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遍地血腥·饿死宫城(五三二年--五五四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三四年 甲寅(3)

  最初,贺拔岳任命东雍州州长李虎当左翼总司令官(左厢大都督),贺拔岳被杀后,李虎投奔荆州,建议荆州州长贺拔胜接收老弟的部队,贺拔胜不采纳。李虎听说宇文泰已经继承贺拔岳的位置,担任统帅,遂自荆州北返,再投奔宇文泰,走到阌乡(河南省灵宝县西。阌,音wén【文】),被高欢的别动部队将领捕获,送到首都洛阳。北魏帝元修正打算控制关中(陕西省中部),得到李虎,大为高兴,任命他当首都卫戍司令(卫将军),赏赐大量金银财宝,命他前往投靠宇文泰。李虎,是李歆(西凉王国二任王)的玄孙(李歆被杀事,参考四二○年七月)。

  宇文泰写信给侯莫陈悦,斥责说:“贺拔公(贺拔岳)对帝国有很大贡献,你既没有名望,又没有品德,贺拔公推荐你当中央驻陇右(陇山以西)特遣政府总监(陇右行台。此事《资治通鉴》没有记载)。高家班专权独断,你跟贺拔公一同接受皇上密旨,屡屡缔结盟约,可是你却甘愿充当国贼(指高欢)的党羽,共同危害皇家祖庙。涂到口边的血(歃血)还没有干,杀人的利刃已经出击。现在,我和你都接到诏书,征召回京,是进是退,全看你的决定。你如果东下陇山,我自然会从北道前往。你如果像老鼠一样,东张西望,不马上下定决心,那么,不久我们就要相见。”

  元修征求宇文泰对于安定秦陇地区(甘肃省南部)的方略,宇文泰上疏说:“最好是征调侯莫陈悦到中央政府任职,或者命他当瓜州(州政府设敦煌【甘肃省敦煌市】)或凉州(州政府设姑臧【甘肃省武威市】)的州长;不然的话,最后终会惹出祸事。”

  原州(州政府设高平【宁夏固原县】)州长史归,一向受贺拔岳的宠爱和信任,可是,河曲之变,反而效忠侯莫陈悦。侯莫陈悦派部将王伯和、成次安率军二千人,进入原州协防。宇文泰派司令官侯莫陈崇率轻装备骑兵一千人奇袭。侯莫陈崇在黑夜掩护下,只带骑兵十人,抵达城下,其他部众,都在附近埋伏。史归看见他的人数太少,没有放在心上,毫不戒备。侯莫陈崇遂乘势突入,控制城门。高平县长、陇西郡(甘肃省陇西县)人李贤,跟老弟李远穆在城中作为内应;于是内外夹攻,杀声震天,伏兵也发动攻击,遂生擒史归、成次安、王伯和等,送回平凉。宇文泰上疏推荐侯莫陈崇当原州总部执行官(行原州事)。

  三月,宇文泰率军讨伐侯莫陈悦,进驻原州,各路兵马集合完成。

  4 夏季,四月一日,日食。

  5 北魏帝国南秦州(州政府设骆谷城【甘肃省西和县南】)州长、陇西郡人李弼建议侯莫陈悦说:“贺拔公没有罪,你却把他杀害,又不能接管安抚他的部队。而今,他们拥护宇文泰当首领,宣称为主报仇,这种声势,难以抵抗。你最好是解除兵权,向他们道歉。如果不如此,定有大祸。”侯莫陈悦拒绝。

