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套一番后,陈应元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不知道陈指挥使和顾家的婚约如何处置?”随着陈雨地位的提升,这是他眼下唯一介意的事情了,按他的想法,自然是和顾家解除婚约最好。

    陈雨沉吟道“抚台不问,在下也是要说的。顾家的小姐与我有婚约在先,而且并无过错,如果为了迎娶陈小姐而抛弃她,世人怎么看我?恐怕对抚台的口碑名声也不利吧?”

    “这个……”陈应元也踌躇不已。做官的都爱惜羽毛,名声对于文官来说非常重要,自然不能背上一个以权势压人的骂名。他有些后悔,当初要是趁着陈雨还籍籍无名时,快刀斩乱麻把这桩婚事敲定,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现在陈雨已经是堂堂正二品的左军都督府佥事、威海卫指挥使,加上他这个封疆大吏,两家一起逼着顾家解除婚约的话,树大招风,只怕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可是陈应元自己也明白,陈雨只是一个副千户时,他是不可能推动这门婚事的,所以一切假设都没有意义。

    陈雨见陈应元纠结,趁机抛出了解决方案“在下倒有一个笨法子,请抚台看是否可行?先迎娶陈小姐为正妻,然后再娶顾家小姐,对外以陈小姐为尊,关起门来不分大小,给对方一个平妻的名义。这样也算两全其美,抚台觉得呢?”

    “平妻?”陈应元想了半天,觉得自己没有吃亏,也不会坏了名声,便点点头答应了,“只要卓儿是明媒正娶进的门,保证大妇的地位,其余都是细枝末节,都可以商量。”

    陈雨很高兴,这件棘手的事情就这样摆平了,陈家、顾家两边都没有意见,一团和气。

    他趁热打铁“至于提亲和婚期,可能要往后推一推,因为在下马上就要去朝鲜,那边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这个可以,男人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误了正事。”只要敲定了婚事,时间往后推一推,陈应元并没有意见,何况陈雨是去海外“开疆拓土”,干得越好,将来的官职和地位越高,他当然乐见其成。

    说完了私事,陈雨就谈起了公事。他特意跑一趟登州,当然不会仅仅为了这么点小事。

    “抚台,在下在铁山开卫建衙的事情,想必您也听说了吧?”

    “这事本抚自然知道,好像听说你在那边干得风生水起,圣上也很关注。”

    “抚台清楚这事就好。有件事还要求抚台帮忙……”

    陈应元佯装生气“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怎么还这么见外?自家人之间,用得着一个求字吗?”

    “是是,抚台说得对。”陈雨陪笑道,“这事其实很简单。皮岛紧邻铁山,是东江镇的核心所在。这岛上不仅有数以万计的军民,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我经营铁山,皮岛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陈应元点点头“皮岛扼守要害之地,的确紧要。不过东江镇还未裁撤,营兵和卫所又不是一个体系,你要怎么拿下,又让我怎么帮你?”

    陈雨狡黠地一笑“听说东江镇的粮草绝大部分都是依靠朝廷拨付、登莱转运?”

    陈应元也是老江湖了,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懂了。

    “你的意思是让我找借口减少或者停止转运到东江镇的粮食?给你创造控制皮岛的理由和机会?”

    以皮岛为代表的东江镇大部分岛屿都不能种植粮食,人吃马嚼全靠朝廷拨付,粮食一断供,等于釜底抽薪,让东江镇走投无路。而陈雨坐拥铁山近万亩屯田,用粮食来控制东江镇并不难。东江镇在朝廷心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户部拨付下来的粮饷也是一年比一年少,陈应元拿捏东江镇,自然有的是理由,而且不会承担什么风险。

    陈雨笑得很开心“姜还是老的辣,泰山大人果然英明!”

    陈应元也抚须大笑“长江后浪推前浪,贤婿才是算无遗策,我这把老骨头可比不上。”

    翁婿两人针对东江镇和新任总兵尚可喜的腹黑方案,就此出炉,可怜的尚可喜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

第三百零一章 承诺() 
所有的事情都商量好之后,陈应元主动说“既然来了,就去见见卓儿吧。我瞧她那模样,要不是怕人说闲话,只怕早就跑到威海卫去见你了。”

    陈雨忙说“这是应该的,小婿这就去找陈小姐说说话。”

    跟着府中的丫鬟,陈雨来到了后院。径直去小姐闺房自然是不礼貌的,见面的地点在内院小厅,陈雨前脚刚进厅门,后脚就有人赶着去告知陈卓。

    陈雨坐下后,品茗杯中的茶,才喝第二口,陈卓带着小环施施然进来了,朝他福了一福,巧笑嫣然“京城一别,好久不见,陈将军。”

