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卒当然欣喜若狂,因为这号角他们是无比的熟悉亲切,而叛军兵卒则是一脸震惊,望着城外已经飞扬起的尘埃惊恐万分……
对于受过伏泉严格挑选的板楯蛮兵来说,他们可以在披着重甲,手持兵刃,半日急行百里,这等速度怎么能是江夏郡兵能想得到的?而伏泉先前为了迷惑梁凶的那群假扮之兵,故意留力,在梁凶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日行了近八十里,就是要让梁凶他们以为这是汉军真的是要去鄂县,从而稳住这支蕲春县城的叛军派来的试探部队。
待到斥候回报伏泉,梁凶这支已经回军时,伏泉这才松了一口气,知道他不会再有这只碍事的小尾巴了。然后命令全军用最快速度回军蕲春县城,绕道避开梁凶那行走缓慢的兵马,抢先去蕲春县城夺城,所以这才有徐晃假扮扬州商人前来诈城的事情。
现在,城门在徐晃所率兵卒的坚守下依旧未被叛军关闭,而五千余杀气腾腾、兵甲精良的汉军汹涌冲进蕲春城门,这让伏泉头疼多时的蕲春县城也就离攻克不差多少时候了。
关羽、黄忠、严颜当先跑进城门,也不管此刻伤痕累累的徐晃等人,拿起手中兵器就想着那些一脸惊慌的叛军兵卒杀去,只见几人挥舞兵器来回挥动,片刻之间便倒下一片人,他们身后是越来越多涌进的板楯蛮兵。
顷刻之间,这三名都算的上是当世的一流武将,和那些紧随其后,持弩支援主将的板楯蛮兵,在这狭窄的城门里,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小屠杀。
叛军早已见识过汉军野战的实力,本身就对汉军有了一种畏惧,现在又被汉军如此凶残的压制残杀,哪还能有多少坚定的反抗意志。此刻,有不少本身就是被裹挟入军或者是想捞点便宜才叛汉的兵卒立马离开,逃入城中,这城门他们是不想再呆了。
有一个人逃跑,便会有更多人跟风逃跑,在从众心理引导下,加入逃跑大军的叛军兵卒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小渠帅连杀几人都没能制止这股风潮。
直到伏泉在亲兵的保护下踏入这蕲春县城城门,入目的是一地死尸,以及汉军兵卒沿着街道攻击叛军时,这叛军兵卒再也没法逃跑了,因为他们想逃也无法避开汉军的攻击了。毕竟他们再逃,这城他们也保不住,保不住的话,他们还能逃到哪里?
光和三年五月中旬,巴郡太守采纳麾下谋士王谋、杨洪之计,以主力大军日行近八十里迷惑叛军,然后折返,半日行百里奇袭蕲春县城得手,至此,蕲春城破。
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针对()
落日的余晖染红天际,直射入硝烟已经渐渐消失的蕲春县城,红光照耀下,将那满城一地的鲜血映得发红无比,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几经易手的城池的悲苦。
此战汉军可谓是大获全胜,以自身伤亡三百余人,尽败城内叛军,斩首近两千,降俘五百余人,令叛军胆寒。他们入城之后打的叛军狼奔豕突,叛军渠帅马胡虽率兵反攻数次,然终因兵甲不利,士卒素质不及汉军等原因,几番被击退,最终其人带领残军退出蕲春县城,向东往扬州遁去。
既然破了城池,自然是招榜安民,稳定民心,同时派人清查县内叛军余孽,抓捕叛军同党。伏泉一一安排诸事之后,便令大军入城休息,当然,申明军纪也是必然,在一番严令中,汉军入城以后倒未有兵卒行不法之事发生,也算是将那些白日因为蕲春县城的战事,而躲在家中不敢开门,瑟瑟发抖的蕲春县城的百姓安抚住了。
第二日,还未处理好蕲春县城的一些琐碎政务,便接到斥候急讯,荆州军围攻鄂县不克,连日来未得寸功,希望巴郡太守伏泉火速前来支援。
信十分简略,但透露的含义令人不可放松,只是这信上署名却只是一个零陵太守杨璇,这倒让伏泉有些意外,暗道那荆州军统帅刺史赵凯出了何事,竟然让手下一个太守给自己通信。
毕竟伏泉乃是受了朝廷命令远来增援的客军,虽然职权不如赵凯,但毕竟不受其管辖,还是一军统帅,要联系他也应该是赵凯联系自己,不该让其他人联系。如今却是赵凯手下的一个太守联系自己,这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对,所以不由得伏泉不去猜想是不是荆州军的统帅赵凯出了问题。
