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瞅了袁盎一眼,避开了现场。晁错既出,刘启接着问袁盎计谋。袁盎强忍多日的恐惧和恐怖便像恶之花,即刻开放在皇帝面前。袁盎道“办法很简单。刘濞他们造反,不过是因晁错削了他们的土地。如陛下能杀晁错,再向诸侯们谢罪,复还其故地。兵刃之灾,便立即化解”诛晁错?这办法真的管用吗?刘启沉默了…似乎,袁盎说出了刘启心底的痒痛?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可怕的沉默之后,刘启长长地叹息道“朕还不知道诸侯们的诚意如何。如可行的话,朕绝不会因爱一个人而得罪了天下的人”刘启终究还是动心了。好啊,千等万等,袁盎等的就是这句话!袁盎心里亦长长舒了一口气道“诛晁错、复故地,以此谢罪天下。这,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时不待我陛下拿定主意”其实,刘启一语既出,心中主意已定。一个字:杀!而且还必须得快!快的好处是:杀晁错个措手不及,避免意外出现;同时,以此尽快消退叛军进犯。于是,刘启和袁盎决定分工行动:诛晁错,刘启来办;退刘濞,袁盎来办。紧跟着,刘启任命袁盎为奉常,秘密出使议和。同时刘启也秘密行动了。马上把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三人叫来他们出面弹劾晁错;再在三人的联名弹劾书上签字:同意腰斩晁错、其老少一家皆弃市!此时,晁错还被蒙在鼓里。没人给他通风报信。整个长安城,安静得有些空洞,甚至恐怖。晁错不知道:在这座别人的城市里,他不过是落单的孤雁。29日,刘启让中尉去向晁错传话:命他入朝会见!因今天是袁盎、刘启等人商定,诛杀晁错的最后日子!可这一切都没有征兆。晁错像往常一样,朝服打扮,出门时还特别多整一次衣冠。然后,跟中尉上车去了。没想到的是,车子并没把晁错载往朝廷,而是一阵风似的往东市呼啸而去…悲剧就在长安城内的闹市发生了!当车子刚入东市,晁错就被踢下车去!说时迟那时快,一武士挥起长刀,腰斩晁错!腰斩,古之酷刑。听说腰斩之人,因未伤及心脏,所以上体仍可活动。清朝某一被腰斩的官员甚至在受刑后,仍用移动的双手写下七个血字:惨惨惨惨惨惨惨!我们没听说晁错受刑后留下什么惨字,但穿越历史的天空,我们仍可感受到晁错悲剧而荒谬的命运!晁错被腰斩后不久,袁盎和刘濞弟弟刘广的儿子刘通作为皇帝的特使,也急忙出使吴国。此时,吴楚两军正在对汉朝中央的前沿堡垒、刘武的梁国一阵猛攻!刘通首先入见,对自己的叔叔说了中央政府的态度。随后,袁盎请求入见。然而刘濞听到使者的传话,只是得意一笑,拒绝了袁盎的请求“我都当东皇帝了,难道还要接你那个什么西皇帝刘启的诏书”反都反了,还谈什么判!刘濞告诉袁盎“反正你到哪里都是混口饭吃,刘启给你的,我刘濞一样能给。过去我曾经厚待你,今天仍不改初衷。如你不嫌弃,就留在我这里当将军吧。当然,如果你拒绝,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后果你是知道的”袁盎断然拒绝了刘濞的诱骗。袁盎的态度,在刘濞看来,他就算不是自投罗网,也叫自找苦吃。既不合作,那我也只好采取不合作的办法了。刘濞当即派一都尉率兵五百将袁盎包围,准备择日诛杀!袁盎,如神仙不佑,你就只有乖乖的受死啊…但是,果然有一神仙主动来佑袁盎。此神仙,就是袁盎当吴相时在他手下工作过的从吏。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个神仙,目前职务是吴军校尉司马,他恰好是被刘濞派来围杀袁盎的!此校尉司马之所以舍身救袁盎,不为别的,只为报恩。事情是这样的:他在袁盎手下当从吏时,曾偷偷勾搭上袁盎的婢女。但在那个社会,婢女总是主人袁盎的私有财产。不过袁盎对这对狗男女**之事假装不知,任其来往。但却不知何人嘴大多事,悄悄地告诉这位狗男说:袁盎已知道你和他家婢女**了,这下你死定了。当时,狗男知道大事不妙,立即开溜。让人想不到的却是:袁盎闻听狗男逃跑,亲自骑马追他回来,官复原职,甚至还把婢女赐给他当老婆。好人啊!袁盎从此让这位狗男先生感激涕零,将此恩牢牢记在心里…在狗男先生看来,他欠袁盎的那个人情,不要说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套话。