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娘子看到邹晨听完后直接转身回院,有心想喊住她,却没敢再出声,正着急上火间却听到杜昭说了一句“我想请董娘子进院吃杯茶,不知可否。”不由得喜出望外,跟着杜昭沿着旁边的小角门进了陈府。
ps:
苏轼长子苏迈的年纪我查了好多资料,都说苏洵死的那一年,苏迈有可能是八岁左右,因为他是**岁时在眉山读书的。苏轼判登闻鼓院时,他随着父亲在京读书。但是古代人不是说的周岁,都是讲虚岁,一虚便是两岁,所以我将苏迈的年纪设定了四岁,本文所说的年纪全部是周岁的,因为我不会算虚岁。
推荐好友幽非芽的古言新作《夺庶》:腹黑警花,二次换身。书号:3045968
第三百七十五章 华商会理事()
推荐好友三叹的作品《初来嫁到》重生女强势归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那董大娘子是怎么回事?”邹晨看到杜昭回到屋里后就问她。
杜昭给自己倒了碗茶吃了几口,才开口说道:“令人你说巧也不巧,原来这董大娘子的儿子曲正是在学士院里做孔目,当初董大娘子和曲大也是使了无数的银子才把他给弄进去。只是进去以后不受学士院里那些孔目们的待见,一直到现在还是在里面束手束脚。”
邹晨听了这话便沉吟道:“她家是商家,其他的孔目好歹还是秀才或者举子之身进去的,自然不受待见。只是她既然能将儿子弄进学士院里做孔目说起来倒也是有几分斤两,好些人想找门路还是没处找呢。”
杜昭嗤笑了一下,“我听她话中的意思,她当年走得是韩琦相公的门路,好象是和韩相公的一个门客较为熟悉,然后就使银子替儿子买了个孔目的位置。我看说话间,倒象是颇为得意自己居然能找到韩相公的门路。”
“韩相公?”邹晨听到韩相公的名字时,脸上露出了迟疑之色。文彥博和韩琦不合,天下皆知,这董娘子怎么会让儿子来投靠陈琦?难道是有什么阴谋?
“卖官鬻爵,国朝屡禁不止。朝堂早有打击之心,可是这卖官者皆是显达尊贵者……等郎君回来后让他定夺吧!”邹晨说了一句便不再提这件事情了,杜昭见到邹晨不想提,她更是懒得理会。
邹晨便说起了仇九和风五娘,“我记得几天前便来了信,说是准备动身,怎么都四五天了,还没有到京城?天天派人在城外等就是没等到。”
“是啊!”杜昭也疑惑不已,“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吧?”
邹晨听了这话便有些害怕,“千万别是出事……他们还带着孩子来的呢。”又想到当初是自己劝风五娘接受致果校尉这个缺,如果真是来京的路上出了事,那可真是万死莫辞了。
陈琦戌时下值后,邹晨服侍他吃过晚饭,在闲聊时提起此事。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孔目中确实是有一名姓曲的,倒还真是和你说的一样,确实不怎么受待见。”陈琦看着女儿已经在邹晨怀里熟睡,不由得蹙了蹙眉,自从自己开始在学士院里上值后,早出晚归,早上醒时女儿还在熟睡,晚上到家女儿早已经安睡,一天之中竟是不能和她说上一句话。
邹晨看到陈琦的眉头紧锁,便知他心中所想何事,柔声道:“你们学士院三日一小休,五日一大休,等你大休之时,咱们带着女儿去大相国寺里的万姓交易转转你看可好?”
陈琦便笑道:“极好,早就听说万姓交易毎月开放五次,规模甚大,而且所卖物品价格又极便宜。早就想转转了,只是前一段在家里一直读书没有时间出去。”
“我让刘成在城里打听了几处贫民区,倒是有几处家里准备卖宅子……”邹晨说起了想在东京城开大卖场的想法,“我想等五娘婶婶到京城后,等到她闲下来带她出去转转,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卖场开起来。”
陈琦沉吟了一下,道:“这个卖场是准备和宛丘一样,卖蔬菜肉食米面为主吗?”邹晨听了后便点点头。
“依我看不妥,京城不比宛丘……”陈琦想了想,道,“在宛丘城中最大者不过是知州,知州忌惮五娘婶婶的背景不敢对她怎么样。可是在京城中藏龙卧虎,稍不注意你们便惹了不该惹的人。再说了,京中的米面交易都是被几家给控制住了。大卖场早就有人想在京城里开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开得成。究其原因就是大卖场的价格过低,惹得那些人不高兴。”
陈琦便低声说了几个名字,不是王爷便是郡王,还有几个驸马,外戚……
“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卖场便开不成了?”邹晨听的直咂舌,眼珠一转有了主意,“若是咱们和华商会合开呢?”
