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又下诏:凡有田不耕者、城郭中不种茶植树者、百姓浮游无事者,皆需向官府纳税。采矿、渔猎、畜牧、桑蚕、纺织、补缝、工匠、医、巫、卜、祝、方技、商贩者,皆需缴纳其利润的1/10,违者没收其物,并罚作一年。
王莽又接受羲和官鲁匡的建议,下令榷酒酤。
王莽下诏:禁止百姓私挟弩、铠,犯者发配西海郡。
出使匈奴的王骏、陈饶等五威将帅启程回国时,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派其弟右贤王舆带了一些牛马随同上路,准备去向王莽拜谢。同时上书一封给王莽,希望新朝皇帝能批准我使用旧印。使用旧印是含蓄的说法。乌珠留若鞮单于就是想委婉地告诉王莽:请保持我的王爵待遇。如你拒绝,那汉匈兄弟数十年的和平感情,将永远终结了!
而王莽的回应是:对五威将帅们论功行赏:封五威将为子爵、帅为男爵。还特别封砸了匈奴旧印的陈饶为威德子。既然王莽承认五威将的功劳,乌珠留若鞮单于想保留王爵待遇,那就是做梦了!
或许王莽认为自己已搞定匈奴了?但事实上,他已将汉匈关系全都搞砸了!边境传来的一个消息他一下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年对王莽的“四不”政策,匈奴人是口头答应。但这些年来,做起来却是另一码事…
两百年前,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乌桓,从那以后,乌桓年年都要向匈奴进贡兽皮和棉布。如过期不交,匈奴就会出兵抢劫。两百年后,当王莽新政颁布后,乌桓人仿佛找到了靠山,不再对匈奴进贡…匈奴先是派人催交,说时间到了,赶紧拿兽皮来,不然就有你好看。乌桓人却说我就是不想交了,你奈我何?匈奴人一听就来气了,派兵攻入乌桓国,把国王及高官们都绑架,然后倒悬着运回匈奴,准备让乌桓人拿钱来赎人…后来乌桓人还是拿兽皮和棉布,如数交给匈奴。匈奴却故意不提还人的事。
没想到,这事就被回国的五威将发现了!回国路上,五威将发现在左犁汙王咸的驻地内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乌桓人。然后就质问随他一起回长安的右贤王舆,舆将事情经过告知。五威将就说“你们也太不厚道了。既乌桓人都把兽皮和棉布交上了,你得把人家送回去呀”咸就说“我们也正准备送回去呢。但有个问题要向你们请示一下:我们到底是要把他们从塞内送回?还是从塞外送回”五威将不敢擅作决定,就打了个报告,快马送回长安请示。王莽批复“必须从塞外把乌桓人送回”
于是,蒲呼卢訾等10余人奉命,率万余骑兵,以护送乌桓俘虏为名,来到朔方郡边塞外,在此构筑工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朔方郡太守立即上报中央。
王莽决定先派甄丰为使者,出使西域探个虚实。没想到情况已出人意外的糟糕。车师后王须置离准备背新投匈。结果被西域都护但钦所杀。须置离之兄狐兰支率二千余残兵,投降匈奴。得到匈奴的后,重新杀回并占领了车师国。紧接着9月,驻扎西域的汉朝四个高级将领陈良、终带、韩玄、任商杀死戊己校尉刁护全家,胁迫二千余人投入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封陈良、终带为乌贲都尉。
11月,立国将军孙建上奏:本月12日,有一男子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被臣拿下。审问后得知此人姓武字仲。此实属大逆无道!另外,汉氏宗庙也不当仍在长安城中,应与汉室诸侯王一同罢废。王莽下诏批准。只保留国师嘉新公刘歆、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的32人的爵位宗祀。并将除自己亲家刘歆之外的另31人全部赐姓王氏。
新匈开战篇()
接着,王莽又封自己女儿、当年汉平帝的皇后为黄皇室主,以示与汉绝婚之意。自王莽篡汉之后,黄皇室主便整日闷坐深宫,愁眉不展,连朝会也经常托病不赴。王莽认为这是女儿还不满20岁就成了寡妇,不耐孀居。于是便想着给女儿另结一门亲事。孙建之子孙豫是个翩翩少年,配自己女儿应该不错?于是王莽便命孙豫精心打扮一番,以医生看病的名义进宫来见黄皇室主。宫中侍女自然不敢阻拦,将孙豫放入。
黄皇室主为之大怒,将侍女们亲加鞭笞。王莽无奈,只得打消前议。孙豫知难而退后,又有甄丰之子甄寻异想天开,也想娶黄皇室主为妻。
甄丰本为三公之一的大司空,与刘歆、王舜等名位不相上下。就是甄寻亦受封茂德侯,官居侍中、京兆大尹。可王莽受禅建新,分封11功臣时,甄丰只被封为四将之一的更始将军,与守城门的王兴、卖饼的王盛并列。不要说与位居四辅的王舜、刘歆相去甚远,连其弟甄邯为三公之一,也在其上。这当然会让甄丰父子不满。甄寻便想着借追求王莽之女来翻身,办法是作符命。
甄寻先做符命,说新室当分陕,设立二伯:甄丰为右伯、平晏为左伯。就如周朝的周、召二公故事。王莽当即批准甄丰出京去上任。甄丰尚未动身,甄寻的第二篇符命又做好了,说黄皇室主应为甄寻之妻。可哪知此次弄巧成拙。王莽大怒“黄皇室主乃天下之母,怎可嫁给甄寻为妻”
12月,王莽下诏: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同时发兵征伐匈奴。
两百年前刘邦立国时,曾组兵32万向匈奴境内压进,准备一举拿下冒顿单于,可惜失败了。两百年后,王莽开创新王朝,也想来个大场面,跟匈奴彻底干一架。那么权术家王莽,能不重蹈当年刘邦的覆辙吗?一个字:悬!