就算真有朝一天要为袁大人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果然,他还真的蹈着火来救袁盎来了!可五百士兵围一个袁盎,袁盎已是笼中鸟、水中鱼,插翅难飞了。此情此景,狗男先生想把袁盎营救出来,难度无异于水中捞月。不过,世界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发现智慧的脑袋。这位当年的狗男先生、如今的吴军校尉司马,竟想到一救人的好办法:买酒灌醉守护袁盎的士兵,然后踩着他们的醉尸,撕开一角,偷溜出营…天气也帮了袁盎的大忙。此时天大寒,正是喝酒暖和的好时光。于是,狗男先生倾尽积蓄,买了好酒抬到驻营中吆喝士兵们来喝…最后一帮人喝得横七竖八,全趴地上一动不动了。狗男先生立即冲进营中,拉起袁盎就往外跑!而此时,袁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即就被狗男先生唐突的动作一惊一乍,不肯动身。狗男先生急忙告诉袁盎“袁大人,你赶快溜吧,吴王明天早上就要拿你开斩了”袁盎不相信地盯着眼前这个人,似没见过啊?更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我袁盎凭什么要相信你呢?这时,狗男先生急得快要跳起来了,对袁盎道“恩人,你怎么忘记我了吗?我是曾盗过你婢女的那个从吏啊”袁盎这才记起,原来你小子是这么有良心的人啊,还懂得这时候来还我的人情债。这下子轮到袁盎叹息了“你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吧?你这样做,恐怕要连累你的家人了”那人说道“恩公尽管放心,我早安排好家人的后路了。请赶快走吧”袁盎终于点头同意逃跑。于是,狗男先生挥刀割开营帐,两人像踩地雷阵似的,蹑起脚小心翼翼地从醉酒士兵横竖叠放的空隙间踩过。最后终于成功逃离了包围圈。之后,两人分道逃亡,袁盎步行了六七十里路,天色已亮,才终于遇上了梁国骑兵,由刘武派兵护送,这才成功逃回长安。刘启在长安等着袁盎能给他带来好消息,派人去周亚夫军营,命他缓进。谁知袁盎还没等到,却先等到周亚夫派来入报军情的邓公,给他迎头浇上一盆冷水。刘启问邓公“汝自军中来,可知晁错已死,吴楚愿罢兵否”邓公答“刘濞蓄谋造反已有数十年。今日以诛晁错为名,发兵叛乱。难道是单为一错吗?陛下诛杀晁错,臣恐天下之士,从此将拑口不敢再言国事了”刘启愕然,急问何故?邓公说“晁错恐诸侯强大难制,故献削藩之计,此乃强本弱末,为万世利也。今此计始行,反受大戮。陛下这是内绝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刘启这才喟然长叹“公言甚是。然而朕亦悔恨无及啦”而当袁盎惊险逃亡归来,刘启这才真是肠子都悔青了。看来诛杀晁错,真的是下策啊!不过经此次教训,刘启终于彻底地认清了刘濞的真面目:诛晁错是假,夺皇位才是真…就冲着刘濞这个不知所谓的东皇帝称,刘启还真是不打不行了。此时,周亚夫率36将军、30万大军。兵力与吴楚联军相当,如三十万对三十万火拼,那是何等壮怀激烈的场面。然而周亚夫却认为:楚军剽悍灵活,如中央军和他们火拼起来,未必占优势。应该扬长避短。周亚夫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以刘武的梁国拖住吴楚联军,消耗叛军力量;中央军则轻兵远道奔袭,抄叛军的后背,断其粮道。到时,叛军便自然崩溃!周亚夫把这一作战方案上报刘启。刘启也很快批准了周亚夫的作战方案。周亚夫马上备下驿车六乘,准备开赴荥阳。然而就在大军刚行至霸上时,突然跳出一个人,向周亚夫出了一个绝杀的计谋。这个人叫赵涉“刘濞富甲天下,帐下死士无数。此次将军出征,他定会在崤山、渑池等狭窄险要之地埋伏杀手。不可不防。且兵贵神速,将军何不绕道右行,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直入武库,击鸣鼓。叛军定闻风震动,还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不战便已生畏了”