当然,关于为何荆州军这么快的求援,本来伏泉以为是自己攻破蕲春县城的消息传到鄂县将帅的耳朵里,这才有他们立即向自己请援的事情发生。后来想想不对,自己昨日破城,还未派人报信联络鄂县将帅,现在他们如此急迫向自己求援,显然事情十分急迫。
思索一番,伏泉决定立即支援,不为什么,一方面荆州军如此急迫求自己,定然鄂县出了祸事;另一方面自己还有皇帝刘宏给的“一月灭贼”的旨意,眼看六月将至,自己若是仅仅只破了一个蕲春县城显然是不好交代的,他要赶快平了江夏之乱,火速带兵去扬州一扫贼首黄穰才是。
留下甘宁镇守蕲春县城,带领他那数百水军以及昨日大战后所产生的汉军伤兵,共计八百余人守卫,伏泉便带领剩下四千余人一路疾行,直奔往鄂县。
路上,汉军发现一只“贼军”,便欲速战,后来才发现他们理解错了,这些“贼军”不是别人,正是前番假扮贼人的老弱妇孺。如今他们还是那番装束,汉军对他们一直并未在意,一时之间倒是误会了。
他们都是汉民,虽然有一些类似从贼的劣迹,不过伏泉因为有军情,加上心中也不忍制裁这些为了生存才不得不选择的百姓,草草问了一些事情,便放他们离去,看他们离开的方向,却是都往家乡蕲春县城跑去。
当然,伏泉也从他们嘴里得到一些信息,原来那贼军渠帅梁凶在汉军破城前,便得到了斥候消息,所以一直未再入城。后来得知汉军已经攻破蕲春县城后,那梁凶索性直接弃了那些汉民,带着几十名叛军兵卒,直接往东方跑去,想来也是和那马胡一样投奔他们的首领黄穰去了。
南方热得快,此时已近五月底,本来伏泉来到江夏郡就非常热,而这几日更是越来越热,气温一直居高不下,连那风都带着一丝火燎。
不过,热是热,南方的雨也多,就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与那些“贼军”分别后翌日,骤然迎来一场大暴雨,好不凉快,令得一众汉军将士欣喜若狂。只是,他们没高兴多久,转而满腹抱怨,雨下得太大把道路弄得泥泞不堪,每踏一步,必要带出一脚泥水,十分麻烦。后来这些板楯蛮兵干脆脱下靴子,打着赤脚行军,好在他们自幼在山间行走没少这么干,一时之间倒也适应。
五日后,随着地面渐渐干硬厚实,汉军兵卒再次套上皮靴之后,远处一座看着已经残破不堪,挂着叛军旗帜的城池出现在众人眼前,这也预示着此番支援的目的地鄂县终于到了。
派了斥候先去通禀,没过多久,伏泉看见前方的一处高大营寨,营寨里插着无数熟悉的“汉”字大旗时,他知道那里应该就是荆州军的营寨了。走得近了,便见那营寨前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看他们衣袍铠甲伏泉便知这些应该就是此番荆州军的统帅将领了。
荆州刺史赵凯以下,并零陵太守杨璇等一众大小将官皆在营寨前迎接,约莫有数十人,伏泉与众人一一相谈认识。本来他想着后来汉末三国荆楚之地人才繁多,自己今日也可以好好认识一番,不过最终却是十分失望,因为这帮人里他一个熟悉的名字都没听过,而且赵凯看着一点事情都没有,也让伏泉十分奇怪。
“适才得知君侯已定蕲春,凯甚欢喜,今大军远来,不如入营休息一番,再作他论。”赵凯不到四旬,身量中等,五官温润柔和,皮肤白皙,文士气质浓郁,只是身上披着玄甲让他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特别是周围环绕着一众五大三粗的武将,这种感觉显得更加明显。
同时,虽然赵凯说话似乎很有礼数,但是伏泉却从中听出一丝异样,似乎这位荆州刺史话语里对自己有一种厌恶之情,这真让他莫名其妙。
事实也正是如此,赵凯说完话后,他也不等伏泉回复,便自顾自的转身入了营寨,一点也不顾及他人的想法。
伏泉见此心中产生一丝愠怒,暗道这赵凯真是不知礼数,同时心里也对他为什么如此针对自己十分好奇,自己与他并无恩怨,他为何如此?
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
这边赵凯离去,其麾下一众荆州文武皆未出声,无论他们知不知道原因,此刻都不敢随意招惹二人。【。m】毕竟赵凯和伏泉这两位如今平乱的大佬都是这些人不能招惹的存在,而赵凯更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如今赵凯明显与伏泉十分不对付,他们夹在两人之中真是陷入两难之地。
不过,便是如此,偏偏有荆州官吏不信邪,在赵凯走后主动上来和伏泉客套。只见一个似乎三十余岁,文质彬彬的中年长者,也是和赵凯一样披着一身不合身的铠甲,脸带笑意的走到伏泉面前道:“会稽杨机平见过君侯,君侯远来,不如回营一叙,何如?”
