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还有一个梁王位呢?这个该留给刘兴居了吧?不!刘恒的回答是:梁王这个位,我要未来留给自己的儿子。这下,刘章、刘兴居才知道什么叫干瞪眼!

    接着说刘恒第一把火的另一组成部分——封功臣。2日,新皇帝刘恒前往谒见高皇帝庙,礼毕还朝,下诏封赏功臣:加封周勃1万户、金千斤;陈平、灌婴各3千户、金2千斤;刘章、刘兴居、纪通各2千户、金千斤;封刘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命车骑将军薄昭去代地,迎皇太后薄氏入朝。

    不消多说,功臣当中,数周勃功劳最大,其次为陈平。对于这个排序,陈平最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当前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装病辞右丞相一职。面对汉文帝刘恒的疑问,陈平这样回答“高祖开国时代,周勃的功劳不如臣;而这次诛诸吕,臣的功劳却不如周勃。所以愿以右丞相一位让给周勃”陈平这番话说得相当中肯,于是11月2日刘恒下诏:免去审食其丞相之位、由周勃任右丞相、陈平任左丞相、灌婴任太尉。

    其实陈平这招,就叫以退为进。这个当今汉朝第一阴谋高手,从来就没让自己吃过亏。他就像一条狡猾的蛇,暂时的委屈求全,对他来说不叫吃亏。

    而周勃却因拥立文帝有功,从此以后每次上朝结束,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意气飞扬地离开,而汉文帝刘恒也对他毕恭毕敬,目送其离殿。

    周勃有所不知,当他在刘恒面前表现出这副趾高气扬之态的那一刻起,他就为自己挖了一个跌倒的大坑!

    袁盎,此人先是在吕禄门下当舍人。后来吕禄倒台,托了哥哥袁哙的福,跳槽到汉文帝的手下当了郎中,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经常跟随出入的那种。要说袁盎的崛起,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正是由周勃造就的。

    袁盎逮到周勃这个致命的政治毛病后,立即精心准备了进谏的滔滔之言“陛下看丞相是哪种人”“丞相真乃社稷之臣啊”袁盎马上反驳“陛下错了!丞相最多可称为功臣,怎么算得上社稷之臣呢?当年吕后擅权,他身为太尉,却不能救正。等到吕后驾崩、诸吕悖逆,大臣们共谋讨逆,他身为掌握兵权的太尉,才得侥幸成功。陛下您即位后已重赏于他,且敬礼有加。可他却不自内省,反而面有得色,这是社稷之臣的表现吗?臣担心皇上再这样谦让下去,君威何在”

    袁盎一番话让刘恒恍然大悟,立即找回皇帝应有的自信,从此换了一幅铁面脸接见周勃,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

    当周勃了解刘恒对他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竟是因袁盎一张嘴后,不禁大发雷霆。教周勃怎能不暴跳呢?袁盎之前就是吕禄的舍人,周勃完全可把他拉到黑名单,一锅端。可偏偏周勃和袁盎之兄袁哙的关系很铁,不但放过袁盎一马,反而让他窜升到新皇帝身边。

    让你到刘皇帝那里,是让你多灭火、少煸风;你现在倒反过来了,好话不说,坏语尽出。这摆明就是过河拆桥嘛!于是周勃公开骂袁盎“好你个袁盎,我帮了你不说,竟还好意思在皇帝面前损我”言语中,不见周勃威胁之辞。但常人都能想到:如袁盎会做人的话,应跑来向周勃赔礼道歉。可周勃左等右等,就是没看到袁盎登门谢罪,连个影子都没有!

    12月,汉文帝下诏:废去秦法中的一人有罪,父母、妻子、同产连坐,及为收帑的律令。

    汉文帝元年BC1791月,有关部门上奏:请皇上尽早册立太子。理顺宗室及功臣的关系后,刘恒的第二把火就是封太子、皇后。这就引出了两个人:10岁的刘启,还有刘启的生母、汉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窦氏。

    说起窦氏的革命家史,总让人感觉她和她的婆婆薄氏之间,似有着某种相似点:1早年受苦,晚年享福;2对黄老之术极其偏爱;3人生命运极富传奇。

    窦氏是清河郡观津县人,父母早丧,有兄弟二人:兄窦建,字长君;弟窦广国,字少君。姐弟三人在汉初的动荡岁月中艰难度日。后来汉宫采选秀女,窦氏便去应选,得入宫中为良家女,侍奉吕后。后来吕后专权,为监督刘姓各诸侯王,就准备把一批宫女分配给诸侯王们,每王五个。恰恰窦氏就在名单当中。

    清河郡属赵地。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不如重归故里。于是出发前,窦氏特别去找了主管太监求一定要把她分给赵王。那时,这位主管太监满口答应。可出发的那天,窦氏傻了。因她的名单赵国,而是在那个穷地方代国!

