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终于当上了秦始皇,他的下一个考虑便是如何使自己的帝国名正言顺?尽管他在上一道诏书中说了那么多关于六国如何应当被灭的话,但他事实上是在以武力吞并他国。那些理由,说到底都是借口!武力本身不能证明其取得成果的合理性,而需要有超越武力的理论来证明!
秦始皇于是选择了阴阳家创始人、齐国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宣称代表周的火德已经衰亡,而自己已获得了取代它的新德——水德!证据就是500年前在位的秦文公,他有一次外出打猎,在水中猎获了一条黑龙!如此说来,秦代周而兴是500年前就已确定了的?
按照五行学说,秦始皇用水德全面改造了他的新帝国:以阴历10月为岁首;颜色尚黑;数字以6为纪;将黄河改名“德水”最的:因水德,秦朝格外突出‘法治’但秦始皇时代的法已与商鞅时代的法有所不同:商鞅的法虽然严厉,但一切有法可依。秦始皇的法,严酷更甚,甚至转变成‘残酷’‘滥杀’是将严刑峻法的滥用!
秦始皇采取与水德相配合的措施,是想通过‘合五德之数’来巩固大秦帝国,但‘急法’却走向了反面。更的是:秦始皇还忽略了‘五德终始说’的另一方面。该理论固然有肯定皇权的作用。因它宣称:只有得到德运的人才能成为天子,而德运的获得往往是天意的体现,这就减少了其他人觊觎皇位的可能。但这一理论也明确否定了一家一姓永享皇位的可能。因德运是会转移的。而它一旦转移,也不是人力所能挽留的。所以秦始皇在用五德终始说为秦帝国建立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的同时,也否定了他在“议帝令”中关于帝位“二世三世,传之无穷”的希望!
所以说:秦始皇这第一、第二两项重大举措之间,是存在着深刻矛盾的。反映在他的施政中,就是他因迷信水德而采取的急法政策,最终导致帝国的迅速败亡,从而实实在在否定了秦始皇关于他建立的王朝将万世长存的梦想…
接下来,秦始皇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与之相应的官僚系统,以贯彻皇帝本人的意志、空前庞大的帝国。这套官职包括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在秦统一之前已经设立。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不过秦朝很可能没有太尉。因在嬴政手下,不可能有长期掌握兵权的臣下。秦国的国尉,目前史书记载的也只有两人:白起、尉缭九卿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如再加中尉、将作少府、将行,便为十二卿
而关于地方职官应采用周朝传统的分封制还是新兴的郡县制,以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为代表的群臣发生了争论。最终秦始皇一言而决:同意李斯!分天下为36郡、1000余县。
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县设置县令万户以上县长万户以下县丞、县尉。另外,秦朝还有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大致五家为邻、百家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有亭长、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等乡官。
之后,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成各重千石的12个铜人。迁天下豪杰12万户到都城咸阳,大造咸阳宫室。并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及度量衡,后又统一货币。这些统一措施极大的影响甚至规划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巡游天下篇()
本年的最后一件大事便是赐百姓大酺。BC220年,赐天下人爵一级。
秦始皇下令在渭河南岸添造宫室,取名信宫,后改名极庙。自极庙道至骊山,再造一甘泉前殿。
本年,秦始皇进行了第一次的巡游天下。这次巡游的地方是西北的陇西、北地两郡。至鸡头山,过回中…回到咸阳的秦始皇觉得这次巡游不舒服,主要原因是道路不好。于是他下令:治驰道于天下!有这么几条:一条向西通往陇西郡;一条向东南通往南郡;一条向西南通往蜀郡(后又再修从蜀郡通往云贵高原的五尺道)一条向东之后分为三:向北直达赵燕之地、向东直达齐国大海、向南直达会稽郡。这些道路和后来北伐匈奴修建的直道、南征百越修筑的新道一起,构筑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BC219年,这一次秦始皇改为东巡。先到了薛郡的峄山,在那里刻石颂功业。向北望去,100公里之外是齐郡的泰山。秦始皇想起传说中有大功业的帝王都会上泰山举办封禅大典,便也想效仿前贤。