“华商会?”陈琦迟疑了一下。
“正是,”邹晨点点头,“你想呀,华商中都是何人,不是相公便是大臣,咱们若是和华商会合开,岂不就是没有人敢仗势欺人了吗?”
“你怎么能肯定华商会能同意呢?”陈琦啼笑皆非的看着妻子,华商会每年在海运中挣的钱不下千万臣,怎么可能会看中米面粮油生意?
“你想呀,这世上的人可以不穿绫罗绸缎,可是却不能不吃饭,可以不买珊瑚树,却不能不吃饼……所谓的奇珍异宝在乱世中就是一团烂泥,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谁掌握了一个国家的粮食,那么这个国家就要听谁的话。华商会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只所以没有将手伸到粮食这里,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如果咱们在京城中开了大卖场,将来再在全国境内开设连锁店,你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邹晨调皮的笑笑。
那天下的粮食价格岂不是都要听华商会的,那些什么所谓的大商贾最终变得一无所有……陈琦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晨儿……可是华商会如果尾大不掉那将如何?”言下之意却是在问,如果华商会真控制了全国的粮食,那岂不是朝廷也会听他们的吗?
这样才好呢……邹晨默默想到,将来真有金辽入侵那一天,华商会肯定拼了命去维护大宋的安全。因为他们是建立在大宋的基础上,如果辽人占领了中原,华商会还有什么?金人蒙古人会允许商人骑在皇帝头上吗?估计会把这些四等人全部砍了头当做柴火烧了。
而且,战争是最消耗粮食的,一旦有了战争,华商会就会尝到甜头,他们手里的粮食会变成金山银山,甚至比海运的利润还要大。到那时,华商会的人就会想着去入侵别的国家,将他们的粮食掳掠过来变为已用,甚至不惜用战争去消耗粮食。
一旦战争的机器启动,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而现在,华商会海运挣的再多,将来有那么一天,华商会也许会选择远遁入美洲或者富沙州继续做他们的海运,只有将华商会和朝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庞然大物最终才会变成保护大宋朝最大的一柄巨伞。
“阿琦……你相信我吗?”邹晨轻轻的问道,“我想做这件事情,你会无原则的支持我吗?”
陈琦看到她态度坚决便叹了口气,将她揽入怀里,摩挲着她的鬓发,“你要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支持。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你要自己小心……万一华商会直接撇开你自己做,你岂不就是傻眼了吗?”
邹晨则是狡黠的笑,“他们绝不会撇开我的,因为我也是华商会的一员。”
“你说什么?”陈琦听得身上一震。
邹晨就笑道:“当年华商会成立的时候,我家也是成立者之一,而谋划这件事情的人就是我,我自然要为自己考虑,所以就留下了一个理事的位置。这件事情副会长们全部都知道,只是一直秘而不宣罢了。如果我要行使理会的权利,要求他们对这件事情进行商议,只要我准备的理由足够充分,华商会就会召开理事会,对这件事情进行讨论……到时,不过是股份分配多少的问题罢了。”
陈琦惊疑不定的看着邹晨,这个小妻子一直在给他惊喜,如今又拿出这个消息炸了他一下,他真是有些接受不了。
“这怎么可能?”他迟疑的看着邹晨,她居然会有理事的股份?华商会这个庞然大物,自己一直是在仰视着的,里面所有的副会长和理事都是高官显贵。由于股份已经分配完毕,有许多官员想进而进不得,现在已经出现一股难求的情况,也有官员想借着手中的权势去打压别人好求得一股,可是却因为扰乱华商会正常运行,而被华商会暗中解决,最终丢官丢爵。
邹晨故作轻松的耸耸肩膀,“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用到它的一天,以前我总想着在陈家混吃等死过一辈子罢了,没有想到还有分家的一天。如果你们陈家不分家,我是绝对不会做任何生意,不会使用这个权力……”
陈琦叹息一声,再次邹晨拥入怀中。陈家人是什么样的禀性他是再清楚不过,邹晨不过是带了十万贯入陈家,那些人就跟苍蝇见了肉一样纷纷围了上来。要不是邹晨能把持得住,说不得钱早已经被陈家搜刮出去了。又想到她怀孕以来,家里人处处找她的麻烦,都被她一一化解。
如果知道邹晨还是华商会的理事,怎么会放过她?也幸好陈家人不知道,否则分家绝对没有这么容易。
“委屈你了……”陈琦叹息。
“你既是知道我委屈,就帮我好好谋划谋划!”邹晨倚在陈琦的怀里,微微地笑。
“那你得告诉我,你做这件事情最终目的……”陈琦坐直身子,正色道。
邹晨便将心里所想的,挑挑拣拣的和陈琦说了一番。
“你说什么?”陈琦肃容道,“这是第二只手?牵制朝堂和大臣们的第二只手?”