叛乱平定篇() 
周亚夫连称妙计。派出一支小分队仍走原定路线,在崤山、渑池沿线大搜捕。周亚夫自己则率主力直奔洛阳“我乘传车至此,一路无阻,岂非天幸?叛军无足忧矣”

    周亚夫拜赵涉为护军。中央大军随即一路挺进至离梁都睢阳正北偏东不到一百公里、中国第一任游击战队长彭越的老家,昌邑城驻扎下来。

    其实当时吴军中也不乏智士。大将军田禄伯就曾对刘濞请战“请大王给臣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打下淮南、长沙,直入武关,与大王相会。此亦一奇也”吴王意欲照行,可他的太子刘驹反对“我们能反叛中央,焉知田禄伯不能反叛我们?不能让他独领一军”此计遂不行。之后又有少将桓将军进言“吴军多步兵,利险阻。汉军多车骑,利平地。今为大王计,宜赶紧西进,所过城池皆不必攻。若能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令诸侯,就算一时不能入关,天下也已定了。否则在梁楚交界之地与汉军对垒争锋,是以我短击彼长,大事败矣”刘濞复问老将们的意见。老将都不肯冒险,反说桓将军年少躁进,未可深恃。于是第二条良谋又屏弃不用,造成30万吴楚大军在睢阳城下旷日持久的攻坚…

    2月,睢阳城中的梁王刘武心急火焚,立即向周亚夫发出求救信“周太尉,救我”然而90多公里外的周亚夫一动不动,平静地回复了两个字“不救”刘武“你敢见死不救?难道不怕我去我哥那里告你吗”周亚夫“反正是不救,要告请便”

    这下子,刘武真没辙了,只好派人飞马入长安,告周亚夫见死不救!

    亲兄弟被人打成不成样,当哥的心里也挺难受。刘启决定改变计划,命周亚夫发兵救梁国。然而当周亚夫接到刘启的诏书后,表情奇异,什么话都没说,连一个兵也没动。他还是那句话“就是不救,皇帝说了也不算”见过牛将军,可没见过敢于抗诏的不怕死将军!

    其实,周亚夫不奉诏去救梁国,目的就是不能打动全盘作战计划。周亚夫不救刘武,不等于没动作。其实他早已悄悄地行动了。派韩颓当率一支轻骑部队,犹如神鼠飞天,神不知鬼不觉绕过吴楚联军,抄其后背,断绝了叛军的粮道。

    后路被断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刘濞耳里。这下子刘濞傻了。怎么办?如分兵回老家去干韩颓当,可现在攻梁正急,缺人手呢。可如不回老家打通粮道,士兵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刘濞想了想,最后决定:攻打梁国!只要拿下睢阳城,里面的粮食就是咱家的啦!

    刘濞这一方案,赌注实在太大。他下这个赌注时,只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只能赢,不许输!如短时间内拿不下梁国,吴楚联军就极可能因断粮而失去战斗力。

    于是,叛军加大火力,猛攻睢阳城!然而此时的刘武,似也使出了浑身力气来守城。刘武站在睢阳城头,远远眺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叛军,心中之悲壮和绝望不言而喻。周亚夫见死不救,敌人又打得像疯了一样。此刻,刘武和刘濞竟然爆发出了一样猛烈的信念:不能输啊!一输,梁国上下真的都要跟着完蛋了!

