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吉安看见他的狼狈模样,心痛不已,厉声说:“都是死人吗,没看见公子都喊救命了吗?”

    随行的官兵操起兵刃上前,想要抢人,周围警戒的文登营士兵们纷纷跑了过来,列成人墙挡在前方。

    “且慢。”陈雨斜眼看着曹吉安,“曹公公,久仰大名。咱们同在山东为官,今日却是第一次见面,如果你是来赴宴的,那就请上座,但是跪在地上这个人,还请你不要碰的好。”

    曹吉安阴着脸望向陈雨:“文成伯,咱家也是久仰你的大名,年少成名的英雄人物,一直仰慕的紧。喜酒就不喝了,薄礼也可奉上,但修儿是咱家的义子,一直当亲儿子看待的,今儿个无论如何都要带走。”

    陈雨悠悠地回答:“本官知道他是曹公公的义子,也会给这个面子,人你可以带走,但不是现在。本官说过,要让他在这里跪三天三夜,少一个时辰都不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万万不可能收回的。”

    曹吉安踏上前一步,面目狰狞:“文成伯这是要和咱家过不去了?请问修儿犯了何事,要受你这般羞辱?”

    “你的宝贝干儿子半路劫人,掳走了本官的宝贝女儿、文成伯即将过门的妻子!”陈应元从院内走出,朗声道。

    “而且还和鞑子沆瀣一气,私通鞑虏的罪名,请问曹公公是不是要替你的义子担下来?”陈雨补了一句。

    曹吉安愣住了,他虽然猜到了曹不修的意图,但没有想到那伙“辽东商人”居然是鞑子,这下事情倒是有些棘手了。

    三人鼎足而立,互不退让。旁边的宾客们端着酒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个个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第四百二十章 峰回路转() 
众目睽睽之下,曹吉安以一敌二,与陈雨、陈应元正面对峙,看似不落下风,其实有苦难言,心中的尴尬和焦灼只有自己明白。

    他虽然是堂堂镇守太监,顶着皇帝身边人的光环,但毕竟来山东的时间只有一年多时间,根基尚浅,影响力也就局限于济南一带,真要较起劲来,是搬不动登莱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的,更别说陈雨这种有兵有权,政治地位也在自己之上的地头蛇了。对方手握重兵,真要撕破脸,他一个宫里出来的宦官,拿什么抢人?只不过为了义子和面子,不得已硬着头皮上罢了。

    曹不修看出了一些端倪,感觉自己凶多吉少,绝望地说:“义父,一定要救救儿子,您老人家要是不管我,三天三夜之后,只怕我没命回到济南见您了……”

    曹吉安看见义子的神情,痛心不已。

    曹不修是自己的堂侄子,因为自己一个阉人无法娶妻生子,才从堂兄那里过继过来传承香火,这么多年下来,亲眼看着长大,早已当做了亲儿子一般,百般溺爱,有求必应,断无可能亲眼看着他受这样非人折磨的。几天下来,惊吓过度加上肉体的折磨,曹不修未必会死,但命也要去半条,落下病根是免不了了,而且这样的羞辱过后,以后还怎么见人,还有哪家的大家闺秀愿意嫁给他,曹家的香火怎么延续?

    没有人能够明白一个阉人对于后人和香火的执着。

    换做其他官员,碰到自己儿子作奸犯科,犯下掳人妻子、勾结鞑虏等罪行,理亏在先,得罪的还是权势犹在自己之上的大人物,多半会抛下一句“逆子,死不足惜”,给足对方面子,然后私下里再行斡旋,换取谅解,从轻发落。

    但阉人多半性格偏激,怎么可能有耐心做这样的水磨功夫?

    一想到不能当场救下义子可能发生的后果,曹吉安面部有些扭曲起来,他咬着牙亲自走过去:“咱家就是要带人走,倒要看看谁敢拦?”

    组成人墙的文登营士兵有些发愣,对方的官兵和侍从他们不怕,但是这个大太监自己出马,该怎么办?看着慢慢走过来的曹吉安,他们一时没了主意,纷纷扭头望向陈雨,希望得到明确的指示。

    曹吉安走到人墙面前,伸手去拉士兵们的胳膊,嘶声道:“让开!”士兵们不敢让开,却也不敢向他动手。

    在场所有人都呆住了,官场上的人物,就算撕逼,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赤膊上阵,曹太监这是一点体面都不要了吗?

    陈应元不停地捋着胡须,面色严峻,却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个阉人发疯,自己顾及身份,是不可能跟他一样发疯,挽起袖子上前干架的,但总不能让人打死他吧?

    陈雨冷眼看着这一切,毫不犹豫地下令:“没有本官的命令,不准放任何人靠近曹不修一步!”

