将会缩编到十八门火炮,但是一个步兵师将会辖有三个这样的炮兵营,拥有五十四门火炮。

    如此将会极大的增加步兵师的火炮力量!

    同时,步兵师下属的长矛团也是需要逐步改编为火枪团,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火枪兵的数量要大幅度提高,最佳比例就是火枪兵和长矛兵的比例为一比一。

    这样算下来的话,哪怕是步兵部队里依旧会有重甲刀盾兵、弓箭手的配置,但是一个步兵师的火枪手至少也需要提高到大约三千人的水平,再加上辎重部队、掷弹兵、骑兵,那么一整个步兵师里,装备火枪的兵力将会达到将近六千人!

    而这个标准,比现有的仅仅两千人不到的水平,将会高出足足三倍!

    简单来说,未来一年的建军目标,大唐陆军的核心目标是要把火炮的数量翻一倍,火枪的水平翻三倍,而这可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李轩为什么宁愿提升枪炮的数量,也不愿意提升部队的数量呢,因为招募、培养以及供养一个普通士兵的钱,绝对要比一杆火枪贵得多。

    养一个士兵,最少一个月也的三两银子呢,而一杆火枪的价格也就三两银子左右!

    养一个士兵一年所需要的花费,够大唐陆军采购十二杆火枪了,这还不包括安家费,训练费用呢。

    当人力成本超过了火枪成本后,李轩自然而然的会倾向于加大枪械的装备数量,而暂缓兵力的扩充!

    所以尽管心中想要扩军,但是李轩看到了税部那边的财政报告后,尤其是看到了税部提交的关于宣平三年的财政预算后,李轩就是很果断的放弃了继续筹建新部队,哪怕只是一支补充旅的想法!

    就当湖广那边的战事还在持续爆发的时候,位于肇庆的大唐王朝各部门却已经是为明年的各项工作做准备了。

    尤其是财政预算工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

    十二月三十日,在宣平二年即将结束的这一天里,税部正式提交了宣平三年的财政预算!

    这份税部的财政预算,包括了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然而其中的差距却是相当的大,也就是说,宣平三年的财政支出将会远远超过财政收入。

    根据税部方面的估算,宣平三年,大唐王朝以目前的主要控制区为基础,也就是贵州(不包括被明军占据的贵州东北地区),广西、广东三省,一共将能为大唐王朝提供大约九百万两银子的中央财政收入。

    其中广东是大头,单单广州一府,就将贡献将近百万两银子的税收,这是因为广州府是海贸重镇,同时也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重镇,农业税以及商税乃至关税都是比较多。

    而以税种来看,大头依旧是封建王朝里的田赋,也就是大唐王朝里的农业税,占据了大唐王朝所有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不过即便是农业税所占据的比例比较大,但是这依旧是可以看得出来,大唐王朝的税收并非全部依靠农业税,因为农业税之下的第二大税种,也就是商税,占据了百分之二十六,只比农业税少了十四个百分点而已,税部预计,在宣平三年里,大唐王朝能够收取的税收将会达到两百多万两银子。

    此外,还有一个税收的大头,那就是盐税,其中的盐税更是关键,和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样,大唐王朝同样实施了极度严苛的食盐专卖制度,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