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这些年没怎么发展海军,因为东北三省和河南都是地广人稀,领地人口不足土地过剩,并没有向海外扩张的需求和冲动。而且海军极为烧钱,目前李植有五十艘蒸汽轮船和十二艘铁甲舰,一年消耗的银两大概是一百五十万两。

    没有特殊必要的话,李植不愿意再扩大海军规模。

    然而虽然李植不找事,事情却找上了李植。

    就像一战、二战中极速扩张的德国引起全世界群殴一样,因为这些年李植的快速扩张,他已经成为附近各种势力的公敌。同时,敌人们已经意识到单独上来完全不是对手,越来越开始抱团。一开战端,就是各方势力上来群殴李植。

    吕虎脸上已经有些发白,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爷。。。王爷,荷兰人的计谋很歹毒啊。。。如果我们的舰队一直冲不破欧洲人的联合舰队,在大阪的两万虎贲军和五千大阪驻军只能开城投降。到时候我们一镇六省的虎贲军就只剩下八万。十几万幕府军届时挥师北上攻打朝鲜,恐怕我们没有多余的兵马能拦得住。”

    “到时候南北交困,朝鲜全境被日本人占领都有可能。。。”

    “吕虎!你不要慌张!”李植停下了脚步,吸了一口气说道:“一群无耻屑小,以为抱团就可以打败我们,寡人一定让他们的舰队有来无回!”

    吕虎听见李植信心满满,舒了一口气。

    对于吕虎来说,只要王爷有信心,他就什么都不怕。吕虎高兴地说道:“王爷英明,只要有王爷在,英国人、红毛和倭寇这些屑小,一定会在王爷的神威下灰飞烟灭!”

    李植看了看吕虎,说道:“吕虎,你跟我到火炮工厂去看一看。”

    李植带着吕虎离开了王府,骑马往范家庄兵工厂行去。进了兵工厂,李植直奔火炮工厂,在工厂里找到了炮厂总管曹余。

    曹余是崇祯七年李植在剿灭山贼的时候俘虏的炮匠。这些年他跟随李植不但获得了合法身份,更是一路水涨船高,成为了越来越大的火炮工厂总管。

    火炮工厂又称为高级铸造工厂,现在的规模说大不大,有四十八个铸造车间,一千人左右,可以同时生产四十八门炮。对于范家庄动辄几千人的各式工厂来说,这个规模算小的。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势力来说,这个火炮工厂的规模又算是很大的。

    曹余生产出来铁芯铜体大炮超过这个时代的火炮水平,产品已经开始向京营新军销售,获利不菲。

    不过大多数时间,铸炮工厂的火炮生产线都是闲置的。因为越强大的大炮重量越沉重,并不适合陆军使用。同时海军也没有需求——在强大的敌人出现在海面上之前,李植并没有需求花费海量的黄铜铸造昂贵的重炮。

    高级铸造工厂的铸造匠人们大多在干范家庄第一、第二普通铸造工厂一样的事情——铸造水车、水管之类的民用产品。

    所以这些年来曹余等高级工匠的主要工作还开始试制新式大炮。李植甚至让曹余等人试验用内模水冷法铸造钢炮,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不过李植这次来工厂里,是来看前装线膛炮的。

    和米尼步枪一样,前装线膛炮在人类的战争史上也是昙花一现的产品。他的初次列装实战部队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但因为在前装线膛炮出现后很短时间内,后装线膛炮就统治了战场,所以这种火炮在战争史上地位不重。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前装线膛炮这种火炮,一说到线膛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后装炮。

    然而后装线膛炮的精度要求比后装步枪的要求更高,以李植现在的机床水平,尚不能制造出合格的后装火炮。对于现在的李植来说,前装线膛炮是简单粗暴容易上马的产品,也是足够强大的产品。

    曹余带着李植和吕虎穿过铸造工厂的车间,走到库房中。

    库房很大,摆着各式火炮,从小到大都有,都用黑布遮着。吕虎在一间仓库里看到有十几门很大的火炮也在黑布的遮蔽内,显然现在的火炮工厂可以生产大口径滑膛炮。

    不过那些大口径滑膛炮对舰体的后座力承受能力要求极高,并不是李植的目标。李植走到最里面的库房里,走到了一门二十四磅面前,一把掀起了罩在上面的黑布。

    一门炮膛内刻有膛线的线膛炮出现在吕虎的面前。

    和一般的火炮不同,这门大炮的炮尾十分粗壮,从炮尾到炮口并不是线性变薄,而是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变薄。这让大炮看上去十分圆润。