    士兵们得到了明确的指令,心里有了底,牢牢站定,任凭曹吉安如何撕扯,都无法前进一步。好几人的脸上被抓出了血痕,却一动不动。

    陈雨接着下了第二道命令:“曹不修私通鞑虏,罪大恶极,不管谁胆敢掳走人犯,都以同犯论处。来人,把闯进千户所的这些帮凶全部抓起来!”

    外围更多的士兵小跑着进入了广场,围住曹吉安带来的侍从和官兵,一顿枪托砸下去,惨叫声一片。

    曹吉安身体孱弱,撕扯了半天,一个士兵也拉不动,自己却气喘吁吁,发髻也乱了。听到惨叫声后,扭头一看,自己带来的几十人全部被捆了起来,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他红着眼瞪着陈雨:“你真要赶尽杀绝,彼此结下生冤死仇?”

    陈雨镇定地看着他:“路都是曹公公自己选的,怨不得别人。本官奉劝一句,强龙不压地头蛇,威海卫是我的地盘,你这样胡搅蛮缠,除了让自己难堪,毫无用处。还有,私通鞑虏的罪名不小,谁也担当不起,你这么做,只会把曹不修推入无底深渊!”

    这话的威胁非常明显,本来只打算让曹不修吃点苦头,如果曹吉安发疯撒泼,那么就送佛送到西,敲定通虏的罪名,送曹不修上路。

    曹吉安咬牙切齿地说:“私通鞑虏只是你一面之词,谁能作证?不要拿大帽子压人,咱家不怕!”

    陈雨哼了一声:“你倒也不傻,知道鞑子都被我杀了,死无对证。不过是否有罪,咱们可以一起去御前打这个官司,在此之前,人你不能带走。”

    曹不修害怕地浑身发抖,事情越来越麻烦了,如果等到了京城才能有希望脱离陈雨的魔爪,鬼知道这期间自己会不会被折磨致死?

    曹吉安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怔住了,停下了撕扯的动作。呆了半天后,他追问了一句:“当真不放人?”

    陈雨缓缓摇了摇头:“不放!”

    曹不修牙齿格格直响,哆嗦着说:“义父,我不想死……”

    曹吉安爱怜地看着他,如同看着幼崽的野兽,“放心,义父不会抛下你。”

    说完这句话,曹吉安伸手一个一个解开了袍子的扣结,然后慢慢地脱下身上的宦官服饰。

    众人盯着他,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曹吉安甩掉了外面的衣服,露出了里面绣着图案的蓝底金纹的袍子。

    陈应元动容道:“御赐蟒袍?”

    宾客们也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曹公公居然还有蟒袍,看样子这事要峰回路转了。”

    陈雨定睛一看,这件袍子上锈了两条似龙非龙的动物,乍一看,与崇祯的龙袍有几分相似。他扭头问陈应元:“这是什么路数?一个太监穿龙袍,算不算僭越,可以砍头的吧?”

    陈应元摇摇头:“这不是龙袍,是蟒袍,龙爪有五趾,而蟒只有四趾,本朝一般是给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据我所知,本朝除了司礼监掌印、秉笔和东厂、御马监提督,以往宫中派出的镇守太监极少有这样的殊荣,圣上赐给他这件蟒袍,看来大有深意啊。”

    曹吉安咯咯笑了起来,头上散乱的发髻风中凌乱,看起来份外诡异。

    “圣上御赐咱家这件蟒袍,命咱家监督山东文登营指挥使、太子少保、文成伯,避免其拥兵自重、行不法之事,文成伯不在山东期间,咱家可以掌管全省兵权,文武官员皆要听从号令!”

第四百二十一章 曹吉安的选择() 
曹吉安的话一出,所有人一片哗然。眼看着他奈何不了陈雨这样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只能自取其辱,没想到忽然放出了这样一个大招,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陈应元手一抖,扯断了几根胡须,却顾不上痛,小声问:“贤婿,此次入京,圣上可曾提起这件事?”

