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让右谷蠡王和左贤王没想到的是:卢屠王跟他们不是一路的。人家不但不跑,还忠诚得要命,将他俩准备叛逃的消息告到了新单于那里。

    很快的,壶衍鞮单于派人来查。然而更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被告的右谷蠡王和左贤王一点事都没,有事的反而是卢屠王!右谷蠡王和左贤王对新单于一口咬定:他们没想过要叛逃,想叛逃的是卢屠王。没想到卢屠王恶人先告状…可恶!

    两个咬一个,咬得死死的。结果壶衍鞮单于信了人多的,将卢屠王砍了。这下匈奴人都愤怒了!恶人有好报,好人有恶报。这日子,还能混下去吗?

    壶衍鞮单于真是被算计了!忠诚的,对他动摇了。作恶的,却在拼命挖他墙脚。不久,右谷蠡王和左贤王瓜分了卢屠王的土地和人口,两人对天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去参加什么龙城朝会”每年五月,匈奴各部落都要去龙城集会,祭祀天地鬼神。此一神圣仪式,也代表了匈奴草原各部落是一家人。现在右谷蠡王和左贤王不参加朝会,一家人从此就要说两家话!好好的匈奴汗国,从此走上分裂衰落的道路…

    始元3年BC84秋天,朝廷招募百姓迁往钩弋太后的陵墓云陵。赐钱、田、宅。

    金日磾死后,当年刘彻指定的辅政大佬们,就只剩下四个。千万别误会,这不是汉朝******。如这样说,至少中伤两个人:霍光、田千秋。

    事实上,这辅政四人分工相当明确:霍光是动口的,基本由他一人说了算;上官桀是举手的,霍光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基本都举手表示通过;桑弘羊是动手的,搞活经济离不开他;田千秋则是拍手的,做事说话基本都没他的份。他的本职工作就是老老实实听话、老老实实拍手鼓掌…

    我们都觉得田千秋可怜。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有什么可怜呢?斗胆提了个意见,就被升了官,还一路升到不能再升的丞相高位。这是一个多么不适应的官位啊!

    不适应,那是因田千秋自认为能力和职位不匹配。但他又不能挪位,于是硬撑着。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人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俺当一天丞相当然也可以鼓一天的掌,还有工资领,多安逸的工作呢…田千秋这不是作戏,他是真的满足。所以自我满足的田千秋,没想过去为难别人,别人也不想欺负他。于是乎,他成了汉朝的典范——不结党,不营私,纯粹一个无用的好人!田千秋如此这般,霍光也没想过去为难他。所以田千秋的丞相之位坐的稳稳的,没见人来踢他、砸他的场…

    至于霍光,他不必结党了。很简单:他足够强大了。强大的人总是有粘附体的。经常粘附霍光的,当然是上官桀。

    上官桀和霍光的关系,可用一个词来形容:非同寻常。首先工作上,他们是黄金搭挡。其次生活中,他们是联姻,互通有无。

    霍光不是神人,当然不能天天工作。和正常人一样,他也有假期。每当霍光休假,上官桀总是代霍光行使权力。等霍光休假回来,再将权力移交回霍光。两人如此合作,我们当然可以称他们为黄金搭档。

    当然上官桀不是白替霍光跑腿的。他和霍光保持默契,只为做一件事:攀上霍光这棵大树!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为抱紧霍光这棵大树,上官桀决定强强联合,向霍光提出了通婚。

    上官桀生有一子上官安。上官桀想让上官安取霍光之女为妻。一点悬念都没有,霍光同意了。不久,上官安就和霍女生下一女。过了不久,上官桀又向霍光提了一个要求。此要求很是露骨。上官桀是想让他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嫁给汉昭帝刘弗陵!这一年,刘弗陵才11岁。而上官女才5岁。这么一对小朋友,上官桀猴急猴急的,到底想干什么?

    这话我们不用明说了,霍光当然也不能明说。然而霍光却做出一果断的决定: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两个孩子还小…

太子归来篇() 
上官桀在霍光那里吃了一顿闭门羹,心里郁闷异常。没人知道他多年来一直苦心经营着什么。当愿望如逢春之花,胜利就要在望时,霍光一句不同意,就如一阵倒春寒上官桀的寒意由脚由生!

    难道霍光看出什么端倪来了?上官桀一想到这,心里仿佛被什么刺痛似的,突然揪紧了心。不可能,绝不可能。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计划,霍光怎么能看出来?退一万步讲,就算霍光看出来了,难道叫我上官桀放弃,前功尽弃?

    回答仍然是:绝不可能!

