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不说话,问道:“皇上,您觉得臣妾的想法怎么样?定国那孩子年纪也不小了,通过臣妾这一个月来的观察,袁姑娘无论哪方面都和定国很般配……。”

我见周皇后一直追问这件事,咳嗽一声道:“定国曾经说过,他希望能像汉朝的霍去病那样,驰骋疆场纵横千里,对待婚姻大事也如出一辙,说什么鞑子未灭,何以为家,所以,这件事还是放一放吧!”

周皇后愣了愣,道:“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做霍去病固然好,可是也不能太死板嘛!皇上找个时间还是说说他吧!”

我点头哼哈答应着,心中却在想着怎么处理袁宝儿这件事,袁宝儿是我心仪的女人,尽管我现在的生活重心再也无法着重在女人身上,但是作为一个男人,必要的感情生活不能缺少,但我注定了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谈情说爱,所以此时非常矛盾。

李邦华哪里知道崇祯皇帝的心事,他对陈圆圆的歌舞团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次安定灾区民心,歌舞团的作用不小,因此想要在歌舞团上大做文章,挖掘这方面的潜力,这次非让崇祯皇帝参加慰问演出,也是出于这个目的的考虑。

李邦华安排崇祯皇帝等人做到头排后,马上让手下将灾民的代表也请了出来,并且告诉他们当今皇上在和他们一起观看演出,这让灾民代表受宠若惊。

我见李邦华如此安排,只好将事情做的更完美些,上台当着这些灾民代表说了说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对灾民们的态度,让代表们把我的意思带回去,让更多的灾民们放心,这个国家并没有遗忘他们,只要他们配合,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二百多名来自灾区的代表听完了崇祯皇帝的话,人人心血沸腾,似乎美好的明天己经到来了,看来崇祯皇帝所言的精神作用非常明显。

政治上的事情完结后,演出随后登场,首先跑龙套的是江南的杂耍,十数名官员对这个不喜欢,但是那些灾民代表看的是连连叫好,只是叫好声被压的极低罢了。

“好……这个不错啊!”我马上看出气氛不够好,便带头叫起好来,果然,我这一带头,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很多,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皇上,现在唱词的就是陈圆圆了。”周皇后见陈沅登台,马上做起了报幕员的工作,“她唱的词可好听了,只是老百姓听不大懂,不过不要紧,只要她往那一站,即便什么都不表演,也是一出好戏,叫天仙下凡啊!”

正如周皇后所说,陈圆圆一出场,虽然灾民代表不知道陈圆圆唱的是什么,但是双眼己经看的直勾勾了,如此美人他们只是听说过而己。

没有了罩面的轻纱,陈圆圆的绝世姿容对老百姓的杀伤力,尤其是男人的杀伤力是五星级的,极少有男人能抗拒的了,如果不是我心中那无法解开的心结,说不定会将她收入怀中呢!

“皇上,这就是袁姑娘,虽然不如陈圆圆漂亮,但是气质却比陈圆圆还要好一些,臣妾最喜欢看她的节目了。”周皇后看到袁宝儿登场,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

我看了看周皇后,心说这个皇后娘娘如果生活在后世,恐怕还是一位追星族呢!把目光转到袁宝儿那里,这次她没有唱什么,而是演奏了一手好琵琶,让人们听的如痴如醉,恨不得多长出几个耳朵来听听这天籁之音。

我坐在第一排,和舞台只有四米远,当袁宝儿看着我愣了愣的时候,我知道她己经认出我来了,看着她对我略微点头,我报以苦笑。

周皇后看到袁宝儿冲她点头,微笑回应,对身边的崇祯皇帝说道:“皇上,等一会结束了,臣妾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慰问演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由李邦华将那些灾民代表送走,而接见歌舞团成员的活自然是我的了。

陈圆圆刚才在台上己经看到了崇祯皇帝,她此时看到崇祯皇帝走过来,施了一礼道:“圆圆见过皇上……。”

“不错,做的比朕想像的要好,这次歌舞团发挥了大作用啊!如果没有这个歌舞团转战灾区,老百姓会更加觉得难熬,朕回到京城后一定通报全国进行嘉奖,团员们的生活还可以吗?这些事情就让你这个做团长的多费心了,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会给你一路开绿灯。”

陈圆圆当初也没有想到歌舞团会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此时她非常感激崇祯皇帝,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出的这个主意,她此时顶多是江南一个出名的娼妓而己,哪能像现在这样受人尊敬,而且吃的是国家的皇粮,歌舞团隶属于礼部,她曾经比对过,按照俸禄来评级的话,她己经是二品官员了呢!相当于侍郎一级的官员。