  宇文泰向侯莫陈悦发动攻击,留侄儿宇文导当司令官,镇守原州,而亲自率军进入山区。宇文泰军纪严明,对生命财产,没有一丝一毫侵犯,人民大为欢悦。大军穿过木峡关(高平城西南),天寒地冻,落雪深达二尺,宇文泰兼程行军,大出侯莫陈悦意料。侯莫陈悦得到报告后,撤退到略阳(甘肃省秦安县东北),留一万人守水洛城,宇文泰到达,水洛城即向宇文泰投降。宇文泰派数百名轻装备骑兵直扑略阳,侯莫陈悦放弃略阳,退守上邽(即上封,秦州州政府所在县·甘肃省天水市),征调李弼协助抵抗宇文泰。李弼知道侯莫陈悦一定失败,秘密派人晋见宇文泰,表示愿作内应。而侯莫陈悦已放弃上邽,逃入南方山区,把守险要。李弼对侯莫陈悦的部队说:“侯莫陈公打算回秦州,你们为什么不收拾行装!”李弼的妻子,是侯莫陈悦妻子的姐妹,所以,大家相信他的权威,纷纷奔向上邽。而李弼已先控制城门,接待安置这些投奔的将士,献出城池,向宇文泰投降;宇文泰即任命李弼当秦州州长。当天夜晚,侯莫陈悦率军出击,而军中忽然大为惊恐,霎时间四散逃亡。侯莫陈悦性情一向猜忌,大军瓦解后,更不准左右侍从走近自己,只跟他的两个弟弟和儿子,以及参与谋害贺拔岳的智囊七八人,放弃军队,一同逃走,一连数天,东奔西跑,连自己都不知道目的地何在。左右劝他前往灵州投靠灵州州长曹泥,侯莫陈悦同意,遂自己骑骡,命其他的人都用步行跟随,打算出六盘山(宁夏隆德县东北),前往灵州。宇文泰派原州司令官贺拔颖追捕。侯莫陈悦望见追兵,就在路边上吊自杀。



五三四年 甲寅(4)
 
  宇文泰进入上邽,延揽薛恺当记录军事参议官(记室参军),接收侯莫陈悦的仓库,金银财宝堆积得跟山一样高,宇文泰不要一针一线,全部赏赐给将领士卒。左右侍从偷了一个银瓮回来,宇文泰得到报告,立即处罚他,把银瓮打碎,赏赐给将士。

  侯莫陈悦的党羽、豳州(州政府设定安【甘肃省宁县】)州长孙定兒,据守州城,不肯投降,拥有部众数万人。宇文泰命司令官、中山郡(河北省定州市)人刘亮发动奇袭。孙定兒认为宇文泰的大军距自己还远,所以没有戒备。刘亮先在州城附近一座高岭上竖起大旗,亲自率二十名骑兵奔驰,闯进城门。孙定兒正在大宴宾客,喝酒取乐,猛抬头看见刘亮,大吃一惊,不知道如何是好。刘亮下令攻击,左右士卒遂斩孙定兒。刘亮遥指城外高岭上的大旗,吩咐两名骑兵:“出去召集大军!”城中部队全都震恐顺服,不敢反抗。

  最初,故“氐王”杨绍先(“仇池国”灭亡,杨绍先被擒事,参考五○六年正月)利用北魏帝国内乱,无暇西顾,逃回武兴(陕西省略阳县),仍称“氐王”。凉州州长李叔仁被变民军生擒,氐民族部落、羌民族部落、吐谷浑汗国(青海省)侨民鲜卑民族部落,在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纷纷聚众起兵,反抗政府。东从南岐州(州政府设固道【陕西省凤县】),西到瓜州、鄯州(州政府设乐都【青海省乐都县】),变民集团连跨数州,各自占领郡县,数目多到无法统计。宇文泰调李弼镇守原州;夏州州长拔也恶蚝(拔也,复姓。蚝,音cì【刺】)镇守南秦州;渭州(州政府设襄武【甘肃省陇西县】)州长可朱浑道元(可朱浑,三字姓)镇守渭州(既在渭州,而又镇守渭州,如非有误,当是加授军权);命首都卫戍司令赵贵当秦州总部执行官(行秦州事);然后征收豳州、泾州(州政府设安定【甘肃省泾川县】)、东秦州(州政府设汧城【陕西省陇县】)、岐州(州政府设雍城【陕西省凤翔县】)四州的粮食,供应军需。杨绍先大为恐惧,把妻子儿女送到政府,充当人质。

