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望族嫡女-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儿媳妇的最佳人选() 
蓝大夫人这才恍然大悟,不禁掩嘴嗔道:“胡大人也真是的,既然他早就有这个意思,何不明着跟您说?”

    “您和他同朝为臣,且一向交好,又岂能不应?”

    “非要绕这么大个圈子,真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他什么好了。。。。。”

    蓝大夫人倒不是怪别的,主要是没说清楚,她也就没往哪方面去想,结果要不是小女儿和胡清惠着实要好,三不五时的总要提一提,她岂不是要错过这么好的儿媳妇儿了?

    “我估计胡大人是拿不定主意,谁让咱家的旭儿和森儿都出色?”

    “原本要是没出那档子糟心事,完全可以让几个孩子自己接触,也好看看和谁最合适。”

    “奈何咱们家要出京,一出来少说也是三年,他这何尝不是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在里面?”蓝明东和胡尚书同僚多年,对这位的心思也能摸到几分。

    胡大人和蓝大人两人同朝为官十几年,而且早就在私底下结为同盟,相比于蓝大人的滔天权势,胡大人反而更看重此人的本质。

    再加上蓝大夫人是京城出了名的贤惠,蓝家长房的两子,大的本分厚道,小的机敏多才,真是各有各的好,不管自己的女儿嫁给谁,想必也都能过的幸福美满。

    别看胡大人奉行男子不管内宅事,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古板迂腐的人,相反,胡大人的脑子及其灵活,早早的就给儿女们都看好了出路。

    看看,现如今蓝家终于开了窍,想要和他胡家结亲家了,而大儿子出来历练,也算是小有所成,他这一双嫡妻所出的儿女,总算是让人能放心了。

    蓝大夫人对自家老爷说的话深表赞成,点头附和道:“是啊,妾身这不也正在头疼么?”

    “你看啊,这婉婉比森儿恰好大一岁,森儿平日里就是婉姐姐长,婉姐姐短的叫,我真怕咱们儿子是把婉婉当姐姐看,并没有儿女之情,所以就想着,等森儿回来后,先问问孩子的意思,要是他对婉婉没这个意思,妾身就给娘去信,把婉婉给咱们旭儿定下来。”

    蓝明东一听妻子这番话,很是诧异的看了眼垂头发愁的妻子,轻抚着颌下的三缕胡须,暗想,“都这么久了,你难道就没注意,森儿看婉婉那孩子的眼神,和啊铉看咱家箐箐的眼神一样么?”

    再一想,妻子平日里操持家务,要带着蓝佳音三位年长的小姐出门应酬,还要看顾两位少年郎,自己的院子里还有三弟的两个孩子并胡家侄儿的一双儿女,的确是太辛苦操劳了些,忽视了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还真是没什么好奇怪的。

    心中疼惜妻子辛苦之余,蓝明东还是小声在蓝大夫人耳边提醒了句,“我看森儿就很喜欢婉婉这孩子,你想,这小子打小就总说不喜欢箐箐那样总是瞎胡闹的,许是他姐姐以前太不着调,让这孩子对活泼的女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就渐渐喜欢那些温柔端庄的女孩子,婉婉这孩子最是温柔稳重,肯定和森儿的心意。”

    “他此番跟着去给大军押运粮草,来往数次,耗费时间绝不会少,不如这样?我写封信去问问他的意思,要是森儿愿意,我这就给胡贤弟去封信,咱们这就拜托二弟夫妻俩,正儿八经的请官媒上门提亲去。”

    蓝大夫人连连点头,“老爷说的不错,就这么办,咱们可得抓紧时间,您也是知道的,婉婉那个继母不是个省油的灯,别让她在中间钻了空子,那可就麻烦了。”

    其实想明白了后,蓝大夫人觉得,胡大人让自己的大儿子带着妹妹上任,大概也是想让女儿远离京城,免得自己那个心大的夫人,胆大妄为的胡乱给胡清惠结了不好的亲事。

    这样一想,她心里越发怜惜起胡清惠来,觉得这样好的孩子,偏分遇见那样心毒的继母,真真是老天不开眼,更是想要将人留在自己身边,好好的照看着才好。

    夫妻俩推心置腹的一番商量,就把蓝宏森和胡清惠的婚事给定了个**不离十,他们俩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背着人,墨画几个大丫鬟都在屋里伺候着。

    别的大丫鬟都还好,晓得听到的话,万万不能出门乱说,这可是当丫鬟第一要遵守的规矩,‘多听多看少说话’!

