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明军在长城西线埋设了很多地雷,目的就是防止我军突入,火器虽然犀利,但是也不是没有破解之法,可沿途采伐林木,制作成滚木开路,不过这样一来可能会耽误时间,延误战机……。”范文程的脑瓜转的非常快,愣了一下后马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皇太极眉头微皱道:“这么说来,你也认为应该退出长城,转攻察哈尔?”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改变进军的路线,此例一开,他今后想要集权的难度会更大。

范文程摇摇头,“不知大汗可还记得宁远之战?”明知皇太极不愿意听到关于宁远之战的事情,但是他仍然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皇太极眉毛微挑,宁远之战是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战事,宁远之战不但使他失去了父汗,更使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八旗大军遭受挫折,这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尽管不愿意撕开陈旧的伤口,但是他知道范文程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宁远之战,重重的点头示意他记得,而且记的很深刻。

“宁远之战,我军围攻宁远城不下,伤亡惨重,但是败中也有胜迹,火烧觉华岛,不但烧毁了明军数不尽的粮草器械,还斩杀明军七千余人,大汗可知胜在何处?”范文程卖了一个小小的关子,当然了,这也是作为臣下应该懂得的为官之道。

“胜在天时,当时天气寒冷,我军虽然没有战船,但是海面上结了很厚的冰,明军一边凿冰,海水一边冻结,但是冻结的速度远远大于明军凿冰的速度,八旗大军终于踏着坚冰杀上了觉华岛。”皇太极隐约捕捉到范文程想要说什么。

范文程一笑道:“正是天气,而且天时始终都是站在大汗,站在大金国这一边,我昨日夜观天象,明早开始天气将会大变,气候肯定会骤然寒冷,土地和海水一样也会冻结,土地冻结之后明军埋设的地雷,几成无用之物,大汗大可大胆进军。”

范文程这次是有点故弄玄虚,什么夜观天象,纯粹是瞪眼瞎胡说,他其实根据二十四节气,以及最近比较反常的气候得出的结论,当然了,为了能显示他有才能,他只好这么说,满人熟知《三国演义》,而他冒充一把诸葛亮,对他今后的前途大有帮助。

皇太极对范文程并不是十分看重,此时却对范文程有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如果事实真如范文程所说,那可真是天佑大金了,“宪斗所断如果应验,本汗自有封赏。”高兴之下,皇太极还叫了范文程的字,以示亲近。

当天夜里,一股来自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寒流由北向南袭来,气温一下子下降了很多,尿泡尿,提好裤子尿都冻成冰了,可见气温下降的多么厉害。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终于有了第一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此刻皇太极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没想到老天爷还真是站在了大金的一方,他当即表扬了范文程,并且授予游击之职。

八旗大军踏着冻土穿越了崇祯皇帝耗费人力财力打造的无人防守区,奔向遵化州。当然他们也不是毫发误伤的穿越,总计死伤战马三百余匹,死伤士兵七十余人,还耽误了四天时间。

“前面是什么地方?”大同总兵满桂骑在马上打量前方,看完之后比量着手上的机密地图。

“回大人,左边是高庄,右边是赵庄,前面的小村子是马家河子。”探听清楚的“侦察兵”准确的回答了长官的提问。

满桂看看地图挠挠脑袋,这是崇祯皇帝交给他的绝密地图,标记着地雷的埋设地点,按照地图,他们已经走出了雷区,不过想要走到遵化城还得一天的时间,他收起地图,传令继续前进。

“大人……大人……前方发现敌情……声势十分浩大……。”侦察兵一路拍马急奔至满桂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满桂傻愣了一下,问道:“你小子是不是眼睛花了?发现敌情?是把自己人看成敌人了吧!”满桂很清楚朝廷铺设的雷区威力有多大,那可是犹如迷宫的雷区,鞑子突破长城防线容易,想要穿越雷区不是那么容易的。

侦察兵是看到什么说什么,说的有板有眼不容得满桂不信,确定是鞑子兵之后,满桂的大脑顿时呈现出短路状态,不知该如何是好。

满桂遇到的是后队的八旗大军,八旗前锋已经包围了三屯营,领兵殿后的是镶白旗旗主杜度,在满桂发现八旗军的时候,八旗军也发现了满桂所部的行踪。

杜度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转战四方,屡建军功,是个很会打仗的人,当他得知部队后面出现了一支明朝的骑兵部队后,一边上报给皇太极,一边准备干掉这支骑兵部队。

八旗军在野战方面很有自信,杜度深知兵贵神速,传令部下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快速冲杀向明军。

战鼓声咚咚震天响,八旗劲旅人人奋进,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声,原本齐头并进的队形很快发生了变化,数百骑首先冲出战阵,犹如一把利箭射向明军,速度越来越快。

满桂突然遇到后金军队有些发蒙,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指挥迎战。满桂这个人忠勇绝伦,而且不喜欢声色犬马那些东西,跟士兵同甘共苦,所以他带的兵都愿意跟他一块拼命,极富有战斗力。

满桂咬着牙,脸色涨的发紫,抽出腰刀狠狠的击打在马屁股上,“弟兄们,玩命的时候到了,冲啊!”

