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内遭离叛,外覆军队,可谓万念俱灰。7月,他将大司空王邑召还,改任大司马;任命张邯为大司徒、崔发为大司空、苗为国师、王林为卫将军。之后便将国事全部交给11重臣:太师王匡、太傅唐尊、国师苗、国将哀章、大司马王邑、大司徒张邯、大司空崔发、更始将军史谌、卫将军王林、立国将军赵闳、前将军王盛…王莽自己则整日饮酒吃鱼,派遣愁闷。闲暇时读些军书,倦则假寐,不复就枕。以度过他最后两个月的生命…
此时王莽的新室天下已是分崩离析:西北方向,隗崔、隗义兄弟与杨广、周宗一起起兵,一举攻陷天水郡治平襄县,杀死天水郡大尹李育。之后推举侄子隗嚣为上将军。隗嚣的两个伯父隗崔任白虎将军、隗义任左将军。隗嚣派人聘请平陵县的方望来做自己的军师。方望向隗嚣建议:立即为汉高祖刘邦立庙。祭祀高祖、文帝、武帝等西汉皇帝,以汉臣的身份向天下郡国发布檄文,声讨王莽的罪恶。隗嚣接受了这一建议,城东的高庙很快建了起来,隗嚣率众人杀马立盟。
之后,隗嚣的部队迅速扩大,达到十万人。雍州牧陈庆、安定郡大尹王向先后被杀。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纷纷投降。整个凉州,迅速落入隗嚣之手。
西南方向:宗成自称虎牙将军,起兵攻打汉中郡。王岑自称定汉将军,在广汉郡雒县起兵,杀死庸部牧宋遵,呼应宗成。二人合众数万人。而此时在临邛县担任蜀郡卒正的公孙述派人将二人迎至蜀郡郡治成都。后来宗成的部队在成都城内大肆虏掠,公孙述便使人诈称更始帝刘玄的使者,前来封公孙述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益州牧。之后,公孙述便率精兵千余人,西击宗成。因宗成在成都已失民心,所以一路上有人不断加入公孙述军,到成都城下已达数千之众。宗成的副将垣副将宗成杀死,向公孙述投降。
除隗嚣、公孙述外,前钟武侯刘望也起兵豫州汝南郡。王莽手下最能干的将军严尤此时也抛弃了王莽,与副将陈茂一起去向刘望投降。8月,刘望称帝,封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
8月,刘玄派出两路大军:一路由王匡率领,攻打洛阳;另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领,直扑长安东南面的门户、弘农郡的武关。又有邓晔、于匡二人在弘农与南阳二郡交界的析县南乡起兵相应,攻下弘农郡的析、丹水二县后,邓、于二人便开始攻打武关。
在汉朝的地图上,洛阳跟长安一样。王莽虽在昆阳城下已输掉大半军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守护洛阳、长安的军队,他还是拿得出来的。太师王匡、国将哀章二人奉命守护洛阳。至于长安城,只要守住武关,长安尽可高枕无忧。
但问题就在于:武关能不能守得住?答案很快揭晓:王莽任命的武关都尉朱萌毫无愧色的打开关门,投降邓晔、于匡的起义军。紧接着弘农郡大夫宋纲被杀、湖县陷落,起义军以燎原之势,直向王莽卷来!
事到如今,王莽好像已没辙了,只能等着大火烧身。然而大司空崔发却告诉王莽:事情还没那么坏。要想扑灭这场大火,办法还是有的…
王莽顿如久旱逢甘雨,激动地问道“有什么办法”崔发道“《周礼》《春秋左传》上都说:国家遇有大灾难,可用哭声化解。今何不向老天哀泣求一下”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天大的胡扯。然而王莽却如汪洋中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草。哭声能化解灾难,这话王莽他信。之所以信,不仅是因迷信周礼,更因之前尝到过甜头:曾记否,当年翟义起兵,王莽率群臣到汉室宗庙前拜天。结果拜了几天,就有好消息传回,说翟义的起义军被剿灭了…好吧。都这个时候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王莽之死篇()
果然,王莽带着满朝文武,来到长安城南郊,仰天长哭。多日来积累的诸多不顺,化成滂沱的泪水,在苍天面前倾盆而下!王莽一边哭,一边做告天策文,痛诉这些年来的痛苦、无奈、苦闷。今年已68岁的王莽回首往日,实在太不容易了。我们没理由怀疑王莽发自肺腑伤情的哭声。大混混不容易,小混混们也不容易啊。王莽在前面仰天俯地的大哭,百官就得在后面也跟着哭得死去活来…
