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

    “降!”

    战场上的京营新兵惶恐地看着不可一世的虎贲军,终于明白了大势已去。

    一个又一个新军士兵将步枪扔在了地上,脱去了身上的鸳鸯战袄,双手伏地跪在了地上。到后面,即便是京营新军的将领们也放弃了抵抗的念头,齐齐走出了壕沟跪地求降。

    战场上再也没有了反抗,只剩下几万求降的败兵。

    大明朝最后一支武装,被彻底打败了。

    前面通向北京城的道路一马平川。

    虎贲军的士兵们终于兴奋起来。

    他们激动地看着战场上的降兵,兴奋地跳出了壕沟,猛地举起了双手。一些尾随步兵战车前进的虎贲军基层军官甚至爬上了步兵战车,站在步兵战车上挥舞军帽,大声欢呼。

    也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句:“大齐!”

    然后这句喊叫声就像是一个病毒,刹那间就传染了战场上的所有虎贲军。士兵们和军官们都高举着双手,大声嘶吼着:“大齐!”

    “大齐!”

    “大齐!”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坤宁宫() 
紫禁城坤宁宫中,大明天子朱由检坐在一张雕龙花梨木椅子上。他身上穿着紫色的龙袍,那些华丽的刺绣却掩饰不了朱由检的无助。他把身子紧紧靠在椅背上,仰着头看着宫殿的天花板。

    宫殿的天花板是由华丽的梁柱和楠木雕饰组成的。在这个皇后寝宫,屋梁上面的装饰当然是以凤凰图案为主。凤为雄,凰为雌,镶金的凤凰图案代表着大明皇后母仪天下的尊荣。

    此时已经是深夜,坤宁宫中点燃了一百多盏铜灯。这些铜灯把宫殿顶上的雕饰照得烁烁生辉,更显华贵。然而此时,在朱由检那绝望的表情下,那些富丽堂皇的雕饰却显得苍白无力。

    朱由检的妻子周皇后坐在朱由检身边,不停地以手拭泪。袁贵妃、王贵妃和朱由检的公主们则跪在大明皇帝的跟前,嘤嘤哭泣。

    朱由检的儿子们站在外围,一个个低垂着头,满脸的颓然。太子朱慈烺闭着眼睛站着一众兄弟的中间,一言不发。

    整个坤宁宫中弥漫着一股无法挥散的压抑气氛,仿佛要把大明天子的家人压垮。

    许久,朱由检终于动了一下。他深深用鼻子吸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从口中把这股空气全部吐了出来。

    叹了这一口气,他又一动不动。

    站在皇族外围的东厂太监王德化看着朱由检的表情,终于有些看不下去了。

    今天是杨国柱按计划朝虎贲军发起总攻的日子,四十万明军攻打四万虎贲军,按王德化的估算,这是胜算较大的局面。

    然而下达总攻圣旨的朱由检在圣旨发出一天之后,在前线的战况还没有传回京城的时候,朱由检却突然间失去了所有的信心。

    王德化不知道朱由检的绝望是否是正确的,但是他明白天子比自己聪明。若非大明已经无可救药,朱由检一定是合格的君主。走到今天这一步,与其说是朱由检一错再错,倒不如说是时势使然。

    既然朱由检如此绝望,那事情一定十分危险。

    王德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闭上了嘴。

    他吞了口口水,思考了一会儿。

    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小声说道:“皇爷”

    吸了口气,王德化大声说道:“皇爷,武清前线今日刚刚开战,如今前方战况不明,斥候尚未把战局报回,皇爷何必如此灰心?”

    “皇爷,杨国柱老成谋国,手上又有六万精兵,说不得已经打退了武清的虎贲军,也未可知?”

    听到王德化的话,朱由检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过了好久,朱由检才睁开眼睛。他缓缓说道:“朕悔不该,朕悔不该”

    朱由检惨然说道:“朕悔不该,竟为了心中的贪念,选择和天下苍生为敌,把李植打为了逆贼。”

    两道眼泪突然从朱由检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在有些苍老的中年人脸上缓缓留下。

    “朕竟然选择和救下大明的齐王对抗。如今开战的圣旨发出去了,朕才知道这个抉择的荒谬。只练了两年的京营新军,又如何是百战百胜的虎贲军对手?朕一个孤家寡人支撑的大明,又怎么和天下的民心对抗?”