“皇上请放心,歌舞团现在就是圆圆的家,朝廷又对歌舞团如此看重,于公于私,圆圆都会努力去做,绝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朕听李邦华说了你很上心。歌舞团的规模还可以扩大一些,人员嘛不超过三百人就行,等灾区慰问完毕后,还要去军队慰问,你的任务很重啊!如果吃不消了就提出来,不要硬撑着。”

当我走到袁宝儿面前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倒是一旁的周皇后打了圆场,让我哭笑不得。

“民女袁宝儿参见皇上。”袁宝儿做梦也没有想到曾经见过的人会是当今皇上,是那个让老百姓传颂的比以往任何一朝的皇帝都好千百倍的皇上,这多少让她有些惊愕。

我让袁宝儿不必多礼,道:“朕突然想起一句话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确实不同啊!”

周皇后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说,但是袁宝儿知道,她听出了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微微一笑道:“皇上说的是,花还是那花,人却不是那人了。”

第三零六章 【商逼蛮苗反】

周皇后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很快看出袁宝儿和崇祯皇帝是旧识,这让她在心里犯了嘀咕,也明白了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反对袁宝儿和李定国的婚事,看来崇祯皇帝对袁宝儿早有意思啊!

回到府衙后周皇后咳嗽一声,道:“皇上,不如……让袁姑娘……跟我们回京城吧……!”

我扭头看了看周皇后,摇摇头道:“算啦!花还是那花,人却不是那人了,过去的就算了,我们明天就回京城,有好多事情还得等待朕做决定呢!”袁宝儿的冷漠态度让我的心情非常不愉快。

周皇后闻听此言,眉宇间多了几分喜悦,不过看到崇祯皇帝意兴阑珊的脸,又觉得自己主动提出这件事非常不妥,让她后悔不迭。

临行前我再次嘱咐李邦华和倪元璐,要对灾区的一切事宜用心,要以受灾百姓子侄的身份去为灾民做事。

李邦华和倪元璐自然是百口承诺,他们都知道崇祯皇帝除了重军政之外就是爱民,如果在这一点上不能让崇祯皇帝满意,做官的就必然不能久居高位。

昨晚得到崇祯皇帝雨露滋澜的周皇后很有些容光焕发的意思,一路上和崇祯皇帝卿卿我我享受做小女人的乐趣,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久别胜新婚。

我看着己经在望的京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次离开再回到这座城池,我的感触都不一样,这一次恐怕算是最志得意满的一次了,现在我的心里再也没有了沉重的负担,一切皆可从容应对,海外疆域的拓展己经走上正轨,国内虽然还有很多琐事,但是都不足以动摇大明帝国的根本,而北方的皇太极八旗部落,在慢慢恢复元气的大明帝国面前,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进退自如的轻松,因为战场的主动权己经掌握在大明帝国手里了。

早就得到崇祯皇帝凯旋的文武百官在北京城正门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比田嘉壁欢迎的规模大了十倍不止,老百姓也知道了大明帝国在海外的胜利,纷纷自发的来到街上庆祝,很多有头脑的老百姓己经开始盘算如何通过大明帝国军队打下的航路做生意,通过这几年的亲身经历,他们算是明白了经商乃发达的另一条捷径。

我在礼部的主持下进行一系列的仪式,经过了诸多繁琐的程序后,终于可以回到皇宫歇息歇息了。

在京的方面大员在孙承宗的带领下来到皇宫面见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离开京城乃至本土这么久,很多事情都要汇报给崇祯皇帝知道,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光是重要的奏折和军报就有两百多份。

我看着送上来的东西,眉头皱的都快打结了,“朕刚刚回来,这些东西先放一放,你们几位爱卿留下,其他人回去吧!朕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再宣召你们。”我点名留下了包括孙承宗在内的几位大臣。

孙承宗比较了解崇祯皇帝的脾气,他从身上拿出一份奏折道:“皇上,这是微臣总结的比较重要的事情,皇上可以按照这个目录,挑选想要看的奏折和军报。”

我哦了一声,道:“还是爱卿想的周到,那就从这开始吧!”我接过孙承宗的目录看了看,没想到第一条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孙承宗在第一条上打了一个三角号。