“正有此意,请!”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刚刚被人莫名其妙的怂了一波,伏泉语气恭敬的回道,并且伸手邀请杨机平先行,自己之后随其入了营帐,态度摆得很是诚恳。
此时的伏泉深知自己身为外来客,来到这荆州地盘就要低调一些,不过,现在意外的是他已经被荆州刺史赵凯这个地方大佬厌恶了,所以万万不能再让荆州其他的大佬厌恶他。而这杨机平便是之一,所以他也没有摆自己大汉列候和一郡太守的架子,甚至以晚辈身份让杨机平先入营,为的就是能找到一个地头蛇为自己解惑。
这杨机平不是他人,正是此番邀请自己火速入援鄂县的零陵太守杨璇,机平是他的表字,他是如今这支荆州军仅次于荆州刺史赵凯的人物之一。如今有一个在荆州军里地位不低的人物邀请自己闲谈,对伏泉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不了解清楚赵凯为何如此,他也很难结交荆州军的一众文武。
入得营中,只见营地里三三两两的兵卒走动,多是满目怅然之色,伏泉心中暗道这鄂县的荆州军定然出了大事,不然不可能这般没有一丝精神气的。而刚才与荆州军高层皆打了招呼,并未发现有谁出事,哪么能让他们如此低落的估摸着也只有一种可能了。
目视着远方的鄂县县城,只见叛军的大旗笔直竖立在城楼上,不过和那满城狼藉的城墙一样,那随风飞舞的大旗也是血迹斑斑,想来也是经过不少血战,而汉军现在如此神情,说不得是几番围攻不克,未能夺城,反而损兵无数,致使汉军营中兵士士气大跌。
随着杨璇进入了中军附近的一处营帐,营帐里十分简约,除了案塌之外,也就是案几上几堆竹简令人多看几眼,由此可以看出这杨璇平日作风,应是一个清廉有品性的官员无疑。
帐外兵士端来茶水退下后,杨璇抿了一口水,这才对伏泉道:“君侯不满赵凯适才所为,可欲相问于璇?”
“却是如此,不知杨零陵可否告知?”伏泉没有太多考虑,便明确回答了,不过在听到这杨璇直接称呼自己上司名字,却不称其为“赵荆州”,心中也是疑惑不已,毕竟他这样可使对自己上司十分的不敬,难道他就不怕赵凯知道报复他吗?
当然了,其实伏泉这般直接承认他不满赵凯的行为,传了出去可能会被人误会自己对赵凯有所不满,可是有些疑问,不问清楚的话自己是很难在这大营里立足的。毕竟不知道赵凯为什么对自己不满,他也无法和营中的荆州军有太多的交流,那些在赵凯手下当官的荆州官吏显然是不会冒着得罪上官的危险而轻易结交自己的。
杨璇听后,笑了笑道:“君侯不知赵凯出自甘陵赵氏乎?”
“甘陵赵氏?赵忠!”伏泉先是疑惑,口中愣了一下的念叨,随后眼睛放大的惊呼了一声,不会这么瞧吧?
“君侯既知,璇便不多言,请君侯宽心,以君侯家世,荆州军内却是无人敢动君侯半分。”
话语虽然简略,但是杨璇的意思很明确了,他肯定了伏泉心里的猜测。怪不得这赵凯自从自己到了荆州军营地后,对自己各种针对,甚至不想和自己多说一句话,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他天生的和自己是死对头,不和自己作对,还能和谁作对?