    陈雨还以一笑“确实有段日子没见了。算算时间,我在朝鲜已经呆了四个多月,咱们应该有半年没见面了。”

    小环捂嘴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半年不见,该是多少秋了?难怪古人说望穿秋水,原来是典故出自这里。”

    “哈哈,小环姑娘大才,这都能扯到一起。”陈雨有些忍俊不住。千金小姐俏丫鬟,这正是古装剧的标配啊,有了这么一个活泼的小姑娘,以后的夫妻生活能增加不少乐趣啊!也不知道小环会不会陪嫁过来。

    陈卓抿嘴微微一笑“这丫头被我惯坏了,陈将军不用理她。”然后寻了张椅子坐下。

    陈雨清了清嗓子,说道“陈小姐,咱们也是同患难、共生死的交情了,有些事情,也不必遮遮掩掩。令尊已经托人向我保媒,我也仰慕陈小姐的秀外慧中,两边一拍即合,现在就看陈小姐您的意愿了。”

    陈卓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心里腹诽不已哪有这样直白地对姑娘家说这事的?就算你情我愿,也要请媒人提亲才行,自己上门问算怎么回事?

    小环叹了口气“陈将军,该说你聪明呢还是傻呢?”

    陈雨应付官场的事情游刃有余,撩起妹来也毫不含糊,可是面对这样的场面就有些拿捏不准,毕竟后世相亲的经验用来对付封建社会的千金小姐总是有些突兀。他迟疑地问“此话怎讲?”

    小环翻了个白眼“要说你傻吧,可是你把小姐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要说你聪明吧,可是你又不托媒人提亲,直愣愣地跑来问。你到底懂不懂,就算是贩夫走卒家中,也会找个媒婆登门,对对生辰八字。你这么一开口,小姐要是否认,就违背了本心,要是承认,那就失了体统,别人还以为小姐没人要,恨嫁无门呢!”

    陈雨听明白了,现代社会快生活节奏的那一套,不适合古人。现代相亲,讲究的是效率,学历收入、房本车钥匙一摆,行就行,不行就撤,彼此不浪费时间,可是古人,尤其是大家闺秀,讲究的是含蓄二字,自己这么直白地询问,确实有些欠妥。

    他赶紧说“在下孟浪了,请小姐勿怪。”

    陈卓脸色的红晕慢慢褪去,平静了下来,回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自有父亲做主,我听凭他的安排。”

    这话已经间接说明了她的心思,陈雨当然听出来了。他沉吟片刻,继续说“虽然被小环姑娘吐槽,但有些话还是要当着陈小姐的面说。在下毕竟是一个领兵打仗的武人,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事清,所以不能像其他公子哥那样慢慢地玩含蓄。”

    陈卓听到刀枪无眼几个字,心里不由得一紧。自己的意中人是个掌雄兵、改天命的英雄,又何必用文人墨客的那一套来约束他?

    她静静地看着陈雨,轻轻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什么话,陈将军尽管说,小环的戏言,不要放在心上。”

    陈雨诚恳地说“在认识陈小姐之前,我已经和当时千户家的女儿不打不相识了。我和她一起出入战场,在登州平叛中并肩作战,她也不止一次救过我的命,要没有她,我也不能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和陈小姐侃侃而谈……”

    陈卓深吸一口气“不用说了,我明白了。一个女流之辈,就算有几分本事,可是甘愿追随你上战场,要说她心里没有你,我是不相信的。既然她能生死相依,你自然也须不离不弃。”

    陈雨没想到对方这么坦荡大方,感慨不已“陈小姐的胸襟宽广,让男子都汗颜。都是我惹出来的祸,让你受委屈了。”

    小环撇撇嘴“别光说不练啊,既然都没皮没脸地摊开说了,不如就给小姐吃个定心丸,何时迎娶我家小姐啊?”

    陈雨想了想,对陈卓说“这段日子,我还要去朝鲜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等那边尘埃落地之后,我会带着万人大军凯旋归来,风风光光迎娶你过门,让你成为全山东最耀眼的新娘子!”

    这么炙热的承诺,对古人的杀伤力就相当于那句著名的“一位盖世英雄,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前来娶你”,陈卓顿时就被幸福感包围了,她羞答答地点了点头“嗯,我等你。”

    小环眼睛冒出了小星星,捧着脸颊说“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听起来比那些公子哥文绉绉地借诗传情要震撼多了!”