    朱由检看了看周围的雕梁画柱,摇了摇头,叹道:“可惜,可惜了这祖宗传下来的宫廷殿宇,可惜这江山社稷,都被朕一手断送了。”

    说着说着,朱由检惨笑起来:“都被朕一手断送了。”

    眼泪不停地在朱由检脸上流下,朱由检说到最后,已经是说不出话来。

    看到朱由检这副模样,王德化吸了口气,有些说不出话来。

    王德化觉得自己的舌头像是打了结,支支吾吾发不出声音。

    “皇皇爷”

    然而王德化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朱由检的第三子定王朱慈炯的哭声打断。朱慈炯像是感觉到大势已去,趴在殿堂的中央嚎啕大哭起来。他拼命地用手臂敲打地面,仿佛要把自己的手臂打断。

    父亲朱由检既然断定了此战必败,朱慈炯便对局势再无信心。

    太子朱慈烺终于也控制不住情绪,开始以袖拭泪。

    跪在朱由检面前的嫔妃看到男人们的样子,更是绝望,一个个哭天抢地。坤宁宫顿时陷入了一片哭声中。

    王德化看着天子家人的样子,张了张嘴巴,却当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突然,门外一个小太监冲了进来。

    “圣上!王承恩回来了,王承恩从武清带消息回来了!”

    朱由检猛地一瞪眼睛:“王承恩在哪?”

    小太监低头说道:“王承恩已过皇极殿,正从甬道上走过来。”

    听到这句话,坤宁宫中的所有人都停止了哭泣。他们猛地看向了宫殿的外面,死死盯着殿外黑乎乎的甬道,等待王承恩把最后的结果传过来。

    虽然朱由检已经意识到此战必败,但就算他觉得百分之九十九会输,还是有最后百分之一的胜利可能。朱由检刹那间只觉得自己的呼吸急促起来,他睁大眼睛看着坤宁宫的外面,眼睛越来越红,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宫殿外面,形势已经有些失控。

    王承恩显然是不停换马疾驰赶到京城的,他要把武清的战况第一时间报给朱由检,这一路上显然停都没有停。但是这样全速赶到皇城的王承恩进了紫禁城,脚上却像灌了铅一样,每往坤宁宫走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力气。

    皇宫中的宫女、宦官们都眼巴巴着看着王承恩,围着王承恩。一些人大声朝王承恩问话,试图提前知道前线的战况。

    武清的决战能直接决定大明皇朝的生和死。如果打输了,大明就完蛋了。皇帝就再不会是皇帝,所有的秩序将全部被推翻,皇宫中一切规则将毫无意义。

    宦官,宫女们此时已经顾不得体统,一个个全部围在了王承恩的身后,只希望早一些从王承恩口中得知关键的形势。

    但王承恩一句话不说,只慢慢地朝坤宁宫走去。

    越来越多人离开了自己本该坚守的岗位,跟在了王承恩身后。

    在几百人的跟随下,王承恩终于走到了坤宁宫,看到了瞪大眼睛看着他的天子朱由检。

    王承恩看到朱由检的那一刹那,眼睛里就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宫殿的门口,不停地朝朱由检磕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孽障() 
看到王承恩的样子,围在坤宁宫殿外的宦官和宫女们一个个面如死灰。

    显然,武清的战局是败了。

    如果武清的战局是京营占优势,或者说如果杨国柱的兵马没有崩盘还处在僵持状态,王承恩都不会这么走不动路,更不会在进了坤宁宫以后只不停地流泪磕头,一言不发。

    虽然小宦官和小宫女们不了解王承恩的性格,无法通过王承恩的样子判断武清的具体形势。但有一点大家都明白,王承恩慌张成这个样子,武清必然是败了,很可能整个攻击天津的四十万大军全败了。

    宦官和宫女们张大嘴巴看着王承恩,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要知道昨天官军还没有开始攻击虎贲军,战斗是从今天打响的。而这才几个时辰?四十万官军对垒四万虎贲军就打输了。

    众人心里都浮现出一股恐慌情绪,仿佛在天津的齐王李植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神仙,一个率领四万虎贲军轻松摧毁四十万官军的神仙。

    一个御马监宦官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六神无主地说道:“完了,大明完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个御马监小宦官。这个宦官说的话说这句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若是在以前,谁敢说大明完了?大明传了两百多年,统治和文化深入到华夏的每一个角落,谁敢说大明完了?这个宦官可能会因为这一句话遭到杀身之祸。

    然而此时却不同。坤宁宫外几百风声鹤唳的宦官和宫女看着这个小宦官,却没有一个人斥责他。

    这一仗既然输了,大明真的是完了。

    如今整个天下的民心都倒向李植,一镇九省的百姓富庶体面,而大明其他的地方的农民还不能吃饱饭。既然虎贲军在天津击溃了京营新军,那就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保全大明了。