    吕虎凑到炮口看了看,惊道:“王爷,这大炮刻有膛线,是不是破甲能力更强。”

    李植笑了笑,朝曹余挥了挥手。

    曹余走到另外一个库房里,搬出一枚二十多斤重的锥形炮弹出来。

    炮弹的前面是钢质的,有着尖尖的弹头,看上去极有冲击力。炮弹的引信在侧部,和圆形开花弹一样是利用发射药点燃引信。炮弹的尾部是一个铅制的弹托,卡在钢质弹头的尾部。

    吕虎看了看炮弹的尾部,发现尾部的铅制弹托和米尼弹一样有一个凹陷。显然这种炮弹之所以能和膛线咬合,其原理和米尼弹是一样的。

    李植说道:“推一门出去,到校场上看看这种新式大炮的破甲能力有多强,能不能打穿红毛的战列舰?”

第八百零八章 轰鸣的工业() 
校场上,士兵们在一个土墙前面立好了一个厚达四十厘米的硬木船壳。为了模拟欧洲战船的防御力,这块硬木船壳是使用缅甸柚木制作的,硬度十分的可观。

    李植一挥手,一门二十四磅线膛炮挪了出来,对准了这个七百米外的靶子。

    线膛炮不但能够使用锥形炮弹,而且锥形炮弹在空中旋转前进,弹道比圆形滑膛炮炮弹更加稳定,所以命中精度也远高于滑膛炮。对于七百米外的四米长宽的靶子,线膛炮瞄准起来毫无压力。

    炮手转动螺杆调整炮口,对准了目标。只听到轰一声巨响,大炮猛地往后一顿,在炮口吐出一朵巨大的火花。

    一颗巨大的炮弹射了出去,闪电一般划破空气,轰一声命中了木墙前面的柚木船壳。

    这枚开花弹没有装作战部火药,所以扎进土墙后并没有爆炸。

    众人骑马走到靶子附近,观看炮弹的穿甲效果。

    四十厘米的柚木船壳已经完全被击穿了,中间被撞出一个一米宽的圆形大洞。实际上这发炮弹的穿透力远不止击穿四十厘米船壳的水平。炮弹直接扎进了船壳后面的土墙中,头部没入土墙接近半米,差一点就击穿了土墙。

    众人围着炮弹议论纷纷,十分欣喜。

    显然,有了这样的大炮,欧洲人的战列舰装甲就不是问题了。即便是在一、两里外,李植的舰炮也能毫无悬念的洞穿四十厘米厚的船壳。

    可以想象二十多斤重的锥形开花弹在战列舰内部爆炸的场景。

    吕虎看着土墙上的锥形炮弹,眼睛发亮。他围着炮弹左看右看,却又怕炮弹太热,不敢去摸。

    李植这些天的阴霾心情也被这一枚锥形炮弹一扫而空。他转身朝曹余问道:“这种线膛炮目前库存有多少?每个月能生产多少?”

    曹余说道:“回王爷的话,目前仓库里有一百一十门库存火炮,都可以马上拉出来使用。若是不够,火炮工厂全力生产这种线膛炮,一个月可以生产二百多门。”

    线膛炮和滑膛炮不同,滑膛炮只需要浇铸在模具中就可以成型,然后进行镗光等步骤就算是完成,但是线膛炮还要拉膛线。虽然李植现在的机床广泛使用蒸汽机驱动,效率是这个时代其他势力的几十倍,但是为线膛炮拉膛线是容易发热的细活,还是要几天的时间的。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全力生产三个月,三个月后凑齐六百门武装四十条铁甲船。”

    曹余大声唱喏,答应下来。

    吕虎愣了愣,说道:“王爷,我们只有十二条铁甲船。”

    李植笑了笑,说道:“我们现在只有十二条铁甲船,但两个月后我们就有四十条铁甲船了。而且我们的船只不仅是铁甲船,更是钢甲船!”

