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最强战兵-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才会有现在洛阳城内,人人都匆匆忙忙的情况。

    现在,洛阳地区,要做的工作还真的挺多的。领取了耕地的百姓,自有一些田间的活儿要做,除了他们自家的田间活儿,还有许多手工活。

    刘易在洛阳,开办了许多工作作坊,特别是现在,针对战事,要生产出许多战事物资,这些,都要那些工房作坊赶制出来。

    将士们的衣服衣甲,箭矢武器等等,都要的人手来赶制,洛阳百姓,不论男女都要参与到这些工作上。

    除了军工的工作之外,关乎百姓民生的工房也有许多,例如制造肥皂、酒水等等的工房,也要许多的人手帮忙。现在,赶制出的铁蒺藜,肯定又要从民间征调一大批人手前去帮忙开矿运矿。所以,现在的洛阳,没有太多无所事事的闲人。

    洛阳城内,也会有不少军士在巡逻,这些巡逻的军士,他们除了要维护城内的治安之外,还要负责盘查那些闲人。没有当地官府开具的证明身份的证明,就会被抓起来,有身份证明,但却不干活的人,也会被抓起来,一起赶去参与劳作。

    没有人喜欢被抓去与那些俘虏一起强迫性的进行劳作,所以,洛阳地区的百姓不自觉劳作也不行。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不这样做,洛阳是很难尽快的发展起来的。再说了,洛阳的百姓,也非常喜欢洛阳新汉朝发布的那些政策,因为只要按照那些政令进行下去,他们就有希望,不用再担心被强人所迫,不用再害怕一无,不会再别井离乡。

    如此,使得一些从别的地方来到洛阳行商的人,都不自觉的被洛阳的这种作风所感染,他们来到洛阳,把该做的事做完,一般都会匆匆离去,很少会再留在洛阳栈恋不走。现在的洛阳,也没有那些烟花柳巷之地了,也没甚好玩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定时期内的情况,如果洛阳安稳如山之后,又或者将来统一了大汉之后,许多事都会有所改变。不会再实行一些不合时势国情的政策。

    刘易领着众女逛了一会,便步行到了振灾粮官府。

    元清与黄舞蝶等女,早一天便回振灾粮官府了,没有陪刘易一起在皇宫里过夜。所以,家里的女人,都知道刘易回来了,一早就等着刘易回家。

    一连几天,并没有人来打搅刘易,朝中的事务,自有几大军师主持,朝廷的职能细化之后,每一个朝官都能各施其职尽其责,也不用刘易事事去过问。至于铁蒺藜的事,卢植亲自去把关监督,务必要在十来天之内打制出足够用的铁蒺藜来。

    振灾粮官府后院的一座小阁楼。

    吴夫人把小尚香让小吴抱走,拉着刘易询问江东的事。

    其实。就算刘易家,吴夫人也可以向别人打听得到东吴的事,只不过,她并没有随意去军情部门打探。而是等着刘易回来再问刘易。一个妇道人家,不宜过问一些军机,这些道理,她跟孙坚多年,心里是明白的,所以,哪怕她非常挂念那几个儿子。却没有破坏规矩,做了刘易的女人,她现在是真心的视刘易为夫,一切从夫纲。

    “夫君,策儿、权儿他们在东吴还好吧?”

    吴夫人思念之情流露于表,伏在刘易的怀里问。

    “夫人,放心吧,孙策这小子好得很。我也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在江东站稳了脚,军情说,他在黄盖、程普、韩当等人的扶持之下。已经得到了几地城池,另外,也收服了不少江东的能人异士,有他们相助,孙策在江东也大有作为。”

    刘易粗略的看过一些有关于江东的情报,知道孙策现在的一些基本情况。

    “策儿还小他小小年纪就打仗,真是让人担心,如果他能来洛阳就好了。”

    吴夫人听后,语气有点儿幽幽的道:

    “你这做师父的。怎么不写信去劝劝他?”

    “策儿有自己的主见,由他吧,他的武艺,也算是学有所成了,在江乐,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刘易拍着吴夫人的粉背安慰着道:

    “知道你想念儿子。这样吧,等再过一段时间,估计是解决了匈奴人及董卓之后,我会率军回洞庭湖新洲,到时候,你和小吴及尚香一起去,说不定,我还会到江东一趟,到时候,带你去和孙策他们相见。”

    “真的?”

