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橦郡白水县,在那里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将会合,众人一商量:现在CD面前最后也是最险、最重要的一道天险就是梓橦郡的剑阁。众人合兵就去守卫剑阁,抵拒钟会大军。

    9月,太尉高柔去世。

    10月,蜀汉向东吴告急求救。孙休派出三路兵马伐魏救蜀:丁奉率军攻打淮南郡寿春县;留平率兵去南郡与朱绩会合后,再议兵所向。丁封、孙异率兵去沔中。

    10月,蜀汉即将灭亡之际,曹奂又一次下诏:进封司马昭为晋公,食邑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6郡及司州的河东、平阳、弘农3郡与雍州的冯翊,共10郡。加九锡。司马昭再次辞让。这次,司徒郑冲率百官劝进,司马昭终于受封。司马昭征辟魏舒为相国参军,深器重之。

    10月,曹奂立曹操卞夫人之弟卞秉的孙女卞氏为皇后。

    11月,曹奂下诏大赦。

    11月,邓艾攻下阴平郡,简选精锐,并想与诸葛绪在梓橦郡的江油会合,一起去攻打CD。可诸葛绪却说自己当初出兵时接到的任务是阻住姜维,而不是攻打CD。所以我要去白水县与钟会会合,再战姜维。却没想到钟会竟密奏诸葛绪畏懦不进,用槛车把他押回洛阳,而诸葛绪手下的3万多军队自然就归属了钟会。但姜维守住剑阁天险,钟会屡攻不克。后勤保障更是难以跟上,便想知难而退。但邓艾却在此时兵行险着“从阴平郡出发,走一条根本不是人走的道,可到达梓橦郡的德阳亭,那里在剑阁西偏南不足百里。然后可向南直到涪县,这地方就在CD的北偏东不到三百里。若能到达涪县城下,则姜维必会从剑阁撤军还救。若他不撤兵,我一旦攻下涪县,CD就危险了”

    只是从阴平郡到德阳亭这七百余里路真的不是常人能走的。邓艾身先士卒,下令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史书记载“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粮运将匮,濒于危殆”在危崖峭壁之处,67岁的邓艾身裹毛毡,第一个从崖上滚下。将士们也跟着一个个滚下。

    就这样,邓艾带着自己的部队,可以说是一路‘滚’到了梓橦郡的江油,江油守将马邈投降。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奉命率军抵御邓艾。但他到了涪县就停住了脚步。尚书郎黄崇屡次劝诸葛瞻火速进军,占据险要,不能让邓艾再继续前进了!到了平地上可就一切都晚了。虽然黄崇是再三劝谏甚至都流涕了,但诸葛瞻仍是犹犹豫豫,最终丧失了机会。邓艾率军直抵涪县城下。诸葛瞻初战失利后便放弃涪县,退往广汉郡绵竹县。

    邓艾写信招降诸葛瞻“若降,我将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毁书斩使,誓与邓艾决一死战。邓艾派儿子邓忠、司马师纂出战。二人首战不利,回来对邓艾道“贼未可击”邓艾大怒“成败在此一举。哪有什么可与不可”便要将二人斩首。经众将求情方才饶了。命二人再次出战。二人这次是拼死一战,终于大破蜀军,诸葛瞻、瞻之子诸葛尚、黄崇等人全部战死。

    邓艾兵临CD城下,后主刘禅紧急召集群臣会议,商量对策。有人提出背水一战坚守CD城,并等待姜维回援;有人提出投奔盟国东吴;有人提出逃往南中七郡。在这历史关键时刻,光禄大夫谯周出场了!他说“投奔吴国,自然不能再为天子,必须臣服孙休。而吴国实力远不如魏国,到时再被魏国所灭,陛下您就将受两次屈辱;至于逃往南中,则应早做准备。现在匆忙逃去,能不能到达南中都是个问题。另外自诸葛丞相平南之后,便屡次北伐。南中地区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军费,他们不可能没有怨言。陛下您到那里去真的是安全的吗”反对完这两条之后,谯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投降!现在吴国并未臣服,魏国肯定会接受我们的投降,且还会礼待陛下。若陛下您降魏之后,曹奂、司马昭不封陛下一个爵禄,我谯周愿亲自前往洛阳,与他们争礼”

