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望族嫡女-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用了,您觉得划算吗?”

    沐凌铉冷冷的盯着他,沉声问道,“难道为了一个钉子爆露与否,便眼睁睁的看着蓝左相被人陷害吗?”

    沐一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暗道,“我的世子爷,您能不能不要一遇见和蓝五小姐有关的事情,便这样的不冷静啊?!”

    他耐心的说了句,“暗着来,不要明着去。”

    沐凌铉一甩袖子,怒道,“你当爷是个白痴啊?”

    “我肯定不可能明打明的去找他,但也不能将人弄到外祖家,咱们这不是得寻个醒目又不让人多想的地方吗?”

    “你让沐七麻利的跑一趟,先问下今夜大理寺牢中有何动静。”

    原来是自己误会了。。。。。。

    沐一面上微赫,前两步走的都有点僵直,好在这会只有他们主仆俩,主子爷的心思又不在他身上,这才免去他更加的尴尬。

    想要待一晚上,还不让人多想,认为是理所应当,无外就是风月场合,沐凌铉最后选定位于春风湖边,最高档的流觞阁。

    主仆几人高调的进门,要了最好的雅间,点了最贵的酒菜,听着最红清倌人弹奏出来的优雅琴音,静等沐七的消息。

    到了亥时一刻,沐七匆匆赶至,遣退弹琴的清倌人,将房子周围秘密监控,沐七这才说道,“如世子爷所料,大理寺牢中今晚格外的热闹,蓝二爷和蓝三爷的牢房先后有两拨客至。”

    “据咱们的人说,蓝二爷是浩气君子,说到底也没有答应诬陷兄长,而蓝三爷一听用他妻儿的命来威胁,当场就晕了,那些人再用他那女儿的大好将来做诱饵,威逼利诱之下,他就默认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决定() 
听到这里,就连一向不怎么爱说话的的沐一,都忍不住啐了口唾沫,骂了句,“呸,孬种,这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还不如庶出的有血性。”

    沐凌铉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但却是不置一词,垂眸不语。

    沐七看着沉默不语的主子爷,心里挺着急,时间紧迫,这都半夜了,留给他们行动的时间那是越来越少。

    终于,他头皮发麻的开口询问,“世子爷,您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沐凌铉抬起低垂的头,先看了眼站在窗户边的沐一,又看了看身边着急的沐七。

    他眯了眯眼睛,其实办法并不难想,只是蓝三爷再怎么畜生,身上也流着蓝家的血,而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

    现在,他是为了救蓝家于水火,这才出手,可将来,要是漏了风声,蓝家的人又可会记得自己的初衷?

    若是没有蓝佳音,他根本不需要顾虑这些,早在沐七禀完事,就会迅速的给出命令。

    但是,偏偏就牵扯到了蓝佳音,沐凌铉便有点不确定,他有点担心,这件事情,要是影响到蓝明东对他和小丫头婚事的态度,那可就太不好了。

    沐一跟在他身边已经有十年,太了解自家小主子,又是为了什么在迟疑,当即清了清嗓子,拖着音儿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沐凌铉的身子轻轻一颤,眼神便对上了沐一,就见这个跟随他良久的心腹,稳稳当当的站在那里,身姿挺拔,神色一如既往的死板,可眼底的那抹警告,却是清晰可见。

    “情乱人心!”沐凌铉挑着眉梢,露出一抹讥讽的微笑,“小七,晚上给蓝三爷吃点宵夜,我瞧醉往生就挺不错,他老人家肯定极喜欢。”

    说这话,他往窗外瞥了一眼,点头道:“这会夜黑风高,正好动手。”

    “不过不要牵扯到咱们身上来,让他借别人的手来做。”

    命令发出,某人的压抑的心里顿觉轻松,沐凌铉不禁看着沐一微微一笑,倒是让对方止不住的打了个冷颤。

    沐一略显僵硬的别过头,宁愿去看长条案上的青铜松针纹香炉,也不想再看自家诡异的主子一眼!

    醉往生,顾名思义,就是喝醉了去往生的意思,中毒之人看着像是睡死过去的。

    死法即不痛苦,看着也不惨烈,属于比较舒服的死法,到底也是姓蓝,最后再给他一点特殊照顾吧。

    定好了策略,沐凌铉继续思量背黑锅的人选,“。。。两拨人。。。”

    “也就是说,鲁王和诚王都有动作,我觉得鲁王心思深沉,挺合适做这件事情的。”

    “你们俩说呢?”

    “世子爷英明!”沐七对主子爷的崇拜,压根不做掩饰。

    眼里精光四射,估计别说沐凌铉只让他居中传讯,就是现在让他把醉往生喝下去,这位也面不改色的当酒干了。

    同样的,沐一还是冷着张脸看香炉,心里却在翻着白眼腹诽,“您都决定了,还来问我们俩的意思,真是没诚意!”

