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雨入主朝鲜铁山之后,帮助尚可喜兄弟击败沈世魁、统一皮岛各方势力,并足额拨付粮饷,让这支昔日的强军逐渐恢复了元气。现在面对不可一世的关宁军,不需动员,士气就上来了——朝廷每年征收的辽饷等军费,绝大部分都拨给了关宁军,他们吃肉,东江镇连汤都喝不上,早就看对方不顺眼了,现在正好是一较高下的时候。

    四万大军从军营中涌出,骑兵在两侧,步兵在中间,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浩浩荡荡往关宁军的方向迎了上去。

    在蓟州和香河县的交界处,两支同为北方军镇的大军在宽阔的平原上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第五百零三章 鸟枪换炮() 
一万关宁军与四万东江镇大军在蓟州和香河县交界处相遇,拉开了架势准备大干一场。密密麻麻的兵丁将方圆数里的平原都铺满了,从空中俯视下去,漫山遍野都是人。

    光论兵力,东江镇是对手的几倍,光骑兵数量就与对方全军不相上下,而且武器装备上也是鸟枪换炮。在文登营的资助下,大量步兵换装了简配版的火铳,并接受了文登营的操练,除了没有刺刀,与文登营的战兵没有太大区别,骑兵也装备了威海卫兵工厂新研发的短铳。

    但关宁军面对数量远胜自己的对手,并不发憷,多年积攒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不惧怕除满清骑兵之外的任何对手,在年轻气盛的主将吴三桂看来,这群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挡不住关宁铁骑的倾力一击。

    吴三桂根据夜不收收集到的零星信息,进行了简单的战前布置:“尚可喜的部队马步军都有,据说有大量火器,但没有大炮,本官估计与以前的登州叛军实力相差仿佛,不足为惧。咱们就按照当年打叛军的法子,一举突破,冲散对方之后,不必恋战,直接往京城前进,这支偏师不是咱们的目标,文登营才是正主,切记!”

    将领们纷纷应道:“属下明白了,就直接冲他丫的!”

    “东江镇越来越不成器了,当年毛文龙奔袭鞑子老巢时何等威风,靠得是精锐马军,可不是那些烧火棍!”

    “就是,关内的官兵火器不少,可是谁能挡住鞑子?也就咱们关宁铁骑能与鞑子在野战中势均力敌。”

    明确作战思路后,关宁军开始往前运动,漫天灰尘中,蹄声隆隆,大队骑兵不紧不慢地前进,准备在适当的距离发起雷霆般的冲锋。

    面对几里之外的对手,尚可喜有些兴奋,跃跃欲试,他正想下达全军迎敌的命令,忽然想起一事,扭头吩咐左右:“把文登营派的随军参赞请来。”

    片刻之后,苏粗腿在亲兵的带领下,来到尚可喜身边。屡次立功之后,他已经升任副千户,职务为营官,目前的差使是文登营派驻东江镇随军参赞,用陈雨的话说,是文登营驻皮岛军事顾问,只不过换了个这年头大家能懂的称呼。东江镇步兵的火器训练,都是他一手操办,而且对尚可喜的作战指挥有建议权。

    在登莱巡抚陈应元按照陈雨的指示彻底断了皮岛的粮饷拨付后,东江镇吃穿用度都是仰仗文登营,“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尚可喜当然不敢怠慢这位参赞。见苏粗腿来到,恭敬地说:“关宁军即将发起攻击,如何应对,请苏参赞指点。”

    苏粗腿客气地回答:“下官只是参赞谋划,行军打仗还是由尚总兵说了算,不敢僭越。不过有几点想法,供镇台参考。”

    尚可喜拱拱手:“愿闻其详。”

    “关宁军皆为马军,打起来之后肯定是直来直去的那一套,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且根据抓获舌头的说法,吴三桂不想在此地纠缠,欲冲过我方军阵直插京城。而我方兵力占优,又有大量火铳手,可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慢慢与其周旋。”苏粗腿指着前方慢慢前进的大队骑兵说,“他们越急躁,我们就越不必担心,等敌人靠近后,火器打一阵,吴三桂占不到便宜就会从侧翼进攻,到时候马军迎上去硬扛便是。文登营火器的优势不用说,短兵相接就看镇台的了。”

    尚可喜虽然没有指挥大规模火器化部队的经验,但是当初文登营从海上发射火箭驱散沈世魁部队的一幕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他对文登营火器很有信心,闻言拍着胸脯说:“文登营的火器和操练法子,本官是信得过的,挡住关宁军三板斧后,就看东江镇儿郎的本事吧!”