    吴夫人的大眼一亮,猛的从刘易的怀里抬起头。

    “我骗你干什么?不过,我可不敢保证。我们的关系孙策与孙权他们是否能接受得了,当然,不管如何,我都会视他们如亲子一样看待,希望他们也能接受我这个继父吧。”

    刘易对于这一点还真的说不准,孙策可能还有点好说,毕竟自己也是他名义上的师父,但是孙坚别的儿子就难说了,想想自己居然做了今后三国东吴之主孙权的继父,刘易感觉到有点不太真实,仿若做梦一般。

    当然,这一世,可能不会再有东吴一国了。因为,刘易不会让小霸王孙策再像历史上那样死掉。征服南方百越之地,还得靠孙策这小子呢。

    刘易计划在匈奴、董卓的事一了就回洞庭湖,主要是来洛阳作战了这么久的几万水军也应该要归建了。趁着未来几年大汉各地的诸侯都会一个休整期的时间,刘易计划出动水师大军,完全掌控长江流域,然后准备组建远洋的水师船队了。掌控了长江流域,组建好水师船队,那么就是远征东洋又或南洋的时候。同时,有了这样的一支可远程运兵航行的大军,亦是自己开展统一三国的时刻。

    到时候,骑兵、步兵、水师,都完善了,就是离大汉一统的时间不远了。

    想太远了,刘易把吴夫人抱上床榻,拥着她道:

    “你的儿子,不管是孙策也好,孙权也好,都是将门虎子,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将来,一定会名扬天下的,所以,夫人不用为他们担心太多,有为夫在,他们出不了问题,以后,安心做我的娘子,记住了,就算去了江东见了孙策他们,你也不能离开我哦,要不然,我会生病的。”

    吴夫人一把掩住了刘易的嘴,有点羞意的嗔道:

    “胡说,好好的生什么病?人家都是你的人了,出嫁从夫,怎么会离开你?”

    “嘿嘿,那就好,要不然,还真的会得了相思病。”

    “就会甜言蜜语的哄人,你这坏家伙,身边如云,哪会因为人家而患什么的相思病?人家有这么好么?”

    吴夫人的脸儿红了起来,有几分羞妮不安的样子。

    “夫人,咱可是风流而不下流,你们任一个娘子,都是为夫的心头至爱,每一个都是为夫心里最美丽的女人,我最喜欢夫人这种江南女子的温柔了。”

    刘易的大手一探,从吴夫人的衣下探手抓到了那一对娇柔的雪白圆满。

    “嗯……”吴夫人浑身一颤,欲罢不能的娇呼了一声,软倒在榻上道:

    “别、别使坏,人家还没有喂小尚香呢。”

    “先喂为夫吧。”

    入手鼓涨的玉峰,奶水充足,刘易不禁有点口角生津,特别是想起在大泽坡时,不小心喝了一壶吴夫人的甘甜之后的那种甘甜感觉,刘易现在都有点回味。

    “啊,别,现在还是大白天呢,一会别的姐妹来了,看到不好……”

    “有什么不好?都是老夫老妻了,夫人不想为夫么?”

    刘易不容分说,探到了吴夫人腰间的丝带,轻轻一拉,便衣裳云散。

    现在还是大热天时,吴夫人衣着单薄,方便喂小尚香,她里面连小抹胸都没有穿戴。衣裙一被刘易拉开,一对圆满高挺的玉白雪球便展露在刘易的面前。。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票、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shu

    ♂♂

    以上由新鲜网频道全网转码

    您可以点击

第380章 破军重组() 
太史慈在河东,接到了贾诩等人送去的信报,马上派出探子,在河东寻找一个适合大军决战的场地。

    这个选择决战场地也非常讲究的,不是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

    最少,两军都有二十多万人,要有一个足够大的战场。另外,太史慈也非常清楚床弩的威力,其有效杀伤的射程,足有两里远,但是要想有效的杀伤匈奴骑兵,就必须要在一个相对较为平整的地方,如此方可发挥得出床弩的最大威力。

    还有,铁蒺藜,也要相当较为平整的地方才可以布阵。所以,在山地地区,不适合做战场。

    河东也算是一个平原地带,可是,因为太过接近黄河的关系,许多地方,其实都是一些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并不太适合做战场。如果可以在河西又或晋阳一带与匈奴人交战就好了,随时都可以找到一个平整的地方作为战场。

    只可惜,这一次与匈奴人的交战,由原来准备主动进攻寻敌决战的策略改为待敌进攻的办法。所以,匈奴人只会一路攻杀到河东,眼看可以杀到洛阳的地方,才有可能敢大军尽出来攻杀自己。在别的地方,怕难以寻到他们决战。

    大汉军队,对匈奴人多少还有一些威慑力,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之下,匈奴人未必敢与汉军决战。现在想来,想主动向匈奴大军进攻,似乎是行不通的,唯有等匈奴大军主动来进攻。

