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拉普是波斯萨非皇朝的银币,十分沉重。如果按照明国的度量衡,一个索拉普大概是二两三钱重。一千五百万索拉普相当于六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是印度所有王公的积蓄,相当于奥斯曼帝国十几年的总赋税。即便是对于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诱饵。
关键时刻,巴尔迪普猛地一躬身,说道:“印度的所有贵族愿意凑出这笔钱,作为雇佣二十万奥斯曼军队的报酬。”
巴尔迪普没有选择,李植的军队已经在缅甸磨刀霍霍。如果奥斯曼和波斯不能联手打败李植,印度所有的贵族都将家破人亡。现在他们可以接受波斯的统治,可以交出他们全部的财富,只要能保住他们的邦国,一切都好商量。
柯普吕律显然是被印度人的慷慨打动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然而就我所知,李植的装备实在太先进,这不是用人数可以弥补的。“
奥斯曼的首相还在犹豫。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库恩突然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个欧洲使者。
库恩说道:”如果李植占领印度,荷兰的损失将是惨重的。荷兰将失去香料和肉桂的垄断贸易,要知道我们东印度公司已经失去了巴达维亚,失去了日本贸易,失去了福尔摩沙,失去了整个爪哇群岛。我们如果再失去印度的香料和斯里兰卡的肉桂,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就会解散。“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诸位显贵们,荷兰的损失是可以承受的。而你们,如果你们坐视李植吞并印度,你们的损失是无法承受的。“
“李植的力量是横扫一切的。如果你们失去印度,你们很快就会失去整个中亚。李植的军队跨过印度攻打中亚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如果你们不能在印度阻止李植的扩张,那么你们的国家都会在几年之内灭亡。“
阿巴斯二世没有说话。
库恩说的一切他当然清楚,印度如果灭亡,下一个就必然是波斯。然后波斯西边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会顶不住。李植就像是几百年前的蒙古帝国一样势不可挡,如果印度不能阻止李植,那整个中亚都会被黄种人统治。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奥斯曼有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
奥斯曼首相柯普吕律仍然在犹豫:”然而我们并不是李植的对手!“
库恩大声说道:”荷兰将援助你们!“
”荷兰、英国已经和葡萄牙停战,我们现在有大量的闲置武器。包括带瞄准镜的福尔摩沙式步枪,包括曲射炮,甚至是线膛炮。我代表荷兰和英国,愿意将这些不逊色于李植的武器卖给你们。印度人出钱,你们得到武器,上战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利益战斗!“
”战斗还是灭亡,这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柯普吕律搓动着食指和拇指。
许久,他才说道:”除了和你们联合起来,奥斯曼似乎已经没有选择了。“
第一千六十一章 电力机床()
崇祯二十六年九月初八,李植蹲在北湖机床厂的地面上,看着那两台测量电力情况的仪器。
这仪器是电力试验室最新的产品。
一台是测电流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要测量的绝缘电线盘在铁芯上盘成一个线圈,让这个线圈形成一定的磁力,带动旁边一根铁质的指针旋转。经过的电流越强,形成的电磁场越强,指针就会更大程度偏离零刻度,在标尺上指示出现在的电流强度。
另一个是测电压的,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主电线旁边形成一个小型电流回路。主电线中的电压越强,小型电流回路中的电压相对就更强,形成的电流就更强。在小型电流回路上制作一个测电流的指针表,就可以测量主电线的电压高低了。
如今李植已经将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全部写成了教材在范家庄大学传授。这些物理学知识中当然也包括电学知识。基本上,范家庄大学的电学水平在后世电学专业大一、大二的水平,制造这样的仪表自然不在话下。
李植仔细看着仪表上的指针,发现此时的电流很稳定。
李植看了看站在一边的电学专家陈一鸣,问道:“陈教授,为什么这里的电流远比范家庄火电站的电流稳定?”
陈一鸣拱手答道:“回王爷的话,这里的电是水电站发出来的,我们在水电站控制了出水的速度,进水道中的水轮机几乎是在匀速转动。这样的水轮机带动下,产生的电流自然是十分稳定的。”
李植点了点头。
水电站是个好东西。比起使用蒸汽机转化热能为势能的火力发电站,水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电流十分的平稳。要知道如今的李植还不具备稳定电流的能力,想获得输出功率稳定的电能,只能从发电设备上想办法。
而水电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李植站了起来,看了看蔡怀水,问道:“实际效果怎么样?”
