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军阵中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交相呼应。
不过,若是观看三处兵马行动,有经验的人,必会看到,在伏德兵马所属的右路,那一千列阵行进的汉军步卒,颇为与众不同。
只见,那一千兵卒目不斜视,并肩而进,行伍始终不乱,如此军势,和其余汉军步卒,完全不同。不说大汉精锐的冀州大戟士,阵型都没有这般整齐,就是左侧的幽州步卒,和他们身后麴义所带来的凉州兵,也没有这样的行军纪律,在战场上,这一小块地方真是和其他兵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素闻伏中郎有乃兄风采,今日见之,果不其然,这等军势,本朝能有人可练?”汉军后阵,中郎将孟益明显带有积分恭维的意思,称赞伏德道,此番作战的三路大军,皆有大汉强将统兵,他们这两个中郎将自然不需要亲自上阵,所以才有孟益能在军队之后拍马屁的时间。
当然,孟益这话其实也不算恭维拍马屁,内行人看门道,但凡带兵之人,都知道军纪纪律能体现不少军队的战力,而那伏德军队的前锋,的确是展露了一支强悍步卒的风采了。
只是,孟益或许别有所图,但出征之前早被伏泉告诫的伏德,却是不吃这套,只是笑着谦虚道:“中郎此言差矣,此乃诸将用武,非吾之功。”
孟益见此,本来肚子里还准备说的恭维话,也只能烂在肚子里了,他是朝廷此番派来,和公孙瓒一起平定叛乱的。这次见了伏德这个可能依靠诸般战功,冉冉升起的新一代大汉贵戚,自然也想着巴结。
其实,对他而言,其实能巴结伏泉最好,不过现在贵为凉州刺史的伏泉,显然不是谁都能巴结上的,所以孟益这次有幸和伏德一起讨贼,自然要好好巴结伏德。毕竟,说不得下一个年少成为大汉高层的人,就是同样是贵戚出身的伏德,想想看,伏德和其兄伏泉一样,都是年少掌兵,而以他平定泰山群贼,和现在这眼看要胜利的石门大战,未尝不会一步登天,孟益但凡有点政治觉悟,都知道要和伏德亲近。
眼看孟益无话,伏德便将目光,放在他麾下,那将要和叛军接触的步军了,当然,他的目光一直在己方那作为前锋的一千人身上。
伏德知道,那一千人是他在征讨泰山群贼时,主动归降的臧霸所部,在淘减了一些相对来说年纪偏大或者偏小的老弱,并补充了其他兵卒后,臧霸所部便有了如今的千人规模。
此番决战,臧霸事前就向伏德请战,愿为右路本部先锋,伏德当时想着安抚新将,并且为了考验臧霸,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他可没想到,臧霸练兵竟然这么厉害,一千草寇组成的兵马,面对如此决战都能如此镇定,确实有些才能。
看来以前真是小巧这草寇了,以后当重用才行,大兄说的是,不可小瞧天下人,即使是那贩夫屠狗、草寇山贼之辈,想到伏泉写信对他用兵的告诫,伏德不由得点头想着。
而在汉军右路阵营,先锋部队臧霸部之后,破贼校尉麴义望着前方臧霸那一千步卒,不由握紧了手中大戟,若是前番公孙瓒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行为让他轻视的话,那么现在臧霸部这突然表现出现的精锐,却是令他十分重视。
这说明了伏德军中,必将又有一支强军出现,明显让本来是伏德麾下主力的麴义紧张起来,作为一个和叛贼有联系的嫌疑将领,麴义明白,如果他不能背靠伏氏,显露他的作用的话,以后必然会失去宠信。
因此,这就逼得麴义不得不对亲信兵将下令,与叛军交战之后,死命冲锋敌阵,他必须要拿下这场大战的首功,来显示他的价值。
数刻之后,两军相撞,汉军步卒嘶吼着与叛军短兵相接,顷刻间就把叛军本就被幽州突骑冲散的阵型,给杀的支离破碎。
登时,意志力本就不是非常强大的叛军士卒,立马分崩,立马便有不少人直接后撤。见此机会,右侧臧霸部千人,在后方麴义部的惊讶目光中,直接杀穿了叛军前阵,其右侧阵门就此大开,无数想要阻挡臧霸部的叛军,与臧霸部稍一接触,立马便是刀矛加身,迅速溃败。
“杀!杀!攻入中军,擒贼主将!封侯拜相,当在此时!”眼见臧霸部作为先锋,攻势如此犀利,麴义又是一番惊讶之余,连忙招呼麾下兵马,跟着前进。
若是真让臧霸杀到中军,那么很明显凭借此战,自己在伏德心中的重要程度,会下降不少,这是麴义心里,绝对不想见到的。
