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密码扣传奇-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鼻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痛苦,感到活的窝囊,替父大仇未报,自己竟落得这般地步,岂不痛杀人也,为泄胸中之愤,就仗剑仰天怒吼,如此凄厉,惊心动魄,震荡山林,群鸟惊飞,野兽窜逃,夜夜如此,吓得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才不敢走进深山老林,以为是什么妖怪。为此,赤鼻倒也减轻了许多的威胁,行动较有了自由,但不能走出大山。

    赤鼻在深山里转游,心悲痛恨难消父仇难报,食不安夜难寝怒火中烧,在深山走投无路,恨天无鼻难拉下,恨地无环难提起,茕茕孑立,恸声大放,哭了三天三夜,声音嘶哑,哭出血来。此时,惊动一位侠义之士来到他面前,问他小小年纪,为何如此伤悲,痛不欲生。赤鼻看来人气宇轩昂,善意问询,并无恶意,便将自己的难处吿诉了他,希望能给他指点迷津。

    义士说:“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孝心为先,立志为父报仇,令人可亲可敬,可你势单力孤,虽有为父报仇的决心,实难完成心愿,你想,楚王皇宫武士林立,戒备森严,你小小年纪,是难以担当此任接近楚王的,恐怕你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复仇孝父难遂愿,空有一付报仇心!”

    赤鼻说:“父仇未报,空为人子,奈何?”说罢,嚎啕大哭,催人泪下。

    义士感动说:“看你小小年纪,竟有此孝父之心,令我感动,我愿代你为你父报仇,杀死楚王,你看如何?”

    赤鼻感激涕零,急忙跪拜,泣说:“壮士若能帮我报得杀父之仇,恩德如山,我愿来世结草衔环,予以报答。”

    义士忙将赤鼻扶起,说:“若能替你报杀父之仇,我必得想方设法接近楚王,只有接近楚王,我才能有杀他的机会,但楚王宫殿武士林立,护卫甚严,楚王心性奸诈,是很难让人接近他。我若能接近他,必得有一信物献给他,能让他相信我,对我失去戒备之心,我才能有对他下手的机会,为此,我要借你身上之物……”

    赤鼻慷慨说:“只要能替我为我父报仇,我身上的东西尽可拿去。”

    义士说:“我要你身上的干将剑一用。”

    赤鼻说:“您怎么知道我身上的这把剑是我父之剑?”

    义士说:“你父是有名的铸剑大师,楚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你父因铸剑得罪了楚王,才遭到那贪得无厌的楚王的杀害,死得冤屈。我看到你身上宝剑的柄上打印着你父的名字,故以知之。”

    赤鼻说:“你要此剑有何用?”

    义士说:“我用此剑做为晋见楚王之礼,那楚王听到我特去献他日思夜想所要得到的干将剑,定是十分欢喜,命我带剑进宫,我就有了面见他的机会。但那楚王心性多疑,防备甚严,是不会让我接近他,定是让我远远站在殿下,让武士转去剑供他欣赏。我虽能见上他,但不能接近他,也就不能杀死他。若能心想事成,报得你杀父之仇,还得借你身上一物……”

    赤鼻看他似有难言之隐,慷慨激昂说:“只要能替我报得父仇,您尽管说,我身上所有东西尽管拿去,就是要我的命,我也在所不惜。”

    义士说:“我要你项上人头用以面见楚王,因为楚王已张贴告示缉拿你,我若将你的人头献给他,他必高兴接近我与我面谈,把我视为他的心腹,因为我替他除了他的心腹大患,可以使他高枕无忧了,在此时候,我在他防不胜防的情况下突然出剑把他杀掉。”

    赤鼻再次拜谢过,说:“大恩不言谢,您只要替我报得杀父之仇,我小小的一颗人头何足吝惜。”说罢起身,抽出宝剑,自刎身亡。

    义士看他死尸不倒,冤气冲天,告慰说:“你尽管先行去罢,待我替你完成了你的报仇使命后,定会前去寻你!大丈夫言而有信,决不失言。”