    可偏偏红枫这丫头是个藏不住心事的,她的确也没有跟人说,只是打那以后,每每瞧见胡清惠到她们房里去,和自家夫人相处的和乐融融,就忍不住的要多看几眼,吃吃的笑上一阵子,自己个儿在心里偷偷的乐,觉着自家夫人给自己找的儿媳妇,真真是太和心意了。

    她总是这样忍不住的情绪外露,没几次,就让敏锐的的蓝佳音看出了不对劲,终于逮到了一个机会,将人拉到一边,威逼利诱,各种**齐出,终于是逼问出了实情。

    知道父母已经正视了胡清惠的存在,父亲更是坚决的看好蓝宏森喜欢人家胡家女,心里一直以来的愿望终于得成,那激动开心的可不是一点点。

    蓝佳音在激动之余,少不得也替好友高兴,对于胡清惠来说,也许现在的蓝家并不是最富贵的归宿,可肯定会是一个最幸福安稳的好归宿!

    终于,今生今世,不只是她一个人得到了幸福,胡清惠这个她最好的朋友,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蓝佳音觉得满足的吗?

    那段时间,正好是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施饭施衣最关键的时候,她们一众人等,几乎见天都要去安福寺亲力亲为。

    蓝佳音干脆就让蔡妈妈暗中准备了果品香蜡,自己亲至在佛前还愿,又自己个出了份钱,买了白面,玉米面各一百石,做成馍馍施舍祈福。

    这些事情再怎么背过人做,也难免被寺里来来去去的人看到行迹,丫鬟看见少不得要回了主子,而主子往往又是好奇心重的,当面问她为何还愿也是有的。

    这时候,蓝佳音真是份外庆幸,自己的弟弟,未婚夫全在边关,这可以说出口的借口,真是不要太多了,终是顺利的瞒过了胡清惠。

    就等着自家父母那里的好消息确定,一发给好友个大大的惊喜。

    她这想法是好的,只可惜她聪明,人家胡清惠也不是个傻的,这位从蓝大夫人越发对她体贴温柔,从好友有好几次瞧着自己的背影偷笑,还有蓝大夫人身边的几位大丫鬟,对她更是招待的周到,种种迹象摆在眼前,不难分析出,八成是自己和蓝宏森的事儿,有了眉目,这才惹得人人对她都是格外的好起来。

    胡清惠猜出了真想,奈何她的脸皮薄,哪里好意思把这种羞人的话真的问出口?

    只得装成不知道,成日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样一来,反而更让人觉得她沉着冷静,可爱可敬的很。

    蓝佳音这会说了那样有深意的话,可不正好击中了小姑娘本就敏感的内心?

    当下又羞又怒,那还能饶过蓝佳音?

    又是打,又是挠痒痒,直把蓝佳音弄得笑的喘不上来气,求饶的话都变成了喘息声,这才堪堪罢手,饶了这口无遮拦的小姑子,啊,不是,是口无遮拦的好友!

    真是把人给气糊涂了,哈哈。

    胡清惠脸上矂的通红,气鼓鼓的说了句,“看你还浑说不了!”又在某人的腰间扭了两把。

    “哎呦,轻点,轻点,疼死人啦!”蓝佳音只管一惊一乍的咋呼,开开心心的闹了够,但对于胡清惠的话,就是不答应,也不点头。

    心里却在暗暗的想,“你父亲那边只怕是快要收到信了,等他回信答应了我父亲的求亲,二叔和二婶就会请了官媒登门提亲,到那时,你和森弟的事儿可就真就成了!”

    这可是蓝佳音从重生后没多久,就兴起的念头,这种心愿达成的满足感,让她特别的快乐。

    再说了,胡清惠以后要是嫁给蓝宏森,就得跟着蓝宏森叫自己姐姐,蓝佳音只要想到比自己大的胡清惠,有朝一日得叫自己姐姐,还得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安,越发觉得心里那叫一个美呦,趴在案几上,笑的都起不来身。

    胡清惠忍不住瞪大眼睛,对锦珠说,“可了不得了,你家小姐这是笑傻了吧?”

    “还不赶紧扶将人起来,赶紧给她顺顺气,小心她笑的狠了再岔住气,可不是顽的!”

    这般的一笑一闹,倒把胡清惠心中的那口郁结之气给出了,她看着笑颜如的蓝佳音,在听着丫鬟,妈妈们响亮的笑声,整个人都像是被包裹在今年新出的白里,又软和,有温暖,舒坦的无法形容。

    府尹府衙的后院,从这一日起,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蓝大夫人这边已经收到梁文玉让梁妈妈亲自来传的话,晓得边军此番大胜,而宣平侯来信说他已经决定,将自家儿子和蓝家的大定之日,定在了腊月二十九这日,这可是广德大师推算出来的好日子,更隐含了长长久久的好兆头。

    沐德邤信上说的很明确,他们父子俩此次不打算和大军同行了,会提前出发赶回平京,这人回来了,才好让大家放心的举办大礼不是?