    哀兵必胜。这话真不是吹出来的啊!果然,接下来的睢阳攻防战中,刘武因用人得当,韩安国持重、被刘戊杀掉的楚相张尚的弟弟张羽勇猛,此二人为将,频败叛军。

    这下子刘濞急了。怎么办?进不得、退不能!突然刘濞把目光又投向了昌邑城的周亚夫:妈的!断我粮道的是你,坐观我和我堂侄刘武龙虎斗的也是你。你这么大一个人了,又带着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却施此计,无非就想等我折腾得没力气了,你再来收渔翁之利…周亚夫你自己问问你自己:要不要脸?

    刘濞不由冷笑。周亚夫,想得美!我现在就先搞死你,再回头弄死这个顽强的刘武。于是刘濞调军北上,向昌邑进发,准备和周亚夫大干一场…

    刘濞这招真是又走错了。当周亚夫闻听刘濞攻来,立即从昌邑出发来到下邑,两军相遇,准备大战。然而周亚夫突然向士兵们宣布“无论叛军怎么挑战,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可妄自出战”

    于是,任刘濞在阵外狂吠,周亚夫就是不作理睬。这下子刘濞又傻了:周亚夫,你到底想干什么?

    突然,刘濞又想明白了:原来,周亚夫打的就是持久战、消耗战。那就真的坏了刘濞的大事了。因叛军的粮食已开始紧张了。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一定要速战速决!

    于是刘濞主动出击。他分兵两路,一部分兵力佯攻汉军的东南阵地;其精锐部队悄悄挪到汉军阵地的西北。刘濞的如意算盘是:佯攻东南,周亚夫必倾尽精锐守卫,然后叛军从东北方向撕破缺口,杀入汉营!

    然而,这一算盘再次落空了。因周亚夫已看破了刘濞的伎俩。当刘濞攻打汉军东南阵时,周亚夫的命令竟然是“务必坚守西北壁”果然当叛军的精锐部队奔到西北方向时,竟然发现:周亚夫已筑起了铜墙铁壁!

    完了,叛军终于缺粮了!完了,周亚夫的阴谋马上就要得逞了!

    果然,缺吃少穿的叛军营中闹起了饥荒。先饿死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看见造反没奔头了,突然反戈一击叛变了…刘濞的死期到了!

    阴历2月春暖乍寒的天气中,周亚夫仿佛沉睡的巨蛇一般,终于主动出洞了!灌婴之子灌何受命打前锋。军中有一猛将,乃是灌婴的义子、本姓张的灌孟。此次七国之乱,灌孟虽年老家居,但却不过灌家情谊,只好与其子灌夫一起随灌何出征。

    灌孟一马当先,杀入敌阵。灌夫担心老父亲不测,也忙率部曲千人上前接应。但灌孟已经战死。灌夫大恸,欲为父报仇。灌何急忙出来劝阻,暂且收兵回营。周亚夫闻报,亲为视殓。并按汉朝定例灌夫送父回葬。灌夫却不肯从命“愿取吴王首级,以报父仇”率手下十数人夜袭吴营,取得大捷。

    这下,叛军大势已去,刘濞再也无力做他的皇帝梦了。他悄悄把楚王刘戊丢下,趁着寒冷之夜带着太子刘驹、几千壮士向东南方向逃跑了…

    第二天刘戊醒来,发现刘濞已经开溜,只得一刀挂上脖子,了结了自己。

    叛军士兵至此唯有一条路:投降。于是他们分成两批:一批向周亚夫投降、一批跑回梁国向刘武投降。

    叛军中只有下邳人周丘。本因好酒无赖,不被刘濞所用。后来他毛遂自荐,结果一夜略定下邳,得三万人。回报刘濞,刘濞当即命他北略城邑。周丘一路向北攻至城阳,有兵十余万。现在听说刘濞败走,不得不退归下邳,不愿降汉。还未走到下邳,便因生背疽而死。