    陈雨眯起了眼睛,看不出喜怒哀乐,缓缓地回答:“确实提起过,赐给曹吉安令牌和蟒袍,平时协助我管理山东军务,如果我出征就接管兵权,说是防止朝野之间非议我文登营一家独大……”

    “如果属实,那就有些麻烦了。”陈应元皱眉道,“虽说他的权限只是协管军务,掌管兵权也仅限于贤婿离开山东期间,而且与曹不修之事没有直接关联,但他的差使毕竟是圣上金口御命,就不能轻易得罪……曹不修的事情,只怕要重新考虑了。”

    陈雨没有吭声,盯着有些癫狂的曹吉安,脑中开始急速思考起来。

    表面上看,眼前只是为了曹不修掳走陈卓一事,自己和曹吉安的意气之争,但是从曹吉安亮出蟒袍、搬出崇祯任命的差使那一刻起,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对付一个镇守太监,天不会塌下来,但是曹吉安口口声声说自己被皇帝委任监视文登营,那么要对付的就不仅仅是曹吉安一人了。都说打狗要看主人,之前打的狗是曹不修,主人是曹吉安,可是现在的狗变成了曹吉安本人,主人变成了崇祯,之间的区别就大了。

    陈雨并不畏惧皇权,之所以愿意表面上遵守官场的游戏规则,根本原因在于打破体制约束的时机尚不成熟,文登营也没有做好与朝廷彻底翻脸的准备,而且现在仍然能从体制内获取政治上的好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自己被曹吉安逼上了梁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认怂,放掉曹不修;要么硬刚到底,彻底和曹吉安翻脸。而第二个选择可以说意味着和朝廷决裂,接下来似乎就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可是,现在的文登营真的到了扯旗造反的时候了吗?

    现在还是崇祯七年,李自成还在洪承畴的手下苟延残喘,皇太极也没有做好入关逐鹿中原的准备,大明皇帝还是中原正统。虽然文登营有数以万计的军队,也有威海卫和铁山卫这样的根据地和粮食基地,实力在大明各种势力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与任何军队正面交锋不落下风,但在这种时候造反,天下百姓真的会认同一支造反的官兵吗?

    陈雨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脸色严峻,他发现自己没有把握在这种匆忙起兵的情况下能掌控大局,取代明王朝。大明建国数百年,朱家王朝的正统深入人心,即便文登营凭借完善的火器化部队和良好的后勤保障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但是没有大义名分,就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又怎么在短时间内稳定大局,同时应对清军的进攻、流民军的袭扰、旧官僚的反噬?

    可是不造反又怎么应对眼下的局面?如果就这么认怂,曹吉安压过自己一头,以后还怎么服众?陈雨陷入了两难,心中天人交战,无法下定决心立刻撕破脸造反,却也找不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这些念头在陈雨的脑海中盘旋,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旁人并没有察觉他的异样,都以为文成伯够强硬,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已经有人私下议论。

    “这下曹公公骑虎难下了,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但是圣命只让他监督文登营、协管军务,终究和曹不修的事情没有关联,要是文成伯不松口,他也无可奈何。”

    “是啊,这么僵下去,曹公公顶多到御前给文成伯上眼药、穿小鞋,但那也是事后的手段了,眼下还是奈何不了手握兵权的文成伯啊!”

    ……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但还是顺风飘到了曹吉安的耳中。

    他说出那番话之后,就定定地看着陈雨,希望对方能被吓倒,但对方始终没有松口,甚至一声不吭,似乎对他的威胁不屑一顾,心里逐渐冷了下来。等听到这些旁观者的议论,更是如堕冰窟。

    都说拉大旗扯虎皮,难道,皇爷这面大旗,也撼动不了陈雨这个嚣张跋扈的武将吗?

    曹吉安越想越远,他联想到了祖大寿、左良玉等人,仗着手上有兵,对圣旨阳奉阴违,皇帝也无可奈何,文官杀了一个又一个,可极少处置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陈雨崛起虽然也就这几年的功夫,但是论实力,似乎不在辽东祖大寿之下,比起左良玉之流还要高出一筹,真要铁了心对付自己,只怕皇帝也是有心无力,未必能给一个掳走官员妻子、有私通鞑虏之嫌的宦官义子出头。

    曹吉安越想越绝望,他又看了可怜巴巴的曹不修一眼,终于下定决心,作出了一个决定。

    众目睽睽之下,曹吉安颤抖着往前走了几步,呆立片刻,忽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全场哗然,事情的发展真是曲折离奇,刚才似乎重新扳回局面的曹公公,居然就这么下跪了?一个身穿御赐蟒袍的镇守太监,当众下跪,当真说不出的诡异。

    宾客中大多是官员,政治敏感性很高,几乎是下意识地齐刷刷闪到两旁,避开了曹吉安的正面。开玩笑,他身上可是代表皇权威严的蟒袍,谁敢站在他的面前?