    大概也就是腊月二十左右能到家,扳着指头一算,和大礼中间间隔了七八日的时间,也就算是很宽裕了。

    虽说大定,最忙乎的是男方,可聘礼送过来后,女方也是要待客的,梁文玉这次鼓足了劲儿要大办,蓝大夫人也不能落于人后不是?

    好在,她在女儿的婚事敲定之初,就给娘家去了信报喜,柳老夫人一听说外孙女儿居然定给了宣平侯世子,未来的外孙女婿比原先的李维臻还高了不止一筹,心里那叫一个解气呦!

    可算是把安信候府当日趁人之危,无耻退婚给自己平添的几分堵心,给彻底化解了。

    老人家赶紧的,就又是准备东西,又是选派人手,打算将人和东西一同送去平京,也好给千里之外的女儿添一点助力,不至于让亲家小看了自己家。

    按老人家信上所言,这一行人也就是这几天便要到了的。

    “到底还是亲娘好啊。”蓝大夫人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慨。

    还别说,柳老夫人算的那叫一个准确,蓝大夫人现在身边的人手,可真是有点小紧张,为了能把事情办的体面周全,她甚至把蓝佳音身边的蔡妈妈和康嬷嬷都找过来用了。

    要是柳妈妈一行人能早点到达,这些忙得昏天黑地的人,也能早一点能缓口气不是?

    腊月初十那天,在城外驿站守候了两天的古辞,古墨两人,终于等来了柳妈妈等人的车队。

    崇北候府不差武夫,根本没找镖局,就让家将柳新带了几十个护院,护着柳妈妈一行十三位妈妈,丫鬟,一路到了平京。

    许是前不久,这一路上的马贼,才都遭遇了大劫数,柳新他们一路过来,小猫,小虾倒是遇到了七八回,可大动静那是一次都没遇着,也算是一路平安。

    柳妈妈是柳老夫人陪嫁丫鬟的孙女儿,崇北候府的老人,和蓝大夫人是一个年纪的人,此人正是利索能干的时候,又和她自小就熟悉,用起来最是得心应手不过。

    柳妈妈除了带来十几箱的东西,还带了十三个下人,其中管事妈妈三位,大丫鬟四位,剩下的六位都是九岁,十岁的小丫头。

    其中有两个十二岁的大丫鬟,都是打小就跟着崇北候府的护卫习武的,两人分别叫喜月和喜雯,是柳老夫人指明现在就给蓝佳音用的。

    剩下那留个小丫头,则是给以后准备的,毕竟掐指一算,蓝佳音两年后就及笄了,可等到她出嫁的时候,她现在得用的大丫鬟,也都到了年纪,少不得要配了人,升做管事妈妈跟过去。

    干脆就趁现在选些机灵的好孩子,打小就让蓝大夫人亲自调教着,到时候,正好能顶上空缺,不至于让蓝佳音的身边无人可用。

    因着是给蓝佳音准备的陪嫁丫鬟,为了避嫌,这六个小丫鬟都是是从人牙子手里买的,并不是崇北侯府的家生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 高歌猛进() 
平京城里沐,蓝两家那是说不尽的欢喜忙碌,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咱们先说一说此番边关大胜的主要原因。

    沐凌炫当初经过深思熟虑,和手底下的大将心腹,商量许久,这才最终决定散投在外的战斗力,果不其然的,成为了本年守边战役的决胜点,也成为了此次战役的最大亮点!

    主要是,沐凌炫手底下的人,多是年轻果敢之辈,而当日那三位主动请缨的将军,也都是胆大又有能力之人。

    其中,最厉害的当属中路的副将萧扬,这位走得是中尧一路,他带着手下的兄弟连夜急行,一路上疏散警告了十余个村落,帮着这些惶惶的百姓,指了往深山中暂避的明路。

    然后,萧扬做出了一件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壮举,他趁着疏散村民的机会,让手底下的儿郎趁机鼓舞煽动,以建功立业为主,杀敌护家为辅,很是吸收了一些有血性,有底子的西地热血男儿。

    前文也曾经说过,边关的这些村落,经常都会称为戎狄的目标,别说是男人了,就是家里的婆娘,急了都要操起切菜刀,砍番几个来掠夺的戎狄狗的。

    因此,这些地方的人穷是事实,可民风彪悍同样也是事实,因着沐德邤对军队管理的很是严格,而且他还很注重农业生产,所以,西地的征兵,现在并不像以前那么频繁。

    也正是因为这样,萧扬才得以捡了这么大个便宜,这些被怂恿投军的男儿,大部分都是年轻骁勇的毛头小伙子!