    吕虎听得一头雾水,却又不敢多问。

    李植没有和吕虎解释,而是转身找到人群后面的机床厂总管,布下了任务。

    “我们的蒸汽轮船和铁甲舰一样,都是五百吨的船只。我们要将二十八条没有装甲的蒸汽轮船装上钢甲。总管,我命令机床厂立即开始搜集铁甲船装甲部件的规格尺寸和图纸,这几个月全力生产铁甲船的铆接组件,开足马力为改装服务。”

    想了想,李植又说道:“蒸汽轮船的龙骨设计时候没有十二条铁甲舰那么坚固,承载力有限,钢甲不需要装一寸厚的,装两厘米厚就可以了。如今我们的钢材质量很好,两厘米的钢甲和一寸的铁甲防护力也差不多。”

    机床厂总管拱手答应下来。

    实际上,李植的海军已经好多年没有发展了,其规模已经远落后于范家庄的其他产业。对于如今的范家庄机床厂来说,连为五百吨的“小船”生产这二十八套二厘米厚的钢甲可谓是小菜一碟。

    机床厂的总管琢磨,这件事情都不要两个月。

    李植转身看向了人群后面的海外厅大使高立功,挥手让他过来:“高立功,你负责联系各地的船匠,动员六省一镇可以动员的全部匠人,最快速度将机床厂生产的组件装上轮船,将蒸汽轮船改装为蒸气钢甲船。”

    高立功原先为李植联络各地的船厂,立下过不小的功劳。但这几年随着李植事业的扩大,他已经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业绩了。前些年李植封了他一个守备官衔,就再没有为他升官。

    这高立功是个热衷名利的性子,哪里愿意在一个守备位置上再不前进?听了李植的话,他暗道这下子自己又可以发挥长处了,忍不住脸上发红,激动地赶紧答道:“王爷放心,下官对山东、天津各地的船匠、铁匠熟悉得很,只要机床厂能够生产出足够部件,我保证一个月内就能将所有部件装上船。”

    李植点了点头,朝东面日本的方向看了看。

    在后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的海军迷信纸面上的舰船实力,认为可以挑战美国。当时日本名将山本五十六就警告日本,如果日本一旦挑战美国,必然会遭到极大的失败。但是日本的军方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兵强马壮,挑起了日美太平洋战争。

    日本一度依赖偷袭策略,重创了美国的舰队。

    然而在战争开始后,美国可怕的工业系统立刻从民用转为军用,像是下饺子一样生产出各式舰艇出来。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短短四年,美国光是各式航母就生产了147艘。最后美国毫无悬念的完败日本。

    现在英荷联军和李植的较量,正如后世日本和美国的战争。看上去,英荷联合舰队的实力更强于李植。但是红夷和英夷不明白的是,李植不是不能造出庞大的海军,而是没有必要造出庞大的海军。

    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一镇六省的工业底子不是红夷可以想象的。荷兰人和英国人不是在挑战李植,而是在挑战由轰鸣蒸汽机、炽热炼钢炉和各式车床、镗床、铣床组成的完备工业体系,是在挑战一个超越这个时代的工业强国。

    大阪城还可以坚守六个月,然而李植相信,只需要三个月,他的大机器工厂就能生产出一支远超过敌人战力的大海军出来。

第八百零九章 迫击炮() 
三月二十九日,范家庄第一、第二普通铸造工厂的厂长紧张地站在校场上,看着李植的亲兵摆弄着自己工厂生产出的产品。

    两个工厂生产的样品都是一种新式的火炮,很轻便,两个士兵就能操作。

    和专业铸造大炮的高级铸造工厂,或者说火炮工厂不同,范家庄第一普通铸造厂和第二普通铸造厂一直以来是生产龙尾车、自来水管等民用产品的。当然,因为民用产品市场需求极大,这两个普通铸造厂的规模远超过火炮工厂,各自有员工几千人。

    不过虽然是民用工厂,但在李植的专利制度刺激下,这两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也是很注重技术发展的。哪怕是最简单的自来水管,这两个工厂也要和天津、山东各地的地方小厂竞争。

    为了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水管,两家工厂都研究了一整套简单高效的热处理手段,在市政厅申请了好几项专利。

    不过两个工厂的总管没想到自己这样的普通铸造厂也会接到军方的订单。

    李植要生产新式的火炮对付日益被敌人滥用的堑壕系统。但现在的火炮工厂已经在满负荷生产二十四磅舰炮,没有富余的生产能力,所以李植只能把订单交给了普通铸造厂。

    不过李植也不是在粗制滥造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实在是李植需要生产的这种新式火炮确实很简单。

    李植要生产的是排用迫击炮。

    迫击炮结构简单,自重轻,威力小,是一种专门用于杀伤掩体后部敌人的武器。实际上,迫击炮的诞生,就是为了对付线膛枪普及后牛皮糖一样难缠的壕沟战的。

    世界第一门迫击炮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壕沟里的日军火炮和步枪都打不到。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尼古拉耶维奇的这门炮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 °~65°,可谓是对付堑壕战的利器。炮弹抛射后砸进普通火炮打不进去的壕沟中,可以大规模杀伤壕沟中躲藏的步兵。这种新式武器被称为“雷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壕阵地战的展开,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雷击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专用迫击炮。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击炮已成为各国步兵的基本装备。