哭声吸引了不少前来看热闹的围观群众。中国的看客精神源远流长,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王莽这场戏演得太真了,围观的小市民们都被感动了,不由得也悲情大发,跟着大哭起来。这时只见王莽站了起来道“如大家愿意哭每天早晚都来这里哭。凡来哭者,政府绝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归。早餐和晚餐,我们包了;如哭得卖力的,我还会给大家封官”
王莽这个诱惑一抛出,前来哭天的人顿如老鼠出洞,群聚长安城南郊。很多人就把哭泣当成了事业。王莽派人监督点名,凡是卖命长哭的,当场就封为郎官。这一下就封了五千多人。
当然王莽也知道:仅仅靠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叛军不相信眼泪。所以该哭的哭完后,实际工作也还是要做的。王莽决定组织最后的军队,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王莽任命了九位将军。当初王邑率百万大军出征时,曾带着诸多老虎猛兽,企图借此壮大声势和吓唬叛军。尽管那次失败了,王莽认为唬人的手段,还是必不可少的。唬人,他将新任命的九位将军,全用“虎”字作为称。
王莽将最后的老本:数万北军精锐全都交给这九位虎将军。奋斗多年,真的就只剩这么一点了。如此次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戏就真的要唱完了。所以为鼓励九位虎将军奋勇杀敌,王莽做了两件事:1将九位虎将军的妻儿全部接到皇宫当人质扣下;2给九位虎将军及其部属发奖金,每人4000钱…此二招一出,军队哗然!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疑兵不用,用兵不疑。临战前把将领家属扣为人质,这摆明就是不信任!既都不信任了,还打个屁仗?还有,王莽手里有多少钱,诸将都是知道的。一万两黄金一柜的,王莽此时还有整整六十柜,其他散碎黄金、钱帛、珠玉、珍宝无数。如按王莽以前的性格,就是散钱消灾。可现在死到临头了,有没有福气消受这些钱,还是个问题,竟吝啬到每人只发4000钱,你以为打发叫花子呀?
此情此景,无不叫人心凉!这还打什么打?
九虎将军率这几万精锐出了长安城后,就在华阴县的回谿,据险自守。于匡率数千弓弩手登高挑战、邓晔则率两万余人从阕乡南出,绕道北行,来到回谿的背面。前后夹击之下,九虎将顾前失后,大败。除郭钦、陈?、成重三虎收集散卒,退保渭口的京师仓之外,其余六虎全部夺路逃走。六人中有四人不知下落,只有史熊、王况二人回长安复命,被王莽责问兵马何在?二人对答不出,双双自杀。
随后,邓晔打开武关,迎接李松所率的三千余更始军队。两军在湖县会合后,就合力攻打京师仓,结果数日不下。他们就决定分兵:邓晔命王宪为校尉,率数百人北度渭水,攻入左冯翊境内,一直打到频阳县,一路上望风迎降。诸县大姓皆起兵自称汉将,加入王宪的队伍。李松则派韩臣直接向西攻打在长安以东仅35公里的新丰县,杀败波水将军,一路追奔至霸上的长门宫。
李松、邓晔的大军则从湖县西进至华阴县驻扎,一面刘玄、隗嚣的大兵到来,共同杀入长安城,一面攻城器械。
此时已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王莽,回头猛然发现:长安城内还有一群人正在看着他。顿时犹如黑夜里看到了一丝光亮,兴奋的跳了起来“兄弟们好啊,我怎么差点忘了你们呢”
曾记得232年前的秦末****之时,周文率陈胜的起义军一路攻进函谷关,打到戏。危急关头,大秦名将章邯请求秦二世赦免了替秦始皇修墓的数十万劳改犯,分发兵器。章邯就率领着他们,将周文的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一举解了危局!
而王莽此时对着喊兄弟的,也是被关在牢里的一帮劳改犯。像当年秦二世一样,王莽赦免了劳改犯,发给兵器。为充分调动这帮劳改犯的杀敌劲头,王莽还杀了一头大猪,饮血盟誓,对众人做最后的动员讲话“你们要勇敢杀敌啊!如敢做出不利于我的事,神鬼都会降罪”靠!果然又是吓唬老百姓。玩了这么多年权术,竟连句像样的人话都不会说了,看来王莽真的不可救药了!
王莽的岳父、更始将军史谌成了“章邯”可他刚将这支劳改犯队伍带出长安城,来到渭水边准备渡河时,这群人已如鸟飞出笼子,鱼游入深海,一哄而散了!