    对于这些宦官们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大明完蛋了。他们割掉了男根入宫为奴,结果没能换来荣华富贵,最后得到的是大明即将灭亡的消息。大明一旦结束,他们这些前朝的宦官将全部失去衣食来源。

    宦官们一个个都是心如死灰。

    他们开始逃跑了。

    他们不是往宫中的岗位上逃,而是往内宫两侧的宦官居舍那边逃。这些宦官们一边逃一边丢弃头上的三山帽,脱掉身上的宦官服,希望最快速度逃到住所那里去,换上一身平民衣服逃出紫禁城。

    虎贲军即将杀进京城,荣华富贵是没有了,接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逃亡,就是保住这一副残疾的身体了。这些宦官们担心其他不明就里的宦官阻挠自己的逃亡,一边往后宫逃跑一边在紫禁城中大声呼喊:

    “新军败了!大明亡了!”

    “新军败了!逃啊!”

    听到这些宦官的呼喊,紫禁城中顿时混乱起来。勉强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宦官一个个都失去了秩序。紫禁城城门,城墙上的东厂番子们一个个都开始心猿意马。甚至就连无法在黑夜中远行的宫女们也开始往居所逃跑,再没有一个人待在她们本该待的地方。

    外面乱成了一片,坤宁宫中宫女们也开始偷偷地从坤宁宫后门逃跑。

    王承恩依旧在殿门旁边不停地嚎哭和磕头。

    朱由检的第三子朱慈炯看着王承恩的动作,脸上已经是雪白一片。他明白,新军一败,他朱慈炯就要从高不可攀的大明亲王变成人人可杀可打的前朝余孽了。

    不过这个皇子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他不再哭泣,突然大声说道:“父上!我们往西边逃。陕西一带沟壑纵横,陕西总兵秦可府忠心耿耿,我们逃入陕西,李植一时半会追不过去。”

    地上的王承恩听到这句话,擦了擦眼泪,抬头说道:“定王殿下,秦可府死战虎贲军,已经殒殁在大名府。”

    朱慈炯嘴巴一张,脸上更白。

    听到王承恩的话,太子朱慈烺牙齿一咬,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好久,太子朱慈烺才睁开了眼睛,躬身对父亲说道:“父上,现在大势已去,父上不如把崔昌武放出来,开城向李植投降。若是能在李植入城之前以禅让姿态迎接虎贲军,恐怕我们还能保全性命。”

    朱慈烺此时说的话是绝对的道理。此时保住天子家人性命的唯一办法是把姿态做足,如果朱由检愿意禅让,恐怕李植也不会多开杀戮。坤宁宫中的所有人都看向了朱由检,希望他愿意放弃骄傲,作出理智的选择。

    然而心灰意冷的朱由检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苍白的脸庞看着外面越来越混乱的紫禁城,一言不发。

    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消息的扩散,外面的宦官和宫女们几乎全部逃离了。诺大坤宁宫,只剩下十几个天子家人和几个最忠心的老太监。

    朱由检突然站了起来,右脚一抬要往前走,却差点摔倒在地上。

    太子朱慈烺赶紧上来扶他。

    朱由检却十分仇恨朱慈烺,猛地用力,将过来扶他的太子推翻到了地上。

    “孽障!给朕滚开!”

    朱慈烺被推翻在地上,狠狠摔了一下,诧异地看着他的父皇。

    ”父上?“

    朱由检狰狞着脸庞怒视着太子,冷笑说道:“孽障!大明社稷都亡了!你还想着折辱朕!去给一个天津小贩禅让江山!”

    朱由检冷笑了一声,低声说道:“不给!朕不给!大明的江山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这河山社稷,朕谁也不给!”

    王承恩跪在地上,张大眼睛看着固执的朱由检,拧紧了脸上的五官,似乎是在为天子的固执而无能为力。

    朱由检吸了口气,大步走出了坤宁宫。

    走着走着,他突然惨声说道。

    “亡了,大明亡了。”

    走在坤宁宫外面的甬道上,这个中年人左右看了看,却看不到一个坚守岗位的宦官,不禁凄惨地喊道:“亡了!朕把大明的江山给亡了!”

    朱由检一把抓着自己的皇冠,狠狠扔到了地上,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他猛地撕下了身上的龙袍,又将头上的发髻拔下,披头散发,只穿着一身雪白中衣走在甬道上。

    “不肖子孙朱由检,把祖宗的基业毁了,把天下送给了逆贼李植!”