    匈奴人生性残暴,却又贪生怕死,他们贪婪又胆小,深知大汉之强,以前,一般情况之下,都只会派出一小部份的军队大汉边境进行掠夺。现在。看到大汉纷乱,在衰弱的迹象,他们才慢慢的壮起胆子,开始发出大军攻掠大汉。可是。他们依然还会非常小心,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大军在这里等着他们,他们未必敢来攻击。

    所以,信报上和太史慈所说的,就是要让他们暂时示敌以弱,暂时不要多管匈奴人攻掠并州的事。整个并州地区,都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洛阳的大军,一时半刻也不能并州腹地驱赶匈奴人,也救援不了受到匈奴人迫害的百姓。所以,干脆便忍耐住他们自己一路攻掠而来。

    还好,这一次匈奴人入关,并州,并不是像以往那般烧光杀光。而是要占领整个并州之地,暂时还没有听闻传出大屠杀的事。他们捉住了汉人,把汉人变成他们的奴隶。留着为他们耕作,为他们放牧。

    也正是如此,才可以让太史慈可以沉得住气,并没有急切的挥军并州攻杀匈奴人。

    太史慈知道了这一次的宏大计划之后,心里大喜,知道匈奴人的未日要来了。可以想象,匈奴人一路攻掠而来,一路没遇敌手,到时候来到河东,眼看大汉最繁荣的亦都就在黄河对岸。那时候。以匈奴人的贪婪本性,一定会忍不住想挥军渡河,攻占汉人的国都,尽掠国都钱财。如此,他们一定会向自己进攻的,只要他们来攻。便是他们的死期。

    太史慈在寻找着一个合适的决战场地的时候。

    匈奴大军已经势如破竹的从崖门郡挥军直下晋阳。

    左贤王很小心,他当年从并州带着其父匈奴单于的尸体回到了大漠北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成功登上了匈奴单于之位,成功的做了匈奴王,尽管还有不少匈奴首领不服,但是在他的手段之下,基本已经统一了匈奴人,得到了绝大部份匈奴人的追随。

    他在匈奴部落之中,大力宣传汉人的富有,以及汉人的懦弱,他以为,懦弱的汉人,没有资格占据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只有他们高贵的匈奴人,才配在那些气侯怡人,水草肥美的地方生活。他一再向族人强调,匈奴人,不应该生活在气候恶劣的环境当中,应该要汉地,在那些丰美的地方放牧生活。

    他给族人灌输一种汉人弱小的概念,一方面又宣传着大汉土地的美好。引起许多部族都对大汉向往不已,向左贤王宣誓,愿意追随左贤王,汉人的地方生活。

    族人大迁徙到汉人的地方生活,在前一任匈奴单于便已经有过这样的提议,还差点成功把族人迁入了汉人的地方。

    当他知道了董卓进占了洛阳,把持了大汉朝政的时候,他便知道匈奴人的机会来了。他马上派出快吏,向董卓称臣。

    左贤王于扶罗的确是一个大汉通,他的汉语汉字都学得很好,他表面看似粗暴,实则对汉人的一些人的心思把握得非常准确。并且,对于董卓,他并不陌生,很多年以前,董卓就曾经与他相识了。他知道董卓对待他们这些胡人的态度,只要甘心为其所用的,董卓都会接纳,并且,还会给予一定的甜头。像西凉的氐、羌等族的胡人,追随了董卓之后,董卓掌控了西凉之后,许多胡人的部落,都得以举族迁西凉地区生活。如果不是氐、羌等族的胡人现在还很强大,他也想率族人迁入西凉,与这些胡人争夺地盘。

    他向董卓称臣,其目的就是看中了河套地区,想得到董卓的,得到受董卓所控制的皇帝的恩准,把并州划给他们匈奴人。

    只可惜,董卓在洛阳的时候,并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答应把并州送给匈奴人。再加上,匈奴人虽然向董卓称臣,但却没有给予董卓什么的好处,董卓也只是随便的敷衍着他们。

    但是,董卓被天下诸侯迫得迁都长安,而洛阳又被刘易所占,大军压境,在弘农郡落入了刘易的手中之后,董卓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这才不得不自保,希望可以联合能够联合得上的势力,与刘易决一雌雄。而匈奴人恰恰有与刘易一战的实力。如此,董卓才会不顾背上一个卖国的臭名声,把并州送给了匈奴人。

    有了董卓所把持的汉廷的圣旨,于扶罗觉得进占并州的时机到了。他手上有一道汉廷的圣旨,就能够出师有名。可公然的并州了。

    很快,他便集结了二十多万匈奴兵,另外还有大大几十万大漠的匈奴牧民,与他们一起并州。

    崖门关的守将。

    早在丁原被吕布刺死之后无心镇守了,朝廷又没有再任命新的并州刺史,使得这些边境守军就似是被遗忘了的人一般。他们的军粮,也没有人供应了。这样的情况之下,生存,他们早已经沦为强盗,据崖门关。像一般的异族人一样,靠抢掠过往的商客又或附近的百姓过日。这样的守军,还能指望他们据崖门关死抗匈奴人么?