蔡怀水拱手说道:“王爷,使用了这稳定电流的机床,精度比以前好多了。”
蔡怀水作为范家庄国营工厂的大总管,这些年也抓紧空余时间学习了范家庄大学的各种基础知识。如今他掌握的工程学知识已经不仅仅是烧玻璃,他更对电,对机械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蔡怀水可以说是站在自然科学最顶端的人。
然而随着范家庄大学的人才培养,像蔡怀水一样知识水平远远超越时代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这些技术人才走到岗位上后经过实践的磨练,往往能迅速成为所在行业的业务骨干。
这些业务骨干,正是范家庄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原因。
如果说十年前的范家庄是依赖李植一个人不断拿出新发明的话,现在的范家庄就是一群工程师在群策群力,不断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哦?”
听到蔡怀水的话,李植高兴起来。
机床的精度,是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在后世的历史上,高精机床一直是各个国家紧紧捂住的尖端技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受到西方技术封锁,机床的加工精度始终落后西方,无法改善潜艇的螺旋桨噪音,生产出来的潜艇被认为落后美国十年。然而这样的局面被日本东芝公司偷偷销售给苏联的高精度铣床改变。
美国潜艇技术上对苏联的技术优势,被几台高精机床抹杀大半。美国声纳本来一百公里内就能发现苏联潜艇,一下子变成了必须在潜艇附近二十公里才能探测到。
可见机床精度对工业和科技的重要性。
改善机床的精度有很多办法,包括刀具的材料水平,机床的整体设计,都十分重要。但在这些因素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机床动力源的稳定性。
只有得到稳定动力源泉的机床才具备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把加工精度控制在高水平。
最初的机床,包括李植制造的第一批膛线拉床、磨床等都是采用人力、畜力驱动的,这样的机床动力小,动力不稳定,加工精度的低下可想而知。
随着范家庄科技的发展,后续的机床都是由蒸汽机驱动的。蒸汽机力气大,稳定性也远超过人力畜力,对于最初的机床来说够用了。
不过随着范家庄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加工精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这个量级,即便是蒸汽机也显得不稳定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李植一直在组织对高精机床进行改造,使用电力驱动机床。
火力发电厂发出的电力显然不是好的选择,而水电站发出的电力十分稳定,成为了最后的选择。
李植拍了拍手,往机床工厂最核心的厂房区域走去。
这些机床都是范家庄最尖端的工业母机,有严格的保密设施,被用于生产蒸汽机,后装步枪,后装炮等军事装备,或者生产其他的机床。一般的民用设备都不在这里生产。
此时机床工厂中已经没有了轰鸣的蒸汽机,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电线和安静的电动机。电动机说白了就是绑在轴承上面的线圈,噪音很小。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一台台机床在工匠的操作下高效运行着。
电动机带来的视觉改善是很强大的,整个机床工厂看上去仿佛是后世二十世纪的现代工厂。
唯一提醒观众这是十七世纪的标志物,是工厂中工人的明式头巾。
李植转身朝蔡怀水问道:“现在我们的最高加工精度达到多少了?”
蔡怀水拱手答道:“王爷,更换了电动机驱动机床后,精度一下子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如果使用机床和手工配合的方式,我们的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二十分之一毫米的水平,差不多就是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有了这个精度,我们可以尝试上马内燃机了。”
蔡怀水早就听李植多次说过内燃机了。不过苦于加工精度不足,李植一直不曾让国营工厂试制这种高尖机械。
不过如今电力机床的改良,让生产这种新式装备变成了可能。
蔡怀水拱手说道:“只要王爷画出设计图来,我马上组织工匠进行攻坚研究。”
第一千六十二章 北加州()
十月的北加州已经很冷了。
当然,加州只是虎贲军内部的暂用称代,未来这片土地要重新命名。
连长谢晋从蒸汽轮船的侧舷爬了下去,爬到了大船旁边的一艘小舢板上。这靠近岸边的海面上浪很大,谢晋费了一些工夫才站稳在小舢板上,差一点摔进海里去。
这倒不是谢晋技艺不精,实在是因为谢晋是陆军连长,并不擅长船上行动。
小舢板上的士兵们都在等谢晋,看见连长上了船,众人就齐齐开始划桨,往东面的大陆前进了。
谢晋看着远处的海岸线,不禁有些浮想联翩。
谢晋是新大陆开拓军的第一批人马,他们的任务是在新大陆西海岸建立汉人的第一个据点。
谢晋之前一直对新大陆没什么概念,毕竟这地方实在是太远了。这地方虽然一直被王爷标示,画在大大小小的地图上,但始终没能让谢晋有什么观感。毕竟几千年来汉人都不曾对外扩张,一直守着长城内的祖宗土地,何曾到过几万里之外的地方?