“正是!”邹晨点点头,“皇帝是心脏,大臣们是左手,而华商会就是右手……有了华商会的存在,大臣们做任何事情就必须考虑到他们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可是,自古以来岂有商人干政的道理?”陈琦心里的士大夫心理在作崇,不由得埋怨起了邹晨。rs
第三百七十六章战争之论()
推荐好友姽婳轻语力作《史前女尊时代》,来自末世后文明时代的萌妹纸,穿越史前,和一群史前光裸美男的np情事
“那你说,为什么我们年年和西夏打仗,年年打赢,为什么国库里的钱却要年年给西夏?还要美其名曰什么岁赐。”邹晨笑盈盈的问道。
“这……”陈琦听到邹晨问这个问题,不由得窘然。是啊,西夏一直打不过大宋,可是大宋却是年年给西夏“岁赐”,这是图的什么?
“因为大臣畏战!他们害怕边事一起,会影响到朝中的安定,所以宁可花费大量的银子送给辽人和西的钱,又不是他们自家的钱,他们才不会在乎呢!”邹晨直接将满朝大臣全部骂了进去,“可是华商会不同,一旦有了战争,什么最紧俏?自然是粮食。华商会如果控制了全国的粮食,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肯定是战争。”
“当打仗可以赚钱的时候,大臣们再不想打也不行了,如果不打的话他们自己家里就会造起反来。”
“再其次,还有武器的买卖!”邹晨又说道,“打起仗来,最需要的是什么?粮食和武器还有各种物资。战事一开,市面上粮食就被优先供应给边境,这样粮价自然就提高起来,与此相比的还有各种布区、生铁、盐、人力等等,这些价格都会相应的提高。物价上涨。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对于作坊主们来说,却是极大的利好,毕竟生产的货物供不应求,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加快和扩大产量的动力。”
“作坊主们有了利润会做什么。自然会去大批量的购买原料。这些原料是谁生产出来的?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样就是促进了再一次的消费……无限循环下去,这样慢慢天下的人都会被战争所造福……”邹晨神色肃然,侃侃而论,将战争论给慢慢的解析出来,尤其着重分析了如何大发战争财。
陈琦闻听此言,精神陡然一振。目光炯炯,又问道,“战争总是会死人的!商贾们富足了,可是小民们当如何?”。
邹晨缓缓说道:“现在死一人,朝廷只发给他家里二十贯烧埋费。如果发二百贯五百贯一千贯呢,你说民会惧死吗?当民不惧死的时候,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卫鞅曾言道。治国之道。强国为本。国强自然民强!民若不惧死,奈何之?此计甚好,只是朝廷哪里来得这么多的钱?”陈琦盘算了一下每年的税收,也就是一千八百多万缗到二千万缗左右,这些都是由华商会的海运部和富沙州贡献的。可是每年光是用于修筑边城、水利、城墙就用去了一千多万,现在朝中有了钱。那些大臣们就不将钱当做一回事,甚至将送给辽人的岁币都给提高了。陈琦一想到这件事情就觉得痛心。
“朝廷没有这么多的钱,可是内努有!”邹晨微微一笑,仁宗死后留下的内库每年都以数百万的速度在增长着,如果用这些钱当做死亡抚恤金去抚恤那些战争中死去的民众,绝对是够用的。
这些钱将来等到小皇帝长大后,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大臣们早就眼馋了,可是这些是内努,虽然眼馋却没有办法动。如果能有人帮着小皇帝花掉,大臣们肯定会愿意的。
谁愿意去做这一个领头人去分皇帝的内努呢?这可是招帝王嫉恨的!陈琦沉默不语。
邹晨明白了他的意思,就笑嘻嘻的说道:“其实倒不用去分内努,只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也是可以增加朝廷的税收!”