    赤鼻尸体像是了却了心愿,才轰然倒地。义士用剑挖了个坑,草草埋葬了赤鼻的尸身,然后用一布单包括了赤鼻的人头,拿起干将剑,走出南山,昂首阔步向楚王宫奔去。宫外将士回报楚王,言有人来献干将剑和其儿子的人头。楚王大喜,命来人觐见。楚王看见了宝剑和人头,十分高兴,看来人气宇轩昂,昂首挺胸,鹤立鸡群,非同一般,大悦,欲对其封官行赏。

    义士说:“我不是为封官领赏干及此事,而是为替大王分忧解难。大王请看,此小孩人头目保×眩慷樱啦活浚厥且趸瓴簧ⅲ雎彝豕笸跞粝胪豕簿玻氐孟敕ò汛巳送窔穑盟涣诵危共涣嘶辏笸醴侥芪抻俏蘼牵硎芴健!

    楚王信之,说:“如何除之?”

    义士说:“大王命人在殿下支起一口大锅,内放水,锅下放柴烧之,然后将此小孩人头放入锅中……”

    楚王依其计而行。锅下柴多火旺,锅内水花沸腾,那人头在水里滚来滚去,就是不见毁灭,一直烧到三天三夜,人头还是完好无损,在沸水中翻滚,咬牙切齿,发出说倪筮蟮亟猩V诮源缶恢萌绾问呛谩

    义士说:“小孩人头及今煮不烂,是其怒气冲天,阴魂不散,欲以作祟,扰闹宫廷,大王是天之骄子,金口玉言,可拿干将剑下殿,来锅前叱责,方能震慑住其鬼魂作祟。”

    楚王信之,持宝剑来至锅前。说也奇怪,那人头在水中不在翻滚,而是漂在沸水上,呲牙咧嘴的怒视着他,好像要对他说什么话。楚王大惊,问义士如何处之。

    义士说:“莫慌,莫慌,用剑刺杀。”说时迟,那时快,趁机抽出楚王持的干将剑,倏地削向楚王的脖颈,只见寒光一闪,楚王的人头便滚落在锅水之中。

    众将士大惊,急忙上前救驾,追杀义士。义士并没有跑,泰然自若,未待众将士扑上前来,随及将剑横在自己脖颈上自刎而亡,人头也滚落在锅内。众将见三个人头在沸水中翻滚,忙命人打捞,捞着捞着,仨人头都化为了汤水,分不出哪个是楚王的人头,只得将三个人的头骨都当做楚王放在了棺内,故流传至今有三王墓之说。

    郑明听此传说,慨叹说:“想那赤鼻小小年纪为父报仇,死的够英烈的,那义士侠肝义胆,死得悲壮,名标后世,堪为做人典范。”

    刘百顺说:“不仅如此,我处还有一座贤孝祠,传说是位壮士为父报仇,为不牵连母亲和自己的妻子,而自毁其形体,死得如此的惨烈与悲壮,世人感念他的贤孝,特为其立一贤孝祠;供后人瞻仰——传说是这样……”

    。。。

第二十章:剑胆琴心1() 
第二十章:剑胆琴心1

    话说韩国有一位着名的铸剑师姓聂,能铸得一手好剑,削铁如泥,吹毛利刃。韩王爱剑,命他为他铸剑,因铸剑程序繁多,他虽精心打造,但也误了交剑日期。韩王大怒怪之,以欺君之罪杀了他。当时聂妻已身怀六甲,惊闻噩耗,便匆忙躲进了穷乡僻壤,隐姓埋名,苟且偷安,幸苍天有眼不绝聂家,临盆产一男婴,取名聂政。