所以虽然经过王爷的教育,人人都知道东面几万里外有一片辽阔大陆,但一镇九省的百姓们都对此没什么感觉。
因为实在太远了。
然而谢晋想不到的是,自己竟真的有一天作为军官被派到这片大陆来,代表汉人来征服这块土地。
一艘铁甲舰带着满船的煤和补给品,装着谢晋这一个连队开到了北加州。横跨太平洋实在耗时太久,为了给燃料和补给品腾地方,这艘七百吨蒸汽轮船上的炮手全部撤下去了。全船只有三十多水手和一百多陆军士兵。
从天津出发开了二十五天,先遣队到达了北加州。
一镇九省已经占领了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和澳大利亚,如今再来占领新大陆,那汉人的疆域将辽阔到什么程度?
王爷的事业,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海岸线距离小舢板越来越近,谢晋不禁有些浮想联翩。
谢晋加入虎贲军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前谢晋参军时候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如今已经是三十一岁的军队基层军官。这十四年,谢晋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谢晋参军那一年是崇祯十二年,鞑子破关而入肆虐京畿。谢晋带着老母和妹妹避祸县城,结果误了庄稼,差一点饿死。最后是因为被虎贲军选上,从此有了虎贲军的军饷,所以各个小商贩都拼命赊卖东西给他,让他家人没有饿死。
那时候的谢晋家一家三口佃种十九亩旱田,要多穷就有多穷。妹妹从小因为营养不良,又瘦又小。
然而从谢晋加入虎贲军开始,家里就象火箭一样富了起来。
开始时候,虎贲军的月钱是三两一个月,这已经很可观了。谢晋那时候不舍的花钱,拼命存银子,每个月回家都把钱给老母和妹妹带去。但是这份丰厚的月钱并不足以衡量谢晋的前途——在虎贲军干了五年大兵后,谢晋升为班长,月钱水涨船高涨到七两,后来又随着全军标准提高变成八两。
谢晋妹妹出嫁的时候,谢晋花了一百两银子做嫁妆,让妹妹风风光光嫁了出去。这笔令人羡慕的嫁妆在大洞乡被人议论了大半年。
崇祯十八年,谢晋随军北上灭了鞑子,占据了辽东,然后就分到了三百亩辽东田庄。
这三百亩田庄一下子让谢晋变成了富家翁,谢晋把田庄承包给“服务队”,每年收地租都能拿到两、三百两银子。
再后来没多久,谢晋升为了排长,一个月月钱变成了十多两。又过了四年,谢晋升为连长,月钱变成了三十两。
谢晋一直在军队里征战,成亲很晚,二十五岁才成亲。不过这“晚婚”并没有影响谢晋的竞争力,他的媳妇是大洞乡最漂亮的姑娘。谢晋在老宅子旁边买了一块三亩的地,盖了一幢三进的大宅院。
当然,谢晋的大宅子大多数时间都是空着的。大多数时候都住在范家庄军营里。他的媳妇跟着他也住在范家庄,他在范家庄还有一套豪华别墅。
谢晋在虎贲军只是一个连长,看上去职位不高。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谢晋已经是出人头地的军官了。虎贲军的大兵都是普通人羡慕的对象,何况管着一百多大兵的连长?如今的谢晋已经成为老家十里八乡有名有名的人物,是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谢晋明白,自己不是什么能力出众的人才,自己的成功全是因为王爷的事业。正因为王爷的事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自己才跟着水涨船高,越活越出息。
然而现在王爷已经攻到了新大陆,北美洲!那以后自己这些追随王爷的人,要跟着发达到什么地步?