    决定了大事,看着沐七出门办差,沐凌铉郁闷了一晚上的心情,自然变好了。

    想到蓝佳音退婚一事,他忍不住的激动,一把推开沐一身边的窗子,高声吟了几首诗,抒发了一下对京城的热爱之情。

    倒是让不少人都知道,宣平侯世子原来也是同道中人,大善。

    二月初六,辰时一刻,大理寺卿宋守敬开堂审案,他端坐在正中,鲁王,齐王左右安坐听审。

    随着宋守敬‘啪’的一声拍响惊堂木,蓝明东谋逆案正式开审!

    就听宋大人沉声喝道,“带疑犯蓝明东。”

    被京城老百姓俗称为二六笑案的审讯,便揭开了帷幕。

    整座京城,不知道有多少王侯将相,都被这桩大案牵动着心绪。

    围绕着这名面上的光面堂皇,私底下又不知道有多少阴谋诡计随之展开。

    。。。。。。。。。。。。。。。。。。。。。。。。。。。。。。。。。。

    蓝佳音端端正正的跪着,眼前不远处就是祖母的棺椁,七星楠木的棺材早在十年前就打造好了,每年刷一道漆,至此已经上了十道漆水。

    因着保养的尽心尽力,是以棺材看上去光可鉴人,通体雕着花鸟鱼虫,仙草祥瑞,每一样都是祖母的心头好。

    蓝家老封君一辈子都是个爱好的人,对最终躺进去就不出来的棺材,更是看重的很。

    每年上漆,她老人家都要亲自前去,蓝佳音记得,在八岁那年,她好奇还跟过去玩来着,只不过因着手长打翻了漆桶,没多大会就被祖母赶了出来。

    那时节,她只觉得棺材又大又厚,着实笨重的很,很是不以为然的告诉锦珠,“我以后才不像祖母那般傻,我就不要那丑东西,我死了,就躺在我的海棠拔步牀上,连牀带人一起埋了,岂不干脆?”

    幼时的童言童语,现在看来,是那么的荒诞可笑。

    蓝佳音下意识的伸出手,缓缓的拂过棺材底下的如意云纹,觉着当时的高价请回来的木匠真值,这花纹果然雕的活灵活现,华美异常。

    镶着缕空牡丹金角的棺材盖子,到现在也还没有盖上,原是为了让父亲他们,能有机会再看上老人家最后一眼。

    但是早上,貌似大管家给自家娘亲建议,若是晚上父亲他们还不能回来,便要盖棺了。。。。。。

    白色的帷幔将大厅分为里外两边,女眷跪在后面,前面则是兄弟们守灵的地界,长辈们都在大理寺,若不是有舅舅和表兄弟来撑场子,祖母治丧的场面也忒冷清了些。

    谁让蓝家现在还是被禁军层层看守中?

    谁让蓝明东的案子还没定论?

    这两天,除了出嫁的二小姐夫妻俩被放行进来守灵外,就再没有人能进来了。

    抑或是,正好有借口不必进来?

    蓝佳音今儿早上得了于成送回来的一个小方胜,打开后。里面只写了一个字,‘安’。

    只看那力透纸背的劲道,她也知道写这个字的是谁,当时提了一夜的心,就安静下来了。

    蓝佳音想着,昨晚上那人走的那般匆忙,怕是另有隐情,定是发觉了什么,赶着去应对的。

    既然是安了,那么今日定是有好消息的,说不定,父亲他们还来得及看祖母一眼呢。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家() 
虽然现在在府外看守的军士,都是自家大表哥的手下,但是侯府那边有音讯,也只会传给时刻守候在门口大管家。

    而大管家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就会给蓝大夫人通禀,这种关乎到蓝家兴衰存亡的大事,蓝大夫人只会和柳老夫人商议,蓝佳音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家,肯定是被长辈们排除在外的。

    要不是她还有一个手眼通天的沐凌铉,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传进来只字片语,蓝佳音可真成了两眼一抹黑,只能同别的姐妹一样,干着急了。。。。。。

    “哎呀,四小姐又晕倒了,快来人,帮着把小姐抬到后厢房去。”骚乱又起。

    在灵堂伺候的丫鬟小厮们,帮着抬人的去抬人,帮着请大夫的,一溜小跑去前头东厢房请大夫,当真是动静不小。

    哦,对了,在罗春国接手蓝府的看管之后,蓝家总算是把金大夫给请来,暂时在家中小住几日,就是怕悲痛伤心之下,再有人出什么事。

    蓝佳雨是今天一大早回来的,穿着齐整的孝服,梳着溜光的双燕鬓,还格外别出心裁的,在鬓边簪了一朵新鲜的白菊花。

    一张本该是色彩斑斓的脸,却是死人般的惨白,远看别人只会当她是因着祖母过世伤心过度,近看,却是扑了一层厚实的粉。

    蓝佳音冷眼看着她装模做样,哭的无比凄婉动人,心里暗想,不知道泪水和那厚实的粉末和在一起,会是怎样一种风景?