    聂妻含辛茹苦,忍气吞声,日夜操劳,终于把聂政抚养成人,并为其娶了妻子成了家,虽日子过得清贫,男耕女织,其乐融融,倒也相安无事。聂政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为能撑起来这个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从不言苦,可他却风言风语的听到他人窃说他的父亲如何如何,心中甚疑,想自己从小就未见过父亲是啥样,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一把泪把他给拉扯大的,当然,母亲的养育之恩固不可忘,但生父是谁,如今他在哪里,母亲也应该让他知道,终不能让人说他是有母无父的儿吧,那他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嘛。

    他为了得到父亲的消息,问了母亲,希望告诉他父亲在什么地方。母亲看儿子已长大成人,不必在以隐瞒,便将其父被韩王杀害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聂政闻之,感到父亲死得冤枉,怒骂韩王无道,视民生命如草芥,如此滥杀无辜,垂泪说:“母亲在上,儿有话说,既然母亲告知我父惨死的详情,此仇不报,枉为人也,儿定杀韩王,为父报仇。”

    母亲惨痛说:“儿啊,想那王宫守卫森严,将士如林,个个凶神恶煞,如狼似虎,儿岂能靠近韩王报得杀父之仇,未得儿靠近,就可能做了刀下之鬼,撇下为娘和你贤惠的妻子,谁照应呢?说不定还要连累为娘……”

    聂政安慰说:“请母亲放心,儿父仇不能不报,也决不会拖累娘亲。为人在世,孝字为先,礼字为重,儿若不报父仇,百年后有何面目去见我父亲?儿今为父报仇,心意已决,驷马难追,娘勿劝我,在家只有您媳妇替儿行孝了!”拜别母亲,辞别了爱妻,负剑离了家。

    聂政乔装打扮,不辞劳苦;数日来至韩国京城,不时在王宫周围转游,摸清了护卫王宫者的寻游路线,乘其间隙夜行潜入王宫,为防识破真面,在脸上涂了油彩,在宫院东寻西找,不见韩王,心中正在焦急之时,忽听偏殿琴瑟和鸣,循声望去,亮如白昼,想是韩王在那饮酒作乐,便直奔而去。

    他潜形匿影来到殿外,窥见韩王高坐在上,饮酒听乐看舞,左右有美女姬妾相陪,下有一群乐师弹奏,舞女相舞,衣带飘若浮云,犹似行云流水,带来风的芳香,身材窈窕,婀娜多姿;正是,犹如仙女下凡间,王宫里面乐喧天。乡村世间岂能有,唯有帝王享荣颜。

    他看此人多杂乱,正是刺杀韩王的好机会,便来个滥竽充数,大胆地走了进去,藏身于众乐师之间。众乐师各自专注地弹奏着乐器,无谁顾及于他,这正是给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此时韩王饮酒作乐正在兴头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歌舞,还不时地搂搂身边的侍妾助兴。

    聂政看韩王如此**作乐,荒淫无道,矫奢淫逸,想起父仇,气更不打一处来,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倏地从衣内抽出剑来,纵身一跃,来一个“白鹤亮翅”,持剑飞向韩王,保驾将军看见一道亮光飞向韩王,来不及救援,惊呼;“大王小心!”韩王惊觉,来不及躲避,在此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候,急中生智,伸手抓住身旁一姬妾美女替他挡了那一剑。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寒光一闪,听得“噗”的一声,鲜血四溅,那美人中剑而亡。此时殿内大乱,卫士喊叫捉拿刺客。歌伎舞女争相奔逃。聂政没有想到韩王竟拿他身边的美女做了他的替死鬼,未得他再次出剑,韩王在卫士掩护下匆匆逃离,只得趁乱也逃离出宫,逾城而出。

    韩王为捉拿刺杀他的人,就下令在韩国各地挂刺客图像,在城门口严以盘查过往行人,看到与图像相似者,予以缉拿,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聂政不敢露面,便躲进深山老林,郁郁寡欢,耿耿于怀,想父仇未报,自己反成为犯人;被到处缉拿,如今茕茕孑立,形影相照,孤立无援,不由得仰天长叹,持剑舞唱:“气冲斗牛恨连连,父仇未报心未完。何日能了平生愿,粉身碎骨也心甘。”

    聂政在那里发泄愤懑,听得一人叫道:“何人在那里喧泄私愤?”