    完蛋了!窦氏痛哭流涕地找领导质问。结果那个太监却搪塞道“实在不好意思,我竟把你这件事忘了”忘了?这简直就是扯蛋!说白了,窦氏当时就是没给他送银子或是少送。不然这天大的事,怎么说忘就忘了呢?

    可这时候名单都定好了,改是改不了的,不过窦太后执意不肯走。不肯走?那要问问吕雉答不答应?最后窦氏还是硬被逼着去了代国。她来到这块风沙满天飞的穷地方,正是她最美丽的时刻。而恰恰是就在这她如花开放的美丽时刻,竟被代王刘恒瞧上眼了,宠到了心里。

    窦氏的祖坟,简直就要冒烟了!

    窦太后被刘恒宠上的成果就是:不久生了个女儿,就是著名的刘嫖公主;后来又生了刘启、刘武两兄弟。那时,刘恒早已有了一个王后,且生下了刘启的四个哥哥。如要立太子的话,这等好事是怎么也轮不到窦氏家的吧?可不久,代王后得病先逝。更绝的是:在刘恒入长安当皇帝这短短三个月里,代王后的四个儿子竟像小鸡得瘟一样,一个接一个离世。而刘启、刘武两兄弟却健康无比。还有庆幸的是:刘恒宠幸的另两个女人,现在暂时还无生育。

    这要说不是窦氏的祖坟冒烟,那真是鬼都不信了!

    现在大臣们请皇帝早立太子,汉文帝再三谦让,说楚王是朕叔、吴王是朕兄、淮南王是朕弟。他日尽可推选贤王继位,不宜私建子嗣。群臣又上书固请,略言三代以来,立嗣必子,刘恒这才答应立太子。

    而刘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1年纪最长;2纯厚慈仁。于是1月,10岁的刘启毫无争议的被立为皇太子。并赐天下当为父后者即家中的嫡长子,有权继承家长地位的爵一级,这开了立太子而赐爵的先例。

    3月,太子刘启的生母窦氏被立为皇后。同时下诏:赈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年80以上,每月赐米1石、肉20斤、酒5斗。90以上,加赐帛2匹、絮3斤。

    话说窦皇后的弟弟窦少君在四五岁时,被人贩子掠走四处转卖。据他自己后来讲:他被转卖了十几处,最后被转让到三川郡宜阳县某户人家。

    传奇的故事再次在窦家人身上发生。这一天,窦少君与一百多人都进山替主人烧炭。夜里全聚在悬崖底下打地铺。可深夜,悬崖突然崩塌,把睡在底下的一百多人全部压死,唯有一个人活着!苍天保佑啊!这个人当然就是窦少君。

    逃过一劫的窦少君给自己算了一卦,竟是一个吉卦:未来必定封侯!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冥冥之中,侯位在哪里呢?对,长安皇城!窦少君咬咬牙,朝着长安的天空吼出一声:出发!

    长安街头,窦广国偶然听说新皇后是清河郡观津县人,姓窦。这个路边新闻仿佛救命稻草,瞬间点燃了窦广国内心多年惨淡的生活希望。他也是清河观津人、姓窦。那个传说中的窦皇后,会不会就是他的亲姐姐呢?

    窦广国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写下一封书信。信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和窦姐姐一起采桑的幸福往事。而这封家书很顺利的落到了窦皇后手里。

    打开这封沾满泪和血的回忆录,窦皇后无比震惊!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将此事报告刘恒;而刘恒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此人召来询问。

    窦广国,有幸踏进了未央宫。现在他离封侯,真的就只差一步了。但天堂和地狱,也只差一步。如果真是窦姐姐,可以一步登天;如果是冒认,那么对不起,下一步就是地狱!

    窦皇后是有一失散多年的弟弟、她也曾和小弟一起采桑东篱下,这都是没错的。可问题是:采桑本是农家平常事,这不能做为终极证据。而那时候又没有高科技,不能DNA,也不能做血缘鉴定。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一段彼此都刻骨铭心的记忆!

    窦广国当然早已准备好了这段口述录象。只见他缓缓回忆道“当年姐姐离开我时,是在一个驿站宿舍里。那时姐姐您去讨了些米汤给我洗头,然后又讨一碗米汤喂我,最后才流着眼泪离我而去”

    窦皇后听完,立刻奔上去抱住窦广国大声悲泣“天啊,你就是我多年不见的亲弟弟啊”此情此景,包括刘恒在内的满朝君臣,都替之动容。刘恒当场下旨:厚赐田宅、金钱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二人在长安住下,但没有封侯。直到文帝驾崩、景帝继位,窦氏成为皇太后,才由汉景帝刘启封窦长君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窦长君已死)、窦少君为章武侯。

    仿佛就像做了一场梦。你怎么将我们带到了庄周梦蝶之境?真不知是窦少君化成了那只蝶,还是蝶化成了眼前的窦少君?不过事实告诉窦皇后:这不是梦!清河观津的窦氏祖坟,的确冒大烟了!