  夏州总部秘书长(长史)于谨向宇文泰建议说:“你据有关中险要地区,将士勇敢,土地肥沃。而今,天子(元修)身在洛阳,受一群凶恶之徒(指高欢等)的压迫,如果能够呈献你的诚心敬意,分析时局的演变及利害,请迁都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则对上挟持皇帝,对下指挥群雄,用中央政府的名义,讨伐叛乱,这正是姜小白(桓)、姬重耳(文)的事业,千载难逢的时机!”宇文泰对他的意见至为欣赏。

  丞相高欢听到宇文泰平定秦陇(陕西省及甘肃省南部),派使节送上厚礼,用卑微的措辞,表示愿结盟友。宇文泰拒不接受,把高欢的信加上封套,派司令官、济北郡(山东省东阿县东南)人张轨呈献北魏帝元修。总监督长(侍中)斛斯椿问张轨说:“高欢阴谋叛乱,连路上行人都知道。人心所仗恃的,只有西方(指宇文泰),不知道宇文泰比贺拔岳如何!”张轨说:“宇文泰文能治国,武能平乱。”斛斯椿说:“如果能像你形容的,那真是可以依靠。”

  元修命宇文泰派两千骑兵驻防东雍州,在声势上支援,同时命宇文泰率领主力,稍稍向东移动。宇文泰任命总司令官、武川人梁御当雍州(州政府设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州长,率五千步骑兵自平凉先行东下。最初,丞相高欢派司令官、太安郡(内蒙古固阳县)人韩轨,率军一万人进驻蒲坂(山西省永济县),支援侯莫陈悦;雍州州长贾显度派出船舶迎接。梁御派人晋见贾显度说服贾显度归附宇文泰,贾显度遂出城欢迎梁御,梁御进入长安。

  元修任命宇文泰当总监督长、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宰相级)、关西总司令官(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代表皇帝行使职权(承制)。宇文泰乃任命寇洛当泾州州长,李弼当秦州州长,前略阳郡郡长(太守)张献当南岐州(州政府设固道【陕西省凤县】)州长。南岐州原任州长卢待伯拒绝解职,宇文泰派轻装备骑兵突击,生擒卢待伯。



五三四年 甲寅(5)
 
  总监督长封隆之警告丞相高欢说:“斛斯椿等现在京师(首都洛阳),一定会闯出大祸。”封隆之跟国务院执行长(仆射)孙腾,争着要娶北魏帝元修的妹妹平原公主,而最后平原公主嫁给封隆之。孙腾遂把封隆之的话泄露给斛斯椿,斛斯椿报告元修,封隆之大为恐惧,逃回家乡(勃海郡蓨县【河北省景县】。蓨,音tiáo【条】);高欢邀请封隆之前往基地晋阳(山西省太原市)。正巧,孙腾身带佩剑,强行入宫,同时又擅自诛杀监察官(御史),恐怕受到处罚,也逃奔高欢。中央禁军总监(领军)娄昭因病辞职,回到晋阳。北魏帝元修遂命斛斯椿兼中央禁军总监(兼领军);对河南(黄河以南)、关西各州司令官及州长,都改派新人担任。当时,华山王元鸷是徐州(州政府设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州长,高欢命徐州总司令官(徐州大都督)邸珍接管城防(邸珍讨伐东徐州变民事,参考去年【五三三年】十一月)。建州(州政府设高都城【山西省晋城市】)州长韩贤、济州(州政府设础x【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州长蔡儁,都是高欢的党羽(参考五一九年二月)。元修下诏撤销建州,借以排除韩贤;又命监察官弹劾蔡儁,而派汝阳王元叔昭接替。高欢上疏说:“蔡儁对帝国有大功勋,不应夺取他的官位;汝阳王(元叔昭)品德高尚,应当大州州长;我的弟弟高琛,当定州(州政府设中山【河北省定州市】)州长,可以免职,由汝阳王接任。”元修不同意。

  五月五日(原文“丙子”,据《魏书》改),元修增设贵族子弟禁卫别动军(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又增设骑兵军官禁卫别动军(骑官厢别)二百人。

