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练他们,朕需要的是精兵,长白记住了。”

吴三桂当即跪倒道:“皇上放心,长白一定能为皇上挑选出更多的精锐部队。”以前他虽然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但是像这次独挑大梁还没有过,因此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干好,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对于傅宗龙等人的非常合作,我深感满意,觉得这些人还是识时务的,看来他们心中也没有反叛的种子,否则不会这么痛快的交出兵权。

回到京城后,我并没有进宫,而是让宋献策安排傅宗龙等人休息休息,我自己则和李定国还有二十个近卫去了卢象升的家里。

卢象升的管家对我有些印象,略微迟愣后就要跪倒磕头,我忙道:“免礼,建斗可在家吗?”

管家大力点头道:“我家老爷在后院呢!待老奴为皇上带路。”

“不用了,朕知道怎么走,你去忙吧!”我说完当先走向卢府后院,来到后院,看见卢象升正坐在椅子上看书,身前的桌子上还有一副棋盘,棋子被分的泾渭分明,看样子绝对不是在下棋。

卢象升听到脚步声,还以为是家人呢!头也没抬道:“午饭就不必叫我了……。”

“建斗在看什么呢?如此神情专注。”我走近一看,发现卢象升看的是兵书,怪不得棋子被分成那样,原来是在练习啊!

卢象升抬头一看,愣了一小会,随即慌忙站起道:“皇上……。”

我拦住要跪倒的卢象升,道:“建斗不必多礼,这里没有外人,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坐吧!定国,你也坐。”我说着先坐了下来。

卢象升很了解崇祯皇帝的秉性,也没矫情就坐下了,见崇祯皇帝身边的少年不知所措的样子,说道:“小兄弟坐下吧!否则皇上会不高兴的。”虽然不知道少年是谁,但是能跟崇祯皇帝一起来,可见很受崇祯皇帝的器重。

李定国见崇祯皇帝再次让他坐下,他才轻轻的坐到椅子上,只不过屁股刚刚沾到椅子而已,他可不敢坐实了。

“建斗的身体好多了,朕很高兴啊!”我见卢象升的气色不错,由衷的感到欣慰,这个膀臂可是我的得力助手。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身体是没有大碍了,可是心里很不好受啊!皇上这次御驾亲征,建斗不能跟在左右,心中实在惭愧,这不是为臣之道……。”

我微微一笑,道:“建斗这是说的哪里话,这点小事怎么能劳动朕的膀臂呢!今后用到建斗的地方还多的很,你放心,朕是不会让你闲着的。”

虽然崇祯皇帝这么说,但是卢象升心里仍旧有疙瘩,觉得这次没能为国出力,为崇祯皇帝出力,是一大遗憾。他把话锋一转,道:“皇上,前几天微臣写了一道急折,皇上看了吗?”

我点头道:“朕看过了,建斗的想法和朕不谋而合,国家此时已经千疮百孔,实在没有精力跟鞑子纠缠,眼下还是以遏制,不吃大亏为主,慢慢的恢复我们的元气才是第一要务'奇‘书‘网‘整。理提。供',等我们恢复了力气,再去收拾敌人不迟。”

卢象升很高兴崇祯皇帝能这么想,说道:“皇上英明,不过我们也不能让鞑子太过嚣张,中原既然稳定,那么要抽调一部分的力量北上,袁蛮子现在很吃力啊!王总管前段时间曾经找过微臣,说鞑子兵锋很盛,袁蛮子有些顾此失彼。”

我点头表示知道,道:“鞑子把战线拉的很长,有利于他们的骑兵作战,袁崇焕的各种补给也有问题,能坚守住防线,没吃大亏已经是奇迹了。”

“微臣觉得应付鞑子应该联防联动,坚壁清野,前些年那次地雷战的作用就很好,效果显著,如果要确保鞑子不侵入腹地,这两招使出来,保证能把鞑子隔离。” 卢象升以前并不赞同妥协,认为要打,就得把鞑子消灭才是,可是近几年随着参与的政事增多,让他清楚的知道大明帝国的难处有多少,整个战略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我愣了一下,道:“建斗去找张地图来,朕看看皇太极的期望是什么。”看着卢象升拿过来的地图,我伸手比量着。“皇太极的野心不小啊!他打通与蒙古诸部的联系后马上向西突破,朕看他是想要拓展生存空间,至于攻打我们不过是怕我们先发制人扰乱他的部署,如果袁崇焕向后撤,朕相信皇太极会高兴的蹦起来呢!”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比划了一个很大的区域,虽然那片区域不适合汉人居住,但是地域非常的广阔,如果尽被皇太极纳入囊中,加上鞑子的骑兵优势,果然很难将鞑子控制住。

我拍了拍地图,道:“这些明天再研究吧!今天朕来是为了私事,这件私事可比公事重要的多。”

卢象升一下愣住了,私事?什么私事能劳驾崇祯皇帝放下军国大事,看来这件私事不简单啊!