前面说过了:王莽的社会改革,似很富有现代精神。然而仅从军事角度来看,王莽的出兵匈奴,更富有现代政治家的色彩。
我们都知道:人类自现代文明史以来,各国所谓政治家都有一表演技俩。那就是:一旦国内矛盾冲突升级达到白热化时,总要想方设法制造新矛盾,缓解旧矛盾。而他们制造的这个新矛盾,往往是内部与外部的矛盾。与外部的对峙,会转移国内的注意力,从而将危机转嫁出去。这样,内部矛盾的能量就会无形中被消解,凝聚成一致对外的力量…
两千年前,王莽不惜一切代价要跟匈奴翻脸,其实就是企图转嫁新政带来的一系列国内矛盾冲突。之前,王莽消灭了翟义和赵朋等二十万起义军,一下子给自己长了当皇帝的信心。现在王莽面对国内乱七八糟的经济局面,如能把匈奴拿下,那么他就有做皇帝的信心。所以王莽必须要打匈奴,且一定要打得漂亮!于是为打赢这场数十年未遇的战争,王莽连老本都拿出来了!
王莽此次征伐行动部署如下:由立国将军孙建率12位将领,全国总动员,组成诸多兵团,分六路挺进:五威将军苗、虎贲将军王况,出五原郡;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郡;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郡;诛貉将军杨俊、讨濊将军严尤,出渔阳郡;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郡…以上作战兵团,总计30万人。
战争,归根到底就是拼后勤。这个道理,王莽当然懂。所以他还特别注意后勤保障工作:军队的皮袄、武器、粮食、马草等物资,都从长江及淮河,源源不断地向北方输送。
王莽总的作战方案是:部队先到预定地点暂时驻扎,等侯后进部队。等部队都集合完毕,方可开战!作战的终极目标有二:1追杀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如单于逃跑,可追赶到丁令部落;2计划将匈奴切割成块,分为15个小国,将呼韩邪单于还活在世上的15个子孙全部扶持成新的傀儡单于。
如此壮观的场面,看上去似很美。事实上却一点都不实用…
王莽下令第三次改货币。总称“宝货”分为5物6名28品: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可不久之后,又下令取消龟货、贝货、布货等,只用大小钱。此外王莽还下令:对盗铸钱者严惩。一家铸钱,五家连坐,没入为奴婢。又禁止百姓私挟五铢钱。
本年,王莽接受司命陈崇的意见,开始厌符命,下令禁作,命尚书大夫赵并验治。同时又始兴神仙事,听了方士苏乐等人的忽悠,建造八风台,又种五粱禾于殿中。
王莽下令收捕甄寻。甄寻得讯先逃,其父甄丰自杀。王莽一面下令全国通缉甄寻,一面下令追查甄氏父子同党: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刘泳、门人丁隆、王邑之弟王奇等全部牵连入狱。甄寻随一个方士逃入华山,蛰居年余,最终仍难逃天罗地网的通缉,被抓往长安。此案牵连甚广,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之后,王莽又仿效传说中舜流放四凶之故事,下令流刘棻于幽州、放甄寻于三危、殛丁隆于羽山…三人已经就戮,却将尸首载入驿车,辗转传致。
甄丰自杀后,王莽任命姚恂为宁始将军(更始将军改名)
始建国3年11王莽的北伐军经一年的调度,竟还没完成集结!真是辛苦将士们了,先到的没事干,整天啃风沙;后面的还在拼老命往前赶路。再等下去,这战争还要不要打啊?凡是当兵的都知道一个基本的战争原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到士气都萎了,还打个屁呀!
