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顺着高弘图手指的方向一看,西北角的天空升起一个大蘑菇,准确的说是看起来像是蘑菇,不过我马上失声道:“热气球?”

自从万户乘坐自己的火箭上天被炸的粉身碎骨后,人们对天空的探索趋于停滞,所以看到一个大蘑菇样的东西飞了起来,都被震惊了。

高弘图喃喃自语道:“原来真的可以飞起来呀!我还一位那小子是顺嘴胡借呢!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孔明灯,真是厉害。”他把热气球理解成了特大号的孔明灯。

我在几年前编写教材的时候就提过热气球的原理,当然那只是原理而己,因为各方面的工艺都跟不上,无法做出气密性很好的口袋和燃料,所以我也没有让人进行这方面的实验,没想到今天却看到了成品。

来到热气球下面,我看着离地一百多米高的大蘑菇,看来这个高度己经是这个热气球的极限高度了,它十多分钟都没有再升高,这个高度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作用,想要让这样的热气球成为我心目中空军的模型,简直是儿戏,敌人几箭就把它射下来了。

尽管热气球的要求没有达到崇祯皇帝的预期,可是它对普通人的震撼是巨大的,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空充满向往,期待自己肋生双翅可以翱翔天空,但是这十分不现实,除了传说中的神仙可以腾云驾雾外,还没见过有谁能空中飞人,当然那个乘坐“火箭”的痴人除外。

今天,终于有人借助发明的工具飞上了天空,人们焉能不被震撼,当热气球一落地,马上围上了很多人,人们竞相观看这种能在天上飞的大蘑菇。

我近距离的打量着热气球,这个热气球很粗糙,口袋像是用布做的,底下是手工编制的大篮筐似的东西,在篮筐中间有一个架子,那就是发出热量让气球腾空的装置。

“皇上,就是他做出了这个东西。”高弘图拉着一个人来见崇祯皇帝,他一反刚才待人不冷不热的官威,对大蘑菇的发明人非常的热情。

“草民胡继宗参见皇上,皇上万万岁。”胡继宗恭敬的跪在地上,刚要磕头就被崇祯皇帝搀扶起来了。

我看着面前的年轻人,道:“朕对你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你详细的给朕说一说。”我说完对一旁的高弘图道:“叫人把围观的人赶走,把那个东西看护好。”

第一八一章 【假冒伪劣】

胡继宗制作的热气球是按照崇祯皇帝所说的原理而来,不过在制作工艺上特例性征明显,那个口袋己经不能称之为口袋,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灯笼,即使也气球落地了,口袋还是屹立不倒。

在口袋的内壁上,胡继宗涂抹了一利鱼油,鱼油可以给口袋提供良好的气密性,防止漏气,这个热气球最差的地方反而是能源,胡继宗在大篮筐里弄了一个小炉子,里面烧的焦炭混猪油,依靠这个能源飞天一百多米,还真是奇迹。

我听完胡继宗的介绍失望不已,本来以为发现了一个人才,现在知道这个形同玩具,实用性能很差,看来没有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某些东西也只能想想而己。

高弘图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脸色变的那么快,刚才还是兴高采烈,现在却一点笑模样都没有,难道这个东西仍然不够新奇不够好吗?

“皇上,这个东西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个时候,一旁有人说话了,“只要在火候上改良,再把口袋做的大一些,应该能飞的更高。”

我扭头一看,是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宋应星,这个《天工开物》的作者我很欣赏,他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矿产和农业方面,发明改进的几种机器使国家和人民受益匪浅,我问道:“爱卿有什么见解,不妨说一说。”

宋应星自从当选为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更加的热爱发明创造改进改良,他第一眼看到热气球也被震撼了,但是随后就觉得这个东西不够完美,想着怎么能让它飞的更高。

“皇上,这个口袋可以做的再大一些,因为口袋里的空间大了,留置的热气就越多,飞的就越稳妥,至于下面的大篮筐,则要做的再竖直一些,深一些,而燃料就不能用猪油和焦炭了,要用燃烧的更好的东西……。”

燃料方面的改进宋应星没有说明白,因为他对这个不太了解,但是他知道张博院长那里应该有更好的燃烧材料,他前几天看到过。

失望之后又有了希望,我对胡继宗道:“你跟着宋先生去,这个热气球如果造好了,朕重重有赏。”

热气球事件过去没两天,高弘图又兴冲冲的来找崇祯皇帝道:“皇上,新式战船己经完工两艘,停靠在海河口的造船厂里,皇上什么时候过去看看?”