    既然江北军和日本人都偷学了李植的壕沟作战,那么李植就要拿出迫击炮这种神器来让敌人明白什么叫作技术了。

    当然,后世的迫击炮很先进,炮弹往炮筒里一扔就能自动触发射击,这一点李植是做不到的。李植采用的是土办法:炮筒的底部有一个尖锐针刺,小型开花弹和硝化棉发射药平时用纸筒包在一起,靠自重落入炮筒后纸筒会被尖刺刺破,发射药就落入炮筒底部了。如果怕不保险,还可以用通条捅一捅。发射时候炮手将雷酸汞底火装在火门上,一拉炮绳就触发射击。

    这样的设计,能让两人操作的迫击炮十二秒完成一次射击。虽然比起后世两秒一发的迫击炮来说很简陋,但对付江北军和幕府军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射速足够了。

    李植设计的迫击炮口径为六十五毫米,身管长一百一十厘米,炮筒材料为青铜。设计有效射程七百米,使用三斤五两重的小型开花弹。迫击炮尾部有一个大铁板接触地面作为后座力缓冲。

    两个铸造厂生产出来的样品有些差距,第一铸造厂生产出来样品全重五十二斤,第二铸造厂生产出来的样品全重四十七斤。虽然炮重比起后世的迫击炮来说比较重,但是放在马车上跑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两家民用的普通铸造厂第一次生产火炮,在热处理技术上还是有不足的。若是让火炮工厂来生产炮筒,估计自重可以降到四十斤左右。不过对于李植来说炮筒重上十斤也不是大问题。

    两门迫击炮的五百米外,已经在地面上挖了两米深的壕沟。壕沟里摆了一些稻草人,模拟江北军的士兵。

    两门迫击炮开始试验射击。

    士兵装弹拉绳,只听噗噗两声闷响,两门迫击炮炮口火焰一闪,两个黑影射出来炮口朝目标飞去。

    第一次射击,两门迫击炮都没有命中目标,砸在了壕沟外面的地面上。

    不过李植这些年改良了引信的精度。如今范家庄火药厂生产的引信燃烧更加匀速,炮兵可以根据射击距离剪裁炮弹外面的引信,更精确控制爆炸时间。所以炮弹落地不过一秒多,就轰轰炸响了。

    根据第一次射击的落点,炮兵调整迫击炮的仰角,开始了第二次射击。

    “噗!”“噗!”

    又是两声闷响,两发迫击炮弹射向了远处的壕沟。这一次,第二铸造厂的炮弹射进了壕沟中,轰一声在壕沟中炸出火花。

    第一铸造厂的火炮没能命中目标,炮弹在壕沟外面炸响了。

    第二铸造厂的总管兴奋地看了一眼竞争对手,满脸的骄傲神色。

    炮兵们再次调整射角,开始了第三次、第四次射击。这两次,两门迫击炮都击中了目标。

    炮兵停止了射击,众人走到壕沟那边去看射击效果,发现炮弹落点的稻草人已经被炸成了碎草渣子。附近两、三米的壕沟上到处插着炮弹里迸出来的碎铁片,一些碎铁片还插在三、四米外的稻草人身上。

    李兴看到了这景象,哈哈大笑,说道:“王兄,这小炮厉害,这下子壕沟里的敌人无所遁形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第一、第二铸造厂同时中标,第一铸造厂订单三千门,第二铸造厂订单五千二百门。生产期限三个月。”

    两个铸造厂的总管听到订单来了,都是喜上眉梢。尤其是得了五千门订单的第二铸造厂总管,已经是笑得合不拢嘴。

    这生产大炮的利润比生产自来水管高十几倍。这下子工厂里的工人可以发好多奖金了。

    李植看着两个总管,笑了笑。

    此时就体现出天津的工业实力出来了。只要有设计图纸,范家庄和天津卫城的工厂立刻可以把图纸变成实物,开始批量生产。而使用手工的江北军和幕府军,恐怕花上几年都造不出这么多火炮出来。

    “八千二百门火炮生产完毕后就立即运到前线去!让江北军和幕府军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火力。”

第八百一十章 奇迹() 
六月二十三,大阪港口外的近海处,英荷联合舰队的战舰们悠闲地停在濑户内海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