    2月30日,日食。这一不祥的征兆,当然是留给刘濞老贼的。此时刘濞已南渡长江,逃到了丹徒。在这里,他又收集了一万余残兵败将,准备退守东越国。

    然而,死神还是追来了!此死神,正是东越王骆望先生。刘濞逃奔东越国时,汉朝早派人贿赂了东越王。当然警告也是有的:如东越王能替汉朝干掉刘濞,大大有赏;如不识时务,狼狈为奸,那后果自负!

    果然,骆望还是被收买了。在自己地盘上干掉刘濞,那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骆望诱杀刘濞的过程如下:首先,忽悠刘濞说借兵给他造反他出去劳军;接着,在劳军现场埋伏杀手,只要刘濞一到现场,立即动手!

    刘濞听信了骆望的鬼话,出门劳军。没想到一到劳军现场,说时迟那时快,杀手们腾跃而起,砍下了他的头颅。而他的太子刘驹则逃了出去,流亡闽越国。

    骆望以快马将刘濞的首级送往长安。至此,叛军的主力:吴楚联军的造反闹剧,历经三个月,像一场梦影一般破灭了。剩下的只是一些扫尾工作:赵国刘遂、齐国那边还有四个叛王呢…

    周亚夫让韩颓当率兵赴齐,助攻胶西诸王。自己则率大军奏凯班师。齐王刘将闾曾遣路中大夫入长安告急。汉军本已由栾布率兵救齐,现在刘启再命曹参的玄孙曹襄往助栾布,并命路中大夫还报齐王,命他坚守待援。路中大夫星夜返回临淄城下,正值胶西、胶东、菑川三国叛兵四面筑垒,无路可通,没奈何硬着头皮闯进去。当然不出意外的被叛军抓住了…

    三国主将命令路中大夫“你现在就去城下跟你们的齐王说:汉兵已为吴楚所破,无暇救齐。齐国只有早降,方可免屠。如你这样说了,我们有重赏;否则后果自负”路中大夫佯为许诺,从容来到城下,对城上的齐王刘将闾朗声道“汉兵百万已在太尉周亚夫的指挥下击破吴楚叛军,不日便将引兵救齐,还望大王坚守数日,勿与敌军议和”此言一出,路中大夫的头颅已被叛军砍去。城上的刘将闾看得真切,不由将一腔情急求和的惧意化作拼死杀敌的热血。不久,栾布、曹襄率兵杀到,三国叛军大败,各自回国。

    齐国之围虽解,但栾布突然接到密报,说齐王刘将闾曾有与胶西诸叛王通谋之举,便下令移兵攻齐。刘将闾大惧,竟至饮药自杀。栾布这才罢兵。

    胶西王刘卬逃回国都高密,免冠徒跣、席藁饮水,向王太后谢罪。太后已无话可说,偏王太子刘德却有话说“召集败卒,袭击汉兵。不胜则逃入大海,未为晚也”刘卬叹道“将怯卒伤,怎堪再用”叹声未绝,刘卬收到韩颓当送来的信“皇帝有诏诛不义,降者免罪,不降者灭之。大王现在究竟做何打算”刘卬至此也只有肉袒出降一条路可走,见到韩颓当,刘卬仍然强调自己举兵叛乱的不得已“晁错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削诸侯。这才有七国发兵诛错一事。现在听说皇上已斩了晁错,我刘卬所以也已罢兵回国了”

    韩颓当正色反驳道“若单为晁错一人,大王何不奏表上闻?且没有中央朝廷的诏书、虎符,你们擅自发兵攻打守义奉法、又与晁错毫不相干的齐国。如此看来,大王之意恐怕晁错吧”说完便从袖中取出汉景帝的诏书“请大王自行了断,我不为难你的手下”刘卬自杀。王太后、王太子也随之自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