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望族嫡女-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大夫人哪里知道西地的这些讲究?

    听的是连连点头,随即笑容满面的道:“好,好,姐姐先谢过妹妹,多亏你说了这么些,让我们不至于走弯路,又捐了这么些,倒是有好些百姓能跟着受益。”

    她略一沉吟,立刻拍板决定,“那我们家便施衣八百套,白面八百石。”

    蓝佳音听到这里,又有点忍不住的想说,‘不能光是买白面,还得配上玉米面一起买才行。’可一想刚才的口误,硬是把这话又给咽回去了,也省的多说多错。

    好在宋巧芳不是个不懂管家的,她往年也跟着娘亲去安福寺,亲眼瞧过家里是是怎么施饭的,忍不住就问了句,“娘,往年不是等下雪了,才去安福寺搭棚的吗?”

    “还有,您和蓝伯母都捐白面,那玉米面呢?”

    “难道蒸纯白面的馒头啊?”

    蓝佳音真是头一回这么喜欢宋巧芳,故作不知的就问,“什么玉米面,什么纯白面?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讲究吗?”

    蓝大夫人也虚心请教,“妹妹,这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你呀,就好好跟我们娘几个说道说道,别到时候,好心还办出了笑话事。”

    宋夫人现在的任务,就是和蓝大夫人交好,这可是宋大人亲口吩咐的。

    听了这话,自然是不厌其烦,细细的一一讲来。

    原来,西地大米最贵,白面次之,玉米面最便宜,是以每年冬里搭棚蒸馍,施舍积福的人家有多少,这蒸出来的馍馍就有多少种搭配的办法。

    纯白面的那是肯定不会有,单看白面和玉米面是几几分了。

    比如宣平侯府,家大业大,侯夫人还是个慈悲的,是以是白面六,玉米面四,蒸出来的馒头又软又甜,最是好吃。

    再如宋夫人这样信佛至诚的,但家业又远远比不上宣平侯府的,便是两样面五五开,味道虽然不如宣平侯府,但是他们家向来施舍的多,算是以量致胜。

    还有些把家的夫人,会将便宜的玉米面弄得多些,这样一来,不但是有了慈善的名声,还给家里省了钱,至于好吃不好吃的,反正也不是自己家人吃,她们可就不管那么许多了。

    以安福寺每年救济灾民的情形来看,别说是白面,玉米面混合的了,就算是纯玉米面的,也绝对会抢之一空。

    想想便能知道,那些受雪灾和戎狄犯边之苦的可怜人,只要能填饱肚子不饿死也就是了,哪里还能顾得了好吃不好吃?

    这一番话,听得蓝大夫人好不感伤,明白了期间的关窍,她当仁不让的说了句,“我们家自然是不能和宣平侯府比肩的,便也和妹妹家一样吧。”

    “你也别跟我外道,这次的白面和玉米面,咱们都从你家的铺子买。”

    “可有一样,该多少钱,妹妹就收多少钱,这可是姐姐给你那侄儿积福的,大意不得。”

    宋夫人一迭声的说,“明白,明白,姐姐放心,妹妹一定使人告诉那掌柜的,色色都给您最好的,价格也会绝对公道。”

    她本来只是来闲聊,阴差阳错的,反是给自己家拉了门生意,这可是意外之喜,府衙可也这么些人呢,每月的米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蓝佳音此刻心情已经恢复平稳,迟疑的问宋夫人,“梅姨,那您说,咱们要不要等第一场雪下来,再施衣施饭?”

    宋巧梅一摆手,“嗨,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衣专门有铺子做,几十年的老店面,你给多少银子,她就给你做和价钱相对应的衣,八百件,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只要好了,咱们立马就能去安福寺门外搭棚了,衣裳嘛,又放不坏的,早一天得,还早一天暖和呢。”

    “至于施饭,那就更没个时间限制了,咱们可以先施个三五天,等大雪下了,再继续施,西地的冬天,那可长着呢。。。。。。”

    说到这里,宋夫人大为感慨,“唉,说句真心话,咱们西地跟你们京城可真是没法比,跟江南那等子鱼米之乡,就更不敢比了。”

    “说到底,还是穷啊,你们今年去过安福寺,就知道冬季,可是咱们这边最不爱见的季节了。”

    “那一年不冻死些人呢?”

    “真真是造孽啊。”

    说着,宋夫人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神色很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慈爱,感情真挚不似作假。

    蓝佳音就在这一刻,觉得就算宋夫人母女,爱钻营,好捧上司老婆,拉近上下的关系,可从本质上来说,她们家真不算是坏人。

    一个年年都能拿两百五十石白面出去救济他人的人,佛祖又岂能不庇佑她呢?