    而当周勃、灌婴他们看到这不知怎么冒出来的外戚时,他们害怕了!没办法,余悸还在啊!刚搞定吕氏,又来一帮窦氏,永远没完没了。万一汉朝再来一次外戚专权,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精力折腾吗?

安内攘外篇() 
周勃、灌婴、陈平等人认真地开了一碰头会。会上总结出:我们这些老臣命都系在窦长君、窦少君这两兄弟身上。两人出身低微,又不懂识书达礼,更不懂君高臣卑,必须派君子长者给他们加强教育,避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之覆辙!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本来就是嘛。外戚作乱,犹如疯狗咬,一旦被咬中发作,死亡率百分之百。所以防范外戚的政治狂犬病,必须先打预防针!

    这些人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而事实是:他们的目标也基本达到了。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两兄弟不但没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反而变成了让人尊重的彬彬君子。

    3月,楚王刘交去世。其子刘郢继任楚王。汉文帝封自己的舅舅薄昭为轵侯。4月5日,封赏前时随驾诸臣:宋昌为壮武侯、张武等六人皆为九卿。25日,封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清都侯、封淮南王刘长的舅舅赵兼为周阳侯。又下诏:当初随汉高祖刘邦入蜀的68名功臣各加封300户;跟随刘邦的故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如颍川守尊等10人加封600户;淮阳守申屠嘉等10人加封500户;卫尉足等10人加封400户。

    4月,有地方给中央朝廷进献千里马。汉文帝却之“朕出巡,銮驾浩荡,日行不过数十里。难道朕能一个人骑着千里马在前狂奔吗。今后各郡国不得再进献珍物”汉文帝励精图治,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

    果然一切不出陈平所料,不过半年多的时间,从他手里让掉的右丞相一职又回到了他的手里。很搞笑的是:这次也是右丞相周勃主动让给陈平的。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刘恒上朝,想向周勃询问些国家之事。没想到这一问就问出周勃的问题来了。刘恒首先问“我们汉朝一年之中,有多少案件是要判决的”周勃愣住了。刘恒这个问题似问得有些离谱,像是刁难之辞。但看刘恒那副认真征询的样子,似又不像是故意考死人的。可他真的回答不上来呀。周勃只好满脸惭愧地答道“皇上,老实说,我不知道”

    刘恒接着又问“那么,我们汉朝政府一年收入多少呢”周勃这下子是真傻掉了。刘恒这两个问题犹如太极拳,貌似平淡,却暗含威力。周勃双脚颤抖,汗流浃背,久久喘不过气来。最后只好再次请罪“这个我也不知道”

    刘恒眼里闪过一丝轻蔑。那片眼光,周勃纵曾经统领过千军万马,亦不能抵挡。周勃心里第一次感到:摆在他面前的这樽佛,并没想象中那般的柔弱可欺!

    目标转移到左丞相陈平,看来皇帝今天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了。然而只见陈平表情从容,对答如流“关于这个问题,皇上不必追问我。有专门责任人可以问”责任人?谁是责任人?陈平道“决狱之事,可问司法部长(廷尉);钱谷之事,可问粮食部长(治粟内史)”

    陈平这招推答之辞未见高明,刘恒当然不能满意。于是板着脸质问“既各部门自有负责人,那么你们这两个左右丞相,又是负责什么的”

    小样的,敢推辞责任不管事?那我不是白养你了吗?我想:这是此时刘恒心里最想对陈平说的一句话。

    然而刘恒话语刚落,陈平的一席对答马上改变了刘恒的看法,也马上改变了周勃对自己及陈平的评估“陛下既然想知道丞相负责什么,那我不妨告诉您: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如换一句大白话来说,那就是:宰相的职责就是帮助皇上照顾好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百姓都有饭吃、让百官都有官做!总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保证一切正常,就是宰相最大的职责所在!

    妙!实在是妙!刘恒不得不被陈平所折服,陈平之语犹如一阵清风,把刘恒脸上凝结的黑云一扫而尽。而一旁还在汗颜不止的周勃,终于实实在在打心底里害怕极了。周勃不是害怕刘恒,而是害怕自己这等不如陈平的人,竟好意思抢了陈平右丞相的位置。更让他惭愧不已的是:他竟还能好意思在刘恒及百官面前扬眉吐气了半年多,真是天大的失败啊!