    聂政收剑望去,见一老者站在那里,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手持拂尘扬扬洒洒,有着仙风道骨,不同于凡人,定是位德高望重的隐士,其身旁有一石桌,石桌上放有一把琴,显然是他在此打扰了他的清静,便走上前深施一礼,抱歉说:“恕晚辈无礼,在此打扰了前辈的清静,乞望前辈见谅。”

    老人看他年轻如此有礼,坐在石凳上顺手拨弄了一下面前石桌上的琴弦,发出一声悦耳动听的琴声,顿使人耳聪目明,心旷神怡,有飘飘欲仙之感。聂政不觉心动,想前辈决非凡人,对琴竟有如此般的造诣,可见功力之深厚,想那韩王如此喜欢音乐,我何不如此如此,便上前虔诚跪拜,要求学琴。

    老人说:“我看你面露怒容,充满肃杀之气,难以静下心来学琴,无有励志,难以学成,枉费我一片心血,在说,你身为逃亡之人,在人间难以露面,即使学成,也难以存身,奈何?”

    聂政侃侃而谈:“承蒙不弃,前辈既然教晚辈弹琴,晚辈定不辱老师之命,勤学苦练,励精图治,重做新人。”

    老人看他意志坚决,说话掷地有声,便收留了他。聂政为变其肤,便用一种树漆涂在身上,为变其声,便忍痛吞下火炭,使自己的嗓音变了样,为变其相,就做了易容术,俨然成为了另一个人。

    他牢记师言,心怀大志,不敢懈怠,在老人的言传身授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月穿梭,光阴似箭,七年终得学琴而成,拜别老人走下山来。

    聂政不忘父仇,遂向韩国都城前行,一日行走在一集镇上,偶遇其妻,不由得心潮澎湃,掀起儿女情长,想起一往夫妻恩爱,夫唱妇随,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也享受到家庭的乐趣,如今他为父仇离家数年,看到其妻不敢相认,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夫妻近在咫尺,却不敢接近她与她说上几句话,若不是为报父仇怕她受到牵连,他真想把她搂在怀里大哭一场。

    他不知她怎么会来到此生疏之地,看她头发散乱,形容消瘦,颜色枯槁,精神倦怠,风尘仆仆,犹如大病了一场,心中不忍,便跟随着她,看她在干什么,因为他与她毕竟夫妻一场,离家数年未归,感到对不住她,心中有愧。

    他专注的看她在买梳子,心里涌现出无名的感叹,想自己若不是有父仇在身,在家里夫唱妇随,她也不会受此风尘之苦,既然来到这里,定有什么原因,难道说家里出了事,或是母亲……或是她……哎!自己离家七年整,家中音信苦不通,念母思妻夜难寐,看妻难认痛伤情。

    正当他为之感叹之时,她返身正和他打了个照面,他不由得为之一愣,怕她认出他来,竭力控制着感情,装做不认识,不好意思地报之一笑。

    她看到对面的男人,愣了下,竟伤心地落下眼泪。聂政大吃一惊,迷惑不解,心说,难道是她认出我是她的丈夫,勾起了她什么伤心之事?我为报父仇杀韩王,卧薪尝胆,已易容变音,不是以前的我了,难道她从我身上看出了什么破绽不成?为释疑,问说:“夫人为何流泪,难道说有什么伤心之事吗?是否予以明告?”

    妻啜泣说:“我夫君出游,数年不归,家中撇下我和婆母,度日如年,娘思儿来我想夫,情意**心悲苦,娘思儿来白了头,我想丈夫心难抒,唯恐亲人出差错,茶饭不思心恍惚,不知夫君可安好,不知夫君在何处,想夫想得肝肠断,辞别婆母来寻夫,只要能见丈夫面,如同云散见日出,今君对妾报一笑,齿似夫齿想起夫,故而泣下!”