    说话间,关宁军已经越跑越近,开始逐渐加速,看样子是要发起总攻了。

    尚可喜接连下令,调度部队列阵,步兵居中,骑兵保护侧翼,自己亲自带着几百女真人为核心的家丁镇守中军,准备迎敌。

    双方的距离慢慢缩短,关宁军开始加速奔驰,隆隆的蹄声响彻整个战场,灰尘笼罩了天空,声势惊人。

    两里,一里……随着前锋部队进入指定攻击位置,吴三桂举起马刀,高声下达了进攻命令:“全军听令:所有人进攻,后退者斩无赦!”

    骑兵们双脚夹住马腹,狠狠地抽了一鞭子,全力冲刺起来,一万余匹战马的冲锋,让大地都开始颤抖。

    东江镇步兵按照教官操练的方法,端起火铳,瞄准前方,但是都没有胡乱开火,等待着敌人进入最佳射程。

    以往在这样的状况下,面对数量惊人的骑兵冲锋,鸟铳手们都是早早地开火,为自己壮胆,至于打不打得中就听天由命了。但在文登营派来的教官训练下,没有命令擅自开火是要挨鞭子的,战场上则直接砍头。所以,尽管火铳手们非常紧张,却几乎没有人扣动扳机,虽然还是有人扛不住这样的压力早早开了枪,被督战队一刀砍翻,但在数以万计的大军中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远程火力的压制,关宁军轻松地靠近了对手,前锋离步兵阵列只有几百米了,眼看就要冲入阵中开始屠杀,这时随着此起彼伏的口令声,枪声响了。

    “呯呯呯……”爆豆子一样密集的枪声大作,一时盖过了万余骑兵的蹄声,浓浓的烟雾弥漫在阵列前方,无数火铳喷出了橘红色的火焰,弹丸像雨点般飞向了高速靠近的骑兵。

    趾高气扬的关宁铁骑像是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墙,纷纷栽倒。庞大的战马在惯性作用下往前翻滚了几圈然后倒地,绊倒了后方的骑兵,冲锋的势头一下就被遏制住了。

    烟雾中,军官们大声呵斥:“前排赶紧退后装药,后排顶上去。胆敢擅自后退动摇阵列者,斩!”

    火铳手们紧张地完成了换位,装弹的装弹,射击的射击。第二排射击完后,再由原来的第一排重新顶上来,周而复始,火力强度始终没有减弱。

    猛烈的弹幕中,仍然有零星的关宁军骑兵靠近了步兵阵列,毕竟仅仅依靠火铳的轮流齐射,还是不足以完全挡住骑兵冲锋的。因为东江镇的步兵阵没有刺刀掩护,骑兵们奋不顾身地冲入阵中,砍翻了面前的火铳手。

    但是东江镇的人数优势太大了,很快就有人补上了前排的空缺,而关宁军在枪林弹雨的压制下,加上前方同伙和战马尸体的阻拦,冲不起来,少量骑兵始终无法撼动对方的阵列。

    关宁军终究是明朝数得着的强军,经验丰富,眼看以寡敌众不能正面冲破步兵阵列,呼哨一声,大队人马很有默契地往两侧迂回。稍有常识的行伍都知道,明军鸟铳手部队的侧面和后方是其软肋。

    这时等候已久的东江镇骑兵呐喊着迎了上去,腰间挎着马刀,手里端着一柄关宁军从未见过的短铳。关宁军则举起了标配的三眼铳,双方互相瞄准。

第五百零四章 南北拒敌() 
关宁军正面进攻不利,及时改变了思路,转而迂回攻击对手两侧。

    在对手全是步兵的情况下,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步兵阵列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远不及骑兵,强如文登营也要牺牲正面火力密度,用空心方阵应对骑兵。但很不巧的是,东江镇是典型的骑、步兵混编军队,他们的骑兵曾深入敌后,经历过与满清军队鏖战的历练,不比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差太多。

    面对呼啸而来的关宁军,东江镇骑兵毫无惧色,第一时间迎了上去,除了腰间挎着的马刀,手里还端着一种对手从未见过的短铳。

    这种短铳是威海卫兵工厂根据陈雨的要求和林继祖的设计制造的,是第一次用于实战,连文登骑兵营都不曾用过。其设计思路是在步兵火铳的基础上缩短了铳管长度,并根据骑兵作战的特点对枪机结构进行了优化,更利于马上操作,不管是装填弹药还是清理枪膛都更方便,缺点是射程上明显缩水。但是即便是射程变短,仍然明显优于三眼铳的攻击范围,而且威力也更大。

    关宁军也看到了对手的短铳,以为是三眼铳的单管版本,不屑一顾,纷纷举起了粗壮的三眼铳,对准前方,点燃了长长的火绳。虽然此时距离尚远,三眼铳三十步的有效杀伤射程和糟糕的命中率无法发挥效果,但火绳枪延时射击的特点必须提前准备,他们也无法精确控制击发时机。