    只可惜,人家蓝四小姐精的很,掩面大哭到一定时候,便会顺理成章的晕倒,不一会,便就又小脸煞白的出来继续哭。

    短短一个多时辰,已经哭晕过去三回了,任谁看来,都是伤心欲绝,绝对是有孝心的好孙女。

    就连本来厌烦她的蓝大夫人,见她这般悲痛,都有些动容,虽说还是不搭理蓝佳雨,但也没阻止蓝三夫人给女儿膝下换了厚垫子。

    蓝佳雨那边精心做戏,蓝佳音看得心好累,为了防止娘亲被她这一番做的心软,也为了让这位老实点。

    蓝佳音吩咐铃铛出去告诉于成,只要再看见四小姐晕倒,就去请金大夫过来。

    于是,蓝佳雨刚被抬到后厢房没多会,金大夫便一路小跑的赶了进去。

    这位出来时,神色有点奇怪,蓝大夫人夫人出于礼貌,上前招呼,就听金大夫小声言道:“四小姐脸上的伤虽然好了些,但近期也不宜敷粉,毕竟那里头含铅,将来损了容颜,可就不好了。”

    “。。。。。。”蓝大夫人张着嘴,竟是无言以对。

    金大夫摆了摆手往外走,突地脚下一顿,这位咬了咬牙,转身对蓝大夫人说,“大夫人,辣椒水伤眼,还请慎用。”

    蓝大夫人闻言,面上那叫一个精彩!

    她用力的闭上眼睛,努力的调整气息,良久,她睁开眼吩咐墨画,“去告诉四小姐,身子不适,就好好歇着,不必再出来了。”

    墨画领命而去,才走没两步,又被蓝大夫人喊住,她将墨画唤道跟前,小声说,“她要是还不老实,你就告诉她,今儿个鲁王府不会有人来祭奠的,让她少做妖。”

    “你这两天就看着她,让红枫过来伺候。”

    蓝大夫人暗想,“你不是想表现自己有多孝顺吗?”

    “我偏偏不让人到人前露脸!”

    她心里对蓝佳雨的厌恶也算是达到新高度了,真是没想到,连死了的人也要利用,真真不是个东西!

    对于自家娘亲怎么收拾蓝佳雨的,蓝佳音是无心观看,她现在心中有的,只是无限悲凉。

    自家祖母再怎么说,也是圣上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生前也是有头有脸有名望的老封君,死了却只有自家亲人送行,算是冷清凄凉到极致了。

    “若是父亲还好端端的,怕是来吊唁的宾客都要把门槛踏破吧?”很快,蓝佳音又摇头苦笑,“我真是糊涂了,父亲要是没事,祖母又怎么会死?”

    胡思乱想中,时间缓缓流逝,突然,白色帷幔前爆发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母亲,儿子回来了,原谅儿子不孝,儿子对不起您啊!”

    随着这一声嚎啕,蓝明东跌跌撞撞的扑了进来,趴在棺材上,哭的几乎要断气。

    蓝二老爷紧随其后,跪地叩头不止,连呼儿子不孝。

    一瞬间,帷幔里外两边的男男女女哭声大起,蓝家的顶梁柱回来了!

    蓝家的男人们回来了!

    满腹委屈的蓝家女人,哪里还能忍得住?

    说是哭声震天,也不外如此。

    蓝明东回来了,蓝明西也回来了,他们兄弟俩伤心欲绝,满面哀伤的带回了蓝明南的尸体。

    昨晚的大理寺,远比今天的蓝家还要热闹几分。

    因为牢里死的,并不只有蓝三爷一个人,密室里严密看管的紫君姐弟俩,也跟着一命呜呼了。

    两边的人证死了个精光,而唯一的物证,一看就是个大笑话,蓝明东与废燕王勾结不成立,大理寺卿并没有拖延,立即将案情进展奏报当今圣上。

    虽说蓝明东谋逆一事纯属被人栽赃陷害,但蓝三爷到底是被那边拖下了水,别的不说,蓝明东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显见是跑不掉了。

    好在当今圣上慈爱仁厚,特让田大总管出宫,当堂宣旨,****蓝明东兄弟俩回家为母治丧,顺带着连蓝明南的尸体也赏还了,方便他们家一起办丧事。

    蓝家外面围着的禁军随后被撤,得到消息,前来蓝家吊唁的人从一个两个,到十个百个,但见那前一刻还冷清的灵堂,后一刻便人满为患起来。

    蓝佳音至此才算是心事大定,不禁放声大哭,将积攒了两辈子的伤心,委屈,悲愤,不甘,统统的哭出来,哭完它。

    却是忽略了,从厢房冲出来的蓝佳雨,瞪着蓝佳音的眼神,恶毒的让人不寒而栗。

    蓝三夫人一直都在哭,可是看到自家男人尸体,她却不哭了。

    任蓝佳雨再哭的怎么凄惨,她都是一句话,“别哭,乖女儿,你爹睡着了,别吵他。”