秦始皇北上来到泰山,召集邹鲁儒生70人议封禅仪制。但此礼久已不行,诸耆儒虽有学识,如何晓得?于是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秦始皇心下不满,便将他们全部赶回,自己来制定大礼。
登上泰山之巅,举行封之礼,并立石颂德。随后要从**下往南面的梁父山,举行禅之礼。不料下到半山腰,狂风暴雨突至。秦始皇不得一棵大松树下避雨。过后,嬴政给这棵大松树赐以第九级的爵位:五大夫。
在梁父山完成禅礼后,秦始皇东巡,来到琅邪郡,筑起琅邪台。嬴政留此地3个月,亲自督工。建造完成后,又迁3万户黔首居住台下,免除他们12年的各种杂役秦始皇也许料不到:12年正是他这个大秦帝国尚存的年寿再立石刻,歌功颂德。
之后,秦始皇东游海上,历祀名山大川及八神,祈求那些在燕、齐等国百姓中流传的入海登仙的宋毋忌、羡门子高等人显灵,也指点自己一条成仙之路或长生不老之术…
齐国方士徐市也称徐福上书说海外有三座仙人居住的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请皇帝斋戒沐浴,由我带童男童女们乘船出海,去求访仙人…
徐市第一次出海只有短短数天,回来报告“已看到了神山,但想要接近,却都被逆风吹回,不得靠岸”一番话说的秦始皇满腔**化作冰消。不得已,嬴政命徐市留在此地,随时访求仙人仙药。自己则起驾西归。
这一天经过泗水郡的彭城,嬴政又发**:当年曾有一周鼎沉落泗水之中。此次既过泗水,何不乘便打捞,以使九鼎归位?于是秦始皇斋戒祷祠,再召集一千水手,命他们潜入泗水之中捞周鼎,可这千人下水,却不见周鼎影踪。秦始皇又讨了一场无趣,只得放弃,再度踏上归程。
渡过淮河,经过衡山郡、南郡。既到了南郡,那就顺便渡长江,去看一下湘山祠吧…谁料长江上风浪大作,秦始皇的御舟在江中颠簸,危险万分。情急之下,秦始皇下令:沉璧于江这块璧应不是和氏璧。因和氏璧据说已被做成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这才换得长江上的风平浪静…
秦始皇屡次失意,懊恼的不得了。来到湘山祠问“所祀何神”左右答“所祀为湘君。尧之女、舜之妻”秦始皇一腔怒气无处发泄“皇帝出巡,百神开道。湘君何神,敢来惊朕?给朕伐木赭山,聊泄朕愤”于是三千刑徒受命把湘山上树木全部砍倒,又放了一把大火,烧得满山皆赤。秦始皇这才觉得出了胸中恶气,下令:取道南郡,入武关,返回咸阳。
BC218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这一天来到三川郡阳武县的博浪沙,嬴政再次经历继荆轲、高渐离高渐离以铅筑击秦始皇失败不知在何年,本书暂定其于博浪沙张良刺秦之前,然并无实据之后的第三场惊魂刺杀!策划这起刺秦的人便是当年立志为故国复仇的韩相之后张良。
张良这几年四处寻访荆轲一般的豪侠。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仓海君介绍,张良找到了一力大绝伦的壮士!张良秘密铸成一120斤重的大铁锥力士练习投掷,并行刺秦始皇的机会…
终于等到了秦始皇的这次东巡!且张良还事先打听到了东巡车队会经过博浪沙,于是与力士先前赶到这里,埋伏下来…秦始皇东巡的车队缓缓驶来,最当中是两辆一模一样的御车。张良与力士都无法分辨哪辆车上坐着秦始皇,但时间已不容他们考虑。120斤重的大铁椎从力士手中飞出…很遗憾,被砸的稀巴烂的是一辆副车。而一击出手,无论成功与否,张良与力士必须迅速离开现场!所以等到秦国士兵反应过来,前来时,两人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秦始皇大怒,下令天下大索10天!可惜大索的结果仍一无所获…
秦始皇带着惊魂稍定的心情向东,登上胶东郡的之罘山,刻石记功。之后经琅邪郡、上党郡,回转咸阳。
BC216年,张良已在东海郡下邳县附近隐姓埋名潜藏了一年多。这一天他经过一座桥。桥上有一老人,在张良经过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将自己的一只鞋子掉在桥下“孺子,你可下去,帮我捡鞋”张良不由动怒。可转念一想:尊老乃优良品德。于是忍住不快,下桥将鞋拾起。不料那个老人又把脚伸了出来“替我穿上”张良好人做到底,又为老人穿好了鞋…
老人掀髯微笑,也不道谢,飘然而去。张良不禁奇怪,远远的目送老人。只见老人走出一里多地便又折回“孺子可教。五天后天明之时,汝可到此,与我相会”张良也是聪明人,当即下跪应诺。五天眨眼就过。张良来到桥上,却见那老人早已到了“与老者相约,怎能迟到?不懂礼貌!五天后你再来吧”张良不敢多言,只好回去。五天后雄鸡刚刚打鸣,张良就出了门。谁知那老人又早已在桥头,仍责他迟到,再约五天后相会。五天后,张良这次半夜便起身前往,果然老人还未到来。过了片时,老人翩然而来,见张良已经候着,便笑道“当如是”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书道“汝读此书,可为王者之师”顿了一顿又道“十年后天下大乱,便是你佐命兴国之时。13年后,你可至济北郡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便消失不见…