    最后,刘禅听从了谯周的意见。命他起草降表。派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二人带着玺绶、降表去见邓艾投降。

    就在这时,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强烈反对“此时,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也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怎能投降呢”但刘禅不听。当天,刘谌就带着妻子前往祖父刘备的庙中,哭拜一番之后,拔出佩剑,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邓艾在广汉郡郡治雒县接见了张绍、邓良二人。大喜回信准降,让二人带回。刘禅便命张峻、汝超二人受节度;派蒋显去向姜维传旨,让他就近向钟会投降;派李虎将簿籍送去给邓艾:蜀汉一国共有28万户、94万人、甲士102000、吏4万;米40万斛、金银各2千斤、锦琦彩绢各20万匹。

    邓艾来到CD城北,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60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邓艾亲自解缚焚榇,延请相见。并依东汉初年邓禹故事,承制封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群臣也各有封职。同时邓艾还任命自己的部将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等人领蜀中诸郡。并将黄皓收监,准备杀了他。后来黄皓贿赂邓艾左右,终得免死。

    姜维在听说诸葛瞻败死、CD情况不明后,便已放弃剑阁,率军东入巴郡。钟会也进军至涪县,并派胡烈对姜维紧追不舍。姜维在到达东广汉郡郡治郪县时,得到了蒋显传来的刘禅的敕命,无奈的姜维只能率廖化、张翼、董厥等将向钟会投降。蜀军将士尽皆激愤,拔刀斫石。但大局已定,除几个地方还在坚守之外,其余诸郡县都奉刘禅之命罢兵投降了。而锺会也很厚待姜维,这让姜维的心中有了一丝复国的期待…

蜀地动乱篇() 
孙休在得知刘禅投降、蜀汉已亡的消息后,就下诏命丁奉等人撤兵。当初司马昭决定伐蜀,吴国人普遍认为“司马氏专政以来,屡有内乱,百姓未服。如今劳师远征,必然失败”只有张悌有不同看法“曹操虽功高盖世,但百姓只畏其威而不怀其德。曹丕、曹叡等人更是等而下之。司马氏父子三人累有大功,民心归之已久。故淮南三叛,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司马氏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根本已固。而蜀国则黄皓专权、姜维黩武,若魏伐蜀,则必胜。此亦吴之忧也”众人始皆笑之,至此乃服。

    武陵郡的五溪夷与蜀地接壤。蜀国既亡,孙休担心此地会发生叛乱,任命了钟离牧为武陵太守。而曹奂也任命了郭纯为武陵太守,郭纯将涪陵郡的百姓迁入武陵郡迁陵县,屯于赤沙,并诱动诸夷进攻酉阳县。钟离牧拒绝了部下宣教慰劳的建议,率军昼夜进道,深入二千里,斩杀千余人。最终郭纯退走,五溪夷复归平静。孙休随后下诏:分武陵为天门郡。