    于是,去安福寺施衣施饭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大刘妈妈,胡妈妈和蔡妈妈,都被蓝大夫人派了差事,这三个管事妈妈一开始忙乎,康嬷嬷便不能闲了,顶了她们原先的差事,管起了可心阁的家务。

    一时间,府衙后院是忙得不得了。

    没隔几日,梁文玉那边就得了消息,便让梁妈妈亲自过来了趟,说是,‘姐儿过生日本就说着要去安福寺的,可硬是百事耽搁,没能去得了。”

    “这次无论如何,也是要陪着夫人,小姐一起去的,积福咱们家也算一份,我家夫人还说要请广仁方丈,亲自做个六六三十六日的水陆法会,也算是为守边的将士们,祈福保平安了。”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家一起做善事() 
这样的事情,诚心向佛的蓝大夫人那里能有个不依的,她原本也就想要做个大道场的,可是,平京毕竟不是京城,他们蓝家的身份,也不如往昔,若是做个三十六日的水陆道场,难免被人议论铺张靡费。

    可要是做那等六日,九日的小道场,蓝大夫人又觉得心有不甘,对佛祖不够虔诚,既是心里有疑惑,自然在‘诚’之一字上,便欠缺了些,那还不如不做这个道场呢,所以也就将这点子心思藏在心底,从没有提出来过。

    眼下梁文玉邀她两家一起做道场,那可真是再合适没有了,两家合作,而且还是亲家们聚在一起,那么,任谁也不能从中挑出什么毛病了。

    心里大感这位亲家真是体贴,想来能有这样周到的婆婆照拂,自家女儿将来嫁过去的日子,也是会比自己当初好过的,毕竟,梁文玉可没有什么偏心的小儿子。

    当下,蓝大夫人就让墨画去取了三百两银票,让梁妈妈给梁文玉带回去,”承蒙姐姐惦记着,水陆法会我们家也算一份,到时候,咱们两家一同去便是。”

    “这银子还请姐姐万万不要推脱,侍佛,本就要心诚,这是咱们娘几个的一片心意,定要奉给佛祖才是。”

    梁妈妈对蓝大夫人不占一点便宜的做派,打从心底里满意,倒不是她眼皮子浅,在意这区区三百两银子,实在是她害怕,担心蓝家想要借势,借宣平侯府的势,再从低谷走出来。

    自家夫人心善,世子爷又对蓝五小姐倾心相恋,若是蓝家知进退还好,若是蓝家贪婪自私,少不得是要带累侯府的。

    现在看起来,蓝大夫人行事持重,立身正又有主意,难怪教出来的女儿,能让世子爷这般的念念不忘,一心求娶呢。

    唉,可怜的梁妈妈是不知道,一年多以前的蓝佳音,还是那个混不吝的顽皮孩子呢,倘若她要是知道了蓝佳音的各种不靠谱,会不会当下就被吓得晕过去?

    许是宋夫人那边露出了口风,接连几日,都有蓝明东当用的官员家眷前来府衙拜访,都明确表达了,自己家也想要施粥布衣的想法。

    这样一来,原本三家的事情,就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这可就不是小事情了,蓝大夫人带着宋夫人亲自去了趟宣平侯府,专门商议大家联合做善事的事情。

    梁文玉想了想,建议道:“往年大家都是各管各家,今儿个你家搭棚子,明儿个我家搭棚子,倒是都能接的上趟,不至于一下子太多,也不至于一家没有。”

    “今年大家既然都想联合起来,那就得好好规制一番了,让我说,一天有两家施饭的即可,两三日一轮流,又轻松,又有序,也省的一拥而上,反而容易出事。”

    宋夫人立刻是连连称赞,“侯夫人想的果然周到,怪道蓝大夫人非来请教您的意思呢,以妾身看,不如夫人您干脆就出来带个头,有您坐镇,凡事也都好商量不是?”