我哦了一声道:“挺快的呀!不知道做出来的战船实际应用起来怎么样,告诉造船厂的人,要多下水实验,朕一个月之后去验收。”

高弘图说完才发现倪元璐在这里,知道崇祯皇帝可能又在为财政上的事情操心,点头道:“那微臣这就去传达皇上的旨意。”

倪元璐见高弘图走了,咳嗽一声道:“皇上,出现这样的事情微臣不觉得奇怪,不出现才不正常呢!不过这些假币绝对不是北方生产出来的,这一点微臣可以保证。”

就在几天前,倪元璐发现入库的银元有问题,大小和图案不差,就是光泽不对劲,后来皇家科学院的人检验,果然有问题,银元的含银量不到两成,其余的大多是铜锡合金,比官方造币差了三成银子在里面。

因为在京城地区的实验效果不错,所以货币兑换在全国如火如茶的展开了,当然有些地方是强制兑换,会不会因为国库的银元比较紧张,造币厂为了赶工,在技术上出现了失误呢?我这么问倪元璐。

倪元璐摇头道:“这绝对不会的,造币方面的工作一直是微臣亲自监督,里面的工人技术都很熟练,原料比例也是事先划分好的,让微臣认为这些假币不是北方制造的原因是,这种银元里面掺的铜是云贵地区的特产,所以做出来的银元光泽差一些,这点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己经认可了。”

我真的有些佩服中国人了,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今生,他们的“造假”技术真的是无懈可击,连官方掌握的造币技术都被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并且运用,我真的服了。

“这件事务必要一查到底,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查出来,否则会严重的削弱朝廷的信誉,影响货币的顺利兑换。”我说道:把找到的假币都回炉重新制造,不要浪费了。”

从崇祯皇帝那里出来,倪无璐暗骂不已,财政压力刚刚改善,就遇到了这种事,造假的人真是可恨到了极点,难道他们看不得大明帝国的一点好吗!让他知道是谁做的,他肯定第一个去干抄架灭门的勾当。

宋献策被崇祯皇帝找来研究出现假银元的事情,他也很惊讶会出现这个事情,用崇祯皇帝的话说,这很有技术含量啊!

“皇上,这件事不要急,一旦打草惊蛇后,想要彻底的解决就很麻烦了,微臣觉得先让曹变蛟查一查,凭借谍报司的能力,查到线索应该不难。”宋献策如此说道。

曹变蛟伤愈后被崇祯皇帝任命为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本来这个位置不是很适合曹变蛟,但是崇祯皇帝觉得曹变蛟年轻,很有可塑性,所以不到二十二的曹变蛟成了大特务头子。

曹变蛟很忙,忙着完善崇祯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他要重新组建一张间谍网,明的暗的都要有,而且不能等同于以前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所以说任务量非常大,一点都疏忽不得。

“臣曹变蛟参见皇上,皇上万万岁。”曹变蛟一脸疲惫,两个眼角都有点发青,可见劳累程度。

“爱卿平身,坐吧!最近很累吧?”我笑着问道。

曹变蛟如实回答道:“还好,因为皇上己经给出了大致的框架,微臣只要执行和完善就好,不过有些细节方面很是费力,不容易解决。”

“朕能帮你的只有那么多,细节上只能你自己钻研了,你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大明帝国的安危,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我说完勉励的话,就把发现假币的事讲说了一遍。

第一八二章 【大不了重头再来】

曹变蛟神色一秉,这可是件大事,可以说非常严重,听过了崇祯皇帝和宋献策的分析,道:“皇上,参谋长,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别的话他也不会说,马上告退前去部署如何追查这件事。

宋献策看着曹变蛟离去,道:“皇上,他还行吗?微臣总觉得他楞了一些,心机也不够深沉,做谍报工作有些不合适,战场才是他天生存在的地方。

我知道宋献策识的在理,可是别人也不合适,朝廷缺少谍报人才,只能先这么培养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发掘’娜愁一赵万面的人才。

晚上回到后宫,我发现周皇后等人正在玩牌,本来雀牌麻将要在二百年后才出现,可是我为了让周皇后她们有点乐趣,就提前制造出来了,用上好的汉白玉雕刻出来的麻将简直就是绝佳的工艺品。

“八万。”周皇后打出一张牌后看看怀里的孩子,她对这种新游戏很贪恋,每天不打四圈都睡不好觉。

“胡了。”田妃微微一笑把牌推倒,“单贴八万,大家给钱吧!”她高兴的收钱,今天赢了十多银元,让她还想玩下去。

“炸胡!”根本就没有胡嘛!我来到近前一看,田贵妃手中的牌有二万,四万和六万,根本就不是一条龙,怎么能胡呢?