叛军右阵先崩,这实在出乎双方预料,不只是叛军,就是汉军自己,都没有想过伏德麾下这支成分复杂组建未久的兵马,能第一个破阵,在他们看来,以叛军凌乱的阵势,第一个破阵的自然应该是大汉的精锐步卒,由河北猛将颜良、高览二人所统率的五千冀州大戟士。
毕竟,作为大汉国的有数步卒精锐,光武帝赖之成事,可不是说说而已。
“诸君随吾杀!绝不可叫关西兵,小瞧吾冀州大戟士!杀”中军前阵,眼见右路汉军已经破阵,先锋颜良大喊道,“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他们冀州人骑兵不如边塞兵马就算了,如果现在连享誉天下的步卒大戟士,都不如凉州步卒,那真是丢人丢大了。
虽然他们冀州兵比凉州兵少了近半,但这也不是他们没能突破对方步军的借口,当然,其实冀州兵本来按计划应该派兵两万的,只是随着并州屠各胡、南匈奴人突然反叛,而这些胡人战力明显比张纯、张举恐怖,甚至杀了并州刺史张懿,冀州牧皇甫嵩只能留下五千兵卒,自己率领其余兵马增援并州了。
如今,在颜良看来,伏德麾下的兵马就是以麴义所在的凉州兵为主的兵马,从根本上来说,无论他后来招募了多少中原兵,但本质就是凉州人。这一刻,关西人和关东人的地域性,使得颜良根本看不下去冀州人输给凉州人,他要就此破了叛军中军。
“杀!”
五千冀州大戟士大声齐呼,追随颜良杀入叛军中军,只见,颜良吼声如雷,大双戟连连挥击,一排排叛军军士卒脆弱得仿佛稻草人一般,被扫得东倒西歪,杀出了一个小缺口。
在颜良之后,一队队大戟士趁此机会,汹涌而上,无数大铁戟向着填补缺口的叛军扫来,将他们击败,同时也将这缺口越开越大,终于,叛军中军再也无法填补缺口,随着大戟士们一涌而上,叛军中军也跟着崩了。
中军的冀州兵如此,左路的幽州兵同样如此,同为三边兵马,自然不能在凉州之后。继而在叛军中军被破后,幽州兵奋勇之下,也将叛军左路攻破,自此,张纯、张举短时间内聚集的十余万兵马,大阵皆破。
叛军前军三路皆崩溃,其军阵之中,近万幽州骑兵左突右冲,同样崩溃,如此之下,数刻后,叛军彻底崩溃,全线后撤,完全不顾各自背后的主将的各种喝斥,即使他们提刀杀人,也不能阻止这些溃兵。
“站住站住后退者杀杀”张纯、张举在中军挥刀连续砍杀了数十溃兵,同样都没能阻止颓势,甚至到了后来,那些投奔他们的所谓各地豪杰,竟然带兵主动攻击他们,完全不顾他们才是这刚刚建国的君主和王侯的身份。
“陛下!陛下!汉军势大,撤也!”叛军后军,张纯向张举喊道,事情已不可为,不如早撤。
“如何至此?如何至此?十万大军,十万大军,一击即溃!一击即溃!朕横扫幽州之兵,为何如此?为何如此?”此刻,眼见寄予厚望的十万大军,就这么被兵力少的汉军简单击败,这根本不是他所想的,按理,现在他该击败汉军,从而占据幽、冀之地,而后虎吞北方,学那光武刘秀,称霸天下才是,怎么会就这么败了?不该如此啊?
只是,任凭张举如何想着,当他被张纯忽悠,起兵叛乱后,这一切就已经注定,大汉国刚刚平定太平道,大势所在,根本不是他们这种头脑一热,仓促起兵的势力可以反抗的。
天边的红日渐渐西沉,石门战场里,一片血腥荡漾,汉军一场大胜尽显,杀敌两万余,血染石门,俘两万余,其余皆遁逃而走。
此战,张纯、张举等部大败,几至全军覆没,面对汉军公孙瓒的千余白马义从的追击,只能丢弃妻女,狼狈翻越长城,逾塞而走。
石门一战,公孙瓒北方宿将之名,再次风传天下,若非他率两千白马义从,凿穿叛军军阵,也就没有汉军全线压上的大胜。
乌鸦尚在耳边盘旋,这一战立功不小的臧霸,正在清点麾下一千兵卒死伤情况,好在,伤亡不大,叛军战力出乎意料的差,只死伤近两百人,其中有数十人只是轻伤,稍加治疗,便可从军。
这一战,臧霸自愿请缨,自然是要立功出名,他也是算是豪强子弟,家传为官,虽然因事从贼,但心里自然也是想当官的。深知张纯、张举之事严重性的他,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打败自立君主的机会,他相信,此战之后,他的名声必然也会在北方引起不小轰动。
清点兵卒之后,臧霸便去主将伏德军营,一方面是向伏德禀报损失,另一方面,也是想继续请缨,叛军主将遁逃,幽州尚有不少地方未被收复,他这是想去收复数城,好继续给自己的功劳簿添上几笔。
“公孙伯圭率千余骑出塞追击,胆大妄为,莫非其真以为白马义从天下无敌乎?若大兄知晓,其安敢如此妄为?”