  元修打算攻击晋阳(高欢根据地)。

  五月十日,元修下诏戒严,宣称:御驾准备亲征南梁帝国。征集黄河以南各州人马,在洛阳举行盛大检阅,南自洛水,北到邙山,布满营帐,元修全副武装,跟斛斯椿亲自阅兵。

  六月六日,元修下密诏给丞相高欢,说:“宇文泰、贺拔胜,有背叛的阴谋,所以我表面上假装南征,事实却是在暗中对付他们。大王(高欢)应该在声势上援助。读过之后,把此诏书烧掉。”高欢上疏说:“荆州(贺拔胜)、雍州(宇文泰)既然要叛离中央,我已秘密动员人马三万,横跨黄河,向西出击。又命恒州(州政府设平城【山西省大同市】)州长库狄干等,率军四万,自来违津西渡黄河(渡口应在山西省河曲县南,渡河之后,就可攻击夏州);中央禁军总监(领军将军)娄昭等率军五万,讨伐荆州;冀州(州政府设信都【河北省冀县】)州长尉景等率山东(太行山以东)武装部队七万、骑兵突击队(突骑)五万,南下讨伐江左(南梁帝国),全军进入紧急状态,等候进一步指示。”元修知道高欢已洞察他的阴谋,只好把高欢的奏章拿出来,交给高阶层官员讨论,打算阻止高欢行动。高欢在并州(州政府设晋阳【山西省太原市】)总部(大丞相府)也召集高级幕僚会议,再向元修上疏,说:“我承受陛下宠信的弄臣家奴伤害,他们从中挑拨离间,遂使陛下一夕之间,对我兴起怀疑猜忌。我如果胆敢辜负陛下,愿身受上天惩罚,子孙灭绝。陛下如果相信我这份赤心,就请下令停止军事行动,对一二谄媚分子鲨鱼群,希望能够考虑逐出政府。”

  六月十六日,元修命总司令官源子恭驻防阳胡(山西省垣曲县东南),汝阳王元暹驻防石济(河南省卫辉市东古黄河渡口),又命仪同三司贾显智当济州州长,率豫州(州政府设悬瓠【河南省汝南县】)州长斛斯元寿向东进军,夺取济州(州政府)。斛斯元寿,是斛斯椿的老弟。被元修免职的济州州长蔡儁,拒绝交出权柄,元修越发愤怒。

  六月二十日,元修再摘录中央政府文武官员对政局所提出的意见,回答高欢的指控,命立法院立法官(舍人)温子昇撰写皇家指令,下达高欢,说:“我没有动用一尺长的兵器,安坐在那里,就当上天子,正符合俗语所形容:生我的是父母,使我尊贵的是高王(高欢)。我如果无缘无故背弃高王,计划征伐大事,我也甘愿身受上天惩罚,子孙灭绝,像你所发的誓言一样,近来因担忧宇文泰变乱,贺拔胜响应,所以下令戒严,打算跟大王互相支援。经过一段时间,而今,密切观察他们的行动,发现并没有背叛迹象。至于东南地区(南梁帝国)不肯顺服,时日已久,并不自今天开始,可是我们的户口,却减少一半,不应该再主张一切都用武力解决。我十分愚昧,不知道谄媚分子鲨鱼群是谁?不久之前,诛杀高乾(参考去年【五三三年】三月),岂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可是大王面对高昂(高敖曹),竟忽然说他老哥冤死;人们的耳朵和眼睛,为什么这么容易欺骗!就像我曾经听说,库狄干告诉大王:‘本来打算挑选一个软弱的当君王,想不到挑选了一个年长的,竟然不肯听话,只要给我十五天时间,就可以把他废除,再另外挑选一个。’说这种话的人,应是大王面前有功勋的人物,谄媚分子鲨鱼群,怎么敢说这种话。去年(五三三年),封隆之叛变逃亡;今年,孙腾也叛变逃亡,大王对二人既不加以处罚,又不押解送回洛阳,如此行径,谁不奇怪;大王如果对皇家赤胆忠心,为什么不砍送两颗人头。大王在奏章上虽然强调西攻宇文泰,可是事实上,却四路大军并发,有的南下洛阳、有的东向江左,说这种话的人连自己都会诧异,听到的人怎么会不惊疑。大王如果心平气和的安坐北方,我这里纵然有百万大军,也没有冒犯大王的野心。大王军旗如果指向南方,我纵然没有一匹马、没有一辆车,也打算赤手空拳,抵抗到死。我的品德本来不高,但大王既命我坐上宝座,人民没有知识,或许认为我能担当大任。假设被别人谋害,势将暴露我的罪恶;不如死在大王之手,无论被囚被辱,或被剁成粉末,都没有一点遗恨。本来希望君臣成为一体,像符信一样的密合,想不到今天疏远到如此地步。”