袁妃啊了一声,道:‘原来是炸胡啊!快赔钱,你今天几乎都是这么胡的……。”

周皇后笑的不行,道:“妹妹你这是达唬带蒙嘛!你每次胡我都不看牌,还以为你运气好呢!原来是唬人的。”

田妃一脸委屈,道:“我……我以为这样就行的,原来不行啊少”她可不是存心行骗,而是没有掌握规则。

我见周皇后她们朝田贵妃要钱,生怕田妃怨我,赶紧开溜,结果出门遇到了王承恩,这个刚刚履新的内务部长。

王承恩手里拿着一道折子,道:“皇上,这是内库今年的收入,请皇上过目。”王承恩接管内库后,因为货币改革和江南李邦华的进项,内库己经有了三百多万元,虽然远远不如崇祯皇帝刚登基那会,但是现在这些钱不必再贴补国家用度,算是真正属于崇祯皇帝个人私有了。

我看过之后道:“不错嘛!以后应该不会再为银子发愁了,对了,一会给皇后和几位娘娘取些现银来,她们手里最近也没有钱。”

王承恩答应道:“老奴记下了,有一件事,微臣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总管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吧!”我见王承恩吞吞吐吐,爽快道。

王承恩迟疑一会道:“皇上,老奴觉得应该把皇宫修缮一下,这几年来,皇上节俭非常,加上皇宫之中人少,很多房屋因为无人居住都破败了,有的地方连天拥都裂开了,几位娘娘的寝宫都有损坏,再这么下去,皇宫就真的不适合人居住了。”

我也知道紫禁城损坏的很严重,可是苦于无钱修缮,现在手里有了点钱却舍不得花了,这么大的宫殿,修缮起来要花很多钱,心疼啊!

“总管,你看这样好不好,把有人居住的宫殿好好的修缮一下,其余的全部拆了,砖瓦木料窗扇什么的都运到城外用于修建军营,原地呢就改成花园算了,免得以后还要花钱修缮。”

王承恩想了想,道:“皇上体恤万民,实在是天下苍生的幸事,老双这A去传旨,按照皇上的意思办理。”其实崇祯皇帝这么做也不错,因为皇宫之中没太多的人居住,显得非常冷清,如果把宫殿规模缩小,不但节约维护的钱今后内护卫工作也好做。

“对了,拆下来的上好木料留下来,造船厂可能用的上。’我看着宫殿的横梁说道,“再看看还有什么能卖的古董字画,给李邦华他们送去。”

王承恩听了这话,哭笑不得,这紫禁城那里还有能卖的出去的东西了,值钱的都被崇祯皇帝折腾光了,如果让前面几位先帝爷知道,非得从陵中爬出来找崇祯皇帝算账不可。

“二虎,我们出去走走。”我叫过王二虎准备去火器监看看,自从毕惫康和程卜东埋头钻研后装枪弹后,我还没过去瞧瞧呢!

来到火器监,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不过看到最多的是打铁的工人,他们都在做枪管,用铁皮打造出枪管对他们来说己经非常熟练,而且质量还不错。

我来到一处精细作坊处,发现他们在打造枪身内的弹簧装置,不过成功率不高,打造出来的成品合格率也不到百分之二十。

“皇上,您来啦!”毕惫康看到崇祯皇帝,赶紧过来见礼,“皇上来的正好,我们做出来一批后装枪,正想向皇上汇报呢!”

我看着毕誉康拿出来的十条枪,心说难道这就是一批吗?这么长时间才做出来十条枪,效率低下的实在可以呀!

程卜东对制造进度很是沮丧,他拿起自己制作的枪递给崇祯皇帝,道:“皇上,这是制作的最好的后装枪了,请皇上过目。”

我接过枪看了看,大小长短和后世时候的三八大盖枪差不多,端起来比量了一下,道:“子弹呢?拿给朕试试。”

子弹的形状和后世的时候差别很大,但是性能却差别不大,我放入子弹后拉起大栓,对着二百多米远的靶子打了一枪,道:“不错,枪本身没什么可挑剔的,就是制造的太麻烦了,这样下去过三十年也制造不出一个军队需要的后装枪啊!”