    所以,匈奴大军一到,崖门关的守军便望风而逃匈奴人可以轻易的了并州。

    由于有无数匈奴牧民驱牛赶羊一同入关的,这些牛羊,就等于是匈奴军的后勤补给队伍。所以,他们进关之后,并不急着抢掠汉人的财产。而是步步为营的攻占汉人的城池。俘虏汉人,为他们在并州生活做好准备。

    匈奴军,他们看到汉人的军兵,见到他们军队的影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也大多相信了匈奴王于扶罗的话,相信了汉人的懦弱。

    萨瓦,是一个匈奴勇士,但仅限于匈奴人的勇士,他对汉人,有着一种天生的恐惧。因为,他的家人,就是被汉军所杀。当然,他的家人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父亲伙同一众牧民,曾大汉边境。洗掠一个汉人村庄,残杀了几十口汉人。汉兵沿踪迹追出关,把他们追上,并把他们这一伙匈奴人一家老小都斩杀了。

    那时候,萨瓦才十一、二岁,他还不懂事,躲在草丛里看到一家被汉军所杀,从此他就对汉人非常惊怕。

    他长大后,有几分力气,在匈奴人当中搏得了一个勇士的称,但是,对汉人的恐惧,他是深埋心里的,一直都以为汉人都是穷凶极恶的人。这一次,匈奴大王召族人迁居到汉人的地方,他是非常不愿意的,他害怕见到汉人。

    但是,他一个牧民姑娘,也随家人一起赶着她家里的牛羊进了关,他只得硬着头皮了汉人的地方。

    他有勇士之名,所以,就成了匈奴军中的一个百夫长,手下有一百个军士。

    他是第一次汉人的地方,从一开始的内心惊怕,到后来的新鲜。他作为一个百夫长,自然不会把内心里的惊惧表露出来,他手下,有不少人是多次汉地行凶的老手。在那些老手的怂恿之下,他手下的军士洗掠了一个村庄。

    萨瓦没有出手,只是在旁看着,他惊讶的发现,原来,汉人并不是如他心目中那么的凶恶。

    他看到,当他们出现在小村的村口时,村里的汉人像见了鬼一般,疯狂的大喊乱逃,人人惊惧,一脸害怕。当他手下的人,一刀砍杀了那些跪地哭喊着求饶的汉人时,他的心里,竟然有一丝嗜血的快感,原来,汉人当真是如匈奴大王所说的那般懦弱的,都是一些任人宰割的无能之人。还有,他看到了手下军士拥着一个个汉人的女子,随便他们怎么样蹂躏,她们都只懂惊恐的哭叫,不敢反抗。

    顿时,压抑多年的,对汉人惊惧的观感瞬间倒转了过来,他本心的狼性,也在那一刻,被激发出来了。

    从那之后,他开始参与了抢掠抓俘,开始参与了蹂躏汉人女人。

    现在,在萨瓦的心里,对汉人充满了鄙视。原来汉人真的是这么的懦弱,汉人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温暧,多么的怡人,汉人住的地方,是多么的明亮开阔,汉人的衣着是多么的柔和,汉人的食物是多么的甜美,汉人的女人是多么的水灵。这些,懦弱的汉人怎么配拥有?

    这汉人的一切,包括土地,房子、衣物、食物、钱财、女人,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的!

    萨瓦的心态,就是大部份匈奴人的心态。在他们并州不及之后,早已经把以前汉人的威武忘记了。

    随着匈奴大王的命令传来,匈奴人终于占据了并州大部份的土地,无数的匈奴人,从关外涌入并州。开始在并州地区放牧。跟着,匈奴大王下令,大军集结,向并州最繁荣的城市晋阳扑去。

    同样的。汉军望风而逃,他们到了晋阳之后,早已经没有一个汉军的影子。

    汉军如此不抵抗的让匈奴人得到了晋阳,这使得普遍的匈奴人对汉人更加的不屑了,而他们,亦是更加的张狂。

    在匈奴人入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竟然进占了并州首府晋阳。

    这个消息传到了河东太史慈的耳里。太史慈差点没有跳起来大骂袁绍。丫的,你不守,当初却不让自己大军,现在却白白的把一座大城送给了匈奴人,这是什么道理?特别是战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