    12月19日,司徒郑冲升任三公之上的太保。

    21日,曹奂下诏:分益州为梁州。22日,特赦益州士民,并在五年内免除一半的租税。

    24日,曹奂封邓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锺会为司徒,增邑万户。

    12月,魏明帝曹叡的郭皇后去世。

    本年,吕兴在交趾郡杀掉原来的太守、造反之后,便遣使请曹魏派太守及士兵到交趾郡来。

    本年,东吴丞相濮阳兴建取屯田万人为兵。

    因成功灭蜀,邓艾颇为恃功。不仅对蜀中的士大夫们这样说“你们幸亏是遇到了我,才有今日。若是遇到当年灭公孙述的吴汉,恐怕早已性命不保”又上书给司马昭建议乘胜灭吴“可留陇右兵2万、蜀兵2万,煮盐兴冶,并作舟船,做好顺流而下伐吴的准备。并厚待刘禅,封他为扶风王、封刘禅之子为公侯,锡其资财,供其左右。也好向孙休作出一个榜样,然后派使者去往吴国告以利害,想来吴国必会畏威怀德,望风而从,如此便可不征而定,统一全国”司马昭却让监军卫瓘去警告邓艾“你做事必须事先报我,不可专行”邓艾又以“大夫出疆,若有可安社稷、利国家之举,专之可也”的春秋大义作答。司马昭大怒,觉得邓艾已心生异心,不可不防。

    心生异志的其实并非邓艾一人,钟会在姜维的一力撺掇下,更是有了割据自雄之心。钟会将姜维引为知己,两人情好欢甚。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在姜维的劝说下,钟会先与卫瓘联名表奏邓艾有反状。又伪造多封邓艾的章表,信中尽是悖傲自矜之词。甚至还伪造了邓艾诋毁司马昭的书信,让司马昭看到后大怒。

    264年1月1日,司马昭以曹奂的名义下诏:以槛车征邓艾。并命钟会进军cd、贾充兵入斜谷,以防邓艾造反。3日,司马昭还带着曹奂,亲率大军前往长安,封山涛为行军司马,镇守鄴城。因此时的曹氏诸王公在淮南一叛被平定之后,都被司马懿迁往邺城看管。为防后院起火,司马昭委山涛以重任。

    对于钟会此人,司马昭身边有不少人也看得很清楚。司马昭之妻王元姬就说“钟会此人见利忘义,好为事端,不可大任”在司马昭派钟会率主力大军伐蜀之前,邵悌也曾劝谏过司马昭“钟会灭蜀之后必反”司马昭是这样回答的“群臣皆言蜀不可伐,只有钟会说可伐。所以我派他伐蜀,蜀必可灭。而灭蜀之后,就算钟会要反,蜀军已是败军,何足言勇?而我派去的魏军都心急着回来领赏受封,也必不会随钟会作乱。钟会一人造反,如何能成”还有贾充在奉命率军前往斜谷前,也曾偷偷的问过司马昭“您难道只怀疑过邓艾,而没怀疑过钟会吗”司马昭笑道“现在我派你去汉中,难道还要疑你不成”到达长安后,邵悌又来见司马昭“钟会统兵十余万,邓艾只有三万兵。若让钟会去擒拿邓艾,绝对没有问题。何劳您亲自来长安”司马昭答“我派钟会灭蜀前,你对我说过的那番话,难道你自己都忘了吗?我此行非为邓艾,亦为钟会。不过这话只能你知我知,绝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而在蜀地,无论是邓艾还是钟会都不知情。钟会只知道司马昭授权让他拿下邓艾,于是他就派卫瓘先行去cd捉拿邓艾,然而给卫瓘的兵却很少。钟会打得是这样的如意算盘:让邓艾杀了卫瓘,这样邓艾的反罪也就坐实了。

    卫瓘也很明白钟会的想法,且早已想好了对策。他夜入cd城,发檄文给邓艾所有的部将“邓艾造反,我奉诏来捉拿,其余人全部无罪。若奉诏者,即加爵赏。若不奉诏,诛灭三族”第二天天刚亮,邓艾的部将们就全部都来拜见卫瓘。卫瓘很满意,便带着人直冲入邓艾的居所,抓住了还在沉睡中的邓艾、邓忠父子,将他们押入槛车。邓艾仰天长叹“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然后卫瓘又哄骗邓艾的部将们说自己知道邓艾是冤枉的,愿意上表为邓艾申冤,使得诸将最终放弃了营救邓艾的念头。