八旗兵的单兵素质确实高于明军士兵很多,从而在整体上实力高出明军。数百八旗骑兵在明军的火枪射程外便纷纷张弓射箭,飞箭射入明军阵中,几十个明军士兵惨叫着翻身落马,即使没死也被后面的铁骑践踏成一堆肉泥,绝无生望。

八旗兵占了先机,瞬息就杀入了明军阵中,两军绞击在一起,明军的火器极少能发挥作用,最后只能舍弃火枪,用随身携带的钢刀杀敌。

战马的嘶鸣声,战鼓的咚咚声,震天的喊杀声,声声汇聚成一首催人性命的交响曲,热气腾腾的鲜血,翻卷豁开的皮肉,火红的眼眸,绘成一副噬魂的画面。

战况的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双方的预计。杜度多次跟明军交手,极少遇到如此难缠的对手,他甚至怀疑对方领兵之将是不是袁崇焕;满桂在几十个亲兵的保护下左右冲杀,久经沙场的他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作战如同水中行走,滞涩的很,这可能是他有生以来打的最惨烈的一仗。

两军交战不到十分钟,就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满桂所部的骑兵损失超过九百,伤者逾千,满桂自己身上满是鲜血,看上去跟血人没什么两样,他一刀砍翻了一个八旗兵后,抽眼观看战场的局势,这一看不要紧,他的心顿时凉快了。

皇太极得知后队遭遇明军的骑兵部队后,极为重视,命令济尔哈朗率领所部五千人回去帮助杜度,务必要将明军骑兵全歼。

济尔哈朗和杜度的兵马加起来有将近一万人,而且个个能征善战,对付满桂的三千骑兵,可以说稳操胜券。

满桂见自己的人马差不多被包围了,看着数不清的鞑子兵,他不得不下令撤退,与其战死在这里,还不如突围出去,保存一点实力。

杜度见明军要逃跑,马上打旗语知会后来的济尔哈朗,八旗兵的两翼顿时裹拢起来,正式完成了对明军的包围。

满桂率兵在包围圈内左冲右突,东挡西杀,可是即便杀死了不少的鞑子兵,可却一点都没见敌人减少,而自己身边的弟兄却越来越少,这让满桂脑袋上的青筋蹦起多高来。

一支利箭嗖的一声擦着满桂的肩膀而过,将他的盔甲带射断了,一件东西从他的身上飘落,他一把捞住飘飞的东西,那是崇祯皇帝给他的绝密地图,没想到失落了。

地图让满桂脑海灵光显现,这里离雷区并不太远。想到这,满桂马上命令全军向雷区方向冲杀,他打定了主意,就算死,也得抱着鞑子一块死。

“轰……轰……!”

八旗兵随着明军的冲杀而变换着方向跟队形,目的是不让明军冲出重围,就在战场转移的时候,爆炸声从八旗兵的战马下响起。

八旗劲旅借着冻土之功穿越了雷区,但是他们心里始终有顾忌,生怕再遇到地雷,可怕什么来什么,在满桂的牵引下,正经的被引到了雷区。

接连响起的爆炸声让八旗兵有点懵,随后纷纷撤到没有地雷的战场,包围圈顿时松开了一道口子,满桂率领剩下的人马冲入了雷区。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家贼难防

接连响起的爆炸声让八旗兵有点懵,随后纷纷撤到没有地雷的战场,包围圈顿时松开了一道口子,满桂率领剩下的人马冲入了雷区。

男儿有泪不清流,满桂看着身后的残兵败将,情绪激动,泪水不受控制夺眶而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次败的这么惨,三千骑兵跟着他活命冲出包围圈的不足八百骑,而且人人带伤,只分伤势轻重而已。

“大人,我们往哪里走啊?”亲近士兵见满桂泪水纵横,他的鼻子也酸楚的很,可他们不能停留在这里呀!