众人散去,史谌却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不动。开天辟地以来,他成了第一个在战场上真正的光杆司令!没能做成章邯的史谌很厚道,没有选择逃命,而是回去向女婿王莽复命。
长安城外,起义军将王莽的妻、子、父、祖的坟墓全部挖掘,毁去棺椁,一个不剩。并将王莽所建的九庙、明堂、辟雍,尽付一炬,火光照彻城中。
9月1日,起义军从东北的宣平门攻入长安城。大司徒张邯第一个被杀。大司马王邑、卫将军王林与王巡、?恽等分兵堵御,可哪里还堵的住?勉强支撑了一天而已…
2日,长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二人成为起义军的向导,带着起义军火烧作室门、斧劈敬法闼,大叫“反贼王莽,何不出降”大火烧到王莽之女、汉平帝皇后所住的承明宫。黄皇室主长叹一声“我有何面目再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此时的王莽则躲入宣室前殿,披绀服、佩玺绶、手持虞帝匕首,命天文郎按栻在前,自己席地而坐,面对北斗星的斗柄所在,口中喃喃自语“上天都很照顾我,汉兵怎能如此待我”此时的王莽已整整一天没吃东西,头晕目眩,一动都不能动了。
23年9月3日黎明,起义军已越逼越近,群臣们赶紧扶上王莽,南下阁道,西出白虎门,往前殿的渐台暂避。王邑此时已与起义军连战了两天两夜,人困马乏,死伤略尽。来到渐台见了王莽最后一面,就决定为王莽尽忠战死。突然见到自己的儿子王睦脱去衣冠,意欲逃生,王邑怒叱“我为大司马、你是侍中,应该为主死节,为何逃走”于是王邑父子率最后的兵士死守渐台。
这时,起义军已从宫女们的口中得知王莽正在渐台,于是将渐台重重包围。双方展开了弓矢对射,箭射完后就是短兵相接。王邑、王睦、?恽、王巡先后战死。
黄昏时分,起义军终于攻上渐台。王揖、赵博、王参、国师苗、太傅唐尊、前将军王盛都被杀死在台上。只是突然不见了王莽。原来王莽此时已在西北角的一小黑屋中被一个叫杜吴的商人所杀。
杜吴拿着王莽的玺绶出来,迎面见到了校尉公宾就。公宾就便问“王莽呢”杜吴说“已被我杀了,就在那小黑屋里呢”公宾就和数十人就冲进那小黑屋,为争抢王莽的尸身而大打出手。最后王莽的头颅被公宾就所得、王莽的尸体则被碎成了数段!
此时,王宪正驻兵长安城外,公宾就拿着王莽的首级就去诣见王宪。王宪自称汉大将军,收编了长安城中数十万乱兵,等着邓晔、李松等人的进城…但瞬间,王宪就和刚刚被杀的王莽一样野心膨胀起来,将王莽后宫的们全部纳入自己的怀中,并威逼杜吴交出王莽的玺绶,自己穿帝服、乘法驾,出警入跸,居然也想做起皇帝来了!
6日,即王莽死后第三天,李松、邓晔长安城。查得王宪私藏玺绶、奸占后宫、建天子鼓旗,便把他斩首!王宪只快活了三四天,便也落得身首两分。随后,赵萌、申屠建的军队也长安城。王延、王吴、大司空崔发、更始将军史谌、卫将军王林、立国将军赵闳这些新朝的高官都向起义军投降,但也最终全部被杀。
之后,王莽的首级被送到宛县,刘玄命令将其悬首示众。
9月,王匡大军攻下洛阳城。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皆被生擒(这段时间内,姓王的人好像特别多。起义军的王匡生擒新朝的王匡,历史有时也是很有趣),之后送到宛县被斩首。
至此,王莽新王朝的铁幕虽然落下,但乱世还远没有结束,正着另一位主角的缓缓登场…
刘秀北渡篇()
23年10月,刘玄之侄、刘显之子刘信在汝南郡击杀2个月前称帝的刘望,并诛杀严尤、陈茂二人。
10月,刘玄召集诸将开会说“宛县太小了,不是建都的理想之地,我们还是搬到洛阳去吧”诸将说“领导英明,洛阳居天下中央,城郭又大,土地又肥,又多,我们早就想搬家了”
刘玄是有眼光的。自古以来,洛阳不仅是个好地方,更是块建都的好地盘。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时,第一个首都就是当时天下最繁华的洛阳。如不是后来娄敬提议、张良附和迁都长安,估计刘邦也想一辈子在洛阳扎根了。
还有:偌大的洛阳城,相对长安城来说,似更耐得住折腾。王莽当了新朝皇帝后,也曾动过迁都洛阳的念头,虽然后来没有成行。
但迁都洛阳,一大堆准备工作要做:如清理人口、搞好治安、修建宫殿等…那么这些工作交给谁才好呢?这时,刘玄的脑袋灵光闪现,叫道“要想治好洛阳城,非一个人莫属”这个人就是:破虏大将军刘秀!