“中郎息怒,此事以无法挽回,如今之计,当尽取失地,以与白马义从呼应!”
进入营中,臧霸便听到伏德和麴义言语,他知道,二人是怪那白马将军公孙瓒,在大胜之后,不听劝,一路追击张举、张纯等人的行为。
毕竟,穷寇莫追,更何况是这样明显没有结果,甚至可能有危险的出塞追击。臧霸知道,若是换他是公孙瓒,绝对不会如此,虽然大汉如今已经横扫塞外,但是幽州边塞的乌桓人反叛,那里已经不安全,若是被其集结兵马,围困塞外,以公孙瓒千余白马义从,即使再精锐,也抵抗不了塞外乌桓人的围攻不是?
当然了,这事情他管不到,公孙瓒如今战功资历,北疆兵将有几人敢管?对于臧霸而言,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向伏德讨要一个收复失地的任务,虽然这点战功和石门大战的战果相比,可能丝毫不起眼,但是对于现在急于想要升迁的臧霸而言,真的是蚊子再小,也是肉,绝对不能浪费。
只是,当臧霸向伏德言语后,还未等到答复,便听到帐外传来急报,说统率幽州兵的中郎将孟益邀请其余各路汉军将领紧急议事,他这事情最终还是被耽搁了。
等到晚上,听说议事结束,臧霸准备再次去请缨时,却听到了议事的消息,顿时改变了想法,将他的目光投向了远方的黑山地区。因为刚才议事得到的消息,本来接受朝廷招安的黑山军,竟然也跟着反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岁无战()
中平三年,九月中,北方已至秋末,日子逐渐萧瑟寒冷,相信再过不久,最迟十月中旬,今年的第一场严寒,估计就要来了。
这日,使匈奴中郎将关羽,率领麾下一万五千骑,由凉州武威郡出发,经北地郡,进入毗邻的并州上郡。汉军虽然皆骑兵,但因路途较远,也携带不少车马作为后备,拖累了不少路程,到了并州还是用了约有一个月时间。
不过,关羽并未第一时间就往经上郡,过西河郡,到并州刺史部治所,也是太原郡的郡治晋阳,在入上郡之后,听说上郡以北有胡骑寇掠,当下他便率军往上郡以北而去。
在关羽眼中,他麾下值得信赖的兵马,其实也只有伏泉给他的五千精骑而已,其余那以并州兵和幽州兵为底子,配合凉州降卒、新兵组建的万骑,他也不是非常想要,而且根据朝廷旨意,这新编一万骑似乎要交给度辽将军耿祉,他也不用去想了,不过,想到那前任使匈奴中郎将王柔麾下的残部,接手之后,应该尚有数千精锐可用,关羽心情便稍好。
至于王柔此人,其实关羽也算熟悉,昔日征讨鲜卑时,对方便带领麾下兵马和一部南匈奴兵助阵。而且,他是晋阳县人,和王峭一样,都是出身太原王氏,只不过,王峭是太原王氏的旁系,而王柔,却是嫡系一脉。
王柔,字叔优,弟弟王泽,字季道,其兄弟二人,与同郡同县的党人“八顾”之一郭泰郭林宗有旧。据说,兄弟两人,小时候就一起来拜访郭林宗,询问在才能和品行方面应该怎样去做。善于相人的郭林宗看了二人便说道:“叔优当以仕进显,季道当以经术通,然违方改务,亦不能至也。”
后来,二人果然如郭泰所言,一个以做官而闻名,另一个以经术出名,其中,王柔任护匈奴中郎将,王泽为代郡太守。当然,被郭泰相中的人不至于此,郭泰还在马夫当中发现了张孝仲,在送信人中结交了范特祖,召公子和许伟康都出身于酒家,司马子威出身于士卒,以及同郡的郭长信、王长文、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人周康子、西河人王季然、云中人丘季智、郝礼真等六十多人,他们都因为被郭泰赏识发现而成名。
在关羽看来,王柔也算是知兵之人。只可惜,这一次,王柔被南匈奴内乱,以及屠各人给坑了,其麾下马步万余人,猝不及防之下,被胡人联军偷袭击溃,只得率数千人逃遁。
虽然这损兵大败之责,主要原因不在于王柔,但毕竟身为使匈奴中郎将,没能提早发现南匈奴内部异常,致使朝廷大败,因此这口锅,王柔必须背,大汉朝廷必须要对于这件事情,找一个负责。当然,若非如此,关羽也不会有机会被伏泉保奏,成为使匈奴中郎将。
上郡,据传最早为先秦战国时期魏文侯所置,后在秦惠王十年时,魏献上郡十五县于秦,在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肤施县,至汉沿置,郡治未变。