    在通往未来的未知路上,只有单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走到这一步,再难再苦也要硬着头皮走下去。于是,仿佛被霍光一掌打进冰窟里的上官桀马上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气不响,但很管用:丁外人!

    古往今来,行大阴谋者,从不主动出面。要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代理商、二是马仔。上官桀的江湖名声太响,不能动作太大。于是让儿子上官安代他出面,找到丁外人。丁外人不是什么人的马仔,却是个地道的代理商。谁的代理商?盖长公主的。丁外人和盖长公主是什么关系?情人。

    上官安办事很干脆,开门见山对丁外人道“如你能让盖长公主把我的女儿弄成皇后,俺上官家全力助你封侯”

    所谓代理商,从来都是替人办事来收取中介费的。丁外人行走江湖多年,第一次听说替人办事,自己能赚大头,这是多划算的一笔交易啊。于是丁外人想都不想,就将活接下了…

    很快的,上官桀接到丁外人回话“盖长公主极愿成全刘家小朋友和上官家小朋友的好事,你就在家等好消息吧”

    果然不久,宫里就传出一道诏书:封5岁的上官女为婕妤,上官安为骑都尉!婕妤,是汉朝皇帝小老婆群中的最高一级,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

    始元4年前833月25日,上官婕妤被册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其父上官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6月,上官皇后前往谒见高庙。赐长公主、丞相、列侯、宗室、百官钱帛。朝廷再次动员京畿地区的富户迁往云陵,每户赐钱10万。

    西南夷的姑缯、叶榆再次造反,吕辟胡奉命率益州兵前往平叛,逗留不进。于是蛮夷叛兵杀掉益州郡太守,随后大败吕辟胡,杀死四千余人。冬天,九卿之一的大鸿胪田广明奉命前往平叛。

    冬天,九卿之一的廷尉李种因故意纵死罪而被弃市。

    始元5年BC821月,汉昭帝追封已去世的钩弋太后之父、自己的外祖父为顺成侯。并赐顺成侯还活着的姐姐赵君姁钱二百万、奴婢、第宅。同时还活着的娘家人各以亲疏受赏赐。

    春天的长安,历史的空气有些诡异。风呼呼刮过苍凉的城墙,长安街头行人稀落。我仿佛看见:长安城内的市民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吊诡神情,着一场迟到的演出…

    即将登场的,是一位来自远方的男演员。此时他正骑着一头小黄牛,晃悠悠的进了京城。神态从容,目光如炬,远远遥望着未央宫。他遥望未央官的样子,仿佛是在遥望着一个遥远的情人…

    这个男子,不像是赶市集的小商贩,因他身无分文;亦不像投亲问友而来,他的行踪清晰可见,仿佛是离开京城多年的游子。那么此人是谁,为何而来?没人知道!

    于是,这个没人知道,也无法知道的男子骑着小黄牛前行,熟门熟路地来到未央宫北门。中国古代的皇宫都是面南向北,北门是官员请求面见皇帝,或呈递奏章时的地方。只见那个陌生男子跳下小黄牛,突然朝北门喊了一声!

    而他这一声吼,犹如旱地惊雷,整个长安城一下子就被雷到了!因这个神秘客喊出的话语是“芝麻开门,我乃皇太子刘据,终于活着回来了”

    曾经在巫蛊惨案中自尽的太子刘据回来了?活见鬼了!守门的人顿时不知所措,急忙报告长官公车令。长官更是不知所措,于是一级一级的往上报,一直报到霍光处。

    此时,霍光慌了。如真是当年的戾太子死不瞑目,咸鱼翻身,那问题可就大了!他迟不回早不回,偏偏刘弗陵登基做了快五年的皇帝了,这才回来?如迎他进城,那不亚于让长安的天空冒出两个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如不迎他进城,于情于理都很不妥当。因刘彻死前可是替刘据平过反的…那现在该怎么办?

    老实说,霍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马上将长安城内部长级以上的高官都召来。召来干嘛?霍光告诉他们“大家先去验货,然后再做决定”我认为:验货是假,如没猜错,霍光是另有谋算。他之所以叫全体高官集中跑到城外验货。目的只有一个:是真是假都不,的是:他们嘴里说出了什么…

    此时,未央宫北门已是一片汪洋人海。长安市民聚集了无数,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发挥中国人爱凑热闹的优良传统,跑来凑一份热闹…要知道,那时候没电视,没报纸,更没网络。所谓的太子刘据,长安市民能有几人识得?既不识得,跑来这么多人,当然就是来凑热闹的。这个热闹,当然不是热着闹的。霍光已命令军队全副武装,宫外戒备,以防不测…

    市民们不认得刘据,高官们应该还是认得的。然而这帮人在城上溜了一圈,没一个人敢发表意见!我认为:他们不敢哼声,并非真的认不出此位“太子”是真是假,而是他们摸不清霍光的底,不知道下一步霍光要玩什么。既如此,当然没人想当冤大头。最好的表态是:闭嘴不说!不说,就什么错都没有,明哲保身吧…

    众卿不说,霍光也不说,大家干耗着。此时霍光的心里已冒出了一股不祥的空气。然而让霍光庆幸的是:这股不祥之气,马上就被一阵旋风刮走了。刮走霍光心头阴气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隽不疑!