第一六零章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我指着身边的李定国,说道:“建斗,这是一颗好苗子,这次能将白莲教的叛乱彻底打垮剿灭干净,他有很大的贡献,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天才,不过他小的时候读书少,所以朕想让你带一带他,也不必让他按部就班的学习,让他系统的知道军事的大概就行。”李定国是天生的军事指挥者,如果仔细的雕琢,反而会破坏了他的天赋。

卢象升听了崇祯皇帝的话,才知道这就是崇祯皇帝所讲的私事,他重新的打量了身旁的少年,心说真是后生可畏啊!自己像对方这个年纪的时候虽然也不错,但是却没做出那么大的成绩来,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收,那可真是大脑少根筋。

“定国,你面前坐着的可是少有的好老师,还不拜师。”我笑着对李定国说道。李定国虽然有才能,但是他太年轻了,威望和资历都不够,如果能拜卢象升为师,再做出一些成绩来,绝对能独当一面成为我的好帮手。

李定国哪里看不出崇祯皇帝的栽培之心,心中非常感动,起身先是冲崇祯皇帝一拜,然后才拜向卢象升,恭敬道:“学生李定国多谢老师教授,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让皇上和老师失望。”

卢象升哈哈一笑道:“没想到我还会收弟子,不过我这个老师能交给你的并不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后你只要多用心就好。”

从卢象升的府上出来,我的心情大好,心说这对师徒今后恐怕会在新的历史上书写光辉灿烂的一页,而让这光辉更加璀璨的将是我。

我打算天黑的时候再回紫禁城,看看天色还可以,想了想,道:“走,去工部衙门看看。”以前工部的职责很单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工部衙门繁荣多了,除了以前的工作外,各种跟工部搭边的事务,比如新的发明,各种奇怪的想法等等,都可以到工部备案,如果工部研究后觉得有前途(钱途),就会开发,这个想法还是我想出来的。

来到工部衙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里很冷清,冷清的跟他的别名差不多,真的成了清水衙门。

衙门里,几个衙役正在下棋,看见进来二十几个军汉,为首的一个道:“来找我们大人?可巧了,我们大人在郊区呢!”

我问道:“去郊区干什么?这里怎么如此冷清呢?”

“出了一个稀奇事,有人做出了一种奇怪的火器,高大人和毕大人都觉得有趣,所以都去郊区试验去了。”衙役说道。“要找我们大人,就得去郊区了,如果你有紧急公事,我可以带你们去。”

我心说还行,别看这些衙役闲着下棋,可是还没懒散,点头道:“如此最好,你头前带路吧!”能让毕懋康感到有意思的火器肯定有看头,不去看看怎么行呢!

说是郊外,可我没想到会离北京城将近十里那么远,等我赶到地方天都快黑了。我带住马匹,问道:“怎么还没到……。”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远处闪现起一团火光,接着便是巨大的爆炸声,把我后半截话给震回去了。

毕懋康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喝问道:“这个是谁搞出来的,给我出来,你自己试验过没有,怎么会这样,难道想把我们都炸死吗?”

一个同样灰头土脸的人从地上爬起来,说话带着哭腔道:“大老爷,我试验过,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差错啊!这绝对是意外。”

“意外你个脑袋,如果真的试验过,怎么会搞不清楚火药的比例,这分明就是比例搭配错误,否则不会炸膛。”毕懋康一下子就戳破了对方的谎言,在他这个火器专家面前撒谎,哪还有不被揭破的道理。

高弘图因为离的较远,没有遭受意外的惊吓,他正想说什么,看见远处过来一伙人,为首的那个看起来很面熟,他正有这个想法,马上骂了自己一句,心说那不是皇上吗!不看起来眼熟才怪呢!

“臣高弘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弘图来到崇祯皇帝马前,听崇祯皇帝说平身了,他站起来打量崇祯皇帝,觉得面前的崇祯皇帝比离开京城那会有了一些不同,给他的感觉更成熟了。

我看着不远处的爆炸现场,问道:“在搞什么呢?刚才把朕吓了一大跳,没有人受伤吧?”