如今,随着屠各人、南匈奴反叛,靠进南匈奴王庭的上郡,自然不免受到胡骑袭击,到了上郡郡治肤施县以北,关羽所部不断见到往司隶或者凉州逃难的百姓。
据他们所言,南匈奴王庭附近诸郡,皆为胡人寇掠,甚至西河郡太守邢纪,也因为率军护民,与胡人对战,而被杀害。这下子,从前番并州刺史张懿被杀,到现在就死了一个郡守,并州局势,如今看来,可谓是一片败坏。
关羽本欲和上郡郡守见面,了解如今局势,不过却闻上郡太守已去晋阳,而后又听到胡人不断劫掠上郡以北,却并无深入之意,心中疑惑之下,便令甘宁、张绣、胡封、庞德等小将,并百骑精锐,深入上郡北方,又令严颜率领大军于后接应,若有异常,也可保证无又。
百余骑一路飞驰,十里内满眼皆是汉军游骑,二十里开始变得稀少,三十里一过,再难看到人,关羽等人毫不停歇,继续北上。
刚入到龟兹县,其地和白土县、桢林县等县一样,靠近南匈奴王庭,便遇到一队胡人游骑,约莫三十余人,看似为斥候,不过他们马上装满财货粮食,也表示了这些胡人搜刮抢掠了多少汉人,也不知多少汉家子民亡其刀下。
见此,关羽毫无犹豫,当先策马与其交战,其余百余骑也跟上前去,出乎关羽等人的预料,那些胡骑并未因为汉军人多而逃跑。相反,他们似乎把关羽一方当成了意外惊喜,嗷嗷嚎叫着胡语冲来,盖因,随着屠各人、南匈奴人反叛,连败汉军,杀汉朝长官,使得他们对于汉军战斗力,明显轻视,并且随着心里膨胀,让得他们认为己方也可以和前汉对付他们祖宗一样,来一出所谓的“一胡抵五汉”,因此对于关羽这百余骑,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怂。
不过,事实证明,正面硬碰硬,汉军从不怕谁,特别是这支汉军可是有关羽、甘宁、张绣等悍将,这支斥候队,数刻之间,便被汉骑歼灭,无一生还,而汉骑,仅仅在混战之下,轻伤五人而已。
歼灭胡人斥候后,在众人不解眼神之下,关羽策马来到胡骑尸体前,跳下马,挨个翻看胡人尸体,看得在此众人一头雾水。
却见,关羽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飞身上马,大手一挥,继续深入。一路上,他们本想问询情况,不过碍于关羽主将身份,而且又是久经沙场之辈,绝不会无的放矢的,因此他们也只能暂时忍住不去细究。
沿路也同样遇到四波胡骑斥候,与前面对战胡骑,如出一辙,关羽等人轻而易举连杀四拨胡骑斥候,所杀百余人,每名胡人尸体关羽都是挨个查看,一个也没有放过。期间,甚至发生了几名胡骑装死,等到关羽临近突然暴起的情况,只是,对于如今不知杀了多少人的“武圣”而言,他们的行为最终也只能是徒劳,无非是给关羽的刀下,多增添一条性命而已。
当然,胡人再如何自大,自我的防备体系还是有的,大概是不知道哪路斥候发现被关羽等人歼灭的同伴队伍,只听得苍凉的牛角号声,从极远的地方连续响起,顺着有些凉意的秋风传到耳边,众人皆知这是胡人在召集兵马,告知附近游骑有敌入侵的信号。
“呜呜呜呜呜”
闻得号角之声,众人无不色变,唯独一脸冷漠的关羽神色平静,只听得其喊了一声“撤”,诸兵将当即如蒙大赦原路返回。
返回路上,众人稍遇到波折,有约莫集合的百余骑拦住去路,不过战力稍差,面对关羽这百余精锐,他们只抵抗一刻钟,便被突破口子,汉军百骑杀将一番,便勒马离开。只留六、七十骑胡人斥候,望着他们背影,面面相觑,不如是否追击?
对方一击便把他们杀成这样,继续追击显然就是送死最终,这些胡人斥候,还是因为畏惧,而选择不动。
不过,就算他们追击,恐怕也追不上,因为关羽此番出来,挑选的百余人无不是精锐,他们配的皆是西域良马,耐、速对比那些胡骑斥候,皆占优势,根本不惧对方追赶,这也是关羽在被对方发现,没有任何担心的原因。
等到了关羽小部队和严颜的大部兵马会合后,斥候也报告,数十里外,胡人也集结了数千骑,不过他们明显也发现这万余汉军骑兵,未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