    隽不疑,可谓是一个反应迅速、出手果断的官场老手。隽不疑的消息不怎么灵通,他是较晚才知道未央宫北门来了个不知真假的“太子”刘据。于是他火速赶往现场,发现包括霍光在内的数万长安人,像围观恐龙般对着那个黄袍短衣男子手足无措。

    此情此景,隽不疑连个招呼都不跟霍光打,带了几个人直接就将自称刘据的这个神秘男子拿下了!

    隽不疑强出风头的举动引来一片不满。我认为最不满的可能是长安市民。因他们的热闹还没凑够,隽不疑就将人拿下,太没趣了!陪着长安市民不满的还有那些一直狐疑不定、疑神疑鬼的汉朝高官。

    他们有人对隽不疑说道“你还没把人认准,就乱抓人。是不是先弄明白了再说”隽不疑冷笑“还要怎么弄才算明白?太子刘据得罪先帝,逃亡在外。就算回来,也是自首而来的。这,难道还不应该逮捕他吗”

    紧接着,隽不疑将这冒版太子送进诏狱。再接着,派人报告霍光。最后,霍光公开说了一句话“隽不疑这人很会做事,也很懂大道理。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接下来,就没隽不疑什么事了。霍光立即派出廷尉,立案调查。结果发现:这个自称刘据的男子,果然是个冒牌货!他的真实资料是:左冯翊夏阳县人成方遂《汉书·昭帝纪》此人不叫成方遂,而叫张延年。在此之前,不过是湖县的一个算命先生…

    这个不做算命先生,却要当冒牌太子的成方遂,为何要搞这么一出大戏呢?原来是刘据有一舍人,曾请他算卦,无意中给他说了一句话“你跟前太子刘据长得简直太像了”于是这位算命先生,不是脑袋是被驴踩了还是被石砸了,突然想去长安当神棍玩忽悠,博取富贵。现在富贵没博得,却博丢了一条命。不久,被拉到长安街,腰斩…到此,闹剧结束!

    以上这场戏,很刺激、很有趣,然则其中之味很不寻常。仅就以上结论:算命先生冒死一搏求富贵,换来人生腰斩一场,似很是牵强…

    我认为:这可能不是历史的真相。透过历史的尘雾,我们有必要对此事件做一个理性的分析推理。在这里,就那个算命先生为何冒死也要将冒牌太子进行到底的问题,我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一:的确有那么一个人,曾在刘据门下当过舍人,在湖县无意认识了算命先生成方遂。要知道刘据逃亡时就躲在湖县。刘据舍人在湖县出现,并不奇怪。这个舍人和成方遂无事闲聊,无意透露“你真的跟刘据长得很像”这话也可能是恭维。既然彼此闲聊,成方遂的职业是胡扯,刘据舍人当然也不能放过胡扯的机会。然而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被这个成方遂听进心里去了。

    在成方遂看来,多少年眼前晃过多少匆匆过客。富贵贫贱,他算了无数。然而他算男算女、算老算少,却总无法算出自己何去何从。或许在湖县这小地方他早呆腻了,早想离开这破地方了。自己缺的不是胆量,而是机会。机会在哪呢?我长得像太子刘据,这个算不算一个千年不遇的机会呢?算命先生成方遂动心了。要不要去长安碰碰运气呢?经一番内心挣扎最后得出一结论: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就去跑一趟!一旦成功,全家升天,如失败,大不了老子再操回旧业,做回算命老本行…

    于是,成方遂就将多年积蓄,买了一辆小黄牛车,插上龙蛇像的黄旗,穿上黄袍短衣,出发…

    假设二:的确有那么一个人,在刘据门下当过舍人。然而刘据逃亡,他的饭碗也保不住了。于是逃到湖县。苦闷的生活让他心抑难平。以前跟刘据混时,不吃说顿顿吃香喝辣,然而大鱼大肉总是有的。今天却保命,东躲西藏,比下水道的老鼠还惨!

    有果必有因,是谁让他过上这苦不堪言的日子?难道不就是长安城里那个刘弗陵吗?小小年纪,生来就是皇帝命,却不知苦了多少我这样的人!你既然不让我好过,俺也不能让你将皇位坐得那么舒服吧?既这样,那就找点事整整你吧!