    梁文玉点了点头,笑着对蓝大夫人说,“妹妹,你来的日子虽短,可是已经交到好朋友了。”

    “宋夫人这是担心你初来乍到,就担当重任,底下会有人不服气呢。”

    蓝大夫人用袖子掩唇一笑,看了眼宋夫人,扭脸对梁文玉说道,“不光是宋夫人和妹妹交好,就连箐箐和和她家的芳姐儿玩得好呢。”

    “姐姐也不必顾虑,若是您不耐烦这些,妹妹自当谨慎处理,就算有人找事,无非沉着应对便是,也没什么。”

    梁文玉送走了丈夫儿子,女儿们又嫁的远,各自还有各自的事情,在家里除了每天带着沐冰元姐俩玩,还真没啥解闷的事情。

    她当时说做道场,也是想带着蓝佳音上南山散心的意思,眼下既然有别的事情,而蓝大夫人又是自己的亲家,为亲家撑腰,那也是应该的。

    想到这里,梁文玉含笑道:“家里爷们都走了个差不多,也没什么事情需要我操心,和你们一起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也没什么不好。”

    这却就是欣然应允,要和蓝大夫人她们一起做善事了。

    有了梁文玉的加入,事情无疑都变得顺利,但想要加入的人家,也随之变多,眼看着蓝大夫人,每日里因着这样那样的琐碎事情,变得越来越忙碌,再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乱想,蓝佳音和胡清惠暗自松了口气。

    人呀,只有忙起来,才没空儿东想西想的。

    你瞧瞧现在的蓝大夫人,脸庞红润,眼神清凉,一看就是极有精神头,那里还有前些日子的忧愁样儿呢?

    可见,胡清惠当日想出来的办法,还是很管用的呢。

    。。。。。。。。。。。。。。。。。。。。。。。。。。。。。。。。。。。。。

    西地在边界上有三座大关,分别是金门关,旭虎关和虎威关。

    其中,金门关乃是最大的主关,沐德邤这位现任的宣平侯年年冬天都在这里镇守。

    虎威关则靠近西南方,离赤嘞草原最远,压力相对能少一些,在这里镇守的,是沐德邤的六叔沐于亮和他的三个儿子。

    这位算是沐德邤父亲庶出兄弟里,最能干厉害的一位了,自从二十岁起,就一直掌管着虎威关的安危。

    现如今,沐于亮的年纪大了,但回平京安闲养老,他又觉得不自在,不过在城里住了小半年,就干脆利索的整理行装,重又回到虎威关,亲自坐镇关里。

    其实,近几年的御敌之事,老人家已经完全放权,都交给长子沐远辉全权负责了。

    父子几人也算是配合默契,这么多年了虎威关向来都是安全无恙,就算有几次重兵压境,也从没有被戎狄的大军攻破过。

    至于沐凌炫,往年都是随着父亲沐德邤,在金门关观战,但今年沐逸山出事了,沐德邤干脆就让嫡子去负责旭虎关。

    他想着,以自己这个嫡子的能力,守关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而私心里却是把老和尚的那几句话当真了,就盼着自己松开了手,雏鹰能一飞惊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景的好坏() 
沐凌炫不知道自家老子的心思,他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老是跟在父亲身后,出战没他的份,做杂事都难免束手束脚,考虑甚多。

    现在自己一个人当家做主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自由的感觉,可真是忒爽快!

    更别提,古田城也被他如愿的接收了,他那些心腹最近一个比一个心情好,没有一个愿意在平京带着,就是一点武功不会,也跑到古田城忙着接收沐逸山遗留下来的各种好处。

    今年的天气冷的早,守边的军队驻扎进关里的时间也提早了十来天,按着沐凌炫的意思,是想把林怀德留在古田城这个相对安全的后方,让他跟着彭言宁几个一起办庶务。

    可林怀德本就是受了激将法跟他来的,怎可能窝在古田城里不出?

    折腾了半天,最后连前线的旭虎关都没有踏足,那不是白白给人留笑柄吗?

    当下就态度鲜明的提出抗议,到底还是跟着沐凌炫的大军,进驻了旭虎关。

    旭虎关和后方的古田城相比,条件真的是差很多,这里是边关重地,年年都要受烽火的洗礼,因此,百姓不多,大多是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为军队服务的相关人员,剩下的,就是犯法充军到此的罪犯了。

    因此,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大锅饭,若不是到这里的第一天,他就跟着沐凌炫登上城头,感受到那种难以言明的沧桑,对这座耸立百年的边关涌起了巨大的归属感,林怀德真觉得自己是没事找事,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好在,后面的日子,并不是枯燥无聊,沐凌炫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早起要去操场,亲自跟着士兵一起训练,中午就要和大将,谋士在一起讨论,研究,看今年戎狄大军的重点,会搁在那个关口上,而自家的应敌之策,又当有哪些。

    整日里,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对着屋子里的巨大沙盘演示,若是旭虎关被重点关照,该怎么排兵布阵,拖延时间,等待救援。

    若是金门关被大军压境,旭虎关要怎么在保证本关的安全下,还能派兵,对金门关施以援手。

    同理,虎威关也在演练之中。

    林怀德对早起的操练,兴趣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下午的沙盘演练,却十分的感兴趣。