    聂政看妻念夫心切,本欲相认,奈父仇缠身,怕累及亲人,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一滴滴的鲜血从痛裂的心叶中渗出,痛苦不堪,难以倾诉,只得放下儿女情长,暗叹一声,强作笑容,安慰道:“天下之大,人齿相似者众多,不是只有你夫有此齿,何必看到我齿而如此悲伤呢,望夫人莫要难过,保重身体要紧,不便打扰,去也。”拱手告别,匆匆离去,心里犹如十五吊桶——七上八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没想到竟在此处与爱妻邂逅相逢,听其一番表白,肝肠寸断,心里犹如一口吃了二十五个小蛤蟆——百爪子挠心。他想自己变容易声,为的就是不让娘亲和媳妇认不出自己,以免受到牵连而招之杀僧祸。他知道此去刺杀韩王是凶多吉少,即使杀得了韩王,在那宫卫森严的景况下,决难全身而退,自己为父报仇心甘情愿去赴死,而今爱妻却从他的牙齿上识破了他的真面,若他死了,她决不苟活于世,这,这该怎么办呢?

    。。。

第二十一章:剑胆琴心2() 
第二十一章:剑胆琴心2

    他心事重重返回山中,不由得仰天长叹,思绪万千,想我为报父仇,变声易容,为的是不累及娘亲和爱妻,给她们留下一线生活的希望,想亲人念亲人,苟活人世间,没想到在异乡与妻邂逅相遇,从其齿竟识破他的伪装,为不给她留下什么遗憾,断绝她的念想,只得匆匆离去。

    他为之忧心忡忡,思绪万千,无形给他增加了心里负担,不知该如何是好,一边是父仇待报,一边是娘亲和爱妻的安危,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能不报,为能两者兼顾,这,这该怎么办呢?他思来想去,展转反侧,夜不能寐,心乱如麻,难决断,心更乱,为报父仇,不让娘亲和爱妻识破他的庐山真面,以免受其牵连,便拿石头把他的牙齿击落,复留山中三年,苦练琴艺,不辞辛苦,终于练成操琴随心所欲,琴声动人心弦,让人听而止步的境地。

    他矢之不渝,深居深山十年,苦练琴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为操琴大师,但念念不忘父仇,为之耿耿于怀,十年的沧桑生活,现已面目皆非,犹如一个无牙的老人,想世人不会在认出来他是原先的聂政,就连家中亲人也可能不会认得他了,便放心地下了山,进入到韩国都城,只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流如织,果然没有人认识他。

    他放下心来,选择一处过往行人较密的区域,鼓琴卖艺,琴声悠扬,犹如天籁之音,听者入耳,顿感心旷神怡,纷纷前来观看,见一沧桑老者,竟能弾得一手好琴,出神入画,无不称奇,拍手叫好。就连行道的马、牛,听到琴声,侧耳听之,忘了行走。天上飞的小鸟,听到琴声,纷纷飞来,和着悠扬的琴音翩然翻飞起舞。听琴的人愈来愈多,听琴声激扬,犹如翻江倒海,浪花四溅,无不激动人心,掀起人们的斗志,随着琴声的呜咽,引起人们的伤感,触景生情,思绪万千,无不落泪。

    他既然是来为父报仇,为什么不夜入王宫刺杀韩王?前车之鉴,让他变得聪明了,若能报得杀父之仇,决不能凭一时的血气之勇予以蛮干,那样不仅事与愿违,办不成事,说不定自己反被宫中卫士捉拿,落得个出战未捷身先死,留得英雄泪满襟。为此,他改变了策略,在此以弹琴卖艺为名,设下鱼饵,诱韩王上钩。

    他知道韩王喜欢琴声,只要他的琴弾得好,能引起众人的青睐与捧场,不愁传到韩王的耳里,到时候韩王定会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