    东江镇骑兵使用的是燧石击发方式,却并不急着扣动扳机,耐心等待着对手进入最佳射程。

    双方的速度都很快,距离从一千步到八百步、五百步、三百步……在相距百步左右的时候,东江镇骑兵散开队列,纷纷扣动了扳机。

    “呯呯呯……”密集的枪声此起彼伏,弹丸雨点般飞向关宁军,高速奔驰的骑兵一头撞上了弹幕,手中的三眼铳还未开火,就纷纷栽倒在地。他们虽然大多身披两层甲,却也挡不住铅弹强大的动能,锁子甲和棉甲都被击穿,胸腹被凿出一个个血洞,血花四溅。

    关宁军大惊失色,对手的短铳之精良远胜自己,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不堪。情急之下,俯身于马背上,以减少被打击面积,伸出手举着火铳对准前方,至于是否瞄准,就顾不得了。

    东江军前排骑兵第一轮射击后,拉开了彼此的距离,让后方的同伴穿插压上,在奔跑中开始了第二轮射击。

    “呯呯呯……”,“嘭嘭嘭……”

    各种响声交织在一起,短铳和三眼铳先后打响,弹丸在半空中乱飞,虽然准头都非常感人,但还是有不少人倒在弹雨之下。

    双方的武器优劣立马分出了高下。短铳可以撕开精良的锁子甲和棉甲,但三眼铳在三十步之外很难对批甲的对手造成太大伤害,很多东江骑兵挨了流弹之后,只要不正中要害,仍然可以继续作战。还没进入短兵相接,关宁军就处于下风,伤亡比例明显高于对手。

    很快,疾驰的骑兵轰然一声撞在了一起,火铳失去了作用。东江军顺手将轻巧的短铳插入马背旁的袋子,抽出了马刀,而关宁军习惯性地举起了打完弹药的三眼铳,当做笨重的钝器挥舞着冲了上去,双方进入了白刃战。

    锋利的马刀切开了一个又一个关宁军士兵的咽喉,粗重的三眼铳砸得东江兵皮开肉绽,双方用最惨烈的方式肉搏,一条条生命消逝在战场上。

    尚可喜在中军位置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变化。眼见双方骑兵陷入鏖战,难分上下,进入了关键时刻,他高举起马刀,大呼:“儿郎们,随我来!”

    数百女真家丁跟在尚可喜身后,呼啸而出,挥舞着狼牙棒、短斧等兵器,像一群嗜血的野兽般突进了混战的人群。

    这张王牌一打出来,原本还能苦苦支撑的关宁军立刻陷入被动,女真骑兵们个个孔武有力,不亚于满清的巴牙喇,所向披靡,三五成群结队的关宁军士兵瞬间被冲了个落花流水。

    东江兵瞧出便宜,自发地聚集在女真人身后,形成锥形队伍,向对手发动了凿穿攻击。队型松散、各自为战的关宁军在对方犀利的突击下,一退再退,颓势尽显。

    终于,后方响起了铜锣声,关宁军鸣金收兵,如释重负的士兵们调转马头,潮水般退却,抛下一地的尸体。

    战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东江兵兴奋地举起兵刃庆祝,大名鼎鼎的关宁军也不过如此嘛!

    尚可喜更是得意洋洋地举刀指着溃败的对手高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你们不如把辽饷都让给我们东江镇,滚回家带孩子吧!”后方的士兵们爆发出得意的狂笑,听在关宁军耳中分外刺耳。

    吴三桂收拢溃兵,退出两里之外。清点一番后,短短时间内居然损失了近两千人,可谓损失惨重。

    他脸色阴霾得似乎能滴出水:“没想到与文登营勾结后,皮岛的那些家伙居然有如此惊人的战力?”

    辽东的援军被半路杀出的东江镇挡住,遭遇重挫,寸步难行,山东的朝廷大军也在威海卫遇到了坚强的抵抗,进退两难。

    威海卫的土城硝烟滚滚,大炮和火铳喷射着火焰,密集的火力让几万大军的攻势一再受挫,看似简陋的两人高土墙变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

    祖宽满脸烟尘,表情凝重地注视着前方。

    这已经是双方交战的第五天了,大军在土墙下损失了近万人,却始终无法突破。期间他们也一度爬上了墙头,却被火铳兵的刺刀又驱赶了下来——对方这种能远战能肉搏的兵种让战斗变得异常艰难,加上工事和大炮的加持,不到一万人的守军,硬生生打退了六万大军数十次潮水般的进攻。虽然守军也有不小的损失,但伤亡比例远小于朝廷大军,加上背靠威海卫占了粮食弹药补给的优势,估计再支撑十天半个月也不成问题。

    各路总兵聚集到祖宽身边,纷纷问道:“祖将军,高公公是什么打算?再这么拼下去,对面能撑,咱们可撑不住了!”