    蓝家最为精明伶俐的三夫人,却是痴傻了。。。。。。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当局者清() 
蓝老夫人和蓝三爷母子俩,在一个月后,被安葬在蓝家东山的祖坟中。

    她老人家很早之前就说过,死后不回老家,要在京城里守着儿孙,要亲眼看着蓝家欣欣向荣,在繁华的京城里稳稳的扎下跟。

    蓝三爷的墓,就建在离蓝老夫人不远处,蓝老太爷被长子次子左右掺扶,老人家半个月前才知道妻儿的死讯。

    当场就承受不住,好在有金大夫在跟前,施救的及时,这才没有再出事儿。

    此刻,老人家泪都流干了,只抖着手哀叹,“近点好,近了,他们娘俩互相也有个照应。”

    一句话,又引得眼泪无数。

    一场被御史参奏的官司,害的蓝家死了两条人命,蓝家和许家的仇就算是结下了。

    三月初九,圣旨下,蓝明东治家不严,连降三级,为平京府尹,一个月后启程赴任。

    蓝明西丁酉三年,代兄守墓。

    蓝明东带着全家人领旨谢恩,送走了宣旨的田大总管,他带着家人去了祠堂,给蓝老夫人上了香,将圣旨给老夫人念着听了。

    蓝明东在祖宗的排位前轻声立誓,“列祖列宗在上,娘亲,请您放心,儿子此去定当尽忠职守,为民谋福利,您最大的愿望,就是咱们蓝家在京城站稳脚跟,儿子请您在那边好好看着,您的子孙定不负您所望。”

    回到正厅,蓝明东拱手对蓝明南谢道:“此番为兄外放,却要辛苦二弟,本来为母尽孝守墓,乃是我这个做大哥应当应分的,只是圣意如此,为兄也只能先国后家了。”

    蓝明西望向兄长,但见不过短短一月,原本风姿翩翩的当朝左相,至少便老了有七八岁,眼角起了皱纹不说,就连鬓边也生了华发。

    心里忍不住又酸又苦,“兄长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做弟弟应该做的。”

    “”咱们蓝家,原本就人丁单薄,父亲膝下也就只有咱们兄弟三房人,现如今三弟去了,三弟妹又痴痴傻傻的。。。。。。”

    “唉,您临走前,总要安顿,安顿吧?”

    蓝明东闻言,心里不由一紧。

    他是局中人,知道的事情远比局外的多得多。

    自家三弟是怎么死的?

    大理寺卿对外言,“蓝明西与废燕王勾结,密谋造反,事败,在牢中自尽。”

    理由很充分,所有人都信以为真。

    但是,同在一个大牢中的蓝明东,蓝明南都明白,自家这个三弟一晚上被带出去两次,没道理前一刻才被人买通,答应作证,反咬蓝明东一口,后一刻就畏罪自尽吧?

    他那会的脑子里,怕是正想着自家以后的荣华富贵呢,怎么可能会舍得自尽?

    而被关押在密室中的姐弟俩,是被人潜入扭断了脖子,近乎于光明正大的谋杀。

    那里可是大理寺的密牢,知道姐弟俩存在的,也不会超过五个人,但这唯一能证明蓝明东与燕王无关的人证,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被杀了。

    这样的手笔,足以说明,想要构陷蓝明东,让蓝家彻底完蛋的人,势力有多么的大了。

    可以想像,如果蓝明西没有死,那么丧失了有利人证,却被亲弟证明和燕王有勾结的蓝明东,怕是就得把罪名给坐实了。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场两王一卿的三堂会审,一点都没有如希望中那般**迭起,从头至尾都是那么的平淡无奇。

    恐怕也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那一晚,只要稍有一点点的差错,蓝家就要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说白了,要想保住蓝明东和蓝家,蓝三爷必死,这位有眼力并果断出手的人,无疑是站在蓝家这边的。

    蓝明东已经证实,这么做的并不是岳父一家,那么究竟是谁这么做了,过后还不明示呢?

    蓝明东只要一想到,自己和蓝家的救命恩人,却是杀弟之人,头就疼的厉害。

    对于蓝家三房剩下的孤儿寡母,难免就觉得有所亏欠,说到底,他蓝明东也不是神,想要做到的事情没能左道,不但没有保住弟弟,甚至还连累了老娘。

    好在还有个二弟是靠谱的,这个唯一剩下的兄弟,做事稳妥,大局观向来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