“四川的苗族土司为什么造反?”我按照目录挑出关于这个事件的奏折一边看一边问道,孙承宗在这样数百人造反的一件事上画重点号,肯定有原因。

“这可以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奢崇明安邦彦反叛,声势浩大,虽经朝廷极力剿灭,但是仍有贼寇遁走,及丁启睿放四川总督,采取的是中庸治政,让蛮苗得以喘息,叛服无常固然是蛮苗的天性,但是事情的起因却有迹可循,皇上推行工商后,很多商人涌向西南,蛮苗土司等地也时常能看到东部商人的足迹,可惜这些商人良莠不齐,多数为商不诚,对蛮苗等异族人欺骗是常有的事情,进而演变到各省商会欺行霸市,使蛮苗等部敢怒不敢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又有以前反叛的余孽浑水摸鱼,自然就爆发了。”

孙承宗当年还在辽东效命,对西南奢崇明安邦彦之反并不熟知,但是此次蛮苗造反的原因他却非常清楚,乃是商人欺压所致,至于奢安余孽,不过是趁势而己。

我看完了奏折,放下叹道:“刚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就染上了各种不良习气,这些商人真是可恨,追求利益最大化也要看看在什么地方,朕虽然致力壮大工商业,但不代表不管理,尤其是这种扰乱经营秩序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

“臣己经给四川总督行文,让其驻军在平叛的同时,严厉打击那些为商不诚的商人,驱逐各省在四川的商会组织,希望这样能让事件迅速平息下来。”

我摇摇头道:“这不过是缓解矛盾的办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朕倒是想到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朕这次在海外设立了几个将军府,统管当地的军政,把这个办法也能拿到国内来,改动一下就可以了。”

孙承宗听了崇祯皇帝在海外设置将军府的架构,对崇祯皇帝能力佩服不己,试问历朝历代又有那一个帝王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可是拓展疆土几万里呀!

“可以将蛮苗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划分出来,设立州县,将州县的行政管理权全部交给部族酋长,但是朝廷却要在州县设立军事基地,施行严格的军政分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就拿商人欺压蛮苗这样的事情来说,商人们以后要在蛮苗做官的地方做生意,还敢欺压异族吗?”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皇上,这等于是让蛮苗等异族设立国中之国,殊为不妙,一旦他们实力壮大,必然心有异心……。”

我笑着打断孙承宗的话道:“爱卿不必担心,一旦他们尝到了这种制度的甜头,就欲罢不能了,再说朝廷的军队也不是摆设,而且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驻军是半年到一年轮换驻防,即使他们想要反叛,也得掂量掂量柴刀和火枪大炮的差别。”

第三零七章 【国事家事】

说到军事,孙承宗将话题转移到对付后金上面,道:“如今朝廷占有主动权,微臣觉得大可一战而平定北方……。”孙承宗近半生的时间都耗损在辽东之事上,他期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帝国将反叛的女真人打压下去或者消灭掉,而且大明帝国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实力稳步提升,完全有和后金决战的底子。

我听了孙承宗的话,微微一笑道:“后金?皇太极?如今的他们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己,朕早有对付他们的法子,爱卿就等着看好戏吧!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的好,好饭不怕晚,还是要酎心的等待时机才好,朕决定现阶段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内政方面,淮河水灾暂时不必焦急了,但是仍有很多方面是大明帝国的顽疾,需要下大力气去整治,只有把内功练好了,才能威发于外,使四海臣服。”

孙承宗多少知道一些崇祯皇帝对后金八旗采取的手段,只是具体事情都由宋献策在负责,而宋献策则去了吴三桂的军营中不在京城,不知道是不是要有大动作了。

我和其他几位大臣商讨了一下积累政事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后就散会了,而在皇宫的内厅堂我则还要召见曹变蛟,了解一下他那里的情报和朝廷得到的呈报有何不同之处。

曹变蛟也把各种条目的情报分门别类的整理后交给崇祯皇帝,尽管谍报司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交给崇祯皇帝的重要情报却不多,因为有很多己经经由宋献策处理过了。

我看了曹变蛟的工作总结,感兴趣的是关于四川蛮苗造反在曹变蛟这里又有了不同的版本,非常精细的描述了整件事的经过,最大的缘由乃是四川的商会勾结官府,官商牟利欺压蛮苗所致,看来从情报的收集整理方面,曹变蛟做的还不错,而孙承宗收到的肯定是由四川地方官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了。

“爱卿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我问曹变蛟。

曹变蛟想了想,道:“微臣觉得有必要在朝廷设立一个专门管理工商业的衙门,明确规范商业操作,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至于此案涉及到的责任人,则要严肃处理,起到杀一做百的效果。”

我点了点头,道:“爱卿说的不错,朕也正有此意,明日就让刑部的人主抓一下,对涉嫌欺行霸市的商户要没收全部财产,这比杀了他们还管用,而参与的地方官员则一杀到底,绝不姑息。”

接着我拿出了关于后金方面的情报,仔细的看了看,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看来特务部的人潜伏的还不错。曹变蛟走后,我伸了下懒腰,刚回来就这么多事情,没有个三五天恐怕还无法适应呢!