说到这里想起了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想当然,他总以为自己的变法是好事,所以就希望天下的人都配合,可是却触及官僚和大地主的根本利益,那就是土地。他使用方田均税,要将大地主们隐瞒的土地强行丈量土地,大地主要是能同意才会怪了。
其实,只要王安石的变法不去触动土地,变法还是可以勉强成功的。
但是王安石的军事才能是不可否认的,如果由他来领兵,绝对比朝中大多数不知兵的人要好,再加上他是文臣,大臣们对他也没有多少猜嫉之心。他的军队改革除了保马法,其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王安石没触动土地,那么朝廷中的官员就会大多数支持他。
“现在的税收来源,无非是田税和商税。土地兼并一直是我朝最大的弊端之一,可是兼并的人却是一个个王爷和高官。你若向他们收税这无异于与虎谋皮,这些人怎么解决?”陈琦问道。
“你忘了美洲吗?”邹晨提醒道。
陈琦醒悟,爽朗大笑:“是啊,有了美洲,土地兼并自然可以解决。美洲有大量的土地,足够他们去兼并几十年了,到时他们还会看中这里的几十倾地吗?几十年后,我中国已经改革完毕,到那时木已成舟,能奈何之?”
“田税的事情其实很好解决,只要朝廷掌握了美洲的实际控制权,可以用这里的一亩去换美洲的数甚至数百亩,只要能丈量出来多少亩,你便可以选择在美洲购买几亩土地。这样一来,地主们的抵抗力便会小了。”
陈琦听到这样说,不由得皱了眉,“美洲的土地虽然广茂,可是那里没有人烟,地主们谁会去那里购买土地?”
“美洲有一种作物,一亩产量近百石,种上一亩足够一家人一年吃用了,你说如果有这种作物地主们会怎么做?”邹晨低笑道。
“真会有这样的东西?”陈琦大吃一惊。
邹晨含含糊糊的说道:“上次大哥和三哥去美洲曾经见过。就是忘记带回了……此次再去,我让他们必须要找到这种东西。”
陈琦看到邹晨如此肯定,有心想辩上一辩,可是想到自己对美洲一无所知,而邹家已经去过一次,想必是真见过这等作物了吧。
“田税解决之后。便是军队!可以把村庄住户们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平时种田,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甲法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军事力量,又可以减少军费开支。军队的力量增加强之后,便必须要整顿厢军及禁军,到了年限的老弱兵丁必须退役……由于采用了这个办法。禁军里全是精壮,那么战斗力便会增加。而且由于人数减少,还可以增加士兵们的薪俸。士兵们薪俸增加,死后家里又可以得高额的烧埋费,那么打起仗来肯定会不要命的往前冲。”这却是借用了王安石的保甲法和裁兵法,又加上了一些后世的理论。
“这倒也不错,如此一来老弱兵丁便回归乡籍。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此法也甚好。便可以保证禁军里全是精壮……”陈琦便说道。
邹晨看到陈琦能够赞成自己的“想法”深觉得欣慰。
“没有十几二十年在朝中的摸扒滚打,没有一点人望地位,如果想要做改革?这是必死的结局……”陈琦粗略听了听这些策略,觉得样样都可行,样样都好,可是却苦于自己人言微轻。不能上达天听,深为苦恼。遂摇了摇头。
邹晨便劝道,“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下,你现在刚入学士院,还是当以学习为主,这些可以等到以后慢慢实施。”
“也只能如此……”陈琦无可奈何的说道,只是听邹晨说了这么多,心里只是有了一个笼统的印象,可是怎么去做却是没有一个整体的方向。
便又问道,“你可有大概的方向,仅仅只是咱们说的这些,过于分散。”
邹晨想了一会,想起自己上历史课,历史老师平静的说道:“王安石最大的错误,便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话,由于他的性格,最终形成了宋朝的新旧党争。而党争是宋朝灭亡最大的一把推手!所以从客观原因上来讲,由于熙宁变法才造成了宋朝灭亡是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步,先将粮食这个最重要的东西交到华商会的手里,华商会拥有了粮食的定价权,便会以极大的热情去推动朝廷进行改革;……
第二步,华商会拥有了这些之后,便会寻找一位在朝廷中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就是你,你也可以反过来获得华商会的全力支持在朝廷中占稳脚跟;
第三步,变法实施时,不能触动土地和文人的权利,以免得激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