    15日,钟会进入cd城,下令将邓艾押赴京师洛阳。邓艾被擒,钟会自认为已无对手,便决意要谋反了。他与姜维定下了一个计划:由姜维率5万人出斜谷为前锋,钟会大军紧随其后。到长安之后,分为水陆两路,水军从渭水顺流入黄河,只需五日便可到达孟津渡口。在此处上岸,与骑兵在洛阳城下会合,如此天下可定。想法很好,奈何已失先机。正当钟会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时,突然收到司马昭的一封来信“我恐邓艾不会乖乖束手就擒,所以派了贾充率步骑万人屯驻汉中郡成固县乐城,我自己则率十万大军在长安,随时做将军你的后盾”钟会得信后惊呼“若只取邓艾,晋公应该知道我完全能够独立完成。如今却大兵压境,恐怕是为防我吧?既如此,我们必须马上行动。事成可得天下。事不成那就退保蜀地,再作刘备”

    16日,钟会召集所有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官员及蜀国旧官员,出示了一份一个月前刚去世的郭太后遗诏,并为郭太后发丧。遗诏上写明司马昭弑君,大逆不道,让钟会起兵勤王。钟会将这份遗诏给在坐诸人一一看过,并要他们全部署名,表示自己愿随钟会讨贼。然后将这些人全部软禁关押起来,命自己的亲信代领诸军。紧闭城门宫门,严兵围守。只有监军卫瓘诈称有病,请居外廨。钟会因他手上无兵,便同意了。

    钟会想要的是这些魏将手中的兵权,姜维想要的却是这些魏将的性命!其真实想法就是:借钟会之手杀光魏将,然后自己再把钟会杀掉,甚至把十余万魏兵也尽数坑杀,这样蜀汉就能复国了。姜维曾密书给刘禅“愿陛下再忍数日之辱。臣定当使社稷复安、日月复明”但很明显,钟会在这点上是无法与姜维达成一致的。这一整天,钟会就都在犹豫未决。而机会也就在这一天的犹豫中丧失!

    钟会有一亲信小兵叫丘建,本是胡烈帐下。因见到胡烈被囚,心生怜悯,便去请求钟会:让被囚诸将每人放一个亲兵出入,以照顾他们的饮食。钟会同意了。胡烈马上抓住机会,要自己的亲兵去给自己的儿子胡渊传话“钟会已挖好一个大坑,准备了数千根大杖,要将我们这些人都活活打杀在坑中”仅一夜时间,这番话就在外营内传遍了。

    于是18日日中,胡渊率其父胡烈的兵马首先擂鼓冲出,后面跟着大军,一起攻向cd城——钟会、姜维的所在!一场混战之中,姜维、钟会、蜀国太子刘璿、姜维妻子及将士数百人丧生,宫中死伤狼藉。最后由卫瓘出面安抚诸将,数日乃定。

    邓艾的部将也乘此机会,一路去追赶正在押往洛阳途中的槛车,想救出邓艾父子。卫瓘心想自己当初与钟会一起陷害过邓艾,现在就不能再让邓艾活着,急忙派与邓艾有私怨的田续率兵去追。最后在广汉郡绵竹县之西,田续追上槛车,将邓艾、邓忠父子斩首。当初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时,田续畏难不进,差点被邓艾斩首,当然心中记恨。此次得以公报私仇,田续心中大爽“可以报江油之辱矣”邓艾留在洛阳的其余诸子也全都被杀。邓艾的妻子、孙子邓朗被司马昭下令徙往魏兴郡郡治西城县。直到9年多后才被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赦免,邓朗被封为郎中。

    钟会之兄钟毓曾密奏过司马昭,说钟会必反。此时,钟毓已经去世。司马昭追念钟繇之勋与钟毓之贤,下令特赦钟毓的两个儿子:钟峻、钟迪。并给官爵如故。钟会的功曹向雄为钟会收葬,司马昭召向雄前来责问“当初王经之死,你哭于东市,我没有处罚你。现在钟会是叛逆,你还为他收尸,你究竟想干什么”结果向雄一番侃侃而谈,司马昭心悦诚服,与向雄宴谈甚欢。