    但周勃也有一句话要对陈平说。当天罢朝后,周勃便抓住陈平不放,责骂道“亏咱们是好兄弟,你怎么不教我几招对答之术我今天丢尽脸面”陈平笑了,反问周勃“你在其位,难道不知自己职责所在?再说了,今天如果陛下硬问你一句长安京城内有多少盗贼,你又怎么回答?有一个盗贼就表明京城治安有问题。那么你是要说长安城内连一个盗贼也没有吗”周勃恍然大悟。原来,对答之术不是想学就能学的,还要讲究点悟性,更要讲究点天分。可上天造人,似乎是公平的。他给了你将才,就少了点文才。而周勃生性木强敦厚,不好文学,哪来那么多文学装饰之辞来应付皇帝啊?

    周勃生平第一次在陈平面前感觉到了巨大压力。看来才不如人,右丞相这饭碗也不是好端的,得还给陈平了。果然不久就有一见识卓越的门客对周勃敲起警钟:你做你该做的事,已经够了;你得到你该拥有的,已经多了;身居要位,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过来:袁盎的话没有错,只是错了方式,没有把这番话说给他听。周勃只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也装病向刘恒请归相印。

    刘恒对周勃这一自知之明之举,当然是允许的。8月27日,周勃的右丞相被罢免,由陈平独任丞相。

    到此,刘恒的前两把火终于烧完,该烧第三把火了!

    一切内部问题,都是自家问题。都是可以商量,甚至是天子自己说了算的。然而一切外部问题,那就是两个人的问题,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当前最让刘恒头疼的问题,不是匈奴单于冒顿,而是南越王赵佗。

    赵佗的问题是:如今的他,不但不承认大汉天子,反而自立为天子。这就好像天上挂着两个太阳。刘恒无论如何,总要想方设法把赵佗弄成月亮,且要明确告诉尉佗:天上不能有两颗太阳!你只有当好月亮,太阳才会全力照顾你的!

    赵佗和汉朝斗气的事情可追溯到吕雉时代。双方翻脸主要源于吕雉关闭关市和铁器贸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吕雉取消了赵佗的最优惠国待遇。这下子,赵佗火大了。在他看来,汉高祖刘邦当初立他为南越王时,就许诺开放关市,互通有无。如今吕雉关闭贸易,南越就无法从中原得到铁器,那么就无法深度开发国内,这不是摆明要制约南越国的经济发展吗?

    那么怎么办?一个字:打!赵佗认为这是毗邻南越的长沙王出的馊主意,于是发兵攻打长沙国。当然,赵佗这场战争打得不是很彻底,打下长沙国的几个小县就撤兵了。其实赵佗无非就是想借此告诉吕雉,老子不是吃素的!

    可赵佗这么一来,已彻底惹火了吕雉!于是汉朝大军在周灶的率领下出征,准备狠狠教训一下赵佗。然而天助南越,汉军多数是北方人,并不习惯南方的潮湿天气。再加一路高山阻绝、疠气横行,于是汉军几乎都染上了山区恐惧综合症。这战争就一拖再拖,一年后,吕雉驾崩,周灶便放弃攻打,撤军回国。

    汉军撤退后,赵佗就更加扬眉吐气了。他干脆贿赂了闽越、西瓯和骆越,使他们都归属自己。闽越国首都东治、西瓯国首都郁林、骆越国首都交趾,从东到西约有一万余里。地盘的极度扩大,怎不教赵佗翘起尾巴呢?更要命的还有:赵佗对得起这广阔的土地,坐起了皇帝才能坐的黄屋左纛车,且以皇帝的身份发施令!

    汉文帝刘恒发现:其实赵佗无意与汉朝争霸天下。说到底,他不过像个孩子一样,没得到自己想得的东西,就趁机发发几下脾气罢了!

    既是这样,事情就简单多了。刘恒决定采取攻心为上,分三步进行:1刘恒下令立即整修赵佗父母在真定的坟墓,并特别设立守墓官员,负责洒扫祭祀;2征召赵佗老家的亲人兄弟,对他们进行尊官厚赐,恩宠并施;3派使者前往南越谈判。

    能担当此谈判大任者,非陆贾莫属。但除了陆贾,另一样东西也必不可少,那就是汉朝皇帝的诚意。刘恒诚恳的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文陆贾捎信前往。这封信很长,意思大约如下“兄弟啊,以前搞你的人是吕雉,那不是我的罪过啊。现在,吕雉势力被诛了,该撤的军也撤了,我也从远方的代地做上了中原的皇帝。对你的祖坟及亲戚朋友,我该照顾的都照顾了。至于高皇帝生前说的‘长沙国领地包括南海、桂林、象3郡’我作为儿子的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这三郡不现在都在兄弟你手里吗?那也就是高皇帝当年随口一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