那赵凯出自甘陵赵氏,和伏泉曾经的上司赵苞一样,都是中常侍赵忠的族人。只是很显然的是,这赵凯可没有赵苞那种气魄和能力,赵苞敢断绝与赵忠的关系,靠着自己能力当上一郡太守,而赵凯却是靠着阿谀奉承自己族人赵忠,成为他在朝中的党羽,这才由着宦官在皇帝面前的举荐和提拔,当上了这荆州刺史一职。
既然赵凯是宦官一系的人马,自然不会对伏泉这正经的外戚身份有什么好感了。以内朝之中外戚和宦官之间争权夺利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推测,伏泉想来若不是自己是领了朝廷命令来援荆州,在地位上也算是和这皇帝所派的刺史赵凯平起平坐,再加上自己还有四千兵马的缘故,说不得自己就不是刚到营寨前被赵凯冷语针对这么简单了。
换句话说,刚才入营前,赵凯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其实都算是在尊重自己了,毕竟他们两人之间可是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水火不容的结局了。
想到这里,伏泉心里也是有些发苦,自己本想靠着和荆州军会合,以两军合兵的势力直接拿下江夏被贼军所攻克的其他三郡,随后再整兵去庐江和那贼首黄穰决战,现在这赵凯是自己对头的话,无疑这一战就不好打了。
毕竟,汉军的两个主帅之间关系不好的话,还能指望汉军联军的两方兵马能通力合作吗?能不拖后腿就谢天谢地了,说不得那赵凯还会背后给自己下绊子了,荆州供应自己大军的衣食军械等后勤,若是赵凯在这些上面做些手脚,自己还真是应付不了。
之后,伏泉和杨璇一番闲聊,才得知之所以是杨璇写书召自己来援,也是因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赵苞也一直不想让伏泉带兵过来抢功,即使有人谏言也被赵凯骂的狗血淋头。
要不是杨璇也看不惯赵凯其人,私自写信,可能伏泉一直都等不到求援信。想到这赵凯如此恨自己,伏泉不由暗道一声,苦也。
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为妻()
出了杨璇营帐,伏泉面色凝重,本想整合兵马,一举破贼,没想到自己却先陷进了这荆州的大染缸里,也不知这平乱一事会不会出其他岔子。
既然这荆州的最大军政长官对自己十分不友好,那么伏泉这支益州的外来援军入了汉军营地的结果可想而知。什么接风宴和攻破蕲春县城的庆功宴是想都不用想了,荆州兵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直接让伏泉的兵马入了营地便草草了事,惹得一众外来的板楯蛮兵怨声载道,幸好平日伏泉治军甚严,军官死死弹压数番,这才结束了这帮不如意的兵卒的闹腾。
“君侯,大军远来,军营无肉,兵士叫苦,再有几日,恐弹压不住。”帐内诸将林立,资历最小的严颜显然是得到了授意,在议事时候上来就一阵叫苦,虽然他说的也对,但很显然他们麾下的汉军还远远不到因为肉食补充不充分便要哗变的地步。
伏泉自然知道几人意思,还不是希望借此向自己施压,让他们就此离开这地方。此时赵凯针对伏泉的原因众人皆知,既然主帅不和,他们这些客军就不用在呆在这鄂县了,反正只是平乱而已,此时江夏尚有三县在叛军手中,放弃这鄂县去攻打其他二县也没事,何必吊死在这根树上。
待在这里,受气不说,说不得等到汉军攻城时,那赵凯就要命令他们这些益州军当炮灰送死,或许到了最后,他们吃了最大的苦,可是得到的功勋极有可能是最低的。这如何能让伏泉麾下众将安心,所以才会这今日在议事时有些类似于逼宫的举动,实在是伏泉麾下众将为了自家军队出路的一种建议而已。
只是,他们可以这样想,毫无犹豫的提出建议,可是伏泉不行,毕竟他出来要考虑保护自己手上兵马的数量,这是伏泉能在荆州平乱的底牌,不能损失,还要考虑自己所为在朝野的非议。
若是伏泉就此离开,一旦鄂县战事有失,他的离开会不会被赵凯等人为了脱罪,变成弹劾自己,让自己当替罪羊的罪名,将自己告入朝廷,那么这对伏泉而言就明显不太好了。毕竟无缘无故离营,没出事还好,出了事他即使真的一点事情都没有掺和,也会被政敌弹劾的一身黑,洗也洗不清,所以伏泉此刻真实进退两难,一直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和麾下文武相谈,终究这朝堂之事他们了解的不深,说了也很难让他们明白。
营帐里,一众文武都在等着伏泉回话,不过等了半天都没见到自家上司说话,心中也是不由有些失望。
见伏泉那副犹豫模样,站于伏泉身旁的王谋对其余众人眼色示意一番,依旧痴痴看着伏泉的一众文武虽然不知王谋何意,但碍于对方乃是太守心腹,踌躇了下,便依次离营。
很快,营帐里便剩伏泉和王谋二人,随后王谋走到伏泉面前行礼道:“君侯可知杨零陵家世?”
“嗯?”伏泉脸露疑惑,他刚才一直再想如何两全其美解决自己这进退为难的事情,不过一直没有头绪,所以故意不对手下文武言语。在见到王谋驱赶其他人离开后,伏泉也没有阻止,只是没想到这王谋会开口说这句话,着实让他疑惑不已,不知道王谋为什么要问这个问。
王谋听到伏泉轻喊,便知他不清楚,连忙说道:“说来杨零陵却是与君侯颇有渊源,谋不知此番杨零陵书信相邀君侯入鄂县,有无他意?”
“此言何意?”
“君侯可知,杨璇之兄乃威宗孝桓皇帝时,拒公主为妻之杨乔乎?”
“杨乔!”伏泉一震,脸色漠然一惊,这一刻不需要王谋如何解释,他都有些想要离开这是非之地的荆州军营地了。
当然,这不怪伏泉如此,若是他人,伏泉还不会如此,但这杨乔之弟杨璇,却让他不能不害怕。想到这杨璇如此费劲心机把自己诳入荆州军营地,致使自己和赵凯见面,甚至还主动相邀自己,告