    2月1日,贾充进入cd城。曹奂下诏特赦益州诸人。

    26日,曹奂、司马昭返回洛阳。

    巴东太守罗宪奉刘禅之命,率兵二千驻守郡治永安县。曾亲手斩杀言cd乱者一人,安抚百姓。吴军见刘禅投降;邓艾、钟会造反,便起兵西上,想借援蜀为名,而有窥视蜀地之志。罗宪怒道“两国互为脣齿,今吴国不恤我难而背盟攻我,实在是不义。且蜀汉已亡,吴也必不得久。我又岂能为吴国降虏”坚守城池,并派杨宗突围北出,去向曹魏的安东将军陈骞告急,并送上文武官员的印绶及人质向司马昭求救。吴将步协前来攻打永安白帝城,被罗宪大败。孙休怒,又派陆抗、留平、盛曼等将率三万人将白帝城团团包围。

    3月17日,司空王祥转任太尉。征北将军何曾升任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升任司空。

    19日,曹奂下诏:进封司马昭为晋王,增封10郡。共20郡食邑。王祥、何曾、荀顗三人一起去见刚被封王的司马昭。荀顗说我们当行大礼参拜。但王祥却说“晋王虽尊,但说到底还是魏国的相国。我们是魏国的三公。彼此之间只相差一阶而已,哪有身为三公随便去拜人的道理?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的这种事,我不会做”而三人见到司马昭后,何曾、荀顗就行了大礼,王祥只是长揖而已。司马昭道“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也”

    司马昭下令将刘禅举家迁到洛阳。这时的刘禅早已不是皇帝,大臣们基本没有愿随刘禅北行的。只有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等寥寥几人愿舍妻弃子,单身随禅。且一路上郤正还不断指导刘禅的言行。刘禅不禁慨叹知郤正之晚。

    建宁太守霍弋奉刘禅之命,都督南中七郡。魏兵刚入蜀时,他便上表请求率兵赶赴cd勤王。刘禅当时觉得cd不可能被攻下,就拒绝了霍弋的请求。蜀汉灭亡后,霍弋身着素服,大哭三日。诸将皆劝霍弋奉刘禅敕命,早降曹魏。但霍弋却有不同意见“现在道路隔塞,未知主上安危与否。若魏国能以礼相待,则我等再降也不晚。若万一危辱主上,则吾将以死拒之,还谈什么早降迟降呢”直到听说司马昭下令将刘禅迁往洛阳好生安置的消息后,霍弋才率所属六郡将守上表降魏。被司马昭仍封为南中都尉,委以本任。

    27日,曹奂下诏封刘禅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百匹,奴婢百人。子孙为三都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等群臣封侯者50余人。

魏晋禅让篇() 
有一次,司马昭召刘禅前来饮宴。宴席上,司马昭故意命人奏蜀乐、跳蜀舞。蜀臣尽皆感怆,只有刘禅谈笑自若。司马昭对贾充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就使诸葛亮还在,恐怕也不能辅他久全。何况姜维呢”又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答“此间乐,不思蜀”郤正一听急了,找了个机会就悄悄的对刘禅道“若晋王再问,陛下就应边哭边答‘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后来,司马昭果然再次问起,刘禅便以这几句来回答。只是一时哭不出来,只能闭目作态。司马昭道“这怎么像是郤正教您说的呢”刘禅顿时睁眼“诚如尊命”司马昭及左右皆笑,从此不再提防刘禅。而刘禅在三国的三个亡国之君中也是活得岁数最长的:271年死,年65岁(孙皓283年死,年42岁;曹奂302年死,年57岁)

    4月,魏将新附督王稚渡海来到会稽郡句章县,劫掠县中长吏及男女200余人而还。吴将孙越于途中缴得一船,救回30人。

    5月1日,司马昭上奏恢复西周年间的五等爵位,封骑督以上600余人。

    15日,曹奂下诏改元咸熙。

    24日,曹奂下诏追封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

    6月,卫瓘上缴雍州兵在CD获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