    萧扬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给自己的队伍带来了一股不容轻视的活力,暗地里嘴都要笑歪了。

    少不得用心教导,将这些新兵蛋子全部打散,一个老兵带一个,路上吃饭睡觉上茅厕,全都在一起,抓紧一切时间,将行军所要求的重点,一一讲解。

    等他带着队伍悄悄摸进赤嘞草原的时候,手底下的人数,已经有七百多,将近八百了,那些没能带到徒弟的老兵,还忍不住的直报怨,“怎么就剩下我们哥几个?你看看人家那有徒弟的,一个个跩的跟大爷似得,咱也想尝尝有徒弟伺候的滋味么,将军,不如咱再往西走走?”

    萧扬哈哈大笑着骂回去,“滚独自,咱们这次可是有大想法,要干大事业的,可不能让世子爷失望,想要徒弟还不简单,等这次回来,少不了要补充兵源,到时候让你们几个先去挑!”

    当头的,就得能和属下打成一片,得让他们打从心底里对你敬爱,愿意跟着你出生入死,在这一点上,萧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家学渊源,自然会比一般人做的更好。

    萧扬家世代从军,从来都是宣平侯手下的悍将,而他那位曾经身为铁盾营主将的大伯父,就是和沐老侯爷一起战死沙场的。

    原本在铁三营中,主将的位置也和宣平侯的爵位一样,父死子继,从来都是郭,陈,萧三家的天下。

    可惜,当初他大堂兄跟着大伯父一同战死,而萧扬的父亲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几个堂哥年纪又还小,因此,铁枪营便暂时由沐家人代替了。

    沐德邤曾经有话,只要萧家能出合格的将军,那么铁骑营还会交回到萧家手中,奈何,他的堂哥,兄弟,都不争气,有的不爱学武,有的资质平庸,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铁骑营的主将,还是不姓萧。

    二十多年的时光,说短很短,说长又很长,没有了顶梁柱,萧家也渐渐的没落了。

    萧扬懂事的时候,就是萧家开始被人欺负的时候,因此他特别渴望变得强大,重新夺回属于萧家的荣耀,是萧扬毕生的追求!

    为了这个,他完全可以置生死而不顾!

    许是因为他们家最惊才绝艳的父子俩,都死在戎狄的手上,萧扬从小对戎狄的仇恨,都是根深蒂固,渐渐长大的他总是忍不住想,“为什么?回回都是戎狄人来抢劫我们,而我们却总是守着高大的城关,被动挨打?”

    “每每只是阻止了戎狄强盗进击的路线,上头的人就要大呼大捷!紧接着就是收兵,给朝廷上报捷文书,索要饷银和奖励,但却从不乘胜追击。”

    “算算吧,有多少年咱们大周朝的军队,都没有踏上赤嘞草原半步了?”

    别看萧扬今年二十三岁,都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可他的心气还勇的很呢,总想着只要有机会,他就要用实际行动,来给西地的袍泽兄弟们做个榜样!

    不仅仅是彰显萧家人的能征善战,更是想要告诉他们,我们不仅仅是只将戎狄拦在关口外面,就算是胜利了,我们要打到赤嘞草原,我们要找到戎狄的部落,将他们对我们做的事情,照本宣科的做一遍,让这些戎狄人也感受一下,家人被掳,财产被夺,牛羊被抢,重要的亲人被敌人杀死的痛苦!

    这个愿望,萧扬一直深藏心底,一藏就是十几年,沐德邤是个厉害的统帅,年轻时曾以五千精兵,打败戎狄三万劲旅的丰功伟绩,更是在老侯爷为国捐躯后,一手撑起了西地的天,将嚣张的戎狄人,再一次赶回到草原上,因此他在西地年青一代人的心目中,从来都是太阳般的存在。

    可是,再好的太阳也有日暮之时,随着沐德邤的年纪渐长,宣平侯身上的锐气也渐渐被守城把稳所代替,为了确保西地的大门无失,大周的军队,早就没有踏入过赤嘞草原半步了。

    好在,沐家男人的血脉强悍,这强悍的血脉注定这个家族的男人都是个顶个的强大,沐凌炫的出现,足以抵消他父亲英雄迟暮的遗憾。

    萧扬的眼睛亮,看事情也很准,三年前,沐凌炫一开始扩充自己的实力,萧扬就从原本所在的铁骑营踊跃来投,如果不是他太年轻,资历尚浅,稳稳地当个前锋军主将没问题。

    当时萧扬就想着,“我现在虽然暂时离开了铁骑营,但是总有一天,我会重新回来,拿回原本属于我萧家的荣光!”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沐凌炫是未来的宣平侯,在他的手底下任职,至少也能混个脸熟,只要等到合适的机会,让他展现自身价值,萧扬相信,知人善用的沐凌炫,会让他重新掌管铁骑营的。

    现在,他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常言说厚积而薄发,萧扬爽朗的和手下说笑,心中却是踌躇满志,“机会就在眼前,萧扬阿萧扬,你可一定要把握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