五三四年 甲寅(6)

  中军将军王思政建议元修说:“高欢心里的想法,十分明显。洛阳不是一个理想的战场,只宇文泰效忠皇家,我们不妨前往投奔,再回故都(平城),何必担心不能胜利。”元修同意,派高级事务顾问官(散骑侍郎)、河东郡(山西省永济县)人柳庆前往高平(宇文泰驻地),晋见宇文泰,共同讨论时局,宇文泰请求迎接皇帝御驾,柳庆回洛阳后,报告元修,元修秘密询问柳庆的意见:“我打算投奔荆州,如何?”柳庆说:“关中形势险要,宇文泰才干谋略,都可以信赖。荆州没有险要可守,南方又跟贼寇(南梁帝国)相邻,深受压迫,我愚昧的看不出那里是个好地方。”元修又问内宫司令官(阁内都督)宇文显和,宇文显和也劝元修西上。当时,元修普遍征调各州郡军队,东郡(滑台·河南省滑县)郡长、河东郡人裴侠率领他的部众,抵达洛阳,王思政征求他的意见:“而今,当权大臣擅自发号施令,皇家地位,日渐卑微,应该怎么办?”裴侠说:“宇文泰受三军拥护,身居‘百二’形势盛地(《史记·汉高祖纪》:“秦国【古秦国包括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地理条件极为优越的国家,有山岳河川的险要,远在中原千里之外,武装部队百万,秦国有百二。”“百二”二字意义不明,可能是别的国家武装部队有一百万,秦国则有一百二十万,因山川形势,就可抵二十万雄师)。手拿利刀,怎么可以把刀柄交给别人。如果前往投奔,恐怕跟为了逃避水淹却跳进火坑一样。”王思政说:“那应该怎么办?”裴侠说:“讨伐高欢,立即大祸临头;西奔宇文泰,将来后患无穷;无可奈何中,且到关右,从长计议。”王思政同意,遂把裴侠推荐给元修,元修任命裴侠当左翼警卫指挥官(左中郎将)。

  最初,丞相高欢认为洛阳不断受到战乱破坏,已残破不堪,打算把中央政府迁到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元修反对,说:“高祖(七任帝元宏)定都黄河、洛水之间,作为千年万世的基业,大王既心存皇家,最好仍遵守五世纪九○年代以后的传统。”高欢才不坚持。现在,高欢再度考虑迁都,于是派三千骑兵驻防建兴(山西省晋城市北),同时增加河东及济州的军事力量,下令所控制的各州州政府,把“和籴”的存粮,全部运往邺城集中(籴,音dí【笛】。买入粮食称“籴”。“和籴”,顾名思义,是用商业手段买入粮食。“和籴”一词,因高欢对元修反击,而出现史书,这项制度可能由北魏帝国创设。由政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供应军需,价格由双方议定,贵则买方不买,贱则卖方不卖,所以称为“和籴”。可是不久,政府无钱【连官员薪俸都七折八扣,甚至不给,哪有余钱购粮】,就变质成为按户摊派,限期缴纳,人民所受痛苦,超过正式赋税)。元修再下指令给高欢,说:“大王如果有意使人心平静,消除人们的议论斥责,只要撤退进驻河东的军队,取消设在建兴的指挥部,把集中在相州(州政府设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