天亮之后,张良一看书名《太公兵法》不由大喜,便在下邳隐居下来。一面行侠、一面读书、一面机会灭秦复仇…在这期间,楚国项燕的两个儿子:项梁、项伯都因杀人而被秦帝国通缉。项梁带着侄子项羽在会稽郡的吴县避仇、项伯则隐匿在张良的家中…
本年,秦始皇因受博浪沙一击,未敢远游。便想着咸阳乃是秦国都城,应该够安全吧?于是带上四名随身勇士,微服出宫。哪想到就在咸阳城中的兰池便遇到暴徒!现在已很难确认这些人是拦路抢劫的强盗还是刺杀微服秦始皇的刺客?但在帝国心脏地区出现这种事情,给秦始皇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虽然这些‘盗’都被皇帝身边的四名随身卫士击杀,但嬴政依旧下令:在关中之地大索20天…
2年前的‘天下大索10天’2年后的‘关中大索20天’可想而知:有不少人在‘大索’中失去了生命…
本年,秦始皇下令黔首民众自行陈报土地。
BC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来到原属燕国的辽西郡,登上碣石山,刻石记功。并下令将关东六国旧城郭尽数毁坏、决通堤坊。之后召见燕国方士卢生,命他出海寻访仙人羡门、为自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等了数天不见卢生回来,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出海,自己则一路巡视帝国的北疆,最后从上郡回到咸阳。这时突然有人来报:卢生出海回来了!
嬴政大喜召见,本以为长生不老药到手,谁知卢生带回的是一卷图书与一条神秘的谶语“亡秦者胡也”这句话使秦始皇大吃一惊!难道自己建立的万世帝国要毁在‘胡’的手中吗?这个‘胡’究竟是什么东西?此时整个帝国上下没人会把这句谶语和秦始皇的小儿子、未来的秦二世嬴胡亥联系到一起,一致认为“胡”就是处于帝国北部的匈奴民族…
为保帝国万世基业,蒙家军第三代、蒙武之子蒙恬受命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BC214年,蒙恬大败匈奴头曼单于,将匈奴赶出黄河河套之南,收复河南地,在此地设县,共设44县。之后又北渡黄河,将匈奴人彻底赶入草原深处,取得阴山等地,又设34县,最后设置九原郡。接着嬴政传来圣旨:命蒙恬常驻上郡,一方面震慑匈奴;另一方面将以前秦、赵、燕3国在北部边境上修建的防御城墙连接起来,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万里长城!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看这回我大秦帝国还不千秋万代!
蒙恬在北方征战,另一支大军此时也正在帝国的南疆与那些百越人作战。秦始皇先是将闽越王无诸、东越王摇废为君长,以当地为闽中郡。接着将那些逃亡被抓的囚犯、入赘人家的女婿、商人这些贱民全部编为士兵,越过五岭山脉,向南越陆梁地发动进攻!
这场战役起先因后勤供应不畅,秦军实在难以在南蛮之地立足,甚至连主帅屠睢也在一次越人的偷袭中被射死!要征服当地,必要先解决军粮运输的难题!天才的秦人最终想到了开挖一条人工运河,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加上此前魏国人挖成的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鸿沟、吴国人挖成的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秦帝国的水运交通已完成了全国大联网!
最终,在长江的支流湘江与珠江的支流漓江之间,秦人继都江堰、郑国渠之后完成了又一项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灵渠!灵渠完成、同时新道修成,粮食运输最终搞定,50万秦军便很快平定了岭南之地,在此设置了桂林、南海、象3郡。
BC213年,平定南北的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君臣同乐。宴会进行到**时,有70位博士集体上前为47岁的秦始皇祝寿。有个名叫周青臣的仆射趁机颂扬秦始皇功高盖世,把他吹捧上历史的顶峰,嬴政非常高兴。但马上有一个博士、齐国人淳于越当面批评周青臣奉承皇帝,他自己则要指出秦始皇在施政上的根本错误,即废封建而行郡县。
淳于越的一番话,从废除分封是否恰当,甚至谈到了是否需要效仿古制的问题。这是新生的秦帝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始皇下其议”可以想象:当时在群臣博士之间定有过一番激烈论战,可惜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丞相李斯的意见。
8年前,秦国刚刚完成统一时,丞相王绾就建议分封,当时身为廷尉的李斯就竭力反对,而提出‘皆为郡县’的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8年过去,李斯已升任丞相,淳于越又旧事重提,李斯再次出面反对。他的这种态度不难理解,关键的是李斯并未就此打住!