满桂擦了擦眼泪,为将多年他深知将为兵之胆,他这个状态对军心没有任何好处,流泪,也最好在没人的时候流,往心里流。

“弟兄们,杀的痛不痛快啊?”满桂将满是血迹的钢刀收鞘,大声道:“杀鞑子就是过瘾,我砍死了不下八十个鞑子,你们呢?给我报个数,来日面见皇上,好讨要封赏。”

在满桂的刻意调节气氛之下,因为败绩稍有溃散的军心重新凝聚起来,士兵们回头想想,刚才还真的杀死了不少鞑子兵,士气顿时有所回升。

满桂仔细的看过手上的地图,对己军所处的位置有了大概的了解,他们现在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穿越雷区中的小道奔往三屯营。

号称十万的八旗劲旅将三屯营围的水泄不通,严严实实。守将朱国彦站在城墙后向外看去,只见城外密密麻麻都是八旗兵马,兵强马壮,声势浩大。反过来看看守城的明军,根本就没法跟后金八旗军相比,这仗还没开打呢!他已经泄气了。

“朱大人,圣上命我等死守三屯营等待援兵,不知大人有何示下。”副总兵朱来等心里胆怯,忧虑外面蚂蚁似的鞑子兵他们如何抵挡啊!

“皇上命我等死守城池,我们照办也就是了。”朱国彦自然也没有良策,嘴里说着死守,其实心中一点把握都没有,他现在就怕后金八旗兵攻城,因为一个冲锋下来城池能不能守住还是未知数。

八旗兵之所以没有立即攻城是因为皇太极正在训斥杜度和济尔哈朗,围剿明军骑兵虽然大获全胜,斩杀明军超过两千骑,但是八旗兵也遭受了损失,死伤不下七百人,更主要的是得知明军主将是满桂,放跑了这支明军骑兵,对八旗兵来说是一个祸患,难保明军骑兵不来偷袭骚扰。满桂之名皇太极还是知道的,不能不让他有这个担心。

“三屯营一战可下,但是遭遇明军骑兵,可见明朝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对付我们了,打下三屯营之后,该怎么办呢?”代善身为忧虑的是退路问题,一旦陷入明军主力的包围之中,大金危矣!

皇太极见众贝勒大都和代善一个表情,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大笑道:“阿玛的话尔等都忘记了?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本汗相信明军还不能阻挡我八旗铁骑的冲杀,明朝无人能阻挡我军的来去,传本汗之命,将那些被斩杀的明军士兵全部抛往阵前,天黑前攻下三屯营。”

皇太极一声令下,三屯营四门的八旗兵立刻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潮水一般涌到城下,无数的云梯靠上城墙,八旗兵呐喊着,蚂蚁似的往上爬。

副总兵朱来等一看这个架势,冷汗直冒,对朱国彦道:“总兵大人,鞑子兵多势大,三屯营城小兵弱,根本就支撑不住,一旦城破后果严重,眼下该另想对策才是。”

朱国彦眼看八旗兵攻势越来越猛,忙问道:“副将有何退敌良策?”

“退敌良策倒是没有,但是保全三屯营全体将士的办法还是有的,不妨试验一下。”朱来等觉得这个仗不管怎么打,明军也没有胜算。

“什么办法?”朱国彦没想到还有这等好办法。

“眼下三屯营被重重包围,退敌无计,突围逃命也不可能了,只有一条路可走,想要活命就只能投降。”朱来等硬着头皮把保命良策说了出来。

朱国彦听了副将的话,强压怒火,“投降?朝廷已经得知鞑子犯边,援兵很快就能到,再说了,一旦三屯营有失,遵化必然被兵,你怎么能有这个想法。”

“援兵?”朱来等不自然的笑了笑,“大人刚才似乎没看清楚,阵前可真来了援兵,不过都是死的。”

朱国彦刚才当然看见了,辩驳道:“那是鞑子扰乱我军心之举,算不得真,尔等还是守城去吧……。”

朱国彦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朱来等抽出腰刀刺入他的腹部,他不能置信的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副将,“你……你……怎么……。”

朱来等的脸容有点扭曲,把钢刀又向前扎了几分,道:“大人,我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本将所忧虑的是三屯营数千军民的生死,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逃过这一劫,以后还可以寻找机会再跟鞑子兵算帐嘛!”他还真为自己临阵投敌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你太天真了……只怕到头来不但丢了骨气……性命也不保……。”朱国彦说完萎靡倒地,咽气了。

“呸!”朱来等吐了一口唾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还以为自己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啊!咱们都是一路货色,都是后娘养的,你也不打听打听,咱们的军饷是多少,京城兵马的军饷又是多少,老子早就不想干了。”

“张老袒!”