“毕爱卿,这么下去可不行啊!不改进制造方法,什么时候才能做出足够数量的后装枪呢!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颇为丧气的对他说。

毕懋康也是无可奈何,程卜东的制造工艺就是如此,一切都是手工制作,造枪难度可想而知,虽然他也知道最好从根本上改进,但是的的确确是无能为力。

我见毕懋康垂头丧气的模样,安慰道:“爱卿不必如此,这样吧!之前的全部否定,让工人们停下来或者先做别的工作,爱卿和程卜东明天到皇家科学院报到,这个项目由你们一起合作完成。”想要重新开始,也只能这么办了。

第一八三章 【走在时代的尖端】

制造后装枪的事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追查假币的曹变蛟也没有好消息送来,我烦闷之余和高弘图来到了海边的造船厂,看看己经完工的两艘战船。

造船厂的工人都是李邦华在江南聘请来的熟练技工,经验丰富,能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设计制造出新式的战船。

新式的战船比大明水师的旧有战船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当然造价也在那里摆着,每艘战船的造价高达十三万银元,足够打造一支老式的水师舰队了。

我登上战船,映入眼帘的是舰首那门火炮,绝对是新货,而且是连环速射炮,按照毕懋康的说法,可以连续射击一天一夜也不用担心出问题,质量那是响当当。

高弘图见崇祯皇帝盯着火炮,道:“皇上,这门火炮威力巨大,有效射程达八里远,装配的穿甲开花弹只要命中目标,就会给目标以巨大的破坏,等一会皇上可以亲眼看看它的威力。”

我抬头看看风帆,心中略微失望,看来这船的动力仍然主要依靠风力,什么时候能制造出蒸汽轮船啊!那样才是真正的航海革命,具备巨大的远洋作战能力呀!

来到船下,两侧各有射程三里远的小炮二十门,外面有挡板挡着,可以隐蔽又可遮蔽风雨,操炮手经验丰富,可以确保每一发炮弹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这艘船现在谁负责?”我问高弘图,这么一艘好船,如果没有好的指挥官,岂不可惜了。让我优心的是,我缺少的恰恰是优秀的舰队指挥官。

高弘图道:“是罗汝才,微臣问过卢象升大人由谁暂时代管一下新式战船,他就安排罗汝才暂时掌管这艘战船,他刚刚去另外一艘检查火力配置情况,微臣己经通知他皇上来了。”

我哦了一声,罗汝才居然在这,他不是旱鸭子吗?怎么被卢象升派到船上来了,能够胜任吗?对此我表示怀疑。

“罗汝才参见皇上。”罗汝才跑步来到崇祯皇帝面前,敬了个军礼,一身紧凑的新式军装,肩上的银色豆子闪闪发光,让他显得很有派头。

我回敬了一个军礼,道:“罗爱卿,你会游泳吗?”我记得罗汝才是陕西汉子,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大海。

罗汝才愣了一下,他对游泳还真不太熟练,结巴道:“末将……末将会……狗刨……。”这狗刨还是他最近才学会的呢!

我听完笑道:“那就好,朕还以为你是旱鸭子呢!旱鸭子当船长,可不能服众啊!怎么样,对这艘船熟悉了吗?”

罗汝才道:“末将己经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月了,基本上能指挥这艘战船作战,末将的才能虽然不行,但是凭借这么好的战船,相信在海上还遇不到对手。”这一点罗汝才深有体会,前几天试航的时候遇到了一小股海盗,结果再离海盗船还有七八里远的时候,凭借战船的火力和航速优势,海盗连战船的边都没摸着就被歼灭了。

“这些水兵是吴三桂挑选出来的那些人吗?”我问道。

“是的,这些水兵都是吴将军挑选的,素质很不错,基本上能适应海上作战。”罗汝才几乎是和这些水兵一起训练的,对他们很了解。

我再次对吴三桂的未雨绸缪感到欣慰,对罗汝才道:“朕想试试这艘战船的性能,你安排一下。”

罗汝才兴奋点头,道:“遵命,末将这就去安排。”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可以让崇祯皇帝决定让他留在水师的机会。以前罗汝才很不希望留在水师,卢象升把他调入水师的时候他还反对过,郁闷过,一来是他不会游泳,二来是觉得在水师不比在陆地上打仗过瘾,直到他了解了这艘战船,看到了战船无以伦比的威力,他的想法才改变。

扬帆启航,风帆一升起来,船就缓缓的动了,随着舵手和风帆方向的调整,船越来越快,虽然不及飞马狂奔,但是因为今天风力不错,船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罗汝才一边指挥一边心中念佛,希望再碰到一拨不知死活的海盗,好让他在崇祯皇帝面前露一手。

我站在甲板上,对身边的高弘图道:“爱卿,这船跟大明以往的水师战船相比,怎么样?”

高弘图道:“简直无法相比,大明以往的水师战船大小跟这个差不多,但是在航速和火器配备上就差的远了,而打仗,尤其是打海战,依靠的就是这两点。”

我整理了一下被风吹起的衣服,道:“爱卿说的对,但是这跟朕心中的战船相比,仍然存在距离,什么时候才能出现朕想看到的那种战船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