    陈雨笑着说“小姐我是娶定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可爱的小环姑娘,是便宜别人家的小子呢,还是陪着小姐出嫁?”

    小环也难得红了脸,捂着脸说“好好地怎么又扯到我了?”

    陈卓也笑了“小环和我情同姐妹,自然要跟着我出嫁。”

    跟着小姐嫁过门,这就是所谓的通房丫头了。陈卓和小环心知肚明,陈雨也懂得这里面的门道,电视上都有呢。

    一想到这个俏丫头在行房时侍寝的美妙场景,陈雨就不坏好意地笑了起来,这可是合理合法的三人行啊,现代社会哪有这样的好事?

    陈卓隐约猜到他笑得是什么,顿时羞红了脸,小环更是又羞又急,气得直跺脚“小姐,你就不管管他,任由他这么欺负我?”

    小厅内,陈卓含蓄的笑声,陈雨的大笑,回荡在房间内,气氛很是温馨。

    。

第三百零二章 继承人() 
与陈应元父女谈妥联姻的具体事宜后,陈雨马不停蹄返回了威海卫。

    一踏进自己的府邸,他就发现院子里到处是穿梭的婆子和丫鬟,人人都面色紧张,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回事?”

    顾影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劈头盖脸喝道:“还知道回来啊,苏姐姐要生了!”

    “啊?”陈雨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呆呆地问,“那要我帮什么忙吗?”

    顾影没理他,自顾自钻进了房间里。

    一个看着面熟的婆子从房间里探出头,冲外面喊:“热水烧好了没有?”

    有丫鬟慌忙应下:“好了好了,马上抬过来……”

    陈雨端详了一会,认出这是千户所那个姓张的稳婆,当初苏颖想要打胎就是找的她,没想到接生又是她。他上前几步,重复了一句:“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张氏见到正主回来了,讨好地说:“大人回来了?这里的事情交给女人来做,大人用不着插手,安心等着便是。”

    这时大盆烧开的热水被丫鬟们抬过来了,她们急着送进去,忽略了陈雨,把陈雨挤到了一边。陈雨看着房间的女人进进出出,没人招呼自己一声,自己这个正儿八经的一家之主倒像个局外人。

    里面苏颖的呼痛声清晰可闻,张氏不停地鼓励:“深吸气,用力!”

    陈雨听到这些声音,脑海中模拟苏颖痛苦的分娩情形,一股恐惧慢慢地从心底深处浮了上来。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个孩子,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古代的医疗技术和分娩方法他也知道,根本无法和现代发达的医疗条件相比,能否顺利分娩,全靠运气,女人生孩子都是从鬼门关前走一遭。

    他开始烦躁地踱步,心里设想过种种可能,越想越怕:孩子夭折怎么办?孕妇大出血怎么办?一个没有任何医疗知识、全靠经验的婆子能够胜任接生的任务吗?

    不过想归想,无论如何担心,陈雨也只能枯站在院子内干等,就算他这时候进去,也不能比张氏做得更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屋内终于传出一声清亮的啼哭声,穿透房门,传到了陈雨的耳内。

    陈雨大喜,连忙往屋内走去。果然,顾影欢呼雀跃地冲了出来报喜:“老天保佑,母子平安,是个大胖小子!”

    “是个儿子?”陈雨激动地有些哆嗦,“我当爹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入房内,张氏抱着一个婴儿上前邀功:“恭喜大人,是个儿子,足九斤!”

    “好好好,辛苦你了,要重重赏你。”陈雨说着欲从张氏手中接过婴儿,可是看到皮肤皱巴巴、脸上还有血迹的小小人儿,手足无措,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生怕弄伤了他。

    倒是顾影麻利地接过婴儿,抱在怀里,动作还很自然,白了他一眼:“抱孩子这事是女人做的,瞧你那笨手笨脚的样子。”

    陈雨心情好,也不计较,打趣道:“你动作倒是挺娴熟。”心想,这就是女人的母性吧,同样是第一次接触婴儿,可是顾影比自己适应得多。

    顾影笑眯眯看着怀中的婴儿,问道:“这孩子以后也会叫我娘亲吧?”