“皇上,该用膳了,几位娘娘都在后面等着呢!”王承恩看到曹变蛟出来,才进来请崇祯皇帝过去吃饭。

我看着比以前老了一些王承恩,这个对崇祯皇帝最忠心的臣子老态毕现,“总管辛苦了,走,咱们这就过去。”

“父皇……。”我刚走进门,一个脚步蹒跚的小娃子仰头看着我,管我叫父皇,我心中一暖将他抱起来,道:“慈煊有没有想朕啊?”年余不见,慈煊的个子和模样都有了一些改变。

周皇后见儿子非常乖巧的按着自己教的做了,笑着走到崇祯皇帝父子身边,道:“皇儿快告诉父皇。”

“想。”慈煊撒娇的往崇祯皇帝的怀里挤,对这个父皇他的印象己经模糊了,但是母亲教他什么他却不会忘记。

慈煊的回答让我倍感欣慰,抱着他走到饭桌旁,看着卞赛赛董小宛等人要过来参礼,我把手一挥道:“免礼吧!大家都坐,田妃呢?快给朕看看小公主在哪里。”

田贵妃怀抱女儿,其实她对自己不争气的肚皮很上火,如果她也有一个儿子的话,那该多好啊一起码百年之后有了依靠,女儿终究是外姓人,因此强装欢颜来到崇祯皇帝身边。

我放下慈煊将刚刚满月没多久的小公主抱过来,见小孩子睡的正香,小嘴一努一努的,非常可爱,转头对田贵妃道:“爱妃果然会生,朕最喜欢有一个小公主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朕该怎么赏赐你呢?送你一些这次南下缴获的异族饰品吧!很有特色哟!”

田贵妃见崇祯皇帝不像装假,而是非常的喜欢女儿,心情也跟着好了很多,道:“多谢皇上厚爱。”但她同时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生一个儿子才行。

吃饭的时候我见唐笑离的很远,咳嗽一声对身边的田妃道:“爱妃,让唐笑过来坐吧!朕有些话还要跟她说。”

唐笑本不想过去,但见田贵妃己经离座,只要不情愿的坐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但是只顾闷头吃饭,看也没看崇祯皇帝一眼。

我给唐笑夹了口菜道:“这么长时间没见,你倒是长高了一些。”我之所以对唐笑如此,乃是看在死去的唐诗的情分上,对于唐诗唯一的妹妹,不关心也得关心呀!

唐笑嗯了一声还是一个劲的吃饭吃菜,这让我觉得十分没趣,热脸贴冷屁股也不是这么个贴法吧!

唐笑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后,道:“我……我想去皇家科学院……皇上觉得可以吗?”

我哦了一声,道:“如果你有这个兴趣,那当然好了,朕会知会张院长一声。”说到这,我提醒自己明天一定要去张皇后那里看看。我正想着这事,发现周皇后等人都在抿嘴微笑,有些不明所以。

周皇后轻轻咳嗽一声,小声道:“一会再告诉皇上……笑笑是少女怀春了……。”周皇后知道崇祯皇帝对唐笑更多的是兄长般的关怀,即便有些男女情欲,但是唐笑如果想要嫁给别人,相信崇祯皇帝会像嫁公主那样把她风光的嫁出去。

我哦了一声,略有所思的看看唐笑,心中觉得自己有点失败,看来这个丫头对自己是成见己深。

唐笑一看周皇后冲着崇祯皇帝咬耳朵,就知道说的是自己的事情,赶紧吃完饭,道:“我吃完了。”说着脸上挂着些许的红晕离开,在座的也只有她敢这么不把崇祯皇帝放在眼里。

第三零八章 【异想天开的纸上谈兵】

第二天起床后我本打算去皇家科学院看看张皇后,结果梳洗完毕就被告知宋献策己经回京了,正在外面等候召见。

“宋献策参见皇上,皇上万万岁……。”宋献策见崇祯皇帝出来了,赶紧过去行礼。

我快走几步将宋献策搀扶起来,道:“爱卿不必多礼,回来了就好啦!有很多事情朕还想听听爱卿的建议呢!”

宋献策起来道:“微臣己经看过报纸了,没想到皇上远征南洋取得如此战果,实在可喜可贺,皇上的功德堪比尧舜,乃千古一帝也……。”

我笑着打断宋献策的话,道:“爱卿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不过倒也受用的很……

宋献策一本正经道:“不是微臣阿谈奉承,皇上打开的水上通道无异于海上的丝绸之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