道理很合理,但领导很顽固。王莽很明确地告诉他的将军们:先到前线的,无论到多少人,都不能轻举妄动,务必等全军集合完毕,才可开战!
王莽以为战争是拔河,人多就能赢呀?将军们都无语闭嘴了。当然,王莽也并没顽固成要变石头的那种。开战前,他已按计划做了一些热身运动:1任命赵并为田禾将军,征发戍卒,在朔方、五原两郡的北假之地屯田,以助军粮;2派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二人率万骑,携带重金去到云中郡塞下,招诱呼韩邪单于还活在世上的那15个儿子。
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叛徒。果然,乌珠留若鞮单于的同父异母弟、右犁汙王咸受金帛所诱,与自己的两个儿子登、助,三人来见蔺苞、戴级。蔺、戴二人当场便封咸为孝单于、助为顺单于,厚加赏赐。两个单于加起来,就称孝顺单于,充分体现了王莽的儒家精神…
蔺、戴二人同时提出一个要求,要孝单于咸将两个儿子留在新朝长安做人质。咸不敢说不,只得一个人返回匈奴。消息传回,王莽大喜,下令封蔺苞为宣威公、虎牙将军;戴级为扬威公、虎贲将军。可同时,乌珠留若鞮单于则火了“先单于受的是汉宣帝的大恩,不可负也。而今这个王莽并非汉宣帝刘询的子孙,篡夺汉室江山,我岂可受他伪命”将咸贬为于粟置支侯(匈奴贱官之名)。这时,在长安的顺单于助病死,王莽再封登为顺单于。
乌珠留若鞮单于派出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卢訾、左贤王乐,首先向云中益寿塞发起攻击。多年不打战的匈奴兵仍拥有嗜血的杀性,他们砍杀新朝官吏和百姓,无人可挡。接着乌珠留若鞮单于又命令匈奴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对新朝边塞一齐发起攻击!战果辉煌异常,成功斩杀雁门、朔方二郡太守与都尉,抢走百姓和牲畜无数。面对匈奴兵的疯狂攻击,新朝军队却一动都不敢动,眼睁睁看着匈奴人怒吼杀人,拍拍马走人,全都不作声。
事实上,不是匈奴兵太猛,也不是新朝军队太无能。造成今天这结果的不是别人,正是身在长安、遥控军队的新朝皇帝王莽!王莽还是那句话:大军未集结完毕前,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乱动!
于是乎,不敢乱动的新朝军队,就全成了匈奴杀人的无辜看客。
什么狗屁皇帝?简直就是乱指挥!终于,新朝将领中,有人忍不住开骂了。当然,骂人不能解决问题。要想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就必须上书,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要给王莽上书的人是讨濊将军严尤,时驻渔阳郡。相信渔阳郡也是重灾区之一,所以严尤对匈奴兵祸深有同感。于是他修了一封长书,火速传到了美丽的长安城。
严尤奏书很长,不过观点很鲜明,整理如下:严尤认为对待匈奴的办法,历史上分别有三种办法:周朝的、秦朝的、汉朝的。周朝对待来犯的匈奴,只是把他们赶出境外,就班师回朝了。这种办法点到为止,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属中策;秦朝对付匈奴,则舍得花大血本,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却匈奴七百余里,并修万里长城。成果似很辉煌,但几乎费尽了国家财力,可谓无策;汉朝对付匈奴也是花大血本,汉武大帝三十年如一日的追着匈奴打,倾尽国力发动战争的结果是终于把匈奴人打怕了,可同时自己国家也被弄得疲惫不堪,还差点引起内乱。这属下策。
那什么才是上策呢?严尤先卖了个关子,先给王莽分析新朝当前军情:国家不幸遇上旱灾,连年饥馑,尤其西北一带更为严重。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内部问题还没解决,就倾国30万兵力而出,每人还要自带300天的干粮。至今一年了,还未集结完毕。花这个成本来打匈奴,实在很不划算!
不划算的地方有如下几方面:1先到前线的部队闲着没事干,整天吹风沙,士气已低落,后方粮食又供应不上,从气势上已不能形成作战锐气;2各大边塞粮秣空虚,必须从国内运送。远水救不了近火,粮食运一程吃一程,等运到前方,都不够士兵们吃了;3西北一带都是荒漠,运粮必须靠牛。牛是要吃草的,一路上已死掉无数头牛,即使粮食再多,也无法送往前线;4西北荒漠严重缺水;5行军速度超慢…总之,这样去找匈奴打架,是很不实用的!
只有真正实用,而又节约成本的,才是好谋略。那在严尤眼里,什么才是上谋呢?严尤认为:现在部队都出动了,再退回去是不可能的。所以,上谋就是不要等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再出击,而是命前线先头部队先向匈奴进攻。然后我率军深入匈奴,给他们一狠狠打击!