    陈应元也是立刻侧身站到一旁,顺手推了陈雨一把。陈雨不由自主后退了两步,站定之后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心中却是如释重负,事情有转机了,台阶送上门了。

    “咱家教子无方,这逆子作奸犯科,确实该惩治。”曹吉安哆嗦地开口,脸上尽是不甘和绝望,“还请文成伯、陈巡抚高抬贵手,让咱家带回去严加管教……”

    陈应元几步窜到曹吉安身旁,扶他起身,和颜悦色道:“曹公公,有话起来说,您身上是御赐的蟒袍,这么下跪,没人承受的起。至于贵公子之事,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嘛,对吧,贤婿?”最后一句却是对陈雨说的。

    陈雨也点了点头:“老泰山说的是。曹公子一时糊涂,做出了错事,虽然要依照律法惩治,但本官终究不能代替刑部、大理寺,这些事情,该交给有司办理。”

    “那么,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陈应元应变得很快,“曹公公,贵公子也受了教训,就请你把他带回去管教,至于是否追究罪责,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何?”

    曹吉安在陈应元的扶持下勉强站立,似乎随时会摔倒,闻言点点头:“那就多谢二位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三人行() 
翁婿两人一唱一和,表面上给了曹吉安面子,但曹吉安自己却心知肚明,这一次是栽倒姥姥家了,不仅颜面扫地,而且与陈雨的矛盾公开化了,彼此成了在山东境内的头号敌人,以后必然是有你无我的结局。

    士兵们松开了曹不修,曹不修连滚带爬扑到曹吉安脚下,抱着腿嚎啕大哭。

    曹吉安用力拉他起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还嫌不够丢人?走!”

    陈应元和和气气地说:“曹公公慢走,本官与贤婿抽不开身,恕不远送。”

    曹吉安达到了目的,连表面的客套也不愿敷衍,扭头就走。那些被松绑的随从们也仓皇跟在后面,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一场风波最后以曹吉安彻底认栽而告终。很多人猜到了开头,却绝猜不到这个离奇的结尾。曹吉安带着曹不修离开后,喜宴继续,宾客们挤出笑容,接着和逐桌敬酒的陈雨碰杯。

    不知道敬到第几桌时,陈雨已经有些微醺。虽然他的酒量不错,但是刚才高度紧张,突然放松下来之后,杯中的低度烧酒似乎比平时更容易醉人。

    这时满桌的宾客正站立着端着酒杯,说着祝贺的吉祥话,其中一人突然冒出了一句:“学生谢鸿运,在济南朱军门账下效力,受军门委托,前来为文成伯道贺。今日文成伯不畏强权,力斗权阉,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回到济南后必会一五一十告知朱军门,想必他也会很高兴的。”

    桌上的其他宾客立刻静了下来,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啊。

    瞧这人的打扮举止,似乎是幕僚一类的角色,能代表山东巡抚朱大典出席这样重量级的喜宴,肯定是心腹,说出来的话多半也代表了朱大典的态度。能当众说出“力斗权阉”四个字,傻子都能听出朱大典对同在济南的曹吉安的不满,看来曹太监在山东官场潜在的敌人绝不止陈雨翁婿两人啊。

    陈雨眼睛一亮,没想到反曹联盟又多了一个同盟军,虽然曹吉安背后站着皇帝,但是两个巡抚加一个实权武将,这样的豪华组合,即便是崇祯本人也要掂量掂量。他高兴地举杯对此人说:“谢先生过奖了,本官与朱军门颇有渊源,当年登州平叛就曾在他麾下效力,回到济南后,代本官向他问好。”

    谢鸿运恭敬地举杯:“学生一定把话带到。”

    觥筹交错中,喜宴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终于进入了尾声。宾客们逐渐散去,从登州、济南等地远道而来的客人则被陈府和顾府的人带去安置休息。

    陈雨终于放下了酒杯,脚步踉跄地往内院走去。经历了白天高强度的奔袭和晚上的斗智斗勇,然后应酬宾客,直到此时,他才回归了新郎官的角色。

    苏颖带着几个丫鬟迎了上来,递上一杯醒酒茶,温柔地提示:“两个妹妹都在等着呢,事先也没说定,到底今晚先和谁圆房?”

    陈雨接过茶杯,揉了揉太阳穴,想让自己清醒一点,然后看了看前方同样挂着大红灯笼的两间卧房,略一踌躇,说道:“为夫自有主张。”

    他先“吱呀”一声推开了右边的房门,闪身进去,然后轻轻掩上门。

    左边的卧房里,小环听到旁边传来开关房门的声音,顿时嘟起了嘴巴,失望地说:“姑爷太不体贴人了,小姐你今天受了这么大的惊吓和委屈,怎么说都应该先来这边啊?”

    陈卓罩着红盖头,看不到表情,缓缓地说:“夫君怎么选择,自有他的道理,你跟着我嫁进来,以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口无遮拦了,少说几句。”

    小环委屈地点点头:“小环知道了。不过,姑爷要是今晚都不过来,那合卺酒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