王爷真的要率领汉人占领全世界?
现在在一镇九省人人都坚信王爷是星宿下凡,王爷的声望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有不少富起来的百姓在村子里,在城市里给李植立生祠,把王爷当神仙供奉。
看着越来越清晰的北美洲海岸线,谢晋有些说不出话来。
小舢板一点点往前,最终停在了沙滩上。
谢晋跳下了舢板,站在沙滩上给霰弹枪装上了子弹,大声喊道:“菱形散兵阵,互相掩护前进!”
谢晋代表汉人第一次踏足这块辽阔的土地,有些紧张。
按照王爷在书里的介绍,北美洲并不是无人区。这里有被称为印第安人的土著。
当然,在北美洲的东海岸有白人,包括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在北美洲东岸建立了殖民地,不断朝这片土地移民。不过那是在东岸,在北美洲西岸这边并没有白人。
谢晋带着队伍朝陆地深处探索。
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密集的杉树。那杉树和大明的杉树不一样,一棵棵十分巨大,足有几十米高。树木和树木之间的空隙动辄一、两米,谢晋觉得自己可以在这树林里骑马。
到处都是大明不曾有的植物,这让士兵们感到十分好奇。士兵们举着枪往前面走着走着,渐渐放松下来,开始打量周围的情况。
气温大概在十二、三度,大概和天津差不多。因为在海边,湿度很大。太阳光从杉树的树叶间隙处洒下来,照的谢晋身上暖洋洋的。
气候条件和天津差不多,这是一片适合汉人开拓的沃土。
第一千六十三章 野牛()
空旷的杉树林中没有人,谢晋带着队伍往前走了五、六里,一个人都没有看见。
穿过杉树林,迎面而来的一片巨大的矮树草原。
北加州这一带的气候是相对湿润的,按照王爷的说法,这里是温和的季风气候,全年湿润多雨,是世界上有数的优良农业区。
王爷说过,新大陆南方一点的南加州是比较干燥的,那里一年都没有什么雨,除了沿海地带就全是沙漠和荒原。
所以李植让谢晋在北加州一带登陆。如今的一镇九省海军广泛使用星盘和象限仪,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自己所在地纬度,能够在茫茫太平洋中控制自己的方位和方向。
谢晋一路上看到的情景也证明了李植的判断。海边的巨大杉树林说明这里的雨量是充沛的,而眼前的矮树草原上也长着厚厚的草。此时那些草全部都已经黄了,把整个视野都变成草黄色。两人高的矮树夹杂在一米高的草丛中,在十月的冷风中枯黄了叶子,似乎就要把所有树叶脱落。
这一片矮树草原看不见尽头,给人一种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天大地大,新大陆的东西仿佛都比大明大一号,不光是那些杉树要大一些,这随便一个草原就是方圆几十里,在大明是极少看得到的。甚至就连这草原上的野草都要高一些,比蒙古草原、辽东荒原上的野草的枝叶更粗壮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在一米高的野草中行走有些艰难,谢晋带队走得慢了起来。
如果是为了尽快了解这片登陆点的地理,谢晋应该把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分散开来。不过谢晋始终有种不安全的感觉,所以始终让整个连队聚集在一起。
往前走了两里,谢晋手下一个士兵突然往东北面一指,大声喊道:“连长快看,好多牛!”
谢晋顺着这个士兵的手指看过去,发现东北面果然有一片黑乎乎的东西在草丛里。谢晋举起了自己脖子上的望远镜,发现那些黑乎乎的东西真的是牛。
是野牛。
那些野牛足足有三、四百头,身上的毛是棕黑色的,样子和中国的水牛和黄牛都不一样。这些野牛有着很大的牛头,上面长着一对尖锐的牛角。它们的前肢极为粗壮,肩胛骨是高高突起的。
望远镜里看过去,这些野牛很高大,怕是有一人高。
那个指出水牛的士兵叫做刘正道,是个三级列兵。此时他十分兴奋,挥舞着手臂说道:“连长,我们这下有新鲜肉吃了!我吃了一个月大饼配肉干了,都快吃吐了!”
跨越太平洋的路上没有补给点,船队为了节约淡水和补给品的空间只带了面粉和肉干上路。在大海中吃了一个月这个东西,确实有种淡出鸟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