“应该没有人受伤,爆炸虽然吓人了一些,可都是试验用的火药,威力不大。”高弘图道:“毕大人正在检验那些人的发明呢!如果有合适的,毕大人就做主,以朝廷的名义买下来继续研究,如果可行的话就投产。”

我听了心说甚好,这不就是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吗!这个毕懋康还真不笨,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的提高全民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为之一变,简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这个时候,毕懋康等人也知道崇祯皇帝来了,顿时一阵闹哄哄的,连试验都停顿了下来。

我见众人都围着我转,忙道:“公事要紧,还有没试验的项目吗?朕还要开开眼呢!想我泱泱大国,能人辈出,可别让朕失望啊!”

毕懋康的手里还真有几个没有试验的项目,可是出了刚才的意外,他不敢再拿大家的生命开玩笑了,但是又不能扫了崇祯皇帝的兴致,在手里翻了翻,找出一张纸,道:“这个是谁的?写的这是什么?”纸上的字迹非常潦草,他看了两眼,愣是没看出写的是什么,既有文字又有图纸,乱七八糟的。

“我的……我的……。”一个满身泥土的人站了出来,因为刚刚吃了一顿土灰,看不出他的样貌和年纪,不过听说话的声音,不会超过三十岁。

“你自己过来看看,写的这是什么?”毕懋康把手里的纸张扬了扬,道:“真不清楚你是怎么混进来的,让我第一个审查的话,你绝对不过关。”

那人腼腆一笑,道:“回大人,我……不……不认字,这些都是别人帮我写的,您还是看我做吧!我这个人拙嘴笨腮,做的比说的好。”

毕懋康也笑了道:“哟!你这么会说还自认拙嘴笨腮,那好,你来做吧!你自己也知道,当今万岁可在这里,别弄砸了,如果像刚才那样,你自己掂量掂量脑袋。”

那人自然知道当今皇上崇祯皇帝在这里,他不禁有些禁止,严肃的点点头,道:“大人放心,我自己已经试验了好几个月,如果出错了,不用您说,我自己砍自己的脑袋。〃

第一六一章 【夸张的突飞猛进】

程卜东对自己太过自信了,当他把实验品拿出来,鼓捣一番后,居然哑火了,再怎么摆弄,就是不响,急的汗水嘀哒嘀哒落在地上。

看着那人窘迫紧张的样子,我走到他身边,道:“你叫什么名字?别着急,慢慢来,先把你的想法说说。”我见他摆弄的东西大概小指那么粗,一寸那么长,看不懂他做的是什么。

程卜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感激的看了看崇祯皇帝,道:“回皇上,小的叫程卜东,家里世代在火器监做活,我这个做的是改进型的子弹,比现在用的纸壳枪弹好得多,我还做了一种枪,是从后面装填子弹的那种,射击和携带都很方便。”

我听完了程卜东的话,嘴巴顿时成了o型,后装枪,改进型的子弹,这也太夸张了吧!真正能在战场上应用的后装枪还得二百多年才会在欧洲出现,难道这个也能横空出世吗?

“这个外包装用的是牛皮纸,很结实,里面后半截是发射药,发射药前面是底火,头前是弹头,用铁针强力击穿子弹,就能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把弹头射出去。”程卜东一反刚才的紧张和窘迫,谈论他的发明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在放光。

我现在已经听傻了,这个理论我听说过,是正确的子弹制作方法,可是子弹容易做,能真正的发挥出战斗力,非常难,因为后装枪制作不容易,尤其是后面的闭塞性,如果封闭性不好,弹头根本发射不出去,相比程卜东的改进型子弹,我更感兴趣的是他说的后装枪。

毕懋康听了程卜东的话,来到崇祯皇帝身边道:“皇上,臣感兴趣的就是这个,臣制作的那个燧发枪跟程卜东制作的后装枪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如果这种枪能做出来并且量产,对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非常有帮助。”

我大力点点头,道:“爱卿说的太对了,这种枪朕研究过,不但射速和射程比现在的枪高出很多,装填子弹也非常方便,跑动和骑马时射击也精准……。”

“好了,好了,弄好了。”程卜东擦擦脸上的汗水,将组装好的子弹摆到固定的位置上,招呼崇祯皇帝等人过来观看。

我见程卜东在子弹后面放着一个类似弹簧的东西,问道:“那是什么,能将铁针扎到子弹里吗?”制作后装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否则也不会在两百多年以后才会出现,这个时代,不大可能出现钢制的弹簧吧!工艺根本上不去。

程卜东很惊讶,因为那个崇祯皇帝感兴趣的东西是他最自豪的杰作之一,马上解释道:“那个东西是精铁打造的,是我家祖传的手艺,力道足可撞穿子弹的发射药部分,请皇上过目。”

程卜东说完走到子弹旁,将撞针对准子弹,一松手,精铁打造的弹簧爆发,砰的一声轻响,冒起几缕青烟,而子弹前方三百米处竖起的简易靶子则出现了一个小手指粗的孔洞。

程卜东兴奋的跳起来道:“大家看,成功了,子弹射的绝对比现在的子弹远,杀伤力也大多了。”

我笑着对程卜东说道:“不错,子弹比现在用的确实好多了,不过你这个枪却太简陋了吧!难道让士兵们几个人用一把枪吗?”