李斯建议:烧掉六国史书,把六国的历史彻底在大秦帝国中抹去。再烧掉民间所藏的《诗》《书》,百家语,使黔首们失去评议现行政治的理论依据,30天内灭绝天下私学!并建议以‘弃市’‘灭族’‘黔为城旦’等恐怖手段来保证焚书令的执行及处罚违禁者!在李斯的焚书令中,能保存下来的只是一些医学、占卜、农学之书…
始皇之死篇()
李斯的建议充满着血腥的气息,但这杀气腾腾的建议却得到了嬴政的!始皇制曰“可”有了皇帝“可”的批示,李斯的建议就转变成了皇帝的命令!携着**统治者的暴力,演成全国范围内毁灭文化的暴行!这把火再加上7年后项羽进咸阳后所放的那把大火,两把火将先秦灿烂的文化积累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曲阜孔子的家乡,由伏生与孔子后裔孔鲋将数十部书暗藏于自家的复壁之内。等到秦亡汉兴,这些遗书最终才得以重见天日…
可想而知:大批读书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日夜诵读的文化典籍化为灰烬,心中是如何愤懑。焚书使读书人与秦始皇离心离德。而这种离异情绪,将在第二年引发一场更大的悲剧…
BC212年,秦始皇为解决北方戍边长城将士的吃饭问题与及时抵御匈奴南下侵略,下令蒙恬从九原郡的治所到咸阳西北的云阳县,修筑一条近乎南北笔直、长达近700公里的直道…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咸阳都城大兴土木,动用70万人工,开始营建传说中无比壮丽的阿房宫与骊山秦始皇陵。同时,秦始皇还命令迁3万户往骊邑、5万户往云阳,皆免除10年征调。之后又命人往东海郡朐县的大海中立石,以为帝国之东门。
之后,秦始皇为求长生,听从卢生建议,下令自称“真人”不称“朕”并将咸阳200里之内的270处宫观全部筑甬道相连,外设帷帐、内设钟鼓美人,这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修仙,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所在。并下令侍从敢言真人行踪的,立诛!
可有一天,秦始皇游行至梁山宫,登山俯瞰,却见一队车马经过山下,很是威风。不由心中惊疑:这是谁啊?左右答这是丞相李斯的车骑。秦始皇心中暗怒,却也没有说什么。但却有人将此事告知李斯。李斯知已触始皇之怒,便命令减损车骑。可偏又被秦始皇瞧见,越发惊疑,知是有人泄其语。当然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承认。最终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当日梁山宫时在旁的侍从左右,一律斩首!
这一事件直接令卢生不寒而栗!他与侯生一起留下了历史中最后一段议论批评秦始皇的话,就秘密逃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秦始皇大怒,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将有犯禁行为的460余儒生全部活埋!
被寄予厚望、认为是帝国未来最好接班人的秦始皇长子嬴扶苏对父皇的这一‘坑儒’行为进行劝谏,也触怒了秦始皇,被赶出咸阳,去往蒙恬驻扎的上郡做监军去了…
BC211年,这一年对大秦帝国至关!先是出现大凶天象:荧惑守心。紧接着又有陨石坠落于东郡。且这块天外来石上还有刻字。经仔细辨认,上面是“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秦始皇大惊!因这不仅意味着他将不久于人世,且意味着由他一手创建的伟大帝国也将随着他的死而灰飞烟灭!秦始皇紧急命御史前往调查。在查不出结果的情况下,秦始皇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都杀掉,并将这块陨石焚毁!
这种残酷而不讲理的行动恰好说明了此事在嬴政心中引起的震动。他又下令博士们编写《仙真人诗》让全国各地的乐人颂唱。试图以这些人为的努力来抗拒天意!
不过天意似乎难以抗拒!到了秋天,有一名从关东返回的使者,在经过华阴平舒道时,被一个神秘的夜客拦住。此人拿出一块璧使者带给‘滈池君’又神秘的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个明白,但这神秘夜客却突然不见了!使者回来向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