于是,刘玄就命刘秀行司隶校尉事,往洛阳整修宫府,以便定都。
4个月前,就在昆阳大捷之后,29岁的刘秀迎娶了南阳郡新野县的、19岁的阴丽华。当年游学长安时“仕宦当仕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两大愿望终于都得以实现。这次身为与十二卿之一执金吾平级的司隶校尉前往洛阳,便暂与爱妻分别。阴丽华这一回到新野县就是两年。而两年后,再回到洛阳的阴丽华估计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丈夫刘秀已成了皇帝、同时他的身边已有了另一个叫郭圣通的…
刘玄没有看错人,刘秀也没辜负刘玄期望。在洛阳设立官员,发布文告,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很快地就恢复西汉王朝的制度,一切井井有条。刘秀的工作获得众人一致好评。当时,有些曾做过汉朝官员的老同志,他们已见到过不少的更始将领在自己的面前经过。皆头戴冠帻、服近妇人,莫不暗中窃笑之。但见到了刘秀的部属,不禁纷纷垂涕而叹“真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竟还能再见汉朝威仪啊”于是众人皆归心刘秀而非刘玄矣…
刘秀的工作完成,刘玄就被迎进洛阳城。洛阳城的确是块肥肉,但别以为进了洛阳城,就坐稳了。刘玄认为:自己的事业是越做越大了,然而抢生意的人却还少数。有挂刘氏宗室自封皇帝的人,也有自立山头对洛阳城虎视眈眈的人…所以,当前还不是享福的时候。而是扩大地盘,争取统一天下!
于是,刘玄派出使者,分徇天下各郡国招降,许诺“先降者复爵位”第一目标是招降另一支实力庞大的起义军:樊崇领导的赤眉军!樊崇一开始带着二十余名部将来到洛阳,拜见刘玄,接受招降。刘玄虽将他们全部封为列侯,但未给封邑。樊崇等人不由失望。在洛阳待了数天后,便返回赤眉军中,准备与刘玄争夺这个天下!
汉文帝刘恒的八世孙、梁王刘武之后的刘立曾在汉平帝元始4年,因与卫氏外戚交通而被废为庶人。其子刘永在19年后的今天抓住机会,前往洛阳拜见刘玄。被刘玄重新封为梁王。
王莽任命的庐江郡连率李宪则没有给刘玄面子,他自称淮南王。
对于赤眉在东、李宪在南的各自独立局面,刘玄一时实在无暇顾及。他首先必须要拿下的是黄河以北的土地,具体说就是冀州和幽州。使者韩鸿奉命前往渔阳郡,封彭宠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封吴汉为安乐县令。另一个使者前往上谷郡,但他遇上了一个猛人,差点就把这事给搞砸了。当时上谷郡太守耿况把自己的印绶交给了使者,结果一夜过去,觉得使者好像没有归还印绶的意思。耿况手下一个叫寇恂的功曹就带兵直闯使者府,硬逼着使者把印绶交还。耿况这上谷郡太守的位置才算保住了。
解决了幽州,接着就是冀州了。这需要派一员亲信大将去!该派谁呢?刘玄突然叫道“刘秀,这个工作非他不可”
但有人马上应声叫道“这个事情,不能交给刘秀去办”高调喊反对的人叫朱鲔,是新市兵王凤属下一个非常的将领。当初刘縯被杀,正是他和李轶一手阴谋设计导演。朱鲔反对刘玄托刘秀以大任,不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站在他背后的集团利益!
据我观察,一直以来,在反对刘玄的重大事情上,很少看到新市兵王凤、平林兵陈牧这二人主动说话。他们不说话,不是懒得开口,而是因他们有朱鲔这样优秀的代表,根本就不需他们亲自出面。
朱鲔反对刘玄赋予刘秀以重任的理由不需多说。在他看来,刘秀这个人实在太危险了。昆阳大捷名闻天下,竟从不见他居功自傲。除此之外,建设洛阳城的首功,也是刘秀的。如再让他搞平河北,那天下的风头不都被刘秀一人抢光了吗?照此下去,有朝一日刘秀一人大吃天下,那他们吃什么?
再往下想,哪一天刘秀如强大到你动他不得了,那他反过来清算谋杀刘縯的旧帐会如何?不要说抢你风头,恐怕你连命都可能没了!刘秀就像一条隐忍不发的毒蛇,真的很危险!所以无论如何,摆平河北这事,千万不能交给刘秀去办!既不能交给刘秀去办,那应交给谁呢?当然就是新市、平林兵了…
但这时有一个人却站出来道“这事,非刘秀出马不可”说这话的人,名声不大,但官衔很大,身份也很不简单。是刘玄的亲弟弟、接替被杀的刘縯担任大司徒一职的刘赐。刘赐公开表态:如想迅速拿下河北,独有刘秀具有这种能力!
一个说不行,一个说行,这事怎么整?刘玄犹豫了。但不久,刘玄突然宣布:命刘秀代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黄河,镇慰各州郡。
刘玄之所以凌厉出手,不是他自己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弟弟刘赐私下跟他说了一席话。刘玄顿如脑袋开悟一般,做出以上决策。
兄弟俩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