程卜东自信满满道:“当然不会了,今天就是来试试子弹怎么样,如果子弹不好使,光有枪也是不行啊!”

“枪呢?让朕看看。”我迫不及待道,“如果真能达到朕心中所想,朕绝不亏待你。”这样的实用型人才是国家最需要的。

程卜东挠挠脑袋,道:“枪……我忘记拿来了,不过我已经实验过了,绝对好用,就是制造起来麻烦些,我那把枪花费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呢!”

我略微有些失望,对身边的毕懋康说道:“毕爱卿,这件事你主抓一下,看看程卜东的设计是否可行,能不能大量生产,尽快给朕一个答复。”如果一条枪制作周期要七八个月,那就没有实用意义了。

毕懋康没想到他关心的项目就是刚才那张烂纸,这会又听说程卜东没把最主要的后装枪拿来,恨的他的牙根都痒痒,心说这样一个丢三落四的家伙竟然发明出了很先进的后装枪弹,真是不可思议啊!

“皇上放心,微臣从现在开始就专门处理这件事,一有结果马上向皇上汇报。”毕懋康本身就是一个枪械制作爱好者,对程卜东的发明极有兴趣,他现在恨不得就和程卜东跑到没人的角落好好交流交流。

“今天已经晚了,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高爱卿跟朕一块走,朕还有些话说。”我想从高弘图那里了解一下工部最近的工作。

高弘图对火器枪械不在行,但是他主管工部的全面工作很称职,做出了许多成绩,一边走一边跟崇祯皇帝汇报,事无巨细都说道说道。

当我听说克雷亚跟高弘图提过英国专利法的雏形后,对高弘图道:“朕以前不是也颁布过相似的法律吗!你回去后再研究研究,完善一下后弄一部真正的专利法出来,让那些喜欢发明创造的人觉得有甜头,有盼头,不但要得到好名声,还要让他们有利可图,这点很重要,没有利益就没有积极性,无利不起早嘛!”

高弘图早就入手了这个工作,道:“这方面我和毕大人商议过,写了一个折子,还没给皇上过目呢!明天臣就把折子递上去。”

“很好,你们能这么想,这么做,朕很欣慰,爱卿忙完这阵子后就不要在工部任职了,朕打算外放你去广西担任总督。”我是不能再让傅宗龙等人担任封疆大吏了,正愁没有人接替傅宗龙汪乔年等人的空缺,眼前就出现了合适的人选。

高弘图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提外放的事,平心而论,做封疆大吏比京官舒服多了,说的不好听的,天高皇帝远,封疆大吏就是土皇上,当官的谁不想外放啊!但是高弘图在错愕之后,马上觉得不应该接受这个任命,他做地方官没有经验,不合适。

“皇上,微臣没有任何治理地方的经验,虽然很想外放,但是生怕有负皇上的期望,为臣之道,不外乎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解难,微臣应该呆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工部的工作刚刚起步,微臣很想再干几年……。”高弘图知道崇祯皇帝外放他,是信任他,器重他。他提出反对意见,不是托大,更不是矫情,而是觉得他适合的位置不是封疆大吏,而是像各部尚书那样的具体统筹工作。再者,工部在他的手里焕然一新,那种成就感很让他满足,他不想做了一半就走,做就要做好,做的完美。

外放一直都是京官的梦想,外放成为封疆大吏更是美差,我原本以为高弘图会满口答应,没料到高弘图会是这番说辞,失望之余又觉得高弘图是真正想做事的官员,不容易呀!“爱卿的心朕明白,也不会让你失望的,这样也好,爱卿把工部的事务都抓起来,对朕来说更重要。”

高弘图很感谢崇祯皇帝理解他,笑道:“臣多谢皇上的理解,臣一定好好干,工部的事看起来很琐碎,其实很多东西关乎国计民生,臣干的很顺手,真舍不得交给别人啊!”

“你呀!看来不是一个做贪官的材料,别人抢破脑袋的美差你反而推脱,不过这也是朕的福气,自古以来廉洁奉公者,少之又少,你恐怕是其中一个。”我给了高弘图一个鼓励的眼神,道:“别让朕失望。”有些当官的最初也是抱着当清官能吏的想法,可是经过现实与利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