    这一天,舍人在街上闲逛。突然眼前一亮,心里就有了主意。他之所以眼睛亮,那是因发现了街上有个算命先生,长得酷似太子刘据!

    天下百姓最怕的事,莫过于天上的太阳太多,于是有了后羿射日的传说。传说就是要告诉我们:太阳不能太多,一个就足够了!同样道理,一个国家也不能有太多皇帝,一个也足够了!如再多一个,彼此折腾,苦了皇帝,还害了天下。但舍人先生却不这样想。他想的是:如能忽悠算命先生成功他当一回替死鬼,不将天下搅死,也能将那个刘弗陵的皇位摇他几下他受几天惊、担几天怕,也算是保本生意…

    于是舍人先生就走到算命先生成方遂的摊前,将当年当舍人时的胡扯忽悠本领充分发挥。最后告诉成方遂“你听了他的,进了长安,保你永世富贵”接着,舍人先生主动赞助成方遂车辆服装,只要他花点力气跑一趟,到时他再让宫里人接应,准能成功。那一刻,算命先生成方遂心动了。于是他在舍人先生的鼓动下,动身了…

    假设三:霍光摄政以来,心事重重。想当初,刘据德被天下,无下人不引颈张望。如今换成一个小不点皇帝,功德未现,摄政的可能还要被怀疑是挟天子而令天下。就目前而止,天下沉默,无人对长安指脚划脚。

    但这相当可怕。因沉默只有三种可能:1绝对顺从,认了这新政府;2不满新政,迫于形势逼人,只有闭嘴不说;3有人在沉默中,在中爆发。

    天下沉默,这沉默的水到底有多深?霍光不知,刘弗陵更不知。要想知道水有多深,扔个石头是探不了的。最好办法就是:往深水里扔一颗炸弹,只要水里有大鱼,肯定会被炸翻肚皮!霍光认为:检测新政的威力,检测天下人心,他有必要弄一炸弹扔进这深不可测的政治深水里试试。那么去哪里找炸药呢?

    这时有人告诉霍光“我曾在湖县看见一算命先生,长相酷似前太子刘据”听到这个消息,霍光知道:炸弹有了!

    于是,霍光派一心腹,假装成刘据的舍人,来到湖县,找到算命先生成方遂。在一番蛊惑下,成方遂的心动了。于是经乔装打扮,他上路送死来了…

匈奴示好篇() 
综合以上三种假设,不难发现一个相同点:算命先生是一地地道道被坑的人。假设一是被自己坑,假设二、三是被别人坑。我认为:他被坑,实属正常。要知道所谓算命高手,算天算地算人,从来是天机不可泄露。他不是什么高手,纯粹一街头胡扯混饭的小丑。所以他被坑,不是脑袋被驴踢、被牛踩,而是智商实在太次了。

    因为智商次,所以他上长安搏富贵时,没将冒险的成本做一个长远计算。他以为只要到未央宫北门喊一声,人家立马就会迎他进宫,替他张罗。就算被识破,也是被乱打几棍,赶出长安城。可没想到事情会闹得那么大,整个长安上上下下都被他搞得晕头转向,热闹不已…

    我相信历史善于开玩笑。但我更相信那些敢于玩弄历史的人。霍光,能在刀光剑影的宫廷中纵横无敌,靠的啥?权术!权术,是世界上最可怕,也是最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冲霍光这点,我认为假设三,可能更符合历史真实…

    6月,上官皇后之父上官安受封桑乐侯。

    6月,汉昭帝即位之后的第一次赐爵,从二千石高官到普通官吏、百姓,皆有享受。同时诏书中还令官员、郡国各举荐贤良文学之士。

    6月,汉昭帝下诏:撤销交州的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今海南岛;幽州的玄菟郡内迁,并撤销真番、临屯2郡今朝鲜,将汉朝仍能控制的土地并入乐浪郡,控制不了的土地就扔还给朝鲜人吧…

    秋天,田广明、王平成功平定益州蛮族叛乱。斩首生擒三万余人,获牲畜五万余头。

    本年,故御史大夫、著名酷吏杜周三子、谏议大夫杜延年屡次上书霍光:请修文帝时政,示百姓以俭约、宽和,如此方可顺天心、悦民意。

    杜周的长子、次子,和其父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然而谁也没想到:杜延年竟与父兄截然不同!他做事很踏实、待人极宽厚。可是,霍光治世也是以酷严出名,为何能看重杜延年呢?

    这就是霍光的聪明之处!用杜延年,就是以其之宽,补己之酷。杜延年会成为霍光与外界之间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