    祖宽无奈地回答:“兵部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让我们‘涤荡威海余孽后即刻北上勤王平乱’,不攻破对面那道土城,咱们怎么向朝廷交代?高公公也说了,咱们如果连文登营一万留守部队都啃不下,又怎么去跟陈、尚的八万大军拼命?”

    总兵们哀嚎一番,各自返回队伍,准备下一轮的厮杀。

    陈雨的部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没有动用主力部队的情况下,一南一北两股援兵都被挡在安全距离之外,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朝廷。

第五百零五章 穷兵黩武() 
陈雨的周密部署,让一南一北两支援军陷入了困境,无法支援京城:吴三桂的一万精兵被尚可喜四万东江兵挡在蓟州,寸步难行;高起潜、祖宽等人为首的六万大军则被邓范七八千人拖在威海卫,骑虎难下,进退维谷。至于西面的虎大威、杨国柱等人,一来顾忌文登营的实力,二来不愿与这支功勋卓著的强军同室操戈,以种种理由拖延兵部的调遣,杨嗣昌三面合围文登营的计划彻底破产,使得陈雨可以心无旁骛地率领四万主力大军对付朝廷。

    “清君侧”的一盘大棋初建成效,一切都按照陈雨的原定计划顺利进行,亲文登营的势力乐见其成,朝廷方面则惶恐不安。

    在崇祯等君臣眼中,大明的统治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而在千里之外,却有人把这看作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盛京,皇宫。

    满清权贵悉数到场,在皇太极的主持下商议如何利用明廷的这次危机做文章,为大清谋取利益。

    主管兵部的成亲王岳托向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权贵们通报了满清从明国境内探知的消息。

    “……陈雨广发檄文后,迅速起兵,不走陆路,由海路北上,围困明京师,朝野上下束手无策,而勤王平乱的兵马仓促之下来不及调集,西北各军镇尚未出兵,辽东镇派出吴三桂南下,原本监视文登营的数万大军则在山东境内,与陈雨留下的一支偏师纠缠。目前看来,明京师孤立无援,而文登营攻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场动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豪格问:“陈雨北上的兵力有多少?”

    岳托回答:“据探子回报:陈雨统领的主力约为四五万左右,另外东江镇总兵尚可喜从皮岛等地纠集了四万人一同前往,总兵力将近十万。”

    “十万?”豪格倒吸了一口凉气。当初他和阿巴泰的两三万大军被文登营几千人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折磨的死去活来,大败而归,现在居然总兵力有十万之多,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多尔衮看出了豪格的心思,说道:“肃亲王不必忧虑。这十万人中东江镇就占了一半,自从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前年陛下亲征朝鲜,如果不是陈雨断了后路导致大清提前撤军,皮岛早就被铲平了。我们需要提防的只是陈雨的四五万人。”

    岳托也说:“睿亲王所言极是。据探子称,即便是这几万人,也是陈雨为了北上临时扩充的,大部分还是威海卫和铁山屯田的青壮,未经历过实战,其核心力量,还是参与过朝鲜平安道和明国京师几次战役的万余人。”

    皇太极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今日把诸位都召集过来,不是为了探讨文登营的兵力虚实,而是商议如何利用陈雨此次‘清君侧’兵乱的机会,为大清谋求好处。”

    豪格不解地问:“父皇,明国君臣狗咬狗,我们看热闹就好,还有什么商议的?”

    皇太极恨铁不成钢地地瞪了他一眼,转而问多尔衮:“墨尔根代青有什么见解?”

    多尔衮略一思索,然后试探着说:“陛下的意思,可是趁着这个机会,打着替崇祯解围的机会入关?”

    “还是墨尔根代青远见卓识,豪格打仗还行,治国理政比你差远了。”皇太极点头道,“如今大清与明国打算议和,双方关系略有缓和,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发兵。朕再考考你,大清为什么要出兵,出兵又能有什么好处?”

    多尔衮低头想了想,镇定地回答:“出兵的原因显而易见:陈雨野心勃勃,绝不甘于屈居山东一隅,悍然发动兵乱,如果让他成功,即便不能取明皇而代之,也会窃取军政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此人练兵打仗的本事都不俗,对大清又素来敌视,有这样一个人掌控明国朝堂,绝非大清之福,所以,我们决不能让他上位。”

    皇太极赞许地点头:“说的很好,继续。”

    “至于出兵的好处嘛,除了阻止陈雨上位,让大明继续孱弱下去,臣以为,还可以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多尔衮侃侃而谈,“虽然大清入关取明而代之的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