    原因无他,一场仗,换一位领军的将军,就有一种新的打法,个人有个人的主张,说是千变万化也不为过,格外的吸引人。

    在这样操练,演练,重复又重复的日子里,西地的第一场雪,终于纷纷扬扬的从天际,飘落到人间。

    只不过一晚上,就给旭虎关披上了一件厚重的白色袄,林怀德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而且这雪并没有停的意思,还在继续下着,心中不免有些兴奋。

    早早的就带着林安他们往校场去,一路上,林怀德发现,所有的人脸上都没有欢喜的意思,一个两个的神情,都是那么的凝重。

    他在奇怪的同时,也在心里暗暗的思索,当想明白某些关键之处后,林怀德原本轻快的脚步,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

    很明显,今日那些杂役,民工和挑夫,要比往日忙碌的多,有推着独轮车的,也有挑着担子的,还有赶着驴车的,行色匆匆,看着像是要面临什么大事情一样。

    到了校场,林怀德在南边的木台上,破天荒第一次没有看到沐凌炫的身影,高台上监督着士兵操练的,是白虎营的沐一鸣副将,而主将钟志强也不在台上。

    沐一鸣是沐凌炫的族弟,又是沐凌炫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位对沐凌炫忠心耿耿不说,沐凌炫对他也很是看重,走哪里,都爱带着,林怀德和他碰面的机会多,早就熟悉了。

    因为熟悉,所以顾忌就少,林怀德略一想,就三步并做两步冲上了木台,拉着沐一鸣的胳膊,追问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沐一鸣对这位头脑聪明,不怕吃苦的小郡王还是挺有好感的,虽然心情十分糟糕,可还是耐心的解释,“郡王爷不知道,今年夏天,西地比往年的天气炎热,草原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探子的消息说,很多刚出生的牛羊,都耐不住死掉了。”

    “现如今,又是这样的鹅毛大雪,等到雪停,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牛羊,戎狄一向以牛羊为食,年景这么不好,可见今年的犯边,必定是来势汹汹。”

    “咱们旭虎关周边,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村镇,世子爷现在已经去商议,看是不是先把百姓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到时候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林怀德纳闷的问了句,“怎么?往年都不转移吗?”

    沐一鸣摇头叹息道:“唉,戎狄那边年景要是好了,冬里来咱们这里劫掠的人马,相应的就会减少很多,能过得去的人家,也不会跑这里来送死。”

    “因此来的大多都是一些特别好战的部族,贪心不足的往富庶的地方去抢,对于贫穷的山村,县城,自然是不屑一顾,这样一来,不就有了针对性,那么咱们防范的范围也就好控制了。”

    “可要是年景不好,没东西吃的戎狄人,就都会拿着弓箭跨上战马,到咱们这里来寻活路,这些人为了家里人能吃饱,真是无所顾忌,也没有什么严明的组织,就像那没头苍蝇似得乱撞,走到哪里就抢到那里。”

    “有些偏僻地方的村落,常常会因为没被顾及到,惨被洗劫,甚至是鸡犬不留。。。。。。”

    林怀德听到这里,心情也十分的沉重,但还是问了句,“那么,是年景不好的时候多,还是年景好的时候多?”

    林一鸣瞪眼喊道:“肯定是好年景多啊!”

    “要总是这样的坏年景,咱们西地有多少健硕的儿郎,也不够到前线填命的呀!”

    说到这里,他很是自豪的说了句,“您也是京城人,难道不知道,咱们西地已经接连五年,都没有让朝廷增兵了!”

    没有增兵,也就意味着没有消耗,想来宝泰帝为什么对沐家一直采取怀柔手段,从来没有太过逼迫过,大约也是因为沐德邤格外的知情识趣吧?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荣耀的背后() 
林怀德听完沐一鸣这一番详尽的分析之言,不长的一段话,却把西地的现状,描述的无比生动。

    心里不禁是好一阵黯然,暗想,“是啊,宣平侯府看似风光,圣宠不息,京城里多少人明里攻击,暗中嫉妒,可这些盼着宣平侯府倒霉的人,哪里会看到沐家无限荣光背后的巨大牺牲呢?”

    “西地的平安,可是无数西地的热血男儿,用生命和鲜血来捍卫的啊,而这里面英勇捐躯的英雄,沐家也占了不少呢!”

    想到这里,他心里对沐凌炫那挥之不去的厌恶感,突然就被涌上来的敬佩之情给抵消了不少,要是不论某人觊觎蓝佳音的歪心,那他本人还算是个不错的少年英雄吧。

    抬手重重的拍了拍沐一鸣的肩膀,林怀德点头对这位一脸忧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