一直站在不远处的朱来等的亲信张老袒立刻跑到了近前,“小的在。”

“告诉亲近的弟兄们,开城投降。”朱来等身为副总兵,手下自然有一帮弟兄捧他的臭屁,“那个……朱国彦的娘们长的很水灵,我早就惦记了,派人给我抓来,千万别让她自杀了,那个小娘们的性子可烈的很。”

“大人放心,小的明白。”张老袒跟着嘿嘿淫笑了两声,撒腿跑掉了。

(很奇怪,章节不显示)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继续战斗

三屯营城内明军投降,皇太极早有预见,一边派人接收三屯营,一边笑着跟身边的范文程说道:“宪斗劝降朱来等,本汗给你记上一功。”

原来后金兵马包围三屯营的时候,范文程写了几份劝降书,叫人射入城内,这劝降书直接导致了副总兵朱来等的兵变投降。

当然这个汉奸也干了一点好事,那就是莽古尔泰等人提出要屠城,他极力反对,使三屯营军民免于了一场屠杀,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保住了老百姓的性命总是好的。

再说绕小路奔往三屯营的满桂残部,当他们来到三屯营之外的时候,发现城池已经易主,无奈之下只好退往遵化,退往遵化途中,满桂竟然和前来支援的赵率教部三千人相遇,两军合兵一处进驻遵化城。就在他们进驻遵化城不到半天,八旗大军就杀将过来,包围了遵化。

巡抚王元雅,推官李献明,何天球等人得知三屯营失守后,正忧心忡忡呢!满桂、赵率教援兵的到来让他们安心不少,众人一起登上城头探看军情。

总之还是那句话,八旗军兵的卖相就是比明军好许多,一看就让人感觉其士气旺盛;而三屯营失守,满桂兵败这两个因素让明军士气低迷,两下相比,高低立现。

赵率教以前跟满桂的感情非常好,像亲兄弟似的,后来因为在关外作战他救援不力,跟满桂之间埋下了疙瘩。之后因为争功,满桂又跟袁崇焕闹了别扭,两个人才生疏起来,今次见满桂败的如此凄惨,他也有些不忍心,又见那些文官一个个面色如土,知道这个时候他得说些什么才行。

“都说后金八旗能征善战,皇太极又是一个极其难对付的角色,现在看来也不过尔尔。”赵率教一脸轻蔑的说着。

满桂跟赵率教之间过节日深,听着这话像是在说给他听的,把眼睛一瞪道:“怎么,赵将军难道想出城与之一战吗?”他此时敏感的很,受不得如此奚落。

赵率教哈哈一笑,道:“兄弟误会了,我这是就事论事,你们看,八旗军兵看着非常勇悍,但是赵某以为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虚张声势而已。”

赵率教见众人都被他的话说的仔细听着,接着说道:“鞑子善于野战,骑兵神速,来去如风,殊不知我主万岁早就掌握了鞑子的行动,派遣赵某和满将军前来支援,满将军在来援途中还跟鞑子狠狠干了一仗,鞑子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见鞑子也不是那么难以对付,只要我们坚守遵化拖住鞑子,让他们无法获得休整和给养,等朝廷大军一到,鞑子可一战而破。”

满桂听出赵率教不是奚落他,心情略微好转,点头道:“不错,皇上料事如神,兼且在长城一线铺设了无数地雷,鞑子的退路等于被切断了,只要我们守住城池,等待援兵,大获全胜就不远了。”

皇太极久经战阵,见明军严阵以待,知道眼前的遵化不像三屯营那么好打,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一声令下,五万八旗主力扑向遵化城,好似惊涛骇浪一般想要把遵化城淹没,吞掉。

满桂吃了败仗,憋了一肚子气,见后金兵逼近了,也不用火枪,张弓瞄准射向后金八旗兵,十之八九被他射中,跌落城下的八旗兵非死即伤,多少让他出了点气。

八旗兵呐喊着,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一次次蜂拥而上;明军也不甘示弱,远的八旗兵就用火枪弓箭射,近的八旗兵就给与滚木雷石、沸油开水,反正是各施看家本领。就这样,后金八旗兵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明军则拼命死守,一时间战事呈白热化状态。

皇太极在阵后观战,尽管心里急的恨不得一口气攻下遵化城,但是脸上却丝毫没表现出来。分析眼前的局势,很显然明朝上下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否则小小的遵化不会有如此实力能抵挡的住八旗劲旅的攻击,难道又是袁崇焕?皇太极想到了八旗的恶梦袁崇焕,却没料到这一切都是他缺乏了解的不到二十岁的皇帝崇祯所部署。

一连两天过去了,战事仍呈现胶着状态,后金已经伤亡了近五千人,但是遵化城依然牢牢的屹立在那里,似乎在嘲讽后金八旗劲旅的无能。

北城下,八旗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再一次发起猛烈攻势,可是明军的抵抗仍旧顽强,枪炮,弓箭,一股脑的落下来,八旗兵除了扔下更多的尸体外,一无所获。此战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