由上可见,严尤将军才是真正的战争实用主义者。但他的报告打到长安后,王莽那充满迂腐儒气的鼻孔一哼,很不屑地把严尤的奏书丢掉不理。王莽还是那句话:必须坚持大军集结完毕,方可攻击匈奴!
于是乎,前线无所事事的将士,只好坐啃风沙;后面赶路的则风尘滚滚,以蜗牛般的速度缓缓向前移动。由于王莽的一再坚持,最后汇集边郡的新朝军队,终于越集越多。
然而,此时的新朝就像一恶性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不象话,已脱离了王莽的控制,走向了他意想不到的局面!
因来到边郡的部队越来越多,边郡要不断粮食,压力越来越大。而来到边郡的部队,其成员复杂,趁机打劫的很多,越来越多的边民忍受不了,纷纷逃亡。前方的边民在跑,后方各郡的百姓也在逃跑。因王莽派人挨家挨户,抓壮丁、催粮税。百姓被逼无奈,很多都跑到了山上安营扎寨,当起了强盗…
政君之死篇()
此时的王莽,已把他的新朝推上了悬崖。而他自己仿佛丝毫不觉,更派出55名中郎将、绣衣执法,去督促地方,勒定严限。于是法令愈苛、地方愈乱、匈奴寇边愈甚。当年汉宣帝之后,北部边疆“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遍野”的景况已一去不复返,成了“尸骸盈路,朔漠一空”
本年,太师王舜惊悸而死。宁始将军姚恂免职,由孔永任宁始将军。
王莽下诏:为太子王临设置四师:师疑马宫、傅丞宗伯凤、阿辅袁圣、保拂王嘉;四友:胥附唐林、奔走李充、先后赵襄、御侮廉丹;又设置师友祭酒、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左咸《春秋》祭酒、满昌《诗》祭酒、国由《易》祭酒、唐昌《书》祭酒、陈咸《礼》祭酒、崔发《乐》祭酒。
师友祭酒这一职,王莽则准备留给素有盛名的龚胜。使者奉命带上玺书、印绶、安车、驷马,前往楚地,迎接已79岁的龚老先生。
使者来到楚地,便邀同郡太守、县长吏及三老诸生千余人,来到龚胜家中传诏。龚胜自称病笃,穿上朝服,卧于床上使者进屋。使者付玺书、奉印绶、内安车驷马,定要龚胜入朝。龚胜道“胜素愚,更兼老病,命在旦夕。若使君迫令上道,必死于途中,这岂不是辜负新朝盛意吗”使者无奈,只得上报朝廷“如今盛夏暑热秋凉起行”之后,使者便退居郡舍,每五日与太守一起去龚胜家中问起居。
使者并去找龚胜的两个儿子、门人高晖,屡言朝廷厚意。说即便龚老先生病不能行,也应装出受诏出行的样子,此事关系子孙大业,还请三思…高晖觉得有理,便将这番话转述给龚胜听。没想到龚胜一听便大怒“吾受汉家厚恩,愧无以报。如今年已老迈,誓不能一身事二姓”随后,龚胜便让两个儿子替他准备后事。自己绝食14天而死。
王莽得报,也为唏嘘。接着又想:纪逡、郇越、郇相、唐林、唐尊诸人皆是一时名士,已招揽入朝。可还有齐人薛方,著名已久,也应遣使招揽。于是命使者以安车驷马,往迎薛方。薛方不从,对使者拜谢道“尧舜在上,且下有巢父和许由。当今天子正以尧舜自许,我便愿做个巢父、许由,以守箕山之节”这番话说的王莽很是惬意,遂不复强征。
南郡太守郭钦、兖州刺史蒋诩,廉直之名闻于天下。王莽摄政时,两人都托病归乡,足不出户,病卒于家。又有尚书陈咸,在王莽杀何武、鲍宣之后,辞职归乡。王莽称帝后,屡次要召其为掌寇大夫,陈咸都称病不应。就连已出仕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也被陈咸陆续召回,闭门不出。还有栗融、禽庆、苏章、曹竟等一批儒生,皆去官不仕。汉书上称赞他们都是洁身自好的志士。
本年,在冀州的魏郡,发生了列名进中国历史上八次之一的黄河大改道!在下游的清河郡以东数郡遭灾。一开始,王莽担心此次黄河大改道会影响自己老家魏郡元城县的家族墓地。现在看到影响的是下游,王莽大喜,对此次黄河大改道也彻底的撒手不管…大灾一直持续了近一个甲子,才由东汉明帝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始建国4年12大司马甄邯去世。宁始将军孔永升任大司马,侯辅任宁始将军。
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给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