    空荡荡的紫禁城御道上,朱由检猛地用手抓着自己的脸庞,嘶哑地说道:”不肖子孙朱由检!亡国之君!“

    看到天子的疯癫模样,坤宁宫中的皇族目瞪口呆。

    王承恩脸上泪如泉涌,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朝殿外追了上去。

    “圣上!圣上等等奴婢!”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夜奔() 
王承恩在后面追逐,后面竟无法跟上朱由检的步伐。

    朱由检披头散发,在紫禁城中越走越快。他从坤宁宫跑到了乾清宫,然后从乾清宫一路往西跑到了西华门。

    西华门上的东厂番子早已经全部逃走,只剩下两个老太监惊慌地站在城门上。两个老太监都是司礼监的低级内务,已经五十多岁。他们阉了后在宫中待了多年,在宫外已经没有了亲友,老了也干不了什么活,往外逃也是死路一条。

    此时听说新军大败,两个老太监已经有了和大明皇朝一起殉葬的决心。他们在城门上无助地坐着,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宦官们夺门而出。

    此时看到披头散发穿着一身白衣的朱由检跑过来,两个老太监竟没弄明白这是谁。

    朱由检一路狂奔跑到西华门,站在门边的小广场上呆立了一会,冷冷地看着鱼贯逃亡宫外的宦官和中年宫女们。那些逃亡的宫中人也不明白朱由检的身份,没人关注他。

    一直到王承恩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过来,在后面大声喊”皇爷“,所有的人才明白这个披发夜奔的人是天子朱由检。

    城门上的两个老太监一下子张大了嘴巴,看着天子说不出话来。

    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能称为太监,只有有了一定的身份和职位的宦官才算得上是太监。但即便如此,紫禁城中也有太多的太监,一些太监甚至一辈子都没机会和天子说上一句话。在西华门门上这两个低级太监的眼中,天子本是高不可及的存在。

    然而此时,失魂落魄的天子就这样孤零零地站在宫墙边。

    如果说此前“大明亡了”还只是一个消息传言的话,此时看到了朱由检,两个老太监就真正明白什么是大明亡了。两个老头一下子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扑通扑通地跪在了城门上,伏地不起。

    然而像这两个老太监一样的人并不多。

    听到王承恩的呼喊声,城门内外的宫内人只是看了朱由检一眼,就不再关注了。

    大明已经完蛋了,大家都在逃,就算天子有番子护卫前呼后拥,都没有人敬畏了。何况此时朱由检也已经落魄无比,披头散发一身白衣,失去了天子威仪。

    天子失去了威仪,那他就不再是天子了。

    所有人都忙着逃命,李植的政策如何没人知道,晚一步出城就多一分被虎贲军揪出来砍头的风险。

    没有人给朱由检行礼磕头,也没有人看朱由检。

    没人搭理的朱由检无比狼狈,迈开步子继续往前面狂奔。他绕了紫禁城一圈,绕过巍峨的皇极殿,经过人头涌动的东华门,最后从御花园后面走出了紫禁城。

    一脚深一脚浅,朱由检走上了煤山。

    无比疲惫的王承恩终于追上了朱由检。

    他看着凄然往煤山上行走的朱由检,死死拉着天子的裤脚。

    “皇爷!皇爷不能轻生啊!皇爷,我们可以逃走啊!天大地大,皇爷只要隐姓埋名,哪里不能藏起来?江山社稷没了,把命保住,也算是为列祖列宗传递血脉啊!”

    朱由检眉头一竖,冷冷看着王承恩。

    王承恩被朱由检怒视,不敢再抓朱由检的裤脚,无奈地跪伏在地上。

    朱由检这才吸了口气,说道:“王承恩,你走吧!你去内库拿一百两金子,往西边逃!去甘肃宁夏找个通关商镇住下来,做点小生意糊口。”

    王承恩嚎啕大哭,拼命地在地上磕头,大声喊道:“皇爷,我不逃,你不能死啊。皇爷,你是天子,天子是不能死的。”

    朱由检听到王承恩的话,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王承恩,大明已经亡了,我已经不是天子了。以后天子是李植,你和李植有过交往,你赶紧去天津效命,或许还能谋得一程富贵。”

    王承恩身子一颤,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朱由检不再和王承恩废话,继续朝煤山上走去。

    走着走着,朱由检找到了一棵树枝斜生的老树。

    走到树下,朱由检沉默了好久。

    王承恩跟着朱由检,站在朱由检身后许久,却突然看到朱由检从腰上解下了蜀绸腰带,将那白色的丝带绑到了树上去。

    朱由检抓了抓腰带,确认那带子确实绑紧了,才把自己的头发全部笼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