    “准确地说,应该叫姨娘。”陈雨端详了一下孩子,现在皱巴巴地还看不出像谁,但是眼睛倒是和自己挺像的。

    看着孩子,陈雨想起了苏颖之前的呼痛声,赶紧绕过顾影,来到里间,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苏颖说:“苦了你了,也算是鬼门关前走过一遭了。”

    苏颖本来强撑着疼痛,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啜泣起来。

    陈雨蹲在床边,抚摸着她的脸颊说:“生孩子的痛苦我没法替你承受,只能日后加倍对你好了。我永远都会记得,你是我第一个孩子的娘,这个地位无人可以取代,以后你在陈家也不会低于任何人。”

    “相公……”苏颖又疼又感动,生孩子的痛苦和委屈、往日里对自己地位的担忧,积累的情绪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了出来,捧着陈雨的手大声哭了起来。

    陈雨轻轻拍着苏颖的后背,他知道女人在这种时刻是最脆弱的,哭泣能够施放压力,所以任由她放声大哭,泪水浸湿了自己的衣袖。

    因为孩子的出生,原本打算立即返回铁山的陈雨推迟了行程,多呆了半个多月,每日就是陪着苏颖说说话,逗逗孩子,享受着从未体验过的天伦之乐。

    陈雨长子出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后千户所,然后是威海卫,连远在海峡对面的皮岛和铁山卫也惊动了。从第二天起,前来到贺的人就络绎不绝,从卫城的赵梓隆、吴大海,到文登县的吴明晋、符有地;从心腹部下张富贵、蒋邪等人,到官场大佬陈应元、朱大典;从登莱三大盐课司大使,到私盐贩子牟老中;从镇守铁山的邓范,到东江镇总兵尚可喜……几乎每天都有人亲自前来或者派人送礼,连陈雨自己都有些惊讶,这两年来,不知不觉已经构筑了一张如此巨大的人脉关系网,囊括官场、军队、黑白两道。

    陈雨自己心里也明白,之所以一个婴儿的问世会引发这么大的动静,是因为自己一手缔造的势力,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继承人,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打下一块地盘、编练一支新军。

    他的发展路线,虽然依托于卫所,在体制内壮大,但是不同于大明任何一个同级别的武将:有精锐的军队,能自行制造火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加上回收和垦荒的屯田,从武器装备到粮饷都可以自给自足,独立性极强,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撇开朝廷单干,甚至造反。虽然陈雨自己暂时没有自立门户的打算,其他人也认为这样一个简在帝心的当红人物不可能走上那种大逆不道的道路,但实力摆在这,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军阀在这样的乱世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

    可是这样的军阀及其名下的军队,没有大义名分,人身依附性很强,一旦陈雨出现什么意外,整个体系分崩离析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所以,有了一个能够凝聚人心的继承人,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了。虽然苏颖只是一个妾,她的儿子只是长子,不是嫡长子,将来也许还有其他的竞争者出现,但目前至少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

第三百零三章 再回铁山() 
威海卫海岸,数艘水师的战船停泊在岸边等待出发,陈雨在码头上和前来送行的人一一告别。

    赵梓隆、吴大海等人也从卫城赶了过来。陈雨交代赵梓隆:“威海卫的改造就交给你们了,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就派人来铁山报告,两地乘船往来也用不了几天,就算带着部队赶过来也来得及。”

    赵梓隆回答:“目前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武官劝退、编练战兵、收回屯田都没有太大阻力,应该不会惊扰大人,更无须动用铁山卫的部队,有什么事,本卫的新军就能应付。”

    陈雨满意地点头:“有你和吴镇抚坐镇,威海卫我放心。另外,你提出的骑兵营计划,我也赞同,火器化部队同样离不开骑兵。关于人选,我相信你的眼光,营官就定那个马晁,士兵由他挑选,你来把关;至于采买战马的费用,我来保证,暂按五百匹的规模购进,先拨三万两够不够?”

    “够了够了。”赵梓隆说,“通过大同镇那边买青海或者漠西蒙古的马,大约是三十两一匹,如果能够搭上漠北、察哈尔等部落的线,十两一匹也不是不可能。把边镇打点的费用和马匹沿途运输的损耗都算进去,二万两银子也差不多了。”

    “骑兵非常重要,等以后有了足够的人还要扩编。这次就拨三万两,有剩余的话,用来给骑兵营添置装备。”

    赵梓隆点头应下:“下官知道了。”

    交代完公事后,苏颖抱着儿子,在顾影和几个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赵梓隆和吴大海识趣地退让到一旁。

    “相公,虽说儿子才出生,起名的事不急,但是你这一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请相公先给他取个名字,哪怕有个小名也好。”

    古人取名比较讲究,加上没有上户口的刚需,大名往往到了一两岁之后才取,刚出生多半只有个小名,等长大后还要定下字和名号,大户人家更是如此。

    陈雨第一次当爹,取名字实在没什么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